TDLTE 研究開發技術試驗——Uu接口IOT測試方法(室內部分)_第1頁
TDLTE 研究開發技術試驗——Uu接口IOT測試方法(室內部分)_第2頁
TDLTE 研究開發技術試驗——Uu接口IOT測試方法(室內部分)_第3頁
TDLTE 研究開發技術試驗——Uu接口IOT測試方法(室內部分)_第4頁
TDLTE 研究開發技術試驗——Uu接口IOT測試方法(室內部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b/t td-scdma研究開發和產業化項目專家組td-lte工作組td-lte 研究開發技術試驗uu接口iot測試規范(室內部分)(v0.2)1目 次目 次i前 言iii1 范圍22 參考文件23 縮略語34 概述44.1 測試內容44.2 測試配置44.3 終端要求54.4 測試儀表要求54.5 測試的前提條件55 物理層基本功能iot測試65.1 帶寬與幀結構65.2 功率控制145.3 小區搜索175.4 自適應調制與編碼185.5 資源分配195.6 調度225.7 harq245.8 多天線技術266 rrc協議基本功能iot測試356.1 系統信息廣播356.2 尋呼366.3

2、 rrc連接的建立、釋放386.4 無線承載的建立與釋放406.5 安全過程426.6 測量過程456.7 移動性管理477 nas層基本功能iot測試737.1 eps移動性管理737.2 eps會話管理838 基本業務的iot測試908.1 voip(qci 1,gbr)(可選)908.2 直播視頻(qci 2,gbr)(可選)908.3 實時游戲(qci 3,gbr)(可選)918.4 非會話視頻 (buffered streaming)(qci 4,gbr)918.5 ims信令(qci 5,non-gbr)918.6 交互式tcp(qci 6,non-gbr)928.7 交互類游戲(

3、qci 7,non-gbr)928.8 preferred大尺寸tcp數據(qci 8,non-gbr)938.9 best effort大尺寸tcp數據(qci 9,non-gbr)939 基本性能iot測試949.1 概述949.2 測試項目9510 測試項目列表103 前 言本規范主要規定了td-lte工作組技術試驗階段對td-lte ran設備和td-lte ue設備之間的uu接口室內iot測試的的測試方法和測試過程。本規范版權歸td-scdma研究開發和產業化項目專家組(td-peg)td-lte工作組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復制或拷貝本規范之部分或全部內容。105td-l

4、te 研究開發技術試驗uu接口iot測試規范(室內部分)1 范圍本規范主要規定了td-lte工作組技術試驗階段對td-lte ran設備和td-lte ue設備之間的室內uu接口iot的的測試方法和測試過程。2 參考文件本標準遵循的3gpp標準版本基于2009年3月版本。1td-lte 研究開發技術試驗系統設備規范2td-lte 研究開發技術試驗終端設備規范33gpp ts 36.101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43gpp ts 36.201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

5、n53gpp ts 36.211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63gpp ts 36.212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73gpp ts 36.213physical layer procedure83gpp ts 36.214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93gpp ts 36.300overall description103gpp ts 36.321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113gpp ts 36.322radio link control (rlc

6、) protocol123gpp ts 36.323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133gpp ts 36.331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143gpp ts 36.401architecture description153gpp ts 36.410s1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163gpp ts 36.411s1 layer 1173gpp ts 36.412s1 signaling transport 183gpp ts 36.413s1 application protoc

7、ol (s1ap) 193gpp ts 36.414s1 data transport203gpp ts 36.420x2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213gpp ts 36.421x2 layer 1223gpp ts 36.422x2 signaling transport233gpp ts 36.423x2 application protocol (x2ap)243gpp ts 36.424x2 data transport3 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規范。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適應編碼和調制blerblo

8、ck error rate誤塊率cpcyclic prefix循環前綴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dldownlink 下行鏈路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導頻時隙enbevolved nodeb演進型nodeb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進型的分組核心網epre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每資源粒子的能量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證比特率gpguard period保護時間間隔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

9、自動重傳請求irincremental redundancy增量冗余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調制編碼方式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進多出non-gbrnon guaranteed bit rate非保證比特率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鏈路控制信道puschphysical

10、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鍵控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參考信號接收質量sfbc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s空頻分組編碼simo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單進多出smspace multiplexing空間復用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tcptransmission co

11、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ueuser equipment用戶設備uluplink上行鏈路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導頻時隙4 概述4.1 測試內容td-lte ran設備與td-lte ue設備的uu接口iot的測試內容主要包括: 物理層基本功能測試; 物理信道、鏈路自適應與調度; 多天線技術測試; 高層協議基本功能測試; 系統基本性能測試;根據td-lte的測試安排,不同型號的td-lte ue設備在不同制造商的td-lte系統中完成以上測試內容。4.2 測試配置本規范中,uu接口

12、iot測試所需的基本環境配置如圖1所示。測試系統由3部分構成,包括td-lte ue(亦稱為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演進型核心網epc(即圖中的mme/s-gw)和演進型接入網e-utran。eps系統僅存在分組交換域。ue通過td-lte空中接口uu接口和e-utran系統能夠相連。e-utran僅由演進型節點b(evolved node b,enb)組成,提供到ue的e-utra控制面與用戶面的協議終止點。enb之間可以通過x2接口進行連接,并且在需要通信的兩個不同enodeb之間總是存在x2接口,如為了支持lte_active狀態下不同enodeb之間的切換,源e

13、nb與目標enodeb之間會存在x2接口。lte接入網與核心網之間通過s1接口進行連接,s1接口支持多對多連接方式。圖1 td-lte uu接口iot測試系統結構用于接口監視的協議測試儀可以連接在s1、x2接口上,監測并分析記錄接口數據。4.3 終端要求關于終端的要求,參見參考文獻2。4.4 測試儀表要求4.4.1 網絡協議分析儀網絡協議分析儀用于如下目的:網絡協議分析儀支持e-utran uu、s1、x2等接口的監測,支持對各層協議棧的解碼,可以精確到位域級別。4.4.2 終端自備信令消息跟蹤設備可連接計算機記錄并顯示移動臺發送和接收的信令序列。4.5 測試的前提條件測試前,應滿足:a) t

14、d-lte系統設備已通過試驗的系統設備功能測試,硬件平臺和協議棧基本穩定;b) td-lte終端設備已通過試驗的終端功能測試,硬件平臺和協議棧基本穩定;5 物理層基本功能iot測試5.1 帶寬與幀結構5.1.1 ue接入不同系統帶寬的小區5.1.1.1 接入5mhz系統帶寬小區(可選)測試編號:5.1.1.1測試項目:ue接入不同系統帶寬的小區測試分項: 接入5mhz系統帶寬小區(可選)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的5mhz系統帶寬的小區中能夠正常駐留、注冊、進行業務。測試條件:1) enb硬件、軟件均支持5mhz系統帶寬;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配置enb系統帶寬

15、為5mhz,并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步驟2: ue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步驟3: u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ue調度的無線資源塊。預期結果:1) 配置的5mhz系統帶寬小區能正常運行;2) 小區廣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參數指示系統的發射帶寬配置nrb 為5mhz(即取n25);3) ue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4) ue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5) 可以驗證系統能在整個系統可用帶寬范圍內調度ue。備注:1)ue在支持帶寬與系統不一致時也應能接入系統,系統根據終端的類別分配資源;5.1

16、.1.2 接入10mhz系統帶寬小區測試編號:5.1.1.2測試項目:ue接入不同系統帶寬的小區測試分項: 接入10mhz系統帶寬小區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的10mhz系統帶寬的小區中能夠正常駐留、注冊、進行業務。測試條件:1) enb硬件、軟件均支持10mhz系統帶寬;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配置enb系統帶寬為10mhz,并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步驟2: ue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步驟3: u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ue調度的無線資源塊。預期結果:1) 配置的10mhz系統帶寬小區能正常運行;2) 小

17、區廣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參數指示系統的發射帶寬配置nrb 為10mhz(即取n50);3) ue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4) ue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5) 可以驗證系統能在整個系統可用帶寬范圍內調度ue。備注:1)ue在支持帶寬與系統不一致時也應能接入系統。5.1.1.3 接入15mhz系統帶寬小區(可選)測試編號:5.1.1.3測試項目:ue接入不同系統帶寬的小區測試分項:接入15mhz系統帶寬小區(可選)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的15mhz系統帶寬的小區中能夠正常駐留、注冊、進行業務。測試條件:1) enb硬件、軟

18、件均支持15mhz系統帶寬;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配置enb系統帶寬為15mhz,并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步驟2: ue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步驟3: u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ue調度的無線資源塊。預期結果:1) 配置的15mhz系統帶寬小區能正常運行;2) 小區廣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參數指示系統的發射帶寬配置nrb 為15mhz(即取n75);3) ue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4) ue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5) 可以驗證系統能在整個系統帶寬范圍內ue。備

19、注:1)ue在支持帶寬與系統不一致時也應能接入系統。5.1.1.4 接入20mhz系統帶寬小區測試編號:5.1.1.4測試項目:ue接入不同系統帶寬的小區測試分項: 接入20mhz系統帶寬小區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的20mhz系統帶寬的小區中能夠正常駐留、注冊、進行業務。測試條件:1) enb硬件、軟件均支持20mhz系統帶寬;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配置enb系統帶寬為20mhz,并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步驟2: ue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步驟3: u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ue調度的無線資源塊。預期結

20、果:1) 配置的20mhz系統帶寬小區能正常運行;2) 小區廣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參數指示系統的發射帶寬配置nrb 為20mhz(即取n100);3) ue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4) ue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5) 可以驗證系統能在整個系統帶寬范圍內調度ue。備注:1)ue在支持帶寬與系統不一致時也應能接入系統。5.1.2 ue接入不同幀結構的小區5.1.2.1 上行/下行配置1(子幀配置:dsuuddsuud)、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5(dwpts:gp:uppts=3:9:2)測試編號:5.1.2.1測試項目:ue接入不同幀

21、結構的小區測試分項:上行/下行配置1(子幀配置:dsuuddsuud)、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5(dwpts:gp:uppts=3:9:2)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的“5ms下行-上行轉換點周期,子幀配置為:dsuuddsuud;支持dwpts:gp:uppts=3:9:2的特殊子幀配置”的小區能夠駐留、注冊、進行業務。測試條件:1) enb硬件、軟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1,特殊子幀配置5;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配置enb系統上行/下行配置1、特殊子幀配置5,并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步驟2: ue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步驟3: u

22、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上行、下行資源塊所在子幀位置。預期結果:1) 配置的小區能正常運行;2) ue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3) ue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4) 可以驗證系統能在全部(常規)上行子幀、下行子幀/時隙內調度ue;備注:-5.1.2.2 上行/下行配置1(子幀配置:dsuuddsuud)、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測試編號:5.1.2.2測試項目:ue接入不同幀結構的小區測試分項:上行/下行配置1(子幀配置:dsuuddsuud)、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

23、s=10:2:2)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的“5ms下行-上行轉換點周期,子幀配置為:dsuuddsuud;支持dwpts:gp:uppts=10:2:2的特殊子幀配置”的小區能夠駐留、注冊、進行業務。測試條件:1) enb硬件、軟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1,特殊子幀配置7;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配置enb系統上行/下行配置1、特殊子幀配置7,并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步驟2: ue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步驟3: u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上行、下行資源塊所在子幀位置。預期結果:1) 配置的小區能正

24、常運行;2) ue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3) ue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4) 可以驗證系統能在全部(常規)上行子幀、下行子幀內調度終端;備注:-5.1.2.3 上行/下行配置2(子幀配置:dsudddsudd)、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5(dwpts:gp:uppts=3:9:2)測試編號:5.1.2.3測試項目:ue接入不同幀結構的小區測試分項:上行/下行配置2(子幀配置:dsudddsudd)、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5(dwpts:gp:uppts=3:9:2)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的“5ms下行-上行轉換點周期,子幀配置:dsudddsudd;支持dwpts

25、:gp:uppts=3:9:2的特殊子幀配置”的小區能夠駐留、注冊、進行業務。測試條件:1) enb硬件、軟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2,特殊子幀配置5;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配置enb系統上行/下行配置2、特殊子幀配置5,并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步驟2: ue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步驟3: u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上行、下行資源塊所在子幀位置。預期結果:1) 配置的小區能正常運行;2) ue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3) ue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4) 可以驗證系統能在全部(常規)上行子幀、下行子幀內調度

26、終端。備注:-5.1.2.4 上行/下行配置2(子幀配置:dsudddsudd)、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測試編號:5.1.2.4測試項目:ue接入不同幀結構的小區測試分項:上行/下行配置2(子幀配置:dsudddsudd)、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的“5ms下行-上行轉換點周期,子幀配置:dsudddsudd;支持dwpts:gp:uppts=10:2:2的特殊子幀配置”的小區能夠駐留、注冊、進行業務。測試條件:1) enb和配合測試終端硬件、軟件均支持上

27、行/下行配置2,特殊子幀配置7;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配置enb系統上行/下行配置2、特殊子幀配置7,并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步驟2: ue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步驟3: u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上行、下行資源塊所在子幀位置。預期結果:1) 配置的小區能正常運行;2) ue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3) ue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4) 可以驗證系統能在全部(常規)上行子幀、下行子幀內調度ue。備注:-5.2 功率控制5.2.1 pusch功率控制測試編號:5.2.1測試項目:功率控制測試分項:pusch

28、功率控制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的e-utran能夠按照3gpp ts 36.213 的5.1.1.1節進行pusch信道功率控制過程測試條件:1) enb和ue硬件、軟件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utran小區正常工作;步驟2: 測試終端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步驟3: 通過衰減器調整e-utran和ue的鏈路損耗,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ue的發射信號進行時、頻域分析,觀察pusch的變化預期結果:1) enb對ue上行pusch信道發射功率進行控制; 備注:-5.2.2 pucch功率控制測試編號:5.2.2測試項目:功率控制測試分項:pucch功

29、率控制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的e-utran能夠按照3gpp ts 36.213 的5.1.2.1節進行pucch信道功率控制過程測試條件:1) enb和ue硬件、軟件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utran小區正常工作;步驟2: u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步驟3: 通過衰減器調整e-utran和ue的鏈路損耗,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ue的發射信號進行時、頻域分析,觀察pucch的變化預期結果:1) enb對ue上行pucch信道發射功率進行控制;備注:-5.2.3 srs功率控制測試編號:5.2.3測試項目:功率控制測試分項:srs功率控制測試目的:

30、驗證ue在指定的e-utran能夠按照3gpp ts 36.213 的5.1.3.1節進行對srs功率控制過程測試條件:1) enb和ue硬件、軟件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utran小區正常工作;步驟2: ue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步驟3: 通過衰減器調整e-utran和ue的鏈路損耗,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ue的發射信號進行時、頻域分析,觀察srs的變化預期結果:1) enb對ue上行srs信道發射功率進行控制;備注:-5.3 小區搜索測試編號:5.3.1測試項目:小區搜索測試分項:小區搜索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的e-utran中接收enb發送主

31、同步信號(pss)、輔同步信號(sss),完成下行同步和小區搜索過程。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nb配置20mhz系統帶寬、上行/下行配置1(子幀配置:dsuuddsuud)、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5(dwpts:gp:uppts=3:9:2),并使配置生效,e-utran下三個小區開始正常工作;步驟2: 三個小區信號通過合路器合并后與ue連接,功率大致相當,ue開機;步驟3: 針對enb支持的系統帶寬、幀結構的全部組合,重復步驟1步驟2的測試。(單抽20m的組合進行驗證?)預期結果:1) enb發射的主同步信號(pss)、輔同步信號

32、(sss)時頻域位置、以及psch序列、ssch序列符合標準要求;2) ue能在該小區1分鐘內完成下行同步與小區搜索過程,正常駐留,信令顯示完成注冊過程。備注:1)小區搜索時間5分鐘,或難以注冊、駐留等情況,該項目視為失敗;5.4 自適應調制與編碼5.4.1 pdsch自適應調制編碼測試編號:5.4.1測試項目:自適應調制編碼測試分項:pdsch自適應調制編碼測試目的:驗證enb能根據ue反饋的信道質量變化自適應調整pdsch調制編碼階數。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ue和enb通過饋線相連,并建立分組數據業務連接;步驟2:通過衰減器調節ue和

33、enb之間的鏈路衰減,從本地維護臺觀察pdsch調制編碼情況。衰減器調節范圍應保證ue接收到的小區功率可在-60-110dbm之間調節;預期結果:1)enb可以根據信道變化,自適應調整pdsch采用的mcs。備注:1)enb或ue人為限定pdsch的mcs范圍,該項目視為失敗;5.4.2 pusch自適應調制編碼測試編號:5.4.2測試項目:自適應調制編碼測試分項:pusch自適應調制編碼測試目的:驗證enb能根據ue反饋的信道質量變化自適應調整pusch調制編碼階數。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ue和enb通過饋線相連,并建立分組數據業務連接

34、;步驟2:通過衰減器調節ue和enb之間的鏈路衰減,從本地維護臺觀察pdsch調制編碼情況。衰減器調節范圍應保證enb接收到的ue功率可在-70-120dbm之間調節;預期結果:1)enb可以根據信道變化,自適應配置ue采用適當的mcs發送pusch,并正確接收。備注:1)enb或ue人為限定pusch的mcs范圍,該項目視為失敗;5.5 資源分配5.5.1 pdsch集中式資源分配測試編號:5.5.1測試項目:資源分配測試分項:pdsch集中式資源分配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中支持pdsch集中式資源分配。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enb配置為pdsch集中式資源分

35、配方式,并設定分配prb的數量和位置;位置根據測試需要分別設置為上10mhz、下10mhz、上中下各3mhz等;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ue和enb通過饋線相連,并建立分組數據業務連接;步驟2:通過衰減器調整e-utran和ue的鏈路損耗,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的發射信號進行時、頻域分析;步驟3:監測dci內相應分配信息,包括分配的prb編號、資源分配指示方式和相關信令;預期結果:1)enb可以根據需要在指定位置為ue分配指定大小的資源,并可以通過type0或type2資源分配指示方式指示ue接收。矢量信號分析儀監測的資源位置符合被測系統自報的資源位置2)ue后臺側監測的資源

36、大小和位置符合被測系統自報的資源大小和位置。備注:-5.5.2 pdsch分布式資源分配測試編號:5.5.2測試項目:資源分配測試分項:pdsch分布式資源分配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中支持pdsch分布式資源分配。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enb配置為pdsch分布式資源分配方式,并設定分配dvrb的數量和prb的分布范圍;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ue和enb通過饋線相連,并建立分組數據業務連接;步驟2:通過衰減器調整e-utran和ue的鏈路損耗,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的發射信號進行時、頻域分析;步驟3:監測dci內相應分配信息,包括分配的prb

37、編號、資源分配指示方式和相關信令預期結果:1)enb可以根據需要在指定范圍內為ue分配指定大小的資源,并可以通過type0或type2資源分配指示方式指示ue接收。矢量信號分析儀監測的資源位置符合被測系統自報的資源位置2)ue后臺側監測的資源大小和位置符合被測系統自報的資源大小和位置。備注:-5.5.3 pusch集中式資源分配測試編號:5.5.3測試項目:資源分配測試分項:pusch集中式資源分配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中支持pusch集中式資源分配,e-nb正確解調集中式pusch。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enb配置pusch集中式資源分配方式,并設定分配prb

38、的數量和位置;位置根據測試需要分別設置為上10mhz、下10mhz、上中下各3mhz等;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ue和enb通過饋線相連,并建立分組數據業務連接;步驟2:通過衰減器調整e-utran和ue的鏈路損耗,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的發射信號進行時、頻域分析;步驟3:監測dci內相應分配信息,包括分配的prb編號、資源分配指示方式和相關信令;預期結果:1) enb可以采用type2資源分配指示方式,根據需要在指定位置為測試ue分配指定大小的資源用于其pusch傳輸,并正確接收。矢量信號分析儀監測位置符合被測系統自報的位置。2) ue后臺側監測的資源大小和位置符合被測系統

39、自報的資源大小和位置。備注:-5.5.4 pusch跳頻傳輸,類型1跳頻測試編號:5.5.4測試項目:資源分配測試分項:pusch跳頻傳輸,類型1跳頻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中支持pusch跳頻傳輸,e-nb正確解調跳頻pusch。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enb配置pusch類型1跳頻,跳頻圖案自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ue和enb通過饋線相連,并建立分組數據業務連接;步驟2:通過衰減器調整e-utran和ue的鏈路損耗,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ue的發射信號進行時、頻域分析;步驟3:監測dci中相應配置信息,包括跳頻指令、跳頻圖案、分資源分配指示方式

40、和相關信令。預期結果:1) enb可以按照預定義的跳頻圖案配置ue進行類型1 pusch跳頻傳輸,且可以正確接收pusch。通過矢量信號分析儀可以驗證測試ue采用了跳頻進行pusch傳輸。2) ue后臺側監測的資源大小和位置符合被測系統自報的資源大小和位置。備注:-5.5.5 pusch跳頻傳輸,類型2跳頻測試編號:5.5.5測試項目:資源分配測試分項:pusch跳頻傳輸,類型2跳頻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中支持pusch跳頻傳輸,e-nb正確解調跳頻pusch。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enb配置pusch類型2跳頻,跳頻圖案自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

41、驟1:ue和enb通過饋線相連,并建立分組數據業務連接;步驟2:通過衰減器調整e-utran和ue的鏈路損耗,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ue的發射信號進行時、頻域分析;步驟3:監測dci中相應配置信息,包括跳頻指令、跳頻圖案、分資源分配指示方式和相關信令。預期結果:1) enb可以按照預定義的跳頻圖案配置ue進行類型2 pusch跳頻傳輸,且可以正確接收pusch。通過矢量信號分析儀可以驗證測試ue采用了跳頻進行pusch傳輸。2) ue后臺側監測的資源大小和位置符合被測系統自報的資源大小和位置。備注:-5.6 調度5.6.1 多用戶調度,round robin策略測試編號:5.6.1測試項目:調度測

42、試分項:多用戶調度,round robin策略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中的多用戶調度。測試條件:1) enb和三個ue工作正常,系統的調度策略為round robin;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ue和enb之間建立下行連續non-gbr業務,關閉harq。采用集中式資源分配。步驟2:通過多個衰減器控制多個ue的接收功率,使ue1的sinrue2的sinrue3的sinr。步驟3:采用round robin調度策略。統計1分鐘內3個ue被調度的pdsch資源數量。步驟3:監測dci內相應分配信息,包括分配的prb編號、資源分配指示方式和相關信令預期結果:采用round

43、 robin策略時,3個ue被調度的資源基本相同。備注:-5.6.2 多用戶調度,max c/i策略測試編號:5.6.2測試項目:調度測試分項:多用戶調度,max c/i策略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中的多用戶調度。測試條件:1) enb和三個ue工作正常,系統的調度策略為max c/i;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ue和enb之間建立下行連續non-gbr業務,關閉harq。采用集中式資源分配。步驟2:通過多個衰減器控制多個ue的接收功率,使ue1的sinrue2的sinrue3的sinr。步驟3:采用max c/i調度策略。統計1分鐘內3個ue被調度的pdsch資源

44、數量。步驟3:監測dci內相應分配信息,包括分配的prb編號、資源分配指示方式和相關信令預期結果:采用max c/i策略時,系統將所有資源調度給ue1。備注:-5.6.3 多用戶調度,proportional fair策略測試編號:5.6.3測試項目:調度測試分項:多用戶調度,proportional fair策略測試目的:驗證ue在指定e-utran中的多用戶調度。測試條件:1) enb和三個ue工作正常,系統的調度策略為proportional fair;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ue和enb之間建立下行連續non-gbr業務,關閉harq。采用集中式資源分配。步驟2:通過多

45、個衰減器控制多個ue的接收功率,使ue1的sinrue2的sinrue3的sinr。步驟3:采用proportional fair調度策略。統計1分鐘內3個ue被調度的pdsch資源數量。步驟3:監測dci內相應分配信息,包括分配的prb編號、資源分配指示方式和相關信令預期結果:采用proportional fair策略時,ue1調度的資源明顯多于ue2和ue3。備注:-5.7 harq5.7.1 harq算法,pdsch傳輸,cc算法測試編號:5.7.1測試項目:harq測試分項: harq算法,pdsch傳輸,cc算法測試目的:驗證enodeb能采用cc和ir算法對ue進行harq操作。測

46、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nb選擇典型的配置傳輸pdsch,harq設為cc方式,最大重傳次數設為3次,進行pdsch傳輸,測試吞吐量-snr曲線。預期結果:e-utran和ue支持cc harq方式的pdsch傳輸。備注:-5.7.2 harq算法,pdsch傳輸,ir算法測試編號:5.7.2測試項目:harq測試分項: harq算法,pdsch傳輸,ir算法測試目的:驗證enodeb能采用cc和ir算法對ue進行harq操作。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nb選擇典型的配置傳輸pdsc

47、h,harq設為ir方式,最大重傳次數設為3次,進行pdsch傳輸,測試吞吐量-snr曲線。 預期結果:e-utran和ue支持ir harq方式的pdsch傳輸。備注:-5.7.3 harq算法,pusch傳輸,cc算法測試編號:5.7.3測試項目:harq測試分項: harq算法,pusch傳輸,cc算法測試目的:驗證enodeb能采用cc和ir算法對ue進行harq操作。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nb選擇典型的配置傳輸pusch,harq設為cc方式,最大重傳次數設為3次,進行pusch傳輸,測試吞吐量-snr曲線。預期結果:e-u

48、tran和ue支持cc harq方式的pusch傳輸。備注:-5.7.4 harq算法,pusch傳輸,ir算法測試編號:5.7.4測試項目:harq測試分項: harq算法,pusch傳輸,ir算法測試目的:驗證enodeb能采用cc和ir算法對ue進行harq操作。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nb選擇典型的配置傳輸pusch,harq設為ir方式,最大重傳次數設為3次,進行pusch傳輸,測試吞吐量-snr曲線。預期結果:e-utran和ue支持ir harq方式的pusch傳輸。備注:-5.8 多天線技術5.8.1 pdsch mim

49、o傳輸技術5.8.1.1 pdsch mimo傳輸技術(模式1)測試編號:5.8.1.1測試項目:mimo傳輸技術測試分項:pdsch mimo傳輸技術(模式1)測試目的:驗證enb和ue能根據規范進行pdsch mimo傳輸模式1傳輸。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 enb側至少配置2根發射天線;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enb向測試ue進行連續業務下傳。enb采用傳輸模式1發送pdsch。選擇適合的信道sinr,碼率自選。步驟2:監測pdsch采用的mimo傳輸方式、調制編碼方式和相關信令。步驟3:監測ue的工作情況以及速率;預期結果:1)enb能夠采用傳輸模式1發送

50、pdsch,同時采用dci format 1a或1指示測試ue進行mimo接收。2)ue端記錄的下行傳輸速率應理論值的80%備注:-5.8.1.2 pdsch mimo傳輸技術(模式2)測試編號:5.8.1.2測試項目:mimo傳輸技術測試分項:pdsch mimo傳輸技術(模式2)測試目的:驗證enb和ue能根據規范進行pdsch mimo傳輸模式2傳輸。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 enb側至少配置2根發射天線;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nb向測試ue進行連續業務下傳。enb采用傳輸模式2發送pdsch。選擇適合的信道sinr,2發射天線端口之間的信道相關性設為

51、零,碼率自選。步驟2:監測pdsch采用的mimo傳輸方式、調制編碼方式和相關信令。步驟3:監測ue的工作情況以及速率;預期結果:1)系統顯示,enb能夠采用傳輸模式2發送pdsch,同時采用dci format 1a或1指示測試ue進行mimo接收。2)ue端記錄的下行傳輸速率應理論值的80%備注:-5.8.1.3 pdsch mimo傳輸技術(模式3)測試編號:5.8.1.3測試項目:mimo傳輸技術測試分項:pdsch mimo傳輸技術(模式3)測試目的:驗證enb和ue能根據規范進行pdsch傳輸模式3傳輸。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 enb側至少配置2根發射天線, ue側

52、至少配置2個接收天線。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enb向測試ue進行連續業務下傳。enb采用傳輸模式3發送pdsch,并打開閉環自適應mimo功能。步驟2:選擇適合的信道sinr,2發射天線端口之間的信道相關性設為零,使系統自動轉換到大延遲cdd傳輸方式。固定采用16qam調制,碼率自選。步驟3:監測pdsch采用的mimo傳輸方式、調制編碼方式和相關信令。步驟4:監測ue的工作情況以及速率;步驟5:增大2發射天線端口之間的信道相關性,及調整信道sinr,使系統自動回落到發送分集傳輸方式。固定采用16qam調制,碼率自選。重復步驟3-4。預期結果:1) enb能夠采用傳輸模式3發

53、送pdsch,能夠根據信道相關性和sinr變化,在大延遲cdd和發射分集方式之間自適應轉換,并分別采用dci format 2a或1a指示測試ue進行mimo接收。2) ue端記錄的下行傳輸速率應隨傳輸方式的變化而變化,且記錄速率應理論值的80%備注:-5.8.1.4 pdsch mimo傳輸技術(模式4)測試編號:5.8.1.4測試項目:mimo傳輸技術測試分項:pdsch mimo傳輸技術(模式4)(拆分為2項?)測試目的:驗證enb和ue能根據規范進行pdsch傳輸模式4傳輸。測試條件:1) enb和ue工作正常, enb側至少配置2根發射天線, ue側至少配置2個接收天線。2) ue用戶已簽約。測試步驟:步驟1: enb向測試ue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