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0F1F7精軋機組機械設備使用說明書_第1頁
1580F1F7精軋機組機械設備使用說明書_第2頁
1580F1F7精軋機組機械設備使用說明書_第3頁
1580F1F7精軋機組機械設備使用說明書_第4頁
1580F1F7精軋機組機械設備使用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日鋼1580f1-f7精軋機組機械設備 使用說明書 (包括功能、安裝、操作、維護) 13272.302.00sm 13272.304.00sm 13272.305.00sm 13272.306.00sm 13272.307.00sm (機械部分) 中國二重(德陽)重型裝備責任有限公司 設計研究院 2006年年3月月25日日 目目 錄錄 1.7 1.概述概述.7 2.設備用途設備用途.8 2.1.f1-f7精軋機.8 2.2.f1-f7精軋機主傳動裝置.8 2.3.f1-f7側導板入及導衛、活套裝置.8 2.4.f1-f7工作輥更換裝置.8 2.5.f1-f7支承輥更換裝置.9 2.6.輔助設備

2、.9 3.規格和性能規格和性能.10 3.1.產品.10 3.2.f1-f7精軋機.11 3.3.精軋機f1-f7主傳動(見精軋機主傳動裝置使用說明書 13272.303.00sm).13 3.3.1.主電機.13 3.4.精軋機入出口導衛和側導板.14 3.5.f1-f7工作輥、支承輥更換.15 3.6.工作輥換輥小車.16 3.7.活套.17 4.設備外形圖設備外形圖.18 4.1.f1-f7精軋機(13272.302.00).18 4.2.精軋機f1-f7主傳動(13272.303.00).18 4.3.精軋機側導板及導衛、活套裝置(13272.306.00).18 4.4.f1-f7快

3、速換輥裝置(13272.304.00).18 4.5.f1-f7工作輥換輥小車(13272.305.00).18 5.工作原理與結構特征工作原理與結構特征.19 5.1.f1-f7精軋機.19 5.1.1. f1-f7機架裝配.20 5.1.2.上階梯墊裝置.21 5.1.3.平衡裝置.21 5.1.4. f1-f7支承輥裝配.22 5.1.5. f1-f7工作輥裝配.22 5.1.6.工作輥抬升軌道.23 5.1.7. f1-f7工作輥彎竄輥裝置.24 5.1.8.下標高調整裝置.24 5.1.9.電氣控制元件和接點.25 5.2.精軋機側導板及導衛、活套裝置.27 5.2.1.入口側導板.

4、27 5.2.2.出口導衛.27 5.2.3.導衛支架和標高調整裝置.28 5.2.4.工作輥冷卻裝置.28 5.2.5.機架間冷卻裝置.29 5.2.6.保護罩和側噴裝置.29 5.2.7.活套.29 5.2.8.檢測裝置.29 5.3.f1-f7工作輥換輥裝置.31 5.3.1.橫移裝置.31 5.3.2. f1-f7推拉翻轉裝置.31 5.3.3.接近開關.31 5.3.4.工作輥的更換.32 5.4.f1-f7支承輥換輥裝置.37 5.4.1.支承輥的更換.38 5.5.工作輥換輥小車.42 5.6.活套.43 6.液壓、潤滑、氣動和冷卻系統液壓、潤滑、氣動和冷卻系統.44 6.1.液

5、壓系統.44 6.2.潤滑系統.46 6.2.1.自動干油潤滑.46 6.2.2.人工干油潤滑.46 6.3.氣動系統.50 6.4.冷卻系統.51 6.4.1.機前工作輥冷卻水.51 6.4.2.防軋輥剝落及活套冷卻水.51 6.4.3. f1-f7機架間帶鋼冷卻及側噴水.51 7.設備的安裝、調整和試運轉設備的安裝、調整和試運轉.52 7.1.f1-f7精軋機.54 7.1.1.安裝基本要求.55 7.1.2.工作輥、支承輥裝配與安裝.56 7.1.3.設備調試及要求.57 7.1.4.試軋.58 7.2.精軋機入出口導衛和側導板.59 7.2.1.標高調整裝置.60 7.2.2.出入口上

6、、下導衛.60 7.2.3.入口側導板.60 7.2.4.接近開關.61 7.2.5.設備的試運轉.61 7.3.活套.62 7.4.f1-f7工作輥換輥裝置、f1-f7支承輥換輥裝置.63 7.4.1.橫移裝置.63 7.4.2.推拉缸翻轉裝置.64 7.4.3. f1-f7支承輥換輥裝置.64 7.4.4.接近開關.65 7.4.5.設備的試運轉.65 7.5.工作輥換輥小車.66 7.6.平臺和配管.67 8.設備的操作使用設備的操作使用.68 8.1.軋制帶鋼.68 8.2.設備停車.70 8.3.精軋機開口度調整.70 8.4.精軋機上支承輥墊板的調整.71 8.5.精軋機軋制標高調

7、整.72 8.5.1.換工作輥后的標高調整.72 8.5.2.換支承輥后的標高調整.72 8.5.3.上階梯墊的使用.72 8.5.4.下階梯墊的使用.73 8.6.彎輥和竄輥.75 8.7.側導板開口度調節.75 8.8.側導板入口高度調整.76 8.9.冷卻水的調整.76 8.10.軋制潤滑用液體每架軋機單獨供給.77 8.11.換輥.77 8.12.工作輥換輥小車.77 8.13.生產中的常見事故.77 8.13.1.斷輥.77 8.13.2.穿帶失敗.78 8.13.3.軋輥表面剝落.78 8.13.4.潤滑不好造成軸承損壞滑動受阻.78 9.設備的維護和安全技術設備的維護和安全技術.

8、79 9.1.設備維護和保養的總體要求.79 9.2.設備使用的安全技術.79 9.2.1.軋鋼狀態的聯鎖要求.80 9.2.2.換輥時聯鎖要求.80 10.滾動軸承目錄滾動軸承目錄.81 10.1.f1-f7精軋機滾動軸承.81 10.2.f1-f7工作輥換輥裝置滾動軸承.82 10.3.工作輥換輥小車滾動軸承.82 10.4.活套滾動軸承.82 11.易損件圖樣目錄易損件圖樣目錄.83 11.1.易損件圖樣目錄.83 11.2.精軋機操作更換件目錄.86 12.主要電氣設備目錄主要電氣設備目錄.87 12.1.f1-f7精軋機.87 12.2.精軋機入出口導衛和側導板.87 12.3.f1

9、-f7工作輥換輥裝置.88 12.4.f1-f7支承輥換輥裝置.88 編制:崔建芳 審查:徐學東 批準: 使用說明書 13272.302.00sm 13272.304.00sm 13272.305.00sm 13272.306.00sm 13272.307.00sm f1-f7 精軋機組設 備 共 88 頁第 7 頁 1.概述概述 f1-f7精軋區設備為1750mm熱軋帶鋼工程的核心設備,位于熱卷 箱飛剪區之后、輸出輥道和層流冷卻區之前,包含精除鱗箱 (13272.301.00) 、f1-f7精軋機(13272.302.00) 、精軋機(f1- f7)主傳動裝置(13272.303.00) 、

10、f1-f7機上配管 (13272.307.00) 、工作輥換輥小車(13272.305.00) 、f1-f7快速換 輥裝置(13272.304.00) 、f1-f7側導板及導衛、活套裝置 (13272.306.00) 。 其中主要設備f1-f7精軋機位于精除鱗箱后,可完成從中間坯料軋 制到成品帶鋼的全軋制過程。 f1-f7精軋機由六臺全液壓壓下、帶串輥、正彎輥板型控制的四輥 不可逆軋機(f1f7)組成, 每兩臺軋機之間間距為5500mm,由于裝 有液壓agc裝置、正彎輥及工作輥水平串輥等裝置,提高成品鋼帶 的厚度精度和板型精度。 2.設備用途設備用途 f1-f7精軋區設備的作用是將中間坯從30

11、50mm軋制厚度為 1.216mm、寬度為7001430mm的成品帶鋼。 2.1. f1-f7精軋機精軋機 f1-f7精軋機是精軋區的主要設備,通過7個軋機的連軋使中間坯成為所 需的成品帶鋼。 2.2. f1-f7精軋機主傳動裝置精軋機主傳動裝置 f1-f7精軋機主傳動裝置用于驅動軋機工作輥完成對鋼坯的軋制工作; 通過安裝在電機出軸端的接近開關控制工作輥換輥時工作輥扁頭的停車位 置。安裝于精軋機的傳動側 (見精軋機主傳動裝置使用說明書 13272.303.00sm) 。 2.3. f1-f7側導板入及導衛、活套裝置側導板入及導衛、活套裝置 精軋機入出口導衛和側導板用于輔助精軋機進行正常軋制,以

12、完成鋼帶 的生產。側導板和導衛是引導帶鋼進入軋機,保證軋制順利進行。精軋機 入出口導衛和側導板安裝于精軋機前后、軋機之間。導衛中設有擦輥器、 刮板、工作輥冷卻水,f1-f7機架間設有帶鋼冷卻水,f1-f4前設有防軋 輥剝落裝置,f1-f7入口設有軋制潤滑裝置。液壓活套用于支撐帶鋼,形 成調節軋機動態速度變化的套量,在兩機架間形成一個緩沖區,保證各機 架的連續軋制。控制機組的軋制速度。 2.4. f1-f7工作輥更換裝置工作輥更換裝置 用于精軋機工作輥的快速更換。安裝于精軋機的操作側。通過液壓缸推 進、拉出、橫移來實現新舊工作輥的更換。通過液壓缸推進、拉出實現新 舊支承輥的更換。工作輥換輥小車將

13、舊工作輥從橫移橋架上成套拉入磨輥 間進行重磨;將新工作輥由磨輥間成套推到橫移橋架上準備換輥。其形式 為電動小車式。 2.5. f1-f7支承輥更換裝置支承輥更換裝置 用于精軋機支承輥的更換。安裝于精軋機的操作側。通過液壓缸推進、 拉出來實現新舊支承輥的更換。 2.6. 輔助設備輔助設備 f1-f7平臺用于軋機頂部設備的安裝和檢修以及主傳動區域的通行。 f1-f7精軋機與活套及側導板配管保證軋機液壓、潤滑、冷卻介質供給, 維持設備的正常工作。 3.規格和性能規格和性能 3.1. 產品產品 年設計產量: 一期 150 萬噸 二期 300 萬噸 來料尺寸:厚度 碳鋼及合金鋼 25 50 mm 寬度

14、700 1430 mm 成品尺寸:厚度 1.2 16 mm 寬度 700 1430 mm 3.2. f1-f7精軋機精軋機 f1-f7精軋機性能參數表 序 號 參 數 名 稱單位數 值備 注 1軋機型式四輥全液壓壓下不可逆式精軋機 2最大開口度mmf1-f4:70 f5-f7:50 3最大軋制力knf1-f4:35000 f5-f7:30000 4液壓agc規格及型式mm1050/970120稀油上置式 5工作輥尺寸mm f1-f4: 750/6702000 f5-f7: 700/6302000 6支承輥尺寸mm1500/13701750 7軋機機械靜壓靠剛度kn/mm6540 8 牌坊外形尺

15、寸 (高x寬x厚) mm f1-f4: 10040 x4270 x740 f5-f7: 9920 x4270 x740 9牌坊凈重、立柱斷面t/cm2 f1-f4:123.6t / 8274=6068 f5-f7:122.3t / 8274=6068 10工作輥最大正彎輥力 knf1-f7:1500 11工作輥軸向串動量mm125 12測壓儀規格mn f1-f4: 2x17.5 f5-f7: 2x15 13上輥平衡重量 t93 14下輥抬升重量 t68 15工作輥配對重量t f1-f4:31 / 每對 f5-f7:28 / 每對 16支承輥配對重量t136 / 每對 17精軋機軋制標高mm81

16、5(+105) 18下輥標高調整范圍mm f1-f4: 130 (15x810) 10擋 f5-f7: 120 (15x8) 9擋 19主平衡柱塞缸規格mm360300 20上輥壓緊彎輥缸規格mm 200/150155(彎輥時工作壓力 25mpa 壓緊時工作壓力16mpa) 21下輥壓緊彎輥缸規格mm200/15085(彎輥時工作壓力 序 號 參 數 名 稱單位數 值備 注 25mpa 壓緊時工作壓力16mpa) 22工作輥串輥缸mm220 x110 x250 3.3. 精軋機精軋機f1-f7主傳動(見精軋機主傳動裝置使用說明書主傳動(見精軋機主傳動裝置使用說明書 13272.303.00sm

17、) 3.3.1. 主電機主電機 f1f5主電機: 6000 kw 0/ 150/ 410 rpm 5臺 f6主電機: 6000 kw 0/ 180/ 490 rpm 1臺 f7主電機: 6000 kw 0/ 200/ 540 rpm 1臺 3.4. 精軋機入出口導衛和側導板精軋機入出口導衛和側導板 側導板液壓缸: 125/70530 mm 側導板開口度: 650 1580 mm 側導板移動速度: 40 80 mm/s 側導板對中精度: 2 mm 側導板移出液壓缸: 100/70360 mm 出口導衛移出液壓缸: 100/70360 mm f6出口導衛移出液壓缸:100/70360 mm 液壓缸

18、工作壓力: 16 mpa 入口上擦輥器氣缸: 125/40220 mm 入口下擦輥器氣缸: 125/40145 mm 出口上刮板氣缸: 200/9070 mm 氣缸工作壓力: 0.40.6 mpa 側導板標高調整量: 15 mm 側導板標高調整電機: 3 kw 1430 rpm 冷卻水用量: 濁環水 6620 m3/h 冷卻水用量分配表(m3/h) 壓力(mpa)f1- f4 f5- f7總水量 工作輥3164.81433.54600 帶鋼冷卻10956841779 側噴 1.0 78.8479 活 套0.6402060 除塵0.341.33742 3.5. f1-f7工作輥、支承輥更換工作輥

19、、支承輥更換 成套工作輥裝配重量:(f1-f4) 32 t (f5-f7) 28 t 橫移缸規格: 250/1601550 mm 整體橫移速度: 40/80 mm/s 整體橫移距離: 1500 mm 工作輥推拉缸規格: 200/1407030 mm 工作輥推拉缸推拉速度: 30/100 mm/s 工作輥推拉缸推拉行程: 6990 mm 翻轉缸規格: 125/90570 mm 翻轉缸翻轉速度: 50 mm/s 翻轉缸翻轉角度: 90 液壓缸工作壓力: 16 mpa 成套支承輥換輥重量: f1-f7: 138 t 支承輥推拉缸規格: 290/2006050 mm 支承輥推拉缸推拉速度: 30/60

20、 mm/s 支承輥推拉缸推拉行程: 6000 mm 液壓缸工作壓力: 16 mpa 3.6. 工作輥換輥小車工作輥換輥小車 車輪軌距: 1320 mm 行走速度: 1.554.7 mm/s 最大拖重: 32 t 減速機速比: 102.855 電機: yp2 225m-8 22kw 740rpm 3.7. 活套活套 活套輥尺寸: 2751750 mm 活套臂半徑: 750 mm 活套壓力控制響應時間: 120 ms 活套位置控制響應時間: 80 ms 活套臂停止位: 9 活套臂換輥位置: 61 4.設備外形圖設備外形圖 4.1. f1-f7精軋機(精軋機(13272.302.00) f1-f7精

21、軋機設備外形圖見設備圖,圖號02336200。 4.2. 精軋機精軋機f1-f7主傳動(主傳動(13272.303.00) 精軋機f1-f7主傳動設備外形圖見設備圖,圖號12048100。 4.3. 精軋機側導板及導衛、活套裝置(精軋機側導板及導衛、活套裝置(13272.306.00) 精軋機側導板及導衛、活套裝置設備外形圖見設備圖,圖號 02337600。 4.4. f1-f7快速換輥裝置(快速換輥裝置(13272.304.00) f1-f7工作輥換輥裝置設備外形圖見設備圖,圖號02337170。 4.5. f1-f7工作輥換輥小車(工作輥換輥小車(13272.305.00) f1-f7支承

22、輥換輥裝置設備外形圖見設備圖,圖號02337500。 5.工作原理與結構特征工作原理與結構特征 5.1. f1-f7精軋機精軋機 見圖號為02336200f1-f7精軋機總圖。 本精軋機為四輥全液壓壓下不可逆式精軋機,整個軋線由6機架四輥軋 機組成。各機架間距為5.5米,牌坊窗口上部的上階梯墊裝置和上支承輥 軸承座之間裝有液壓輥縫調整油缸(agc) ,實現全液壓壓下系統。軋制 時,順軋制方向工作輥和支承輥的水平偏移量為10mm。所有精軋機裝有 工作輥竄輥和彎輥系統以控制板形、平直度和凸度。在機架窗口中安裝有 四個軋輥,中間兩根為工作輥,其傳動端為扁頭,通過齒式萬向接軸分別 與齒輪機座上下出軸相

23、連,通過電機、減速機、齒輪機座傳動上下工作輥 相對轉動,液壓輥縫調整油缸(agc)及上階梯墊和平衡裝置升降上輥 系,下輥系落座于下標高調整裝置上共同形成軋制所需要的開口度,軋機 前除鱗輥道和夾送輥將鋼坯送入相對轉動的上下工作輥輥縫之間進行軋制, 主電機、側導板、活套保證能夠在六臺精軋機之間進行六道次單向連軋, 使鋼坯軋制到成品厚度。 為了保證軋輥磨損后的快速更換,在機架窗口中設置了換工作輥提升軌 道,它與下標高調整裝置以及機外換輥裝置構成快速更換軋輥體系。同時, 上階梯墊、下輥標高調整裝置可調整補償軋輥磨輥后的軋制標高變化,并 保證正常的軋制標高。 最終承受全部軋制力的機架牌坊具有高剛性,加上

24、高精度的液壓agc厚 度自動控制裝置,本軋機能夠保證所軋鋼板厚度準確、板形良好。 f1-f7 精軋機本體組成:機架裝配,上階梯墊裝置, ,平衡裝置, 支承輥裝配,工作輥裝配,支承輥鎖緊擋板,工作輥抬升軌道, 下輥標高調整裝置,工作輥彎竄輥裝置,精軋機平臺、走梯,電 氣控制元件和接點。 5.1.1. f1-f7機架裝配機架裝配 見圖號為02336210機架裝配組件圖。 軋機的機架采用封閉式機架,它主要由兩片牌坊、上下橫梁、前后軌座 等組成。 兩片整鑄牌坊分別落座于兩鑄鋼軌座上,并通過上、下橫梁連接成閉式 機架,用以支承軋機所有部件。通過斜楔與預應力t形頭地腳螺栓,將牌 坊與軌座緊固于地基上,以保

25、證整體剛性和穩定性。 牌坊經過有限元應力分析及優化設計用鑄鋼(zg230-450)整鑄而成。安 裝于牌坊上部的上階梯墊裝置和上支承輥軸承座之間裝有液壓輥縫調整油 缸(agc) ,agc油缸直接落座于上支承輥軸承座上,換支承輥時,其缸 體吊掛在上階梯墊裝置的滑架上。 牌坊窗口兩側安裝有耐磨滑板,這樣利于軋輥的上下運動;牌坊窗口設 計為內凹結構,利于安裝彎輥塊;工作輥提升軌道安裝在機架中部,伸出 操作側與換輥裝置橋架相接,在傳動側的彎竄輥裝置上設有接軸抱緊塊 。 牌坊進出口側及內側設計有安裝f1-f7活套及側導板的鍵槽及螺孔。在 換輥側牌坊的外側安裝了支承輥軸向液壓鎖緊擋板裝置,防止軋制時軋輥 軸

26、向竄動,該裝置的鎖緊螺栓設計成安全螺栓,在軋輥斷裂時巨大的軸向 力將其拉斷,使軋輥向換輥側竄出,這是防止巨大的軸向力傳向接軸的措 施之一。 機架的上橫梁為焊接件,通過螺柱與兩片牌坊相連,其上平面與牌坊上 部平面共同用于安裝平衡裝置、平臺與走梯、彎輥串輥閥臺等。機架的下 橫梁也為焊接件,通過鍵卡在兩片牌坊下部,其上與牌坊下部窗口平面共 同用于安裝下標高調整裝置等。下橫梁與牌坊下部窗口上設有滑板,利于 換輥時下標高調整裝置推出和拉進滑道。 本機架作為軋機的工作機座,承受巨大的軋制力和沖擊震動,既要滿足 軋鋼的剛度要求,又受到制造運輸的約束,因此進行了有限元應力分析及 優化設計,使本軋機在有限重量下

27、達到最大軋制力作用時變形最小,局部 應力峰值控制在預先限定范圍之內。 5.1.2. 上階梯墊裝置上階梯墊裝置 見圖號為02336250上階梯墊裝置組件圖。 上階梯墊主要由一個階梯墊液壓缸、滑架、墊塊、連桿等組成,完成 上輥系下輥面的標高調整,在工作輥磨損后進行補償,減少agc缸的控 制行程。 階梯墊在滑架中由液壓缸移動,實現墊位的變動。每個墊塊階梯墊設 置了4個墊位,墊板厚度分別為50、80、110、140mm,4擋基墊實現新 輥重磨后上工作輥直徑減少時下輥面標高的調整,上階梯墊的使用見 8.5.3節。 5.1.3. 平衡裝置平衡裝置 見圖號為02336300平衡裝置組件圖。 為了調整輥縫,上

28、輥系需升降,該動作由agc壓下與平衡裝置完成。 平衡裝置主要由一個柱塞式液壓缸、連接梁、橫梁等組成。 固定在機架上橫梁中的一個360柱塞式液壓缸上,通過連接梁、橫 梁將上支承輥的重量全部平衡,并最大產生45%左右的過平衡力,從而消 除上支承輥軸承座與上階梯墊和agc缸之間的間隙,使上輥系升降平穩, 并且避免軋鋼中出現大的沖擊震動。 5.1.4. f1-f7支承輥裝配支承輥裝配 見圖號為02336330f1-f7支承輥裝配組件圖。 支承輥是對工作輥在完成鋼板軋制時進行支撐,以提高整體剛性。主 要由上下支承輥、油膜軸承及其軸承座、滑板等組成。 新輥最大直徑為1500mm,淬硬層深度 65mm,材料

29、為 ebr42(4%crmov) 。兩端采用上海摩根軸承(型號52-76klxrt-hd- rm-s)作為徑向支承,此外操作側還有一個兩列圓錐滾子軸承作為止推 軸承。其承載能力大,壽命長,摩擦系數低。 支承輥軸承座為鑄焊件,其兩側面裝配了可更換的耐磨滑板。上支承 輥軸承座頂面與agc液壓缸相接處裝配了可更換的墊板,在支承輥重磨 后可根據磨損量進行補償。墊塊的厚度為20mm、 30mm各一塊(每個 軸承座) 。墊塊的使用見8.4.節。 上支承輥軸承座上部為t形,兩側與平衡裝置的平衡梁相接,完成上 輥系的上下移動。下支承輥軸承座的底面設置承壓墊(與階梯墊下輥標高 調整裝置接觸) ,具有自位能力。下

30、支承輥軸承座下部為t形,換輥時落 座在支承輥換輥滑臺上整體拉出。上下支承輥軸承座側面加工了銷孔及吊 具用孔,方便吊具的插入更換支承輥。 支承輥工作圖示材質為在線及隨機提供用戶軋輥的材質,對于今后備 件使用的材質用戶可根據使用情況和市場狀況自行決定。 5.1.5. f1-f7工作輥裝配工作輥裝配 見圖號為02336400f1-f7工作輥裝配組件圖。 工作輥是直接完成鋼板軋制的部分,主要由上下工作輥、軸承及其軸 承座等組成。 工作輥采用高鎳鉻鉬無限冷硬復合鑄鐵,以保證軋輥壽命長,鋼板表 面質量好。工作輥軸承采用四列圓錐滾子軸承作為徑向支承,傳動還有一 個兩列圓錐滾子軸承作為止推軸承。承載能力大,壽

31、命長。上工作輥軸承 座為t形,兩側的凸肩被上工作輥彎輥壓緊缸頂住。下工作輥軸承座為倒 t形,兩側的凸肩被安裝在彎輥串輥裝置內的下工作輥彎輥壓緊缸頂住, 使下工作輥緊緊壓靠在下支承輥輥面上。在下工作輥軸承座的凸肩設有四 個輥輪,以方便更換工作輥。 工作輥工作圖示材質為在線及隨機提供用戶軋輥的材質,對于今后備 件使用的材質用戶可根據使用情況和市場狀況自行決定。 5.1.6. 工作輥抬升軌道工作輥抬升軌道 見圖號為02336540工作輥抬升軌道組件圖。 工作輥抬升軌道采用液壓升降,用來在換輥時將工作輥系提升到換輥 位置。 工作輥抬升軌道主要由出入口端提升軌道、滑板、四個升降缸、出入 口端平臺等組成。

32、 抬升軌道安裝在牌坊窗口中部的進出口側,操作側延伸部分平臺用螺 絲固定在機架上與工作輥換輥裝置的橋架相接。滑板與提升軌道上部用螺 栓固定。通過固定在牌坊窗口的液壓缸實現升降。提升軌道的導向由固定 在牌坊與軌道上的滑塊、襯板、壓板等完成。 5.1.7. f1-f7工作輥彎竄輥裝置工作輥彎竄輥裝置 見圖號為02336070f1-f7彎輥竄輥抱緊裝置組件圖。 彎輥串輥裝置裝在牌坊窗口內側表面,主要由彎輥缸、竄輥缸、固定 座、移動座、操作側的工作輥鎖緊裝置及傳動側的接軸抱緊等組成。 工作輥竄輥和彎輥裝置以控制板形、平直度和凸度。工作輥竄輥系統 與工作輥彎輥系統配合,就會在保持良好的平直度的同時得到一定

33、的、合 乎要求的板形。工作輥彎輥系統油缸也用于工作輥的平衡、壓緊。固定座 固定在牌坊窗口的內側,帶可更換滑板,用螺釘及楔鍵固定,用于支撐移 動座。移動座為彎輥串輥裝置的關鍵部位,每個移動塊裝有垂直作用的彎 曲/平衡液壓缸、工作輥串輥缸及工作輥鎖緊缸,它們與固定座、工作輥 軸承座之間也帶可更換的滑板,工作輥鎖緊系統為液壓鎖緊,水平布置在 操作側,夾持上下工作輥軸承座并將軸向竄動量傳遞給工作輥,其換輥時 需打開。竄輥油缸體安裝在換輥側移動座上,換輥側與傳動側的移動座分 別與工作輥軸承座連接,通過工作輥形成鋼性聯接,實現工作輥的軸向竄 動。位置傳感器裝在竄輥油缸上,用來測量上下工作輥的位置(軸向位置

34、 偏移) 。彎曲/平衡液壓缸以移動座為缸體,活塞桿與液壓蓋之間、活塞與 缸體之間有密封裝置。 5.1.8. 下標高調整裝置下標高調整裝置 見圖號為02336570下標高調整裝置組件圖。 下標高調整裝置主要由一個階梯墊液壓缸、八個支承輥升降缸、滑座、 滑架、墊板等組成,完成下輥系輥面標高調整以及輔助完成支承輥的更換。 支承輥換輥滑座裝在牌坊窗口下的下支承輥軸承座下面。滑座僅在換 支承輥時通過支承輥換輥裝置液壓缸拖出軋機。滑座的設計與測壓頭相適 應。此外,支承輥換輥滑座裝有軋線調整的階梯墊板。通過階梯板逐步調 節補償下工作輥及下支承輥的磨損。在調整軋線標高前,由滑座中的八個 下支承輥升降缸將下支承

35、輥抬起,以便階梯板移動。矩形壓磁式測壓儀放 置在階梯墊下,測壓儀上下均設置了均壓墊,在階梯墊上部、軋機的操作 側、傳動側以及中部裝有擋水罩與支承輥軸承座上的擋水罩共同阻止冷卻 水進入,保證測壓儀所處環境良好,反應靈敏。 兩個滑座分別置于兩片牌坊下窗口內,通過中間滑架連成一體。每個 換輥滑座下部設有銅制滑板,與牌坊下窗口的鋼滑板形成滑動面,以實現 滑座移動;每個滑座階梯墊設置了10個(f5f7為8個)墊位,其10個墊 位的墊板厚度分別為230(f5f6沒有該) 、 220、205、190、175、160、145、130、115、100mm,10擋基墊實現 新輥重磨后下支承輥半徑與下工作輥直徑和減

36、少時的輥面自動標高調整, 階梯墊的使用見8.5.4節。換輥時均可通過階梯墊液壓缸自動調整下輥系 輥面標高,保證軋制標高在815105mm的范圍內。操作側滑臺設有 鎖緊卡板,通過鎖緊桿人工實現換輥裝置與滑臺的接、脫鉤。 換支承輥時需將階梯墊移到空檔位,把支承輥放于滑座上才能拉出。 5.1.9. 電氣控制元件和接點電氣控制元件和接點 采用ni8-m18-ad4x-h1141接近開關,用于軋機各個動作的控制和采 集信號。精軋機上接近開關的功能和布置見圖02337140f1-f7精軋機 電氣控制元件和接點 。 5.2. 精軋機側導板及導衛、活套裝置精軋機側導板及導衛、活套裝置 見圖號為02337600

37、精軋機側導板及導衛、活套裝置總圖。 精軋機入出口導衛和側導板主要由入口側導板、入口導衛、出口導衛、 標高調整裝置、檢測裝置構成。精軋機入出口導衛和側導板安裝于精軋機 前后、軋機之間。導衛中設有擦輥器、刮板、工作輥冷卻水,f1-f7機架 間設有帶鋼冷卻水,f1-f4前設有輥縫噴水裝置,f1-f7精軋機入口設有 軋制潤滑裝置。f1-f7機架間的液壓活套用于支撐帶鋼,形成調節軋機動 態速度變化的套量,在兩機架間形成一個緩沖區,保證各機架的連續軋制。 控制機組的軋制速度。 5.2.1. 入口側導板入口側導板 見圖號為02337675f1-f7入口側導板組件圖。 在f1-f7精軋機前各有一組側導板。側導

38、板在操作側和傳動側各有一 導板通過帶位移傳感器的液壓缸對導板進行開口度調節。在生產帶鋼寬度 確定后,設定好每一側導板的開口度,引導帶鋼進入軋機。 入口側導板可通過液壓缸沿軋線方向進行移動。軋鋼時移進軋機,換 輥時移出軋機。 側導板為焊接結構,導板上鑲有襯板。 5.2.2. 出口導衛出口導衛 見圖號為02337720f1-f7出口導衛組件圖。 在f1-f7精軋機后各有一組出口導衛。 上、下導衛裝于一車架上。車架通過液壓缸進行移進移出。軋鋼時移 進軋機,換輥時移出軋機。 上導板通過氣缸控制。軋鋼時導板緊貼工作輥面,刮除輥面的氧化鐵 皮同時防止冷卻水落于帶鋼上;換輥時打開,脫離軋輥,保證換輥空間。

39、下導板靠自重貼于工作輥面,刮除輥面的氧化鐵皮。 5.2.3. 導衛支架和標高調整裝置導衛支架和標高調整裝置 見圖號為02337610導衛支架和標高調整裝置組件圖。 導衛支架用于安裝入口側導板及出口導衛,并保證入口側導板及出口 導衛順利移進移出軋機。 標高調整裝置裝于兩精軋機之間,在精軋機間起橋梁支撐作用。 架體前端與機架交接,后端坐于一支撐軸的偏心套上,支撐軸由軸承 座固定在牌坊上并通過十字萬相聯軸器與電機相連。其作用是調整 入口導板標高,滿足不同產品生產的需要。 其控制是通過在操作側裝于偏心軸的編碼器進行的。 5.2.4. 工作輥冷卻裝置工作輥冷卻裝置 見圖號為02337860工作輥冷卻裝置

40、組件圖。 工作輥冷卻裝置包括入口側上下工作輥冷卻、出口側工作輥冷卻。 入口側上下工作輥冷卻裝置各設有冷卻支架、冷卻水集管、擦輥器、 輥縫噴水裝置。 入口側上下工作輥冷卻裝置分別由氣缸進行進退控制。軋鋼時擦輥器 一直頂在工作輥上,保證擦拭輥面同時防止冷卻水落于帶鋼上;換輥時退 出,脫離軋輥,保證換輥進行。 出口側工作輥冷卻裝置安裝在出口導衛架上,其上下各設有一根冷卻 水集管。 5.2.5. 機架間冷卻裝置機架間冷卻裝置 見圖號為02337770f1-f6帶鋼冷卻及過渡導衛組件圖。 在f1-f7機架間各設有一根冷卻水集管。用于帶鋼冷卻。 5.2.6. 保護罩和側噴裝置保護罩和側噴裝置 見圖號為02

41、337940保護罩和側噴裝置組件圖。 在f1-f7機架間設有保護罩和側噴裝置。 保護罩可阻止軋制過程中產生的塵埃進入軋機。 側噴裝置可阻止軋制過程中的污垢進入下一機架。 5.2.7. 活套活套 見圖號為02337790活套組件圖。 在f1-f6精軋機后各有一組活套。活套結構采用液壓缸直接推動活套 旋轉臂,活套旋轉臂上裝有活套輥。 其控制簡單、轉動慣量小、反應快。 。 帶鋼從前一精軋機進入后一精軋機時,活套旋轉臂立刻升起開始工作, 按需要在兩精軋機間建立張力,并形成套量,保證軋機間的連軋關系;當 帶鋼拋出前一精軋機后,活套臂立刻降下待命(處于9) ;換輥時處于 61,并用銷軸鎖定。 5.2.8.

42、 檢測裝置檢測裝置 見圖號為02337960電氣接點及接近開關布置圖組件圖。 在入口、出口導衛中均裝有接近開關。采用ni8-m18-ad4x-h1141接 近開關,用于配合軋制、換輥各個動作的位置控制和采集信號。 5.3. f1-f7工作輥換輥裝置工作輥換輥裝置 見圖號為02337175f1-f7工作輥換輥裝置組件圖。 f1-f7工作輥換輥裝置主要由橫移裝置、翻轉裝置二部分組成。 5.3.1. 橫移裝置橫移裝置 橫移裝置由七臺移動小車、一個橫移液壓缸和七組軌道組成。每個小 車上有4個v形槽塊(以軋線方向入、出口各2個)每個v形槽塊下裝有墊 片組,調整橫移架的水平和標高。出口側2個v形槽塊通過絲

43、桿進行橫向 調整,保證橫移架上軌道與軋機內的提升軌道橫向對齊。縱向調整是通過 橫移架上4個弧面凸塊和橫移小車上4個弧面凸塊下的墊片組進行,保證 軌道連接的間隙。每個橫移小車設有一個自鎖插板,在橫移架吊走時鎖緊 橫移小車。 橫移架共有7架(54806270mm2) ,通過v形凸塊與橫移裝置中橫 移小車相連并組成一個橫移整體。每個橋架均有兩組換輥軌道,每組軌距 1320mm。兩組換輥軌道中心距1500mm。軌道與軋機內提升軌道相連以 保證新舊工作輥的更換。 5.3.2. f1-f7推拉翻轉裝置推拉翻轉裝置 f1-f7推拉翻轉裝置共有7臺,安裝在操作側的橋架外側,其中心對準精 軋機窗口中心。每臺翻轉

44、裝置帶有一個翻轉缸和一個推拉液壓缸。平常軋 鋼時,推拉液壓缸放于臺面以下,換輥時翻出臺面,進行更換工作輥的操 作。翻轉架上設有機械鎖緊機構,保證換輥的正常進行。 5.3.3. 接近開關接近開關 采用ni8-m18-ad4x-h1141接近開關,用于換輥各個動作的控制和采集 信號。 5.3.4. 工作輥工作輥的更換的更換 更換工作輥可各機架單獨進行,也可7個機架同時進行。換輥過程通過 接近開關進行半自動順序控制。 工作輥的更換必須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注意安全!工作輥的更換必須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注意安全! 5.3.4.1 準備工作 清理現場,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換輥區域,推拉缸翻轉架上禁止站

45、人清理現場,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換輥區域,推拉缸翻轉架上禁止站人 和放置物品,現場操作人員不得進入換輥區域的地坑中(橫移架下)和放置物品,現場操作人員不得進入換輥區域的地坑中(橫移架下) ,橫,橫 移橋架與基礎蓋板有相對移動處應放置明顯的警示標記,進入現場的工作移橋架與基礎蓋板有相對移動處應放置明顯的警示標記,進入現場的工作 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注意安全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注意安全操作。 換工作輥前的準備: 將待換的新輥用換輥小車從磨輥間推入機前橫移臺架順軋制方向靠機后 的軌道上,并檢查軋輥扁頭的位置(均應處于鉛垂位置) 。 機前橫移臺架空軌道對準軋機。 換輥小車退出推拉缸翻

46、轉架。 f1-f7推拉翻轉裝置將推拉液壓缸翻出臺面(接近開關 304s101f1304s101f7發出到位信號) ,并人工旋轉鎖緊塊機械鎖緊翻 轉架。 5.3.4.2 工作輥換輥步序 1進入換工作輥步序,工作輥保持低速轉動,關閉軋機冷卻水; 2活套輥升起(編碼器305b104f105b104f6控制),入口側導板退出 機架(接近開關302s102f1302s102f7發出到位信號),冷卻水電動蝶閥 (302yvw101f1302yvw101f7、302yvw102f1302yvw102f7、30 2yvw103f1302yvw103f7、302yvw204f2302yvw204f7、302yv

47、 w105f1302yvw105f4、302yvw106f1302yvw106f4、302yvw50 7f5302yvw507f6)通電,入口上導衛板退出機架(接近開關 306s105f1306s105f7發出到位信號), 入口下導衛板退出機架(接近開 關306s106f1306s106f7發出到位信號),出口下導衛退出機架(接近開 關306s104f1306s104f7發出到位信號),出口上導衛汽缸完全縮回(接 近開關306s107f1306s107f7發出到位信號); 3工作輥低速轉動,竄輥缸緩慢將上、下工作輥竄動至0位置(即軋輥 相對軋制中心沒有串動量位置),由位移傳感器 302b103

48、f1302b103f7、302b104f1302b104f7、302b105f1302b 105f7、302b106f1302b106f7控制; 4主傳動準確停車,接近開關303s001f1303s001f7處于接通狀態; 軋輥扁頭準確停在鉛垂位置,接近開關303s101f1303s101f7處于接通狀 態。 5agc活塞桿全部縮回,上階梯墊全部退出,上階梯墊位置傳感器 302b101f1302b101f7發出全部退出信號。主平衡缸隨之上升至上極限位 (接近開關302s101f1302s101f7發出到位信號)(換工作輥位置), agc位置傳感器發出全部縮回信號,上工作輥升到最高; 6下工作輥

49、彎輥(壓緊)缸泄壓縮回,通過電氣延時來保證。工作輥提 升軌道提升下工作輥至最高位置,接近開關 302s127f1302s127f7、302s129f1302s129f7處于接通狀態;下接軸 抱緊裝置抱緊(到打開前一直處于抱緊狀態),接近開關302s123 f1302s123 f7、302s125 f1302s125 f7發出到位信號; 7換工作輥推拉缸桿伸出(活塞桿空載高速前進v=100mm/s,降速至 v=30mm/s,停止,與下工作輥自動掛鉤完成,整個過程由拉線式位移傳感 器304b101f1304b101f7控制;(見工作輥換輥缸換輥步序圖) 8下工作輥軸端鎖緊板及連接板打開,接近開關

50、302s116f1302s116f7、302s118f1302s118f7及鎖緊缸(壓力信號) 都發出到位信號,并延時0.5秒; 9換工作輥推拉缸活塞桿低速拉出下工作輥387mm傳感器 304b101f1304b101f7發出信號停止;(見工作輥換輥缸換輥步序圖) 10agc及主平衡缸不動,上工作輥彎輥(壓緊)缸泄壓,上工作輥下 降到下工作輥定位銷上,通過電氣延時來保證(人工確認);上接軸抱緊裝 置關閉(到打開前一直處于抱緊狀態),接近開關 302s119f1302s119f7、302s121 f1302s121f7發出到位信號; 11上工作輥軸端鎖緊板及連接板打開,接近開關302s112 f

51、1302s112 f7、302s114 f1302s114f7及鎖緊缸(壓力信號)都發出 到位信號,并延時0.5秒; 12換工作輥推拉缸拉出舊輥(活塞桿低速拉舊工作輥退出機架,升到 高速,再降至低速,最后停止。推拉缸活塞桿再反向點動伸出18mm停止。 自動脫鉤,人工確認),舊輥換出結束;整個過程由拉線式位移傳感器 304b101f1304b101f7控制 (見工作輥換輥缸換輥步序圖) ; 13在確認已自動脫鉤后人工信號,舊輥、新輥橫移交換位置(液壓缸 伸出帶動橫移車橫移v=40mm/s,遇接近開關304s112升速v=80mm/s,遇接 近開關304s113降速v=40mm/s,遇接近開關30

52、4s114停止,此時新輥對準 機架窗口中心; 機內下階梯墊調整可以與第12步同時進行: 下階梯板調整 下標高調整裝置的支承輥升降缸抬升下支承輥至最高位,接近開關 302s131f1302s131f7、302s133f1302s133f7發信號; 下階梯板調整缸通過位移傳感器302b102f1302b102f7移動階梯墊到 設定位置(按8.5.4條操作),使軋輥標高按新輥尺寸控制在815+10-5; 調整完畢,下支承輥升降缸下降下支承輥至最低位,接近開關 302s132f1302s132f7、302s134f1302s134f7發信號; 14在階梯墊調整、橫移換位完畢后,工作輥推拉缸活塞桿動作將

53、一對 新輥推入軋機。推拉缸活塞桿高速推新輥進機架至上工作輥到位停止; 15上工作輥軸端鎖緊板及連接板閉合,連接缸接近開關 302s111f1302s111f7、302s113f1302s113f7及鎖緊缸(壓力信號) 都發出到位信號,并延時0.5秒;上接軸抱緊裝置打開,接近開關 302s120f1302s120f7、302s122f1302s122f7發出到位信號; 16上工作輥平衡缸活塞桿伸出,將上工作輥升起壓緊在上支承輥面, 電氣延時保證(人工確認或工作輥平衡缸油壓升到設定的壓緊壓力); 17換工作輥推拉缸活塞桿繼續低速推進下工作輥355mm至下工作輥到 位停止;拉線式位移傳感器304b1

54、01f1304b101f7控制 (見工作輥換輥缸 換輥步序圖) ; 18下工作輥軸端鎖緊板及連接板閉合,接近開關 302s115f1302s115f7、302s117f1302s117f7及鎖緊缸(壓力信號) 都發出到位信號,并延時0.5秒;下接軸抱緊裝置打開,接近開關 302s124f1302s124f7、302s126f1302s126f7發出到位信號; 19換工作輥軌道提升缸下降至最低位,接近開關 302s128f1302s128f7、302s130f1302s130f7發信號; 20下工作輥平衡缸活塞桿伸出,將下工作輥壓緊在下支承輥面,電氣 延時保證(人工確認或工作輥平衡缸油壓升到設定

55、的壓緊壓力); 上工作輥平衡缸活塞桿縮回,主平衡缸泄壓,使上下工作輥處于壓靠狀 態,空出上階梯墊移動位,按要求(8.5.3)調整上階梯墊到位。 主平衡缸恢復平衡抬起上支承輥, agc與上階梯墊板貼上。 21冷卻水電動蝶閥 (302yvw101f1302yvw101f7、302yvw102f1302yvw102f7、30 2yvw103f1302yvw103f7、302yvw204f2302yvw204f7、302yv w105f1302yvw105f4、302yvw106f1302yvw106f4、302yvw50 7f5302yvw507f6)通電,入口上下導衛進入機架,出口上導衛進入機架,

56、 出口下導衛進入機架(接近開關306s103f1306s103f7發出到位信號), 入口側導板進入機架(接近開關306s101f1306s101f7發出到位信號), 活套輥降下(編碼器305b104f1305b104f6控制),換工作輥結束。 22對新工作輥進行零點序列校正。 后續工作: 在第19步序完成后,換工作輥推拉缸活塞桿高速返回, 推拉缸活塞桿完 全縮回; 人工解除鎖定翻轉架,翻轉液壓缸工作將換工作輥推拉缸翻入地下接近開 關304s102f1304s102f7發出到位信號,人工再鎖定翻轉架; 橫移裝置將舊輥移至中心; 用換輥小車將橫移橋架上舊工作輥拉回磨輥間(接近開關控制); (換輥小

57、車電動機 ypt 225m-8 22kw 740rpm 380v 50hz;電纜卷筒 恒力矩電機 380v 50hz 0.8a) 各裝置復位。 在整個換輥過程中,每一動作完成到位都有接近開關或位移傳感器發出 信號,在上一步未發出到位信號前,下一步不能進行動作。需人工檢查確 認無異常因素后在進行進一步工作。 5.4. f1-f7支承輥換輥裝置支承輥換輥裝置 見圖號為02337460f1-f7支承輥換輥裝置組件圖。 f1-f7精軋機的支承輥換輥方式均相同為滑動式液壓換輥。其構成有換 輥支架、軋輥托架、拖鏈裝置和換輥液壓缸。安裝于精軋機的操作側,換 工作輥橋架下面。 5.4.1.支承輥的更換 更換支

58、承輥各機架單獨進行,最多3個機架同時進行。換輥過程通過接 近開關進行控制。換支承輥前需先將工作輥取出。為了節約換輥時間,一 般可將支承輥更換和工作輥更換同時進行。 支承輥的更換必須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注意安全!支承輥的更換必須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注意安全! 注意!支承輥在拉出、推入的運動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離開地坑。注意!支承輥在拉出、推入的運動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離開地坑。 更換支承輥步序(上接換出舊工作輥1到12步序,見5.3.4.2條): 1完成工作輥換輥步序1到12步序,換出工作輥并用換輥小車拖入磨輥 間,吊走工作輥換輥裝置的橫移臺架; 2下支承輥升降缸抬升下支承輥至最高位,接

59、近開關 302s131f1302s131f7、302s133f1302s133f7發信號; 3下階梯板調整缸通過位移傳感器302b102f1302b102f7移動階梯墊 到換支承輥位置(按8.5.4條操作); 4下支承輥升降缸下降下支承輥至最低位(放于滑臺上),接近開關 302s132f1302s132f7、302s134f1302s134f7發信號; 5拆除管線; 6支承輥換輥液壓缸活塞桿伸出(液壓缸無桿腔進油,活塞桿空載低速 遇接近開關304s115f1304s115f7升速至60mm/s前進,遇接近開關 304s117f1304s117f7減速至30mm/s前進,遇接近開關 304s11

60、8f1304s118f7停止)與下支承輥滑臺手動掛鉤; 7下支承輥軸端擋板打開,接近開關 302s108f1302s108f7、302s110f1302s110f7處于接通狀態; 8支承輥換輥液壓缸活塞桿縮回(液壓缸有桿腔進油,活塞桿負載低速 30mm/s縮回,遇接近開關304s117f1304s117f7升速至60mm/s前進,遇 接近開關304s115f1304s115f7減速至30mm/s前進 ,遇接近開關 304s116f1304s116f7到位停止)拉出舊的下支承輥; 9人工將支承輥支架吊放置在下支承輥上,再由支承輥換輥液壓缸將下 支承輥及支承輥支架推入軋機(重復本序第6步); 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