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中藥穴位貼敷法的臨床運用_第1頁
冬病夏治中藥穴位貼敷法的臨床運用_第2頁
冬病夏治中藥穴位貼敷法的臨床運用_第3頁
冬病夏治中藥穴位貼敷法的臨床運用_第4頁
冬病夏治中藥穴位貼敷法的臨床運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冬病夏治中藥穴位貼敷法的臨床運用?l6?光明中醫2007年4月第22卷第4期cjgmtcmap?ril2007.vol22.45年.2診斷依據主要依據其癥狀及其所發生與消退的時間及情況,其特點為經前(黃體期)或經期出現,經后即消失或驟減.其次詳詢病史,仔細查體包括周身及婦科檢查,有關的化驗及必要的輔助檢查,以排除精神,神經,內分泌以及乳房與盆腔等其他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3辨證治療3.1肝郁氣滯型80例(其中挾瘀者6例):癥見經前或經期乳房,乳頭脹痛,甚至連及兩脅少腹或不能觸衣,或精神抑郁,善嘆息伴經行量少而不暢,經色偏黯或有小血塊,脈弦,舌苔薄白.治宜疏肝理氣調沖,方用柴胡疏肝湯加減,挾瘀者加

2、用川牛膝,坤草,失笑散.3.2肝脾不調型48例(其中肝胃不和者2例):癥見行經前后或經期乳房胸脅或胃脘脹痛,或情志抑郁,或泄瀉,或頭面四肢浮腫,伴納差,食后脘脹,面色少華,脈弦,舌淡或舌質偏黯有齒痕,苔薄白或薄膩.治宜疏肝健脾而調沖任,方用逍遙散合歸脾湯加減.肝胃不和者逍遙散去甘草,大棗,加竹茹,姜半夏,蘇梗等.3.3腎虛肝郁型70例(其中挾瘀6例,挾痰4例):癥見經前或經行乳脹,腰膝酸軟,或經行頭暈,耳鳴,伴經行少腹脹痛,經色淡黯,初潮較遲,面色灰滯或目眶黑暈,脈沉弦或細弦,舌質淡或偏黯而苔薄.治宜益腎解郁,調理沖任,方用左歸飲合逍遙散加減.挾瘀加丹參,雞血藤,挾痰加海藻,昆布.3.4肝郁化

3、熱型30例:癥見經前或經期煩躁易怒,或頭痛失眠,或身熱面赤,vi苦咽干,或vi舌糜爛,或皮膚起紅疹瘙癢,伴月經提前而至,量多色紅,脈弦數,舌質偏紅,苔薄黃.治宜疏肝清熱調沖.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發熱加青蒿;皮疹瘙癢加荊芥,防風,紫草(后下),浮萍.3.5脾腎陽虛型(12例):癥見每值經前或經期面肢浮腫或便溏泄瀉,甚或清稀如水,納少,伴經血色淡,質清稀,頭暈肢倦,脘腹脹滿,或腰腿酸軟,形寒肢冷,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或沉弱.治宜溫補脾腎調沖.方用四神丸合健固湯加減.浮腫加澤瀉,車前子.4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痊愈:治后月經周期恢復正常,自覺癥狀消失,隨訪半年無復發者194例,占80.8%.顯效:月經周

4、期連續3個月正常,自覺癥狀基本消失,但未達到治愈標準者30例,占12.5%.有效:自覺癥狀好轉在一個周期以上者36例,占6.7%.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者0例.各型與療效之間的關系無明顯差異.s體會月經前后諸癥的發生與某種致病誘因造成經前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因經前或經期陰血下注沖任,血海充盈,而全身陰血相對不足,臟腑功能易出現不平衡狀態.治療上宜采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循月經周期的不同時期,針對其病理變化而用分期立法用藥的”中醫周期療法”,即經后期(卵泡期)以滋腎補血益沖為主,兼固腎氣,排卵前期在滋養精血的基礎上兼酌助陽理氣活血之品;排卵后期(黃體期)以助腎陽為主,經前期(黃體退化期)及月經期因勢利

5、導而活血調經.治療關鍵是緊緊抓住排卵后期(黃體期),經前期(黃體退化期),調整臟腑與沖任的關系,使其恢復相對協調與平衡的功能狀態.筆者認為,月經前后諸癥的發生與肝的關系甚為密切,因肝主疏泄又主藏血,婦女以血為用,所以當肝的疏泄功能異常時常易發生此類病變,臨證治療時采用周期療法,有益于使肝氣條達理疏氣機,從而使肝的功能恢復正常,而達到治療目的,此外,治療此類病癥時適時配合心理治療,方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收稿日期:20061222)冬病夏治中藥穴位貼敷法的臨床運用王樹凡河南鄭州市中醫院(450007)關鍵詞:中藥穴位貼敷法,冬病夏治法冬病夏治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一個特色療法,其機理是利用夏季

6、氣溫高,機體陽氣較為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人體的陰陽是矛盾的統一體,陰陽失衡,可導致疾病的發生.一些虛寒性疾病多半是體內陰盛陽衰,抵抗力明顯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發病.中醫認為:天人合一,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生物的陽氣,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由于夏天乃一年中陽盛陰衰之季,而“三伏”天又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季節,天上陽氣與光明中醫2007年4月第22卷第4期cjgmtcmapril2007.vol22.4.17地下火邪相互交濟,人體的陽氣也隨之生發,氣血循環旺盛,皮膚松弛,毛孔張開,此時為藥物吸收,恢復人體

7、陽氣之最佳時機,如果運用補虛助陽藥或溫里散寒藥物穴位貼敷,并借助自然界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升發之勢,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一方面,通過皮膚吸收,經穴位隨經脈的循行,導入臟腑,直達病所,發揮藥物的”歸經”作用;另一方面,輸布于全身,激發周身之經氣,振奮人體相應的臟腑功能,達到疏通表里,溝通經絡,促進氣血流暢,臟腑安和,陰平陽秘.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驅散病人體內的陰寒之氣,將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從而達到”春夏養陽”,”冬病夏治”,徹底治愈慢性虛寒性疾病或抑制其復發之目的.再者,貼敷多采用溫熱辛散,芳香透絡,氣味俱厚,祛毒拔邪之品,芳香化濁,醒脾透絡,振奮人體陽氣,而驅邪外出.此外,貼敷后散出

8、芳香藥味,通過鼻竅吸入肺,由肺臟吐故納新而使藥物的氣味隨血液循環而輸布于全身,發揮作用.同時,冬病夏治還可為秋冬”儲備”陽氣,令人體陽氣充足,增強冬季抗嚴寒的能力,減輕發病或者徹底根治原發病.所以說順應天氣和時節的變化,采用”冬病夏治”中藥穴位貼敷療法,將冬天容易發生的疾病在夏天防治,在夏天易于滋生的疾病在冬天防治,是與中醫”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和”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預防思想息息相通的.1作用機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藥物完全可從皮膚吸收而發揮治療作用.貼敷療法的作用機理比較復雜,既有藥物的直接或間接作用,又有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從現代醫藥學觀點來看,藥物貼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

9、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藥物透過表皮細胞間隙并經皮膚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進入人體血液循環而發揮明顯的藥理效應.另外,通過神經反射激發機體的調節作用,使其產生抗體,提高免疫功能,增強體質;還可能通過神經一體液的作用而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功能,改善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興奮性,使人體各臟器的功能恢復平衡,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機體過敏狀態,真正徹底改善體質,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時,經皮膚吸收的藥物極少通過肝臟,也不經過消化道,一方面可避免肝臟及各種消化酶,消化液對藥物成分的分解破壞,從而使藥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藥物對胃腸的刺激而產生的一些不良反應.所

10、以,此療法又可以彌補藥物內治的不足.研究發現:中藥穴位貼敷療法可以減輕受體的反應性,改善機體的免疫狀態.對氣道炎性細胞,免疫機制,細胞受體,細胞因子,肺功能,哮喘潛伏期等都有非常明顯的影響.還可以激活機體的某些酶系統,提高機體增強免疫功能的一些酶的活性,從而起到免疫增強劑的作用,抑制各種過敏介質的釋放及組織細胞浸潤,達到脫敏,解痙,平喘的效果.臨床實驗觀察:貼敷前后皮泡液巨噬細胞吞噬能力,皮泡中免疫球蛋白a,g的含量和淋巴細胞轉化率等檢查提示,可以增強機體非特異免疫力;貼藥后,血中嗜酸性細胞明顯減少,說明貼藥后可降低機體過敏狀態;貼藥后血漿皮質醇顯著提高,說明貼藥能使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

11、的功能得到改善.2適應證“冬病”是指某些好發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一能養陽,二能制陰,生陽抑陰,陰陽乃平,可以治療多種反復發作的一些疾病和過敏性病癥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反復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體炎,慢性咽炎等),免疫功能低下,空調綜合征,凍瘡;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泄;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老年畏寒癥以及屬于中醫脾胃虛寒類疾病.除極少有毒藥物外,穴位貼敷法一般無危險性和毒副作用,對于衰老稚弱者,病藥格拒,藥入即吐者尤宜.如果能夠堅持一定的療程治療

12、后,機體的本虛一面就能得到糾正,再到冬天,機體就能抵御外邪的入侵,而達到減輕癥狀,減少發病率或根治的目的.所以可以這樣說,中藥貼敷療法是世界上迄今為止,任何藥物和方法不能替代的預防和治療疾病,不可多得的一種手段,而且該療法簡便易行,藥簡價廉,適應證廣泛,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老少皆宜.用之得法,效如桴鼓,更值得臨床大力推廣.3治療方法該療法最好在每年的三伏天各伏的第一天中午11點一下午1點各貼一次,每次46小時,兒童23小時.因慢性虛寒性疾病乃久病失治所致,病情纏綿,所以欲達到根治之目的,使用此法治療應連用三年,貼敷同時還可使用針刺,拔罐等療法,也可在呼吸內科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內服中藥和免

13、疫增強劑,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加強治療效果.經貼敷治療效果不明顯,可在該療程結束后,每10d再貼一次,直至三九天結束.4注意事項運用中藥貼敷法應注意點是,如有怕熱,咳黃痰,發熱,肺部感染,支氣管擴張,經常咯血者暫不要用此法.本貼敷所用藥物嚴禁內服,皮膚有外傷者慎用.治療期間及以后半年內,忌食辛辣,生冷,腥膻,刺激之l8?光明中醫2007年4月第22卷第4期cjgmtcmapril2007.vol22.4品如魚蝦,海鮮,豬頭肉等和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戒煙,酒.貼敷治療期間應盡量減少活動.貼藥后.較為敏感的患者局部會有針刺樣燒灼感或蟻行感或起小皰.起皰者.應避免出汗或局部沾水.以防感染或用爐甘石外

14、涂.或用皮康霜,瑞康霜軟膏1:1混合外涂.癢甚可短期服用撲爾敏.揭藥膏時.手法宜輕,以免損傷皮膚.冬病夏治的內容還應包括起居,飲食調攝,養生等對陽氣的保護.夏天因天氣過熱,人們因睡眠少,出汗多,胃口不好使精神不濟,體重降低,此時若不注重養生,很容易滋生疾病.即使當時未發,到了秋冬季也關鍵詞:哮喘,中西醫治療可能百病叢生.因此,在夏令之時.除應注意飲食起居外,還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體質進食一些補益之品,如白參,西洋參,銀耳,燕窩等.也可通過內服溫陽抗寒,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中成藥如百令膠囊,金水寶膠囊等以扶助陽氣,御邪防病.還可配合針灸,拔火罐等療法加強治療效果.參考文獻1史宇廣,單書健.當代名醫

15、臨證精華.咳喘專輯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88.123(收稿日期:20061023)瑣談中西醫結合治哮喘劉輝湯禮共湖北武穴市大金鎮衛生院(435408)天氣驟變,空氣潮濕,最易誘發哮喘,患者異常敏感.發作時間并無規律,有的是夏發,有的是冬發.也有的四季常發.其癥狀就是氣急.上氣不接下氣.不僅呼吸困難且帶喘聲.喉中咻咻作響,胸喉之間,頑痰淤積梗塞,有的兼有咳嗽.患者面色蒼白,甚至發青發紫,眼球突出.冷汗淋漓,坐臥不寧,睡眠不安,有的因呼吸困難而言語不續.此癥致病原因.大致分藥二種.一為心病性氣喘,是因心臟有病而起.心臟有病的人,因血液循環不好,致肺里積聚血液,自會引起哮喘.另一種是支氣管性

16、氣喘,這純粹是支氣管本身所引起的毛病.每個人的支氣管對外來及內在的物質,其感覺也不同,有的人聞到某一種氣味,神經就能反射到支氣管發生變化.如有的人聞到煎糖的氣味,促使哮喘發作,便稱”糖哮”,或是油炒辣椒,煙熏魚時,聞到熱鍋發出的氣息,便大發”油哮”,這是敏感性的癥狀,也有因自身的某種慢性病變分泌出來的毒素,也會起敏感作用,于是便引起支氣管的收縮而呼吸困難,形成為哮喘.雖然哮喘成因十分復雜,治療頗為棘手,但臨床只要抓住疾病本質,靈活運用中醫特色,西醫優勢,因人制宜,標本兼治,不僅能迅速緩解病情,控制疾病復發,而且能使多數患者照常勞動,正常生活,以增強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1發作期治標臨床對急性正在發作的患者,宜針對病因常用西藥治療.1.1因變態反應引起的胸悶.咳嗽.帶痰鳴音的呼吸困難者,首用”舒喘寧氣霧劑”以解除支氣管痙攣.并酌情使用抗過敏藥物,一般能迅速緩解癥狀.伴痰多的.選用痰咳凈,必嗽平,鮮竹瀝,博力康尼等藥.經常在晚上發作的,臨睡前加服6542或安茶鹼片.1.2因感染引起的,伴發熱畏冷,口于痰稠黃加用抗生素.1.3哮喘持續狀態的.應適時給氧,改善通氣功能,糾正電解質紊亂,一般住院治療.1.4因風寒感冒誘發的,伴鼻流清涕.咳痰稀薄帶泡沫痰,苔白滑,脈浮緊的冷哮,用射于麻黃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以溫肺散寒,豁痰平喘.1.5伴便秘腑實,小便短赤,脈洪大者.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