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復習題_第1頁
機械設計復習題_第2頁
機械設計復習題_第3頁
機械設計復習題_第4頁
機械設計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機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計算準則一、選擇題1機械設計課程研究的內容只限于 。(1)專用零件和部件(2)在高速、高壓、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等特殊條件下工作的以及尺寸特大或特小的通用零件和部件(3)在普通工作條件下工作的一般參數的通用零件和部件(4)標準化的零件和部件2下列四種敘述中正確的。(1)變應力只能由變載荷產生(2 )靜載荷不能產生變應力(3)變應力是由靜載荷產生的(4)變應力是由變載荷產生的,也可能由靜載荷產生3變應力特性可用a max b min am a a r等五個參數中的任意來描述。(1) 一個 (2)兩個 (3)三個(4)四個4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數為。(1)零件的極限應力比許用應

2、力(2)零件的極限應力比零件的工作應力(3)零件的工作應力比許用應力(4)零件的工作應力比零件的極限應力5機械零件的強度條件可以寫成 。(1),tW 或aW S,(tSt S t(2)a,t或SaS, ctSt S t(3)aW qtW 或S aS, oStS t(4)a,t或aW S, ctStW S t式中a t是危險截面處的最大應力;a、 t是許用應力;Sa Si是危險截面處的實際安全系數;S a S t分別為正應力和切應力 時的許用安全系數。6 一直徑d=18mm的等截面直桿,桿長為 800mm,受靜拉力F=36kN,桿材料的屈服點 a s=360MPa取許用安全系數S a =1.8則

3、 該桿的強度。(1)不足 (2)剛好滿足要求(3)足夠7 一直徑d=25mm的等截面直桿,受靜拉力F=40kN,桿的材料45鋼,as 320MPa,許用安全系數S尸1.6,則該零件的許用載荷為kN。(1) 25(2) 98.17(3) 157.08(4) 251.338在進行疲勞強度計算時,其極限應力應為材料的 。(1)屈服點(2)疲勞極限(3)強度極限(4)彈性極限b Hmax與載荷F的關系為 a Hmax9兩圓柱體相接觸,接觸面為矩形,接觸面寬度中心處的最大接觸應力(1)F ( 2)F2( 3)F1/3( 4)F1/2 第三章機械零件的疲勞強度設計一、選擇題1 45鋼的持久疲勞極限a1 =

4、 270MPa,,設疲勞曲線方程的冪指數m=9,應力循環基數 N0=5X106次,當實際應力循環次數N=104次時,有限壽命疲勞極限為 MPa。(1) 539( 2) 135(3) 175(4) 4172有一根階梯軸,用45鋼制造,截面變化處過渡圓角的疲勞缺口系數Ka =1.58,表面狀態系數 3= 0.28,尺寸系數 a 0.68,則其疲勞強度綜合影響系數 K。薩。(1) 0.35(2) 0.88(3) 1.14(4) 2.833零件的截面形狀一定,如絕對尺寸(橫截面尺寸)增大,疲勞強度將隨之。(1)增高(2)不變(3)降低 4零件的形狀、尺寸、結果相同時,磨削加工的零件與精車加工相比,其疲

5、勞強度(1)較高(2)較低(3)相同5零件表面經淬火、滲氮、噴丸、滾子碾壓等處理后,其疲勞強度 (1)增高 (2)降低 (3)不變(4)增高或降低視處理方法而定6影響零件疲勞強度的綜合影響系數 K力或K tD與等因素有關。(1) 零件的應力集中、加工方法、過載(2) 零件的應力循環特性、應力集中、加載狀態(3) 零件的表面狀態、絕對尺寸、應力集中(4) 零件的材料、熱處理方法、絕對尺寸。7繪制設計零件的dm- b極限應力簡圖時,所必須的已知數據是 (1)cr 1, d,cs,Ka(2)c-1,a,cs, KaD如工作應力點M所在的ON(2)變號的不對稱循環變應(3 )脈動循環變應(4)對稱循環

6、變應力9在題8圖所示零件的極限軸之間的夾角 9= 90o時,則(1 )脈動循環變應(3) a-1, as, d, Kr(4) r 1, oQ,嘰 K rD該零件受的是。力(2 )對稱循環變應力(3)變號的不對稱循環變應力(4)不變號的不對稱循環變應力10已知一零件的最大工作應力r max=180MPa最小工作應力 r min- 80MPa。則在圖示的極限應力簡圖中,該應力點M與原點的連線OM與橫軸間的夾角 9為。(1) 68057/ 44/7( 2) 21o2/ 15/7( 3) 66o2/ 157 7( 4) 74o28/ 337/題3- 13圖題3- 14圖11在圖示零件的極限應力簡圖上,

7、M為零件的工作應力點,若加載于零件的過程中保持最小應力b mir為常數。則該零件的極限應力點應為。(1) M1(2) M2(3) M3(4) M412上題若在對零件加載的過程中保持應力比r為常數。則該零件的極限應力點應為 。(1) M1(2) M2(3) M3(4) M413 11題若在對零件的加載過程中保持平均應力bm=常數。則該零件的極限應力點應為 。(1) M1 (2) M2(3) M3(4) M14 一零件由40Cr制成,已知材料的 b b=980MPa b s=785MPa b1=440MPa ,=0.3零件的最大工作應力 b max=240MPa最小工作應力bmin=-80MPa,

8、疲勞強度綜合影響系數 KbD=1.44。則當應力比r=常數時,該零件的疲勞強度工作安全系數 S為 vv2v2為從動輪圓周速度、v為帶速,這些速度之間存在的關系是(3) v1 v v29帶傳動正常工作時不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是因為 (1)帶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2)帶容易變形和磨損(3)帶在帶輪上打滑(4)帶的彈性滑動10帶傳動工作時產生彈性滑動是因為 。(1)帶的預緊力不夠(2)帶的緊邊和松邊拉力不等(3)帶繞過帶輪時有離心力(4)帶和帶輪間摩擦力不夠11帶傳動打滑總是。(1)在小輪上先開始(2)在大輪上先開始(3)在兩輪上同時開始12帶傳動中,帶每轉一周,拉應力是 。(1)有規律變化的(2)不

9、變的 (3)無規律變化的13帶傳動中,若小帶輪為主動輪,則帶的最大應力發生在帶 處。(1)進入主動輪(2)進入從動輪(3)退岀主動輪(4)退岀從動輪14 V帶傳動設計中,限制小帶輪的最小直徑是為了 。(1)使結構緊湊(2)限制彎曲應力(3)保證帶和帶輪接觸面間有足夠摩擦力(4)限制小帶輪上的包角15 V帶傳動設計中,選取小帶輪基準直徑的依據是 。(1)帶的型號(2)帶的速度(3)主動輪轉速(4)傳動比16帶傳動采用張緊裝置的目的是 。(1)減輕帶的彈性滑動(2)提高帶的壽命(3)改變帶的運動方向(4)調節帶的預緊力17下列V帶傳動中,圖的張緊輪位置是最合理的。18同一 V帶用于增速(大(1 )

10、和傳動,若主動輪轉速不變,用于減速(小帶輪主動)比帶輪主動)所能傳遞的功率 。大(2)相等(3)小19下列V帶傳動中,上圖 的回轉方向是合理的。20實踐證明,帶傳動傳遞載荷時,帶的彈性滑動發生在 。( 1)全部接觸弧上 (2)帶離開主、從動輪以前的那一部分接觸弧上(3)帶進入主、從動輪的那一部分接觸弧上21 同一 V帶傳動用在減速時(小帶輪為主動輪)和用在增速時(大帶輪為主動輪)相比較,若主動輪轉速不變,則傳動所傳遞的功率較大的是。22 帶傳動在工作過程中,帶內所受的應力有 、 和,帶的最大應力發生在 第十二章齒輪傳動選擇題1 在機械傳動中,理論上能保證瞬時傳動比為常數的是_.(1)帶傳動(2

11、)鏈傳動 ( 3)齒輪傳動(4)摩擦輪傳動2 在機械傳動中,傳動效率高、結構緊湊、功率和速度適用范圍最廣的是_.(1)帶傳動(2)摩擦輪傳動( 3)鏈傳動 (4)齒輪傳動3 成本較高,不宜用于軸間距離較大的單級傳動是_.(1)帶傳動(2)鏈傳動 ( 3)齒輪傳動4 能緩沖減振,并能起到過載安全保護作用的是_.(1)帶傳動(2)鏈傳動 ( 3)齒輪傳動5 一般參數的閉式軟齒面齒輪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1)齒面點蝕 (2)輪齒折斷( 3)齒面磨粒磨損(4)齒面膠合6 一般參數的閉式硬齒面齒輪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1)齒面點蝕 (2)輪齒折斷( 3)齒面塑性變形(4)齒面膠合7 高速重載且散

12、熱條件不良的閉式齒輪傳動,其最可能出現的失效形式是_.(1)輪齒折斷 (2)齒面磨粒磨損( 3)齒面塑性變形( 4)齒面膠合8 齒輪因齒面塑性變形而失效最可能出現在_ 齒輪傳動中 .(1)高速輕載的閉式硬齒面(2)低速重載的閉式軟齒面( 3)潤滑油粘度較高的硬齒面9 一般參數的開式齒輪傳動,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是_ 。(1)齒面點蝕 (2)輪齒折斷( 3)齒面膠合(4)齒面塑性變形10 設計一般閉式齒輪傳動時,計算接觸強度是為了避免_失效。( 1)膠合 ( 2 )磨粒磨損 ( 3)齒面點蝕( 4)輪齒折斷11 設計一般閉式齒輪傳動時,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主要針對的失效形式是_。(1)齒面塑性變形(

13、2)輪齒疲勞折斷( 3)齒面點蝕 ( 4)磨損12 磨損尚無完善的計算方法,故目前設計開式齒輪傳動時,一般按彎曲疲勞強度設計計算,用適當增大模數的方法以考慮_ 的影響。(1)齒面點蝕 (2)齒面塑性變形( 3)磨粒磨損(4)齒面膠合13 對齒輪輪齒材料的基本要求是 _。(1)齒面要硬,齒芯要韌(2)齒面要硬,齒芯要脆( 3)齒面要軟,齒芯要脆(4)齒面要軟,齒芯要韌14 對于一對材料相同的鋼制軟齒面齒輪傳動,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是_。(1)小齒輪淬火,大齒輪調質(2)小齒輪淬火,大齒輪正火( 3)小齒輪調質,大齒輪正火( 4)小齒輪正火,大齒輪調質15 計算載荷中的使用系數 KA 不包含 _對齒輪

14、實際承受載荷的影響。(1)工作機性能(2)原動機性能( 3)載荷變動情況 (4)齒輪制造及裝配誤差16 對于重要的齒輪傳動,可將齒輪進行齒頂修緣,目的是_。(1)減小齒間載荷分配不均(2)減小齒向載荷的分布不均(3)減小附加動載荷17 為了降低齒輪傳動中齒向載荷分布不均的程度,可以_。(1)增大重合度(2)進行輪齒齒頂修緣(3)將輪齒作鼓形修整( 4)降低齒輪支承系統的剛度18齒輪接觸疲勞強度計算中的節點區域系數Zh與_無關。(1 )變為系數 (2)分度圓壓力角( 3)分度圓螺旋角( 4)齒數19斜齒輪和錐齒輪強度計算中的齒形系數YFa和應力修正系數 Ysa應按查圖表。(1)實際齒數 (2)當

15、量齒數(3)不發生根切的最小齒數20 一減速齒輪傳動,主動輪 1 用 45 調質鋼,從動輪 2用 45鋼正火,則它們的齒面接觸應力的關系為 _。(1) bH1aH221 為了有效提高齒面接觸強度,可 _。(1)保持分度圓直徑不變而增大模數(2)增大分度圓直徑(3)保持分度圓直徑不變而增加齒數22對于閉式硬齒面齒輪傳動,宜取較少齒數以增大模數。其目的是。(1)提高齒面的接觸強度(2)減小滑動系數,提高傳動效率(3)減小輪齒的切削量(4)保證輪齒的抗彎強度23設計開式齒輪傳動時,在保證不根切的情況下,宜取較少齒數。其目的是。(1)增大重合度,提高傳動平穩性(2)減小齒面發生膠合的可能性(3)增大模

16、數,提高輪齒的抗彎強度(4)提高齒面接觸強度24在設計圓柱齒輪傳動時,通常使小齒輪的寬度比大齒輪寬一些,其目的是。(1)使小齒輪和大齒輪的強度接近相等(2)為了使傳動更平穩(3)為了補償可能的安裝誤差以保證接觸線長度25設計斜齒圓柱齒輪傳動時,螺旋角B一般在8。20。范圍內選取,太小斜齒輪傳動的優點不明顯,太大則會引起.嚙合不良(2 )制造困難(3)軸向力太大(4)傳動平穩性下降26 b Hlim和b Flim值是試驗齒輪在持久壽命期內按 ,通過長期持續重復載荷作用或經長期持續的脈動載荷作用而獲得的齒面接觸疲勞極限應力和齒根彎曲疲勞極限應力.(1)可靠度為90% (2)失效概率為1%(3)失效

17、概率為99%(4)可靠度為10%27直齒錐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方法是以 的當量圓柱齒輪為計算基礎.小端 (2)大端 (3)齒寬中點處28下列計算正交支持錐齒輪傳動的傳動比公式中,是不正確的.(1)i=d2/d1(2)i=z2/z1(3)i=tg5 2=ctg &4)i=tg 5 129.在圓錐齒輪和圓柱齒輪的二級傳動機構中,通常將圓錐齒輪安排在。A.高速級B.低速級C.都可以30齒輪的疲勞點蝕通常首先岀現在 7在圖示的二級展開式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中,已知:1軸為輸入軸,輸入功率P仁10KW,轉速n1=1450r/min,轉向如圖所示,山軸為輸出軸;高速級齒輪參數為:模數mn1=3mm,齒數z仁2

18、1,z2=52,螺旋角p 1=12 7 4齒輪1的輪齒為右旋;低速級齒輪參數為:模數mn3=5mm, 齒數z3=27,z4=54;齒輪嚙合效率 n 1=0.98滾動軸承效率 n 2=0.99試解答:(1)確定齒輪2、3和4的輪齒旋向,要求使H軸上2和3齒輪的軸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以減輕軸承所受的載荷欲使H軸上齒輪2和齒輪3的軸向力完全抵消,求齒輪3的螺旋角B3應為多少.(3)在圖中標岀各軸轉向,并求岀各軸所受轉矩的大小.(3)標出各齒輪在嚙合點處所受切向力Ft、徑向力Fr和軸向力Fx的方向,并求出各力的大小.1、2、3、4-齒輪8圖示為圓錐一斜齒圓柱齒輪二級減速器,已知:軸I的輸入功率為P1,轉

19、速為n1,轉動方向如圖所示,各齒輪齒數分別為z1、z2、z3和 z4;齒輪1和3的模數分別為m1和m3;錐齒輪齒寬為b.試解答:I硏i. J(1)標岀軸H和軸山的轉動方向,并用已知條件寫岀各軸所受轉據的表達式.為使H軸上齒輪2和3的軸向力完全抵消,試確定齒輪3和4的輪齒旋向,并用已知條件寫出齒輪1的分錐角6 1和齒輪3的螺旋角B3之間的關系式.標出各齒輪在嚙合點處所受切向力Ft、徑向力Fr和軸向力Fx的方向.9. 設計一對閉式軟齒面直齒輪傳動,如果其它參數都一樣,齒數與模數有兩種方案:(a) m=4mm , z1=20, z2=60;( b) m=2mm, z仁40, z2=120。試問:1)

20、兩種方案的接觸強度和彎曲強度是否相同?2)若兩種方案的彎曲強度都能滿足,則哪種方案比較好?為什么?10. 在兩級齒輪傳動中,若有一級為斜齒另一級為直齒,試問斜齒輪應置于高速級還是低速級?為什么?在由直齒輪和錐齒輪組成的兩級傳動中,試問錐齒輪應置于高速級還是低速級?為什么?11. 軟齒面的齒輪傳動,小齒輪的齒面硬度會比大齒輪齒面硬度高,為什么?第十三章蝸桿傳動一選擇題1當兩軸線時,可采用蝸桿傳動.(1)平行(2)相交(3)垂直交錯2在蝸桿傳動中,通常為主動件.(1)蝸桿(2)蝸輪蝸桿或蝸輪都可以3阿基米德蝸桿的模數,應符合標準數值.(1)法向(2)端面(3)軸向4在蝸桿傳動中,當需要自鎖時,應使

21、蝸桿導程角 當量摩擦角.(1)小于(2)大于(3)等于5起吊重物用的手動蝸桿傳動裝置,應采用蝸桿.(1)單頭,小導程角(2)單頭,大導程角多頭,小導程角多頭,大導程角6計算蝸桿傳動的傳動比時,公式是錯誤的.(1)i= 3 1/ 3 22)i=n1/n2(3)i=d2/d1(4)i=z2/z17阿基米德蝸桿和渦輪的正確嚙合的條件是 .(1)mt1=mt2, a t1= a t2, y +(?)=90f=mn2, a n1= a n2, Y (3)mx1=mt2, a x= a t2, Y + B(=901=mt2,a x= a t2, y =B8為了減少蝸輪滾刀型號,有利于道具標準化,規定為標準

22、值.(1)渦輪齒數(2 )蝸輪分度圓直徑(3 )蝸桿頭數蝸桿分度圓直徑9為了湊中心距或改變傳動比,可采用變位蝸桿傳動,這時 .(1)僅對蝸桿進行變位(2)僅對蝸輪進行變位(3)同時對蝸桿、蝸輪進行變位10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和齒輪傳動相類似,其中最易發生.(1)點蝕和磨損(2)膠合和磨損(3)輪齒折斷和塑性變形 11蝸桿傳動中,輪齒承載能力的計算主要是針對來進行的.(1)蝸桿齒面接觸強度和渦輪齒根抗彎強度(2)渦輪齒面接觸強度和蝸桿齒根抗彎強度(3)蝸桿齒面接觸強度和抗彎強度(4)渦輪齒面接觸強度和抗彎強度 12對閉式蝸桿傳動進行熱平衡計算,其主要目的是為了(1)防止潤滑油受熱膨脹后外溢,造成環

23、境污染(2)防止潤滑油溫度過高而使潤滑條件惡化降(4)防止蝸桿蝸輪發生熱變形后,正確嚙合受到破壞(3)防止渦輪材料在高溫下力學性能下的強度來決定蝸桿傳動的承載能A.蝸桿各分力方向(均為蝸桿主動).B.蝸輪C.蝸桿和蝸輪D.蝸桿或蝸輪題3圖題4圖13.蝸桿傳動的材料配對為鋼制蝸桿和青銅蝸輪,則在動力傳動中應該由 力。4在圖示傳動系統中,1、5為蝸桿,2、6為蝸輪,3、4為斜齒圓柱齒輪,7、8為直齒錐齒輪.已知蝸桿1為主動,錐齒輪8轉動方向如圖 為使各中間軸上齒輪的軸向力能互相抵消一部分(1)標出蝸桿1的轉動方向.(2)標出斜齒圓柱齒輪3、4和蝸輪2、6的螺旋線方向.9如圖所示為圓柱齒輪一蝸桿傳動

24、,已知斜齒輪1的轉動方向和斜齒輪 2的輪齒旋向,求(1)標岀齒輪2所受軸向力Fa2的方向,齒輪1的輪齒旋向;(2)為使蝸桿軸上的齒輪 2與蝸桿3所產生的軸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 試確定并標岀蝸桿3輪齒的旋向,并標岀蝸輪4的旋向和旋轉方向;(3)在蝸桿蝸輪嚙合處標岀蝸桿所受的軸向力Fa3,圓周力Ft3和徑向力Fr3的方向。(。表示垂直紙面向里,。表示垂直紙面向外)輸入軸10在阿基米德蝸桿傳動中,若蝸桿分度圓直徑d1,模數m,材料的許用應力及工況等均保持不變,僅將渦輪齒數由z2=60增加到z2 =66,則按接觸疲勞強度條件考慮,傳動的承載能力將變為原來的多少倍?11為什么連續傳動的閉式蝸桿傳動必須進

25、行熱平衡計算?可采用哪些措施來改善散熱條件?12蝸桿傳動的總效率包括 嚙合效率, 效率和效率,其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 效率。第十四章鏈傳動1. 一選擇題1按鏈傳動的用途,套筒滾鏈子和齒形鏈屬于.(1)傳動鏈(2)起重鏈(3)曳引鏈2套筒滾子鏈在傳動中,當鏈條在鏈輪上嚙入和嚙岀時,滾子沿鏈輪輪齒表面.(1)滑動(2)滾動(3)滑動加滾動3鏈傳動設計中,一般鏈輪最多齒數限制為zmax=120,是為了.(4)保證鏈輪輪齒的強度(4)防止潤滑不良時輪齒加速磨損(1)減小鏈傳動的不均勻性(2)限制傳動比(3)減少鏈輪磨損后鏈從鏈輪上脫落下來的可能性4鏈傳動中,限制鏈輪最少齒數的目的是為了.(1)減少傳動的

26、運動不均勻性和動載荷(2)防止鏈節磨損后脫鏈(3)使小鏈輪輪齒受力均勻5鏈傳動中,最適宜的中心距是 .(1)(10 20)p(2)(20 30)p(3)(3050)p(4)(50 80)p6設計鏈傳動時,連節數最好取 .(1)偶數(2)奇數(3)質數(4)鏈輪齒數的整數倍7多排鏈排數一般不超過3或4排,主要是為了 _.(1)不使安裝困難(2 )使各排受力均勻(3)不使軸向過寬 (4)減輕鏈的重量8鏈傳動設計中,當載荷大、中心距小、傳動比大時,宜選用.(1)大節距單排鏈(2)小節距多排鏈(3)小節距單排鏈(4)大節距多排鏈9鏈傳動張緊的目的主要是 .(4)增大包角(1)同帶傳動一樣(2)提高鏈傳

27、動工作能力(3)避免松邊垂度過大而引起嚙合不良和鏈條振動10在轉速一定的情況下,要減輕鏈傳動的不均勻性和動載荷,應A 增大鏈節距和鏈輪齒數B增大鏈節距,減小鏈輪齒數C.減小鏈節距和鏈輪齒數D.減小鏈節距,增大鏈輪齒數第十六章軸1.選擇題1工作時承受彎矩并傳遞轉矩的軸,稱為.心軸轉軸(3)傳動軸2工作時只承受彎矩,不傳遞轉矩的軸,稱為.心軸轉軸(3)傳動軸3工作時以傳遞轉矩為主,不承受彎矩或彎矩很小的軸,稱為.心軸轉軸(3)傳動軸4自行車的前軸是.(1)心軸(2)轉軸(3)傳動軸5軸環的用途是.(1)作為軸加工時的定位面(2)提高軸的強度(3)提高軸的剛度使軸上零件獲得軸向定位6當軸上安裝的零件

28、要承受軸向力時,采用來進行軸向固定,所能承受的軸向力較大.(1)螺母(2)緊定螺釘(3)彈性擋圈7增大軸在截面變化處的過渡圓角半徑,可以.(1)使零件的軸向定位比較可靠降低應力集中,提高軸的疲勞強度使軸的加工方便8在軸的初步計算中,軸的直徑是按來初步確定的.(1)抗彎強度(2 )扭轉強度(3 )復合強度(4)軸段上零件的孔徑第十七章滑動軸承1.選擇題1含油軸承是采用制成的.(1)硬木(2)硬橡皮粉末冶金(4)塑料2巴氏合金是用來制造.(1)單層金屬軸瓦(2)雙層及多層金屬軸瓦含油軸承軸瓦(4)非金屬軸瓦 3滑動軸承的潤滑方法,可以根據來選擇.(1)平均壓強P軸頸圓周速度u (4)p值4在滑動軸

29、承中,當32時,應采用(1)油脂潤滑(2 )油杯潤滑(3)油環或飛濺潤滑(4)壓力循環潤滑5在非液體潤滑滑動軸承中,限制p值的主要目的是(1)防止軸承襯材料過度磨損(2)防止軸承襯材料發生塑性變形(3)防止軸承稱材料因壓力過大而過度發熱(4)防止出現過大的摩擦阻力矩 6在非液體潤滑滑動軸承設計中,限制pu值的主要目的是 .(1)防止軸承因過度發熱而產生膠合(2)防止軸承過度磨損(3)防止軸承因發熱而產生塑性變形7靜壓軸承與動壓軸承相比較,不能作為靜壓軸承的優點.(1)能在極低速下正常工作(2)機器起動和停車時,也能保證液體摩擦(3)油膜剛度較大(4)設備及維護費用低8試說明兩板間能建立液體潤滑

30、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判斷下面哪種情況有可能建立液體潤滑。%嘔卜|九丄lU.jHbC1)9在滑動軸承中,相對間隙9是一個重要的參數,它是_之比.(4)最小間隙hmin與公稱直徑(1)直徑間隙與公稱直徑(2)半徑間隙S與公稱直徑(3)最小間隙hmin與直徑間隙10動壓向心滑動軸承最小油膜厚度hmin的計算公式是 .(2) m !,;丄11.滑動軸承中為把潤滑油導入整個摩擦表面間,應在軸瓦的 開設油溝。三、設計計算題1有一混合摩擦潤滑向心滑動軸承,軸頸直徑d=100mm,軸承寬度B=100mm,軸的轉速n=1200r/min,軸承材料為ZCuSn10P1.問該軸承最大能承受多大的徑向載荷 ?2. 液體

31、動壓潤滑向心滑動軸承,包角a =180由的剛度較大,安裝對中性好,無偏斜.軸頸直徑d=100mm,軸承寬度B=100mm,軸承直徑間 隙厶=0.150mm.軸頸與軸瓦表面粗糙度分別為 Rx仁1.6gm和Rx2=6.3gm軸轉速n=750r/min.采用全損耗系統用油 L-AN46,軸承平均工 作溫度tm=50,試求該軸承所能承受的最大徑向載荷 .十八章滾動軸承1.選擇題 1與滑動軸承相比,滾動軸承的優點是:1)滾動摩擦遠小于滑動摩擦;2)節約銅、錫等貴重金屬;3)精度由軸承本身決定,故對安裝與配合 精度要求降低;4)滾動軸承本身內部間隙很小,故能提高機器旋轉的精度.其中的觀點是有錯誤的.(1)

32、 1)(2) 2)(3) 3)(4) 4)2與滑動軸承相比,滾動軸承的優點是:1)內部間隙小,旋轉精度高;2)在軸頸尺寸相同時,滾動軸承寬度比滑動軸承小,可減小機器的軸 向尺寸;3)滾動摩擦遠小于滑動摩擦,因此摩擦功率損失小,發熱量少,特別適合在高速情況下使用;4)由于摩擦功率損失小,則滾動軸承 的潤滑油耗量少,維護簡單,與滑動軸承相比,維護費可節約30%.其中_的觀點有錯誤.(1) 1)(2) 2)(3) 3)(4) 4)3滾動軸承的代號由前置代號,基本代號及后置代號組成,其中基本代號表示 .軸承游隙和配置(1)軸承的類型、結構和尺寸軸承組件(3)軸承內部結構的變化和軸承公差等級4滾動軸承的

33、類型代號由表示.(1)數字(2)數字或字母(3)字母(4)數字加字母5代號為N1024的軸承內徑應該是(1)20(2)24(3)40(4)1206以下列代號表示的滾動軸承,是深溝球軸承.N220830308(3)6208(4)7208AC7角接觸球軸承的類型代號是.(1)1(2)2(3)6(4)78推力球軸承的類型代號是 .(1)6 (2)6(3)7(4)89 一角接觸球軸承,內徑為85mm,寬度系列O,直徑系列3,接觸角15,公差等級為6級游隙2組,其代號為.(1)7317B/P62(2)7317AC/C2(3)7317C/P6/C2(4)7317C/P6210若轉軸在載荷作用下彎矩較大或軸

34、承座孔不能保證良好的同軸度,則宜選用類型代號為 的軸承.(1)1 或 2(2)3 或 7(3)N 或 NU (4)6 或 NA11 一軸承代號為 31322/P4/DF,其中/DF表示_.(1)兩軸承背對背安裝(2)兩軸承面對面安裝(3)兩軸承串聯安裝12有一聯合收割機的壓板裝置如圖16-18所示,在A、B處通過一對滾動軸承與機架C相聯,壓板輪d的主軸長2.5m,載荷較輕,在這種情況下,軸承宜選用.(1)深溝球軸承(2)滾針軸承(3)調心球軸承(4)調心滾子軸承13同一根軸的兩端支承,雖然承受負載不等,但常采用一對相同型號的滾動軸承,這是因為除以外的下述其余三點理由.(1)采購同型號的一對軸承比較方便(2 )安裝軸承的兩軸承孔直徑相同,加工方便(3)安裝軸承的兩軸頸直徑相同,加工方便 (4) 一次鏜孔能保證兩軸承孔的中心線的同軸度,有利于軸承正常工作14滾動軸承內圈與軸頸的配合以及外圈與軸孔的配合.(1)全部采用基軸制(2)全部采用基孔制(3)前者采用基孔制,后者采用基軸制(4)前者采用基軸制,后者采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