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盡現民族音樂之魂_第1頁
數字媒體盡現民族音樂之魂_第2頁
數字媒體盡現民族音樂之魂_第3頁
數字媒體盡現民族音樂之魂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數字媒體盡現民族音樂之魂 一、民族音樂舞臺視覺化的意義 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讓舞臺的聲、光、電元素完美結合, 也讓觀眾的聽覺與視覺體驗相融合。 以雅尼、 雅爾等為代表的藝 術家正在以此手段將他們的視聽文化迅速傳播至世界各個角落 (圖 1) ,同時越來越多的觀眾認可了這種體驗,他們認為音樂不 應該僅僅是聽覺的。如今,我們的民族音樂擁有至剛的氣勢,至 柔的韻味,何不運用數字媒體手段盡現我們的民樂之魂呢。 詩 ?大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 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 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見自古 學者便認為人的聽覺、 視覺渾然一

2、體, 人的情感是靠多元素共同 表達的。樂者的表演通常都是伴有豐富的表情以及肢體語言的, 而觀賞者通過觀看表演者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也會加深對音樂的 理解。(圖 1) 二、民族音樂舞臺視覺化的手段 1 數字媒體的傳播特點與民族音樂舞臺視覺化 數字媒體到底是否能稱之為新時代的藝術門類尚且沒有 定論,但數字媒體傳播手段貼近人類觀念,能整合文、圖、像、 聲、光、電,能更好地將聽覺、視覺相結合,以充分的形象表現 民族音樂與中國文化的特點。 數字媒體傳播手段能使受眾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 ( 交 互式、沉浸式 ) ,觀眾可以身臨其境觀望 高山流水 ,感受二 泉映月,體驗喜洋洋,甚至去撫摸“朝鳳”的“百鳥”。

3、數字媒體傳播手段趨于個性化傳播, 成百上千的觀眾雖然 是趨于共同的愛好來到音樂廳,但是其個性和興趣確是千差萬 別,而數字媒體傳播手段的個性化、多樣化選擇無疑會給觀眾 更好的欣賞體驗。 數字媒體傳播手段還具備了整體犬于部分之和 的特點, 即不是簡單地把多種媒體混合疊加起來, 而是將它們有 機結合, 按不同的傳播環境合理搭配, 觀眾體驗到的效果大于各 孤立部分之和。 2 民族音樂舞臺數字媒體視覺化實際應用舉例 舞臺的視覺化元素包括演員、道具、燈光 ( 煙火) 、數字媒 體特效, 其中前三項很早便在舞臺表演中運用, 至今已經形成了 對應的理論體系和各種系統的實戰應用。 而數字媒體特效的運用 卻是本世

4、紀初才被一些勇于創新的導演們嘗試, 人們看到它給舞 臺視覺化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后,小到學校的各種晚會,大 到春晚,這種數字媒體特效被頻繁地應用。 以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2008 居畢業晚會 ( 以下 簡稱師大晚會)為例。師大晚會采用的設計方案為物理 3D視覺效 果(如圖 2 所示) 。臺上掛有三層幕布, 從舞臺到觀眾的方向依次 為投影幕、星光幕、紗幕,投影幕為普通白色銀幕不透光,投影 儀可在其上面投放各種動態影像作為舞臺的背景。 相比傳統靜止 單一的實體背景,其優勢不言而喻。中間的是星光幕,星光幕是 營造神秘感視覺幕布, 可采用各種修飾性的效果燈。 師大晚會采 用的是稀疏的藍白色燈

5、光, 透過紗幕后, 給觀眾一種神秘而蒙朧 的視覺體驗。最前面的是紗幕,密度小透光性好,現場觀眾完全 看不見它的存在, 投影儀投射的大部分光均可以透過紗幕直接投 射到最后的投影幕上,但是一些粒子和流體效果也會留在紗幕 上。同時紗幕可利用燈光的亮度和演員距離紗幕的遠近控制舞臺 演員呈現層次, 強追光照射可完全看清演員表情, 中強度泛光燈 照射可看清演員動作, 弱光照射則只能看清演員輪廓, 燈光熄滅 演員“消失”。 這幾層幕布配合適當的燈光以及二氧化碳等可大 大增強舞臺的空間立體感,視覺效果大大優于傳統舞臺。 ( 圖 2) 師大晚會中有一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 馮廣映老師以 一曲原創作品從游驚夢欲

6、闡釋北師大藝術傳媒學院“從游 式”教學的理念,但是在座的觀眾音樂素養參差不齊。僅僅用 6 件民族樂器演奏 5 分鐘難以讓觀眾體會到什么是“從游”。 所以 節目依然借助于視覺化手段, 在投影幕上投放水墨動畫。 畫面是 一葉孤舟在江面搖曳,幾只小魚圍繞大魚暢游,風吹林動,水渡 蕩漾的不僅僅是江面, 而是整個畫面, 伴隨著琴聲,闡釋“從游” 的四句話呈現在紗幕上,風贏吹動紗幕,墨跡飄搖,音畫交融使 得觀眾對于第一次聽到的這首從游驚夢的理解更為深刻。 三、民族音樂舞臺視覺化的展望 時下正在大力推進的3D電影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將會是 下一個應用到舞臺上的技術。看過 3D電影的人一定對于郡種沖 出銀幕飛越

7、過頭頂, 各種飛濺的水花火花觸手可及的效果記憶猶 新,身臨其境的感覺完全擺脫了屏幕上二維空間的束縛。試想, 當古琴曲高山流水的第一縷音符響起的同時,一滴晶瑩剔透 的水滴在你眼前破碎成水霧, 濺向胸前的雙手, 在手中匯聚成高 山的倒影,隨著曲目的演奏。高山顯現,水流縈繞,一切都猶如 真實的環境。如此美妙的體驗,怎能不讓人們為此津津樂道?目 前較為成熟的三種商業化 3D電影技術均需要佩戴眼鏡,雖然有 所不便,但是其效果仍然是肯定的。而國際上3D顯示技術早已 成功地擺脫眼鏡等輔助設置, 在真實的空間中投射出以假亂真的 3D虛擬影像,而且虛擬演員可以和真實的演員同臺表演,難以 分辨真假, 只是這種技術的成本過高, 還未在民族音樂舞臺視覺 化道路上成熟運用。 四、結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