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栽培各種農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產品的農業生產部門,種植業是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供您參考!為了調整優化全縣種植業結構,不斷提升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 發展整體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縣政協于六月十九日 xx部分常委、委員,在政協領導帶領下,先后深入到東灣鎮、 五合鄉、北灘鄉、三灘鄉、劉川鄉進行調研。通過實地察看、聽 取匯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就全縣種植業結構調整現狀、存在 的問題以及今后發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一、種植業基本情況我縣位于甘肅省中東部,黃河上游,黃河流經11個鄉鎮、1
2、54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發展農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全縣轄 18 個鄉鎮,175個行政村,總人口 46.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 42.3 萬人。國土總面積5809.4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14.9萬畝, 其中水地50.05萬畝,人均水耕地1.18畝。目前,全縣共完成 農作物播種面積108.9萬畝,其中小麥23.26萬畝,水稻3.56 萬畝,玉米18.42萬畝,糜谷2.83萬畝,其它谷物2.61萬畝, 夏收豆類7.74萬畝,大豆0.72萬畝,棉花0.15萬畝,油料4.21 萬畝,枸杞4.88萬畝,籽瓜10.5萬畝,蔬菜25.8萬畝(含洋芋), 瓜類4.35萬畝。2019年糧食總產170477噸,均產
3、220公斤/畝,蔬菜總產658925 噸,蔬菜產值80786.84萬元。農業總產值 171291.68萬元,其 中種植業產值133533.49萬元,占77.96%,農業增加值102051.23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509元。種植業仍是我縣農民最基本的 收入來源。根據縣情,積極推動種植業結構調整、提高種植業效 益,增加農民收入是發展農村經濟的現實選擇,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特點近年來,全縣圍繞十一五規劃提出的一快兩翻三提高的總體目 標,極力推動三大產業、六大基地建設,及時調整農業發展策略, 以經濟作物和蔬菜為重點,引導農民發展高效產業,種植名、特、 優、新品種,做大做強做優
4、比較優勢產業和產品,全面推進農業 結構調整和優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農業結構新思路、新格局, 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一)種植業結構不斷優化,經作種植逐漸擴大。一是農作物種 植面積擴大。2019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 104.69萬畝,較2019 年增加16.38萬畝,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萬畝。其中: 糧食播種面積為77.46萬畝,較2019年增加了 10.48萬畝,增 幅15.61%;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11.29萬畝,較2019年增加2.57 萬畝,增幅29.47%;園林水果面積4.71萬畝,較2019年增加1.48 萬畝,增幅45.82%。二是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
5、漸趨合理。2019年糧食、經作(含蔬菜、水果、瓜類)、飼草面積比和夏秋作物比由 2019 年的 74.11 : 25.02 : 0.87 和 49.73 : 50.27 調整 為70.39 : 27.61 : 2.00和26.16 : 73.84。糧食比重略有下降, 經作、飼草比重增幅較快,分別達到34.41%和178.48%,夏秋作物調整中,秋糧增幅較大,壓夏擴秋效果顯著。三是經作內部結 構變化大。通過經作結構的調整,初步形成了蔬菜(含地膜早熟洋芋)、籽瓜、枸杞、瓜類等四大特色產業格局。其中:蔬菜、 籽瓜、枸杞、瓜類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重由2019年的 18.1 : 4.5 : 0.
6、2 : 1.6 提高到 2019 年的 23.7 : 7.2 : 4.4 : 3.9, 增幅分別為31.25%、57.74%、1846.23%和140.48%。調整力度最 大的是蔬菜,2019年蔬菜面積較2019年增加了 10.12萬畝,發 展速度最快的是枸杞,增幅 1846%(二)特色農業產業壯大,優勢農產品向區域化經濟發展。一是全縣蔬菜生產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全縣蔬菜(含洋芋、復種等) 種植面積達30.5萬畝,其中日光溫室達到5.18萬畝,新發展蔬 菜1.5萬畝,占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29.13%,萬畝以上的蔬菜種植鄉鎮達到7個,形成了以東灣、三灘為主的萬畝茄子生產 基地,以北灣為主的
7、5千畝密刺黃瓜生產基地,以平堡為主的千畝反季節西甜瓜生產基地,以劉川為主的千畝洋蔥生產基地,以東灣、烏蘭為主的萬畝辣椒生產基地,以及高揚程灌區10萬畝早熟洋芋生產基地,烏蘭河靖兩千畝綠頭蘿卜基地和永新千畝大 蒜基地等一鄉一品和數鄉一品的瓜菜專業化基地生產格局。二是 實施和完成農業建設項目。2019年以來,我縣申報實施農業項目31個,項目總投資3718.66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185.9萬 元,地方配套195.4萬元,自籌1325.28萬元。通過項目帶動, 溫室蔬菜種植、枸杞栽培、旱作農業等一系列優勢高效栽培模式 得到快速發展。三是圍繞主導產業發展,不斷擴大農產品深加工 能力。已建成長河食品、
8、神農米業、白塔精淀粉、三農源脫水蔬 菜、陽光蔬菜保鮮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9個,其中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從業人員2300多人,投資規模1.8億 元,完成訂單農業13.5萬畝,帶動農戶4.45萬戶。目前枸杞、 籽瓜深加工生產線項目正在積極申請立項。四是不斷加快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建設進程,向標準化發展。已建成東灣大壩和劉川 張灘兩個無公害蔬菜生產中心示范區和北灣、平堡、烏蘭、糜灘、五合、北灘等10個示范點。同時積極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突 出抓好地方特色蔬菜產品的綠色食品資格和品牌的申報認定。我縣生產的茄子、辣椒、洋蔥、青刀豆、雙抱菇等14種農產品先后獲得了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今年我縣
9、又被農業部列為蔬菜 標準化生產示范縣。(三)基地建設逐步加快,規?;w水平有所提高。一是搞好 30萬畝無公害優質蔬菜基地建設。2019蔬菜面積達到31萬畝,其中無公害優質蔬菜生產面積達到28萬畝。二是進行10萬畝籽瓜基地建設。示范推廣籽瓜栽培10.5萬畝,完成高灣無公害籽瓜產地認定工作。三是狠抓5萬畝枸杞基地建設。從寧夏農科院 等地引進、繁育寧杞1、2、3號等優良品種,在北灘、五合、東升、靖安等鄉大面積示范推廣種植,全縣枸杞栽培達到4.88萬畝。四是咼產咼效模式化栽培示范面積穩中有升。2019年達到13.56萬畝,其中洋芋種植8.5萬畝。完成地膜覆蓋14.28萬畝, 示范推廣玉米全膜雙壟溝播
10、技術 1.013萬畝,2019年達到6.1 萬畝。三、種植業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近年來,我縣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思路明晰,種植業結構逐 步優化,特色產業不斷培育壯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一定的 格局和規模,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應看到目前我縣的種植業 結構調整工作與其它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歸納起來主要有:(一)觀念制約,市場競爭意識不強。多年來,我們在調整種植業結構中做了許多工作,如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種植,已經搞了十幾年,但工作力度與其它先進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鄰近省、縣區也在逐步超越我們。加之受主觀或客觀等諸多因素的制約, 我 縣種植業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 大市場、大流通、
11、高效益的產業發展觀念更沒有完全樹立起來, 市場意識、競爭意 識、發展意識不強,仍然停留在自產自銷的經營狀態。(二)農作物品種不優,產品不能均衡上市。目前,我縣種植業 中以小麥、玉米、水稻、蔬菜、枸杞、瓜類為主,雖初具規模,但沒有形成一定的品種優勢,品種過多和分散經營使我縣無法形 成農業(種植業)品牌,大大限制了有優勢的特色產品的發展。各業務部門對各鄉(鎮)的區位、氣候、溫差等方面的特點研究還 不夠系統科學,栽培品種的搭配不盡合理, 因地引種的格局還沒 有完全形成,從而造成了產品季節性斷檔、 農產品跟不上市場需 求的現象。(三)品牌意識淡薄,產品優勢未能充分發揮。一是我縣生產的14種蔬菜產品先后
12、獲得了國家 A級綠色食品認證,但是至今沒 有在市場上打出一個響亮的品牌,產品知名度不咼。二是種植業主要以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為主,經營單位小,產業化程度低,在 規模實力、經營素質、資本運作以及對風險承擔等方面處于劣勢。三是分類、分散、包裝、加工等商品化處理工作簡單落后,產品 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沒有完全發揮出蔬菜產品的質量優勢。(四)重生產輕加工,種植業難以形成產業化。一是有些產業可以說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由于沒有配套的加工企業消化,只能出售原材料,形不成產業鏈,產業鏈的生產、加工、銷售等內部 環節之間斷檔。二是龍頭企業規模偏小,中介服務組織薄弱,不能有效吞吐當地的產品資源, 對種植業帶動不強,
13、產銷矛盾比較 突出。三是對蔬菜的保鮮、貯藏等環節缺乏科學規范,發展滯后。(五)農業基礎不牢,產業投入嚴重不足。一是有些產業由于配 套設施跟不上,影響規模化生產,尤其是產業帶的水、電、路等 基礎設施條件差,影響生產、管理、銷售等各個環節。二是沒有 充分的資金作產業投入,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的自發投入差。 三是 由于政府財政吃緊,沒有更多的資金作產業投入,項目建設滯后, 要實現科學化管理、規?;l展、標準化生產、信息化引導、市 場化經營,有很大的困難和制約。(六)流通服務滯后,產品銷售渠道不暢。一是蔬菜運銷基礎設 施不夠完善,服務功能不夠健全,市場信息不靈,直接影響種植 業的發展。二是優勢不優,特色不
14、特,沒有品牌效應,產品粗糙、 檔次低,很難搶占市場。三是在產業結構調整上沒有充分地發揮 我縣的地緣優勢,更沒有走出省外找市場和看準市場調結構的超 前意識,因此很難找到合作商家,訂單產業也難以形成。四、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建議通過對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深入調研,針對全縣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轉變思想觀念,創新發展農業產業思路。各級政府要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及時調整農業發展策略, 進一步拓寬發展種植業 產業的新思路。一是政府要從政策上給予扶持, 制定激勵和獎勵 措施。同時還要從資金和技術上給予大力支持。二是積極爭取農產品開發項目,以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要堅持以市
15、 場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 正確引導農民進一步解放思 路,更新觀念,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四是加大新品種、新 技術、新設備的引進試驗與推廣應用力度,擴大生產經營領域, 全面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效益,開辟農民增收的新途徑。(二)發揮區域優勢,著力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一是在沿黃自流灌區,大力推廣日光溫室等反季節蔬菜瓜類種植、優質水稻旱育稀植、小麥玉米帶田等咼產咼效模式 ;在咼揚程灌區,重點推廣 地膜早熟洋芋、枸杞栽培為主的高產高效特色模式化栽培技術;在干旱半干旱山區,重點普及抗旱品種,擴大中藥材、砂壩地膜 瓜類種植,推廣玉米全膜雙壟溝播等抗旱模式。二是要在現有生 產及產品優勢的基礎上,通過調整
16、產品布局,確立主導產品,引 導群眾規?;l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盡 快形成有特色的區域經濟。 三是結合農業項目的實施, 加大對種 植業結構調整重點產業區域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解決好枸杞產業灌水的問題,為重點產業區提供良好的基礎保 障。(三)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尋求蔬菜產業新的發展。要緊緊依靠 科技支撐,調整優化蔬菜的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以品種調新、 質量調高、結構調優、產業調整、產業鏈調長為重點,全面提升 蔬菜產業的質量和效益。各鄉鎮要根據區位特征進行科學論證, 有計劃、有步驟地引進產銷對路的蔬菜品種,大面積推廣多茬種植技術,下大氣力研究解決區域性、季節性供求不平
17、衡的問題, 重點要研究找準反季節蔬菜種植時間差的問題。要在鞏固目前蔬菜生產成效的基礎上,逐步向優勢領域延伸,加大無公害蔬菜生 產的技術推廣力度,引進科學的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和設備儀 器,規范農藥、種子經營市場。同時在蔬菜生產中嚴格按照標準 操作和檢測,實現蔬菜生產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拓展蔬菜產業新的發展空間。(四)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一是培育和壯 大一批市場開拓、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和籌資融資能力強的龍頭 企業,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使之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 有效解決農產品出 路,拉動訂單農業的規模生產,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種植業的
18、 整體效益。三是加快農產品流通業的快速發展, 盡快培育有較大 能力的購銷、貯運、保鮮能力的流通企業,以流通促生產。四是 加快農副產品專業市場建設,積極探索農農專業合作組織、公司 +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新型農業產業化運作模式, 促進 農產品的多項增值。五是要在周邊地區建立外埠銷售網點,鼓勵一部分干部帶資闖市場,拓寬銷售渠道,以大市場、大營銷、大 流通促進產業的大發展。(五)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產業持續快速發展。要立足實際,兩眼向外,緊緊盯住省內外大市場,創立一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人優我精的具有自己種植特色的新途徑,打響自己的品牌。一要按照現代市場對蔬菜產品優質、營養、安全、特色的需求,加快 推進優良品種的升級換代。二要充分發揮我縣14種農產品獲得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的名牌效應, 提高靖遠農產品的市場占有 份額。三要根據市場需求,對產品進行分級篩選、分類包裝和按 級論價。特別要在精品包裝上下功夫, 使我縣農產品能夠貼標上 市,并做好品牌的廣告宣傳,推動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出師表兩漢:諸葛亮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 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 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西習語的翻譯》課件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到站作業72課件
- 2025年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東安雄才學校中考二模語文試題
- 數據庫的相關概念課件
- 塑料件的修理方法與步驟陳勇課件
- 雙語列車長Bilingualconductor車票票價
- 水泥穩定土中心站集中廠拌法施工馬雪姣河北交通課件
- 鐵路旅客的服務期望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課件
- 《GB 9078-1996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25版)深度解析
- 餐廳裝修設計與施工合同范本
- 船舶運輸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 《財務報表探析案例:格蘭仕財務報表探析(定量論文)6500字》
- 2024年6月第2套英語四級真題
- 創新創業實戰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數學試題含答案
- 手術室急危重患者的搶救與配合
- xx鄉衛生院執行“三重一大”制度實施方案
- GB/T 44347-2024鄉村綠化技術規程
- 人教版高一體育羽毛球大單元(正手發高遠球技術)教案
- DB3502-T 134-2024 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 平臺建設與管理規范
- 廢棄物生命周期評估與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