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論文:初中生作文現(xiàn)狀及對策_第1頁
初中論文:初中生作文現(xiàn)狀及對策_第2頁
初中論文:初中生作文現(xiàn)狀及對策_第3頁
初中論文:初中生作文現(xiàn)狀及對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生作文現(xiàn)狀及對策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學生在閱讀中的發(fā)現(xiàn)與領悟,在思考中的焦慮與收獲,在生活中的喜怒與哀樂,都可以通過作文來體現(xiàn)和完成。讓學生通過作文反映生活,抒寫性靈,發(fā)表見解,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需要。然而,無論是平時作文還是中考作文,能獨特、真實地表達內心世界且有文采的優(yōu)秀作文少得可憐,絕大部分學生的作文問題相當突出。概括起來如下:(一)材料不當初中生的文章,在使用材料上最容易犯低幼、陳舊的毛病。如果是寫事的文章,寫的是雞毛蒜皮的瑣碎事:不是為了一支筆、一塊橡皮,就是為了一句是非話或好朋友和自己的“對頭”好了;不是下雨了沒人來接我,“他”陪我一起回家,就是星期天到校義

2、務修理桌椅;不是“助人為樂”,幫助迷路的小孩或老大爺,就是“拾金不昧”撿到錢包交給老師或失主;不是幾個同學義務掃馬路,就是“見義勇為”,制止大同學欺負小同學一類。如果是寫人的文章,寫老師不是挑燈夜批作業(yè)、帶病上課,就是精心備課、犧牲休息時間為學生補課;寫長輩,則不論身分、學識,總會有一些發(fā)人沉思的、富有哲理性的話出口;寫同學,則德智體都好,甚至為了突出所寫同學的好品質,不惜丑化自己,連最基本的善良、是非觀也不要了。要么寫大家耳熟能詳?shù)哪切┲型夤糯嗣拢劣诋敶餍懈鳂I(yè)中涌現(xiàn)出來的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人物,難以見諸文章,仿佛是一個生活在當代的“古人”,一點也不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不關心身邊的世界。如寫“

3、勤奮”,舉例就是愛迪生、愛因斯坦、馬克思、匡衡鑿壁偷光、程門立雪、“頭懸梁、錐刺骨”對現(xiàn)實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先進事例不聞不問,腦子里就只有古圣先賢。(二)寫法不當結構呆板:不少學生的作文通篇就三段:開頭、中間主體、結尾。無論中間是記敘幾件小事、還是論證時列舉了幾個事實,都用一個段落來寫。記敘事情,平鋪直敘,老師一看開頭就能知道結局。以2005年中考題“溝通”為例,不少考生記敘了自己與父母之間因交友或考試成績而發(fā)生爭吵(或誤會),就負氣出走。父母非常著急,四處尋找,最后自己有點后愧,回轉與家人“大團圓”,相見“執(zhí)手淚眼”就“溝通”了。全文記事,就像記流水帳一樣,事情寫完了,文章也結束了。情節(jié)簡單,直

4、來直往,沒有波瀾起伏,缺少讓人回味的地方,難怪閱卷老師要嗤之平庸。刻意模仿:一些學生把平時閱讀中遇見的好文章改頭換面一番,就堂而皇之成了自己的了。在近幾年的中考閱卷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在作文訓練中,也很注意“技巧”訓練,把往年中考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內容、形式俱佳的作品,加上名師的精彩點評,推薦給廣大考生,這些同齡人的佳作對學生的寫作起著極好的示范作用,可惜的是一些學生竟機械地模仿范文。如在作文前寫“題記”,模仿者視如絕招,無論文章的內容如何,“題記”中的話總是精練的,但與作文的內容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反有畫蛇添足之嫌。有的學生,提不出有思想、有層次的問題,卻選擇“采訪體”,結果文章一問一答,問得

5、不著邊際,答得不知所云。有的學生,文章沒有實際內容,卻選擇“實驗報告體”,所寫的文章如果去掉公式化的套路,就什么都沒有了。我想,初創(chuàng)“題記” “采訪體” “報告體”者,肯定是思維大膽、有創(chuàng)意的人,自然在內容與文采方面也不會遜色,否則也不會讓那么多人效仿。但可惜的是,不少學生只學到了外在形式,而忽視了作文的根本內容及文采。拼湊成文:只為湊字數(shù)、篇幅,全然不顧話題的要求,一味堆砌材料,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闡明自己的觀點立場。也有的學生就把自己平時看過的優(yōu)秀文章背下來,到處都套用,有的甚至連這個腦子都不動,直接把考試中現(xiàn)代文閱讀部分的內容稍微變動一下,來湊字數(shù)。如2005年寧波中考作文題“

6、是把雙刃劍”,有學生就把考卷上的現(xiàn)代文閱讀愛恨交加說臭氧一文轉抄了三分之二多。(三)立意不當思想、情感虛假,文章中缺少“我”或“唯我獨尊”。“我”是文章的靈魂,沒有“我”的文章是沒有靈魂的文章。“無我”之文,首先是“無我之情”。這與平時作文指導多灌輸,少感染;多說教,少陶冶有關。社會的道德標準沒有內化為學生的內在情感,真善美的指向沒有在學生心中引起強烈的認同,久而久之,自我日趨壓抑,心靈日漸冷漠。作文寫好后,自己都波瀾不驚,又怎么談得上去打動別人呢?如2005年寧波中考作文題是以“溝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多數(shù)學生的文章不能觸及自己的心靈深處,對問題的認識只停留在表層:與父母發(fā)生了爭吵,不是關門

7、就是出走。他們在文中“唯我獨尊”,一味指責父母:是他們惹我生氣、發(fā)怒的,是他們“不理解我”“要求太高”“太狠心”,如此這般發(fā)泄一通不滿;而對自己的問題不能從靈魂的深處進行拷問,只輕描淡寫幾句了事,諸如“太沖動了”“沒有想到父母會那樣擔心”“對不起父母”等,沒有從根本上明確需要“溝通”什么,怎樣“溝通”,“溝通”的意義是什么。“無我”之文,還由于“無我之思”。作文應該是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結合。作文成功的關鍵不是題材的好壞,而是取決于作者有沒有對生活的獨到見解。誠如羅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我們對美的發(fā)現(xiàn)。”文章的素材是確定的、客觀的,但文章的觀點應該是靈活的、自由的。學生沒有了悟性,又何

8、談作文個性?學生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又何談作文的靈魂?同樣是寫“溝通”,也有考生選材較新,就“戰(zhàn)爭”與“和平”,與美國總統(tǒng)布什進行溝通,可惜由于選題角度大,而本人對戰(zhàn)爭與和平既沒有真切的感受,也缺乏理性的思考,自然寫不出有思想、有真情的作文。也有考生思想比較敏捷,對時事的發(fā)展非常關注,以大陸與臺灣之間出現(xiàn)的新局面為素材:“春節(jié)包機”的成功,架起了“溝通”之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親座“溝通”車,訪問大陸,之后兩岸經貿出現(xiàn)從未有過的新氣象,這種溝通必將有利于海峽兩岸的和平發(fā)展。這自然是可喜的。另外,在立意方面還存在著思想不夠健康、不夠積極向上的問題。作文強調寫真情、說真話,有的學生就誤

9、以為什么都可以說,什么都可以寫,其實不然。有的學生文筆不錯,但思想消極或看待問題走極端,這是不行的。如寫自己錢包被偷,文中就大寫生活中如此之事,大大發(fā)泄一通,歸結為社會風氣不好,以此來否定社會治安。其實小偷、不務正業(yè)的人是存在的,但這不能代表社會的主流,怎么能以此來否定整個社會呢?一寫學習,就埋怨中國的考試制度,否定中國式的教育,甚至恨自己長在中國。當然,學生作文中寫的這些現(xiàn)象,生活中確實存在,但我們應該用全面、發(fā)展的觀點來認識事物,一分為二地分析事物,這樣才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才能明確社會發(fā)展的主流,才能對生活充滿愛,才能樂觀、積極地面對人生。否則,就會犯以偏概全,一葉障目的毛病,使意志頹

10、廢、思想消極,對生活失去信心。(四)閱讀不當學生作文言之無物、言之無情,也與忽視課外閱讀有關。課本作為學生讀寫學習的范本,確實起到了“引鳳來巢”的作用,但課本上的許多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認知水平有一定的距離,僅憑課本是遠遠不能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的。因此,多讀、多觀察、多感悟,才能有助于學生寫好文章。作家莫言說:“我感到,一個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時期獲得一種對語言的感覺,只怕一輩子都難寫出漂亮的文章。”但現(xiàn)實是:當今中學生讀報刊、讀名著、看影視幾乎是難得的奢侈,對于這點,家長、學校、老師都有責任(只重視抓考試、重成績);再者,學生閱讀面狹窄,讀物多為武俠、偵破、言情類,而許多文學作品

11、因其內容或者情節(jié)“淡”、“不酷”而受冷落;另外,學生閱讀點偏,閱讀時多關注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故事的結局,感興趣的是個別佳詞妙句,忽略了作品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更不會從深的角度去思考作品表現(xiàn)的人生和社會。因此,有的學生讀的也不少,但無法形成自己的東西,結果還是不會寫作。針對以上出現(xiàn)的幾種問題,在平常的教學中,我采取了以下應對措施:一、積累素材,讀寫結合1、從課文開始積累學習課文,不僅僅單純了解結構層次、寫作技巧、主題思想,更要注重研究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什么材料,怎么用這些材料,然后對這些材料進行擴展鏈接。如課文中所寫到的一些名人,除了課本上寫出的感人事情外,他還有哪些方面的

12、事情;或者,還有哪些人與他的事情很相似。思維的“網”一旦撒開,書本上的東西就成了學生積累素材的一個引子,由此可以拓寬知識,開闊視野,書上的例子用起來就不再是老面孔了。2、重視課外積累從起始年級抓起,有側重的在三個不同階段進行寫作方面的積累訓練。初一,重點培養(yǎng)學生說、摘和簡單點評的能力-重在積累素材。說,以“介紹”為引子,可介紹自己、家人;介紹家鄉(xiāng)特產,如樟村的貝母、大雷的雷筍、杖錫的土豆、古林的草席、洞橋的八戒西瓜等;或介紹興趣愛好等。閱覽課上,可指導學生選擇要看的雜志、書(與課文有關的內容先選看),分類進行摘記,然后用簡短的語言進行點評,點明所摘材料可用來寫什么,有什么新穎獨到的地方。每節(jié)課

13、前利用三分鐘口頭交流,因為每一位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所以學生興趣很濃。每周練筆兩到三段,可寫自己的學習、生活,也可以寫讀書的感受。這樣堅持下來,學生就積累了一定的素材。初二,重在培養(yǎng)學生讀、記和評(感)的能力-培養(yǎng)感情,進行悟性的訓練。要求學生在每節(jié)課前找一篇短小的優(yōu)秀作品,在課堂上讀給全班同學聽,并簡要說說選此文的原因。聽的學生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及自己的看法,寫在摘記本上;每周就同學們讀過的文章,選擇一篇作為自己的寫作話題。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聽記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欣賞、感悟的能力,拓寬了學生閱讀面,又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欲望,效果比較好。初三,讓學生多注重時事評論、新聞 ,看記者是如

14、何敏銳地捕捉生活中看似平凡實則別有蘊含的事情的,并在課堂前即興講演出來。學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談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時事進行陳說,也可以講故事談看法,也可以對課文提出自己的不同認識等等。這一切都需要開動腦筋,不僅是說的人,聽的人也要準確捕捉說話人的重要信息,以便有針對性的答辯或寫作,從而達到鍛煉學生思辨的能力。二、做實結構和立意方面的訓練寫法方面的教學,我認為應該以教材中的優(yōu)秀文章為例,從語言、構思、技巧等方面讓學生從中玩味欣賞,讓學生對文中的故事或情節(jié)通過相似聯(lián)想和想像,進行寫作訓練。對初學者來說,既有文可依,燭照弊病,診治不足,又激發(fā)了向名家學習的自豪感,寫作的興趣自然較高。如課文走一

15、步,再走一步,是記事類記敘文的典范,敘事與議論相得益彰,結尾讓讀者回味無窮,可治學生寫事就一敘到底的毛病;珍珠鳥寫情感變化細膩、生動,卒章顯志,水到渠成,可治學生一寫感情性的文章就顯得干癟無味的毛病;談骨氣一文,充分展現(xiàn)了議論文說理的條理性、論證的充分性和語言的嚴密性,可治學生寫起議論文,翻來覆去道理說不透,論證時沒有有力的事、理的毛病。在立意方面,我認為應該先從“我”寫起,培養(yǎng)“情商”。文章只有流露了真情,才能打動人。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首小詩:“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都言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真可謂是道出了寫作的甘辛。大作家巴金寫家春秋時,又何嘗不是以淚洗面?許多學生文章缺乏真情,我認為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用心體驗生活,沒有寫真生活。所以我讓學生寫“我愛我家”,必須真實流露酸甜苦辣、憂樂喜悲,怎么活的就怎么寫,絕對不能“假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