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情人節“和”七夕節“之文獻綜述_第1頁
大學生的”情人節“和”七夕節“之文獻綜述_第2頁
大學生的”情人節“和”七夕節“之文獻綜述_第3頁
大學生的”情人節“和”七夕節“之文獻綜述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大學生的”情人節“和”七夕節“之文獻綜述西方的情人節已經悄悄滲透到了中國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而且大有越來越狂熱之勢。由此,不由得讓我們想到了與之相對應的中國人的情人節七夕節。雖然兩個節日屬于相同的類型,都是有情人代表愛情的日子,但他們的緣起與發展,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背景。西方情人節是為了紀念公元三世紀時的瓦倫丁,所以在英語中,情人節的直譯就是“圣瓦倫丁節”。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節“,歷史悠久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此節源于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牛郎織女,因為愛情被稱為中國本土的”情人節“。節日夜晚,人們要抬頭觀看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或在瓜果架下

2、偷聽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據說不僅僅漢族、壯族、滿族,朝鮮族也有過”七夕節“的習俗。西方情人節在近幾年成為很多年輕人熱衷的節日,對它的重視幾乎到了夸張的地步,甚至連很多外國人也覺得中國人的情人節過得有點太瘋狂。每當西方”情人節“來臨之時,年輕人都會不失時機地互贈愛意,且花樣翻新,近乎瘋狂;而”七夕節“,卻顯得異常冷清,鮮見年輕人有什么熱情舉動,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這么個節日。可以說,過與不過情人節,似乎成了檢驗一個人是否時尚的反映之一。與此相對,中國傳統的、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七夕節則日益受到冷落。舶來的節日成了香餑餑,而本土的節日則有意無意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么,年輕人為何熱衷于過”情

3、人節“而冷落了”七夕節“呢?西方的情人節與中國的七夕節屬于同一類型的紀念性節日,只是西方的情人節充滿了宗教般神圣色彩,而中國的七夕節則具有神話般的浪漫氛圍,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和文化蘊含。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西學東漸的文化潮流中,西方的情人節也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可是當這樣兩個節日在中國大地上相遇、碰撞時,他們卻具有了大相徑庭的命運。1, 肖維華,楊昭 .大學生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探究 j . 高校輔導員學刊, 2011(02) 談到:影響大學生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多元化文化的影響: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

4、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發展也日趨多元化。雖然,多元文化滿足了大學生多元的文化需求,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同時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容,但是多元化也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呈現出多元的狀態,他們在文化選擇時良莠難辨,甚至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和文化追求。( 2)學校教育的缺失國外的中小學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熏陶,而我國由于歷史、教育體制的原因,傳統文化教育一直都較為薄弱。我國的傳統節日伴隨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富有一定的民族意義,而現在的大學生能說清道明的卻很少。( 3)文化底蘊的缺失大學生正處于認知和情感的轉型時期,西方節日的浪漫情調和輕松氣氛與大學生的情感表達相契合,其節日形式、節日精神也非常貼近大學生張揚、時尚

5、、個性的心理特點,西方洋節作為一種“舶來品”,其新鮮格調受到大學生青睞。以上幾點大體上說明了西方節日為什么會在中國大學生中掀起狂熱浪潮,但西方的情人節,不光是在中國,甚至是在全世界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節日了。這也是因為在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浸染的同時,作為經濟的附屬品的文化也如同好萊塢一樣傳播并占據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身心,新一代青年人在追求西方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自然而然的追隨著西方的文化潮流,這一點是最為主要的,并不能一概認定是西方文化帶來的不利因素。2 李蜜 . 中西方重大節日對比研究.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 年 .03 期談到:由于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封建思想的束縛,中國的情人節是借助

6、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涵蓄的表達著對忠貞愛情的憧憬與渴求。而西方情人節則是大膽的、直白的、具有濃郁浪漫色彩。當今,隨著人們在思想上、人性上的開放,中國具有獨特風格的情人節,即七夕節,也慢慢的變得豐富而浪漫,并且現在許多年輕人也對從西方的舶來“情人節”十分感興趣。中西方節日文化的明顯差異首先表現在宗教信仰不同,其次是倫理文化不同,然后中西方人們在感情表達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國人細膩含蓄的傾向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接受禮物的方式和態度也不同。在節日里,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和西方人也表現出迥異的態度。中國人往往要推遲一番,表現的無可奈何地被強迫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如果當面打

7、開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貪財”的嫌疑。而英語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且欣然道謝。人類社會已經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各個國家、地區與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并在相互滲透。在多元化相互交流與滲透的現實生活中,西方文明無疑顯示了強勁的輸出優勢。對異質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及融合產生最重要的作用的,其實是一種文化是否具有普適性與包容性,這又與該文化的生存形態及所賴以產生的社會土壤密切相關。在未來的日子里,作為群體的西方人大概不會諸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具有濃郁中國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當然,隨著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發展,我們希望通過了解各個國家、不同民族

8、的節日,建造了解其民族文化的橋梁,各國各民族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入。希望通過這些“故事”和“由來“,讓朋友們在歡度節日的時候,在歷史的長河中,拾起一些文化的結晶,領略人類共贊的勤勞、勇敢、正直和善良。從李蜜的論述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大學生對于西方文化的不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對于我國民族文化的沖擊卻沒有過于提到,因此,在挖掘與提升文化內涵的同時,我們需要堅守節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走中國特色的節日文化之路。這也是在跨文化傳播中保持自身優勢的內在要求。在多元文化語境下,西方節日對我國的傳統節日造成了強大的沖擊,節日的西化現象日益凸現,本土節日文化正面臨著日漸式微以及失去

9、其民族個性的危機。這種局面也為我們保護本土節日文化,堅守節日文化的民族個性敲響了警鐘。3 馬力 . 中西“情人節”之探源和比較. 西北大學 . 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畢業論文 .2008 談到:”七夕節“和”情人節“都是人們情感的一種寄托,雖然二者都有極深的文化內涵,不過相比之下,中國”七夕節“不是重在對現代人情感世界的表達,而是側重于對牛郎織女傳說感情的紀念,是一種追憶和懷念式的情感;而西方”情人節“正與此相反。西方的”情人節“是從信史中來,結合現實更為密切,讓你們可以借助”情人節“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能更好地體現現代生活節奏和流行趨勢;而且中國慶祝方式過于繁瑣和落伍,吃還是中國節日的主題。

10、這就使中國”七夕節“成為脫離現實的俗文 化的產物;西方”“情人節更多充滿了現代人文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創造了美好的 生活情趣和氛圍。中、西”情人節“的比較,也從中折射出東西方人性格方面的差異, 中國人性格比較內斂,在情感上常羞于啟齒和表達;而西方人則大膽奔放,不注重吃 喝,過節情趣高雅,而是注重形式的簡約和浪漫。西方”情人節“很好地處理了俗因 時變的理念,很好地與現實結合在一起,推動了現代年輕人對西方”情人節“的認知, 而中國”情人節“由于不合時宜也只能流落民間,仍然沒有成為主流節日。當然西方 節日的興盛也與其商業化的運作和炒作模式分不開。從馬力的論文分析不難看出,西方文化適合當代時代主流,適

11、合現代年輕人的性格發 展,這些都離不開媒體和文化的炒作。而我國傳統的”七夕“情人節卻由于跟不上時 代發展而被忽略。因此,我國在傳統節日的教育和宣傳上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 在創新傳統節日的文化符號和表現形式方面還需要一些改進和突破。但是,過分注重 對傳統”七夕節“的變革和創新是否能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在宣 傳和普及民俗文化的同時能保持原有節日的本色也是十分重要的。4、張海艷 . 傳統節日文化的大眾傳媒解讀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 .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8 年 18期. 談到 : 中國情人節”的思考:作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節,實際上面臨著西方情人節先入為主、蔚然

12、成風的壓力,在文化對話中處于弱勢地位。文化對話中要求對話與被要求對話的雙方或多方,事實上處于一個強勢與弱勢的關系格局中,對話的弱勢一方經常處在一種接受別的文化系統的基本理念、制度安排與生活方式的被動境地。當代的文化對話中,西方文化居于強勢地位,它幾乎席卷全球,非西方文化受到嚴重的沖擊,其中也包括中國文化,包括中國文化中的節日文化。處于弱勢的七夕節要與處于強勢的西方情人節相抗衡談何容易。“中國情人節”的興起,似乎是以傳統文化來抗衡西方文化的入侵。事實上又淪為西方情人節的復制品。但也應該看到,這種對強勢文化入侵的抵制,以及對民族文化危機的焦慮,無疑是非常可貴的。從張海艷的論述中可以看到,我國”七夕節“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