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言一、區位分析臥牛山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北緯3640,東經11700。在華山風景區的東北方向,小清河以西的位置。占地約0.7平方公里,乃“齊煙九點”之一。臥牛山周圍有馬家橋村、山頭店村、老莊村、南小街、臥牛山西村、臥牛山中村等多個村莊。二、人文環境(一)城市中的定位 臥牛山位于濟南市城郊東北部,城市的待開發區域內。濟南市相關部門做出規劃,計劃建設華山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南、北臥牛山與華山、驢山等4座名山將被包圍起來,成為湖中島。(二)地域歷史文化 臥牛山曾是古戰場由于臥牛山自古有名,加之形勢險要,景色秀美,故道、佛二教先后來山上建寺觀。道教先后在山上建玉皇廟、文昌閣、娘娘廟。 清朝至
2、民國初期,臥牛山還有頗具規模的山會,山會期間,附近村民前來進行土特產交易,扎戲臺唱戲,熱鬧非常。此廟會習俗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臥牛山曾被文人稱頌:如唐詩人李賀夢天中有“遙看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的詩句;清濟南名士朱照在其錦秋老屋筆記中說,“臥牛山,在齊州,九點煙之一,雖不及鵲、華高峻,然回環有勢,則非鵲、華所及也。”清詩人劉伍寬的登臥牛山、徐子威的望臥牛山等。(三)居民生活方式臥牛山出產品質上乘的大理石“濟南青”,周圍幾個村莊靠山吃山,以采石賣石維持生計,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村民一直以采石和少量的農作物種植為生。(四)服務對象臥牛山周圍村鎮的村民是現在主要的服務對象,將來打
3、造的公園將為全城人民及遠道觀賞游客服務等。三、生態環境(一)氣候特征臥牛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日照充分,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二)地質地貌臥牛山的地貌在濟南屬于剝蝕丘陵區,由于長期經受內外營力作用的演變,特別是在白堊紀燕山運動,基性至中性巖漿巖大量侵入形成了臥牛山的地貌特征。臥牛山山石奇特,石質為“濟南青”的輝長巖巖體。臥牛山地區土質為棕壤、褐土,以褐土為主。(三)水文環境臥牛山臨近濟南市的小清河水系,水力資源豐富。地下水位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已呈連年下降趨勢,十分匱乏,山體水源補給多依靠自然降水,
4、年降水量在600-700mm左右。(四)植物資源被開采后的臥牛山植物資源稀少,多為野生花草和耐瘠薄的灌木、藤本等,有少許喬木。主要的植物種類有:酸棗、荊條、刺槐、爬山虎、狗尾巴草、蒺藜等。四、swot分析(一)優勢(strengthens) 1、地理位置優越,靠近華山風景區和小清河,利于山體景觀規劃。 2、山體資源豐富,有大量碎石、石灰等建材,減少施工的資源投入。 3、局部山勢險峻,陡崖峭壁較多,利于創造獨特的山地景觀。(二)劣勢(weaknesses) 1、山體多處因采石作業破壞嚴重,山體支離破碎,到處遺留廢棄的碎石。2、場地土渣、垃圾堆放,嚴重污染場地的環境。 3、山體植被較少,種類單一。
5、 4、山地覆土較少,土壤瘠薄,不利于綠化種植。 5、道路錯綜復雜,多斷頭路。 6、土坡易滑落,安全隱患嚴重。(三)機遇(opportunities) 濟南市政府規劃了華山風景區,將臥牛山包括在內,臥牛山借助華山歷史文化公園的規劃,形成特色的湖中島景觀,提升臥牛山的知名度。(四)威脅(threats) 1、山體整治開發后大量游客到來,將會造成山體的人為破壞。 2、山體開發后,周圍居民的生活問題、居住環境問題都將影響,要妥善解決。上篇 山體治理篇一、項目分析(一)臥牛山破損山體造成的原因1、大量人為開采山石,機械作業等的破壞,導致山體支離破碎。2、周圍村民私自占用山體周邊的土地、用以養牛、養羊等,
6、給山體周邊地形帶來少量危害。3、建筑垃圾、土渣傾倒導致山體地形地貌遭到破壞。4、植被遭人為砍伐和機械破壞,致使雨水沖刷,水土流失,破壞山體。(二)臥牛山破損山體帶來的危害1、山體開采的碎石、傾倒的建筑垃圾污染周圍環境,導致局部小氣候狀況惡劣。2、山體破壞了山體植被和土壤,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生態系統退化、生態系統生產功能下降甚至完全喪失,3、山體破壞造成環境工程地質變化,因此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導致嚴重的次生地質災害,發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威脅區域和地方的生態安全。4、山體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生活、生產、種植等,使居民的生活質量受損。(三)臥牛山破損山體的立
7、體分類和其他附著物介紹1、破損山體的地形分類: (1)邊坡:采石時周圍遭破壞較輕的坡度較緩的山坡。 (2)崖壁:開山采石形成的垂直峭壁,峭壁表面有平面或凹凸面。 (3)平臺:山體中較為平坦的空曠場地。 (4)采石坑:為采石場遺留作業溝壑。2、其他附著物為: (1)亂石堆:采石過程中碎石亂石堆積場地。 (2)垃圾場:建筑和生活垃圾堆放而成。 (3)石灰池:山體東北部開采作業石灰遺留地。二、整治原則(一)因地制宜原則根據每一個具體破損山體的位置、破損程度和地質環境條件,進行分類、規劃和設計。(二)措施多樣原則將“臺地續坡式、掛網噴播式、植生袋式、魚鱗坑式、綜合開發式”多種整治方法綜合應用于破損山體
8、的整治,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三)經濟節能原則根據山體的現狀,保留原有樹種,并以山東地區鄉土樹種為主,結合攀緣植物、喬木、花灌木、地被植物進行植物配置,降低養護管理成本。盡量減少大面積改造,做好渣土、山石的平衡調運,降低工程投入和維護費用。(四)確保安全原則在破損山體整治過程中,首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而后進行環境整治,確保工程安全。三、臥牛山總體整治思路(一)危石清理山體頂部和局部坡面松動的石塊較多,局部坡面的浮石、碎石較多,為了保證施工安全,首先清理山頂和坡面浮石,清理下來的浮石當作底部渣土利用。(二)中部凸出巖體爆破中部凸出巖體力學性質較差,應爆破清除。既可以消除潛在危險
9、源,爆破后的石渣又可以當做渣土回填利用。(三)客土回填1、回填渣土:地勢低洼地帶可采用坡面上清理下的危石、山體道路兩側堆積塊石以及附近現有的渣土進行回填。客渣土要求分層(按回填修整形成的自然層)壓實填土的壓實系數要求0.8。回填后形成坡度不大于30。2、回填種植土:在渣土表面回填種植土,回填厚度1m。首先將適合于山體綠化的種植基土拉至加工場地,按照小于15mm的粒徑要求,采用人工加機械的作業方式進行精篩,在篩土的同時按照一定的比例將草炭土、牛糞、雞糞、木纖維、鋸木屑、保水劑、黏合劑、土壤改良劑、植物生長劑、ph緩沖劑、復合肥料以及草種等填料按照不同階段進行拌和后,晾曬至干爽程度,拉至施工現場備
10、用。(四)苗木種植結合周邊環境及山體自身情況在擋墻后擬布置迎春等攀援植物;結合園林景觀山體上適量栽植側柏、黃櫨、黃金槐、連翹等自然景觀較強的植物;坡面種植爬山虎、常青藤等攀援植物進行垂直綠化,還可在坡面前面種植高大速生楊等背景樹,以遮擋裸露的坡面。(五)苗木養護養護主要內容為澆水、除草、進行病死苗木更換。為了確保種植后的苗木養護,設置蓄水池,在回填后的種植坡面上設置灌溉管道,便于全方位澆水。 四、臥牛山整治技術措施(一)邊坡1、臥牛山邊坡現狀 (1)臥牛山邊坡現狀介紹邊坡延綿于臥牛山整個山體,是山體中地形覆蓋面積最大的一類,其比重約占整個山體的69%。由于邊坡覆蓋山體面積大、范圍廣,因此整個山
11、體的各部分邊坡有不同的形狀、材質、坡度,其中以土質邊坡為主。經過現場觀察,部分土質邊坡存在滑坡、墜石、水土流失嚴重的現象。其他少量為石質邊坡,在石質邊坡上面,植被種類單一且數量稀少。不同邊坡四周分別連接采石坑、平臺和道路,對于景觀再造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2)臥牛山邊坡分類a、石質邊坡:邊坡以石質為主,部分混有少許泥土。b、土質邊坡:邊坡以土質為主,是邊坡地形最多的一類。c、路塹邊坡:位于道路、平臺的一側或兩側,其坡度較大。2、臥牛山邊坡治理方法(1)石質邊坡a植生袋實施范圍:植生袋防護適用于已做工程加固(如方格混凝土肋)的石質邊坡以及較低緩(緩于1:0.75)的石質邊坡,多用于路邊坡。主
12、要材料:植生袋、綠化基材、錨固材料等。施工工藝:a、植生袋準備。植生袋制作的關鍵是草種及灌木種子的配比。b、基質裝袋。植生袋裝填的綠化基質由5份黃土、2份沙土3份泥炭土以及少量復合肥拌和而成, 可在邊坡現場裝袋。c、植生袋回填及錨固。回填植生袋時通常可不用再加錨固,但應注意不同規格植生袋的合理配合。 d、養護 e、工程驗收技術特點:a、具有造價較低、施工便捷、土層厚、利于灌木種子生長、施工后穩定性好的特點。b、針對某些特殊地段邊坡可快速達到綠化的效果(提前將植生袋填上基質,擺放在供水方便的空地里,通過簡單的水肥養護,促使植物出芽成苗,制成“植物磚”,隨時供邊坡綠化使用)。b噴混及固土噴絲實施范
13、圍:噴混植生新技術,適用于不同坡度硬質石坡面或風化石質的坡面。主要材料:噴混采用的干料是由保水劑、粘合劑、植物纖維、泥炭土、種植土、緩釋復合肥等按一定比例均勻拌合而成的混合材料。施工工藝:石質邊坡不具備植物生存條件,是邊坡生態治理難度最大的一項工程。噴混植生技術主要原理:利用客土摻混粘結劑(普通硅酸鹽水泥)和固網技術,使客土物料緊貼石坡坡面,創造草類與灌木生存的良好環境,以恢復石質坡面生態復合功能。利用噴混機械將噴混干料送至噴射管口,在噴射管口處與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噴射到坡面和鐵絲網上。噴混及固土噴絲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噴射不含種子的混合料,噴射厚度為8-10cm,作為基層(最薄處要求60cm以上
14、);第二次噴射混有草種和灌木種子的混合基質材料2-3cm,平均厚度大于10cm。同時,利用高壓空氣將纖維長絲與噴混料同時噴射,形成穩定的客土層,有利于防止雨蝕和沖刷。c客土噴播施工工藝:1、噴播基材是保證噴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泥炭土是噴播的好材料,可和木纖維(或紙漿)按一定的配比混合使用,比單用純木纖維具有更優良的附著和保水性能,可在土壤層較薄且非常瘠瘦,甚至風化巖的坡面上進行噴播,一般噴播厚度在10-20cm。 2、保水劑及粘合劑用量。保水劑可根據各地氣候條件及石場特點的不同而做相應的調整;粘合劑可根據石壁的坡度而定,與坡度大小成正比。 3、掛網。先把錨釘按一定的間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掛網。
15、4、草種選擇。所噴播的草種應是根系發達、生長成坪快、抗旱、耐貧瘠的多年生品種;如果當地的冬季寒冷的話,還應考慮品種的抗凍性。 5、混播。利用草種的互補性,如深根性和淺根性、豆科和禾本科、外地與本地、發育早與發育晚等特性進行混合噴播。技術特點:客土噴播是以團粒劑使客土形成團粒化結構,加筋纖維在其中起到類似植物根莖的網絡加筋作用,從而造就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風侵蝕,牢固透氣,與自然表土相類似或更優的多孔穩定土壤結構。 (2)土質邊坡a塑造微地形 地形坡度比較小、土質比較松散的地方就借勢平整土地形成小地形。b臺階式擋土墻(臺地續坡法)此形式適用于原山體較陡,周圍土資源較豐富的情況。可依山勢圍砌成
16、若干層臺地或圍砌樹穴,填覆種植土1-1.2米,然后種植綠化設計。結合現有亂石,做砌筑石擋。c魚鱗坑實施范圍:魚鱗坑是一種水土保持造林整地方法,在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離破碎的溝坡上沿等高線自上而下的挖半月型坑。技術特點:魚鱗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內栽樹,可保土保水保肥。施工工藝:魚鱗坑的布置及規格。應根據當地降雨量、地形、土質和植樹造林要求而定。一般魚鱗坑間的水平距離(坑距)為1.5-3.0m(約2倍坑的直徑),上下兩排坑的斜坡距離(排距)為3-5m。坑深度約0.4m,土埂中間部位填高約0.2-0.3m,內坡10.5,外坡11,坑埂半圓內徑約1-1.5m,埂頂中間應高于兩頭。每坑內栽植1棵樹。(
17、3)路塹邊坡根據滑坡成因,場地施工條件、安全可靠和經濟合理等原則,可以采用排水,支護,減載的綜合治理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a設排水溝在坍、滑體上方,按其匯水面積及降雨情況,結合地形設置一道或幾道截水溝,使地表水全部匯入截水溝,引至路基邊溝或涵洞排出。截水溝斷面一般可取深0.4-0.6米,溝底寬0.5米左右,邊坡1:1-1:1.5。在坍、滑體范圍內,根據水量大小開挖樹枝狀排水溝。其主溝與滑動方向一致,以免滑坡體滑動時水溝破裂水量集中下滲。水溝跨過裂縫,可用搭疊形渡槽引過。排水溝尺寸可略小于截水溝填平坡體上的洼地、水塘,整平夯實山坡坡面。若截水溝和排水溝通過砂性土地帶,必須用三合土或水泥砂漿抹面,
18、以防漏水。坍、滑體內地下水豐富且層次較多時,可設支撐盲溝,用于排水和支撐。當坍、滑體上方有地下水時,在垂直于地下水流的方向設截水盲溝,將地下水引向兩側排出。盲溝寬度一般為1米左右,深度視地下水或滑動面埋深而定,須設置于地下水層之中,其基底必須置于滑動面之下的穩定土層上。盲溝內填充碎石或卵石,周圍用細紗或草皮作反濾層,以防盲溝淤塞。b設置構造物若滑坡體下有堅實基底,且滑坡體推力不大,可設置抗滑擋土墻,擋土墻尺寸應經過計算確定。若滑坡體底部有未擾動層,可打樁阻止坍體滑動。一般在坍體滑坡的斜面上,用木樁或混凝土樁穿過坍滑體,打入未擾動下層,樁的間距及打入深度應經過計算確定。c穩定邊坡土質邊坡可植草皮
19、,風化石質或泥質頁巖坡面可植樹種草,利用植物根系固定表土,并減少地表水下滲。巖石風化碎落坡面區,可用表面噴漿、三合土抹面或黃泥拌稻草抹面;土質坡面可采取鋪砌塊石護坡。根據邊坡地形特點和地質條件,采用刷方減緩坡度或在滑坡體上部挖去一部分土體,減輕滑坡體重力,以減少下滑力,增強滑坡體的穩定性。刷方或上部減重的數量按平衡條件驗算確定。(二)崖壁1、臥牛山崖壁現狀(1)臥牛山崖壁現狀介紹崖壁集中于臥牛山山體的中部,由于山體多年開采,大面積的山體被鏟除,現遺留崖壁占整個山體比重的10%左右。崖壁分布位置集中于兩塊地段,第一塊崖壁分布面積較大,緊鄰入口大平臺,其山勢陡峭,表面石質光滑平整,有著較好的完整度
20、,但崖壁上面覆蓋較多的碎石,相連崖壁被開采程度不一,常出現碎石墜落和滑坡現象。另一塊崖壁位于此塊崖壁的左側,其特點為:崖壁相對獨立,頂部存在少許土壤和植被,部分崖壁山勢陡峭,表面光滑平整,底部連接道路、邊坡及采石坑。(2)臥牛山崖壁分類a、石壁:主要是開采遺留石質山體,山勢較為陡峭,高度、跨度大。b、土崖壁:山體現存的土質崖壁,表面早已風化,雨雪天氣有坍塌隱患。2、臥牛山崖壁治理方法(1)石壁a石壁種植 a、植生槽。對于僅通過噴混植生難以達到治理效果的高陡石質邊坡則采用植生槽技術,它具有排水功能順暢,因地制宜等特點。一般飄板植生槽密度為30cm/根。具體施工方法是在山體上沿水平方向以45 角鉆
21、入山體巖面約35cm深,將錨桿插入錨孔,然后用水泥灌入錨孔以固定錨桿,待水泥干后用小鋼筋與錨桿垂直方向交接固定,形成飄板植生槽鋼筋構架,然后在飄板植生槽鋼筋構架下墊好預制板,進行現澆制作,其厚度約10cm。技術精確要求到飄板植生槽必須與坡面完全封閉,并預留一個排水孔。b、燕窩巢復綠法。具體方法是,先對石壁進行定向爆破,每個爆破洞直徑為1 m、高0.5 m, 回填土后,再種上耐旱耐瘠的植物等。對于裂縫較大、巖石紋理復雜的地段,則采用人工砌石擴充植穴的方法。c、石壁掛籠法。由于相當部分石壁坡度過于陡峭,無法進行爆破,采用安裝鋼筋籠掛于石壁上的方法。該籠可制作成行李箱般大小,籠內裝載土壤、有機質等植
22、物生長物質,以確保籠內植物在石壁上的有效支撐。b石壁造景以保護山體,減少工程量為原則,利用石壁原有造型,可做摩崖石刻,美化崖壁,供人們欣賞。c石壁鏟除 有些石壁體積較小,不便于栽植樹木,建議爆破整平。a爆破相關理論(技術措施)減小振動的技術措施為:減小單段最大藥量;增加起爆段數;采用微量起爆時差改變振動疊加狀態,降低振動影響;采用預裂爆破或打防震孔,以降低主爆區地震波對保留區的影響;一次起爆規模不要過大,避免由于實際抵抗線增加而加大地震效應。防范飛石的技術措施。為了保證山體內道路的通行及施工安全,應嚴格防止飛石掉入山體內車道,主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控制起爆方向,使凌空面背離大橋或其他保護物方向
23、;對炮孔上部實施全覆蓋和保護;選擇合理的松動爆破單位耗藥量,不追求拋擲效果,選用低爆速炸藥;合理確定起爆順序,采用斜線或 v 形起爆,使爆堆集中,排與排之間的起爆時間適當延長,避免后排巖體向上飛出;注意斷層、軟弱帶、裂隙等地質構造,改變裝藥結構;設立屏障或采取其他防護設施,以遮擋爆破飛散碎塊。b爆破石材處理對爆破產生的坡面進行危石清理,并進行簡單坡面整形至基本平整,清理及整形過程中產生的廢石直接用于坡底的回填和平整。(2)土崖壁將土崖壁鏟平,或將土崖壁坡度減緩塑造微地形。治理中的多余土壤運至需要填埋的位置。 (三)平臺1、臥牛山平臺現狀(1)臥牛山平臺現狀介紹平臺主要分為四塊,分布于山體的不同
24、部位,總面積約占整個山體的10%左右。平臺是山體中最為平坦的地形,其路面結實、平整,不易流失和塌陷。但有一塊為山頂平臺,面積不大,存在崖壁頂部的邊緣,有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平臺周圍植被稀少,路面均是機械車輛碾壓過的痕跡。據現場觀察,面積較小平臺為開采后的遺留跡地,是非自然存在的。(2)臥牛山平臺分類a、入口平臺:山體入口處地勢平緩、面積較大的場地。b、山頂平臺:破損山體殘留的山頂平臺。c、岔路口平臺:山體內道路分岔地域空曠平坦的場地。d、斷崖頂部平臺:開采后,部分崖壁頂部遺留的較小面積的平臺。2、臥牛山平臺治理方法利用現狀山體平臺,通過挖掘絢麗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建設具有景觀性休閑、功能旅
25、游并重的特定空間,從而達到豐富山體復綠的景觀需要。(1)入口平臺入口平臺布置足夠的集散空間,并設計標志性建筑、大門等。各個平臺需預留管理用房,基礎設施等建筑用房基地。(2)山頂平臺平臺可按照位置進行不同用途的區分,最為寬敞,制高點的山頂平臺作為游覽序列高潮進行造景,建視線開場空間,做精致景觀設計,作為山體主景,并點明山體主題,介紹山體性質等,使游覽人群可觀全山,可休息。(3)岔路口平臺道路岔口的平臺建議不設置游人停憩平臺,主要采用植物造景結合簡單山石、水景布置景觀。(4)斷崖上部平臺規劃道路較近的平臺主要作為休息之用,對于時間充裕的人可在此下棋、閑聊,享受山林的環境、樂趣。(四)采石坑1、臥牛
26、山采石坑現狀采石坑是臥牛山開采后遺留下的跡地,大小不一,分布零散,其比重約占整個臥牛山山體的3%。采石坑周圍均為石質邊坡。經現場觀察,采石坑內均有少許積水,最大面積的一處采石坑位于山體的北部,其周圍綴有碎石和少許植被,有著較好的景觀價值。另外,幾處采石坑面積較小,四周亂石棄土較多,現狀景觀差。部分采石坑周邊緊鄰山體崖壁,存在安全隱患。有積水存在的采石坑,水質混濁,影響山體的整體景觀效果。2、臥牛山采石坑治理方法臥牛山山體在開采中,各部位裸露山丘均有不同程度的開采。昔日開采遺留的采石坑是山體重建治理中難以撫平的“傷痕”。通過對采石坑高度、巖體強度、風化程度、裂隙有無連通性等因素進行分析,認為采石
27、坑發生大規模崩塌地質災害的可能性總體很低。因此,采石坑可做景觀以供人們欣賞。(1)此處采石坑形狀特別,周圍綴有緩坡,但周圍山體高度不高,因此,可以挖深采石坑,與周圍陡峭的石壁形成虛與實、動與靜的對比。(2)開采遺留采石坑中有些面積較小,且周圍棄土棄渣較多,水體積存較少,但結合周圍山體景觀做法,仍可做出讓人流連忘返的景觀。比如,我們可以增加水體的覆蓋面積,同時中間設置木橋、巖石路,充分利用周圍開采后遺留的碎石。 (3)從現場看來,部分采石坑只有很小的面積,沒有利用價值和景觀價值,因此,可以直接填埋處理,但保留原有積水的部位,利用碎石與周圍環境景觀相協調處理填埋采石坑,仍可做景觀,保持景觀的完整性
28、。(4)此處采石坑緊鄰路面,因此用于填埋壓實,結合地形,做道路景觀。(五)亂石1、臥牛山亂石現狀亂石是臥牛山開采后遺留的碎石,分布相對集中,主要位于山體的四周,其比重占整個山體的2%。在亂石堆中,有的是單一的石頭堆疊而成,有的是和棄土棄渣混在一起,但有幾處是山體滑落的碎石堆疊而成。這些亂石嚴重影響了周圍的山體環境,使得山體現狀極為復雜,周邊道路受堵,亂石滑落。土質邊坡混有很多小塊的碎石,其表面光滑,平整,有著潛在的利用價值。2、亂石堆石頭的篩選方法對于塊石碎石土料, 采用兩步篩分,首先人工或機械逐塊挑出,如機械挖掘時挑選棄掉大塊超徑碎石。其次,振沖碎石機或夯機在工作面逐塊破碎,爆破法逐塊破碎。
29、或者可以用機械破碎法,即碎石加工的方法。上述方法根據不同的條件,可考慮組合使用。3、石頭的再利用(1)石頭點景 可將亂石融于種植中,打破其生硬的布局,更加富有趣味性 (2)塊石擋土墻 對現場開采的石頭,大的或造型優美的可充分利用做獨景,進行點景;其余可做砌塊石擋土墻。(3)回填采石坑 可集中堆積,就地取材用于回填土坑,打造別具一格的節約型景觀。(4)制作鋪裝 對亂石進行篩選分類等處理,為鋪裝起到裝飾性作用。 (六)垃圾1、臥牛山垃圾現狀垃圾是臥牛山山體影響景觀最嚴重的因素,其總面積比重約占整個山體的3%左右。在現場勘查中,垃圾中主要分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雖然多年來,垃圾作為填埋山體使用,但是
30、在垃圾堆積、分解過程中,釋放出的氣味嚴重影響了環境。盡管垃圾分解可以改良土壤,因混有渣土、塑料管道等,且垃圾傾倒部位為較高的平臺,周圍土壤并沒有得到改善。垃圾場周圍沒有植被,這是山體治理過程中最棘手的部位。2、臥牛山垃圾治理方法(1)垃圾封場垃圾填埋場封場方案具體包括:防洪工程、垃圾堆體整形改造、填埋氣體導排、封場覆蓋和滲濾液處理。a防洪工程沿填埋場周邊建永久截洪溝,導排填埋場內外的地表徑流,防止場內形成水澇。b垃圾堆體整形改造用挖掘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對垃圾堆體進行開挖、造堆,根據填埋場周邊地形特點,將垃圾堆體最高點設置在選定的垃圾填埋坑的中心位置,在這個位置分別沿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作向
31、下斜坡,直到周邊的截洪溝。斜坡坡度要求在垃圾堆體不均勻沉降情況下也能保證排水順暢,同時兼顧堆體穩定性。c填埋氣體導排根據填埋氣體產生狀況計算導氣井作用半徑,然后確定導氣井間距及數量,最后確定導氣井中心的平面位置。建造導氣井具體做法是在垃圾堆體上打井,井深約為垃圾深度的2/3,井中心設置穿孔管,穿孔管和井壁之間填充碎石。垃圾堆體表面至最終覆土層的一段導氣井的穿孔管和井壁之間填充壓實粘土,防止填埋氣體在最終覆土層內擴散,影響植被生長。d封場覆蓋封場覆蓋系統由多種實現不同功能的材料構成,從垃圾堆體表面至封場覆蓋系統頂層擬采用的材料依次為碎石(厚300mm)、壓實粘土(厚300mm)、砂礫石(厚300
32、mm)及營養土層 (最終覆土層)。將來栽植于填埋場內植物種類可能不盡相同,故填埋場內各區域營養土層的厚度應根據擬種植物的不同而異。草本植物種植區營養土層厚度為800mm;喬灌木種植區營養土層厚度為1000mm;林區營養土層厚度為1500mm。e 滲濾液處理垃圾填埋場場底采用粘土層作襯底,在場底已設有滲濾液導排系統。封場覆蓋后,進入垃圾堆體的雨水量將大大減少,滲濾液量也將大大減少。考慮將滲濾液沿填埋場周邊進行回灌,然后把回灌后的滲濾液導入人工濕地進行處理,滲濾液處理后將排至城市污水管網。擬建的人工濕地要與周圍規劃景觀協調一致,滲濾液從人工濕地底部流入,防止臭氣擴散。(2)植被重建具體實施 a土壤
33、營養狀況的測定及基質的改良測定包括主要的營養物水平、電導率、土壤容重以及有機物含量等,以決定要添加的肥料和 (或) 石灰及 (或) 有機物的量。改良起碼包括覆土層表面以下15cm的范圍。最終覆土層土壤的理化性質被認為是妨礙固體廢物填埋場植被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填埋氣體較少的地方。在填埋氣體相對較少的地方,土壤礦質氮素的含量與植被的干質量之間有顯著相關的關系,這表明在對填埋場進行復墾時有施用氮肥的必要。也可施用堆肥,因為基質 (最終覆土層) 的有機物對植物生長具有促進作用。另外,填埋場的最終覆土層在施工過程中被填埋設備頻繁地壓縮,從而嚴重制約植物根系的生長,所以應該適當翻松最終覆土層表層
34、并酌情添加有機質以改善其物理特性。b植被選擇耐性樹種的篩選植物在填埋場上生長時要面臨填埋氣、滲濾液以及最終覆土層的高溫、過度壓縮、缺水和貧瘠等嚴峻的環境壓力,因此,很多研究報告都強調了篩選耐性樹種的重要性。淺根系的草本植物更能在填埋氣體較多的地方生長,原因是最終覆土層的上表層中填埋氣體的濃度一般較低,而且草本植物已被證實具備耐重金屬的特殊機制。由于填埋場最終覆土層通常處于相當干旱的狀態,因此篩選對填埋氣體具有耐性的植物種類就顯得非常重要,而非僅僅是選用淺根系的植物種,因它們對干旱環境更敏感;同樣,雖然模擬試驗表明,一些抗澇植物比較能抵抗填埋氣體的影響,但也不適合用來作為垃圾填埋場植被重建的樹種
35、,因為這些植物往往對干旱的生境非常敏感。因此,應考慮用不同類型植物 (如草本、灌木及喬木) 的幾個種的組合以達到最佳的復墾效果。c抽氣系統及隔離層的建造抽氣系統及隔氣層的建造成功的填埋場植被重建還有賴于抽氣系統的建立,因它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溢入最終覆土層并抑制植物根系生長的填埋氣體的量。美國國家資源回收中心建議在固體廢物填埋場內建立管道網以導出填埋氣體及排出滲濾液,而這些富含甲烷的氣體則可以作為周圍地區的能源。但是,即使有商業性的抽氣系統在運作,填埋氣還是可以擴散進入表土層。最好的辦法是在最上方的廢物層上蓋上不透氣的土層 (如粘土層) 或人造薄膜,以防止氣體進入最終覆土層并阻止雨水的滲濾,如下圖
36、所示。d植被重建(種植)建議種植草本或其它類型的植物時,通常需要將其種子埋到土壤里面,而且在有高濃度填埋氣體的地方,還要撒上一層木屑 (或石灰) 以減少氣體的侵蝕。喬灌木最好在種草后的1-2年以后再開始種植,因為如果草本植物因填埋氣體的大量釋放而無法生長時,其他深根系的植物類群更加難以幸免。此外還要實施長期的護理及灌溉計劃才能保證這些植物在填埋場上成功地定居。(七)石灰池1、臥牛山石灰池類現狀(1)臥牛山石灰池現狀介紹石灰池位于臥牛山山體的東北部,是開采作業遺留跡地,其比重占整個山體的2%左右。從場地來看,石灰池地處較高的山地平臺,四周均是開采后的采石坑。由于石灰池覆蓋山體面積較大,土壤養分發
37、生變化,迫使周邊植被單一化,存活率極低。盡管石灰池所處位置較為偏僻,但仍嚴重影響著整個山體的景觀。經過長時間的堆積和煅燒,周圍環境質量很差,常有灰塵顆粒的漂浮以及有害氣體的揮發,故存在很多安全隱患。(2)石灰池的危害石灰在混入土壤初期,會使土壤的含鹽量、ph 等指標迅速升高,如果此時栽種植物,一般很難成活。由于石灰的有效成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解,當少量的石灰混入土壤超過一個月后,如果土壤保持濕潤,將對苗木的生長不會產生危害。也可以人為的將石灰污染的土壤進行深翻等措施,使其與空氣中的 co2 接觸,加速其降解的速度。如果土壤中石灰含量過多,會使土壤嚴重沙化,由于石灰本身占用一定的體積,使土
38、壤相對減少,進而降低土壤水分的絕對含量,導致苗木缺水而死亡,尤其是早春供水不足,而早春一般正是園林綠化的關鍵時期,大部分苗木種植時期都選擇在早春,也就是通常被認為的石灰“燒苗”的現象。比較好的改良措施是加入部分酸性物質降低。土壤 ph,同時加入雞糞、牛糞等有機肥料增加土壤的空隙和養分含量,提高土壤的水分相對含量。另外,石灰池在煅燒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灰塵和有害氣體,不僅污染了環境,更重要的是嚴重影響著人類的健康。2、臥牛山石灰池治理方法(1)石灰渣處理方法在石灰渣堆場廢棄地的生態恢復過程中,如何處理原有石灰渣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但是只要對其進行合理的生態設計和工程構建,可以將這些廢棄石灰渣經過
39、技術處理后再利用,成為生態恢復中的亮點。原有石灰渣的處置原則是就地取材和就地消化。就地取材,是工業廢料成為獨特的景觀設計材料;廢料二次加工后再利用,再利用后看不到廢料的原型。如將石灰渣作為工程土和場地的回填材料等。(2)石灰池處理方法將石灰池內的石灰漿外運清除,整理地形,將其鏟平壓實,做廣場用地。(3)石灰池場地適合栽植的樹種由于石灰池的處理可能影響到周圍土壤的土質,所以考慮采用抗堿、耐旱植物,如喬灌木白楊、木槿、檉柳、欒樹、荊條、側柏、火炬樹、棗樹,楊柳、刺槐、紫穗槐、紅葉李、黃楊、紫葉小檗、鋪地柏、連翹等。草本植物馬藺、玉簪、美人蕉、金銀花、繡線菊類、黑麥草等。攀援植物常春藤、紫藤、扶芳藤
40、等。(八)山體養護管理三分種七分管,栽后要加強培育管理,因裸露山體的立地條件極差,任其自然生長復綠效果甚微。所以采用必要的肥水管理和封禁措施,嚴防人為和獸類破壞,是搞好破損山體復綠的重要環節。1、土壤追肥土壤營養物質缺乏是破壞山體植物生長的限制因子之一。種植基質為使植物生長快速,種植基質宜選用疏松、肥沃、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解決這類問題的辦法是添加肥料或利用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2、安置輔助設施在陡峭巖面上覆蓋一些觀賞價值高但攀援能力較差的植物,可設置一些輔助攀援設施,如在巖壁上固定一些金屬質或木質樁柱,以利植物攀附。有條件的可在巖壁上設置金屬網架或尼龍繩網格供植物攀爬。噴播后應在上而鋪蓋薄膜或
41、遮陰網進行防護,防止由于風吹雨打、烈日暴曬而產生沖蝕、裂縫和脫落現象;必要時還應對噴播坡而強度進行加固,增強其抗性。對山體斷面進行巖石封固時,巖面應盡量粗糙。3、及時澆灌供水措施多數情況下,由于山體斷面生境的特殊性,通常不可能進行人工供水,只能靠天然水源,而保證水分的供應是巖面綠化成功的關鍵。在陡壁的坡頂修建蓄水池,充分利用坡面溝道常年流水,建立陡壁植生籃和植生槽的微灌設施。植樹時澆一點“保命水”保證緩苗。覆蓋需要在噴播后覆蓋草簾以增溫保濕。養護噴播后每天澆水以保持上壤濕潤保證發芽、成坪,兩個月覆蓋率90%以上成坪后可逐漸減少澆水次數。4、整形綠化植物種植成活后,應進行一些適當的管理工作,如去
42、頂以利其多分枝,并將枝條引導固定于多個方向,促使藤蔓盡快均勻地布滿整個山體斷面。調整對肥水的過度利用。5、養護管理造林后連續撫育3年,并加強管護,防止人畜破壞和控制山林火災的發生。對新產生的侵蝕溝和原有的侵蝕溝,將枯落物置于溝內,減少沖刷,防止侵蝕加劇,促進草本植物生長。長成后應注意修剪和防止病蟲害。(九)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技術規范執行國家、省、市現行的建設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施工技術標準、建設工程施工操作規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以及有關建筑質量、安全施工、建筑材料備案證制度等有關文件、規定、施工圖紙、技術交底、地質勘察等有關技術說明和“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評定標準”等。2、施工的技術措施施工前進行圖紙會審;技術規范;通過甲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豬場生物安全教育
- 民事賠償合同范本
- 相鄰土地共建合同
- 藥品銷售企業用工合同范本
- 股權轉讓居間合同協議
- 汽車零部件倉庫租賃合同范本
- 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合同
- 網絡文明與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股權轉讓合同協議范例
- 建筑工程施工內部承包合同范本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金氏五行升降中醫方集
- 小兒常見皮疹識別與護理
- 補充協議-房屋租賃承租方變更
- 2025年山西經貿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新版
- 某連鎖藥店公司發展戰略
- 2025年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1套
- 跌倒護理RCA案例匯報
- 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能訓練與指導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辦公室口號大全
- 辦公建筑設計規范201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