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基層團組織調查報告word版_第1頁
2021年市基層團組織調查報告word版_第2頁
2021年市基層團組織調查報告word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編word文檔 下載可編輯一、當前我市團組織基本情況xx市轄三縣一區,即巴州區、南江縣、通江縣、平昌縣。全市有xxx個鄉鎮,xxx個行政村,人口xx萬,幅員x萬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老、邊、山、窮地區。其中全市共有團員14萬人、14周歲至28周歲青年有64萬人、團委838個、團總支x個、團支部x個。全市共配備專職團干部480人,其中大專文化占63%、大學本科以上文化占37%、黨員占85%、共青團員占15%、30歲以下占23%、30-40歲占77%、40歲以上占1%。團市委機關現有行政編10名,工勤編制1名,自收自支事業編制1名;目前在編人員10人,其中書記1人,副書記1人,科級干部4人;研究生1

2、人,大專以上9人;平均年齡36歲,其中37歲以上4人。縣(區)團委共有行政編制16名,工勤編制3名;目前在編人員11人,大專以上文化11人;平均年齡30.5歲。據統計,2019年新發展團員18500人,機關、學校、鄉鎮團委建團率100%。二、當前團組織存在的問題1、部分團干部年齡偏大、兼職過多。各基層團干部是共青團工作的具體組織者和領導者,共青團本身所固有的鮮明政治屬性,決定共青團事業是一項面向青年并服務青年,面向未來并創造且始終充滿蓬勃生機與旺盛生命力的崇高事業;決定各級團干部應該熟悉了解青年的需求,大膽地開展各項活動。據統計,全市基層團干部中,專職團干部有480個,兼職團干部650個,有的

3、團干部兼的工作過多,且是由辦公室、婦聯、計劃生育、統計等其他業務工作兼團的工作,使得時間和精力都顧不過來,團的工作得不到落實,影響了團的工作的正常發展,以至使團組織活力不足和影響力下降。2、部分團組織缺乏工作地位。由于受市場經濟、企業轉制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學校等單位的共青團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工作地位受到影響。共青團組織既無獨立的辦公地點,又無獨立的設置機構,使得團委書記的待遇落不到實處。因此,削弱了團的工作力量,使得(本文摘至:)團的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影響了團的工作的積極性,使團的工作無人過問。為了廣泛地調動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性,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改善團組織的工作環

4、境和地位,我市已制定了有關政策文件,有了一些效果,但還需進一步貫徹和落實,加大工作力度。3、團員隊伍參差不齊,影響團的工作的開展。一是農村中的團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二是大量外出務工團員較長時間脫離團組織,學習少、團員意識淡化,有的甚至說“管它團不團,只要能賺錢”。4、對團組織的作用認識不夠。由于個別基層黨組織認為“團建是副業”、“團的工作可有可無”,對團組織的作用認識不足,因此,在制定計劃、檢查工作、總結經驗、查找問題時,忽視團組織的作用,對團的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有的只交工作任務,不重視工作指導,致使團的工作與黨的中心工作結合不緊,效果欠佳。5、組織壯大難度較大

5、。由于農村大量青年外出務工,部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無青年人進入,加之老團員超齡,沒有發展新團員補充新鮮血液,使一些青年團員游離于組織之外,沒人管;極少數基層團組織成為“空殼”,教育無對象,給基層團組織增加了管理難度。6、為團組織排憂解難不夠。由于大多數基層團組織都沒有建立團辦實體,團組織的自身造血不足,個別基層黨組織未很好地落實團組織的工作經費,致使有的團組織活動缺場地,學習缺教材,辦事缺經費,客觀條件制約了團的建設和作用的發揮,在這方面,迫切需要基層黨組織在工作上大力支持,在財務上給予必要的保證,為團組織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不斷優化團的工作環境。三、建議1、加強學習。要將團干部的培訓納入黨

6、政干部輪(培)訓總體規劃,提高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加大團組織、團干部的交流、學習力度。2、基層黨組織要對團的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要結合全省“黨建帶團建”工作會議契機,各級黨組織應高度重視共青團工作,切實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把團建納入黨建目標管理體系,做到以黨建帶團建,黨建團建一起建。同時抓好團干部隊伍建設,幫助團組織選配好領導班子。把優秀團干部作為后備干部進行培養,并大膽啟用。3、嚴格考核。要建立健全嚴格的團建工作獎懲制度,使各單位明確共青團工作也是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對單位和各級團干部工作的考核中,必須逗硬獎懲,這將有利于解決部份單位領導不重視、不支持青年工作

7、和部份團干部不履職盡責的問題。4、創新運行機制。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團的工作職能、工作方式、工作對象社會化趨勢明顯,團的基層組織要大力依托社會,實現資源整合,借事借力,推動團的工作,營造青年自我成長、實現自我價值的良好氛圍,為他們提供支持和幫助。5、加強能力建設。團的基層組織要著眼團的事業長遠發展,不斷加強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組織,培養學習型青年,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青年素養和能力。同時,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利益,強化服務能力。6、打造活動品牌。積極組織實施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青年志愿者、保護母親河行動等品牌活動,并根據地域差異、行業特點,突出工作重點,努力打造自我品牌,樹立工作亮點,提高團的社會貢獻率、知曉率和認同率。7、靈活配置村、社區團干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