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閱讀《送別詩—一切景語皆情語》教案設計_第1頁
群文閱讀《送別詩—一切景語皆情語》教案設計_第2頁
群文閱讀《送別詩—一切景語皆情語》教案設計_第3頁
群文閱讀《送別詩—一切景語皆情語》教案設計_第4頁
群文閱讀《送別詩—一切景語皆情語》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群文閱讀一切景語皆情語 一、議題:一切景語皆情語二、選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樓送辛漸三、教學目標:1. 學會并運用古詩閱讀的方法學習四首古詩,為學生古詩閱讀奠定基礎。2. 能說出詩人是抓住哪些景象來表達情感的,并體會送別詩的意境美。四、教學重點:學會古詩閱讀的方法,感受送別詩的意境美。五、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師:緊緊地握著你的手,再三說著珍重珍重。深深地望著你的眼,再三說著別送別送。這首歌聽過嗎?對,這是離別的車站。現代人送別,直接表達情意,分別時就是那么的難舍難分。可是古時候交通不便,人們一旦分別更是難以見面,那么他們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與親朋好友送別?又

2、會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呢?師: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一組詩中,去感受詩人的別樣情懷。請看大屏幕,齊讀題目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芙蓉樓送辛漸。讀著讀著,你發現了什么?(詩題中有“送”、“別”等字,這是一組“送別詩”(板書)。(二)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1.讀詩題師:讓我們穿越時空,去到那一千多年前的黃鶴樓一睹當年詩仙李白與友人的離別場景。再讀題目,你還知道什么?(指名回答)誰了解孟浩然?(指名說)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是李白的師長、好友。他也有一些膾炙人口的詩作,(指名說)“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是的,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春眠不覺曉,

3、處處聞啼鳥。”2.明詩意 師:現在,我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把讀懂的內容與同桌交流。請你說,嗯。你呢?看來,同學們讀懂了詩意。3.悟詩情師:那望著遠去的孤帆、滾滾的江水,你覺得李白的心情如何?師:你是從哪句詩體會到的?哦,最后一句,能具體說說嗎?是啊!詩人望著江水久久不肯離去,在他眼里,流水是有情的,詩人對好友的情誼如同那滔滔江水,追隨好友而去,真是一場富有詩意的離別啊!這也讓老師想到了李白的另一句詩,“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故鄉水,送行舟”和此詩“孤帆、碧空、長江”一樣都是景,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依依不舍之情。情原來藏在景中,怪不得我國近代語言大師王國維這樣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板書)。“

4、景”是為“情”而設,景是通向詩人內心的路,景是了解作者情感的橋,詩人寫景,意在言心,詩人寫景,意在言情。4.誦古詩相聚時難別亦難。詩人站在岸邊,久久不忍離去,誰能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友人分別就是這樣難舍難分,讓我們一起吟誦這首詩。(三)運用學法學習另三首古詩,填寫表格后交流1.師:接下來,我們運用剛才的學法,走進另三首古詩,繼續感受古代送別詩中“景語”的魅力。請看學習要求(大屏幕出示):每首古詩讀三遍,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懂詩句。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詩句。自己完成表格:誰送誰,在哪里送,抓住了哪些景象,表達什么情感。然后再小組交流,完善補充2. 學習送元二使安西師:同學們讀得很投入,讀書就

5、應該這樣,心到、眼到、口到。哪個小組來匯報。(預設 匯報)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是王維送元二、送別地點在渭城客舍,抓住朝雨、客舍、柳色表達對友人的依戀和牽掛。師:誰來補充?恩,你的知識面真廣,是啊,詩人王維的好友元二出使安西,王維一路西送,走到渭河以北,住在渭城客舍通宵喝酒聊天,一直不忍別。所以這首詩也叫渭城曲。質疑:除此之外,你們還有什么疑惑?(引導質疑)作者寫雨能讓人有分離的惆悵,但“柳色”和“離別”有什么關系呢?是啊,“柳色”和“離別”有什么關系呢?誰來幫他解答。(預設回答)詩經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讀到“依依”,便想到“依依不舍”。說得真好!誰再補充?古人也有折柳相送的習俗。“柳”

6、和“留”是諧音,也有不忍離別的象征。(你引經據典,讓我們也增長了見識。)著名詩人王之渙寫過這樣一首送別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這首詩也是借楊柳表達送別真情。這就是景語,一切景語皆情語。師:其實啊,詩中還有一個地名陽關。因此此詩又叫陽關曲,分別在即,千言萬語化成一杯酒、一句詩:(齊誦)“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離別方知故人情。再讀古詩。3. 分享別董大師:我們來欣賞別董大,請你們組分享學習成果,你們的匯報既完整又準確,那這些景物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抽生答)師激情引讀:是啊,黃沙飛揚,黃云殘日是何等的空曠,男生讀“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

7、吹雁雪紛紛。”北風呼呼,大雪紛飛是何等的寒冷,女生齊;黃云殘日、孤雁獨飛又是何等的凄涼,全班齊。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友人分別是多么不舍啊,“黃云”、“白日”、“北風”、“大雁”、“雪”將分別時的凄涼、孤寂、不舍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景語,景中的情語。師:其實,董大是唐代享有很高聲譽的音樂家董庭蘭,有很多詩人都與他交好,他擅長古琴,而當時盛行胡樂,他倍受冷落,非常失意。憤而離開京城。景的凄涼、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怎一個“愁”字了得!情境體驗讀:此刻,如你在場,你會怎么做?(你說)揮淚告別,(你)借酒消愁,然而高適卻寫下了這樣的千古名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句詩是詩

8、人對友人的(勸慰),對,也是(激勵),讓友人對前程(充滿信心),讓我們再一齊誦讀這首詩,感受它的魅力。4. 交流芙蓉樓送辛漸師:哪個組來交流芙蓉樓送辛漸。你們來,這是王昌齡在芙蓉樓送辛漸,“寒雨”、“楚山”、“江”是景,渲染出依依惜別的氣氛,掌聲送給你。師:什么樣的雨稱為 “寒雨”呢? “寒雨”不僅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暗淡氣氛。師:誰“孤”呢,孤獨的僅僅是楚山嗎?剛才,你們的回答讓我似乎看到了這樣一幅場景:窗外秋雨綿綿,樓內二人相對,飲酒話別。此情此景,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凄涼,憂愁)。想象畫面讀:這就是景語,帶著這種感覺,想象畫面,讀前兩行: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

9、才華橫溢,但遭人詆毀,他一生壯志未酬,分別之際,表明如玉般高潔的心志.(生齊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四、找異同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徜徉在送別詩中,誦之、吟之,悟之,那這些送別詩有哪些不同點?又有哪些相同點呢?(可以看大屏幕的表格來回顧)學生匯報:送別的對象、地點、方式、所抓景象都不同。你要補充,還有送別時人物的心情也不同,有的牽掛、依戀,有的勸慰、激勵。你真會品讀!師:相同點呢?學生匯報:都抓住景象來表達送別真情。 師:是的,一切景語皆情語。高明的詩人筆下的景物會說話,它會替人傷心,代人落淚,讓我們伴著音樂一齊來誦讀清代大師李叔同的送別,讓這份人間真情永駐心田!表格設計:題目誰送

10、誰在哪里送抓住了哪些景象表達表達什么情感別董大高適送董大京城黃云、白日、北風、大雁、雪依依惜別送元二使安西王維送元二渭城客舍朝雨、客舍、柳色難舍難分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送辛漸芙蓉樓寒雨、楚山江依依惜別板書設計:送別 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一切景語皆情語 “送別詩”的教學反思清末民初大學問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一切情語皆景語。” 關于寫景與抒情的關系,其實古人已經有很多論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見。明末清初的李漁在窺詞管見中說:“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李漁這個“情為主”的說法,

11、就很有價值。清代的王夫之也說過:“情景名為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在教學一組古代送別詩時,一直在尋找一個切入口,怎樣能找到這組送別詩的共同點,在王國維的“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觸動下,找到了共同點,于是用“景語”這個線索把這一組送別詩不露痕跡地串了起來。1、 精讀一首,領悟表達方式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發揮教材的“例子”功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知識,形成語文能力,為課后的廣泛閱覽打下扎實的基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唐詩,好讀易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始自終引導學生自學古詩,掌握送別體古詩的表達方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1.自主朗讀,了解詩歌大意。在教學中,

12、先讓學生自主讀詩,思考詩中的意思;然后請學生試說了詩歌的意思,重在了解學生是否真正讀懂了詩歌。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基本上明白了詩歌的意思。2.入情誦讀,體會思想感情。誦讀,是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強調誦讀的重要性。古詩尤其要重視誦讀,在學生讀通、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情境體驗讀,想象畫面讀,走進詩人心中,讓學生進一步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從中悟出古詩中景物的描寫都是為詩人表達的情感服務。二、遷移轉化,帶讀一組詩歌在學生學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的基礎上,分別出示了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樓送辛漸三首送別詩,讓學生運用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所掌握的方法自學這三首詩。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填寫所設計的群讀表格,讓學生自瀆自悟詩人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