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二講)-16-17世紀近代機械論自然觀: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解讀ppt課件_第1頁
第一部分(第二講)-16-17世紀近代機械論自然觀: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解讀ppt課件_第2頁
第一部分(第二講)-16-17世紀近代機械論自然觀: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解讀ppt課件_第3頁
第一部分(第二講)-16-17世紀近代機械論自然觀: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解讀ppt課件_第4頁
第一部分(第二講)-16-17世紀近代機械論自然觀: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解讀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第二講)近代機械論自然觀的形成,近代科學技術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解讀,近代機械論自然觀的形成,歷史分期: 515世紀歐洲中世紀 1518世紀自然科學在歐洲大力發展 16-17世紀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形成 18世紀英國工業技術革命,近代自然科學在歐洲發展的兩個前提: A、社會歷史動因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和地理大發現; B、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哲學轉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和地理大發現,14世紀,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地區發展起來,隨后,德,法,英,荷,西班牙,葡萄牙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1516世紀,紡織、釀酒、玻璃制造、金屬加工等行業部門逐漸形成

2、,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一方面迫切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作依托,另一方面,又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研究課題、資料和必要的物質手段。近代科學技術就是在資本主義創業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資本的原始積累,開拓新市場,獲得勞動力大規模遠洋探險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首先,它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又發現了新大陸,加深了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同時,它推動了天文學、大地測量學、數學和力學的發展。推動了造船技術等的進步。航海探險開拓了歐洲人的視野,向人們展示了一種開拓進取精神。 遠洋探險的代表國家:葡萄牙,西班牙 代表人物: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歐洲自然科學產生的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礎: 資本主義走向歷史舞臺,卻受到封建

3、制度和宗教力量的束縛,資產階級要想獲得政治上的統治權,必須打敗封建勢力和宗教勢力。 1、文藝復興 2、宗教改革運動,1、文藝復興:1416世紀末,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反對宗教神學,頌揚人文主義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神啟,人性,信仰,理性,人的主體地位確立,天堂,世俗,上帝力量被弱化,追求世俗化,與神圣的東西相對立,對世界的認識不再依賴于感性和信仰,文藝復興的意義,文藝復興以復興古典文化為口號,發掘、光大古希臘文化,樹立起理性主義和人文主義大旗,反對神權和封建特權,提倡個性自由。文藝復興增進了人對自然觀察的興趣,通過對自然的研究,科學研究開始走向重視實驗的道路。這時候,人們的

4、思想空前活躍,藝術創造空前繁榮,使得久已壓抑的人性和主體理性得到空前拓展。 同時,文藝復興促進了技術與知識的集合手工藝人(最初缺乏文化知識)以文本為導向的知識者(這些知識最初總是被手工藝人和工匠所忽視)。手工藝人和學者的相互作用,“藝術家科學家”(Artist-scientist)的誕生“Renaissance Men(Leonardo達芬奇,但丁最先主張人有自由意志,他說“自由的第一原則是意志的自由,意志的自由就是意志的自由判斷,”人應思想自由和行動自由。 薄加丘在中表達了平等的愿望:“人類的骨肉都是用同樣的物質構成的,我們的靈魂都是天主賜給的,具備著同等的機能和一樣的效用,我們人類天生是一

5、律平等的”。 莎士比亞在名劇中說出了“國王就跟我一樣,也是一個人罷了,”表達了平等和民主的觀念。針對教會要求人們獻身于天主、追求來世的教義。 彼特拉克宣稱:“我自己是個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這句話成為人文主義的名言。 拉伯雷:描繪了新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基督教的修道院規定修士要禁欲,貧窮自安,遵守教規,拉伯雷:“男女修士可以光明正大地結婚,人人都可以擁有錢財,自由自在地生活”,“他們的規則只有一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每個人都能得到自由發展,2、宗教改革運動: 16世紀,德國神甫馬丁 路德倡導宗教改革運動,反對教會特權,主張自己尋求信仰,追求自由與平等,動搖了封建教會和宗教神學。再次強調人

6、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中國的印刷術為新教的思想宣傳奠定技術基礎,啟蒙運動,17-18世紀歐洲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啟蒙的根本旨趣在于要求人不屈服于權威和傳統,自由的運用自己的理性評判一切。除了自己思維的權威之外再沒有別的權威。 康德: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過別人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經過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應用時,那么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阿爾多諾、霍克海默:啟蒙的根本目標是:擺脫恐懼、樹立自主,歐洲哲學轉向,笛卡兒(159616

7、50)我思故我在:確立了主體和主體性的基礎優先地位,以主客二分為基礎的方法論形成 推崇演繹法 F培根(15611626)知識就是力量:吹響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號角 強調歸納法,近代自然科學產生,標志性事件: 1、天文學革命 2、醫學革命 A. 哥白尼天體運行論的發表與“太陽中心說”的創立; 人物:哥白尼伽利略布魯諾 B. 血液循環理論的建立; 人物:維薩留斯塞爾維特哈維,太陽中心說與自然觀的改變,1543年:天體運行論,引發自然觀的科學革命。 (1)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各行星繞太陽運轉; (2)地球在運動,繞太陽公轉和自轉,形成四季和晝夜; 意義: 1、結束了長達1000年之久的地心說和日心說之

8、爭,使得天文學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沖破了傳統自然觀; 2、自然科學向宗教神學挑戰,從此從神學的禁錮中解放出來。 恩格斯:哥白尼的著作“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研究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1543年5月24日,已經雙目失明的哥白尼撫摸著剛剛出版的天體運行論說:“我終于推動了地球。,布魯諾和伽利略對“太陽中心說”的發展,1、1584年,布魯諾(15481600)出版了論無限性、宇宙及世界,發展了“太陽中心說”,提出了太陽系和宇宙無限性的思想; 2、1632年,伽利略(15641642)出版了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簡稱對話),進一步支持哥白尼體系。 使得自然觀和宇宙論進

9、一步倒轉,對宗教神學的神創論唯心主義自然觀進一步造成沖擊,血液循環理論對傳統自然哲學醫學理論的沖擊,1、比利時醫生維薩留斯1543年發表了人體的結構,批判了蓋倫醫學體系; 2、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批判了蓋倫的“三靈氣” 說并提出了人體“血液小循環(心肺循環)”理論; 3、英國醫生哈維( “近代生理學之父” ),提出了人體血液大循環理論。 自此,天文學、力學、數學、物理學、生物學、 醫學等都取得了進步, 但力學相對最為完善,歐洲近代自然科學革命的特征,1、主角是新型學者注重推理和實驗(觀察)的結合;數學家、科學家、哲學家集中在一起; 2、數學(幾何)的核心作用自然(法則)的語言; 推理:數學化的理

10、性;實驗:數學化的經驗; 3、探索者的宗教(基督教)動機了解上帝賦予了自然(造物)怎樣的法則,近代自然科學最輝煌的成就,經典力學體系建立 1687年,牛頓(16421727)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一次把地面力學(運動三定律:F0,Fma,FF )和天體力學(萬有引力定律FGm1 m2 /r2 )統一起來,建立其經典力學體系,完成了近代自然科學史上的第一次大綜合。正確反映了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規律,力學原理對機械論自然觀的形成,運用牛頓的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釋極其廣泛的自然現象,從天體運行、潮汐漲落到物體墜地等,牛頓力學是整個近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也是現代一切機械、土木建筑、交通

11、運輸等工程技術的理論基礎,牛頓力學體系開始在人們心目中形成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地位。 此后,人們開始用牛頓“力學”原理來解釋一切,將一切運動形式都看作力學運動形式,將自然界的一切現象,都找到其力學本源,還原為力學現象并加以解釋,甚至用牛頓力學原理解釋社會現象用“力”的概念和機械運動解釋一切,逐步形成了僵化的因果決定論和機械決定論。同時,僅僅強調事物變化中力與力之間的作用并把一切原因還原為力,最終出現形而上學的自然觀,機械論自然觀的牛頓力學基礎,1、慣性是物質的本質屬性,物質沒有改變自身狀態的能力,物質要改變狀態,只有依靠外力機械論:所有運動變化的原因都在物質外部,提出外因論; 2、牛頓在自然哲

12、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指出 :“哲學的全部任務看來就在于從各種運動現象來研究各種自然之力,而后用這種力去論證其它現象”機械論:復雜的高級的運動也按照機械運動形式而虛構出某種力,還原為受到力學定律支配的機械運動。 3、物體的運動只能改變物體的速度和位置,而不能改變其質量機械論:以位置移動來說明一切變化,用量的差異來說明一切質的變化,自然界只有量變而沒有質變,4、存在“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牛頓:“絕對的空間,就其本性而言,是與外界任何事物無關的而永遠相同的和不動的”機械論:時間和空間成了脫離物質的獨立實體。 5、可以用嚴格的數學方程式來表示機械因果性公式,據此可以精確預言運動的結果。牛頓:“能用

13、同樣的推理方法從力學原理中推導出自然界的其它許多現象”機械論:機械的單一意義上的決定論是決定論的唯一形式。 6、牛頓:“物質世界可以無限分割,而且可以無限的把它分離開來”。 機械論:盡可能把自然界分割還原和簡單化,尋求簡單性笛卡爾的還原論思想,機械論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本觀點,世界是一部受到嚴格因果律決定的內部不存在任何變化的剛性機器;由惰性物質組成,受到外因作用才會發生改變;與思維存在物人無關,自然的運動變化完全是自然物質自身的力學行為,具有其唯物主義物質性的一面;物體運動是由于外力推動,遵循嚴格的機械決定的因果關系。機器的自然圖景和嚴格的機械決定論,是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本命題。即世界是一

14、部自我存在的剛性機器,宇宙又存在嚴格的因果決定性,所有的事物都是確定的,過去和未來都可以精確的展現出來,自然界只存在必然性,而沒有偶然性,1、機器的自然圖景 開普勒:“天體是一座時鐘”。 笛卡爾:“自然圖景是一種受到精確的數學法則支配的完善的機器”; 拉美特利:“人是機器”。人的意識只是原子運動的一個虛幻的副產品,人與動物相比,只不過是比動物多幾個齒輪,多幾條彈簧,人與動物只有位置的不同和力量程度的不同,而絕沒有性質上的不同”。 霍布斯:“生命僅僅表現為肢體的一種機械運動”。 自然界、宇宙,就是一部巨大的、精確(受到數學法則支配、按照機械的因果決定論)運轉著的機器。 2、嚴格的機械決定論 拉普

15、拉斯:應該把宇宙目前的狀態看作是宇宙過去狀態的結果,同時又把它看作今后接著發生的事件的原因”所有的事物都是具有確定性的,未來和過去都可以精確地展現出來。 霍爾巴赫:“宇宙間存在普遍的必然的因果聯系,宇宙本身不過是一條原因和結果的無窮鎖鏈”。 ”自然界只存在因果必然性,而沒有偶然性。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二者永相輔,終生皆聯姻,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積極作用,1、摒棄了古代樸素辯證法自然觀的直觀性、思辨性和猜測性,能夠對事物進行深入探討,自然具有可探索性。 2、以唯物主義的思想強調自然的外在獨立性,沖破了神創論的唯心主義。 3、反對抽象的思辨,強調經驗和實證方法,主張用分析還原的方法認識自然對

16、象,對自然科學從自然哲學的籠統分析走向分門別類的專門研究具有積極作用,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局限性和消極作用,1、機械性:用純粹力學的觀點和機械運動來考察和解釋一切自然現象,把自然界的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而所有運動變化的原因都在物質的外部,否認了無機界和有機界、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性質上的差別,抹殺物質運動形式的多樣性和質的差別,即認為自然界只有依賴于外力的量變而沒有質變,只承認確定性而對不確定性加以否定,看不到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作用,這種思維方式的絕對化和機械決定論乃至落后于古代樸素的自然辯證法思想,2、形而上學性:機械論唯物主義自然觀對自然的考察依賴分析還原方法,拋開了自然界的普遍聯系而把復雜事物還原為簡單事物,把整體割裂為部分加以剖析;不是把自然界看做運動的,而是看做被動靜止的,用孤立、靜止、不變的觀點看自然. 3、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認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實踐領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與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無關。雖然具有其唯物主義的一面,但其割裂了自然觀同歷史觀的聯系。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