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18年大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18年大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18年大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18年大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年大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0小題,每小題 2分。共 40分)1.( )在他的終身教育引論中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思想A.盧梭B.凱洛夫C.杜威D.朗格朗2.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舒爾茨在人力資本投資這本書里,提出的核心觀點可概括為:“有能的人的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為重要的資源,人力資本收益大于物力資本投資的收益。”這一觀點刻地說明著( )。A.教育的經濟功B.教育的文化功能C.教育的自然功能D.教育的道德功能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黨的( )。A.十二大B .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4.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是由( )決定的。A .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B.人們的認識活動規律C.教育自身的性質D.教育自身的活5.社會生活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 )。A.生產力B.生產關系C.生產方式D.上層建筑6.把教育劃分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據是學校( )。A.教育的形成B.教育的類別C.教育的層次D.教育的歷史7.從課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課程分為工具性課程、知識性課程、技能性課程和( )。A.程序性課程B.練習性課程C.地方性課程D.實踐性課程8.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A.說服法B.陶冶法C.實際鍛煉法D.榜樣示范法9.( )決定了小學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約著小學德育的整個過程。A.小學德育目標B.小學教育目的C.國家德育目標D.基礎教育本質10.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辦教育,注重培養合格的公民,所體現的教育目的理論是( )。A.個人本位論B.宗教本位論C.社會本位論D.興趣本位論11.校風是學校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種文化的統一體?( )A.社會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2.課外活動的基礎是( )。A.校園設施B.教師引導C.學生興趣D.個人活動13.春秋戰國時期私學的發展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其中,規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弟子三千的私學是( )。A.茍子私學B.孟子私學C.孔子私學D.韓非子私學14.20 世紀 20年代,抱著教育救國思想,從事平民教育、鄉村教育運動,創辦曉莊師范、實踐生活教育理論,著有中國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A.魯迅B.徐特立C.陶行知D.梁啟超15.( )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A.和諧的校園環境B.有效的教學方法C.科學的課程資源D.良好的師生關系16.美國心理學家孟祿認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礎,但模仿心理說抹殺了教育的( )。A.目的性B.自然性C.遺傳性D.獲得性17.老師讓學生向雷鋒叔叔學習,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評價法B.榜樣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實際鍛煉法18.根據教學評價的功能,可將其分為( )。A.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B.常模參照評價與標準參照評價C.配置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D.正式評價與非正式評價19.人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教育浩動中被稱作是(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社會因素D.家庭因素20.( )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A.科學的教材設計B.優秀的教師C.學生學習的積極性D.正確的教學原則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10小題。每小題 1分。共 10分)21.狹義的教育是指以_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22.教育制度化的形成的標志是_。23.通過_實現對政治經濟的影響,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經濟的主要途徑。24.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各群體所具有的思想觀念和_。25.能否遵循人的_是教育工作能否達到預期目的的關鍵。26.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_。27.教師的語言首先要求準確、明了,其次要求_,再進一步要求富有個性。28.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知識上盼、智力上的影響,更是_上的、_上的影響。29.在我國,課程具體表現為教學計劃、_和_。30.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應當具備三個基本特征:_、_、基礎性。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 4小題,每小題 4分,共 16分)31.義務教育32.教科書33.教學過程34.學校德育四、簡答題(本大題共 4小題、每小題 4分,共 16分)35、簡述素質教育的內涵36、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37、簡述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關系38、簡述小學班主任的職責與義務五、論述題(8 分)39.試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的辯證關系及其對德育工作的求。六、案例分析題(10 分)40.課堂實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張老師:“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你是如何驗證的?生 1:我是這樣比的(邊說邊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與正方形的四個角一一比較)。張老師:都是這樣比的嗎?學生顯然沒有完全明白老師的意思,異口同聲地回答:是的。教師注意到只有兩個學生(生 2、生 3)沒有隨聲附和。就追問了一句:絕大部分同學認為要比四次,你們認為呢?生 2:只要比兩次就行了。張老師:怎么比?生 2:(邊演示邊講解)先把正方形對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與正方形的兩個角比較。生 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教師讓生 3操作給大家看。生 3:把正方形先橫著對折一次,再豎著對折一次。原來四個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在隨后動手驗證“正方形每條邊都相等”時,學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分別沿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對折,把四條邊折到一起去,看是不是完全重合。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采用多種方法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聯系案例回答問題:(1)張老師在教學中使用了什么教學方法?(2)這種教學方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D【解析】“終身教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的保羅朗格在終身教育引論中正式提出,指人們在一生各階段當中所受各種教育的總和,是人所受不同類型教育的統一綜合。2.A【解析】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舒爾茨于 20世紀 60年代創立人力資本理論,揭示了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觀點有:教育把可能的生產力轉化成為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實現勞動力的再生產;教育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經濟發展;教育實現了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教育生產新的科學知識、新的生產力。3.B【解析】l985 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依靠教育。”1987年,黨的十三大進一步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4.A【解析】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是由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決定的,它表現為教育獨有的矛盾運動規律;教育的質的規定性不是意識所決定或規定的,而是教育這種社會活動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沉淀生成的;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實基礎上對教育特性的抽象和概括,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5.C【解析】生產方式的物質內容是生產力,其社會形式是生產關系,生產方式是兩者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的統一,是社會生活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6.D【解析】把教育劃分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據是學校教育的歷史。7.D【解析】從課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課程分為工具性課程、知識性課程、技能性課程、實踐性課程。8.B【解析】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運用陶冶法時要注意:(1)創設良好的情境;(2)與啟發說服相結合;(3)引導學生參與情境的創設。9.A【解析】小學德育目標是教育者依據教育目的,通過德育在兒童品德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和要求,即小學德育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小學德育目標是實施小學德育的出發點,也是檢驗小學德育是否達標的質量標準,它不僅決定了小學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且制約著小學德育的整個過程。10.C【解析】教育目的分為社會本位論和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者主張教育目的要根據社會需要確定。他們認為,社會價值高于個人價值,個人的存在與發展從屬于社會,評價教育的價值應當以教育對社會的效益來衡量。11.B【解析】校風是學校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一體,是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傳,具有不易消散的特點。12.D【解析】個人活動是課外活動的基礎,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特點。組織和指導好學生的課外個人活動,是課外活動不可忽視的重要形式和方法。13.C【解析】春秋戰國時期,官學衰微,私學大興,孔子私學的規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春秋戰國時期私學的發展是我國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促進并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14.C【解析】陶行知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15.D【解析】師生關系是指學生和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學校的教育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是在一定的師生關系的維系下進行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這種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效果。16.A【解析】盂祿認為教育起源于“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簡單的無意識的模仿”,否認了教育的社會屬性,否認了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他把動物本能和兒童無意識的模仿同有意識的教育混為一談。17.B【解析】榜樣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榜樣形象生動,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榜樣包括偉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學生中的好榜樣等。1 8.C【解析】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可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根據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可分為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從教學評價的功能看,可分為配置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根據教學評價的嚴謹程度,可分為正式評價與非正式評價。19.B【解析】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對學習活動起著啟動、導向、維持和強化作用的個性心理,包括三個不同層次:第一層次,指學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觀;第二層次,主要是指個性心理品質,如需要、興趣、動機、意志、情緒情感、性格與氣質等;第三層次,指學生的自制力、頑強性、榮譽感、學習熱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動機等。20.D【解析】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和要求。教學原則貫穿于各項教學活動之中,正確和靈活地運用教學原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二、填空題21.影響人的身心發展 22.學校教育系統的形成 23.教育 24.行為方式 25.身心發展規律 26.變化結果 27.富有感情 28.思想人格 29.教學大綱教科書 30.強制性普遍性三、名詞解釋31.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32.教科書又稱課本,它是根據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教科書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它以準確的語言和鮮明的圖表等,明晰而系統地闡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33.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通過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過程。34.學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簡言之,德育就是教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活動。四、簡答題35.【答案要點】素質教育是與“應試教育相對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和身體、心理、勞動技能素質,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為目的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充分開發受教育者潛能的教育,是以社會文化塑造社會合格成員的教育,是促進受教育者個性化的教育。素質教育的特點是:(1)面向全體學生;(2)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3)讓學生主動發展。36.【答案要點】(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互轉化的內在機制。(3)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學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識為基礎;學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動他們積極地學習知識。(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學習主體的地位,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37.【答案要點】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二者統一在同一教學活動中。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表現在:(1)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2)發展智力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3)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可相互轉化。38.【答案要點】班主任的根本任務是:在校長和教導主任的領導下,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組織工作,促使本班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