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河北高考滿分作文讓善舉成為習慣.doc_第1頁
XX河北高考滿分作文讓善舉成為習慣.doc_第2頁
XX河北高考滿分作文讓善舉成為習慣.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河北高考滿分作文讓善舉成為習慣 有個小故事講道,一個漆工為一艘船涂漆,順便把船上的漏洞補好,不久,船主感激地贈予漆工一大筆錢。原來,船主的孩子們駕駛那艘船出海,船主忘記補船洞,料想孩子們會殞命海底。不料,漆工信手拈來的善舉,拯救了孩子們。聽了船主的感激之言,漆工淡淡地講,那是我順便補的。一句“順便”,透出了漆工做善舉的習以為常。 由此可見,貌似微小的善舉,一旦成為一種習慣,不僅會帶給他人恩惠,還透出了感人肺腑的魅力。我們社會,正需要呼喚:讓善舉成為習慣。 “順便”而為的善舉,一旦集腋成裘,成為行動的習慣,就會成為社會的亮點。數年前,天津老人白芳禮在74歲高齡之際,決心把蹬三輪車的收入全部捐獻給貧困學生。他堅持到90歲,捐款金額高達35萬元。對老人而言,捐助一個或幾個貧困學生并非難事,但10多年如一日地積累善舉,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道德風尚。 善舉成為習慣,長期堅持下來,就是一種壯舉。全國道德模范林秀貞,30年來義務贍養6位無血緣關系的孤寡老人,資助了14名貧困孩子上學。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民,林秀貞一兩天、一兩月地奉獻愛心,并非難事,但她把善舉當作習慣,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就為我們社會樹立了一座不普通的道德豐碑。 曾幾何時,見義勇為、樂于助人,是我們這個民族愛心奉獻的習慣。這些年來,隨著南京彭宇案的發生,見義勇為的美德,有時會轉化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在佛山,兩歲的女童小悅悅過馬路,兩度被車輛碾壓,18個路人冷眼漠視。在福州,83歲退休老干部摔倒路邊,眾人圍觀卻無一施救。兩名女子試圖將其攙扶起來,旁人的“善意提醒”,讓她們縮回了手。老人就這樣失去了生命。一旦人心的冷漠替代了善舉成為習慣,我們的社會風氣便會陰霾密布。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善舉的動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品質和善良。當它成為一種習慣,就凝結成對他人、對社會的真情。有一位先賢說:“人最可貴的品質可以用4個字概括,這就是智慧、善良。”當我們越來越多的人把善舉視為一種習慣時,社會才會有秩序,更加和諧溫暖。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故事中的漆工無意中得到了豐厚回報,但他更欣慰的,是對幾個孩子生命的拯救這種欣慰,是漆工把善舉當做習慣的最豐碩收獲。“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看似信手拈來的善舉,也許會改變他人的命運。在我們這個大家庭中,無論是官員還是打工仔,無論是白領還是小攤販,都應該學習那位普通的漆工,滿懷慈善之心幫助他人,從身邊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力所能及地揚善舉,摒惡行。 讓善舉成為習慣。一個人的點滴善舉,在日積月累后可以匯集成愛的江河。一個民族的善舉,歷經歲月可以形成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