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代碼:10254 密級: 論文編號:上海海事大學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碩士學位論文MASTER DISSERTATION 論文題目: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 及對策研究 學科專業: 產業經濟學 作者姓名: 陳玲子 指導教師: 駱溫平 完成日期: 二一一年六月 論文獨創性聲明本論文是我個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論文中除了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機構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對本研究的啟發和所做的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明確的聲明并表示了謝意。 作者簽名: 日期: 論文使用授權聲明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定,即:學校有權保留送交論文復印件,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學??梢陨暇W公布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者其它復制手段保存論文。保密的論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規定。 作者簽名: 導師簽名: 日期: 上海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摘 要現代港口的發展經歷了商品中轉型、加工增值型和資源配置型的發展過程,即從第一代、第二代港口發展到第三代港口的三個發展階段。第四代港口概念是近幾年新提出的,強調港口與相關物流活動之間的互動。而港口物流是把港口作為整個物流過程中的一個節點,依托在這個節點所形成的服務平臺上進行的物流活動。2009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出臺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上海港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主力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論文研究的是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首先從宏觀口岸環境和微觀的物流企業發展狀況兩方面分析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并指出問題與不足。然后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上海港發展港口物流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并在借鑒國內外典型港口物流的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港口物流發展的對策和建議。根據香港港高效率的口岸通關和保稅物流發展情況,以及歐洲各港口的集疏運結構狀況,提出上海港在口岸通關、保稅物流和集疏運優化方面應該做出的努力:在口岸通關方面,應建立中國海關“風險管理”監管模式,加強風險管理;實施“關檢聯動”,推行監管“大通關、一站式”服務。在保稅物流方面,應積極推動上海洋山保稅港區和外高橋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區形式轉變,完善中國“保稅”特殊監管制度,搞活“保稅物流”,實行真正的“境內關外”。在集疏運方面,上海港應使集疏運體系朝經濟合理的方向發展,盡量減少公路運輸、加強海鐵聯運、大力發展水水中轉和上海市內河航道。 關鍵詞:港口物流,口岸通關,保稅物流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rt experienced commodity transformation, processing value-added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three development phases 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 to the third generation. The concept of fourth-generation port was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 which emphasized the interaction of port and relevant logistics activities. Port logistics see port as a node in the whole logistics process and relies on the node to conduct logistic activities.Since 2009,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issuedLogistics Industry Adjustment and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and The Opinion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Shanghai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nd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Shanghai Port is the main force of building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and face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This topic of this thesis i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Ports logistics. First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hanghai Port logistics from two aspects of port environment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n points out the problem and shortage. This paper uses SWOT to analyze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Shanghai port logistics.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international classic portslogistics developing experiences, the paper raises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According to Hong Kong ports high efficiency of port custom clearance and bonded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European ports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this paper offer proposals like promoting the port custom clearance and bonded logistics efficiency,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Regarding to custom clearance, Shanghai port shall establish the risk management model to enhance the risk management, implement custom and inspection interaction to realize “big custom and one stop” service. Regarding to bonded logistics, Shanghai port shall actively push Yangshang and Waigaoqiao bonded harbors to transfer to free trade area, and perfect Chinese special supervision system to realize the true “inside the frontier and outside the custom”. Regarding to transportation system, Shanghai port shall reduce the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ocean-railway transportation, develop the water transformation and inner land transportation. Chen Lingzi(Industrial Economics) Directed by Professor Luo WenpingKEYWORDS: port logistics, customs clearance, bonded logistics 目 錄第一章引言1第一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1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的現狀3第三節 研究思路和主要內容7第二章 港口物流相關理論9第一節 港口與物流9第二節 港口物流概述11第三章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14第一節 上海港港口物流發展的SWOT分析14第二節 上海港的發展概況17第三節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狀況20第四節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問題與不足30第四章 上海港發展港口物流的對策及建議38第一節 國內外港口物流發展的經驗借鑒38第二節 對策及建議40第五章 結論43致謝44參考文獻45IV上海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第一章 引言第一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一、研究背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穩步推進,港口作為物流鏈的一個重要節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09年,國家出臺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這將導致物流業的興起;港口是物流發展的重要資源,尤其是第四代港口的興起,人們意識到港口的核心功能已提升到綜合物流和物流供應鏈服務上,這將港口物流推入發展的“快車道”。世界航運中心的“東傾”(國際航運中心由“西歐板塊”向“北美板塊”,再向“東亞板塊”變化),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以及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的出臺,更為上海港發展港口物流提供了動力1 王寅娜.我國港口物流發展駛入“快車道”.中國水運報,2010-9-22。上海港,2011年將以加強航運服務功能性建設為著力點,繼續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聚焦三大重點工作。一是積極提升航運服務功能,完善一門式通關服務,啟動報檢報關(一單兩報)試點,加快口岸通關效率;二是建設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深化其特殊監管區域(境內關外)等政策研究,即保稅物流的發展;三是進一步優化集疏運體系,推進杭申線等航道建設,開工建設滬通鐵路,加強郊環北部越江通道的前期研究,推動江海直達船型的應用,進一步提高水水中轉比例和加快發展海鐵聯運。上海港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主力,其港口物流的發展情況對航運中心的建設至關重要,2010年集裝箱吞吐量達2906.9萬TEU,同比增長16%,首次超過新加坡港,躍居世界第一大港,其中,樞紐港主要標志的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為37.8%;貨物吞吐量完成約6.5億噸,連續6年居世界第一。但世界第一大港并不等同于世界第一強港,與歐美、新加坡、香港等國內外航運中心比較,上海港在口岸通關效率、保稅物流發展、集疏運體系建設方面仍較遜色。因此,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應由航運大港向航運強港轉變,不能僅追求吞吐量的增長,應在提高口岸通關效率、保稅物流和集疏運體系建設等方面做出努力。二、研究目的現代港口物流是指對通過港口碼頭的貨物進行新的附加增值服務,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港口為客戶提供高效的物流通道,即港口的口岸通關方面;二是讓貨物盡可能留在港口區域內,進行拆裝、加工、配送等實現服務增值的保稅物流活動;三是形成從貨源腹地到港區或者反向的物流供應鏈,即港口的集疏運等活動。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是一個漸進發展的概念。它的發展經歷了商品中轉型、加工增值型和資源配置型的發展過程,即從第一代、第二代國際航運中心到第三代國際航運中心的三個發展階段2 林鋒.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與上海城市發展.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93 吳曉卉.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軟環境建設和政府的作用:學位論文.上海:上海海事大學,2004 4 茅伯科.改造港口主業,拓展港口物流.見(現代物流與港口發展論文集):上海:中國港口雜志社,20015 劉建軍.關于港口開展第三方物流的幾點思考.見(現代物流與港口發展論文集):上海:中國港口雜志社,20016 王學鋒.現代港口物流管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24-267 李國德,陳堅.鹽田港實施物流港發展戰略的初步構想.港口經濟,2004(4):12-138 張麗君,侯超惠,胡國強等.現代港口物流.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419 汪長江.港口物流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210 程言清.港口物流管理.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2911 駱溫平.中國水運物流研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312 董丹.錦州港物流發展戰略研究:學位論文.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0813 湯立.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河北省港口物流發展研究:學位論文.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9?,F代國際航運中心的演變過程,如表1-1所示。表1-1 現代國際航運中心的演變國際航運中心功 能第一代(-1950年)海運、貨物轉運、貨物暫時儲存;是航運中轉型的第二代(1950-1980年)海運、貨物轉運、貨物暫時儲存+增長性活動,港口商品的處理、服務中心;是加工增長型的;出現了自由港等開放形式第三代(1980-)海運、貨物轉運、貨物暫時儲存+增長性活動,港口商品的處理、服務中心+延伸物流等服務機構的服務鏈;是資源配置型的;包括物流資源配置當前,國際航運中心是指集發達的航運市場、豐沛的物流、眾多的航線航班于一體的,一般以國際貿易、金融、經濟中心為依托的國際航運樞紐。而判斷國際航運中心是否形成,主要看以下幾點。(一)港口的口岸通關效率的情況。(二)港口與經濟腹地之間已建成完善、便捷的集疏運網絡。(三)中心城市的政策軟環境優良,或整體實施自由港政策,或部分實施具有自由港性質的保稅區與保稅倉庫政策14 安東,程祖德.灰色系統理論在上海港港口物流發展預測上的應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7(3):68-70.15 周麗娜.我國沿海港口物流發展模式研究:學位論文.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616 莫寶民.基于供應鏈的港口物流系統規劃方法研究:學位論文.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博士論文,200917 王???上海港拓展港口物流服務的模式設計和策略選擇.水運管理,2009(1):1918 楊霞芳,黃君萍.以供應鏈思想發展港口物流.交通企業管理,2007(3):29-30.19 莊倩瑋,王健.國外港口物流的發展與啟示.物流技術,2005(6):91-94.。目前正在進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需要大力提高上海港的港口物流服務水平。根據上面關于現代港口物流所包含的內容,本文從上海港口岸通關情況保稅物流活動-集疏運體系三方面分析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情況。港口物流發展情況首先可以通過口岸通關情況來反映??诎锻P效率的高低是貨主、貨代和船公司等選擇掛靠港口的決定因素,是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的基礎,也是港口物流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保稅物流是港口物流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海關監管區域內,包括保稅區、保稅倉、港口物流園區等,從事的物流相關業務,企業可享受海關實行的“境內關外”制度以及其他稅收、外匯、通關方面的特殊政策。集疏運情況屬于港口物流分析情況中的硬件設施,對港口物流的發展也起到重要作用。港口物流是以港口為節點的物流活動,而運輸是物流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因此,集疏運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對港口物流水平的提升很關鍵。綜上所述,分析上海港港口物流發展情況,可以從上海港口岸通關情況、保稅物流發展狀況以及集疏運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三、研究意義(一)理論意義目前我國關于港口物流的理論研究比較分散和薄弱,主要是從港口作為貨物中心、倉儲、裝卸、運輸中心的方面去研究港口的發展,從口岸通關效率、保稅物流的發展和集疏運體系優化等宏觀方面角度分析港口物流發展水平的研究很少,而專門分析上海港港口物流發展狀況并提出建議和對策的研究就更少。因此這是港口作為物流節點和服務平臺,把研究口岸通關效率、保稅物流發展狀況和集疏運結構作為港口物流水平的影響是一次嘗試。(二) 實踐意義自從1995年10月國家提出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以來,有很多學者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出建議,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中的主力港上海港的港口物流發展做研究;國際物流全球化的趨勢和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建立也帶動了港口物流的發展,導致貿易量的大幅增加,絕大多數貨物均通過海運進出,且客戶對通關效率、保稅港區的優惠政策要求越來越高,對集疏運體系優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因此,從這三方面研究港口物流發展水平的研究非常必要,且提供了一種研究的思路,這也是本文寫作的目的所在。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的現狀一、國內研究現狀國內學者對港口物流的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概述港口物流的定義。茅伯科指出“港口裝卸主業就是物流的重要環節,港口本身提供的各種服務都屬于物流的范疇”,同時他認為要把改造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作為拓展港口物流的戰略核心;糾正僅僅把為保證港口裝卸生產經營所需的燃潤物料及備品備件的供應、車隊、倉庫系統作為物流作業系統的片面觀念;克服港口開展現代物流就等于建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片面觀念;轉變港口開展現代物流就是搞倉儲物流、就是搞物流中心的片面觀念4。劉建軍認為港口物流是“港口提供的一種增值服務,它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組織方法和高效的信息技術,為客戶提供增值、有效的服務”5。王學鋒得出港口物流是以港口的運輸和中轉為主要功能,實現貨物運輸、倉儲、配送、加工改裝、包裝、通關、商檢、保險和信息交換等商品全程供應鏈服務6。李國德等人提出發展港口物流的舉措“一是建設物流中心;二是建設商貿中心;三是建設信息中心;四是建設綜合服務中心”7。張麗君等人把港口物流定義為以港口作為整個物流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依托在這個節點上所形成的服務平臺上所進行的物流活動8。汪長江基于港口物流內涵的多方面把港口物流歸納為:以港口作為現代物流過程中的一個無可替代的重要節點和服務平臺,以促進區域性經濟發展為中心,以建立貨物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加工和商品交易中心為目的,利用港口集疏運、倉儲、裝卸搬運、代理、包裝、加工、配送、信息處理、多式聯運等一體的特長,發揮由點(港口)到線(陸路、水路運輸)、面(港口腹地及周邊區域)的區域物流活動的輻射優勢,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物流活動9。程言清定義港口物流為以港口作為整個物流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和服務平臺,以建設全程運輸服務中心和商貿后勤基地為重點,利用港口存貨、集貨、配貨、多式聯運的特長,以區域性經濟為中心,發揮其對港口周邊區域物流活動的輻射能力,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物流活動。港口物流活動涵蓋了物流過程中的所有作業環節10。駱溫平認為分析港口物流可以從宏觀口岸環境(“大物流”)角度,考察港口作為供應鏈中的一個節點,所具備的物流能力(可以定義為在港口競爭中,能夠為國際供應鏈客戶降低供應鏈成本、提高供應鏈效率包括時間節約的能力)。港口發展物流屬于“物流平臺”這一類別,是站在物流節點的角度分析的,港口發展物流的目的是使貨物通過該物流節點,能夠降低客戶的物流總成本,或者提高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具體的口岸環境內容包括:口岸的自然地理、區位特點;腹地經濟發展水平;對外輻射:目前國際航線與中轉網絡;對內輻射:目前的集疏運網絡;口岸業務信息網絡發展水平;口岸物流園區;碼頭運作11。第二,分析港口物流發展的方法。董丹運用SWOT分析法、灰色系統理論和模糊綜合評判法研究錦州港港口物流發展20 常江.我國港口物流的現狀及發展策略.市場研究,2006(11):26-28.。湯立運用二元回歸模型分別對河北省港口物流的吞吐量、煤炭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和金融危機對河北省港口物流的影響進行預測,從定量的角度作了詳細分析。提出河北省港口物流的戰略目標和戰略選擇21 楊麗梅.我國沿海港口物流經營模式研究:學位論文.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422 沈冬柏.發展港口物流的思考.中國水運,2003(11):18-19.23 祝運舫,黃中鼎.現代港口物流功能淺議.企業經濟,2006(5):120-121.24 侯祥鵬,何萍.我國港口物流現狀及發展思路.江蘇商論,2007(2):26-2825 李荷華,黃中鼎.上海港:大力構筑港口物流產業鏈.中國水運報,2010-9-2226 張明香,王明志. 2010年長三角地區港口經濟運行情況及2011年形勢預測.港口經濟.2011(3):32-3427 Rhee Yung.Rree Trade Zone in Export Strategies. Industry Study.World Bank,1990.3628 Becky P Y Loo.Interplay of International,National and Local Factors in Shipping Container Port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Transport Review,2001.3929 Tim Schwanen.Transport Planning, Logistics and Spatial Mismatch: A Regional Scien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Heightstown: 2003,43(1):3530 Eiichi Taniguchi,R F Thompson,Logistics Systems For Sustainable Cities,ELSEVIER,2004.4631 Markus Hesse.logistics and Freight Transport Policy in Urban Areas: A Case Study of Berlin-Brandenburg/Germany,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Abingdon: 2004,12(7):2832 Powell Duffryn,Banking on ports,PDI,1999.2333 Alex Lennane,Duane L.Kenagy, Hinterland Importance,alameda ambitions,PDI,2001.2134 Khalid Bichou and Richard Gray.A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pproach to Por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4.2335 徐杏.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競爭優勢分析:學位論文.南京:河海大學,2003.106-10736 李珊珊.廣州港物流發展現狀分析:學位論文.天津:天津大學,2006.2537 任媛媛.我國港口物流模式研究: 學位論文.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 2007.22-2538 黃新.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十二五”信息化建設思考.中國港口,2011(3):1339 樊樺.提升鐵路比較優勢的發展和改革政策措施.綜合運輸,2011(1):1140 陳繼紅,談軼群.中國海關物流監管創新探索.港口經濟,2011(3):3041 唐憶文.解讀上海洋山保稅港區政策.中國港口,2005(11):1942 郝旭.內河多式聯運的應用現狀與展望.水運科學研究,2011(4):1643 蔣革.江海聯運:推進長三角水運發展的對策.綜合運輸,2011(2):544 張榮忠.歐洲內河航道運輸生產效率高超.中國港口,2011(2):31。安東,程祖德應用灰色系統預測理論,以上海港為預測對象,建立灰色系統模型對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和口岸進出口貿易值進行預測。周麗娜歸納出我國沿海港口物流發展的典型模式有:國際航運中心模式、港口區域物流體系模式、虛擬供應鏈式聯盟模式、區港聯動保稅港區物流模式、港口物流“網狀布局”模式等。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評價港口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再使用層次分析法進行定量分析15。莫寶民分析了港口在物流服務鏈中的地位與作用,提出了港口發展物流產業的四大對策,并運用現代物流供應鏈和系統工程相關理論和技術方法,構建現代港口物流系統規劃理論框架體系,探索港口物流系統規劃有效的科學方法,以實現港口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港口物流業的健康發展16。王海俊運用協整模型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港口物流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并分析出上海港拓展港口物流服務采取的模式有腹地型國際航運中心向中轉型和綜合服務型航運中心轉變、港口區域物流體系模式、物流鏈運作模式、港口物流網狀布局模式等;采取的策略是整合上海港內部物流資源,把港口主業和港口物流融合起來發展;與大貨主企業合作;以上海港為依托開展港口物流鏈等17。第三,分析港口物流的發展模式。楊霞芳,黃君萍以鹿特丹港為例介紹港口物流發展及經驗,提出以供應鏈思想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18。莊倩瑋,王健通過對安特衛普港、新加坡港、香港港、鹿特丹港發展模式的分析,結合我國港口物流的現狀和問題,提出發展我國港口物流要加強政府引導、提高物流設施建設、拓寬物流服務功能、發展港區聯動模式等建議9。常江提出我國各個港口應根據自身實際,充分利用現有港口的自然條件、腹地情況及供求關系等,依據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借鑒國內外港口物流發展的成功經驗,因地制宜地走跨越式發展道路20。楊麗梅提出港口物流的模式有物流中心模式、特許連鎖經營模式、模擬物流企業模式,并以寧波港和日照港為實例具體研究港口物流經營模式的選取和實施問題21。沈東柏提出港口作為物流鏈上的重要環節,其發展應符合國情、港情,適應專業化、規?;?、信息化和國際化趨勢2。崔世華將韓國釜山港與青島港的物流作了比較,提出了發展青島港物流的兩大策略:一是實現以產品為中心的物流發展模式向以銷售為中心的發展模式轉變;二是建立基于物流供應鏈的聯合策略,延伸港口物流功能。第四,港口物流的優化。祝運舫,黃中鼎通過闡述港口物流的發展進程以及港口物流基本功能,提出在增強我國長江港口物流功能方面應采取完善基礎設施、加快信息化建設、加快物流人才培養、加快物流聯盟等措施23。侯祥鵬,何萍提出港口物流發展中政府要起主導作用,應通過實施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臨港產業、拓寬物流戰略聯盟、打造物流信息平臺、培養專業人才等措施發展港口物流24。任興源提出了21世紀中國港口市場需求不僅存在著數量方面的增長空間,同時面臨著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空間。港口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組合的基本任務是:1、改善港口基礎設施;2、提高碼頭作業效率。東吳提出應加快推進以港口為物流網絡樞紐的集裝箱多式聯運,應加快完善以港口樞紐為中心節點的綜合運輸網絡,大力提升物流增值服務的規模和水平。李荷華等分析了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指出港口的自動化水平和集疏運功能與世界一流港口相比還有差距,上海港應大力發展港口物流產業鏈,著力打造物流大港25。 可見,從絕大多數學者綜合來看,目前國內的學者很少從物流角度進行研究;同時針對具體的港口物流發展現狀和戰略分析上,尤其很少從港口物流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制定港口物流發展的戰略的研究。分析港口物流,均是將港口作為一個物流結點和服務平臺,研究其發展水平,只是分析的角度不一樣,有從定性角度如港口的運輸、中轉和裝卸等功能分析,有從借鑒國內外典型港口物流發展提出發展對策,也有運用一些計量模型定量分析港口物流的發展,對港口物流的研究都很宏觀和概括。本論文分析港口物流,先從從宏觀口岸環境角度,主要考察港口作為物流的一個節點,所具備的物流能力和競爭力情況;從微觀企業物流服務層面,主要考察港口集團的物流服務發展情況。二、國外研究現狀港口物流還涉及港口投資、運營、航運、多式聯運等多方面78930 31。Powell Duffryn 等對港口建設中如何使用債券、股票以及民間投資等方式獲得建設所需資金問題及相關比例進行了分析32。Alex Lennane 分析長灘和洛杉磯港口為建設物流通道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港口基礎設施、集疏運通道、多式聯運網絡的建設,同時分析了在建設物流過程中所面臨的資金、成本問題以及如何達到目標所需解決的問題33。Khalid Bichou and Richard Gray 提出了將港口系統放到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去衡量,構造了一個評價效率的有效框架34。學術界對于港口物流的研究不多,只是開始,尤其是針對上海港的港口物流的對策研究更少。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和外貿額的增加,港口物流的研究將會越來越受關注。第三節 研究思路和主要內容本文內容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以及國內外研究現狀。第二部分回顧了港口物流相關理論。第三部分為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上海港港口物流,再分別從上海港的宏觀口岸環境狀況和上海港物流公司的發展狀況的角度去闡述上海港的港口物流發展,并指出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第四部分在借鑒國內外港口物流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對上海港港口物流發展提出建議和對策。第五部分結論,論文框架圖,如圖1-1所示。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相關綜述相關理論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上海港的發展概況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狀況上海港港口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上海港發展港口物流的對策及建議SWOT分析法國內外港口物流發展的經驗借鑒對策和建議結論圖1-1 論文的框架結構第二章 港口物流相關理論第一節 港口與物流一、港口的發展根據聯合國1992年貿發會議的認定,現代港口的發展經歷了商品中轉型、加工增值型和資源配置型的發展過程,即從第一代、第二代港口發展到第三代港口的三個發展階段。而第四代港口概念是近幾年新提出的,其作為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強調港口之間互動以及港口與相關物流活動之間的互動,滿足運輸市場對港口差異化服務的需求,提供精細的作業和敏捷的服務,以形成柔性港口,促使與港口相關的供應鏈各環節之間的無縫連接。港口物流發展演化情況,如圖2-1所示。第二代港口80年代90年代21世紀初未來時間20世紀40年代第一代港口第四代港口港口階段劃分傳統物流階段配送物流階段綜合物流階段供應鏈物流階段運輸中心服務中心國際物流中心物流供應鏈上海港第三代港口圖2-1 港口物流發展的演化港口是物流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國際物流供應鏈的主要節點。首先,港口是陸路運輸和水路運輸的轉換樞紐,水路運輸作為目前運量最大、運輸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使港口在物流體系中有優勢;其次,由于大量貨物的通過,港口匯聚的大量信息流形成了現代物流中的資源,實現信息的集中、擴散和共享,有助于物流信息平臺的建立。二、物流的相關概念國際上對物流的認識是一個逐步的發展過程,如表2-1所示。表2-1 歐美國家對物流的定義 年份定義1967制造業與商業領域的術語,指產成品從生產線末端到消費者手中有效移動的一系列活動,有時也包括原材料從供應點到生產線1976兩種或兩種以上活動的整合,以達到計劃、實施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和產成品從起始地到消費地的有效流動1985以滿足客戶要求為目的,對貨物、服務和相關信息在起始地和消費地之間實現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流動和儲存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控制的過程2001物流是供應鏈運作中,以滿足客戶要求為目的,對貨物、服務和相關信息在產出地與銷售地之間實現高效率、低成本地正向、反向地流動和儲存所進行的計劃、執行與控制的過程我國對物流的定義是: 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達到用戶所滿意的服務水平,對物流活動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換言之,物流是指一種系統整合的觀點,通過對物流環節的系統整合,提高物流過程的效率。物流效率體現在降低成本與提高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兩個方面。物流服務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其實,針對不同的討論角度和目的,我國物流理論及企業界所討論的物流是不同方面的。大致可分為三大類:一是企業物流角度,分析的是物流,目的是降低企業物流總成本、提高對客戶的物流服務水平,以獲得企業的競爭優勢。二是物流企業角度,分析的是物流服務,即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三是物流平臺角度,即物流節點(實物節點和信息節點),這類物流與國家宏觀層面規劃有關,是政府重點考慮的問題,考慮的角度是國家層面的資源最佳利用;目的是國家宏觀層面的物流效率最高,提高國家的經濟運行效率和競爭力。三、港口在物流體系中的地位港口在現代綜合物流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物流環節中的龍頭 港口是水運貨物的集散地、遠洋運輸的起點和終點,是整個運輸鏈中最大量貨物的集結點,是綜合交通運輸的樞紐。具有運輸、倉儲、配送、信息加工等功能。(二)生產要素的最佳結合點港口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點、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交匯點,實現從傳統貨流到人流、貨流、商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能整合物流各種生產要素,使各種資源都可以達到最大的使用效率,實現1+12的效應。(三)重要的信息中心港口已從 “運輸中心”經由“配送中心”發展為“綜合物流中心”。在港口地區落戶的有貨主、貨運代理、船東、船舶代理、包裝公司、陸上運輸公司、海關、商品檢驗機構和金融機構等,他們以不同方式發布自己的信息,使港口成為信息的集散地。第二節 港口物流概述一、港口物流的概念現代港口的發展經歷了從第一代、第二代港口發展到第三代港口的三個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后,港口朝第四代港口方向發展。第一代港口發展是從19世紀到20世紀50年代,屬于傳統型港口,重視散件雜貨裝卸、運輸方面的功能。第二代港口起于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港口增加了工業功能,港口為臨港工業服務的功能很突出。第三代港口起于20世紀80年代,集裝箱運輸成為重點,港口均努力吸引國際中轉而成為國際或地區樞紐港,集裝箱吞吐量成為港口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經濟全球化,現代物流中心成為港口新的發展目標,港口進入第四代發展階段。港口在已有的基礎上,需要向物流方向發展,不斷努力拓展綜合物流的服務功能。港口現有的腹地、基礎設施、集疏運系統、信息網絡為發展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港口物流指港口作為整個物流過程中的一個節點,依托這個節點所形成的服務平臺上進行的物流活動,屬于物流平臺的角度,主要包括實物和信息平臺。主要是從國家宏觀層面上研究,如何使資源最佳利用和物流效率最高,將“物流”范圍界定為物流節點和物流信息,即從港口的基礎設施、集疏運能力、港口增值物流與設施以及港口物流信息交換平臺的角度去分析。根據港口的區位優勢和功能特點,港口物流可分為“宏觀”和“微觀”二個層面。宏觀層面是指口岸物流,港口作為國際物流供應鏈中的一個節點,為國際供應鏈客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具備的各種軟件和硬件環境以及功能的集合。口岸物流表現在:口岸進出口貨物尤其是集裝箱貨物吞吐量;國際國內航線航班分布與密度;口岸信息網絡和口岸協調工作機制口岸通關分析;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設施以及口岸保稅區、臨港工業區等與港口的聯動關系等保稅物流發展;各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集疏運體系集疏運發展。微觀層面指港口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港口企業主要可以采用兩種方式開展物流服務:一種是傳統的港務公司通過自主經營或與其他物流企業的合作等途徑,由裝卸、倉儲、中轉等業務拓展其它物流業務;另一種方式是港口企業為其他物流企業提供良好的場地、通信等條件,搭建物流運作平臺,吸引其它物流企業進駐,以此提高港口貨物流量,強化港口企業的主營業務。二、港口物流的特點(一)港口物流的發展與腹地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對于港口物流而言,腹地經濟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港口物流的吞吐量,另外,腹地的集疏運體系也是影響港口物流的重要因素。(二)港口物流發展受國家政策和國際環境的影響。港口物流服務除了包括一般的物流服務,還會包括關檢、海事等特殊服務。國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港口物流的發展水平;另外,港口經濟與周邊國家有密切關系。(三)港口物流較其它物流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如今港口的競爭已從傳統的腹地貨源的競爭,向現代物流為特征、吸引船公司和發展多式聯運為重點、提供信息服務和全程物流服務的方向轉變。(四)港口物流的發展體現了整個國家物流發展的總水平。港口由于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完備的硬件設施,成為物流、人流、技術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交匯中心。港口物流作為國際物流鏈的中心較易獲得最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并把它們通過物流鏈滲透到陸向腹地,進而對整個國家物流的發展起到火車頭的作用。(五)港口物流有集聚效應。港口物流的發展使港口周邊地區聚集大量加工企業,成為臨港加工區,增強城市的輻射能力和影響力。(六)港口物流有整合效應。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港口物流必須朝著國際化、系統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對港口物流產業內部進行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依托港口腹地運輸、拆裝箱、倉儲等增值服務,提供貨物在港口、海運和其他運輸過程中的最佳物流方案。三、港口物流的基本功能同傳統港口物流的功能相比,現代港口物流的基本功能從單一的裝卸、倉儲、運輸等活動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目標轉變。現代港口物流的功能有:(一)各種運輸方式的結合點,即樞紐功能。運輸和中轉是港口物流的首要功能,但運輸是集疏運方式,在公路、水路和鐵路之間轉運。(二)對運輸鏈上的貨物和信息進行集散功能。通過利用港口優勢的信息資源、通訊設施和EDI網絡,為客戶提供市場決策信息。(三)資源配置功能發展臨港工業。(四)增值服務基地的功能,提供物流增值服務。(五)保稅性質的口岸功能。即在區域或部分區域實現保稅區的功能,設有海關、檢驗檢疫等監管機構,為客戶提供方便的通關通檢服務。第三章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第一節 上海港港口物流發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美國哈佛大學安德魯斯教授提出的戰略分析框架,也稱為道斯矩陣。SWOT是英文Strength(優勢)、Weakness(劣勢)、Opportunity(機遇)、Threat(危脅)的縮寫。SWOT分析實際上是對自身的內外部條件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自身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其中,優、劣勢分析主要是著眼于自身的實力及其與競爭對手的比較,而機會和威脅分析將注意力放在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對企業的可能影響上34。一、上海港發展港口物流的優勢(一)區位優勢上海港位于我國18000公里大陸海岸線中部,背靠6300公里的長江,地處長江東西運輸通道與海上南北運輸通道的交匯點, 是我國沿海主要的樞紐港。 表3-1 2005-2010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統計 單位:萬TEU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集裝箱吞吐量中國大陸港口7564936111474128701222014500上海港180821722615280025002906.9上海港占比(%)23.9023.2022.7921.7620.462005數據來源:中國交通運輸部網站2005-2010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占全國港口集裝箱總量比重均大于20%,正是因為上海港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二)發達的腹地經濟上海港經濟腹地廣闊,由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形成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上海港的直接經濟腹地,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群之一。通過實施長江發展戰略,上海港的輻射力沿長江擴大到中國內陸地區。長江流域很多省市作為上海的間接經濟腹地,從上海口岸進出口的貨物總量均在增加。上海市作為上海港最主要的經濟腹地,也是中國的經濟中心, 其經濟發展水平和外向度均很高。對上海港的港口物流發展起直接作用。(三)集裝箱吞吐量增長勢頭強勁2010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實現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雙第一”。在長江流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撐下,上海港集裝箱的發展勢頭強勁,從而為建設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上海組合港的合作關系將為集裝箱在組合港之間的順暢流通起到足夠的保證作用。二、上海港發展港口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中鋁資本及所屬公司社會招聘1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以德掩言以行見理-【2022年暑假預習】云名著《世說新語》之“德行”卷
- 2024中移鐵通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社會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 2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案2
-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六章 第一節 北京教學設計1 中圖版
- 初中浙教版第十課 表格的應用表格教案設計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12單元 化學與生活 12.1 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教學設計1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中國葛洲壩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社會成熟人才公開招聘4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23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培訓
- 粵教版四年級勞動與技術 第二單元 小泥巴變變變 活動2 泥塑杯子 教案
- 江蘇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附參考答案】
- 新解讀《JTG 5120-2021公路橋涵養護規范》
- 機房維保巡檢服務報告
- 二手房公積金貸款合同書范本(2024版)
- 2024-2029全球及中國柚子果實提取物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河南省鶴壁市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 公共部位裝修合同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1-國開(ZJ)-參考資料
-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2024屆小升初語文檢測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