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一、基礎知識、本文出自,作者,時期魯國人,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還學過他的文章 。“四書”: 。、給下列加粗字注音:所惡() 一簞食() 一豆羹() 蹴() 茍得() 不屑()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說明其詞義:鄉為生死而不受。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故患有所不辟也。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詞:二者不可得兼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此之謂失其本心 賢者能勿喪耳故患有所不辟也 呼爾而與之蹴爾而與之 萬鐘于我何加焉故不為茍得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乞人不屑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妻妾之奉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解釋下列多義詞: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蹴爾而與之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而:呼爾而與之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者、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項是()、此之謂失其本心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下列“而”字用法不同類的一項是()、舍魚而取熊掌也 、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鄉為身死而不受 、呼爾而與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得”含義相同的兩項是()和()、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之則生,弗則得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因得遍觀群書。、選出與成語“得過且過”中“得”意義相同的句子()、故不為茍得也 、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則齊荊之欲不得行于二國矣 、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爾。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與我何加焉。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二、理解課文、填空:“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 “魚”與“熊掌”在文中分別比喻什么? 文章以魚與熊掌設喻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魚我所欲也中出現的成語有: 由此我們可聯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 、魚我所欲也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孟子認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 、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 、在孟子看來,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 、不辯禮義的接受萬鐘是為了: 、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指 ,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是指 、本文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 、文中多次使用對比這種手法,請舉例說明。 、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三、拓展應用、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義”來表現他的人生追求(選擇),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體現這種追求的詩句是:“ ”。請寫出歷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確選擇的人。、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舍生取義”的正氣歌,請概述一個這樣的例子。 、本文主要闡述了“舍生取義”的道理。作為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義”字? 、你認為孟子“舍生取義”的觀點在現實社會中還有無意義,請談你的看法。 莊子故事兩則同步練習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鹓 ( )( ) 醴泉 ( ) 濠梁( )鯈魚( ) 惠子相梁( ) 鴟( )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1)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相:_(2)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國:_(3)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止:_(4)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是:_(5)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安:_(6)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全:_3.翻譯下面的句子。(1)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4.莊子是_的著作集,為_家經典之一。莊周,_時期宋國蒙人,哲學家,_家代表人物。5.莊子所講的故事比喻貼切巧妙。“鹓”“鴟”“腐鼠”各比喻什么? 6.請簡要回答惠子相梁這則故事的諷刺意義。 7.一詞多義于:發于南海_飛于北海_搜于國中_游于濠梁之上_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見:莊子往見之_ 胡不見我于王_發:夫鹓雛發于南海_ 舜發于畎畝之中_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孟子告子上孟子戰國思想家、教育家儒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論語大學中庸、wdngngcguxi、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說明其詞義:鄉通向;從前。 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辯通辨;辨別。 辟通避;躲避。、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詞:同時占有 假使,假如 超過,勝過 天性、天良 丟掉禍患、突難 助詞 用腳踢 高位厚祿 茍且偷生 停止 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憑借,根據 侍奉 不僅、解釋下列多義詞:與:句末語氣詞,表反問。 給。于:介詞,表示比較。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是:批示代詞,這個,這樣。這樣看來,由此看來。而:連詞,連接修飾語和中心語。 連詞,連接主語和謂語,含有卻的意思。、()、()、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得”含義相同的兩項是()和()、()、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不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喪失罷了。對于優厚的俸祿如果不問他合不合禮義,就接受它,那么優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么益處呢?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了。以前寧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卻為了我所認識的窮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假使人們追求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那么一切能夠用來逃避禍患的手段,有哪一種不能采用呢?二、理解課文、填空: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指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識窮乏者得我”而受“萬鐘”。“魚”比喻“生”,“熊掌”比喻“義”。文章以魚與熊掌設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義的命題,同時暗含“生”與“義”孰輕孰重的關系。、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取義、嗟來之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 窮乏者得我與?、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指道義,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是指喪失道義。、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用“魚”和“熊掌”作比喻論證對生與死的抉擇;用“一簞食,一豆羹”和“萬鐘”的事例論證“義”重于“生”的觀點;用“鄉”與“今”對待“一簞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進行對比論證;用講道理來論證為何要“舍生”。、魚和熊掌對舉 生與死對舉 向與今天比較等、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喻“舍生取義”的道理。三、拓展應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例如: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選擇忠義守節,布魯諾選擇堅定信念。、如抗洪英雄李向群為保一方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國。劉胡蘭,朱自清病危之際拒絕吃美國救濟糧等。 、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做與國與民與人有益的事等。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的江湖義氣與本文的“義”不同。、不能見利忘義,所以舍生取義仍有現實意義。參考答案:一、1.yun ch l ho tio xin ch2.(1)宰相,這里用作動詞,做宰相的意思。(2)國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贛州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三質量監測(二)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三河職業學院《材料應用設計實訓(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大連市第七十六中學2025年初三模擬考試(一)化學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赤峰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三化學試題第二次適應性測試試卷含解析
- 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工筆人物創作與表現》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林業專業外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2025年四下數學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二零二五土地轉讓合同書范例
- 2025初級糧油倉儲管理員職業技能精練考試題庫及答案(濃縮300題)
- 遼寧省沈陽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期末考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天津市南大數安(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虛擬資產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綜合題答題技巧(含練習題及答案)
- 保險基礎知識教學課件
- 2025年中考英語三輪復習之選詞填空
- 護理科研課程分享
- 2025 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3月聯合測評(T8聯考)英語試題答案
- 小學英語名詞單數變復數的語法規則及練習題含答案
- NB-T+10110-2018風力發電場技術監督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