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12課《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docx_第1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12課《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docx_第2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12課《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docx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冊語文12課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運用設問、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2揣摩語言,體會課文語言的真實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強學生的語感,豐富語言積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關注生態問題。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羅布泊的過去和現在,并歸納變化的原因。難點理解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深層原因,明確我們在西部開發中該吸取哪些教訓。三、教學方法 1文獻法。課前收集并整理有關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資料,上課初始全班交流,投影顯示文字資料或朗讀課文,增強對課文的感性認識。2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各個環節,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四、教學媒介有關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資料,多媒體課件。五、教學課時1課時六、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同學們聽說過羅布泊嗎?那里是浩瀚的沙海,是一個恐怖又充滿神秘的戈壁,但是,羅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遼闊的水域,那里水鳥成群、碧波蕩漾,羅布泊滋潤著大片的生命綠洲。那么,羅布泊是怎樣消失的?是誰制造了這個悲劇?我們一起到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尋找答案。(二)作者簡介吳剛,大學教授。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節選自善待家園中國地質災害憂思錄(見2001年度中國最佳報告文學,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三)文本鏈接 本文是一篇報告文學。報告文學兼有文學和新聞兩種特點。新聞要求真實,文學則要求藝術加工,講究形象性、抒情性。作者敘述事實、列舉數據都真實可靠,但報告文學不同于調查研究報告,是富有文學性的。即使引用史書,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繪,讓人回到遙遠的過去,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形象地描寫了今日羅布泊,特別是對枯死的胡楊林、對羅布泊荒漠的描繪,運用擬人、比喻等手法,寫得形象鮮明、情境凸現,飽含痛惜之情。作者以報告文學的形式發出強烈的呼聲,警醒世人,要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搞好生態保護。(四)整體感知 1同學們,課文題目“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給我們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羅布泊,原本是非常美麗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2針對題目,你能提出哪些問題?羅布泊曾是一個怎樣的“仙湖”?什么時候消逝的?為什么會消逝?現在的羅布泊是什么樣子?羅布泊的消逝帶來怎樣的惡果?同樣的悲劇還有哪些?3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圈點勾畫,篩選關鍵語句,概括文意,歸納要點。(五)課文精讀1課文所描述的羅布泊過去是什么樣子,現在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它消逝的原因是什么?羅布泊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周邊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是生命的綠洲,被稱作仙湖。現在則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楊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 不見飛鳥,令人恐懼。2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問題主要出在近30年時間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各種需求也跟著相應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礦需要水,人們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這樣盲目地增加耕地用水、盲目地修建水庫截水、盲目地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羅布泊干涸以后,周邊生態環境馬上惡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3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深層原因是什么?為什么人們會制造悲劇、自食惡果?人們應該吸取什么教訓?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驅動。“盲目”其實就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圖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利益,只圖本地區利益而不顧整體利益,甚至不懂生態平衡、不懂自然規律,興高采烈地自掘墳墓,讓黃沙將整個家園掩埋。從羅布泊消逝的深層原因中應該吸取的教訓是:開發要克服盲目性,要認識自然規律、認識生態平衡,謀求發展必須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4看完文章后,我們的心里只有一種感覺沉重。現在大家暢所欲言:最讓你心情沉重的句子有哪些呢?(1)“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直抒內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羅布泊的慘狀,強化了生態被破壞的悲劇。(2)“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針見血地指出羅布泊的消失是人為地破壞生態的惡果,具有強烈的譴責意味,指責悲劇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3)通過羅布泊的今昔對比,讓人知道它原非如此荒涼,這樣鮮明而具體的描寫,顯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勢的跌宕,產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4)第20自然段對胡楊林的枯死慘狀的描寫,賦予胡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蕩,為自己盲目破壞生態環境而痛惜不已。5對西部大開發應提出哪些忠告?當年“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人們為了生存,擴大耕地,開采礦藏,這是開發。現在西部大開發也同樣是開發,一定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規律,維護生態平衡,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六)課文結構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描寫今日羅布泊的荒漠景象。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追溯歷史上羅布泊的美麗景象,和前面部分形成對比。第三部分(第925自然段):說明羅布泊消亡的原因,指出這出悲劇的制造者是人。第四部分(第2628自然段):推而廣之,以青海湖、月牙泉為例,說明悲劇還在上演,發出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