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申論熱點:抗旱救災.doc_第1頁
2011年申論熱點:抗旱救災.doc_第2頁
2011年申論熱點:抗旱救災.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2012年申論熱點:抗旱救災一、名詞解釋干旱是因長期少雨而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的氣候現象。僅僅從自然的角度來看,干旱和旱災是兩個不同的科學概念。干旱通常指淡水總量少,不足以滿足人的生存和經濟發展的氣候現象。干旱一般是長期的現象,而旱災卻不同,它只是屬于偶發性的自然災害,甚至在通常水量豐富的地區也會因一時的氣候異常而導致旱災。干旱和旱災從古至今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它們造成的災難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類的經濟發展和人口膨脹,水資源短缺現象日趨嚴重,這也直接導致了干旱地區的擴大與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趨勢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二、相關背景鏈接農田龜裂、水井干涸、水庫見底自2009年秋季以來,我國西南地區遭遇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時至今日,全國耕地受旱面積1.11億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8579萬畝,2212萬人因旱災導致臨時飲水困難。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時期,促進糧食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事關經濟全局,意義重大。抗旱救災工作不僅關系糧食安全,而且關系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旱區要把抗旱工作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抓緊抓好。當前全國旱情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西南地區旱情十分嚴重。云南、貴州、廣西、四川和重慶5省(區、市)耕地受旱面積9449萬畝,占全國的85%;其中云南省耕地受旱面積4794萬畝,占全國的43%。二是因旱飲水困難尤為突出。目前,全國因旱飲水困難人數達2212萬人,是多年同期的1.9倍,其中79%集中在西南5省(區、市)。而且,飲水困難群眾主要分布在偏遠山區,部分山區群眾需到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外拉水,拉水成本每立方米達到3080元。三是旱情持續時間長,旱災損失十分嚴重。一些旱區持續受旱時間接近5個月,現在仍呈發展趨勢;云南省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已超過170億元。四是北方地區旱情露頭。東北、華北和西北部分地區飲水困難也比較突出,甘肅東部、陜西大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北方冬麥區降雨較多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部分農田受旱也比較嚴重。三、旱災產生原因及影響(一)原因分析1. 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西南地區許多水庫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機,水庫就只能夠吃老本。去年9月以來,云南、貴州大部及廣西、四川、重慶的部分地區降雨量較多年同期總體偏少五成以上,一些地區偏少七至九成。到3月中旬,云南全省庫塘蓄水僅為46億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億立方米。2. 溫度偏高,目前云南冬季以來的平均溫度是1950年到現在為止最高的。降水少,溫度高,必然造成蒸發量大,土壤失墑很嚴重,出現嚴重的干旱。3. 抗旱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依然突出。云南省的水資源是比較豐沛的,在全國排在第三位,但水資源利用率只有6%。貴州省已建成的17893處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庫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庫,總蓄水量不到20億立方米。因為缺乏必要的水利設施,特別是缺少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再加上云南、貴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狀況。(二)旱災的影響1. 西南旱區飲水困難人口不斷增加,解困難度越來越大。按預測,3、4、5月云南全省飲水困難群眾將分別達到900、1080、1200萬人。以1000萬人測算,通過水庫供水,實施應急調水,打井開采地下水以及群眾自救等措施可解決300萬人,尚有700萬人需要靠拉水送水來保障飲水,確保人畜飲水的難度越來越大。2. 抗旱水源日趨緊張,生活、生產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如果云南省干旱持續到5月中旬,現有45億立方米的庫塘蓄水將基本用完,局部地方將面臨無水可用的極端狀況。3. 災區群眾收入銳減,災民救助任務重,大春生產壓力大。4. 是我國北方地區“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現少雨溫高多風天氣,北方地區的旱情將會迅速發展,可能面臨南北方同時抗旱的嚴峻局面。四、面對旱災我們應采取的措施(一)減少旱災所造成的損失1. 加強雨水情、旱情的監測分析和會商研判。組織旱區對缺水情況逐縣、逐鄉、逐村、逐戶排查摸底,進一步細化完善供水方案,合理使用和調配好有限的抗旱水源,優先保障生活用水,妥善安排好生產用水,不惜一切代價,保障旱區每家每戶每一位群眾的基本生活用水。2. 因地制宜,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抓緊建設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抗旱應急水源工程的建設,為春耕生產用水提供有力保障。3. 如果具備人工增雨的作業條件,氣象部門應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有效增加降水量。(二)抗旱救災措施第一,旱區各級防汛抗旱、水利部門必須算好水賬。首先進行全面排查摸底,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的原則,對現有水源統一管理和調配。采取水庫供水、應急調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種應急措施,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第二,春耕備耕要根據水源現狀因水定種,合理調整種植結構,擴大旱作種植面積,推廣抗旱節水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