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中的常見意象解讀 近幾年語文中高考都新增了一種新題型詩歌鑒賞。對古典詩歌積累不多的高初中學生而言,難度不小。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走進古典詩歌?首要任務是把握詩歌中的意象。無論古典詩歌還是現代詩歌,采用的意象紛繁復雜,一下子把握不太容易,但是有些意象,在古人詩歌中經常出現,成為“高頻意象”,幫助學生梳理掌握,對鑒賞詩歌有很大益處。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意象的營構是中國古典詩詞創作的焦點,也是我們學習古典詩詞的重點。 本文擬就幾種最常見的意象進行解讀。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諧音,經常暗喻離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句,表現了柳永對戀人的懷念。2、“柳”多種于檐前屋后,常作故鄉的象征。“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抒發了許渾對故鄉的無限牽掛。3、“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幾句,形象的詮釋了賀鑄此時憂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結伴飛行而成為愛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展示了詞人夢覺酒醒后凄寂惆悵的心境和對感懷對象的相思之情。2、燕子眷戀舊巢的習性,成為古典詩詞表現時事變遷,抒發人事代謝的寄托。“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既暗示了烏衣巷往日的繁華,又袒露了詩人面對今昔變化的無限感慨。晏殊詞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寫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憂傷。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從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2、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抒發了詩人因強烈的感到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不可調和而產生的煩憂和愁苦。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蘊涵邊人的悲愁。如:“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悲壯雄渾。2、明月蘊涵情感的無奈。如謝莊“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禱和祝福;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希冀和渴盼。3、明月蘊涵時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對古典詩詞中的意象進行多維解讀,實際上就是對詩詞的內涵進行挖掘。 花,是古代和現代詩歌永恒的意象,但在詩歌當中,詩人借花表現出來的感情卻不盡相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片花的海洋不僅寫出了海子對生活的熱愛,也襯托了他的孤獨和封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花又象征著戴望舒的低徊和迷茫。“感時花濺淚”、“花自飄零水自流”,花開花落,幾許哀愁不盡,河邊院中的姹紫嫣紅都在輕輕訴說著人世、愛情、生命的感懷。揚州慢中,“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衰敗之景在眼前,悲涼之嘆卻埋心中。觸目而傷懷,盛世不再的憂傷豈獨幾枝芍藥能夠說盡?悲泣紅藥,自品悲苦也。張先在天仙子里借小院落花表現傷春之心態,而晏殊亦借“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之句講訴憂愁的無法排遣。其實,落紅紛紛,逝去的不僅是鮮花的嬌艷明媚,還有人生的青春歲月。院門深鎖著的不僅是落紅,還有一顆遲暮之心,心在門內,即悶,悶極無聊,才臨老傷春。五彩繽紛的背后,原來都有著不同的淚水與寂寞。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相傳是古代蜀國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禪讓而隱居山林,思歸朝而不得,郁郁而終,魂化杜鵑,叫聲凄切;同時杜鵑的嘴角鮮紅之說古典詩歌中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的詞里,借杜鵑聲,渲染孤館的哀怨之情,傳達出詩人的哀怨思鄉之情。“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鵑啼”,李商隱詩中借杜鵑表達殷切的思念。“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借杜鵑啼血渲染江洲的荒涼,表達自己被貶江洲的哀怨之情。“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西。”李白筆下起句中點明時令,在蕭瑟悲涼氣氛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詩歌意象探微 意象是一個古老的美學概念,也是鑒賞詩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審美單元。可以說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詩歌的意境、風格及作者蘊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本文在此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談一談詩歌意象的鑒賞。 一、意象包蘊的文化功能 從形而上的哲學角度來說。古人講“立象以盡意”,借助客觀外物來表達主觀情感;又講情景交融,物我兩忘,天人合一。這溝通藝術家主觀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橋梁便是意象,它是人類主體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普遍規律的具象顯現。于是有了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平和自然,張若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人生探問和深沉的宇宙意識。可見,“人心營構之象”和“天地自然之象”的合一,便成了詩歌的靈魂。 從形而下的情感角度而言。有人稱中國文化為“怨怒文化”,上起屈原下到魯迅,可以說一脈相承,有怨而發,不平則鳴。而“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毛詩序)。于是,中國古代士人便借助詩這一形式來闡發心靈,不得志時常寄情山水;政治上失意,就轉向自然的懷抱以求安慰。像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等不一而足。作為詩歌中的意象便成了作者表達情志的具象載體。所以只要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詩歌的內蘊。 以上我們了解了意象的文化功能,這有助于把握詩歌的歷史背景和主旨,那么如何解讀意象以準確地進行詩歌鑒賞呢? 二、意象在詩歌鑒賞中的意義 第一,串聯意象,整體感知,發揮想象,把握意境 近幾年高考所選的詩歌,意象單純明朗,只要我們發揮聯想和想象力,串聯各組意象,再從整體上解讀,意境的悟得是較容易的。1999年的考題是杜甫的漫成一首,由月、燈、鷺、魚等四組意象組成了一幅恬適靜謐的畫面。2000年是南宋詩人趙師秀的約客,通過“青草池塘”、雨聲、蛙聲和待客不至的詩人的幾組意象,融合在一起,透出的是詩人待客不至的孤寂失落的心情,而非題項中的“閑適恬淡”。 現當代詩歌較古典詩歌意象的出現更頻繁,而且有著明朗的時代氣息。2000年考查的是“九葉派”詩人鄭敏的金黃的稻束,其中出現了“金黃的稻束”“收獲的滿月”“皺了的美麗的臉”“低首沉思”“小河”等意象,通過這些意象的疊加、碰撞,詩人表達了對人類勞動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再如聞一多的口供:“我不騙你,我不是什么詩人,/縱然我愛的是白石的堅貞,/青松和大海,鴉背馱著夕陽,/黃昏里織滿了蝙蝠的翅膀。/你知道我愛英雄,還愛高山。/我愛一幅國旗在風中招展。/自從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記著我的糧食是一壺苦茶!可是還有一個我,你怕不怕?/蒼蠅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著重號為筆者所加)我們把文中加點的幾組意象串聯起來,可以看出后面的“蒼蠅”“垃圾桶”和前面的幾組意象是不和諧的,再聯系題目,不難體味出作者在表白心理、自我解剖的復雜的愛國情感。 第二,辨析意象的色彩、指向、強度、虛實和動靜來鑒賞詩歌 1.情感色彩 意象色彩的冷暖傳遞著詩人不同的情感體驗。一般暖色預示著熱烈活潑,積極向上,意氣奮發;冷色代表著冷漠低沉,消極頹唐,孤寂凄涼。如“金黃的稻束”給人的是積極強烈的視覺印象,而聞一多的死水色彩斑斕,則充滿了對舊社會的徹底否定。再看艾青寫于1938年的手推車:“在冰雪凝凍的日子/在貧窮的小村與小村之間/手推車以單獨的輪子/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穿過廣闊與荒漠/從這一條路/到那一條路/交織著/北國人民的悲哀。”本詩色彩濃重,線條沉滯,蘊含著詩人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祖國北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幽憤,體現著詩人“憂郁”的創作風格。古典詩歌如李賀的色彩秾麗,杜牧的清麗,李商隱的殘冷等,無不折射著詩人的內在情緒。 2.指向和強度 意象指向性的不同和強度的大小同樣可以反映出詩歌的感情基調和作品風格。都是寫友情,李白要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杜甫則是“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滟滪堆”。前者意象選取的是“明月”,后者是“滟滪堆”;前者的指向在空中,向上的,給人以飄逸之感,后者指向在地面,重心在下,給人以沉郁之慨。同是寫別離,有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放健美,也有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纏綿。因此,善于把握意象的指向和強度有助于解讀詩歌的情味。 3.虛實相映 詩歌的藝術魅力在“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梅堯臣)。這“如在目前”的便是實象,“見于言外”的便是虛象。實象側重客觀事物的再現,而虛象則是由實象的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具體表現在詩文中多是一種暗示、象征或修辭的運用。“境生于象外”,虛象體現著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分清虛實對我們鑒賞詩歌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看杜甫的野老: 野老籬邊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心悲劍閣,片云何意傍琴臺。 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這首詩意象較為復雜。前四句出現了籬邊、柴門、澄潭、返照、野老、漁人、賈客等幾組意象,我們把這幾個聯想點串聯起來,不難構筑出一幅有著鮮明的質感的素淡恬靜的江村閑居圖。接下來的意象有長路、劍閣、片云、琴臺、東郡、城闕、畫角等,從地點意象的不斷變換中,我們可以讀出顛沛流離、報國無門的詩人形象,對“長路”“片云”的理解就不會停留在表面。它是一個虛象,是一種暗示和象征,寄寓著浮云般漂泊的抒情主人公在人生路上上下求索的內涵。我們再把全首詩的意象聯系起來看,兩種情象,兩種境界,而聚合在一個人身上,不正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民的深沉的哀痛嗎? 4.動靜結合 詩歌常常通過意象的動靜結合相互映襯的手法來開拓詩境,傳達情感。其形式大致表現為寓動于靜和寓靜于動兩種。如“風靜花猶落”是靜中見動,“鳥鳴山更幽”是動中見靜。我們再看王安石的北山:“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這首詩動中見靜,通過“細數落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體味出清幽寧謐、閑適自在的格調和作者惜春的感情。 “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無論是意象的串聯還是辨析,與其說這是破譯詩歌的技巧和規律,不如說它是一種積累和悟得。因為任何一個意象都與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習俗、生活方式、心理特點等方面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在歷史的適應中被賦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例如中國詩詞中的“月亮”就是一個含有哀思、別情的象征意象:“長安一片月”“床前明月光”李白,“月是故鄉明”“永夜月同孤”(杜甫)。“蟋蟀”這一意象在詩經里唱過,古詩十九首里唱過,姜夔的詞里唱過,“勞人聽過/思婦聽過孤客聽過/傷兵聽過”(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這些意象已成為漢民族表達情感的獨特方式。在西方的抒情詩中玫瑰象征愛情,也有了穩定的意義。我們只有廣積博覽,提高文化素養,才能較為準確地把握詩的哲學意味,提高鑒賞水平。 古典詩歌常見意象60例 花草類: (1)菊:隱逸高潔脫俗(2)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逆境(3)蘭:高潔(4)牡丹:富貴美好(5)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6)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的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8)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 荒涼 偏僻離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樹木類: (1)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2)黃葉:凋零美人遲暮新陳代謝(3)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堅挺傲岸堅強生命力(5)竹:氣節積極向上(6)梧桐:凄苦(7)柳: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 風霜雨雪水云類: (1)海浪:人生的起伏(2)東風:春天美好(3)春風:曠達歡愉希望(4)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5)天陰:壓抑愁苦寂寞(6)海浪的洶涌:人生兇險江湖詭譎(7)狂風: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8)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9)雪:純潔 美好環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10)小雨:春景希望生機活力潛移默化式的教化(11)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12)暴雨:殘酷熱情政治斗爭掃蕩惡勢力的力量蕩滌污穢的力量(13)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展趨勢 動物類 (1)子規:悲慘凄惻(2)魚:自由愜意(3)鴻鵠:理想追求(4)猿猴:哀傷凄厲(5)烏鴉:小人俗客庸夫(6)沙鷗:飄零傷感(7)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8)(瘦)馬:奔騰追求漂泊(9)(孤)雁:孤獨思鄉 思親 音信消息(10)鷹:剛勁 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 器物類 (1)玉:高潔 脫俗(2)簪纓 (冠):官位 名望 顏色類 (1)白:純潔、無暇喪事(2)紅:熱情奔放 青春喜事(3)綠:希望活力和平(4)藍:高雅憂郁(5)黃:溫暖 平和(6)紫:高貴神秘(7)黑:黑暗絕望莊重 神秘對死者的懷念 命途的多舛 其它類: (1)英雄:追慕自愧自嘆(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撻(3)古跡:懷舊明志昔盛今衰(國家) 衰敗蕭條(古跡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聯)(4)草原:遼闊人生境界人的胸襟(5)仙境:飄逸美妙潔凈忘塵厭俗(6)天地:人類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心胸的廣闊情感的孤獨(7)鄉村:思歸厭俗 田園風光生活氣息純撲美好安逸寧靜(8)城市 (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9)破曉:初現希望(10)朝陽:希望朝氣活力(11)夕陽: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12)深夜:愁思懷舊 古代詩歌中的典型意象明月、夕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千百年來人們總是用“月”來寄托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杜甫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則是用“月”來表達思婦對游子的思念。“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包括斜陽、殘陽等)多給人以失落、凄涼之感。古人常用“夕陽”發思古之幽情,三國演義開篇詞“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李白的憶秦娥詞末“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都以“夕陽”寫懷古,充滿歷史滄桑感。古人還常用“夕陽”寫男女相思,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范仲淹蘇幕遮:“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莫不是借助夕陽來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見的傷感情思。 流水、落花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把水與時間的流逝結合起來,由花落而感嘆人生的無常,這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典型主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惜春、傷時的惆悵和對于死亡的焦慮、憂傷。此外,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則用“春水”這一意象來比喻愁怨的濃厚和不絕。 杜鵑、鴻雁 中國古代有“望帝啼鵑”的神話傳說,杜鵑在古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難:“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杜鵑的悲啼總是能觸動詩人的愁情。蘇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書信縛在雁足之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鴻雁”常借指書信。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望飛鴻”就是盼望書信的意思。李清照詞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大雁沒有帶來盼望已久的書信,引起了女詞人無限的相思。 松、梅、竹、菊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志向、氣節。孔子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樹常用來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潔的品格;人們認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節貞”等特點,用以比擬君子的品德修養。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子、竹林深為隱者所愛;“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詩人們用菊表現追求隱逸、不隨流俗、堅貞不屈的品格。 梧桐、芭蕉 古語有“一葉落而知秋”,說的便是梧桐葉落。以梧桐寫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梧桐”總是跟“愁”分不開。民樂合奏曲雨打芭蕉蜚聲中外,其聲凄清,聽之無不動情。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雨打芭蕉”也像“梧桐夜雨”一樣,令人愁腸百結。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縱然無雨,風吹芭蕉的葉片,也吹出冷氣颼颼。 以上所舉自然之物,經過歷代詩人創造,已經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意象,具有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如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夕陽”并不凄涼,而是表現出詩人激昂的情懷。“兩個黃鸝鳴翠柳”、“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中的“柳”就絲毫沒有惜別懷遠之意。所以,具體詩歌還應具體分析詩歌轉載鑒賞之二:意象及其解讀 “意象”一詞,很早就出現在我國古代典籍中。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中就有“窺意象而運斤”一語。意象,簡單地說,就是詩人心中的物象。“物”是個外延極廣的概念。除了詩人的“我”而外,天地間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臺樓閣等等在特定情況下還有人,全都是“物”,用南宋詩人張孝祥的話來概括,即“萬象皆賓客”。按一般情況說,物是客觀存在,它原來是什么樣子,就應當說成什么樣子,不能有絲毫差錯,這便是所謂客觀表述。但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眼中,就會蒙上一層主觀色彩,這就是古人說的“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文心雕龍神思)。因此,所謂意象,就是沾染成滲透了詩人情感而有所變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觀情理和客觀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簡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如秦觀滿庭芳中的詞句: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詞中的“斜陽”“寒鴉”“流水”“孤村”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客觀物象,已經不再是純粹的自然景觀,全部浸染了詞人的哀傷和憂郁,它們是主觀情思和客觀形象交融而產生的“新物”。詩歌是以形象來反映世界的。確切地說,詩歌是以意象來反映詩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詩人總是戴著感情的有色眼鏡看世界,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淺不等的各種色彩。詩歌正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組成詩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 我們了解“意象”是為了鑒賞詩歌,學會審美。因此有必要熟悉“意象”的基本特點。 首先,意象往往有豐富的內涵。一個意象的內涵是否豐富,與這個意象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有關,古今中外的許許多多詩人之所以反復吟詠春天和秋天,其原因就在于這兩個季節有著較多的富有詩意的屬性。中國的菊花和蘭草,外國的云雀和夜鶯,幾乎成了萬古常新的詩題,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事物本身具有濃厚的詩意內涵,能夠觸發不同時代詩人的不同感慨。不同事物在這一點上有著很大的差別。眾所周知,淚水被詩人抒寫了幾千年,而極少有人吟詠鼻涕;秋葉令無數墨客感嘆,而垃圾卻無人問津。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挖出詩意來的。有人說,一條林間小道就比一個賭徒要有詩意。 朱紅的抒情詩戀,圍繞著“你”和“我”,塑造了一個個富有內涵的意象,出發出多少刻骨銘心的情意:我是舊帆,你就是港口的燈火。/我是優游的天鵝,你就是湖泊。/你是朱唇,我就是纏綿的熱吻。/你是苦淚,我就是碎裂的心魄。這些詩句,無異于柔情蜜意戀人的綿綿情話,無異于堅貞不移的海誓山盟。此詩雖然長達八節,推出數十個意象,仿佛仍未盡意。誰知,詩人卻是是卒章顯志,最后一節詩意陡轉:“你是我的主宰,我仰望的星座,/我是你幸福的奴仆呀,我的祖國!”原來,“你”并不是“我”的戀人,而是“我的祖國”。全詩意在傾吐對祖國的愛戀。其強大的感染力來自那遍布全詩的內涵豐富的意象。 其次,意象都富有情感性。應當說,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濃或淡地浸染著詩人的情思。詩要動人,自然要選取那些較多和較濃地浸染情思的意象。這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些意象必須反映詩的主題。因為具體到一首詩,詩人所表現的是某一特定的情思。選擇意象就是要選擇那些最能表現那種特定情思的意象。請讀韋黎明的給乙:我們是黑夜相錯而過的船/我們是白晝沒有標記的帆/我們是同一次潮汐擱淺沙灘的貝殼/我們是同一次噴發中冷卻的火成巖/有一天/我們終于發現/我們彼此多么相近/可惜/為此已晚 此詩中的“我們”,也許是一對水曾互相表白抱憾終生的男女。詩人推出四個富有情思的意象:“我們”是“船”;“我們”是“帆”;“我們”是“貝殼”;“我們”是“火成巖”。這四個意象都包含著詩人所要表達的深沉而痛切的遺憾:“我們彼此多么相近/可惜/為此已晚”。四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排比句統攝著四個意象,不斷地積聚情感。詩人讓那感情的潮水一公分一公分地上漲,人們在堤壩外面看不真切,而只是從什么船呀帆呀的隱約感到情感澎湃。終于,潮水超出了警戒線,沖決了堤壩。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詩人的主旨原來如此。本該早就發現的,卻直到“有一天”才“終于發現”。星轉斗移,物是人非,詩人篇末表達的惋惜之情顯得格外強烈。 2、明白古代詩歌中一些特殊意象的象征意義。 在古代詩歌中,許多意象有其固定意蘊,形成了特定的詩歌語言,鑒賞時聯想意象的特定含義,便能較快地把握詩歌內容,故須不斷積累。(1)植物類。楓葉:秋思。江楓:游子思鄉,羈旅之思。黃葉:凋零,成熟,美人遲暮,新陳代謝。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柳: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到來。花開:希望。桃花:象征美人。丁香:愁思,情結。花落:凋零,失意,人生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竹:氣節,積極向上,質樸,虛心,正直。菊:隱逸,高潔,脫俗。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逆境。松柏:偉岸,堅強的生命力。蘭:高潔。草:荒涼,偏僻,離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生盒和。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昔盛今衰)飛蓬、枯草:隨風飄飛居無定所。(2)動物類。子規(杜鵑):悲慘,凄惻,思念故國,故鄉。猿猴:哀傷,凄厲。(孤)雁:孤獨,思鄉,思親,音信,消息。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沙鷗:飄零,傷感。云、鶴:脫俗,隱逸,高潔。(3)江河湖海與天氣。海:遼闊,力量,深邃,氣勢。江(河)流水:時光流逝,歲月短暫,綿長的愁苦。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春雨:春景,希望,生機,活力。春風(東風)、春天:美好,舒暢,歡愉,希望。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風、雨、霜:人生易老,環境惡劣,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雪:純潔,美好,環境的惡劣。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孤云:孤獨,游子,漂泊。天陰:壓抑,愁苦,寂寞。天晴:歡愉,光明。(4)其他。山(漁)村:歸隱,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三理科綜合試題及答案
- 逐步推進2024年西醫臨床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經濟效益試題及答案
- 藥物研發中的科學傳播與溝通技巧考試試題及答案
- 知識面擴張的計算機二級試題及答案
- 藥物制劑的質量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認真對待專利代理人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坐姿站姿歌教案+ 小學課后服務口才系列(基礎)
- 四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二單元 相聚在網上 2.7 參與網上學習教學設計3 浙江攝影版
- 四年級下信息技術教學設計(C)-查殺木馬沒商量-泰山版
- 2024年長春市初中語文學業水平考試網上閱卷模擬練習卷附答案
- 《現代漢語》第三章-文字
- 辦事合同協議書
- 勘查地球化學全冊配套完整課件
- 部門級安全培訓考試題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 起重機械安裝維修程序文件及表格-符合TSG 07-2019特種設備質量保證管理體系2
- QC/T 1206.2-2024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熱管理系統第2部分:液冷系統
- HJ1249-2022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儲油庫、加油站
- 氣血疏通中級班教材
- 雪域高原的大國工匠精神-彭祥華
- 合同續約洽談邀請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