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生物易錯知識點判斷275題臨近高考,對于回歸基礎非常重要。那么你的基礎怎么樣?下面的275個判斷,正確的敘述大多是同學們需要理解或記住的重要概念、原理、規律以及事實;錯誤的敘述大多是同學們平時的常見錯誤。如果你的正確率在80%以上,恭喜你,你的基礎相當棒;如果你的正確率在60%以下,那你可得加油喲!001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與葉綠體,因此不能進行有氧呼吸與光合作用。002水綿、藍藻、黑藻都屬于自養型的原核生物,酵母菌和醋酸菌都屬于需氧的真核生物。003胰島素、抗體、淋巴因子都能在常溫下下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004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主要特點是:都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在同一碳原子上。每一條肽鏈至少含有一個游離的氨基與一個游離的羧基。005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細胞中通常同時含有DNA與RNA并且其遺傳物質都是DNA。00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脂肪的元素組成都相同;ATP、磷脂和RNA的元素組成也相同。007水不僅是細胞代謝所需的原料,也是細胞代謝的產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質與DNA的合成過程中都有水的生成。008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是細胞膜的功能特性,這一特性與細胞間的融合、細胞的變形運動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動密切相關。009細胞膜、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液泡、細胞核、內質網與高爾基體等都是膜結構的細胞器。010染色質與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物質在不同時期呈現的兩種不同形態。011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該細胞沒有發生質壁分離,則該細胞一定是死細胞。012如果用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的脂球體來包裹某種藥物,則該藥物應該屬于脂溶性的。013在做溫度影響酶的活性的實驗中,若某兩支試管的反應速率相同,在其他條件均相同的條件下,可判斷這兩支試管的所處的環境溫度也一定是相同的。014如果以淀粉為底物,以淀粉酶為催化劑探究溫度影響酶活性的實驗,則酶促反應的速率既可以通過碘液檢測淀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過斐林試劑檢測淀粉水解產物的生成速率。015競爭性抑制劑與非競爭性抑制劑均會影響酶促反應的速率,競爭性抑制劑會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部位,非競爭性抑制劑則是與酶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結合而改變活性部位的結構,使酶活性下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來越弱的是加入的競爭性抑制劑。016ATP在細胞內含量并不高,活細胞都能產生ATP,也都會消耗ATP。017在有氧呼吸過程的第三個階段,H與O2結合生成水,在無氧呼吸過程中,則沒有此過程。據此,是否有H的產生可以作為判斷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依據。01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時,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測CO2的產生,但可以用重鉻酸鉀來檢測乙醇。019植物細胞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在類囊體膜上進行,暗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階段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020測得某油料作物的種子萌發時產生的CO2與消耗的O2的體積相等,則該萌發種子在測定條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021在光合作用的相關實驗中,可以通過測定綠色植物在光照條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釋放量以及有機物的積累量來體現植物實際光合作用的強度。022給植物施用有機肥,不僅能為植物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無機鹽,還能為植物生命活動提供CO2與能量。023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增加與DNA數量的增加不可能發生在細胞周期的同一個時期;DNA數目的減半與染色體數目的減半可以發生在細胞周期的同一時期。024在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都會出現赤道板,但只有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才會出現細胞板。025一個處于細胞周期中的細胞,如果堿基T與U被大量利用,則該細胞不可能處于細胞周期的分裂期。026某一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如果有一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單體的基因不相同,如分別為A與a,則該細胞在分裂過程中一定發生了基因突變。027某正常分裂中的人體細胞如果含有兩條Y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級精母細胞。028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細胞的癌變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細胞的凋亡是細胞生存環境惡化的結果。029胚胎干細胞具分裂分化成各種組織器官的能力,但只有發育成完整個體才表現出全能性。030對于呼吸作用來說,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發酵。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有無氧呼吸,動物細胞無氧呼吸一定不會產生酒精。031主動運輸一定需要載體、消耗能量,需要載體的運輸一定是主動運輸。032利用U形管做滲透作用實驗(U形管中間用半透膜隔開)時,當管的兩側液面不再變化時,U形管兩側溶液的濃度一定相等。033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酶的催化作用既可發生在細胞內,也可以發生在細胞外。034植物細胞含有細胞壁,但不一定含有液泡與葉綠體;動物細胞通常含有中心體,但不一定含有線粒體,例如蛔蟲細胞沒有線粒體,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035根據胰島素基因制作的基因探針,僅有胰島B細胞中的DNA與RNA能與之形成雜交分子,而其他細胞中只有DNA能與之形成雜交分子。036多細胞生物個體的衰老與細胞的衰老過程密切相關但不一定同步,個體衰老過程是組成個體的細胞的普遍衰老過程,但未衰老的個體中也有細胞的衰老。037將植物細胞的原生質體置于高濃度的蔗糖溶液中,該原生質體將會發生質壁分離現象。038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測交,后代表現型比例為3:1或1:2:1,則該遺傳可以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039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出現3:1的比例,則這兩對基因的遺傳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040一對等位基因(Aa)如果位于XY的同源區段,則這對基因控制的性狀在后代中的表現與性別無關。041某一對等位基因(Aa)如果只位于X染色體上,Y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則該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的分離定律。042若含X染色體的隱性基因的雄配子具有致死效果,則自然界中一般找不到該隱性性狀的雌性個體,但可以有雄性隱性性狀個體的存在。043某一處于分裂后期的細胞,同源染色體正在移向兩極,同時細胞質也在進行均等的分配,則該細胞一定是初級精母細胞。044基因型為AaBb的一個精原細胞,產生了2個AB、2個ab的配子,則這兩對等位基因一定不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045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生下了一個患病的女孩,若該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則該致病基因是隱性且位于常染色體上。046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體雜交得F1,F1自交得F2,則F2中表現型與親本表現型不同的個體所占的理論比為6/16。047一個基因型為AaXbY的果蠅,產生了一個AaaXb的精子,則與此同時產生的另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AXb、Y、Y。048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XbXbY(色盲)的兒子。如果異常的原因是夫婦中的一方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發生了一次差錯之故,則這次差錯一定發生在父方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過程中。049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中核DNA與染色體數目之比為2的時期包括G2期、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前期與中期。050基因型同為Aa的雌雄個體,產生的含A的精子與含a的卵細胞的數目之比為1:1。051某二倍體生物在細胞分裂后期含有10條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052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了某種變化,使得一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上的基因為Aa,則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的這種變化可能是基因突變,也可能是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053在正常情況下,同時含有2條X染色體的細胞一定不可能出現在雄性個體中。054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妻子的父母都表現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患者;丈夫的母親是患者。則這對夫婦生育一個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12;若他們的第一胎生了一個白化病的男孩,則他們再生一個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8。055DNA不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但一切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056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與加熱殺死的S型菌混合產生了S型,其生理基礎是發生了基因重組。057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同位素標記是一種基本的技術。在侵染實驗前首先要獲得同時含有32P與35S標記的噬菌體。058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不僅直接證明了DNA是主要遺傳物質,也直接證明了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059解旋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限制性內切酶都能作用于DNA分子,它們的作用部位都是相同的。060一條DNA與RNA的雜交分子,其DNA單鏈含ATGC4種堿基,則該雜交分子中共含有核苷酸8種,堿基5種;在非人為控制條件下,該雜交分子一定是在轉錄的過程中形成的。061磷脂雙分子層是細胞膜的基本骨架;磷酸與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成的長鏈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062每個DNA分子上的堿基排列順序是一定的,其中蘊含了遺傳信息,從而保持了物種的遺傳特性。063已知某雙鏈DNA分子的一條鏈中(A+ C)/(T +G)=0.25,(A +T)/(G +C)=0.25,則同樣是這兩個比例在該DNA分子的另一條鏈中的比例為4與0.25,在整個DNA分子中的比例是1與0.25。064一條不含32P標記的雙鏈DNA分子,在含有32P 的脫氧核苷酸原料中經過n次復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 的為2n-2。065基因是有遺傳效果的DNA片段,基因對性狀的決定都是通過基因控制結構蛋白的合成實現的。066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性狀的改變;導致性狀改變的基因突變不一定能遺傳給子代。067人體細胞中的某基因的堿基對數為N,則由其轉錄成的mRNA的堿基數等于N,由其翻譯形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數目等于N/3。068轉運RNA與mRNA的基本單位相同,但前者是雙鏈,后者是單鏈,且轉運RNA是由三個堿基組成的。069某細胞中,一條還未完成轉錄的mRNA已有核糖體與之結合,并翻譯合成蛋白質,則該現象一定不可能是真核細胞的核基因表達。070堿基間的互補配對現象可能發生在染色體、核糖體、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等結構中。在中心法則的任何過程都會發生堿基互補配對。071人體的不同細胞中,mRNA存在特異性差異,但tRNA則沒有特異性差異。072生物的表現型是由基因型決定的。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073一種氨基酸有多種密碼子,一種密碼子也可以決定不同的氨基酸。074基因突變會產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組不產生新的基因,但會形成新的基因型。075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076六倍體小麥通過花藥離體培養培育成的個體是三倍體。077單倍體細胞中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體是否可育取決于細胞中染色體組數是否成雙,如果染色體組數是偶數可育,如果是奇數則不可育。078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無論是同源染色體還是非同源染色體間都可能發生部分的交叉互換,這種交換屬于基因重組。079在調查人類某種遺傳病的發病率及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時,選擇的調查對象都應該包括隨機取樣的所有個體。080遺傳病往往表現為先天性和家族性,但先天性疾病與家族性疾病并不都是遺傳病。081在遺傳學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測交、雜交等方法都能用來判斷基因的顯隱性。082讓高桿抗病(DDTT)與矮桿不抗病(ddtt)的小麥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可從F2開始,選擇矮桿抗病的類型連續自交,從后代中篩選出純種的矮桿抗病品種。類似地,用白色長毛(AABB)與黑色短毛(aabb)的兔進行雜交得到F1,F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F2,從F2開始,在每一代中選擇黑色長毛(aaB-)雌雄兔進行交配,選擇出純種的黑色長毛兔新品種。083雜交育種與轉基因育種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重組;誘變育種依據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單倍體育種與多倍體育種依據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084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F1均為紫花,F1自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且紫花與白花的分離比是9:7。據此推測,兩個白花植株雜交,后代一定都是白花的。085果蠅X染色體的部分缺失可能會導致純合致死效應,這種效應可能是完全致死的,也可能是部分致死的。一只雄果蠅由于輻射而導致產生的精子中的X染色體均是有缺失的。現將該雄果蠅與正常雌果蠅雜交得到F1,F1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得F2,F2中雌雄果蠅的比例為2:1。由此可推知,這種X染色體的缺失具有完全致死效應。086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不僅能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釋生物界的適應性與多樣性,但不能解釋遺傳與變異的本質,且對進化的解釋僅限于個體水平。087種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088一個符合遺傳平衡的群體,無論是自交還是相互交配,其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都不再發生改變。089現代進化理論認為,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090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殖隔離的形成必須要有地理隔離,地理隔離必然導致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091進化過程一定伴隨著基因頻率的改變。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生物進化的標志。092突變、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都會直接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093長期使用農藥后,害蟲會產生很強的抗藥性,這種抗藥性的產生是因為農藥誘導害蟲產生了抗藥性突變之故。094某校學生(男女各半)中,有紅綠色盲患者3.5%(均為男生),色盲攜帶者占5%,則該校學生中的色盲基因頻率為5.67%。095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但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的改變,從而使生物向著一定的方向進化。096一對黑毛豚鼠,生了5只小豚鼠,其中3只是白色的,兩只是黑色的,據此可判斷,豚鼠毛色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分離定律。097孟德爾利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通過測交的方法對遺傳現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釋,然后通過自交等方面進行了證明。098把培養在輕氮(14N)中的大腸桿菌,轉移到含有重氮(15N)的培養基中培養,細胞分裂一次后,再放回14N的培養基中培養,細胞又分裂一次,此時大腸桿菌細胞中的DNA是1/2輕氮型,1/2中間型。099真核細胞中DNA的復制與RNA的轉錄分別發生在細胞核和細胞質中。100中心法則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遺傳信息的傳遞與表達過程。在一個正在分裂的大腸桿菌細胞中,既有DNA的復制,又有轉錄與翻譯過程;在一個人體的神經細胞中,只有轉錄與翻譯過程,沒有DNA的復制過程。101內環境中含有多種成分,激素、抗體、淋巴因子、血漿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內環境的成分。102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受體的結合,各種激素與激素受體的結合,抗體與抗原的作用都發生在內環境中。103人體饑餓時,血液流經肝臟后,血糖的含量會升高;血液流經胰島后,血糖的含量會減少。104紅細胞的內環境是血漿;毛細血管壁細胞的內環境是血漿與組織液;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內環境是淋巴與血漿。105人體內環境的穩態是在神經調節、體液調節與免疫調節下由各器官、系統協調作用下實現的。106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膜內: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107一個由傳入與傳出兩種神經元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個突觸結構。最簡單的反射弧由3個神經元組成。108神經元接受刺激產生興奮或抑制的生理基礎是Na+ 的內流或陰離子(Cl-)的內流。109在完成反射活動的過程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是雙向的,而在突觸的傳遞方向是單向的。110激素調節有三個特點:微量高效;通過體液的運輸;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111通常活細胞都能產生酶,但只有具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會合成激素。同一內分泌腺可能產生不同的激素112細胞產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經遞質等都屬于信號分子,在細胞間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113在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的情況下,人體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會增加。114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靶細胞是垂體細胞,促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是甲狀腺細胞,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是幾乎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包括垂體與下丘腦。115激素間的作用包括協同與拮抗作用,促甲狀腺激素與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甲狀腺激素間的關系屬于協同關系;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間具有拮抗作用。116下丘腦是內分泌腺調節的樞紐,也是血糖調節、體溫調節以及水平衡調節的中樞。117特異性免疫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在后天獲得的,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118具有對抗原特異性識別的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效應T細胞、記憶細胞以及漿細胞等。119在體液免疫中B細胞只要接受淋巴因子刺激就可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120抗原具有異物性,即抗原都是進入機體的外來物質,自身的物質不能作為抗原。抗體只能由漿細胞合成并分泌,一種漿細胞只能合成一種抗體。121植物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生長是通過促進細胞的分裂與生長實現的;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兩重性主要與濃度、器官、細胞的成熟程度有關。122頂端優勢現象、根的背光性生長、根的向地生長、莖的背地生長都說明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123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種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也不同。124植物生長素在胚芽鞘尖端部位的運輸會受單側光與重力的影響而橫向運輸,但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只能是極性運輸,這種運輸是需要能量的主動運輸,不受單側光與重力的影響,而在成熟的組織中可以通過韌皮部進行非極性運輸。125兩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都不具有促進植物細胞生長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種溶液濃度過高,另一種溶液濃度過低。126生長素、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屬于植物生長的促進類激素;脫落酸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抑制作用,屬于生長抑制類激素。乙烯可以促進果實發育,但高濃度乙烯也可以抑制生長素促進細胞伸長。127無論是植物激素還是動物激素,對生物體的影響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128種群密度是種群的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出生率與死亡率、遷入率與遷出率,直接影響(決定)種群密度;年齡組成預示著種群未來的發展趨勢;性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種群密度。129樣方法適用于植物和活動范圍小的動物,標志重捕法適用于活動范圍比較大的動物。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動物的種群密度時,由于被標記動物經過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減小,由此將會導致被調查的種群的數量較實際值偏小。130用血球計數板計數某酵母菌樣品中的酵母菌數量。血球計數板的計數室由2516=400個小室組成,計數室容積是0.1mm3。某同學操作時將1ml酵母菌樣品加入99ml無菌水中稀釋,然后利用血球計數板觀察計數。如果該同學采用五點取樣法觀察到血球計數板計數的5個中格80個小室中共有酵母菌48個,則估算1ml樣品中有酵母菌2.4108個。131在種群的S型增長曲線中,達到1/2K值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快,達到K 值時種群的增長速率為0。132某高山從山腳向山頂依次分布著闊葉林、針葉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這是群落的垂直分層現象。植物的分層是由于光照強度的不同引起的,動物的垂直分層是食物和棲息空間引起的。垂直分層能減輕各種生物之間的競爭,同時提高物質和能量的利用效率。133一個森林中的所有動物與植物構成了這個森林的生物群落。134食物鏈與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這種渠道進行的。135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由自養型生物構成,一定位于第一營養級。136在捕食食物鏈中,食物鏈的起點總是生產者,占據最高營養級的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動物。137食物鏈縱橫交錯形成的復雜營養關系就是食物網。食物網的復雜程度取決于該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138一般地,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輸入自然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就是該生態系統生產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陽能總量。輸入人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該生態系統生產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陽能總量和人工輸入現成有機物中能量之和。139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也就越強。140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物質與能量的循環利用,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項合理措施。141對一個較大的自然生態系統而言,物質可以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反復循環而自給自足可不依賴于系統外的供應,但能量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不循環的,必須從系統外獲得。能量之所以不可循環利用主要是由于生物的同化作用不能利用熱能。142負反饋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基礎。143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等。144生物多樣性有著三個方面的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實際意義及對生態系統的重要調節功能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145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做到禁止開發和利用,如禁止森林砍伐,保護森林;保護海洋生物,必須禁止亂捕亂撈。146在一條食物鏈中,由低營養級到高營養級推算,前一營養級比后一營養級含量一定多的指標是“能量”,而“數量”可能出現反例。147對于捕食鏈來說,第一營養級一定是生產者,分解者一定不占營養級,無機成分也一定不占營養級。148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不一定是植物,消費者不一定是動物,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149生殖隔離一定導致形成新物種,不同物種一定存在生殖隔離;新物種產生一定存在進化,進化一定意味著新物種的產生。150甲狀腺激素作用:促進代謝,加速體內物質氧化分解;促進生長發育(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151醋酸菌屬于原核生物,異養需氧型代謝類型,不僅能利用葡萄糖合成醋酸,還能將酒精轉化為醋酸。152在制作葡萄酒時,在發酵過程中,每隔12個小時左右要將瓶蓋擰松一次,其目的是補充氧氣,以利于酵母菌的繁殖。153制作葡萄酒與醋酸時的控制溫度不相同,前者控制在3035,后者的適宜溫度是20左右。154在葡萄酒自然發酵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發酵過程中,隨著酒精濃度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使葡萄酒呈現深紅色.在缺氧 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其他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這一環境而受到制約。155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直接變為醋酸。 156培養微生物的培養基中都必須含有碳源、氮源、水和無機鹽,有些微生物的培養基中還需要加入特殊營養,如維生素等。157牛肉膏與蛋白胨不僅能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無機鹽,還能為微生物提供維生素。158消毒與滅菌的本質是相同的,但滅菌能殺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與孢子,消毒的條件則相對溫和,只能殺滅部分微生物,一般不能殺死芽孢與孢子。159平板培養基配制的基本流程為:計算稱量溶化(包括瓊脂)調節PH倒平板滅菌(冷卻后)倒置平板。160微生物計數時,如果單位體積菌液內微生物的數量過大,計數前必須進行稀釋。一般將菌液稀釋接種后可能在培養基的平板上形成10-100個左右的菌落,比較適宜,統計的菌落數比較準確可信。161一個由KH2PO4、Na2HPO4、H2O、NH4HCO3配制的培養基中含有4種營養物質。162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生長素/細胞分裂素比例高時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時有利于芽的分化,比例適中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163離體的植物體細胞與生殖細胞都可以作為植物組織培養的外植體,因為這些細胞都至少含有一個染色體組,具有全能性。164愈傷組織的細胞排列整齊而緊密且為高度液泡化、無定型狀的薄壁細胞。165、檢測受體細胞是否導入了目的基因,以及受體細胞中導入的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mRNA,可用相同的目的基因探針進行診斷。166、動物細胞培養與植物組織培養依據的原理都是細胞的全能性。如果要獲得轉基因植物,可選用植物的體細胞作受體細胞,然后通過組織培養技術獲得;如果要獲得轉基因動物,可選用動物的體細胞作受體細胞,然后通過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獲得。167、通過轉基因方式獲得的抗蟲棉具有永久抗蟲的能力。168、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DNA留下的粘性末端是一定相同的;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留下的粘性末端一定是不相同的。169、在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中,脫分化階段可不需要光照,再分化階段必需要給予光照。170、在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加入適量的蔗糖不僅可以為細胞提供碳源和能源物質,而且可以調節培養基的滲透壓。171、植物產生的種子能發育成新的個體,是種子細胞全能性的體現。172、在微生物培養中,培養基通常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接種環通常通過灼燒滅菌;無菌操作臺通常通過紫外線進行消毒;人的手雙手一般用化學消毒。173、采用轉基因方法將人的凝血因子基因導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轉基因羊。但是人的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轉基因山羊的乳汁中。這說明,在該轉基因山羊中,只有乳腺細胞中存在人凝血因子基因,而其他細胞中不存在。174、DNA連接酶與DNA聚合酶都是催化磷酸二酯鍵的形成,但前者只催化游離脫氧核苷酸連接到已有脫氧核苷酸鏈上,后者催化兩個DNA片段的連接。175、通過核移植獲得的克隆動物,完全繼承了供核個體的遺傳性,因此其性狀表現只與供核個體相關,與其他個體無關。176、同一株綠色開花植物不同部分的細胞經組織培養獲得的愈傷組織細胞基因都是相同的。177、我國古代的“無廢棄物農業”,從生態學上看是遵循了物質循環再生原理。178、在探究影響酶催化活性的實驗中,溫度、PH、底物濃度及酶濃度都屬于實驗中的自變量。179、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中,將培養液一組進行煮沸并冷卻處理,另一組不作煮沸處理。煮沸培養液的目的是進行實驗自變量的控制。180、光圈、放大倍數都會影響顯微鏡視野的明亮程度:光圈越大,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越亮。181、在觀察植物根尖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如果能清晰觀察到分散的細胞,但不能觀察到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則導致這種結果的因素不包括解離與壓片。182、培養基還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特殊營養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例如,培養乳酸桿菌時需要在培養基中添加維生素,培養霉菌時須將培養基的pH調至堿性,培養細菌是需要將pH調至中性或微堿性,培養厭氧型微生物是則需要提供無氧的條件183、獲得純凈培養物的關鍵是防止外來雜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對實驗操作的空間、操作者的衣著和手,進行清潔和消毒。將用于微生物培養的器皿、接種用具和培養基等器具進行滅菌。為避免周圍環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實驗操作時應避免已經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與周圍的物品相接觸。無菌技術還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184、消毒指使用較為溫和的物理或化學方法僅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一部分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對于一些不耐高溫的液體),還有化學藥劑(如酒精、氯氣、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線消毒。185、滅菌則是指使用強烈的理化因素殺死物體內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滅菌方法有灼燒滅菌、干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滅菌方法:接種環、接種針、試管口等使用灼燒滅菌法;玻璃器皿、金屬用具等使用干熱滅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熱滅菌箱;培養基、無菌水等使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壓蒸汽滅菌鍋。表面滅菌和空氣滅菌等使用紫外線滅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燈。186、平板冷凝后,皿蓋上會凝結水珠,將平板倒置,既可以防止培養基表面的水分過度地揮發,又可以防止皿蓋上的水珠落入培養基,造成污染。在倒平板的過程中,如果不小心將培養基濺在皿蓋與皿底之間的部位,空氣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蓋與皿底之間的培養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這個平板培養微生物。187、微生物接種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平板劃線法是通過接種環在瓊脂固體培養基表面連續劃線的操作。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分散到培養基的表面。在數次劃線后培養,可以分離到由一個細胞繁殖而來的肉眼可見的子細胞群體,這就是菌落。稀釋涂布平板法是將菌液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菌液分別涂布到瓊脂固體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分為系列稀釋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兩步。188、用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單個細胞,從而能在培養基表面形成單個的菌落,以便于純化菌種。這兩種接種方法都可用于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和計數。189、平板劃線法操作步驟:將接種環放在火焰上灼燒,直到接種環燒紅。在火焰旁冷卻接種環,并打開棉塞。將試管口通過火焰。將已冷卻的接種環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環菌液。將試管通過火焰,并塞上棉塞。左手將皿蓋打開一條縫隙,右手將沾有菌種的接種環迅速伸入平板內,劃三至五條平行線,蓋上皿蓋。注意不要劃破培養皿。灼燒接種環,待其冷卻后,從第一區域劃線的末端開始往第二區域內劃線。重復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區域內劃線。注意要將最后一區的劃線與第一區相連。將平板倒置放入培養箱中培養。190、涂布平板操作的步驟:將接種環浸在盛有酒精的燒杯中。取少量菌液,滴加到培養基表面。將沾有少量酒精的接種環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盡后,冷卻810s。用接種環將菌液均勻地涂布在培養基表面。191、菌種的保存:(1)對于頻繁使用的菌種,可以采用臨時保藏的方法。臨時保藏方法:將菌種接種到試管的固體斜面培養基上,在合適的溫度下培養。當菌落長成后,將試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以后每36個月,都要重新將菌種從舊的培養基上轉移到新鮮的培養基上。缺點:這種方法保存的時間不長,菌種容易被污染或產生變異。(2)對于需要長期保存的菌種,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在3mL的甘油瓶中,裝入1mL甘油后滅菌。將1mL培養的菌液轉移到甘油瓶中,與甘油充分混勻后,放在20的冷凍箱中保存。192、樣品的稀釋程度將直接影響平板上生長的菌落數目。在實際操作中,通常選用一定稀釋度的樣品液進行培養,以保證獲得菌落數在30300之間、適于計數的平板。測定土壤中細菌的數量,一般選用稀釋度102、103、104;測定放線菌的數量,一般選用稀釋度103、104、105;測定真菌的數量,一般選用稀釋度104、105、106。193、從平板上的菌落數推測出每克樣品中的菌株數方法:統計某一稀釋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數,最好能統計3個平板,計算出平板菌落數的平均值。每克樣品中的菌株數=(C/ M)* V 。其中,C代表某一稀釋度下平板上生長的平均菌落數,V代表涂布平板時所用的稀釋液的體積(ml),M代表稀釋倍數。194、影響植物組織培養的條件:材料:植物材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試驗的成敗。植物的種類、材料的年齡和保存時間的長短等都會影響實驗結果。菊花組織培養一般選擇未開花植物的莖上部新萌生的側枝作材料。一般來說,容易進行無性繁殖的植物容易進行組織培養。選取生長旺盛嫩枝進行組培的是嫩枝生理狀態好,容易誘導脫分化和再分化。營養:常用的培養基是MS培養基,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N、P、S、K、Ca、Mg,微量元素是Fe、Mn、B、Zn、Cu、Mo、I、Co,有機物有甘氨酸、煙酸、肌醇、維生素、蔗糖等。激素:植物激素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是啟動細胞分裂、脫分化和再分化的關鍵性激素。在生長素存在的情況下,細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現加強趨勢。在培養基中需要添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其濃度、使用的先后順序、用量的比例等都影響結果。環境條件:PH、溫度、光等環境條件。不同的植物對各種條件的要求往往不同。進行菊花的組織培養,一般將pH控制在5.8左右,溫度控制在1822,并且每日用日光燈照射12h. 195、果膠是植物細胞壁以及胞間層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種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膠不僅會影響出汁率,還會使果汁渾濁。果膠酶的作用是能夠將果膠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瓦解植物的細胞壁及胞間層,并且使果汁變得澄清。果膠酶是一類酶總稱,包括果膠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酯酶等。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學反應的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條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學反應的反應速度來表示。在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中,酶反應速度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中反應物的減小量或產物的增加量來表示。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溫度、PH、酶的抑制劑等。196、當探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時,溫度是自變量,應控制果泥量、果膠酶的濃度和用量、反應時間和混合物的pH等無關變量不變,但過濾時間可以不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只有溫度一個變量對果膠酶的活性產生影響。197、胡蘿卜素的提取過程中,萃取劑最好選擇具有較高的沸點,能夠充分溶解胡蘿卜素,并且不與水混溶的四氯化碳。198、影響萃取的因素:主要因素:萃取劑的性質和使用量。次要因素:原料顆粒的大小、緊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溫度和時間等。一般來說,原料顆粒小,萃取溫度高,時間長,需要提取的物質就能夠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萃取前,要將胡蘿卜進行粉碎和干燥。萃取過程應該避免明火加熱,采用水浴加熱,這是因為有機溶劑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熱容易引起燃燒爆炸。為了防止加熱時胡蘿卜素揮發,還要在加熱瓶口安裝回流冷凝裝置。萃取液的濃縮可直接使用蒸餾裝置。在濃縮之前,還要進行過濾,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199、凝膠色譜法原理:大分子通過多孔凝膠顆粒的間隙,路程短,流動快;小分子穿過多孔凝膠顆粒的內部,路程長,流動慢。200、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包括四個步驟:樣品處理、粗分離、純化、純度鑒定。樣品處理包括洗滌紅細胞、血紅蛋白的釋放、血紅蛋白的分離。粗分離就是通過透析法除去大分子雜質。純化就是通過凝膠色譜法除去小分子雜蛋白。純度鑒定就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對分離得到的血紅蛋白進行純度鑒定。 201、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主要特點:沒有核膜包圍的典型細胞核。202、細胞分裂間期最主要變化: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導致染色體加倍。203、攝入量-糞便量=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如果屎殼郎專門吃大象的糞便,則大象同化的能量約有10%-20% 流入屎殼郎。204、核酸的主要功能: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生物的遺傳、變異及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義。新陳代謝主要場所:細胞核。205、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分子和脂肪分子。功能越復雜的膜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206、選擇透過性膜主要特點是水分子可自由通過,被選擇吸收的小分子、離子可以通過,而其他小分子、 離子、大分子卻不能通過。207、細胞核的主要功能:遺傳物質的儲存和復制主要場所,是細胞遺傳性和代謝活動的中心。核仁與核糖體形成有關。208、細胞有絲分裂的意義:使親代和子代細胞之間保持遺傳性狀的穩定性。209、ATP的功能:生物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210、與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211、能產生ATP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質基質。能產生水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細胞核。能堿基互補配對的結構: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細胞核。212、滲透作用必備的條件是:(1)選擇透過性膜;(2)選擇透過性膜兩側要有濃度差。213、內環境穩態的生理意義: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214、呼吸作用的意義是:(1)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能量;(2)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15、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對維持生物體前后代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恒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重要意義。216、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理由是: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僅少數病毒遺傳物質是RNA。217、DNA規則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是:(1)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成的雙螺旋結構。(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3)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218、DNA結構的特點是:穩定性DNA兩單鏈有氫鍵等作用力;多樣性DNA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特異性特定的DNA分子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219、遺傳信息:基因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密碼子:t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反密碼子在mRNA上。220、DNA復制的意義:使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子代,從而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DNA復制的特點:半保留復制。DNA復制的方式:邊解旋邊復制。221、基因是指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222、基因的表達是指基因使遺傳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質的分子結構上,從而使后代表現出與親代相同或相似的性狀。包括轉錄和翻譯兩階段。223、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中心法則。不同的生物中心法則相同。22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25、基因突變是指由于DNA分子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發生時間:有絲分裂間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的DNA復制時。意義: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原材料。226、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發生時間: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意義:為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這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生物的進化有重要意義。227、可遺傳變異的三種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數目變異。人工誘導多倍體最有效的方法:用一定濃度秋水仙素來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228、性別決定: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染色體組: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一個染色體組。229、單倍體是指體細胞中含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單倍體特點:植株弱小,而且一般高度不育。單倍體育種優點:明顯縮短育種年限。230、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231、物種: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具有一定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狀態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夠產生后代的一群生物個體。232、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意義能科學地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局限:不能解釋遺傳變異的本質及自然選擇對可遺傳變異的作用。233、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生態系統: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們的無機環境的總和,是最大的生態系統。234、研究能量流動的目的是設法調整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如農田治蟲、除雜草等。235、生態系統中,所有生產者的作用都是將無機物轉變成有機物,將光能轉變化學能并儲存在有機物中。分解者作用是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保證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正常進行。生產者和分解者是聯系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的橋梁。236、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的“物質”是指: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化合物;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的“循環”是指: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生態系統是指:生物圈,所以物質循環帶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學循環。237、能量循環和能量流動關系:同時進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食物網形成原因:許多生物在不同食物鏈中占有不同的營養級。238、生態系統穩定性: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等方面。239、生態系統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穩定性,是因為生態系統內部具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自動調節能力的基礎是正反饋。240、生態系統總是在發展變化,一定朝著物種多樣化,結構復雜化、功能完善化方向發展,它的結構和功能能保持相對穩定。一種生物滅絕可通過同一營養級其他生物來替代的方式維持生態系統相對穩定。241、池塘受到輕微的污染時,能通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242、生物的多樣性由地球上所有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包括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及技巧
- 連體餐盒采購方案范本
- 愛樂貓迷你四驅車課程
- 工廠聲屏障的施工方案
- 上海中醫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閔行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方向與實踐(養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Hadoop大數據存儲與計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洞室化灌止水施工方案
- 凍煤破碎施工方案
- 長春工業大學《廣告文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圖書管理員的崗位技能要求與試題及答案
- 自體輸血管理制度與技術規范
- 2025年鄉村醫生考試題庫: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核心知識試題
- 2025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XX鄉鎮履職事項清單表(1356項)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武漢市二調10篇范文+深圳一模4篇范文匯編
- 2025年共青團入團考試測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宣傳崗筆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漳州市醫院招聘考試真題
- 售后技術服務年終總結
- 磷酸鐵及磷酸鐵鋰異物防控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