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考古文獻.doc_第1頁
陜西考古文獻.doc_第2頁
陜西考古文獻.doc_第3頁
陜西考古文獻.doc_第4頁
陜西考古文獻.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考古文獻一發掘簡報綜述考古研究所陜西省調查發掘團:年春季陜西考古調查工作簡報,科學通報卷期;考古研究所陜西調查發掘隊:灃鎬一帶考古調查簡報,考古通訊年創刊號吳汝祚等:寶雞和西安附近考古發掘簡報,考古1955年2期茹士安等:西安地區考古工作中的發現,考古1955年3期何漢南:陜西興平儀空鄉附近發現古墓、古遺址,考古1956年3期馬建熙:陜西耀縣戰國、西漢墓清理簡報,考古1959年3期考古研究所渭水調查發掘隊:陜西渭水流域調查簡報,考古年期陜西考古所涇水隊:陜西邠縣下孟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60年1期陜西考古所渭水隊:陜西鳳翔、興平兩縣考古調查簡報,考古年期陜西考古所漢水隊:陜西安康專區考古調查簡報,考古1960年3期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涇水隊:陜西涇水上游調查,考古年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陜西長安戶縣調查與試掘簡報,考古年期陜西省文管會:統萬城城址勘測記,考古1981年3期陜西省商洛地區圖書館:陜西洛河上游兩處遺址的試掘,考古1983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武功發掘隊:陜西武功縣新石器時代及西周遺址調查,考古1983年5期徐信印:陜西安康發現古代窖藏錢幣,考古1987年12期趙從蒼:陜西鳳翔南干河出土戰國、漢代窖藏青銅器,考古1989年11期寶雞市考古工作隊:寶雞市譚家村春秋及唐代墓,考古1991年5期翟春玲:陜西青龍寺佛教造像碑,考古1992年7期董雍斌:陜西商州市庾原遺址調查,考古1995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等:陜西麟游縣東川寺、白家河、石鼓峽的佛教遺跡,考古1996年1期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陜西寶雞市高家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8年4期寶雞市考古工作隊等:陜西寶雞縣南陽村春秋秦墓的清理,考古2001年7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市漢唐昆明池遺址的鉆探與試掘簡報,考古2006年10期北京大學考古教研室華縣報告編寫組:華縣、渭南古代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學報1980年3期夏振英:西岳華山古廟調查,考古學集刊第5集舊石器時代林生:藍田猿人的發現,考古1964年5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陜西宜川縣龍王辿舊石器時代遺址,考古2007年7期戴爾儉等:藍田舊石器的新材料和藍田猿人文化,考古學報1973年2期高星:陜西大荔育紅河村舊石器地點,考古學報1990年2期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隊: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的發現西安半坡,考古1955年3期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工作隊:西安半坡遺址第二次發掘的主要收獲,考古1956年2期田野:南殿村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考古1956年5期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工作隊:西安米家崖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簡報,考古1956年6期黃河水庫考古隊華縣隊:陜西華縣柳子鎮考古發掘簡報,考古1959年2 期黃河水庫考古隊華縣隊:陜西華縣柳子鎮第二次發掘主要收獲,考古1959年11期考古研究所渭水調查發掘隊:寶雞新石器時代遺址第二、三次發掘的主要收獲,考古1960年2期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陜西分隊:陜西華縣橫陣發掘簡報,考古年期陜西省考古所:陜西西鄉李家村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61年7期張彥煌:浐灞兩河沿岸的古文化遺址,考古年期。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水隊:陜西西鄉李家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一九六一年發掘簡報,考古1962年6期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涇水隊:陜西邠縣下孟村仰韶文化遺址續倔簡報,考古1962年6期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水隊:陜西漢中專區考古調查簡報,考古1962年6期李仰松:陜西臨潼康橋義和村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記,考古1965年9期西安半坡博物館等:1972年春臨潼姜寨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73年3期西安半坡博物館:1971年半坡遺址發掘簡記,考古1973年3期西安半坡博物館等:陜西武功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75年2期西安半坡博物館等:陜西臨潼姜寨遺址第二、三次發掘的主要收獲,考古1975年5期戴應新:陜西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遺址調查,考古1977年3期唐金裕等:陜西城固縣蓮花池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77年5期西安半坡博物館等:陜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78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寶雞工作隊:一九七七年寶雞北首嶺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79年2期馮其庸等:陜西長安縣王曲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1981年1期陜西省商洛地區圖書館:陜西洛河上游兩處遺址的試掘,考古年期。西安半坡博物館:臨潼白家和渭南白廟遺址調查考古1983年3期李啟良:陜西安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1983年6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武功發掘隊:1981-1982年陜西武功縣趙家來遺址發掘的主要收獲,考古1983年7期臨潼縣博物館:陜西龐崖馬陵倆遺址的出土文物,考古1984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工作隊:陜西華陰南城子遺址的發掘,考古1984年6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六隊:陜西臨潼白家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4年1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陜西六隊:陜西渭水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1987年9期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陜西扶風縣案板遺址第二次發掘,考古1987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六隊:陜西藍田泄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9年6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六隊:陜西子長縣欒家坪遺址試掘簡報,考古1991年9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渭水考古調查發掘隊:渭水流域仰韶文化遺址調查,考古1991年11期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寶雞工作站等:陜西省寶雞市福林堡遺址1985年發掘簡報,考古1992年8期呂智榮:陜西靖邊縣安子梁、榆林縣白興莊等遺址調查簡報,考古1994年2期嘯鳴等:陜西寶雞北首嶺又發現仰韶文化墓葬,考古1994年3期安康地區博物館:1987-1989年陜西安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1994年6期臨潼縣博物館:陜西臨潼縣驪山西麓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96年12期安志敏等:陜西朝邑大荔沙苑地區的石器時代遺存,考古學報1957年3期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級實習隊:寶雞石嘴頭東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年2期。北京大學考古教研室:華縣、渭南古代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學報1980年3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陜西六隊:陜西藍田泄湖遺址,考古學報1991年4期。西安半坡博物館:陜西臨潼白家遺址調查試掘簡報史前研究1983年2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工作隊:西安米家崖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簡報,考古通訊年期; 西安半坡博物館:陜西臨潼康家遺址第一、二次試掘簡報,史前研究年期。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漢水考古隊:陜西西鄉何家灣新石器時代遺址首次發掘考古與文物1981年4期。西安半坡博物館:渭南北劉新石器早期遺址調查與試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2年4期。商縣圖書館、西安半坡博物館、商洛地區圖書館:陜西商縣紫荊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1年3期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陜北考古隊:陜西綏德小官道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考古與文物年期。西安半坡博物館:銅川李家溝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與文物1984年1期雍城考古隊:陜西鳳翔大辛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年期。鄭洪春、穆海亭:陜西長安縣花園村客省莊二期文化遺址發掘,考古與文物年、期合刊。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漢水隊:陜西南鄭龍崗寺發現的“前仰韶”遺存考古與文物1988年5、6期。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康家考古隊:陜西省臨潼縣康家遺址年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年期。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陜西銅川呂家崖新石器時代遺址試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93年6期。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陜西臨潼零口遺址第二期遺存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99年6期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八一級實習隊:陜西扶風案板遺址年試掘的主要收獲,西北大學學報年期。歷史學考古專業級實習隊:陜西華縣梓里村發掘簡報,西北大學學報年期。王煒林:瓦窯溝史前遺址發掘取得重要成果,中國文物報1995年5月21日銅川市耀州窯博物館:陜西銅川呂家崖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學集刊第2集西安半坡博物館:陜西歧山雙庵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學集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工作隊:陜西華陰橫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4輯,198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工作隊:陜西華陰西關堡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考古學集刊第6集夏商周時期張子波:西安半坡發現戰國以來的墓群,考古1957年1期林直寸:陜西扶風黃堆鄉發現周瓦,考古1958年9期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年陜西長安灃西發掘簡報,考古年期黃河水庫考古隊陜西分隊:陜西華陰岳鎮戰國古城勘查記,考古1959年11期趙學謙:集岐山發現的三件青銅器,考古1959年11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岐山、扶風周墓清理記,考古1960年8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60年秋陜西長安張家坡發掘簡報,考古1962年1期陜西省考古所鳳翔發掘隊:陜西鳳翔南古城村遺址試掘記,考古1962年9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考古隊:1961-1962年陜西長安灃東試掘簡報,考古1963年8期梁星彭等:陜西長安、扶風出土的幾件青銅器,考古1963年8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寶雞發掘隊:陜西寶雞福臨堡東周墓葬發掘記,考古1963年10期趙學謙:陜西寶雞、扶風出土的幾件青銅器,考古1963年10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扶風、岐山周代遺址和墓葬調查發掘報告,考古1963年12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長安灃西張家坡西周遺址的發掘,考古1964年9期戴忠賢:記陜西華縣一處西周遺址,考古1965年3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考古隊:陜西長安張家坡西周墓清理簡報,考古1965年9期西安市文物管理處:陜西長安新旺村、馬王村出土的西周銅器,考古1974年1期陜西省博物館等:陜西岐山賀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1期陜西省博物館:陜西岐山賀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7年1期寶雞市博物館等:寶雞竹園溝等地西周墓,考古1978年5期吳鎮烽等:陜西永壽、藍田出土西周青銅器,考古1979年2期寶雞市博物館等:陜西寶雞市茹家莊東周墓葬,考古1979年5期王光永:寶雞市渭濱區姜城堡東周墓葬,考古1979年9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扶風考古隊:一九六二年扶風齊家村發掘簡報,考古1980年1期唐金裕等:陜西省城固縣出土殷商銅器整理簡報,考古1980年3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工作隊:陜西華陰、大荔魏長城勘查記,考古1980年6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灃西發掘隊:1976-1978年長安灃西發掘簡報,考古1981年1期銅川市文化館:陜西銅川發現商周青銅器,考古1981年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陜西長安縣辛旺村新出西周銅鼎,考古1983年3期高雪:陜西清澗縣又發現商代青銅器,考古1984年8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發掘隊:長安灃西早周墓葬發掘記略,考古1984年9期趙永福:1961-1962年灃西發掘簡報,考古1984年9期劉寶愛:寶雞發現辛店文化陶器,考古1985年9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長安張家坡西周井叔墓發掘簡報,考古1986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79-1981年長安灃西、灃東發掘簡報,考古1986年3期趙叢蒼:陜西鳳翔發現春秋戰國的青銅器窖藏,考古1986年4期尚友德等:陜西銅川市清理一座西周墓,考古1986年5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84年灃西大原村西周墓地發掘簡報,考古1986年1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工作隊:1984-1985年灃西西周遺址、墓葬發掘報告,考古1987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陜西長安灃西客省莊西周夯土基址發掘報告,考古1987年8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武功發掘隊:1982-1983年陜西武功黃家河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7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84年長安普渡村西周墓葬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9期吳蘭:陜北發現商周青銅器,考古1988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六隊:陜西藍田泄湖戰國墓發掘簡報,考古1989年6期王子今等:陜西丹鳳商邑遺址,考古1989年7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陜西長安張家坡M170號井叔墓發掘簡報,考古1990年6期麟游縣博物館:陜西省麟游縣出土商周青銅器,考古1990年10期齊鴻浩等:陜西澄城縣、黃龍縣交界處戰國魏長城,考古1991年3期勉縣博物館:陜西勉縣發現巴式青銅劍,考古1992年7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工作隊:陜西長安縣灃西新旺村西周制骨作坊遺址,考古1992年11期北京大學考古系:陜西扶風壹家堡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3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隊:1987、1991年陜西長安張家坡的發掘,考古1994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隊:1992年灃西發掘簡報,考古1994年11期茍寶平:陜西城固縣征集的商代銅戈,考古1996年5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渭水流域考古調查發掘隊:陜西渭水流域西周文化遺址調查,考古1996年7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武功發掘隊:陜西武功趙家來東周時期的秦墓,考古1996年12期羅西章:陜西周原新出土的青銅器,考古1999年4期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陜西彬縣、淳化等縣商周時期遺址調查,考古2001年9期周原考古隊:陜西扶風縣云塘、齊鎮西周建筑基址1999-2000年度發掘簡報,考古2002年9期徐良高等:陜西扶風云塘西周建筑基址的初步認識,考古2002年9期周原考古隊:陜西周原遺址發現西周墓葬與鑄銅遺址,考古2004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發掘隊:陜西長安縣灃西大原村西周墓葬,考古2004年9期陜西省商洛地區考古隊:陜西山陽縣鵑嶺戰國墓葬,考古2005年2期商鞅封邑考古隊:陜西丹鳳縣秦商邑遺址,考古2006年3期秦建明等:陜西涇陽縣秦鄭國渠首攔河壩工程遺址調查,考古2006年4期呵呵呵呵紅紅火火呵呵呵呵紅紅火火石興邦:長安普渡村西周墓發掘記,田野考古報告第8冊俞偉超:西安白鹿原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6年3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安普渡村西周墓的發掘,考古學報1957年3期金學山:西安半坡的戰國墓葬,考古學報1957年3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67年長安張家坡西周墓葬的發掘,考古學報1980年4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涇渭工作隊:陜西彬縣斷涇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9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工作隊:1997年灃西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0年2期綏德縣博物館:陜西綏德發現和收藏的商代青銅器,考古學集刊第2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涇渭工作隊:陜西長武碾子破先周文化遺跡發掘記略,考古學集刊第6集劉士莪:關于西安老牛坡商代建筑夯土基址的討論,考古學集刊第15集周原考古隊:陜西周原七星河流域2002年考古調查報告,考古學報2005年4期秦漢陳直:石渠閣王莽錢的背面范,考古1955年2期俞偉超:漢長安城西北部勘查記,考古1956年5期雒忠如:西安十里鋪東漢墓清理簡報,考古1957年4期雒忠如:西安西郊發現漢代建筑基址,考古1957年6期王仲殊:漢長安城考古工作收獲續記,考古1958年4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環城馬路漢墓清理簡報,考古1958年7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長安洪慶村親漢墓第二次發掘簡記,考古1959年12期考古研究所漢城發掘隊: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筑遺址群發掘簡報,考古1960年7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韓城芝川漢扶荔宮遺址的發現,考古1961年3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韓城縣芝川鎮東漢墓,考古1961年8期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渭水隊:秦都咸陽故城遺址的調查和試掘,考古1962年6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秦始皇陵調查簡報,考古1962年8期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三橋鎮高窯村出土的西漢銅器群,考古1963年2期程學華:西安市東郊漢墓中發現的帶字陶倉,考古1963年4期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鳳翔隊:秦都雍城遺址勘查,考古1963年8期陳直:關于西安三橋高窯村西漢銅器銘文的幾點意見,考古1963年8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興平縣茂陵勘查,考古1964年2期唐金裕:西安市北郊漢代磚瓦窯址,考古1964年4期韓偉等:陜西藍田發現罕見的文物,考古1964年6期臨潼縣文化館:陜西臨潼發現秦墓,考古1965年5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寶雞陽平鎮秦家溝村秦墓發掘記,考古1965年7期陜西省博物館等:長安窩頭寨漢代錢范遺址調查,考古1972年5期咸陽市博物館:咸陽市近年發現的一批秦漢遺物,考古1973年3期陜西省博物館、文管會勘查小組:秦都咸陽故城遺址發現的窯址和銅器,考古1974年1期朱捷元等:陜西長安縣小蘇村出土的銅建筑構件,考古1975年2期寶雞市博物館等:陜西省千陽縣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975年3期寶雞市博物館等:千陽縣西漢墓中出土算籌,考古1976年2期鳳翔縣文化館等:鳳翔先秦宮殿試掘及其銅質建筑構件,考古1976年2期王學理等:西安任家坡漢陵叢葬坑的發掘,考古1976年2期羅西章:扶風姜塬發現漢代外國銘文鉛餅,考古1976年4期考古研究所資料室:西安漢城故址出土一批帶銘文的鉛餅,考古1977年4期興平縣文化館等:陜西興平漢墓出土的銅漏壺,考古1978年1期蔡永華:解放后西安附近發現的西漢、新莽錢范,考古1978年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漢長安城武庫遺址發掘的初步收獲,考古1978年4期咸陽市博物館:陜西咸陽馬泉西漢墓,考古1979年2期戴應新:陜北清澗、米脂、佳縣出土古代銅器,考古1980年1期王丕忠等:咸陽市發現的麟趾金和馬蹄金,考古1980年4期咸陽市博物館:漢安陵的勘查及其陪葬墓中的彩繪陶俑,考古1981年5期陜西省文管會、澄城縣文化館聯合發掘隊:陜西坡頭村西漢鑄錢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2年1期咸陽市文管會等:咸陽市空心磚漢墓清理簡報,考古1982年3期戴應新等:陜西綏德縣延家岔東漢畫像石墓,考古1983年3期淳化縣文化館:陜西淳化縣出土漢代陶棺,考古1983年9期淳化縣文化館:陜西淳化縣出土漢代銅鏡,考古1983年9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杜陵工作隊:1982-1983年西漢杜陵的考古工作收獲,考古1984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漢長安城發現西漢窖藏銅器,考古1985年5期郭清華:陜西勉縣老道寺漢墓,考古1985年5期趙叢蒼:陜西鳳翔西河發現漢代青銅器窖藏,考古1985年8期姚生民:陜西淳化縣出土漢代銅量器,考古1985年11期綏德縣博物館:陜西綏德縣發現漢畫像石墓,考古1986年1期徐信印等:陜西安康近年發現的幾處畫像磚,考古1987年3期閻宏斌:寶雞出土一件西漢“一斗一升”銅鼎,考古1987年8期吳蘭等:陜西米脂縣官莊東漢畫像石墓,考古1987年11期寶雞市考古隊:寶雞市譚家村四號漢墓,考古1987年12期商洛地區文管會:陜西商縣西澗發現漢墓,考古1988年6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漢長安城未央宮第三號建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9年1期齊鴻浩:陜西黃龍縣梁家山磚廠漢墓,考古1989年3期李林:陜西綏德延家岔二號畫像石墓,考古1990年2期姚生民:陜西淳化縣下常社秦漢遺址,考古1990年8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漢長安城1號窯址發掘簡報,考古1991年1期林泊:秦東陵出土的部分陶文,考古1991年5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杜陵工作隊:1984-1985年西漢宣帝杜陵的考古工作收獲,考古1991年1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漢長安城2-8號窯址發掘簡報,考古1992年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漢長安城未央宮第二號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2年8期姬乃軍:陜西志丹縣永寧鄉發現秦直道行宮遺址,考古1992年10期林泊:陜西臨潼漢新豐遺址調查,考古1993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漢長安城未央宮第四號建筑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3年11期林泊:陜西臨潼縣新出土幾枚漢代印章,考古1993年1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漢長安城23-27號窯址發掘簡報,考古1994年1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1992年漢長安城鑄鐵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5年9期楊宏明等:陜西安塞縣王家灣發現漢墓,考古1995年1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漢長安城未央宮西南角樓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6年3期姬乃軍:陜西富縣秦“上郡塞”長城踏察,考古1996年3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漢長安城北宮的勘探及其南面磚瓦窯的發掘,考古1996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1996年漢長安城冶鑄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7年7期趙叢蒼等:陜西眉縣成山宮城址的調查,考古1998年6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國立文化財研究所中日聯合考古隊:漢長安城桂宮二號建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9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國立文化財研究所中日聯合考古隊:漢長安城桂宮二號建筑遺址B區發掘簡報,考古2000年1期始皇陵考古隊:秦始皇陵園K9901試掘簡報,考古2001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國立文化財中日聯合考古隊:漢長安城桂宮三號建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1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漢長安城桂宮四號建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2年1期林泊:陜西驪山小型秦墓祭位坑的勘查,考古2002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西安北郊龍首村西漢墓發掘簡報,考古2002年5期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安秦始皇陵園的考古新發現,考古2002年7期劉振東:漢長安城新發現六座窯址,考古2002年1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漢長安城長樂宮排水管道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3年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市阿房宮遺址的考古新發現,考古2004年4期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陜西鳳翔縣長青西漢汧河碼頭倉儲建筑遺址,考古2005年7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漢長安城長樂宮發現凌室遺址,考古2005年9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市上林苑遺址一號、二號建筑發掘簡報,考古2006年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市漢長安城長樂宮四號建筑遺址,考古2006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市漢長安城城墻西南角遺址的鉆探與試掘,考古2006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市上林苑遺址三號建筑及五號建筑排水管道遺跡的發掘,考古2007年3期王維坤等:西安市西北大學校園發現一座漢墓,考古2007年5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市上林苑遺址六號建筑的勘探和試掘,考古2007年11期唐金裕:西安西郊漢代建筑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9年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櫟陽發掘隊:秦漢櫟陽城遺址的勘探和試掘,考古學報1985年3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唐城隊:西安北郊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1年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隊:漢長安城窯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4年1期安康水電站庫區考古隊:陜西紫陽白馬石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5年2期李林:陜西綏德縣黃家塔漢代畫像石墓群,考古學集刊第14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的發掘,考古學報2001年4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漢長安城長樂宮二號建筑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4年1期阿房宮考古工作隊:阿房宮前殿遺址的考古勘探與發掘,考古學報2005年2期阿房宮考古工作隊:上林苑四號建筑遺址的勘探和發掘,考古學報2007年3期南北朝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南郊長坡村北朝墓的發掘,考古1959年6期張子波:陜西咸陽發現北朝是辟邪,考古1960年5期梁星彭:陜西扶風縣崇正鎮發現古城,考古1963年4期任樹民:陜西白水縣發現“晉歸義羌王”印,考古1991年3期劉少敏等:陜西岐山出土西晉官印,考古1994年5期西安市文物保護研究所:西安市北周史君石槨墓,考古2004年7期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陜西咸陽市文林小區前秦朱氏家族墓的發掘,考古2005年4期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陜西咸陽頭道塬十六國墓葬,考古2005年6期隋唐五代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東郊唐墓清理記,考古1956年6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郭家灘唐墓清理簡報,考古1956年6期張正齡:西安韓森寨唐墓清理記,考古1957年5期馬得志等: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考古1958年1期馬得志:唐大明宮發掘簡報,考古1959年6期唐金裕:西安郊區隋李靜訓墓發掘簡報,考古1959年9期馬得志:唐長安興慶宮發掘記,考古1959年10期陜西考古所唐墓工作組:西安東郊唐蘇思勖墓清理簡報,考古1960年1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清理簡報,考古1960年3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發掘隊:唐長安城西市遺址發掘,考古1961年5期馬得志:1959-1960年唐大明宮發掘簡報,考古1961年7期唐金裕:西安市西郊唐代磚瓦窯址,考古1961年9期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咸陽唐蘇君墓發掘,考古1963年9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發掘隊:唐代長安城考古記略,考古1963年11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發掘隊:唐青龍寺遺址踏察記略,考古1964年7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發現晚唐祆教的漢、婆羅缽文合璧墓志,考古1964年9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市西窯頭村唐墓清理記,考古1965年8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隊:唐代長安城明德門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74年1期朱捷元等:陜西長安和耀縣發現的波斯薩珊朝銀幣,考古1974年2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隊:唐青龍寺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74年5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唐阿史那忠墓發掘簡報,考古1977年2期富平縣文化館等:唐李鳳墓發掘簡報,考古1977年5期陜西省文管會等:陜西禮泉唐張士貴墓,考古1978年3期盧建國:陜西銅川唐玉華宮遺址調查,考古1978年6期馬得志:唐長安城發掘新收獲,考古1987年5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唐長安皇城含光門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7年5期李健超:隋唐長安城實際寺遺址出土文物,考古1988年4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陜西唐大明宮含耀門遺址發掘記,考古1988年11期耀州窯博物館:陜西銅川黃堡耀州窯遺址發現五代“官”款青瓷,考古1989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唐長安城安定坊發掘記,考古1989年4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唐長安西明寺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0年1期陳安立等:西安東郊發現一座唐墓,考古1991年3期常青:陜西麟游慈善寺石窟的初步研究,考古1992年10期張連喜:西安出土一尊北周石雕佛像,考古1995年4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隊:陜西麟游縣麟游橋佛教摩崖造像,考古1995年1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隋仁壽宮唐九成宮37號殿址的發掘,考古1995年12期王昌富等:陜西商州市發現唐代墓葬群,考古1996年1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隊等:陜西麟游縣慈善寺南崖佛龕與敬福經的調查,考古1997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陜西西安唐長安城圜丘遺址的發掘,考古2000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文化財研究所奈良文化財研究所聯合考古隊:唐長安城大明宮太液池遺址考古新收獲,考古2003年11期同上:唐長安城大明宮太液池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3年11期同上:西安唐大明宮太液池南岸遺址發現大型廊廡建筑遺存,考古2004年9同上:西安唐長安城大明宮太掖池遺址新發現,考古2005年12期同上:西安市唐長安城大明宮太液池遺址,考古2005年7期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考古系:西安唐長安城太平坊隋唐時期遺跡的清理,考古2005年9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小雁塔東院出土唐薦福寺遺物,考古2006年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隊:西安市唐長安城大明宮丹鳳門遺址的發掘,考古2006年7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隊:西安市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以南的考古新發現,考古2007年9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唐長安城地基初步探測,考古學報1958年3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西安唐城隊:唐長安青龍寺遺址,考古學報1989年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1995-1996年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7年3期劉慶柱等:陜西唐陵調查報告,考古學集刊第5集宋及以后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安四府井村明安僖王墓清理簡報,考古1956年5期雷文漢:西安西郊發現元代小型土室墓,考古1957年1期陜西考古所涇水隊:陜西銅川宋代窯址,考古1959年12期馬得志:西安元代安西王府勘查記,考古1960年5期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商縣金陵寺宋僧人墓清理簡報,考古1960年6期李子春:明末一件有關物價的史料,考古1960年10期王玉清:陜西漢中市王道池村宋墓清理,考古1965年10期劉占成:陜西浦城縣延興村發現宋代銅鏡,考古1985年3期高雪:陜西清澗縣發現一件宋代瓷枕,考古1987年3期陜西省銅川市耀州窯博物館:陜西銅川陳爐鎮發現元代窖藏,考古1988年6期林培民等:陜西扶風縣出土明代重修法門寺大乘殿記碑,考古1997年4期陜西省銅川市考古研究所:陜西銅川市發現耀州窯紀年陶范,考古2003年2期二考古學綜論考古學專刊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廟底溝與三里橋,科學出版社,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寶雞北首嶺文物出版社,1983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科學出版社,1963年石興邦:半坡氏族公社,陜西出版社,1979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廟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年西安半坡博物館等:姜寨,文物出版社,1988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廟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龍崗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寶雞市考古工作隊等:寶雞福臨堡,文物出版社,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臨潼白家村巴蜀書社,1994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陜西省安康水電站庫區考古隊:陜南考古報告集三秦出版社,1994北京大學考古學系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華縣泉護村,科學出版社,2003-王家廣:耀州瓷、窯分析研究,考古1962年6期梁星彭:從鄭家坡遺址談地層學在考古分期斷代研究中對于類型學的主導作用,考古1998年4期蘇秉琦等:西安附近古文化遺存的類型和分布,考古1956年2期黃展岳:中國西安、洛陽漢唐帝陵的調查與發掘,考古1981年6期王仲殊:中國古代都城概說,考古1982年5期楊愛國:先秦兩漢時期陵墓防盜設施略論,考古1995年5期劉慶柱:中國古代都城考古學研究的幾個問題,考古2000年7期徐蘋芳:中國歷史考古學分區問題的思考,考古2000年7期三考古學分論舊石器時代張宏彥等:陜西洛南縣龍牙洞遺址石制品的初步觀察與研究,考古2001年11期王社江等:洛南盆地舊石器早期遺址聚落形態解析,考古2006年4期新石器時代鞏啟明:試論老官臺文化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魏京武:李家村老官臺裴李崗考古與文物1981年4期。石興邦:前仰韶文化的發現及其意義中國考古學研究(二),科學出版社,1986年。鞏啟明:陜西新石器時代考古工作與研究,考古與文物1988年5、6期合刊;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考古專業:案板遺址仰韶時期大型房址的發掘,文物1996年6期。西安半坡博物館:西安南殿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史前研究1984年1期。高強:姜寨史前居民圖騰初探,史前研究1984年1期。蕭兵:略論西安半坡等地發現的“割體葬儀”,考古與文物,1980年4期。嚴文明:橫陣墓地試析,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朱乃誠:元君廟仰韶墓地的研究,考古學集刊(9)。張忠培:史家村墓地的研究,考古學報1981年2期;中國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陳雍:姜寨聚落再檢討,華夏考古1996年4期。李新偉、賈笑冰:探討姜寨一期聚落的重新分組,考古1995年9期。嚴文明:姜寨早期的村落布局,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趙春青:姜寨一期墓地初探,考古1996年9期。張忠培:元君廟墓地反映的社會組織,中國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邵望平:橫陣仰韶文化墓地的性質與葬俗李文杰:華陰橫陣母系氏族墓地剖析,考古1976年3期。張忠培:關于根據半坡類型的埋葬制度探討仰韶文化社會制度的問題商榷,考古1962年7期;袁廣闊:試析姜寨出土的一幅彩陶圖案兼談半坡類型魚紋消失的原因,中原文物,王仁湘:論渭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發展的兩個階段,考古1989年1期。梁星彭:試論陜西廟底溝二期文化,考古學報年期。張忠培:客省莊文化及其相關諸問題,考古與文物年期。鞏啟明:關于客省莊文化的若干問題載中國原始文化論集,紀念尹達八十誕辰,文物出版社,年。 張瑞玲:試論渭水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考古學集刊第4集張宏彥:渭水流域老官臺文化分期與類型研究,考古學報2007年2期老武:關于西安半坡人面形彩陶花紋形象的商榷,考古1956年6期石興邦:“關于西安半坡人面形彩陶花紋形象的商榷”讀后,考古1959年6期劉敦愿:再論半坡人面形彩陶花紋,考古1957年5期夏之乾:關于解釋半坡類型墓葬制度的商榷,考古1965年11期吳加安等:漢水流域和渭河流域“前仰韶”新石器文化的性質問題,考古1984年11期蘇迎堂:評寶雞北首嶺兼說上層遺存的文化性質,考古1985年2期伊竺:關于元君廟、史家村仰韶墓地的討論,考古1985年9期王世和等:論案板三期文化遺存,考古1987年10期吳加安:李家村文化與渭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關系,考古1990年7期梁星彭:再論北首嶺下層類型的文化性質,考古1992年12期陳雍:橫陣排葬墓再檢討,考古1994年10期秦小麗:試論客省莊文化的分期,考古1995年3期錢鵬耀:關于半坡遺址的環壕與哨所,考古1998年2期錢耀鵬:關于半坡聚落及其形態演變的考察,考古1999年6期孫祖初:半坡文化再研究,考古學報1998年4期夏商周時期石璋如:傳說中周都的實地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本下冊劉軍社:渭水流域出土的商代青銅器研究,中國考古學會第九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3年。王巍等:先周文化的考古學探索,考古學報2000年3期張天恩:關中西部商文化研究,考古學報2004年1期胡謙盈:豐鎬地區諸水道的踏察兼論周都豐鎬的位置,考古1963年4期丁乙:周原的建筑遺存和銅器窖藏,考古1982年4期張長壽:記灃西新發現的獸面玉玦,考古1987年5期張長壽等:西周時期的銅漆木器具,考古1992年6期張長壽:西周的玉柄形器,考古1994年6期梁星彭:張家坡西周洞室墓淵源與族屬探討,考古1996年5期陳平:試論寶雞益門二號墓短劍及有關問題,考古1995年4期郭沫若:長安縣張家坡銅器群銘文匯釋,考古學報1962年1期秦漢段清波等:秦始皇帝陵的外藏系統,考古2003年11期段清波:秦始皇陵封土建筑探討兼釋“中成觀游”,考古2006年5期王仲殊等:漢長安城考古50 周年筆談,考古2006年10期劉振東等:西漢長樂宮遺址的發現與初步研究,考古2006年10期劉慶柱等:漢長安城考古的回顧與瞻望紀念漢長安城考古半個世紀,考古2006年10期劉慶柱等: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考慮,考古學報2001年4期王仲殊:漢代物質文化略說,考古1956年1期許道嶺等:關于西安西郊發現的漢代建筑遺址是明堂或辟雍的討論(兩篇),考古1959年4期曾庸:西漢宮殿、官署的瓦當,考古1959年12期黃展岳:漢長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