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課件.ppt_第1頁
《嘉陵江上》課件.ppt_第2頁
《嘉陵江上》課件.ppt_第3頁
《嘉陵江上》課件.ppt_第4頁
《嘉陵江上》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嘉陵江上 創作歌曲 嘉陵江上 1939年初作于重慶 端木蕻良的詞作是一首散文詩 賀綠汀嘗試多種譜曲方法 均不理想 最后 他背熟歌詞 獨自徘徊在長江邊上 反復輕聲朗誦 終于抑揚頓挫的語勢中摸索到相應的旋律 寫出了這首接近于歌劇詠嘆調的獨唱曲 這首歌寄托了作者對失去的家園 東北三省的懷念 唱出了收復失地的決心 它問世以來 受到群眾的廣泛歡迎 并作為男高音獨唱曲目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唱 深情地表達了成千上萬流亡到大后方 悲憤地 徘徊在嘉陵江上 的同胞 對強占了自己家鄉的日本侵略者的切齒痛恨 對淪陷在敵人鐵蹄下的故鄉和親人的深切懷念 本課是朗誦調風格的戲劇性獨唱曲 作曲家從散文詩句式參差不齊的特點和前后兩個段落的不同情緒出發 譜寫出以漢語語調為基調的朗誦風格的旋律和帶有戲劇性的二段體結構的獨唱音樂 歌曲前段是悲劇性的回憶 每個樂句都由疏密相間的諾干長音 拖腔和密集的短音構成 大量使用三連音音型 使音樂充滿動蕩 緊張的內質 如同沉痛之中掩抑著巨大的悲憤 嘉陵江上 的樂句和樂段多為不平衡機構 形成了音樂上的情緒波動 推動著旋律的行進和發展 前奏部分由2個5 4的不平衡樂句構成 第一樂段有5個樂句 為4 5 7 7 7的句法結構 第二樂段由3個7 6 6結構的樂句構成 結構上均不穩定 演唱時要根據樂句 樂段的結構特點和情緒波動 從總體上把握住情感的變化 樂句與樂段 旋律特征 嘉陵江上 的歌曲旋律緊隨歌詞中漢語風格朗誦的進行而發展 形成帶有戲劇性的二段體結構 第一段是悲劇性的回憶 由疏密相間的長音 拖腔和大量短音構成 還使用了裝飾音 三連音 使音樂具有緊張而激蕩的內質 沉痛中隱藏著巨大悲憤 第二段在情感上有明顯的變化 形成對比 旋律上連續遞進升高 情緒飽滿堅定 調式特征 歌曲的第一段在b和聲小調 第二段經歷了由e小調 G大調到主調b小調的轉化和回歸情緒由小調中的悲傷到G大調的激動悲壯 形成歌曲的第二個高潮 有利于情感的發展 而第二段第二句最后兩小節轉回到主調 實現了調式及調性的回歸 節奏特征 嘉陵江上 的節奏也緊密結合了歌詞朗誦的抑揚頓挫 形成了頗具特色的音響效果 如歌曲的第一句中 打到了 的節奏型為前八后十六 失去了 使用了三連音 田舍 后的則用了四分休止符 演唱者也要在充分理解歌詞和朗誦音調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 你知道嗎 除了本課 還有哪些描繪川蜀一帶的歌 太陽出來喜洋洋 大河漲水浪沙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