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習題第七章要素價格與分配理論.doc_第1頁
《微觀經濟學》習題第七章要素價格與分配理論.doc_第2頁
《微觀經濟學》習題第七章要素價格與分配理論.doc_第3頁
《微觀經濟學》習題第七章要素價格與分配理論.doc_第4頁
《微觀經濟學》習題第七章要素價格與分配理論.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 要素價格與分配理論【本章學習目標】 能夠分析完全競爭廠商和非完全競爭廠商使用要素的價格和數量的決定 掌握工資的決定、土地價格的決定、準租金、經濟租金的概念。了解超額利潤的來源一、名詞解釋:1生產要素需求 2邊際物質產品(MPP) 3邊際產品價值(VMP)4邊際收益產品(MRP) 5邊際要素成本(MFC) 6買方壟斷7賣方壟斷 8雙邊壟斷 9級差地租10準地租 11經濟租金 二、選擇題1如果廠商處于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變要素,則廠商對要素A的需求曲線由以下何者給出?( )AVMP曲線 BMPP曲線 CMFC曲線 D以上都不是2在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中經營的廠商,其利潤達到最大化的條件為( )。AP=MC,且MC上升 BMPP/P=MPP/ P=1/ MC CMPP/P=MPP/ P DMPP/P=MPP/ P=1/ MC=1/P3. 如果廠商處于非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變要素,則廠商對要素A的需求曲線有以下何者給出?( )AVMP曲線 BMRP曲線 CMFC曲線 DMPP曲線4.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所以向右下方傾斜,是因為( )。A要素的邊際收益產量遞減 B要素生產的產品邊際效用遞減C要素參加生產的規模報酬遞減 D以上均不對5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和非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兩種條件下的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相比( )。A前者于后者重合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比后者平坦 D無法確定6假定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產品的價格和邊際收益均等于4,且此時廠商得到了最大利潤,則各種生產要素的邊際物質產品為( )。A2 B1 C4 D不可確知7如果政府大力提倡用先進的機器來代替勞動,這將導致( )。A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 B勞動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C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左移動 D勞動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8準租金與廠商的總利潤相比( )。A相等 B前者大 C后者大 D均有可能9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對于某一種用途的土地而言,其地租的決定因素應為( )。A地主的定價 B土地的供給曲線 C土地的需求曲線 D以上均不是10經濟學中所指的經濟利潤是指( )A總收益與顯成本之間的差額 B正常利潤 C總收益與隱成本之間的差額 D超額利潤11假設某足球明星的年薪為100萬元,但若他從事其他職業,最多只能得到10 萬元,那么該足球明星所獲得的經濟地租為( )。A10萬元 B100 萬元C90萬元 D不可確知 12在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上,整個市場的供給曲線是一條( )A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B 垂直線C水平線 D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13市場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與單個廠商對這種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相比( )。A前者比后者陡 B前者與后者重合C前者比后者平坦 D不可確知14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 ) A勞動的供給量一直增加 B 勞動的供給量先增加,但工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勞動的供給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 C勞動的供給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了 D勞動的供給量先減少,后增加15有A、B兩個人,A每月要求的工資1000元,B每月要求的工資為1500元。兩個人在同一個工廠同樣崗位工作,每個人得到的工資均為1700元。由此可知A、B兩個人得到的月經濟租金( )。A分別為700元、200元 B均為700元 C均為200元 D分別為200元、700元16準租金為( )。A當利潤=0時,準租金等與總固定成本B廠商的總收益減去總的可變成本 C對供給量暫時固定的生產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產要素的收益D 以上都對17買方壟斷指( )。A廠商在產品市場處于完全競爭,要素市場上是壟斷買方,即要素市場上是唯一買主 B廠商在要素市場是處于完全競爭,產品市場是壟斷賣方,即產品市場上是唯一的賣主 C廠商在要素市場上是處于完全競爭,在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 D廠商在要素市場上是處于壟斷買方,即要素市場上是唯一買主,在產品市場是壟斷賣方,即產品市場是唯一的賣主18賣方壟斷指( )A廠商在產品市場處于完全競爭,要素市場上是壟斷買方,即要素市場上是唯一買主 B廠商在要素市場是處于完全競爭,產品市場是壟斷賣方,即產品市場上是唯一的賣主 C廠商在要素市場上是處于完全競爭,在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 D廠商在要素市場上是處于壟斷買方,即要素市場上是唯一買主,在產品市場是壟斷賣方,即產品市場是唯一的賣主19雙邊壟斷指( )。A廠商在產品市場處于完全競爭,要素市場上是壟斷買方,即要素市場上是唯一買主 B廠商在要素市場是處于完全競爭,產品市場是壟斷賣方,即產品市場上是唯一的賣主 C廠商在要素市場上是處于完全競爭,在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 D廠商在要素市場上是處于壟斷買方,即要素市場上是唯一買主,在產品市場是壟斷賣方,即產品市場是唯一的賣主。20.如果人們對閑暇的需求增加,那么( ) A工資率下降,勞動的供給量會增加 B工資率下降,勞動的供給量減少 C工資率上升,勞動的供給量會增加 D工資率上升,勞動的供給量減少21.某工人在每小時工資5元時,每月掙1500元,在每小時工資7元時,每月掙1680元,由此可以斷定( )。 A. 收入效應起著主要作用; B. 替代效應起著主要作用; C. 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都沒起作用; D. 無法判定。 22如果( ),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A. 僅考慮收入效應 B. 僅考慮替代效應 C. 既考慮替代效應又考慮收入效應,但替代效應更強 D. 既考慮替代效應又考慮收入效應,但收入效應更強三、判斷題1在一個競爭性的勞動市場上,如果最低工資高于均衡工資,必然引起失業。( )2在任何市場結構都有VMP=MRP。( )3廠商的超額利潤只有壟斷才能獲得。( )4勞動的工資永遠等于廠商的邊際要素成本。( )5土地的價格完全由土地的需求來決定,與土地的供給無關。( )6經濟租金等于要素收入與其機會成本之差額。( )7. 生產者剩余是指生產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超過他愿意接受的收入部分。( )8生產要素的供給曲線由廠商的平均要素成本曲線決定。( )9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由廠商的邊際收益產品曲線決定。( )10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直接需求。( )四、問答題:1 生產要素需求的性質有哪些?2為什么廠商利潤極大化的條件MCMR可以重新表達為MFCMRP?假如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那么利潤極大化的條件MCMRP就可以表達為MFCVMP,為什么?3完全競爭條件下,生產要素市場是如何達到均衡的?其均衡的條件是什么?4近年來,有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移入城市,使得城市的職工有較大的流動性,設勞動的邊際產品價值曲線如圖101所示。問:(a)假如移入城市的職工使勞動力的供給曲線從移到,均衡工資受何影響?(b)原有城市職工的總工資額受何影響?(c)如果城市所有資金(資本)歸原有職工所有,不屬于移入城市的職工所有,那么移入城市的職工對資本所有者得到的收入有何影響?(d)移入城市的職工對城市原有工資和資本的影響是否有好處?5勞動的供給取決于哪兩個因素? 6勞動供給曲線為什么向后彎曲?7某人接受培訓來增加人力資本,會使他以后每年增加1000元收入,而接受培訓的費用為12000元,年利率不變為10%,如果從經濟收益看,他參加培訓值得嗎?為什么?8“劣等地上永遠不會有級差地租”這句話對嗎?9土地的供給曲線為什么垂直?10假定1萬元資金在1年經營中得到600元利潤,試問利潤率是多少?再設想有一房產開發商用自有資金5千萬元,向銀行以年利率5%的成本貸款2億元,經過二年開發經營,扣除種種不包括資金成本的費用,獲利6千萬元,試問該開發商的凈利潤率(對5千萬元而言)是多少?11如何區分準地租和經濟租金?12經濟利潤也就是企業超額利潤來源哪些因素?五、計算題1在產品和要素市場中完全競爭的廠商雇傭一個勞動日的價格是20元,廠商的生產情況如表10-1所示。勞動日數345678產 出 數61115182021表10-1假設每個產品的價格是10元。問:該廠商應雇傭多少個勞動日?2假設某特定勞動市場的供需曲線分別為:DL6000100W,SL100W,則:(a)均衡工資為多少?(b)假如政府對工人提供的每單位勞動課以10美元的稅,則新的均衡工資變為多少?(c)實際上對單位勞動征收的10美元稅收由誰支付?(d)政府征收到的總稅收額為多少?3假定對勞動的市場需求曲線為,勞動的供給曲線為,其中SL、DL分別為勞動市場供給,需求的人數,W為每日工資。問:(a)在這一市場中,勞動與工資的均衡水平為多少?(b)假如政府希望把均衡工資提高到6元/日,其方法是將錢直接補貼給企業,然后由企業給工人提高工資。為使職工平均工資由原來工資提高到6元/日,政府需補貼給企業多少?新的就業水平是多少?企業付給職工的總補貼將是多少?(c)假如政府不直接補貼給企業,而是宣布法定最低工資為6元/日,則在這個工資水平下將需求多少勞動?失業人數是多少?4設某廠商只把勞動作為可變要素,其生產函數為Q0.01L3+L3+36L,Q為廠商每天產量,L為工人的日勞動小時數。所有市場均為完全競爭的,單位產品價格為0.10美元,小時工資率為4.80美元。試求當廠商利潤極大時:(a)廠商每天將投入多少勞動小時?(b)如果廠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為50美元,廠商每天生產的純利潤為多少?5一廠商生產某產品,其單價為10元,月產量為100單位,每單位產品的平均可變成本為5元,平均不變成本為4元。試求其準租金和經濟利潤。兩者相等嗎?6已知在產品市場中的某一競爭廠商的SMC、SAC、AVC函數如表103所示(單位:美元)。Q4000500060007000SMC591318SAC17141314AVC56810表10-3試問:當產品價格分別為18美元、13美元、9美元和5美元時,該廠商的總利潤與準租金各為多少?7某農場主決定租進土地250英畝,固定設備的年成本為12000美元(包括利息、折舊等),燃料種子肥料等的年成本為3000美元,生產函數為,Q為谷物年產量(噸),L為雇傭的勞動人數,勞動市場和產品市場均系完全競爭,谷物價格每噸75美元,按現行工資能實現最大利潤的雇傭量為12人,每年的最大純利潤為3200美元,他經營農場的機會成本為5000美元,求解:(a)每個農業工人的年工資為若干?(b)每英畝土地支付地租若干?8假設一壟斷者只使用一種可變的投入要素X,去生產單一產品。該可變量要素的價格為Px5,產品需求函數和生產函數分別為,求該壟斷者利潤極大時使用的X,產品數量和產品價格。9假定一壟斷廠商僅使用勞動L去生產其產品,產品按競爭市場中固定2出售,生產函數為,勞動供給函數為W60+3L,求利潤極大時的L、Q和W之值。10假設陶瓷生產者為其產品和要素市場上的完全壟斷者,陶瓷的生產函數為Q2L,其中L為生產陶瓷所使用的勞動力的數量。如果陶瓷的需求函數Q110P,陶瓷工人的供給函數為,試問為了謀求最大利潤,陶瓷生產者應該生產多少?在此產量下,L、W和P各等于多少?11已知要素A為一壟斷購買者的唯一可變要素,其、數列如表104所示。101520253035404501234567表10-4(1)求出該壟斷購買者之邊際要素成本MFCa數列;(2)又知:當Qa2時,MRPa60;Qa4時,MRPa45,MRP為一直線,則該壟斷購買者為了使其總利潤最大將使用多少單位的要素A?他支付的Pa為多少?(3)此時,壟斷購買剝削的數量為多少?12假定A企業只使用一種可變投入L,其邊際產品價值函數為,假定企業的投入L的供給價格固定不變為15元,那么,利潤極大化的L的投入數量為多少? 參考答案選擇題:1A 2D 3B 4A 5C 6B 7D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B 15A 16D 17A 18B 19D 20D21A 22C判斷題:1 2 3 4 5 6 7 8 9 10問答題:1答:(1)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派生需求、或是說引致需求 (2)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聯合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即生產所需要的要素是多種的,并且具有替代性或互補性。并且在一定范圍內,生產要素替代變動會受到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影響。2答:從不同的考察角度出發,廠商利潤極大化的條件既可以表述為MCMR,也可以表述為MFCMRP,這兩者都可以保證廠商利潤極大化目標的實現。我們知道,為了實現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需要對投入要素量、產出量作出某種抉擇。如果廠商把產量作為選擇變量,將總收益、總成本進而總利潤視為產量的函數,那么實現最大利潤的條件是,廠商把產出量調整到一定數量,使得這一產出量下的最后一個單位的產品所提供的總收益的增加量(邊際收益MR),恰好等于增加這最后一個單位的產品引起的總成本的增加量(邊際收入MC),即使得這一產出量下的MCMR。如果廠商把投入的生產要素(如勞動)作為選擇變量,將總收益、總成本進而總利潤視為投入要素的函數,那么實現最大限度利潤的條件就可以表述為MFCMRP,也就是廠商把雇傭的勞動投入量調整到一定數量,使得這一雇傭勞動總量下的最后一個單位勞動帶來的總收益的增加量(邊際收益產品MRP),恰好等于增加這最后一個單位勞動雇傭量引起的總成本的增加量(邊際要素成本MFC)。理由是:假如MRPMFC,這表示每增加一個單位的勞動投入帶來的總收益的增加量超過雇傭這個單位勞動引起的總成本的增加量,也就意味著繼續增加勞動投入量,增加的每單位勞動投入量都可獲得些許利潤,從而增加勞動投入可使總利潤有所增加;反之,假如MRPMFC,這意味著最后增加雇傭的那個單位勞動反而造成損失,從而導致總利潤較前減少。所以,如果廠商把投入要素如雇傭的勞動量作為選擇變量,實現利潤極大化的條件便是他雇傭的勞動量的MRPMFC。事實上,MCMR和MRPMFC這兩個式子可以相互轉換。由于MRPMPMR,因此,MRP/MPMR,同樣,MFC/MPMC。這是因為MFC表示多使用1單位要素所多支出的成本,MP表示多使用1單位要素所多生產的產量,因而MRP/MPMFC/MP就得到MRMC。假如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那么利潤極大化的條件MCMRP就可以表達為MFCVMP,因為在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上,PMR。這樣,表示增加單位要素投入帶來的總收益的增加量的MRP(MRMPP)就可以表示為(等同于)VMP(PMPP),相應地,利潤極大化的條件就可以表達為MFCVMP。3答:生產要素的價格就是整個生產要素的需求與供給均衡的結果,即由要素市場上的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的交點決定的。在完全競爭市場上,由于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是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曲線(VMP),要素的供給曲線是邊際成本曲線MFC,所以,廠商的要素均衡條件是:VMP=MFC=W。4答:(a)均衡工資將由降到。因為在這些農民工注入城市前,勞動的需求曲線AB與供給曲線相交于點,決定的均衡工資為;隨著這些農民工注入城市,勞動供給曲線發生了位移,新供給曲線與勞動需求曲線AB相交于點,決定的均衡工資變為了。(b)這些農民工流入城市前,城市本地勞動供給量為,工資水平為,故工資總額為,即區域所代表的金額。這些農民工流入城市后,城市本地職工工資水平降為,其工資總額變為,即區域所代表的金額。因此,本地職工總工資額因農民工的流入而減少了,其數額為。(c)我們知道,由n個工人生產的產品的總價值為這n個工人的邊際產出之和,用積分來表示即為。在農民工流入前,均衡勞動使用量為,總產值便為這個工人邊際產出之和,即圖中面積所代表的數額。由于工資總額為,資本所有者得到面積數量的收入。民工流入城市后,均衡勞動使用量為,總產值便為這個工人邊際產出之和,即圖中面積所代表的數額。此時工資總額為,資本所有者便能得到面積量的收入。與農民工大量流入城市前的相比,增加了量的收入。(d)由(b)、(c)知,民工流入城市后,本地的勞動所有者(工人)的收入損失了量,而資本所有者的收入增加了,顯然W,即資本所有者的資本總收入的增加量超過了勞動所有者(工人)工資額的損失量,其差額為。因此農民工流入城市對城市整體來說是有利的。圖10-1 5答:勞動的供給取決于以下兩個因素:(1)勞動的實際成本:即維持勞動者個人和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費用、以及勞動者的教育、勞動技能的學習、培訓等費用。 (2)勞動的心理成本:因為勞動是以犧牲休閑和享受為代價的,勞動會給勞動者心理上帶來負效用,即工資實際上就是為補償勞動這種負效用所給與的貨幣收入補償。當貨幣收入不足與補償這種負效用時,勞動就會減少。 所以,考慮到勞動心理成本后的勞動供給曲線,是一條先后彎型的曲線。即在一定工資水平上,勞動的供給與工資收入成同方向變動,當工資達到一定水平后,勞動的供給與工資收入成反方向變動。6答:勞動供給曲線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一特定時期勞動者在各種可能的工資率下愿意而且能夠提供的勞動時間。而勞動供給可看成是閑暇需求的反面。勞動供給增加就是閑暇需求減少,并且勞動價格(工資)就是閑暇的機會成本或價格。從替代效應看,工資上升總會導致閑暇需求量減少,即勞動供給增加。但從收入效應看,工資上升時,對閑暇需求也會增加。當工資較低時,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故閑暇的需求量會隨工資上升而下降,即勞動供給量會增加,但工資較高時,則工資上漲引起整個勞動收入增量就很大,收入效應可能大于替代效應,因而勞動供給會減少,引起勞動供給曲線后彎。就單個勞動者而言,一般情況下,在工資率較低的階段,勞動供給隨工資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但是,當工資率上升到一定階段以后,工作較少的時間就可以維持較好的生活水平,勞動供給量隨工資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勞動的供給曲線開始向左上方傾斜,所以,隨著工資率的提高,單個勞動者的勞動供給曲線將呈現向后彎曲的形狀。7答:不值得。因為12000元的費用每年的利息收入是1200元,而培訓后收益只有1000元,收益低于成本。8答:不對。某一塊地現在是劣等地,沒有級差地租,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可能更劣等地會被開發利用,這時候,本來的劣等地上就會產生級差地租。9答:土地供給曲線垂直,即土地使用價格(租金)變化不影響土地供給量,并不是因為自然賦予的土地數量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因為假定土地只有一種生產性用途,而沒有自由用途。事實上,任何一種資源,如果只能用于某種用途,而無其他用途,即在該用途上機會成本為0,則即使該資源價格下降,它也不會轉移到其他方面,即供給量不會減少,從而供給曲線垂直。如果土地對其所有者確有某些消費性用途(如打獵、做網球場或造私人花園等),則土地供給曲線就可能不垂直,而會略微向右上傾斜。10答:1萬元資金在1年經營中得到600元利潤,從會計利潤角度看,利潤率是6%,但從經濟利潤率看可能就沒有那樣高,如果當時年利率是5%,則經濟利潤率就只有1%。因為1萬元使用一年的機會成本也要500元。再看這位房產開發商,二年經營獲利6千萬元,其凈利潤率從經濟利潤角度看,應當從6千萬元中扣除2億5千萬元(其中5千萬元是自有資金)兩年的機會成本0.25億元(2億5千萬元在兩年中的利息是2.50.0520.25),而該開發商自有資金是5千萬元,因此,這5千萬元每年的凈利潤是25%。11答:(1)準地租又叫準租金:是指某些生產要素,在短期內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其收入主要取決于需求的變化,數值等于廠商的總收益減去總的可變成本。經濟地租是指一種特殊的要素收入形式,在長期內由于需求增加而獲得的一種超額收入,其數值等于要素收入與其機會成本的差額。 (2)區分準地租和經濟租金的關鍵:如果一種租金與需求有關、與供給無關,且僅在短期內存在,是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較好帶來的,那么它就是一般準租金;如果一種租金雖然也由需求決定、與供給無關,但它是需求增加的結果,并非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高所致,而且長期存在,那么它就是經濟租金。12答:經濟學家認為企業超額利潤產生于風險、企業家的創新和壟斷。第一,在動態的經濟里,未來是不確定的。這意味著廠商要承擔某種風險。一部分經濟利潤就是對承擔風險的報酬。在現代西方經濟學中,風險劃分為可保險的風險和不可保險的風險。有的風險如火災、洪水、盜竊、事故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估計到,這類風險是可保險的,廠商可以預先采取措施加以避免,或至多支付一些保險金就能夠得到保險。但有的風險如無法控制的需求的變化和由此帶來的收入變化,或者沒有預料到的供給變化和由此帶來的成本變化,都是不可保險的。廠商無法預先采取措施避免它的發生,更不能求助于保險公司。正是這種不可保險的風險才是經濟利潤的潛在源泉。第二,企業家在經營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他們或者引進一種新的生產方法,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或者設計出一種新產品,使需求大大增加。這就是說,企業家為了得到更多的利潤而有目的地從事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活動。當企業家進行創新的時候,在短期內別的廠商來不及模仿,因而他們處于一種壟斷的地位而得到了額外的收益。另外,企業家的創新是在一種不確定的環境里進行的,盡管他們事先對市場進行過周密的研究,他們的創新也可能在經濟上被證明是失敗的。由于創新是一種特殊的風險,廠商也要求得到更多的報酬。對創新的報酬構成經濟利潤的另一部分。第三,經濟利潤的第三個部分來自壟斷。它既可以產生于賣方壟斷,也可以產生于買方壟斷。當一個規模巨大的廠商是某個商品市場的主要賣者的時候,他可以通過控制供給來提高價格,而相互獨立的眾多買者只能接受這一價格。這樣,壟斷廠商就通過控制市場來獲取壟斷利潤。另外,當一個規模巨大的廠商是某個生產要素市場的主要買者時,他可以通過控制需求來壓低價格,而相互競爭的賣者只能接受這一價格。生產要素價格的下降導致了生產成本的下降,在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使廠商得到了超額利潤。因此,經濟利潤由對風險的報酬、對創新的報酬和壟斷利潤構成。計算題1解:由表設,可求出該廠商的邊際物質產品(MPPL)及邊際產品價值(MRPL)數列,如表10-2。勞動日數(L)產出數(Q)PVMPL=PMPPLW36102041151050205154104020618310302072021020208211101020表10-2對于追求最大利潤的完全競爭廠商來說,當VMPLW時,他必將增加使用勞動量;當VMPLW時,他又必將減少使用勞動量。只有當VMPLW時,達到均衡,廠商獲利最大利潤。由表列可以看出當L7時,VMPLW20,故該廠商應雇傭7個勞動日。2解:據題設,DL6000100W,SL100W(a)均衡時DLSL,由6000100W100W,得(美元)。(b)若政府對工人提供的每單位勞動課以10美元的稅收,則勞動供給曲線變為由,即100(W10)6000100W,得(美元)。(c)盡管政府向勞動提供者(工人)征稅,但廠商也承擔了稅額的支付,所以,實際上對單位勞動征收的10美元稅收由廠商與工人兩方面分擔。被告征稅后,廠商購買每單位勞動要支付的工資變為35美元,而不是征稅前的30美元,兩者間差額5美元即為廠商為每單位勞動支付的稅收額。工人提供每單位勞動得到35美元,但僅能留下25美元,因其中10美元得作為稅款上交給政府,他們實際得到的單位工資與征稅前的30美元相比減少了5美元,這5美元即為他們提供單位勞動實際支付的稅款。所以在這里,廠商與工人恰好平均承擔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稅款。(d)征稅后的均衡勞動雇傭量為,則政府征收到的總稅款為10250025000(美元)。3解:據題設,DL10W+150,SL20W(a)均衡時有DLSL,10W+15020W,得(元),QLDLSL205100(人)。(b)如圖99所示,當均衡工資提高到W6時,新的就業水平即為120人。設政府給企業的單位勞動補貼為S元,則補貼后的勞動需求曲線為將W6,代入,得于是政府付給企業的補貼額為元,企業付給職工的補貼額為(元)。(c)若政府宣布法定最低工資為6元/日,則此時勞動需求DL106+15090人,而勞動供給SL206120人,故失業人數為SLDL1209030(人)。4解:由題設,P0.10,W4.80(a)當廠商利潤極大時,有即解得,舍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