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議 3.3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與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課件 岳麓版.ppt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議 3.3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與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課件 岳麓版.ppt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議 3.3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與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課件 岳麓版.ppt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議 3.3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與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課件 岳麓版.ppt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議 3.3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與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課件 岳麓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3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與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 高考 定位考綱要求 1 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 2 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 解讀考綱 1 列舉李贄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 明清進步思想的突出特點有 反傳統 反教條 反封建專制 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需求 2 概述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 認識中國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從科技內容上看 應用性強 對事物的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 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 缺少實驗 從科技使用上看 主要服務于封建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 缺乏將科技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的意識 從分布上看 主要集中在與農業有關的農學 天文歷法以及醫學等方面 3 明清之際的君主專制批判思想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在我國科技史上的地位及其對世界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 將是高考的重點考查內容 考點 梳理一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1 背景 1 進步的因素 商品經濟發展 新的思想在孕育 2 階級矛盾 人民起義風起云涌 3 落后的因素 政治上 專制腐敗的王朝統治 思想上 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儒學走向僵化和因循守舊 文化上 八股取士使文化專制加強 2 內容 1 李贄 鞭撻程朱理學 否定 天理 的存在 否認孔孟學說是萬世至論 批判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道德 提倡個性自由發展 提出男女平等的觀點 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猛烈批判君主專制統治和宋明理學 倡導 經世致用 開創了一股要求個性解放 平等 民主的 具有批判 務實精神的進步思潮 王夫之 系統批判宋明理學 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體系 強調 理在氣中 由此顛覆程朱理學 道在氣先 唯心主義先驗論的理論根基 肯定作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黃宗羲 著有 原君 明儒學案 明夷待訪錄 等著作 宣稱皇帝乃是 天下之大害者 從根本上否定了陳腐的倫理綱常 提出了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 其中最主要的觀念是倡導言論自由 建立自下而上的監督機構 以保證各級政權機關清正廉潔 決策正確和國家社會安定 顧炎武 發出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的呼喚 主張為學應求務實 應關乎國計民生 致力于社會變革 經世致用 明道救世 其重視調查研究 實事求是 博學考據的治學方法開清代考證學術之風氣 3 影響 為儒學的發展變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君主專制統治造成了強烈的沖擊 帶有早期啟蒙性質 給后世民眾以深刻的啟迪 深度思維 1 明清之際 早期啟蒙思想不完善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 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 使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 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2 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 使進步思想家很難從根本上突破傳統倫理學說的羅網 建立新的學說體系 3 明清時期 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 高度強化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給早期啟蒙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4 明清統治者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使我國早期的啟蒙思想不可能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 二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1 四大發明 1 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2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印刷品是 金剛經 北宋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3 唐代發明了火藥 14世紀初火藥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4 戰國時 發明了司南 北宋時發明了指南針 13世紀傳入西歐 在地理大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 2 天文學 1 甘石星經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 其中 石氏星表 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 張衡關于地球為圓形的見解比西歐人早1000多年 3 僧一行與梁令瓚創制黃道游儀 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恒星位置的變動 4 郭守敬創制簡儀比歐洲早300多年 還編制歷法 授時歷 3 數學 1 春秋時出現九九乘法口訣 春秋戰國時出現籌算計算法 2 東漢時期 九章算術 標志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3 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 領先世界達1000年之久 4 農學 1 南北朝時 齊民要術 是我國現存的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2 元代王禎的 農書 3 明代徐光啟的 農政全書 5 醫藥學 1 中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是編撰于戰國 成書于西漢的 黃帝內經 2 東漢張仲景撰寫的 傷寒雜病論 論述了 四診療法 東漢的華佗發明最早的麻醉藥劑 麻沸散 還發明了五禽戲 3 中國古代藥物學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時珍的 本草綱目 深度思維 2 中國古代在天文學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 滿足農業生產 授農以時 的需要 服務于農業生產 2 受 天人感應 思想影響 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 合法性 3 統治者重視對天文歷法的觀測和研究 取得顯著成就 名師歸納1 明清之際出現批判思想的社會背景是什么 這些思想有什么進步意義 社會背景 1 經濟上 商品經濟發展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人們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開始變化 2 政治上 君主專制統治加強 宦官專權 吏治腐敗 階級矛盾激化 3 思想上 文化專制 八股取士 程朱理學倡導的封建禮教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 4 外交上 雖推行閉關鎖國政策 但西學東漸 近代科技的傳入使一些知識分子開闊了眼界 在這種背景下 對傳統理學的反思和批判出現了 進步意義 1 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 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 2 經世致用思想 博學考據的治學方法對后世影響較大 而立足現實 學以致用的觀念也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3 君主批判意識對君主專制統治造成了強烈的沖擊 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在其后數百年間仍具有振聾發聵的啟蒙作用 給后世民眾以深刻的啟迪 2 中國古代的科技長期領先世界的原因 1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以及農耕經濟的高度繁榮 是中國古代科技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保障 2 政府出于鞏固統治的需要及其對科技的重視與支持 3 中國古代各民族經濟 文化交流和對外交往的廣泛 外國先進科技的傳入 推動了中國古代科技進一步發展 4 中國古代一些著名科學家的個人努力與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主觀因素 3 中國古代科技有何特點 中西科學在特征和本質上有何差異 其原因何在 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 1 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服務于生產和鞏固統治的需要 2 大多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 具有較強的經驗性 3 古代科技理論的技術化傾向嚴重 而這些技術又不具有開放性 沒有轉化為普遍的社會生產力 差異 1 中國科技領域主要是應用科學 科學研究主要是采取傳統的整理典籍和總結經驗的方法 2 西方主要是理論研究 大多數科學家研究的方法是觀察 實驗和數理邏輯推導的方法 3 16世紀中西科學在內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別 正是傳統科學與近代科學在本質差異上的具體表現 原因 1 經濟方面 西方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資本主義的產生 發展 中國是分散落后的小農經濟 2 教育方面 西方是大學綜合教育 中國的教育制度以儒學為教育內容 脫離社會實際 考題研析 例1 命題視角 考查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 2010 江蘇 圣人不責人之必能 是以人人皆可以為圣 這句話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張 a 朱熹b 李贄c 陸九淵d 黃宗羲 解析 考查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 意在考查考生識記理解能力 材料中 人人皆可以為圣 一語否定孔子是天生的圣人 否定對孔子的崇拜 對正統思想發出挑戰 據此判斷 應是明中后期的李贄的思想 答案 b 變式演練1 下面觀點中屬于明代李贄的觀點是 a 天下為主 君為客 b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c 雖孔夫子亦庸眾人類也 d 工商皆本 經世致用 解析 李贄明確反對理學的教條主義 反對把孔孟之道作為區別是非的標準 a項是顧炎武的主張 b項是董仲舒對漢武帝提出的建議 d項是黃宗羲的主張 答案 c 例2 命題視角 考查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 某思想家說 我之出而仕也 為天下 為萬民 非為一姓也 他所反對的是 a 民主共和制b 中央集權制c 專制主義制度d 君主立憲制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辨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材料中思想家闡明了他當官為萬民不為一人 皇帝 服務的觀點 由此判斷他反對君主專制制度 a d兩項是民主制度的表現形式 與題意不符 b項的概念過于寬泛 不切合題意 答案 c 變式演練2 明清之際是一個 天崩地裂 的時代 一些最敏銳的心靈 進行了一場痛定思痛的反思 下列對這場反思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 反映了反對君主專制的時代要求b 沖擊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c 從根本上動搖了儒學的文化主導地位d 是近代進步思想的先聲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是反封建在思想上的反映 但并未從根本上動搖儒家的文化主導地位 答案 c 例3 命題視角 考查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 2009 浙江文綜 中國古代生產和科技在不斷進步中 中外交流也十分頻繁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耕作技術大體經歷了從 刀耕火種 到耦犁 一牛挽犁的發展過程b 紡織原料使用的先后順序是麻和葛 家蠶絲 棉花c 指南針在明清時期經由海路傳入阿拉伯d 印刷術經由波斯傳到西方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再認再現史實的能力 中國的指南針 在12世紀末13世紀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 然后再傳入歐洲 明清時期從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開始 到1912年清朝滅亡結束 c項說法在時間上與史實不符合 答案 c 變式演練3 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證的是 a 風雨冥晦時 惟憑針盤而行 與 夜則觀星 晝則觀日 陰晦則觀指南針 b 天水西漢墓出土的紙地圖與 天工開物 中的造紙工序示意圖c 雕版印刷術與 金剛經 卷子d 農政全書 與西學東漸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處理能力 天工開物 只能直接說明明代的造紙工藝 不能說明西漢的工藝 答案 b 考情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命題中 對李贄的思想考查較多 但對其他思想家和古代科技內容考查較少 在今年的高考備考復習中 仍要對李贄的思想多加關注 同時對其他思想家的思想也要注意 對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影響也要關注 高考 展望1 考查黃宗羲的思想 黃宗羲認為 然則其 封建國家 所謂法者 一家之法 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 君以謂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黃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 由人治轉向法治b 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 建立君主立憲d 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法制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 從題干材料中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可知黃宗羲主張應先有 法治 應該以 法 治 人 答案 a 2 考查印刷術的有關知識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印于868年的 金剛經 部分 它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最早有確切印刷時間的雕版經卷 11世紀 我國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材料二 中國印刷術傳到歐洲后 約在15世紀中期 德國人首先采用了鉛活字印刷技術 自此 鉛活字統領世界印刷業500年 材料三 下圖為1879年外商在上海創辦的新式印刷工廠 點石齋書局 1882年廣東人徐潤看到點石齋圖書印制精美 獲利甚豐 遂與其兄集資在上海創辦同文書局 這是民族印刷工業之始 此后 各地相繼出現新式印刷廠 中國近代印刷業初步形成規模 我君可欺 而我民不可欺 我官可玩 而我民不可玩 申報 請回答 1 唐宋時期印刷術產生了怎樣的重大發展 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唐宋時期推動印刷術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發展 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出現 推動因素 佛教等宗教的傳播 科舉制的實行 對文化教育的重視 社會經濟的發展 對印刷品需求量大 2 從材料三中 可以看出中國近代印刷業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請說明近代印刷業在中國社會變革中的作用 答案 原因 外商企業豐富利潤的刺激 作用 印刷書刊 報紙 宣傳政治綱領 挽救民族危亡 3 綜合上述三則材料內容 請你為探究活動主題起一個名字 答案 本小題要求學生抓住核心即可 例如 中國印刷術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 解析 第 1 問關鍵在于結合唐宋時期的政治 經濟 文化發展情況回答 第 2 問較為明顯 可直接回答 第 3 問關鍵在于準確把握三則材料的中心內容 備課資料1 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是如何發展儒家思想的 1 繼承 主張和諧發展 敢于探索 強調力行 2 批判 政治上 反對君主專制獨裁 提出限制君權 經濟上 重視手工業和商業 提倡 經世致用 工商皆本 思想上 批判程朱理學 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家思想體系 3 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 具有早期啟蒙性質和民主色彩 例 顧炎武認為 王 陽明 學末流背離孔門為學宗旨 不習六藝 不考百王之典 不綜當代之務 而專心于內 實乃內釋外儒之學 已非儒學之正宗 材料反映了 a 顧炎武意識到宋明理學的危機b 王陽明倡導 經世致用 c 顧炎武主張摒棄孔孟儒學d 王陽明深受西方思想影響 解析 顧炎武并非主張摒棄孔孟儒學 倡導 經世致用 的并非是王陽明 而是顧炎武 從材料來看 宋明理學面臨著危機 遭到了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批判 答案 a 2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如何 改變世界面貌 的 1 造紙術 印刷術的傳播 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興起 2 火藥改變了人類作戰方式 即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 成為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的重要武器 3 指南針的使用 促進了地理大發現和殖民擴張與掠奪 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 總之 四大發明推動了人類社會的轉型 加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