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企業負債經營及風險控制分析 摘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 負債經營已經成為廣大企業普遍接受的一種 融資方式 負債經營是指企業通過利用銀行貸款 發行各種債券 融資租賃和 商業信用等各種方式來籌集資金彌補自有資金的不足 以獲取最大收益的一種 經營活動方式 它不僅能及時快速地滿足企業對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要求 同 時還能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擴大生產規模 在保持現有股東控制權的前提 下實現股東財富的快速增長 為企業帶來生機和效益 但它同時又具有不利的 一面 不合理的負債經營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 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 因 此 如何正確認識負債經營及其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盡可能避免或控制風險 對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負債經營 財務風險 影響 對策 Corporate Debt Management and Risk Control Analysis Abstrac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market economy debt management has become general corporate financing Debt management is an enterprise through using bank loans issuing bonds leasing and trade credit financing in various ways to raise funds to make up for lack of its own funds to obtain the maximum benefit of a business approaches It can not only quickly and timely to meet the business to production and operating capital requirements while improv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expand production scale while maintaining the existing shareholders under the premise of control to achieve rapid growth in shareholder wealth for the enterprise bring vitality and effectiveness but it also has negative side the unreasonable debt management will bring huge business risk and even threaten the survival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risks and give full play its positive role as much as possible to avoid or control risk the enterpri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Operating liabilities Financial Risk Effect Measure 目 錄 1 負債經營的基本概念 1 1 1 負債經營的特點 1 1 2 負債經營的必要性 1 1 3 負債經營的前提條件 2 2 負債經營對企業的影響 2 2 1 負債經營的積極作用 2 2 1 1 負債經營有利于企業實現自身價值 2 2 1 2 負債經營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綜合資金成本 3 2 1 3 負債經營有利于股東保持企業的控制權 3 2 1 4 負債經營有利于企業轉嫁通貨膨脹風險 3 2 1 5 負債經營有利于企業獲得 杠桿效應 4 2 2 負債經營的潛在風險 6 2 2 1 財務杠桿負效應 5 2 2 2 無力償付債務風險 5 2 2 3 再籌資風險 6 2 2 4 利率變動風險 6 2 2 5 股票價格下跌風險 6 3 負債經營的風險控制建議 6 3 1 確定合理的負債規模 7 3 2 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和負債結構 7 3 3 確定合理的融資方案和發展規劃 8 3 4 設定合理的發展規劃 8 3 5 加強企業經營管理 9 3 6 建立財務風險防范指標體系 10 4 案例分析 11 5 結論 13 參考文獻 13 企業負債經營及風險控制分析企業負債經營及風險控制分析 1 負債經營的基本概念負債經營的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 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從財務分析的角度來講 負債是指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 幣計量 在未來將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經濟責任 同時也是企業經營過程中一 項不可或缺的重要資金來源 任何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借助負債 的力量 負債經營也稱舉債經營 最早起源于美國 是指企業在一定自有資金的基 礎上 為了維系企業的正常運營 擴大經營規模 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提高企業 經濟效益等而產生財務需求 于是通過銀行借款 發行債券 融資租賃和商業 信用等合法途徑來籌集外來資金以彌補自有資金的不足 從而進行生產經營管 理活動 使企業資金不斷得到補償 增值和更新的一種現代企業籌資的經營方 式 其經營優勢已得到商界人士認可并被廣泛采納 科學認識和合理利用負債 經營已成為企業普遍使用的財務手段 1 1 負債經營的特點 1 負債經營以資產保值和增值為目的 2 融資速度快 限制性條款較少 程序較為便捷 3 融資成本較低 負債籌資的籌資費用和利息費用都比權益性籌資的要 低 4 融資具有彈性 自主性較強 資金使用較為靈活 5 收益與風險并存 若企業資金運用不當 就會陷入財務危機 1 2 負債經營的必要性 在經濟體質不斷改革深入的情況下 我國的企業形式呈現多樣化 包括國 有大中型企業 民營 私營中小型企業和中外合營企業等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 中 新技術 新產品層出不窮 企業必須不斷開拓進取增強自身實力 才能求 得生存和發展 而企業僅靠內部積累和自有資金 很難滿足擴大再生產的需要 因此如何獲取資金對企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決策命題 通常情況下 企業的籌 資渠道有兩種 一是所有者投入資金 二是借入外來資金 而負債籌資作為一 種資本成本最低的企業外部籌資方式 在企業合理地利用借債時 不僅能緩解 企業自有資金的不足 有效快捷地為公司的業務發展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 還 能降低融資成本 優化財務結構 滿足企業合理資本結構的配置 最終給企業 所有者帶來額外收益 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 可以說 負債經營已是現代企業 生存的一種有效的經營方式 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下的必然選擇 1 3 負債經營的前提條件 1 企業必須是一個獨立的經營主體 擁有獨立的投資決策權 2 企業需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利益分配權和價格決策權 3 企業能正確有效地制定和實施經營 投資 融資和分配策略 4 企業具有嚴密的資信評估制度和有力的外部擔保 2 負債經營對企業的影響負債經營對企業的影響 負債經營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重要的影響 這些影響既有積極的一 面 也有消極的一面 一方面能給企業帶來效益 實現股東財富的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由于經營環境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過度或不合理的負債都會給企 業帶來極大的危害 增加財務風險 2 1 負債經營的積極作用 2 1 1 負債經營有利于企業實現自身價值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 資金實力強和融資渠道暢通的企業才能占據優勢 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必須加強自身實力 而資金規模則是檢 驗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企業通過舉債可以在較短的時間之內籌集足夠的資金 來彌補資金不足 促進企業完成市場擴張和抓住市場機遇 迅速提升企業的市 場競爭力 從而先發制人 提高市場占有率 同時負債經營能使企業保持最適 宜的現金流量 當企業獲得利潤有現金凈流入時 可以用多余的現金償還債務 讓全部資金都能有效運作 這樣不僅能降低財務費用 還能維護企業信譽 除 此之外 負債經營還具有驅動力和風險性 債權人為了保證自己資本的回收和 增值 必定會對企業的運行進行關注 這無形中就起到了對經理人員的監督 同時一定的債務壓力可以增強企業在資金使用上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使經營者 自覺加強經營管理 充分利用外部資金創造自身價值 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和經 濟效益 2 1 2 負債經營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綜合資金成本 一方面 對投資者而言 企業要定期支付利息并按時還本 債權性投資收 益率相對穩定 債權人投資風險較小 所以要求的報酬率較低 于是對于企業 來說 利用債權籌資的利息率要低于股息率 負債籌資的資金成本就低于權益 資本籌資的資金成本 另一方面 按現行制度規定 進行會計處理時負債籌資 的利息支出要計入財務費用 并且在所得稅前扣除 由此產生節稅作用 使企 業少納所得稅 從而增加權益資本收益 節稅額 利息費用 所得稅率 綜上所述 負債經營可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綜合資本成本 綜合資本成本 某類資本成本 該類資本占總資本的比重 當各類資本成本一定 且債 務資本成本較低時 負債比率越高 綜合資本成本越低 2 1 3 負債經營有利于股東保持企業的控制權 在企業面臨新的籌資決策時 如果以發行股票等方式籌集權益資本 不僅 資金成本要高于負債籌資 還會引起股權的分離 影響到現有股東對于企業的 控制權 但是如果以發行債券或向銀行等金融部門借入資本等方式籌集債務資 本 債權人無權參與公司的管理決策 在擴大資金來源的同時并不會影響企業 的控制權 有利于現有股東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2 1 4 負債經營有利于企業轉嫁通貨膨脹風險 市場中的周期性變化具有規律性 任何企業都無法避免 在通貨膨脹條件 下 貨幣將持續貶值 現金購買力隨之下降從而導致物價上漲 如果企業資金 結構設置不合理 將導致潛在的貨幣損失 但是如果企業在合理范圍內擁有較 高的債務資本 其負債金額始終以其賬面價值為標準來確認 并不隨物價指數 的變化而變化 這樣 企業實際償還賬款的真實價值必然比其所借入時賬款的 真實價值要低 這實際上是債務人將通貨膨脹的風險轉嫁給了債權人 從而使 企業獲得貨幣貶值的好處 因此利用舉債擴大生產規模比自我積累資本更有利 而且在合理的范圍內 企業資產負債率越高 長期負債比率越大 對企業越有 利 2 1 5 負債經營有利于企業獲得 杠桿效應 阿基米德曾經說過 給我一個支點 我就能撬動地球 這就是人們在生活 中常常提到的杠桿原理 在財務管理中同樣存在著財務杠桿 杠桿作用程度的 大小可以通過財務杠桿系數 DFL 來表示 它是每股收益變動百分比與稅息前 利潤變動百分比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 DFL EPS EPS EBIT EBIT 不存在優先股時公式還可推導為 DFL EBIT EBIT I 1 I EBIT I 式中 DFL 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 財務杠桿系數 EPS 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額 EPS 基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EBIT 息稅前利潤變動額 EBIT 基期的息稅前利潤 EPS EBIT I 1 所得稅稅率 股數 EBIT p b x a cmx a Tcm a 式中 I 債務利息 p 單價 b 單位變動成本 x 銷量 a 固定成本 總額 cm 單位邊際貢獻毛益 Tcm 貢獻毛益總額 由公式 可知 財務杠桿系數就是息稅前利潤增長所引起的普通股每股收 益的增長幅度 財務杠桿系數越大 則表明如果息稅前利潤上升 那么普通股 每股收益將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 則普通股每股收益將以 更快的速度下降 從而財務風險也就越大 反之 財務杠桿系數越小 財務風 險越小 由公式 可知 債務利息和息稅前利潤是影響財務杠桿系數的兩個重要因 素 在息稅前利潤不變的情況下 債務利息與財務杠桿系數呈正方向變化 債 務利息越大 財務杠桿系數越大 財務風險也越大 而影響債務利息的又有債 務利息率和資產負債率兩個因素 利息率越高 債務利息數額越大 資產負債 率 負債額 資產額 即總資本中負債占有的比率 負債比率越高 債務利息越 大 在債務利息不變的情況下 息稅前利潤與財務杠桿系數呈反方向變化 即 息稅前利潤越大 財務杠桿系數越小 財務風險越小 反之 則越大 也只有存在負債時 才會產生財務杠桿效應 若不存在負債 則債務利息 為 0 財務杠桿系數為 1 也就不存在杠桿效應 一般情況下 負債經營者對債 權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項與企業盈利水平高低無關的固定支出 企業總資本收益 率的變動會給企業所有者收益帶來大幅度的波動 這種效應在財務管理中被稱 之為 財務杠桿效應 財務杠桿效應有正效應和負效應 財務杠桿正效應是指利用負債對權益資本收益率的正面影響作用 是企業 進行負債經營的直接動機和目的 具體地說 就是由于合理使用財務杠桿而引 起的權益資本收益率的快速提高 只有當 EBIT I 即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 時 企業才能得到財務杠桿效益 在一定時間內 I 是固定的 當 EBIT 增加時 每一元息稅前利潤所負擔的債務利息就會相應降低 帶來額外收益 使得由負 債取得的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 權益資本收益率隨著總資本收益率的增 加獲得更大幅度的增加 為企業帶來明顯的財務杠桿正效應 2 2 負債經營的潛在風險 2 2 1 財務杠桿負效應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 財務杠桿效益能有效地提高權益資本利潤率 同同時 也會產生負效應 會由于財務杠桿的不合理利用而導致每股收益大幅度下滑甚 至變成負值 財務杠桿負效應實質是投資利潤率低于負債利息率時 即用負債 甚至權益資本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債務利息 使得負債所負擔的一部分經 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 當企業面臨經濟發展低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經營 困境時 由于要支付固定額度的利息 當資本利潤率下降時 權益資本利潤率 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所以企業需對財務杠桿負效應進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對 財務風險進行正確合理的測定和分析 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對策 2 2 2 無力償付債務風險 在當前 我國企業負債融資的主要渠道是銀行 一旦銀行接受企業的貸款 要求 銀行與貸款企業之間就形成債權債務關系 企業就有支付固定的利息和 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法定義務 無財務彈性可言 這對企業來說是一項固定 的財務負擔 企業在生產經營效益良好 則較易按期支付債務利息 但如果企 業短期資金運作不當 利用負債籌集到的資金進行的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 收益率 整體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惡化 不僅會造成企業權益資本利潤率大幅 下降 而且會使企業無力償還到期債務 因逾期而承受罰息 增大負債成本 如果拖欠太久 債權人會依法強制收貸 甚至取消信用 損壞企業的信譽和良 好形象 導致企業資金緊張 被迫低價拍賣或抵押資產 甚至破產倒閉 2 2 3 再籌資風險 債權人利益不受損害的一個前提條件是企業的風險程度要處于預測所允許 的范圍之內 過度的負債經營使企業資產負債率增大 對債權人的債權保證程 度降低 債權人無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風險相應增大 因此會要求公司對增加的 負債提供風險溢酬來作為可能產生風險的補償 這就導致企業定期支出的利息 等固定費用增加 籌資成本增加 同時由于債務風險的擴張和惡化的傳導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負債籌資的能力 當企業再需要融資時 投資者 會顧忌企業還債能力 企業會難以繼續得到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借款 從而影響 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 2 2 4 利率變動風險 利率是資金價格 在資金市場 利率隨著經濟形勢的景氣和不景氣以及資 金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動 利率變動會對企業負債經營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果 利率降低 負債需支付的利息減少 負債資金成本隨之降低 從而能提高企業 經濟效益 如果利率提高 企業負債資金成本隨之增加 財務費用增加 當產品 價格不變或價格提高幅度小于負債利率提高幅度時 企業將會承受利潤減少的 損失 當利潤不足以抵償貸款利息時 企業將會入不敷出 2 2 5 股票價格下跌風險 企業負債經營是否適度 是指企業的資金結構是否合理 即企業負債比率 是否與企業的具體情況相適應 以實現風險與報酬的最優組合 就股份制企業 而言 負債經營所產生的財務風險 不僅影響企業所有者權益 而且還會影響到 股票的市場價格 當負債率超過允許范圍 負債比率越高 股票風險越大 其 市場價格也必然隨之下跌 3 負債經營的風險控制建議負債經營的風險控制建議 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生存的一種有效的經營方式和必然選擇 若企業舉債 過度超過償還能力 則會給企業帶來破產的危險 若企業不舉債或舉債過少 則說明企業沒有上進心 會導致資金閑置 影響獲利能力 因此如何發揮負債 經營的優勢 減少潛在風險 對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核心問題 但負債比例 的確定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模式 企業應根據自身條件和客觀經濟環境進行全 盤考慮 權衡風險和收益 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資本結構的規避風險體系 實 現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 3 1 確定合理的負債規模 企業負債經營一定要適度 盲目舉債只會造成資金閑置積壓和增加利息負 擔 造成資金浪費 舉債不足或延遲又會影響企業經營 使企業喪失良好的投 資機會 首先 企業負債經營必須滿足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這個先決條件 否則就不能舉債 只能利用權益性籌資并努力減少現有債務 避免財務杠桿的 反效應 其次 企業負債經營應該在滿足企業最低必要資金需求量的前提下 把剩 余的資金充分利用到生產發展上去 減少不必要的固定資產投資 限制不合理 的開支 我認為 當企業處于市場經濟繁榮或復蘇階段且銷售收入增長幅度較 高時 可以適當增加負債比例 抓住有利投資機會迅速發展 當處于市場經濟 蕭條或衰退階段時 應盡可能縮減控制負債 以減少損失避免破產 最后 企業負債規模還取決于所有者與債權人的認同程度 在正杠桿率的 情況下 企業負債越多 權益資本收益率就越高 但債權人只能獲得固定的利 息和本金 實現的高額利潤全部由企業股東占有 因此債權人為了平衡權益和 風險 會設法收回貸款 3 2 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和負債結構 負債經營能給企業的投資者帶來收益 但同時也增大了經營風險 企業應 該將這些風險收益因素進行權衡 確定能在一定風險條件下獲取最大收益的資 本結構和負債結構 在理論分析中 最佳資本結構的確定往往以加權平均資金 成本最低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為依據 首先 企業必須保持借入資本和自有資本有一定比例 這個比率的大小是 保證財務結構穩健的基礎 應從企業自身的實際生產經營能力 資金周轉情況 和償債能力等方面綜合分析 根據企業未來時期銷售收入的增長情況和穩定程 度得出最適度的資產負債率 對于一般企業資產負債率控制在 50 即可 如果 過高會增加經營風險 我認為 40 較合適 30 偏低 過低則發揮不出債務經營 的優點 債務比例的高低也是投資人進行投資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同時企 業不要為了還舊債而舉債 生產經營中的舉債是為促使企業效益最大化 以債 還債只會造成企業財務狀況的惡性循環 其次 企業必須保持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有一定比例 因為流動資產的變 現能力比固定資產強很多 流動資產所占比率越大 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 但 是過多的流動資產也會造成資金閑置 對企業增加收益不利 所以企業應該正 確分析投資方案獲利能力和風險之間互為消漲的關系 把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 的比例確定在合理范疇之內 具有償付長 短期到期負債本息的流動資產 我 認為 短期債務比率較高的企業 應努力保持資產的流動性 可以用于購置房 地產項目 中長期債務比率較高金額較大的企業 應分期提取償債基金 在債 務到期之前用來進行有流動性和收益性的短期投資 使企業非營運資產損失得 到分擔 消化和吸收 最后 企業必須確立合理的負債結構即借入資金的來源結構和期限結構 根據借款金額 使用期限 利率大小確定適合的融資方式 同時或分別選擇向 銀行借款 發行債券 融資租賃或引進外資 并在企業負債總額一定的情況下 確定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比例 我認為 長期資產所占比重較大的企業應盡 量減少短期負債 適當發行股票籌資和增加長期負債 流動資產所占比重較大 的企業應盡量增加流動負債 銷售增長穩定的企業應盡量增加短期負債 銷售 情況波動幅度大的企業應盡量減少短期負債 使企業長短期債務結構趨于合理 以減輕到期支付壓力和風險 3 3 確定合理的融資方案 企業進行籌資時 應該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和資本分析 首先 企業必須把資金成本率的高低作為籌資的主要標準 從企業的獲利 前景入手確定償債能力 根據償債能力和業務增長預測來研究確定負債額度 根 據負債額度確定借債的方式 利用凈現值法 凈現值 未來報酬總現值 建設投 資總額 和內部收益率法計算出預期投資報酬率是否高于負債利息率 根據所 需要的資金數量 對不同籌資方案預算的資金成本進行比較 其次 企業必須選擇安全資金 規避財務風險 安全資金主要用權益負債 率來核算 權益負債率 負債 所有者權益 隨著債務資金在資金結構中的比例 提高 企業無力還債的風險也增大 因此企業在做投資決策時 應擴大投資渠 道 實現融資市場多邊化 應可能地選擇投資少 見效快 風險小 收益大的 項目 以保證資金的快速周轉 但是我認為 對于收益遠大于其他籌資方案的 債務資金 企業也有必要勇于承擔風險 應盡量采用 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3 4 設定合理的發展規劃 首先 要充分考慮市場利率和匯率的走勢 深入研究我國資金市場的供求 變化 通過其內在規律預測未來利率走向 做出相應的籌資安排和發展規劃 根據國際金融這門選修課所學到的知識 我認為當利率處于高水平或由高向低 的過渡期時 應減少籌資 只籌借經營必需的短期資金 并對必須籌措的資金 采取浮動利率的計息方式 當利率處于低水平或由低向高的過渡期時 應盡量 籌借長期資金并采用固定利率的計息方式 這樣可以保持較低的資金成本 對 于有外匯業務的企業 還應預測和分析外幣匯價變動的帶來的風險 制定外匯 風險管理策略 采取及時有效的防范措施 例如 2008 年金融危機時 美元大幅 度貶值 就應該及時減少籌集美元之類的外匯資金 以免產生更多的外匯損失 其次 要充分考慮企業產品銷售市場 未來銷售收入和穩定情況 企業所 處行業競爭等因素 因為企業獲利能力是其負債能力的保證 所以我認為如果 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良好 產品處于其市場壽命周期中的成長期 有廣闊的發 展前景和贏利能力 就可適當地增加負債 擴大產品經營規模 實現產品多樣 化經營 充分利用財務杠桿取得效益 如果企業贏利能力較低 產品銷售情況 在走下坡路 就應該對負債規模加以控制 對產品進行淘汰更新 使其更適應 市場發展的需求 最后 要確定合理的合并策略 很多企業通過合并產業鏈來進行整合 這 樣雖然有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 但資金的運動是一個往復的過程 其流程復雜且資金周轉緩慢 如果是一條產業鏈的整合 當某一環節出現問題 時 會導致下游受損和資金鏈斷裂 必然會給企業的整個運營帶來風險 所以 我認為企業應該采取橫向發展策略 進行跨行業整合 這樣即使某一環節出現 問題 各行業之間可以互相補救 資金的供應也不會中斷 3 5 加強企業經營管理 企業通過各種方式融入資金后 下一步就應該管理好資金 加強企業的財 務管理水平可以降低負債經營的風險 首先 要充分利用財務核算資料 抓好流動資金的深層管理 隨時了解現 金流量的變化情況 及時調度現金的流入和現金的流出量 加速資金流轉 實 行資金的動態管理 目前我國的企業應收賬款比例偏高 我認為企業可以制定 相應的催還政策 建立信用制度 還可以用現金折扣的方式盡快收回貨款 提 高資金流動性 其次 必須根據市場需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 努力增產暢銷產品 提高產 品質量 在產品結構 質量 經營 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實統籌規劃 實現企業 管理最佳狀態 確保產品及時轉化為貨幣資金 提高資金利用率 再次 可以建立銀行參與制度 使銀行納入企業的管理層 通過資本結構 的優化 加強對貸款資金的適時監控制度 這樣不僅能減少股東的監督成本 還能充分獲取有關企業經營和投資決策的信息 實現較好的風險控制 以防止 不良債權的產生 最后 推行經營管理責任制 加強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 加強員工的風險 責任意識 樹立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 實施業務流程的標準化設計與控制 事 后的復核與分析控制和財產清查核對控制 我認為可以采用責任制 將任務分 配落實到各個部門及個人 實行獎罰制度 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 盡可能地降 低資金成本 達到提高經營效益的目的 管理控制流程如下圖所示 經 營 控 制 管 理 控 制 業 務 控 制 目標 制定 控制 活動 風險 管理 信息 溝通 績效 評價 銷售與收款循環 采購與付款循環 生產與存貨循環 工資薪金循環 固定資產循環 投資循環 籌資循環 貨幣資金循環 圖 1 管理控制流程圖 3 6 建立財務風險防范指標體系建立財務風險防范指標體系 企業要想把負債經營帶來的風險程度降到最低 就必須建立以資本增值為 核心 包括財務效益狀況 資本運營狀況 償債能力狀況 發展能力狀況等的 企業績效評價體制和風險預防機制 全面評價企業的經營能力 及時預測財務 風險 制定防范措施 以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 以下是一些核算企業盈利能力 和償債能力的分析考核指標 資產負債率 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 該比率反映負債占總資產的比重大小 一般合理的比率值為 50 若大于 1 則表示企業已經資不抵債 產權比率 負債 所有者權益 該比率越高 表明負債程度越多 償債壓 力越大 自有資本比率 自有資本 資產總額 該比率反映自有資本占總資產的比 重大小 一般合理的比值率為 50 現金債務總額比 經營現金凈收入 債務總額 該比率反映企業支付利息 的最高限度 比率越高 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 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 流動負債 該比率反映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 債的能力 比率越高 表明企業周轉資金越充裕 支付能力越強 流動比率是 測定企業償債能力的代表性指標 一般認為合理的比率值為 2 低于 2 則表示 短期償債能力偏低 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 存貨 流動負債 該比率更進一步測量流動資產 的償債能力 一般合理的比率值為 1 低于 1 則表示短期償債能力偏低 應收賬款周轉率 該指標反映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 一般來說 比率越 高 周轉速度越快 說明資金流動性好 壞賬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小 存貨周轉率 該指標反映存貨的周轉速度 比率越高 周轉速度越快 債務利息償付倍數 凈收益 利息費用 所得稅 利息費用 該指標反 映企業的償債能力 比率越高 表明企業償債能力越強 債務償還本息償付比率 息稅前利潤 利息費用 債務本金 1 所得稅稅 率 該比率反映債權人投入資本的風險 比率越高 表明企業負債本息償還 能力越高 經營風險越低 一般合理的比率值在 l 3 比率若等于 1 表示收 益剛夠支付利息費用 當比率值小于 1 時 企業必須用自有資金收益來補償債 務利息 應果斷停止負債經營 除此之外 還可以利用阿爾曼 z 計分模型 將多種財務指標加權匯總計 算得出總判別分 z 值 較為準確地計算出企業陷入財務風險的可能性 建立財 務失敗預警系統 其函數公式為 Z 1 2x1 1 4x2 3 3x3 0 6x4 0 999x5 式中 x1 營運資本 總資產 x2 留存收益 總資產 x3 息稅前利潤 總資產 x4 普通股和優先股市場價值總額 負債賬面價值總額 x5 銷售收入 資產總額 阿爾曼經驗數據表明 Z 值大于 2 675 時 表明企業財務狀況良好 無需 發出預警信息 Z 值小于 1 81 時 表明企業面臨較大財務風險 需要發出輕度 預警信息 Z 值處于 1 81 至 2 675 間時 表明企業財務極不穩定 需要發出強 度預警信息 我認為此時企業應與債權人積極協商 采用期限展延 停息掛賬 或重組債務將債權轉為股權等解決辦法 及時解決財務危機 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公司名稱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背景 上海航空公司成立于 1985 年 12 月 于 2000 年 11 月整體變更 設立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 10 月 11 日發行 A 股股票在上海證券 交易所正式上市 股票代碼為 600591 注冊資本為 52100 萬元 開盤價為 7 13 元 主營業務 經營國內干線客貨運輸為主 同時從事國際和地區航空客 貨 運輸及代理等業務 經營狀況 根據其財務報表顯示 公司一直以負債經營為主 近三年的負 債率都在 90 左右 說明公司初始創辦時期規模比較小 只有靠地方政府信用 舉債經營 同時也反映了航空業獨有的飛機租賃的經營特點 財務數據 公司 2006 2009 年的財務數據表格如下 表 1 基本財務數據及比率 項目 2009 9 302008 12 312007 12 312006 12 31 資產總額1 606 297 401 421 228 30 1 303 790 38 1 119 854 28 負債總額1 495 478 96 1 382 498 45 1 139 717 92 910 490 31 流動負債總額1 013 877 93 974 787 90 774 895 45 548 440 90 長期負債總額481 502 28 407 670 04 364 686 49 362 049 41 所有者權益110 818 44 38 729 86 164 072 47 201 821 50 資產負債率93 10197 27490 87 0 81 流動比率0 34550 27530 37690 4458 速動比率0 31540 24290 34540 3516 備注 表 1 中數字金額單位均為萬元 表 2 長期負債的構成 項目 2009 9 302008 12 312007 12 312006 12 31 長期借款358 608 92 253 132 47 264 493 22 290 363 66 長期應付款103 488 87 153 088 57 100 193 28 71 685 76 專項應付款1 449 00 1 449 00 0 00 0 00 長期負債合計481 502 28 407 670 04 364 686 49 362 049 41 備注 表 2 中數字金額單位均為萬元 表 3 盈利能力分析 項目 2009 9 302009 6 302009 3 312008 12 312008 9 30 經營凈利率 1 479 1 67880 963 9 3415 4 068 資產利潤率 1 5916 0 39910 1882 9 8857 3 5673 資產凈利率 0 8849 0 60530 1798 9 1687 3 0086 凈利潤率 1 479 1 67880 963 9 3415 4 068 公司近年的經營狀況如下 2006 年度出現經營性虧損 股價下降到 2 28 元的歷史最低 2007 年度公司營業收入為 123 億元 與上年同期收入相比增加 22 82 但 虧損 5 億元 但經濟效益下滑 2008 年度公司負債率高達 97 虧損 12 49 億元 同比下降 187 11 基 本每股收益為負 1 155 元 年末公司現金流量為 11 億元 負債總額達到 75 億 元 其中短期貸款高達 49 億元 面臨巨大的還債壓力 截止至 2009 年度第三季度 上航負債率達到了 93 1 公司持續虧損 1 34 億元 公司 600591 SH 退市或已經有了時間表 2010 年 01 月 25 日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7 年多的上航終止上市 其股價最終被定格在 7 27 元 此外 按重組方案 東航擬以換股吸收合并方式 重組上航 上航將正式成為東航全資子公司 東方航空非公開發行 A 股和 H 股 在國內國際資本市場募集 70 億元資金 目的是增加東方航空凈資產 降低資產負債率 改善財務狀況 提升經營能力與抗風險能力 我認為上航舉債經營失敗的原因有 1 上海市場競爭比較激烈 再加上油價持續升高 導致經營成本過高 2 財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江西省商品供銷合同模板
- 2025汽車租賃合同書樣本 汽車租賃合同撰寫范本
- 2025年合同之合同變更管理專員條款
- 2025年北京市租房合同范文
- 2025北京吉安斯科貿中心與北京市大發畜產公司土地轉讓合同
- 《財務分析框架》課件
- 基因疾病早期發現策略方案
- 2025新集小學門衛用工勞動合同
- 《效率提升成本分析》課件
- 2025合同要求本工程項目主要材料試驗、測量、質檢儀器設備清單
- 2024年上海市虹口區街道社區工作者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浙江寧波市鎮海區國資系統國有企業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廣東省2024-2025學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英語試卷及答案(二)高三試卷(佛山二模)
- 廣西輔警面試題庫及答案
- 旅游行測試題及答案
- 鐵路調車綜合實訓鐵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項課件
- 足浴合伙投資協議書
- 2025年江蘇揚州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內墻涂料施工方案
- 2025年春季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文化素養提升計劃
- (T8聯考)2025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3月聯合測評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