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新建工程總體設計方案_第1頁
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新建工程總體設計方案_第2頁
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新建工程總體設計方案_第3頁
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新建工程總體設計方案_第4頁
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新建工程總體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昌至奉新 高速公路 新建工程 【說明書 】 - 2 - 總總 體體 設設 計計 方方 案案 一、 概述 - 2 - 二、 建設條件 - 7 - 三、 總體設計 - 12 - 四、 路線 - 17 - 五、 路基、路面 - 26 - 六、 橋梁、涵洞 - 32 - 七、 隧道 - 40 - 八、 路線交叉 - 53 - 九、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 60 - 十、 環境保護與景觀設 計 - 60 - 十一、 其他工程 - 60 - 十二、 筑路材料 - 61 - 十三、 施工方案 - 62 - 十四、 設計概算 - 62 - 一一 、 概概 述述 南昌至銅鼓高速公路為江西省高速公路網 18 條地方加密高速公路之一,是中部地區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快速通道即(杭州) 德興市 南昌 銅鼓縣 瀏陽市 長沙 益陽 (重慶)中的一段。西接湖南的瀏陽(湘贛界)至花垣(湘渝界)高速公路,向東接正在規劃建設中的德興至南昌高速公路,與德興至南昌高速公路的組合 形成了橫貫江西的又一條便捷的快速通道,它的建設對于降低滬昆高速公路運輸壓力,促進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中部地區的經濟聯絡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而被共同納入交通部組織的中部地區崛起公路水路交通發展規劃。 擬建項目是南昌至銅鼓高速公路中的起點南昌至奉新段,是這條東西向的快速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項目的實施不僅是建設中部地區高速公路及我省的高速公路網的需要,同時也是對國家高速公路網有利的補充。它的建設縮短了項目沿線地區各縣區與南昌市的時空距離,將使它們融入南昌市的“半小時經濟圈”,有利于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 ,改善區域交通運輸條件,緩解區域的交通壓力,對于提升省會城市南昌的輻射、帶南昌至奉新 高速公路 新建工程 【說明書 】 - 3 - 動作用,對于提升梅嶺 -滕王閣風景名勝區和三爪侖風景名勝區的旅游優勢及五縣區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發展優勢,從而進一步發揮江西的生態優勢,加速江西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擬建項目全長 36.341 公里,起點 K0+450 位于新建縣望城鎮青西村,終點 K36+700 位于奉新縣干洲鎮源頭村,路線經過南昌市的新建縣、安義縣和宜春市的奉新縣。路線主要控制點:南昌城西快速路的走向 及向蒲鐵路為南昌城西快速路預留的通道、建設中的西環 鐵路、規劃的杭南長客運專線、南昌西樞紐、 朱權墓、 梅嶺特長隧道、南潦河、安義互通、奉新互通,后續待建的奉新至銅鼓高速公路的走向。 (一 ) 設設 計計 依依 據據 1、 江西 省 交通廳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項目建設辦公室 下發給江西省交通設計院的關于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初步設計的意向性委托函(以下簡稱 “委托函”); 2、江西省交通設計院 2008 年 12 月完成的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工可報告); 3、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省交通廳專家組審查意見; 4、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省發 改委委托的省工程咨詢中心專家組評估意見; 5、江西省交通設計院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初步設計補充技術指導書; 6、“初步設計咨詢報告”(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7、有關規范、規定、標準、意見; 8、勘察設計中標通知書; (二 ) 設設 計計 標標 準準 根據 工可批復意見, 本項目主線采用的主要技術標準為: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行車速度為 100 公里 /小時,路基寬度為 26 米(分離式路基為 13 米),設計荷載為公路 級,設計洪水頻率為 1/300(特大橋)和 1/100(大、中、小橋及路基),主線路面采用瀝青砼,路面標準軸載為 BZZ-100KN。 其主要技術指標 列表 如下: 主主 要要 技技 術術 指指 標標 表表 序號 指標名稱 單位 采用指標 1 公路等級 四車道高速公路 2 標準分段 全 路 段 統一標準 3 設計速度 公里 /小時 100 4 路基寬度 米 26.0 5 汽車荷載等級 公路 I級 6 特大橋設計洪水頻率 1/300 7 橋涵、路基設計洪水頻率 1/100 8 一般最小平曲線半徑 米 700 9 最小停車視距 米 160 10 最大縱坡 4 11 最小坡長 米 250 12 凸型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 米 10000 13 凹型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 米 4500 14 立交匝道設計速度 公里 /小時 80 30 15 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0.05g 分分 離離 立立 交交 或或 通通 道道 最最 小小 凈凈 空空 標標 準準 被交道類別 高 速 公 路 上 跨 下 穿 凈高( m) 凈寬( m) 凈高( m) 凈寬( m) 高速、一、二級公路 5.2 5.2 鐵 路 8.0 5.2 三、四級公路 4.5 6.5 5.2 7.0(被交道橋寬) 汽 車 道 3.5 6.0 5.2 7.0(被交道橋寬) 拖 拉 機 道 2.7 4.0 5.2 4.5(被交道橋寬) 人 行 道 2.2 4.0 5.2 4.5(被交道橋寬) 本設計階段遵循的主要標準、規范及規程如下: 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B01-2003); 2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JTJ/T006-98); 3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 JTJ004-89); 南昌至奉新 高速公路 新建工程 【說明書 】 - 4 - 4公路路線設計規范( JTG D20-2006); 5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G D30-2004); 6公路排水設計規范( JTJ018-97); 7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JTJ017-96 ); 8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JTG D50-2006); 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 JTG D40-2002); 10公路橋涵通用設計規范( JTG D60-2004 ); 11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 JTG D62-2004 ); 12公路污工橋涵設計規范( JTG D61-2005) 1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 JTG D63-2007); 14公路勘測規范( JTG C10-2007); 15內河通航標準( GB 50139-2004); 16公路工程水文勘測設計規范( JTG C30-2002); 17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JTJ064-98); 18公路隧道設計規范( JTG D70-2004 ); 19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設計通用規范 ( JTG D80-2006); 20 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 ( JTG B03-2006); 21 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指南 ( JTG/T B05-2004); 22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設計規范 ( JTG/T D71-2004); 23 公路建設項目用地指標 ; 24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 ( 交公路發【 2007】 358 號 ) ; 25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圖表示例 (初步設計) ( 交公路發【 2007】358 號 ); 26 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概算預算編制辦法 ( JTG B6-2007) 。 本項目主要工程數量見下表: 序號 項目名稱 單位 主要工程數量 備注 1 路線總長 公里 36.341 2 路基土石方數量 千立方米 5440.167 3 土方 千立方米 4379.314 4 石方 千立方米 1060.854 5 平均每公里土石方(含互通) 千立方米 149.678 6 防護工程 立方米 32695 7 排水工程 立方米 104442 8 平均每公里排水防護 立方米 3773.62 9 瀝青砼路面 千平方米 979.532 10 特大橋 米 /座 0 11 大 橋 米 /座 1847.5/5( 2815.6/9) 括號內為含互通匝道橋 12 中 橋 米 /座 301.2/5 13 小 橋 米 /座 0 14 主線上跨分離立交 米 /座 193.3/4 15 橋 梁 總 長 米 /座 2342/14( 3310.1/18) 16 平均每公里橋長 米 64.45( 91.09) 17 涵洞 道 41 18 通道 道 74 19 特長隧道 米 /座 3320/1 左右線 平均長 20 長隧道 米 /座 21 中隧道 米 /座 635/1 左右線平均長 22 短隧道 米 /座 350/1 23 隧道總長 米 /座 4305/3 24 平均每公里隧道長 米 118.46 25 平均每公里橋梁隧道長 米 182.91( 209.55) 26 互通式立體交叉 處 3 樞紐 1 座 27 分離式立體交叉 米 /座 755.2/13( 935.2/16) 括號內為含互通匝道橋 28 其中:主線下穿分離 米 /座 561.9/9( 741.9/12) 29 占用土地 (其中耕地 ) 畝 3619.45( 1474.83) 30 拆遷建筑物 平方米 32225 31 拆遷電力、電訊線 米 10810 32 概算金額 萬元 33 平均每公里造價 萬元 南昌至奉新 高速公路 新建工程 【說明書 】 - 5 - (三 ) 測測 設設 經經 過過 1、設計界面劃分 江 西省交通設計院承擔全線的主體工程設計工作,其具體勘察設計工作分工如下:地形圖航拍工作由江西省交通設計院委托江西省測繪局完成,地質勘探工作由院巖土公司和外委地 勘 單位完成,交通安全設施(標志、標線、防護欄、隔離柵)分項設計、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房建及隧道機電部分由 本 院交通工程室完成;環境景觀及綠化設計由 本 院港航設計室負責完成。 環境影響評價由業主委托江西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完成。 其他相關專業評價文件如水土保持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壓覆重要礦床評估、文物勘察 、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報告、用地預審報告等工作由業主委托相關資質單位完成。 設計咨詢工作由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完成。 2、測設簡況 根據本項目的總體計劃和安排, 2008 年 12 月,我院組建了項目組,設項目總工,同時成立項目審查小組。承擔勘察設計的所室接著進行所級策劃,成立項目組,設項目負責人和項目主任工程師。技術審查處編制項目指導書,設計所編寫各自工作內容的勘察設計大綱,組織具體實施。任務分配后,項目組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認真研讀工可報告,根據工可報告中擬定的推薦路線走向方案,大橋及隧道方案進行實地踏勘,然 后對上述方案進行評審和優化,初步確定可比方案。據此展開實地選線,進行 GPS、導線、水準測量和 1/2000 航測地形圖制作,再在航測圖上進行紙上定線,綜合路線縱橫斷面設計及橋隧布置,不斷優化線形,經院、所兩級評審確認后,接著進行野外各項測量、調查、材料取樣及有關取證等工作。外業 勘測 完成后,按照我院 ISO9001 質量體系文件要求,由技術審查處牽頭組織有關方面人員對外業成果資料進行檢查驗收。本項目初步設計從 2008 年 12 月開始,初步設計外業工作于 2008 年 12 月至 2009 年 2 月歷時兩個多月,初步設計內業從 2009 年 2 月至 2009年 4 月歷時 3 個月;初步設計文件于 2009 年 4 月編制完成初稿,期間咨詢單位對初步設計文件進行了 技術 咨詢。 2009 年 4 月 20 日 , 完成 南奉高速公路初步設計文件送審稿的編制 。 各項工作簡述如下: 1) 前期工作: 2008 年 12 月進行現場踏勘,重點了解路線影響因素、大橋橋位情況、主要路線交叉狀況以及選定外業駐點,在現場踏勘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路線方案的優化調整, 12 月 11 日前完成了本測設段 1/10000 地形圖上線位優化、初步鉆孔布置和 1/2000 地形圖航飛范圍確定。 2)方案評審:路線方案評審分兩次進行,先是 在 1/10000 地形圖上進行路線走向、比較方案設置的評審,然后是在 1/2000 地形圖上進行詳細的紙上定線后,再次進行路線方案的評審,所有評審分所級和院級兩個層次。 1/10000 方案評審在 2008年 12 月 11 日前完成, 1/2000 路線方案評審在 2009 年 1 月 30 日前完成。 3)控制測量:從 2008 年 12 月開始,至 2009 年 2 月結束。控制測量階段主要進行路線選線布點、導線測量、基平測量、橋位測量等、筑路材料調查、交通量調查等工作。 平面控制網采用 1954 年北京坐標系,任意帶高斯正形投影,中央子午線采用115 30。高程系統采用 1985 年國家高程基準。路線控制網分兩級布設, GPS 網作為首級控制網,每隔 3 5 公里布置一組 GPS 點,大橋、隧道兩端頭及路線起終點均布置一組 GPS 點,且與國家或等三角點聯測,按四等控制網精度要求觀測。在 GPS 首級控制網基礎上加密布設一級附合導線,邊長一般按 300 600m 左右布置,實測相對閉合差均小于 1/17000,符合規范要求。 由于梅嶺隧道長度 3.3 公里,按規范要求,梅嶺隧道段按照三等控制測量要求進行了平面及高程控制,以保證隧道施工測量精度。 4)地形測量 為提高地形測量的速度和精 度,我院與江西省測繪局合作,本項目采用了現飛航空攝影測量,攝影寬度約 2 公里,成圖寬度為擬定路線方案兩側各 300 米控制,特大、大橋地形測繪范圍按公路 工程水文 勘測設計規范要求加大成圖寬度進行南昌至奉新 高速公路 新建工程 【說明書 】 - 6 - 測繪。互通立交、分離式立交、復雜的改溝、取土場按設計要求測繪工點圖。帶狀地形圖和工點圖比例均為 1: 500 1: 2000,等高距 1 米;本項目全線 1: 2000 地形圖總計測繪面積約 35 平方公 里。 5)外業調查 外業調查是在 1: 2000 路線方案評審確定后進行的,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水文、地質、筑路材料、取(棄)土場、橋涵與隧道設置 ,路線交叉或分離立交設置、路基排水防護設置、征地拆遷、臨時用地、施工便道及老路交通組成等。同時,對跨河大橋橋位作了一次性定測,對 1/2000 航測圖作了現場核對補測。路線地質、橋涵隧道及取土場地質勘探與材料試驗均由我院相關部門完成。各種方案以及涉及拆遷、交叉等征求了地方及各相關部門意見。 6)內業設計、審查及設計的優化過程 內業設計主要依據外業勘測調查成果資料,按照部頒現行 “ 技術標準 ” 和 “ 設計規范 ” 以及項目工作大綱和指導書的要求進行。設計過程中,我院對擬定的所有工程方案都進行了評審,對于較大或技術復雜方案,一 般要經過多次評審論證后才最后確定。設計文件編制依據 2007 年 10 月 1 日交通部頒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并參考相應的圖表示例進行。 7)地質勘 察 全線的初勘工作全部由江西省交通設計院的巖土工程所以及外委單位承擔。 根據我院項目的前期總體安排,巖土工程所于 2009 年 2 月 17 日至 2 月 19 日織隊伍對全線進行了踏勘,對路線走廊進行了初步的認識, 2009 年 2 月 21 日至 3 月 10 日 11臺鉆機分批進場,至 3 月 29 日完成全 線橋隧及路線工程地質野外勘察工作。完成鉆孔 137 個,總計進尺為 5003.53 米,其中完成隧 道鉆孔 33 個,進尺 2261.8 米 (包括兩個洞身孔 545 米及 301 米) 。具體工作量詳見 下 表。 南昌至奉新高速公路初步設計工作量統計表 內容 項目 數量 (座) 鉆孔數(個) 進尺(米) 取樣 (組 ) 地質調繪 (KM2) 原位 測試 (次 ) 總孔數 水中孔 /深孔 總進尺 水中孔 /深孔進尺 漂石層 隧道 5 33 2 2261.8 846 66 35.8 35 大橋及高架橋 12 42 11 1174.4 309.9 76 3.35 10 中橋、分離、互通立 交 31 62 1567.33 129 8.6 31 合計 48 137 13 5003.53 1155.9 0 271 47.75 76 路線地質 地質調繪 地質調繪路線長 :方案 36.341Km、兩條比較方案路線長 18.907Km。 路線勘探 勘探點 128個,麻花鉆進尺 358.8米,取擾動土樣 59個 (環刀 18個 )。 取土場鉆探 總進尺 224.8米 /16孔 /3處,取土樣 32個。 工程物探 隧道 淺層地震 測線總長 720米,測線數 3條。 聲波測井 隧道測井總計 6個。 深路塹 測線總長 1200米。 在設計過程中,牢牢樹立和堅持科學發展觀,轉變勘察設計理念,按照“安全、環保、舒適、和諧”的要求,以“安全性、服務社會、尊重地區特性、整體協調性和自然性”等典型示范工程的總體設計原則,切實落實國家關于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的文件精神,并充分吸取國內其它高速公路特別是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設的特點,結合沿線的地形及地質情況,精心編制初步設計文件。 (四 ) 路路 線線 起起 終終 點點 、 中中 間間 控控 制制 點點 、 全全 長長 、 沿沿 線線 主主 要要 城城 鎮鎮 、 河河 流流 、 公公 路路 及及 鐵鐵 路路 等等 本項目位于江西 西 北 部,由 東 至 西 , 路線分別 處于 南昌 市 及宜春市 境內, 起于 南昌市新建縣望城 鎮 ,經 新建縣石埠鄉 、 安義縣石鼻 鎮 、黃洲鎮 ,止于 宜春市奉新縣的干洲 鎮 ,路線全長 36.341km。 1、 起 終 點 起點 起點 K0+450 位于 新建縣望城鎮青西村附近, 順接 南昌市 已 規劃今年即將開工建設的城西快速路,對接生米大橋進入南昌城區 。 終點 南昌至奉新 高速公路 新建工程 【說明書 】 - 7 - 終點 K36+700 位于奉新縣干洲鎮源頭村 附近 ,設置奉新互通連接省道干大線 。 2、主要控制點 本項目路線總體走向由 東 至 西 ,沿線主要控制點 : 南昌城西快速路的走向及向蒲鐵路為南昌城西快速路預留的通道、建設中的西環鐵路、規劃的杭南長客運專線、南昌西樞紐、梅嶺特長隧道、南潦河、安義互通、奉新互通,后續待建的奉新至銅鼓高速公路的走向 等 。 3、 沿線主要行政區域 南昌市新建縣望城鎮 、 石埠鄉 , 安義縣石鼻鎮、黃洲鎮,宜春市奉新縣干洲鎮 。 4、主要跨經河流、道路 、鐵路 沿線主要交叉公路有: 西外環高速、萬赤線、萬黃線、干大線; 交叉 鐵 路 為向蒲鐵路、鐵路南昌樞紐 西環 線 等。 沿線經過的主要河流 為 南潦河 , 為 VII( 2)級 通航 。 (五 )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報報 告告 及及 發發 改改 委委 、 交交 通通 廳廳 專專 家家 評評 審審 意意 見見 的的 執執 行行 情情 況況 該項目 “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 十一 月份版) 于 2008 年 11 月 26 日 進行了 由 江西 省交通廳組織的專家 評估會,形成了“專家組 審查 意見”; 2009 年 1 月 20 日21 日 對“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十二月份版)進行 了由 江西 省工程咨詢中心 組織的專家評估會,并形成了“專家組評估意見” , 初設中對“工可評估意見”予以了充分考慮并廣泛征求了意見,執行情況如下: 1、關于設計標準 南昌 至 奉新 高速公路江西省交通廳審查意見及發改委批復意見為“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 100Km/h,路基寬度為 26.0 米;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 級,設計洪水頻率:特大橋 1/300,路基和其它橋涵為 1/100。” 本項目初步設 計技術標準按照“工可批復意見”執行,設計速度采用 100Km/h,路基寬度采用 26.0m,全線橋涵設計的汽車荷載采用公路 級,連接線按二級公路標準。 2、關于 路線走廊帶 發改委、交通廳專家組 在工可的評估意見中 同意 起點 、終點 的設置位置 及 路線走廊 的選定, 初步設計路線走向基本和其一致。 根據 工可的評估意見 , 對于 安義比較線, 將線路北移,進入南潦河以北崗阜地區, 減少 占用 耕地 。 初設階段,根據 評估會意見和工可路線方案,結合區域地形、地質、地物特點對全線路線線位布設進行了大范圍分析研究和優化調整,對平縱面進行了優化, 在合理 控制工程規模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公路建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 (六 ) 其其 他他 需需 要要 說說 明明 的的 事事 項項 初步設計文件共分成 八 冊,共 二十 五 本 。具體分冊見下表: 初初 步步 設設 計計 文文 件件 分分 冊冊 表表 冊 分冊 項 目 備注 第一冊 第一分冊 第一篇 總體設計 第二分冊 第二篇 路線 第三分冊 第 二 篇 路線(續) 用地圖表 第 四 分冊 第 二 篇 路線(續) 安全設施 第 五 分冊 第三篇 路基、路面 不含綠化 第二冊 第一分冊 第 四 篇 橋梁、涵洞 第二分冊 第 四 篇 橋梁、涵洞(續) 第 三 分冊 第 五 篇 隧道 第 四 分冊 第 五 篇 隧道 (續) 隧道機電 第三冊 第一 分冊 第 六 篇 路線交叉 第 二 分冊 第 四 分冊 第 六 篇 路線交叉 (續) 第 四 冊 第一分冊 第 七 篇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收費通信管理養護服務監控 第二分冊 第 四 分冊 第 七 篇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續) 第 五 冊 全一冊 第 八 篇 環境保護 與景觀設計 第 六 冊 全一冊 第 九 篇 其他工程,第十篇 筑路材料,第十 一 篇 施工方案 第 七 冊 第 一 分冊 第十 二 篇 設計概算 (甲組) 第 二 分冊 第十 二 篇 設計概算 (乙組) 附件 基礎資 料 第一分冊 導線、水準、 實驗 等資料 第二分冊 路線地質勘察報告 第三分冊 橋梁隧道地質勘察報告 第四分冊 橋梁隧道地質勘察報告(續) 二二 、 建建 設設 條條 件件 (七 ) 項項 目目 區區 域域 城城 鎮鎮 現現 狀狀 布布 局局 、 規規 劃劃 與與 擬擬 建建 項項 目目 的的 關關 系系 路線經 南昌市新建縣望城鎮 、 石埠鄉 , 安義縣石鼻鎮、黃洲鎮,宜春市奉新縣干洲鎮 。 新建縣望城鎮轄區內總面積 98 平方公里,與南昌市隔江相望, 東跨南昌大橋與市區接壤,地處縣城近郊,是新建縣的南大門,西鄰灣里區,屬南昌市 一江兩岸 總體規劃范圍。 南昌至奉新 高速公路 新建工程 【說明書 】 - 8 - 320 國道、昌樟高速公路、昌灣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 利。 本項目路線經過其 轄青山 1個 行政村。 石埠鄉總面積 93.58 平方公里,轄 18 個行政村,總人口 35342 人。石埠鄉地處南昌市西郊,距新建縣縣城僅 17 公里, 320 國道貫穿全境 , 又 與 西外環高速公路接壤 , 地理位置優越, 有夢山石室、罕王廟和明寧王朱權墓等名勝古跡。 本項目路線經過其 轄龍崗、潢源 2個 行政村 地域。 石鼻鎮位于安義縣東南方, 位于 南昌 市西郊 60 公里處,距昌北機場 45 公里,新祺周火車 站 35 公里,江西最大的 九江 港口 115 公里。北接 105 國道,南連 320 國道,萬赤公路(省道)和安石公路(縣道)穿境而過,分別與新建縣紅林林場,灣里區紅星鄉,奉新縣樣埠鎮和安義縣的黃洲鄉、喬樂鄉、鼎湖鎮、長埠鎮 4 縣(區) 7 鄉(鎮)接壤。 石鼻 鎮 歷史悠久,風光秀麗。始建于唐朝未年,清嘉慶年間辟為商埠,有省市縣文物保單位 10 余處,有最具古郡風韻、田園風光、鄉村風貌的千年古村群。 區域總面積 99.8 平方公里, 石鼻鎮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石鼻鎮地域廣闊,水源充沛,生態優美。 本項目路線經過其 轄 石鼻、鄒家、果田、東莊、赤崗、燕坊、碭山 等 7 個 行政村地域。 黃洲鎮位于 南昌 市 安義 縣西南部,距安義縣城 12 公里,距南昌市 70 公里,昌北國際機場 45 公里,江西最大的港口 九江 港口 120 公里,京九鐵路新祺周車站 40 公里 , 面積 62.6平方公里 。黃洲鎮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境內空氣清新、土壤肥沃、水源清澈,森林覆蓋率72.3%,可開發的林、旱地達 5 萬畝,大部分水田集中在安黃公路兩邊及延伸地帶,一望無邊,特別適宜發展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無公害果蔬、花卉、苗木、綠色食品、生物制藥和環保產業。集觀光、旅游、休閑為一體的江西(安義)現代農 業科技園,以其獨特的生產銷售方式而被列為江西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 逐步形成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蔬菜出口創匯農業基地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本項目路線經過其 轄 圳溪 、 黃洲 2個 行政村地域。 奉新縣干洲鎮位于奉新縣以北,處安義、靖安、奉新三縣交匯中心 , 總面積 137.3 平方公里,人口 3.1 萬,轄 24 個行政村(片)場。干洲地屬南、北潦河沖積地帶。這地方一馬平川、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宜人,四季分明,人勤地豐,是奉新的 “魚米之鄉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嘉慶初建筑的 48 個天井古宅岳訥堂,也留下康熙初年創辦董 侯書院。眾多的歷史名人,豐厚的文化蘊藉,又使這里變成 “書畫之鄉 ”、 “文化之鄉 ”。 本項目路線經過 其 轄鳳凰村 、 石下 、 崗前 3 個行政村地域。 因此本高速公路的路線走向對沿線其他城鎮規劃均無影響,同時高速公路靠城而不進城,給 予 城鎮極大的發展空間,又避免了打亂城市規劃布局。 擬建項目的建設將促進區域城鎮的合理規劃,帶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有利于開發和利用沿線 豐富的礦產資源 和旅游資源 。 (八 ) 項項 目目 區區 域域 路路 網網 現現 狀狀 、 規規 劃劃 與與 擬擬 建建 項項 目目 的的 關關 系系 1、 項目區域路網現狀 擬建公路主要經過 南昌 市 的新建縣、安義縣及宜春市的奉新 縣,路線經 過區域鐵路、公路、水運綜合運輸網絡 較 發達,鐵路主要是 在建的向蒲 鐵路 、西環鐵路 ,公路主要 為 西外環高速公路 、 昌金高速公路、 105 國道、 316 國道、 320 國道 、 南安一級公路 、 萬赤線、安黃公路 、 安石線 、 干大線 , 區內河流 南潦河為 VII( 2)級通航。 2、相關公路的現狀路況 1) 、上海至昆明高速公路 (江西段 ) 上海至昆明高速公路 (江西段 ),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東西橫向線第 13 條,起于玉山縣梨園,終于萍鄉市金魚石村,全長 523.5 公里。 其中 昌傅至金魚石段長 168 公里,全線為雙向四車道,全封閉、全立交,設計速度 100 公里 /小 時的高速公路 。 2) 、 105 國道(京珠線) 國道 105 北京珠海公路(江西段),起于九江縣小池口,終于龍南縣中村坳,全長 772.47公里(包括城市道路 27.84 公里)。安義縣萬家山至中村坳為水泥混凝土,其他路段為瀝青混凝土路面, 路基寬 12-36 米,路面寬 9-26 米, 技術 等級為一、二級,萬家山以北至九江為三、四級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 。 3) 、 316 國道(蘭州福州線) 國道 316 蘭州福州公路(江西段),起于撫州市花山界,終于九江市全家源,全長 294.02公里。路基寬度 8 米 15 米,路面寬度 6 米 12 米,其中撫州 至溫家圳段路面寬 15 米,路基寬 18 米。路線等級,二級為主,部分路段為三、四等 , 設計軸載: 100KN,路面基層為23cm 厚泥穩定砂礫,路面面層為 10cm 厚青碎石 +瀝青混凝土。 4) 、國道 320 國道(上海至畹町公路) 國道 320 線國上海畹町公路(江西路段),起于玉山縣太平橋,終于萍鄉市老關,改造南昌至奉新 高速公路 新建工程 【說明書 】 - 9 - 后總里程 596.676 公里,路面寬度: 915 米,等級:二級至一級路,設計軸載: 100KN,路面材料:瀝青混凝土,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基層: 2040 厘米厚水泥穩定碎石,面層: 514 厘米厚瀝青混凝土或 2022 厘 米厚水泥混凝土。 5) 、 南安一級公路 起于昌九高速新祺周進出口,經新建縣、灣里區,終于安義縣城,按平原微丘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全線長 29.11 公里,路基寬 24 米,路面寬 15 米,雙向 4 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其中,在長均至萬埠段有 7.295 公里與 105 國道改造線重疊,在萬埠至安義段有 5.035 公里與省道萬璜線重疊,并新建萬埠大橋。設計行車速度: 100 公里 /小時,局部地段采用 80 公里 /小時。工程于 2004 年 10 月竣工通車。 與本項目相關的省道有 S226 干洲至大城公路、 S313 萬家埠至黃沙港公路萬家埠至香田段、 S314 奉新至帶溪公路。路線全長分別為 36.35 公里、 142.64 公里、 100.62 公里,為二三級公路,路面寬 7 9 米,路基寬 8.5 12 米。路面為瀝青或混凝土路面,目前大部分路況較差,有些路段正在或計劃進行改造。根據歷年交通量觀測資料,現有老路各路段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干洲至大城公路 (36km)3150 輛 /日,萬家埠至黃沙港公路 (35.7km)391 輛 /日。 3、擬建項目與區域內公路網的關系 擬建項目 總體為東西走向, 基本與 320 國道走向相同。 起點順接南昌城西快速路,與南昌西外環高速公路相交設置南昌西樞紐互通 立交,跨越省道萬赤線、安黃公路及鐵路向蒲線、西環線,設置安義互通與縣道安石線連接,設置奉新互通與省道干大線連接 。 本項目的建設 縮短了項目沿線地區各縣區與南昌市的時空距離,將使它們融入南昌市的“半小時經濟圈”,有利于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改善區域交通運輸條件,緩解區域的交通壓力, 帶動贛西地區的經濟發展,對改善本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九 ) 沿沿 線線 自自 然然 地地 理理 條條 件件 及及 對對 項項 目目 的的 影影 響響 1、 地形、地貌 路線 自北東向延展的 梅嶺 山峰的西南端穿越梅嶺,梅嶺為一隆起孤峰山體。路線區地勢為中間高, 兩端低 。 中間為梅嶺低山丘陵區 ,海拔高程 708 米 , 往東南起點段及往西北終點段陡降為斷陷盆地 高崗地及河谷盆地 。東南部分為平原、崗地。按其地形高程和成因,可將調查區地貌劃分為沖積平原、崗地和丘陵三種地貌類型。 2、 區域地質穩定性評價 由于不同路段其地質條件不完全相同,其區域穩定性也各異,其中: K0+000K6+000段南昌斷陷盆地元古界變質巖軟巖巖組組成的高崗區()和 K13+500K36+600 段安義至永修斷陷紅盆軟巖巖組組成的剝蝕高崗區()的區域工程地質條件屬于簡單類型,而K6+000K13+500 段梅嶺隆起元古界變質巖、巖漿巖硬質巖組組成的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區()的區域地質條件總體屬于復雜類型。 3、 工程地質評價 路線區域除梅嶺外地形起伏變化大,路線切割山體不深,土石方工程不大,地層出露較多,發育紅色碎屑巖(泥頁巖、泥質粉砂巖、砂巖)、變質巖(千枚巖、板巖、片麻巖、花崗片麻巖及混合巖)、巖漿巖(花崗巖、花崗閃長巖)及第四系松散巖層等,巖性較復雜,沿線地質構造(褶皺和斷裂帶)較發育,巖體被切割,非常破碎,花崗巖區發育軟土不良地質,片麻巖山區存在邊坡失穩的隱患。區域地質條件總體屬于復雜類型。 4、 水文 地質評價 依據區域資料分析,區內地下水類型有 : 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 紅層基巖 裂隙 空隙水 和變質巖、巖漿巖 基巖裂隙水,其中基巖裂隙水可進一步分為風化帶網狀裂隙水和構造裂隙水。 本項目路線以梅嶺為界,梅嶺東南側路線起點段為贛江水系,地表水體主要為幸福水庫、簫峰嶺水庫和夢山水庫等大水庫,其下游一般發育一條沖溝,沖溝受水庫蓄水的控制季節性斷流。梅嶺西北側安義、奉新段屬于潦河水系,路線跨南潦河,水系較發育,河流常年流水,但流量隨季節變化大,其中路線在 K23 以后地表水系不太發育。 根據 1987 年版公路自然區劃標準( JTJ003-86)的劃分,路線區屬于 5 區 江南丘陵過濕區。 5、 不良地質路段情況 路線區不良地質及特殊性巖土比較發育,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可把路線分成三段分別敘述各段的不良地質及特殊性巖土。 1、起點南昌斷陷盆地段( K0K6):崗阜地,地形起伏平緩,路基切割山體不深,路基范圍內主要為全強風化千枚巖、千枚狀板巖及其薄層風化殘坡積土,無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發生,但局部發育高液限不良路基土;洼地多為水稻田,一般不發育軟土,但在幸福水庫下游及簫峰嶺水庫下游沖溝谷盆地中在 5 米以下發育 4-6 米厚的淺埋淤泥質 粘土、淤泥。 2、梅嶺隆起段( K6K13+500):低山丘陵區,山勢陡峻,路線切割山體較深,本段出現了變質板巖、片麻巖、混合巖和花崗巖等多種巖性,其南昌至奉新 高速公路 新建工程 【說明書 】 - 10 - 中花崗巖組成梅嶺主峰,路線以隧道的形式通過,梅嶺隧道出口的花崗巖漂石層對隧道穩定不利,其他巖性段路線切割較深段路線也以隧道形式通過。本段出現 4 段挖深在 20 米左右的深路塹,路基范圍內為元古界千枚狀板巖、片麻巖和混合巖,構造節理裂隙發育,巖體較破碎,上部風化強烈,全強風化層及其殘坡積土厚度在 4-9 米以上,根據地質調查,路線附近存在山體淺層滑坡的不良地質現象,深路塹存 在邊坡失穩的隱患,特別是在雨季暴雨沖刷下,上部的松散巖土體存在滑坡、坍塌、泥石流等邊坡失穩現象。 3、安義至永修斷陷盆地段( K13+500K36+600 終點):崗阜地,地形起伏平緩,路線切割山體不深,路基范圍內主要為花崗巖全風化及其風化殘坡積土和紅砂巖及其風化殘坡積土,無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象發生,但局部發育高液限不良路基土。花崗巖谷洼地局部地勢低洼帶,由于地下水的散排溢出,常年浸潤積水,在上部發育 12 米厚的淤泥或淤泥質土等軟土;紅砂巖段洼地主要發育水塘軟土,厚度在 1 米左右。 不良地質 工程處理措 施 闡述如下: 1) 邊坡失穩:建議處理措施:盡量放緩邊坡,設置寬碎落臺。開挖前做好地表排水。 開挖后盡快 支護,防止長期暴露。建議在放緩邊坡的基礎上,下部設置支擋物和一些護面墻防護,上設截水溝型骨架植草防護或整體設置三維掛網植草防護。加強坡面及坡體排水。 2) 軟土: 對水塘軟土 、 水庫軟土 采取排水、清淤、換填 、 拋石擠淤 或設橋梁通過 等措施; 對 淺埋軟土對 其 進行注漿補強。 6、 地震 動峰值加速度 采用及大型工程構造物區域地震 動峰值加速度 鑒定情況 路線區域位于鄱陽湖大面積穩定上升區,晚第三紀以來的新構造運動,本區以 大面積間歇性上升為主,據 調查 及前期資料分析,路線 區歷史記載曾發生多次地震, 但 自有歷史記載以來,未發生大的地震,地震的烈度均小于 度。 根據建設部頻發的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江西部分 、 建標 2001156 號)、江西省建設廳、省地震局江西省地震動參數區劃工作用圖( 2003 年 1 月),擬建 南昌 至奉新 高速公路路線 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0.05g,即地震基本烈度值小于度。 7、 氣溫、降雨、日照、蒸發量、主導風向風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