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答卷調查分析_第1頁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答卷調查分析_第2頁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答卷調查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答卷調查分析 【關鍵詞】 原發高血壓;健康教育;相關知識 【摘要】 目的 調查在本院門診就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了解現狀。方法 對 100 例已確診為原發高血壓病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前后答卷調查分析。結果 健康教育前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項目的知曉率為 15% 53%,健康教育后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項目的知曉率為 90% 100%。結論 健康教育在高血壓預防治療中意義深遠、效果顯著。 【關鍵詞】 原發高血壓;健康教育;相關知識 原發高血壓患者在得到明確診斷和系統治療中,應該取得病人的積極配合,才能鞏固治療,并且需要做好進一步的預防工作。本研究分析、總結進行健康教育的點滴體會,以更好地做好原發高血壓病人的防病治病工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 2003 年 3 月 2004 年 12 月選擇來本院內科門診就診的 100 例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男 78 例,女 22 例,年齡35 77 歲,平均( 60 10)歲。教育程度大專以上 22 例,高中 57例,初中以下 21 例;職業、干部 58 例 ,工人 39 例 ,農民 3 例。 100 例患者經過血液檢查、彩色多普勒及 CT 檢查均排除繼發因素,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 1.2 方法 調查問卷及項目由筆者自行設計。先讓病人完成初次答卷,再邀請所有患者參加由內科醫護共同參與和組織的高血壓系列講座,包括全面認識高血壓,高血壓的危害,生活的方式與高血壓病,聽完講座后即刻完成第二次答卷并計算結業時知曉率。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應用 2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健康教育前 ( 1)雖然 100 例患者全部患高血壓 ,但對高血壓易患因素 ,如 :遺傳、膳食因素、肥胖、長期精神緊張因素及葡萄糖代謝異常、血脂異常并存因素 ,了解只有 15% 36%。( 2)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有 54%的病人還停留在以前收縮壓 160mmHg 和舒張壓95mmHg 的舊標準上,只有 18%的病人明確收縮 140mmHg 和舒張壓90mmHg 為高血壓病 ,也只有 25%的病人知曉應該終身服用降壓藥。( 3)對高血脂的定義、具體數值范圍、每項臨床意義、高血脂的危害及控制的必要性等知曉率不到 50%。( 4)有 88%的病人不能理解終生服藥、合理服藥的必要性。( 5)知道戒煙、酒是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的有 53%,知道低脂飲食 ,有氧運動為健康的生活者均不到 50%,知道按時復診的病人甚至低達 22%。 2.2 健康教育后 經過為期 5 個月的健康教育后 ,上述諸項均達到 98%以上 ,教育前后之間的比較全部有明顯統計學差異。見表 1。表 1 100 例健康教育前后原 發性高血壓常識知曉率比較 3 討論 現代原發的高血壓研究理論已經明確 ,高血壓雖然與遺傳有關 ,但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不良所致疾病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變化和鹽的攝入量的增加,我國高血壓患者顯著增加 ,1958 年的發病率為 5.1%,1980 年的普查顯示 15 歲以上的人群高血壓總患病率為 7.89%,1991 年普查顯示患病率已達 11.26%,較1979 1980 年間增高 25%,即 20 世紀 90 年代初我國已有高血壓患者9500 萬 ,到 1996 年調查這種升高的勢頭仍在持續 ,截 止 2002 年底 ,我國的高血壓患者數量已達 1.5 億 ,并且還在以每年 300 多萬人的速度增長 ,在我國 3 個家庭中就有一個高血壓病患者 1所以對廣大民眾普及高血壓病的常識的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對已經患病者尤其重要。 遺傳、高鹽飲食、長期精神緊張、高脂、肥胖、缺乏運動的生活方式,均為高血壓易患因素。控制了高危因素,才能有效地降低原發高血壓的發病率。 由于健康教育的不夠普及,從我們的研究中發現大部分病人出院后門診的隨訪過程中并沒有能做到防病治病。通過教育使病人了解認識疾病及其危險性,積極行動起來,從 日常的生活做起,與醫務人員密切配合,按時就診,長期合理的服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2。 高血壓雖然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比較高,但只要明確認識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合理規率堅持用藥,患了高血壓后也能健康長壽。 通過我們的調查 ,感到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它需要醫護人員投入滿腔熱情 ,讓淵博的專業知識和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實效,使廣大的民眾真正受益,健康教育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的預防指南( 2004 年修訂版) .中國高血壓的現狀和未來 .中國醫學論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