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_第1頁
《資本論》_第2頁
《資本論》_第3頁
《資本論》_第4頁
《資本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本論 主講:冒佩華 卡爾 馬克思 卡爾 馬克思, 1818年 5月 5日誕生于德國城市特里爾 當時屬于普魯士的萊茵省, 1835年 10月進入波恩大學學習法律,后轉入柏林大學繼續學習法律,但他的主要興趣卻是研究哲學和歷史。 當時,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在普魯士占有統治地位,馬克思在柏林大學參加了“青年黑格爾派”小組,黑格爾哲學對他影響很大。 1841年,馬克思大學畢業時,寫了 德謨克里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區別 的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從這篇論文中可以看出黑格爾哲學對他的影響,“馬克思按其觀點來說,當時還是一個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者?!保ǘ鞲袼梗?1841年,青年黑格爾派的費爾巴哈發表了 基督教的本質 一書,唯物主義在費爾巴哈的思想中完全占了上風。費爾巴哈的哲學思想對馬克思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轉變,有著很大的影響。 1842年 4月起,馬克思開始為 萊茵報 撰稿,同年 10月,馬克思擔任了該報的主編。在擔任 萊茵報 主編期間,遇到要對物質利益發表意見的難事,如 萊茵省議會關于林木盜竊和地產分析的討論、萊茵省總督就摩塞爾農民狀況同 萊茵報 展開的官方論戰 等,這些現實斗爭促使馬克思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1843年底,馬克思在巴黎開始了他的政治經濟學研究,目的是要寫一部批判現存制度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巨著。 從 1843年底到 1883年 3月,馬克思用了 40年時間從事 資本論 的研究和寫作,這是其最主要的著作。 1883年 3月 14日,馬克思逝世! 資本論 總體介紹 資本論 是馬克思的主要著作,是馬克思用畢生精力創作出來的一部偉大的科學巨著。 全書共 4卷, 370萬字,其中: 第一卷 88.1萬字 第二卷 50.9萬字 第三卷 90.5萬字 第四卷 140.5萬字 一、 資本論 的產生和傳播 ( 一 ) 資本論 產生的歷史背景 1.思想淵源:空想社會主義 2.時代的產物: 自由競爭 資本主義時代 3.斗爭的結果: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和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 4.實踐經驗的總結:工人運動失敗經驗 、 經濟斗爭( 英國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暴露 ) 等 1.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 動因 2.馬克思研究和寫作 資本論 的過程 馬克思用了 40年,恩格斯用了 10年。 ( 1) 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準備寫作 6冊,即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國際貿易、世界市場,并以 政治經濟學批判 為名。其中,資本分冊分為 4篇,即資本一般、資本競爭、信用、股份資本。而第一篇又分為 3部分,即資本的生產過程、資本的流通過程、兩者的統一。 ( 2) 1861-1863經濟學手稿改變計劃,決定以 資本論 為書名,以 政治經濟學批判 為副題寫作、出版全部著作。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冊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冊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冊總過程的各種形式,第四冊理論史。 3.馬克思遇到的困難及恩格斯對 資本論 的貢獻。 (二) 資本論 的寫作 動因 ( 1) 物質利益問題?!?1842-1843年間,我作為 萊因報 的主編,第一次遇到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表意見的難事。萊茵省議會關于林木盜竊和地產分析的討論、萊茵省總督就摩塞爾農民狀況同 萊茵報 展開的官方論戰等 是促使我去研究經濟問題的最初動因?!?政治經濟學批判 序言 ( 2)批判工人運動中的小資產階級錯誤思潮。法國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蒲魯東提出:“財產就是盜竊”“對于蒲的智慧的作品,則不能根據膚淺的、片刻的想象去批判,只有在不斷的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 ( 3)解剖“市民社會” 社會經濟制度?!胺ǖ年P系正象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樣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 物質的生活關系 ,這種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稱之市民社會 (三) 資本論 的出版 第一卷 1867年出版(馬克思) 第二卷 1885年出版(恩格斯) 第三卷 1894年出版(恩格斯) 第四卷 第 1冊、第 2冊、第 3冊分別在 1904、 1905、 1910 年出版 (考茨基) 19541961年前蘇聯重新整理出版,命名為 剩余價值理論 (四) 資本論 的傳播:沖破資產階級的沉默圍墻,在全世界的傳播,在中國的傳播。 二 、 資本論 對象、體系、方法 ( 一 ) 資本論 的 研究對象 和目的: “ 我要在本書研究的 , 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 ” ; “ 最終目的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 ” 。 ( 二 ) 資本論 的 中心和結構 : ( 三 ) 資本論 的方法:基本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典型分析和抽象法 。 研究方法:從現象到本質 、 從具體到抽象 、 從復雜到簡單 敘述方法:從本質到現象 、 從抽象到具體 、 從簡單到復雜 中心和結構 第 1卷:資本的生產過程,中心分析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共 7篇 25章; 第 2卷:資本的流通過程,中心分析剩余價值的實現過程,共 3篇 21章; 第 3卷:資本生產總過程,中心分析剩余價值的分割, 共 7篇 52章; 第 4卷:剩余價值理論,中心分析剩余價值的理論史, 共 3 冊。 資本論 第 1卷介紹 一、 資本論 第 1卷對象和中心 1、 研究對象是 資本 的生產過程 , 是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 , 是在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中抽象出來的生產過程 , 是純粹的生產過程 。 2、 中心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問題 , 分析了剩余價值的生產前提 、 生產過程和剩余價值轉化為 資本 等問題 。 二、 資本論 第 1卷的結構 1、 第一部分是第一篇商品和貨幣 , 論述勞動價值理論 。 2、 第二部分是第二篇和第六篇 , 論述剩余價值理論 。 3、第三部分是第七篇資本的積累過程,論述資本積累理論。 三、 資本論 第 1卷的方法 1、 矛盾分析法 2、從抽象到具體、從本質到現象、從簡單到復雜的敘述方法 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 第一版序言 1、 資本論 與 政治經濟學批判 的聯系以及必須運用抽象法問題。 1-4 2、資本論研究對象和任務 5-9 3、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是一種階級關系 10-11 4、預告以后各卷的內容和歡迎科學批評 12-14 討論內容: 1、關于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與任務 2、關于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 3、關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能不能跳躍 研究對象與任務 1.生產關系 2.研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 ( 1)生產方式的理解:是生產形式,還是生產技術方式? ( 2)任務是揭示規律:價值規律和價值增殖規律 價值規律歸根到底是價值(生產關系)以反比例形式表現生產力變化的規律;價值增殖規律則是以提高生產力作為手段所達到目的的規律(第一卷第 10-14章)。 背景資料 理論界關于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 當今中國經濟學界關于經濟理論的階級性問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 “ 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本身具有普遍的 、一般的科學意義 , 是無國界的 、 無階級的 。 因此 , 不應該有中國特色的基礎理論 。 ” 見樊綱: 經濟科學現代化與中國化的再思考 中國書評 1995年 5月 。 另一種觀點認為: “ 追求理論的普遍性 , 并不等于該理論已經有了普遍性 。 在數學基礎理論中 , 尚且有法國的布爾巴基學派 、 波蘭學派等等 , 難道經濟學家們比數學家還更容易團結在一個旗幟下嗎 ? ” 見崔之元 西方經濟理論的范式危機 與樊綱先生商榷 中國書評 1995年 9月 。 馬克思關于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 馬克思指出:我絕不用玫瑰色描述 資本論 中出現的資本家和地主的面貌 。 在政治經濟學領域中 , 自由的科學研究遇到的敵人 , 不是它在一切其他領域內遇到的敵人 。 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對象和范圍的特殊性 , 必然會把人們心中最激烈 、 最卑鄙 、 最惡劣的感情 , 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復仇女神, 召喚到戰場上來反對自由的科學研究 。 例如 , 英國高教會寧愿饒恕對它的 39個信條中的 38個信條展開的攻擊 , 而不饒恕對它的現金收入的 1/39進行攻擊 。 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能不能跳過? 既不能跳過也不能取消自然發展的階段,但它能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 中國有過資本主義萌芽和一定程度的發展(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的性質基本是資本主義性質和蔣介石統治時期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有人認為,中國民主革命勝利后應發展資本主義,而不應該搞社會主義? 馬克思在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中曾講過這樣一句話:“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死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細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馬恩選集 第 2卷第 83頁) 但馬克思接著又說:“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在一般情況下,當舊制度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它是決不會死亡的;而新制度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成熟以前,也決不會出現。但是,在特定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也可以具備一定的物質條件(如我國當時已有現代工業,雖然數量不多,但非常集中)時,先進行和生產力狀況相適應的革命(如我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然后利用這個前提,使它成熟起來。在這里,馬克思既講了歷史發展規律不能違背,也講了歷史順序是可以變化的。 在資本主義沒有充分發展的基礎上搞社會主義革命,一方面縮短或減輕了分娩的痛苦,另一方面在革命后不可避免地要經歷挫折。 拉薩爾 ( 1825-1864):德國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者。曾通過德國工人運動聯合會 喚醒沉睡多年的德國工人運動,有過歷史功績。他表面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朋友,實質上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敵人。1864年他死于和情敵決斗的槍彈下,時年不滿 40歲。 舒爾采 ( 1808-1883):德國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 19世紀 60年代,他是進步黨的領袖之一。由于他出生在德國薩克森的德里奇,因而拉薩爾諷刺地稱他舒爾采 德里奇。 “這正是說的閣下的事情 ” ,出自古羅馬詩人昆圖斯 賀雷西 弗拉克 諷刺文集 。馬克思在此引用這句話要說明 資本論 中所揭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規律及其特點,對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帶有普遍的適用性。 美杜莎的頭 :美杜莎是希臘神話中的三個女妖之一。原是美麗少女,但長著雙翅、利爪、尖齒,面孔非??膳?。凡是看見她的面孔和她目光接觸的人會立即變成石頭。馬克思用美杜莎的頭來形容工人群眾所遭受的資本主義(活人)和封建主義(死人)的雙重 壓迫和剝削。 柏修斯的隱身帽 :柏修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由神王宙斯和丹娜生,生活在西里福斯島上,而這個島由柏里狄克特斯統治。柏里狄克特斯要攆走柏修斯,便命令柏修斯去割美杜沙的頭。這很危險。但得到仙女幫助,其中一件是隱身帽。戴上它就會飛到任何地方,不被人發現。經過不少驚險,柏修斯終于成功割下美杜沙的頭。馬克思用柏修斯隱身帽諷刺德國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統治者。柏修斯戴帽是為了不被妖怪發現,而德國地主資產階級用隱身帽遮住耳目,否認德國工人群眾所受的雙重壓迫。 死人抓住活人 :死人是指德國的農奴制殘余、德國的農村家庭工業、小住宅制度與小土地制度束縛住工人;這些過時的生產方式與相應的生活方式抓住活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今活人(無產階級)反對活人(資產階級),同時活人還要反對死人(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紫衣黑袍 ” : 1875年馬克思在療養中路過法蘭克福,在科倫與法蘭克福之間,有一個法蘭克福的天主教神父上了火車,他又餓又渴,馬克思把白蘭地酒給他,讓他喝。馬克思想引他談 “ 文化斗爭 ” 。神父在其他人談話時,說家鄉話,和馬克思談話時,有意說英語,想避開別人耳目。馬克思告訴他,假如他 “ 最近幾天在報紙上看到談論黑色國際和紅色國際之間的新陰謀,不必驚訝。 ” 馬克思這里使用的黑色國際和紅色國際與 資本論 中的紫衣黑袍意思完全相同。黑色國際是對耶穌教的稱呼(牧師穿黑衣大袍),紅色國際指天主教大主教穿的大紅拖地大袍。馬克思用此是說,奴隸制解體后,資本關系產生,即勞資關系的變革,無論是用天主教的大紅袍或耶穌教的黑教衣,都無法掩蓋。 第二版跋 1、修改說明 1-3 2、在德國,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不能產生,能夠產生的只能是科學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即 資本論 創作必要性 4-13 3、論述 資本論 的方法論問題 14-26 4、資本論的辯證方法與黑格爾的辨證方法截然不同 27-31 官房學: 中世紀末,在德國諸邦,有一種委員會叫 “ 官房 ” ,其職務在于管理 “ 公產 ” 和保護皇家的權利,其職權不僅是管理財權、租稅和保護皇權并且也研究經濟秩序問題。 在官房工作的人員,需要受過一定的訓練,所以在各大學設有“ 官房學 ” 講座,這是 “ 德意志官僚滿懷希望的候補人所必須通過的煉獄。 ” “ 官房學 ” 是一種知識的混合物,官房學者不僅研究經濟學,還研究其他一些學科,如森林學、礦物學、機械學、國家等。最初德國土著的經濟學就是從這里發端的。如果說在英國最初研究經濟學的大多數是大商人,那么,在德國就是一些大官僚。 巴師夏 :法國庸俗經濟學家。他從前輩美加雷理論中偷竊了 “ 社會的自然的組織 ” 的觀點,加以改裝,制造出 “ 社會和諧 ” 理論。他認為 “ 和諧 ” 建立在交換的基礎上?!?社會就是交換 ” 。在交換中,一種 “ 服役 ” 成為另一種“ 服役 ” 的報酬(從薩伊處偷來)。至于什么是利息,他說: “ 利息是對于資本家所提供的服役的報酬 ” (從西尼爾處偷來)。顯然他是一個毫無創見的經濟學家,但他的特點在于善于改頭換面地重復他的前輩的見解。所以馬克思稱他為庸俗經濟學辯護論者中最淺薄從而也是最成功的代表。 第一卷正文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三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第四篇 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第五篇 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第六篇 工資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1、 研究對象:是抽象的 、 簡單的 、 一般的商品和貨幣 ,它既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社會財富的元素形式 , 又是反映簡單商品生產關系的商品和貨幣 。 2、 地位:馬克思稱第一篇是導言 , 就在于闡明資本發生的歷史前提和出發點 。 3、 結構: 第一篇包括三章: 第一章分析商品的兩個因素 使用價值和價值 , 著重論述價值的形成和表現形式; 第二章分析商品的交換過程 , 論述貨幣的產生和本質; 第三章分析貨幣的職能 , 進一步揭示貨幣的本質 。 第一章 商品 第一章:包括四節 。 第一節說明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 第二節說明商品兩個因素的形成 第三節說明價值的表現形式及其發展 第四節說明價值的本質 , 揭示商品拜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