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桐廬桐君山七里揚帆導游詞 浙江桐廬桐君山七里揚帆導游詞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桐君山七里揚帆景區游覽,我是景區的講解員,姓,我們的游程大約為二小時左右,希望各位今天在我的導游講解下,能夠玩得開心,游得盡興。 【桐君老人像前】 桐君山七里揚帆景區是一處綜合性的觀光游覽景區,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攀桐君山訪古尋幽,品中藥文化;另一部分是觀景游樂富春江七里揚帆。 各位游客,一進大門,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笑瞇瞇看著我們的老人塑像,這位便是此山最早的主人桐君老人,他背 依桐君山,面朝富春江,肩掛藥葫蘆,后背箬葉帽,仿佛千百年前那位濟世救民的老中醫又回到了我們身邊。說起這位桐君老人,根據方輿勝攬記載:遠在 4000 多年前的時候,此山上長滿了許多的桐樹,山上有一位老翁在此采藥、煉丹,并在桐樹下造了一座茅草房,因為這位老人的醫術非常高明,經常給山下的老百姓治病,并且分文不收。所以當地人非常感謝他,請他留下姓名,永遠為他傳誦。當人們問他叫什么名字的時候,他只是笑了笑,指了指后面的大桐樹,人們根據他的這一示意,便把這座山稱為桐君山,這位老人稱為桐君老人,意指桐樹下的君子,山下的小 鎮稱為桐廬鎮,取“桐樹下的草廬”之意。 其實,桐君,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我國有文字記載最早的一位對藥物學研究卓有成效的醫藥學者。據梁陶弘景本草序,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名人大辭典等記載:桐君,是黃帝時人,黃帝命巫彭采藥求道,止于桐廬縣東山(也就是現在的桐君山)桐樹下,識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藥物,著有桐君采藥錄,太平興國二年的太平御覽之“藥部”篇載有桐君對 30 多種藥物的性味評判,可見桐君這位歷史人物是載之史冊的,在古時的醫壇上也是盛名卓著的。桐君定的處方格律君、臣、佐、使,垂數千年沿 用迄今,不愧是我國中醫藥的鼻祖。歷代詩人、畫家都曾以桐君為題材吟詩作畫。如蘇軾、陸游、徐舫都寫有桐君山詩,在桐君山的摩崖石刻上還留有元已卯(公元 1279 年)俞頤軒的五絕一首:“瀟灑桐廬郡,江山景物妍。問君君不語,指木是何年。”這首石刻,生動地記錄了 700 多年前詩人對于桐君其人的真情實感。 【百草園】 好,各位,在對這位桐君山的最早的主人稍作了解后,我們前行可以看到,旁邊有一片開闊的園子,看似許多普通的雜草和一些高低不同的植物參差不齊地排著,偶爾沁入你的鼻子,是一股淡淡的青草味。也許你會把它當作一般的 綠化草地,眼睛偶爾瞥過便罷了,其實這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行醫治病的良藥。大家請看,這個叫“馬蹄徑”專治膽囊炎、尿路結石、傳染性肝炎等;這個叫“闊葉十大功勞”專治胃腸炎、咽喉腫痛等;這個叫“枸骨”,專治腰痛、肋骨痛、牙痛等;這里還有專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毒蛇毒蟲咬傷等的藥材,大家所處其中,是否聞到了濃郁的中藥氣息呢? 各位,走過百草園,請大家往左邊看,停泊在江邊的小木船正拉起風帆準備啟航。這就是我們景區的另一部分 富春江七里揚帆,過一會兒,我們將會登上帆船,去富春江中感受一下古景七里揚帆的樂趣。 【 牌坊前】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來到了一座牌坊前,這座牌坊是建于年,上方寫有“藥祖之鄉”四字,這是由廣州中醫學院教授羅元愷書寫的,牌坊前有二塊石碑,一方是已故的著名中醫葉橘泉先生書寫的“中藥鼻祖”碑,另一方上寫“源遠流長”是 1989 年前來參加桐廬華夏中藥節的國家醫藥總局的領導題寫的,意指桐君始創的中華醫藥科學源遠流長,希望桐君山這塊中華醫藥圣地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 各位,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登桐君山了,桐君山海拔只有 67 米, 200 多級臺階,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因為有了千年的桐君老人,使得桐君山在中 醫藥文化上占有一席之地,被稱為是“藥祖圣地”。當然,此山除了具有濃厚的中藥文化外,還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美的環境、秀麗的風光,而被稱為“小金山、浮玉山”。清代康有為曾稱為“峨眉諸峰不及此奇”,梁啟超則稱之為“峨眉之一角”,由此可見,桐君山不僅風光旖旎,還是一方風水寶地。各位,在綠樹掩映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幢青磚灰瓦馬頭墻的徽派建筑吸引著我們前往,這就是我們登山前要去的第一處景點葉淺予故居 富春畫苑。 【富春畫苑】 各位,現在我們站在富春畫苑前了,這是我國當代畫家葉淺予先生生前居住的地方,背靠桐君山 ,面臨富春江,打開窗戶便是景,是一處絕好的吟詩會友之地。面積有 466 平方米,分上下二層,除了有畫室、展覽廳外,還有起居室、廚房、小餐廳等一應俱全。葉老的老宅原來在桐廬鎮上,后來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的飛機炸毀了,為了使他每年回故鄉,有一個居住、創作、會客的地方, 1985 年,桐廬縣政府、縣旅游局特地建造這座小樓供他居住。葉老對他的新居非常喜歡,取名為“富春畫苑”,這橫額上的“富春畫苑”四字便是他親手所寫,在畫苑的兩側有一對龍虎門,葉老將左側題為“迎暉”,右側為“揖翠”。面對滔滔富春江,背朝嵯峨桐君山,的確是恰到 好處。接下來,各位請隨我入內參觀。 世紀,桐廬籍畫家葉淺予決定在其有生之年填補這個遺憾,既是為了讓富春山水的美為世人所知,同時也為了報答桐廬的養育之恩。他花了三年的時間,畫成了一幅富春山居新圖,這幅畫長 32 米,寬 95 厘米,拓展了原畫的內容,從杭州六和塔、錢塘江大橋開始,畫富陽、畫桐廬,一直畫到富春江上游的梅城,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畫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可謂攬富春山水于一處,集四季勝景于一卷。這幅畫的臨摩畫卷曾經在山上的“江天極目閣”里展示過。 各位,介紹完這幅畫后,我們再來看一下 左右櫥窗里展出的這些照片,都是葉老生前的照片,大約有 40 幅左右。與宋慶齡在一起的合影,有葉老在國外的照片,有與好友、學生和家人的合影,同時還展出了與葉老一生息息相關的三位女性的照片。這張是葉老和他的第一位夫人羅彩云的照片;這張是他和第二位夫人戴愛蓮的照片,她是一位芭蕾舞蹈演員;這位是王人美,是葉老的第三位夫人,是一位電影演員。 葉老生前除了愛好繪畫創作外,還有一個嗜好:就是收集石頭,特別是家鄉的石頭。一次,他的第二位夫人戴愛蓮女士來游桐廬,回北京時,葉老興高采烈地把從富春江邊撿來的兩塊石頭作為禮物叫她帶回 去。當然,在這里,我們也有幸可以看到葉老生前所收集的一些石頭。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去葉淺予先生的陵園。各位游客,這是葉老的半身塑像,在塑像后是當代畫家黃茵子先生的悼念碑刻。葉老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他生前曾說過:故鄉是他生命的根,身心歡樂的根,藝術源泉的根。的確,富春江的山水不僅造化了桐廬,也孕育了桐廬人與生俱來的靈氣,所以也使得畫壇宗師將這種靈氣變為靈感,創作了那么多不朽的巨作。葉老是 1995 年病逝于北京的,根據他的遺愿,將他的骨灰葬在畫苑旁,讓富春江的水流,讓桐君山的山風日日陪伴這位老人。 【三方石 碑】 各位游客,參觀完葉老故居后,我們可以看到有三方石碑立于兩側,這一塊是已故的當地老中醫洪燧卿先生在桐廬縣舉辦的首屆華夏中藥節時自創自書的碑文,洪老先生當時已是 73歲,他生前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將此文鐫刻成碑立于桐君山,以表達他對桐君老人、對中國中藥文化的熱愛,現在,他的愿望終于實現了;這一塊是 1982 年 9 月,日本櫻美林大學友好訪問團一行 25 人來到桐廬,在參觀完桐君山后,團長石川忠久教授即興而作的一首詩,短短幾句話概括了桐君山這處名勝古跡的變遷發展,由王璋書寫;這一塊是由四組簽名碑組成,簽名者都是來過桐君山 的醫藥界、書畫界的和中國知名中醫學院的一些著名人士。 【桐蔭問道亭】 經過了幾級臺階,我們可以在石亭內小憩一下。這座亭名叫桐蔭問道亭,是為了紀念當年在桐樹蔭下,桐君老人為百姓看病,談論養生之道的地方。亭內有兩方石碑,左邊的這塊是宋代學士楊時做的一首登桐君山詩,內容是:翠崖千尺崎方高,樓殿翠飛壓巨濤。檻外回峰自連著,只因潭下有靈鰲。右邊這塊鐫刻著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的一篇啟孫若裘書。 各位游客,經過 64 級陡的臺階后,我們可以看到前方石壁上的一首明代詩人孫綱的桐君詩:以桐為姓以廬名,世世代代是隱 居。奪得一江風月處,至今不許別人分。這首詩原來刻于桐君山沿江的石壁上,浙江省博物館還藏有此詩的拓片 一對“龜鶴同春”銅像,鶴頭龜身,栩栩如生,高 1.999 米,因鑄造于 1999 年,故選此高度,重 888 公斤,龜體上有 13 塊龜片,刻有 13 種不同書體的“壽”字,這是預祝各位健康長壽。 【桐君塔】 各位,走出四方藥局,前面一座白塔吸引著我們前往,這便是桐君白塔。這是一座高 20 米的七級實心塔,最早建于什么年間沒有考證,只是據桐廬縣志記載,宋景宗元年(公元 1260年)曾修過這個塔,明朝、清朝也曾幾次修葺過它,現 在我們看到的是 1980 年政府又重新修飾了這座白塔。以前桐廬縣城內有三座古塔,呈等邊三角形互相呼應,其余兩座已在文革時被毀,現在僅剩下這一座,成為了桐君山、也是桐廬縣城一處標志性景觀。 在白塔的右邊是一口重 4000 公斤的“百令鐘”,是由四川桐君閣制藥廠為尋訪藥祖而送來的,每到除夕之夜或者新年的第一天,此鐘便會敲 108 下,意指去除人類的 108 個煩惱。每當鐘聲敲響之時,方圓百里都能聽到,人們互相祝福,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君山晨鐘”,成為一處勝景。大家如有興趣的話,也可去敲一下,保佑家人安康。 【四望亭】 聽著鐘聲,各位請隨我到“四望亭”去看看。四望是指:“東望白云深,西來天目遠。南攀雙臺月,北溯錢江潮。”這里是遠眺富春江與天目溪兩江匯合的最佳位置,請大家眺望一下,腳下清流縈繞,四周層巒疊嶂,清澈的天目溪水流到此處與富春江匯合,黃綠分明,交匯處泛起了白沫,好似中間鑲嵌著一條銀帶,這一景致般在春末夏初時比較常見。再往前看,富春江開闊而深邃,難怪唐朝詩人吳融寫道:“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長川不是春來綠,千峰倒影落其間。”詩中意境也不過如此吧? 各位游客,到了這里,大家一定會問,為什么到現在桐君山的主人 也沒有看到,接下來,我們就去拜訪一下中藥鼻祖 桐君老人。 【桐君祠】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桐君祠”,正上方匾額“桐君祠”這三個字是由著名畫家葉淺予先生寫的。這座祠堂是為了紀念桐君老人而建造的,祠內正面塑像就是桐君了,四周的雕塑群像共分兩部分:前面兩組為第一部分,根據史料中記載而塑的“指桐為名”、“桐蔭問道”的史實;第二部分是以歷史年代為順序,塑出卓有成效的華夏中醫藥大師。他們依次是創“望、聞、問、切”四診法的扁鵲,“醫圣”張仲景,他的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辨證論治”的醫療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 的基礎。精通內、外、婦、小兒、針灸各科,尤其擅長外科手術,被后人稱為“外科鼻祖”并且制作“麻沸散”的華陀,晉代修道煉丹的抱樸子葛洪,唐代“藥王”孫思邈,宋代針灸學家王維一,明代卓越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最后一位是我國最早的一位杰出的解剖學家王清任。看了這組塑像大家就很清楚桐君在中藥史中的地位了吧。同時,我們還可以在祠堂內看到有一方碑文,是南宋樞密院參知政事樓鑰撰文的桐廬縣桐君祠記,這篇文章應當時邑尉之請,為修葺一新的桐君祠勒石而作的碑記,距今已有 800余年歷史,全文不到 400 字,不但記敘了桐君的來歷,隱姓埋 名的行醫濟醫的史跡,還描寫了桐君山秀麗的風光。 【古石刻】 各位游客,桐君山因地處兩江交匯、風光獨特的絕佳位置,一時引來無數人們前往,除了一般布衣之外,還有文人、官宦之人,因此,在桐君山的沿江石壁上留下許多關于桐君山的摩崖石刻。接下來,請大家隨我去看一下在位于半山腰的一處古石刻。這是一方古石刻。古時登桐君山很艱難,既沒有道路,更無石級,宋進嘉熙年間,一位姓趙的縣官組織民眾鑿山路,后來民眾又資助財物才鋪了石級。這方石刻的前半部分記載了這一史實,后半部分記載了百年后元朝張久可第二次開路的史實。張久可(也有人 稱可久),字伯遠,號小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曾在桐廬任典吏,官小職卑,仕途上很不得志,于是放懷詩酒,浪跡江湖,他專寫散曲,留存作品 850 余首,為元代散曲作家中傳世作品最多的一位,對后來明清曲壇影響很大。 各位,在后山下山途中還可看到一塊石碑,是南京中醫學院教授吳貽谷撰文并書寫的“贊桐君”,碑文僅用了 80 個字,高度概括和頌揚了中藥鼻祖桐君在山上結廬煉丹、行醫采藥的功績。再往前行大家請隨我去看一下張可久的另一方石刻。這一方石刻和山上的記事石刻一樣距今已有 600 多年的歷史,雖然年代久遠,但仍然清晰可辨,兩方石刻 說明了散曲家張可久曾兩次登臨桐君山。 接下來,我們將到達桐君山游覽的最后一處景點 “桐君亭”。這是為紀念桐君老人而建造的,亭高 5 米,造型舒展別致,結構精巧,顯得古樸、典雅、莊重。亭子門楣上的“桐君亭”匾額,氣韻生動,神采飛揚,是原軍事醫學院教授、 80 高齡的范行準揮寫的。亭內這方青石碑刻高 200 厘米,寬 90 厘米,碑石陽面“藥祖圣地”四個大字剛勁有力,文筆流暢,氣勢雄偉,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當代著名中醫大師董建華手筆。 quo;呢?這是因為過去富春江上游七里瀧一帶灘多水急,舟楫經過此地,都要在 此等候東風的來臨,以借風力上行。每當東風一起,千帆競發,梢公的號子響徹云天。七十里的路程,借助東風仿佛只走了七里一樣,所以有“有風七里,無風七十里”之說,當然,這“七里”只是一個象征性的用詞而已,主要是指這一帶行舟之困難。 1968 年,在七里瀧口建造了富春江水電站,險灘變平湖,帆船也漸漸被機動船所代替,“七里揚帆”景觀也隨之消失了。為了使這一古景觀再現, 1997 年,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經過精心籌劃,投資 600 余萬元于 1999 年 5 月 1 日正式推出了“七里揚帆”景觀,使富春江上當年的勝景在絕跡了三十年后,又重 現昔日的風采。 各位,舟行水上只見兩岸小鎮高樓林立,間或還有一處飛檐翹角半隱半露,既富現代氣息又不失古樸,偶爾鐘樓的整點報時聲傳來,余音裊裊,這就是桐廬鎮。桐廬鎮歷史悠久,鎮上建于唐開元 26 年(公元 738 年)的開元街便是昔日桐廬繁華的歷史見證。總面積 6 平方公里,目前全鎮人口大約 10 萬,三面環水,一面靠山,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了獨特的小鎮風情。這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由于境內多丘陵山地,兩條江流過,形成了冬暖夏涼的江南小氣候,夏季更是一處清涼的避暑勝地。 各位游客,現在映入眼簾的是臨江的 一條綠色長帶,這就是緊連縣城的江濱公園,東西長 1800米,寬 25 米,總面積近百畝,這里原來是一片淤積的荒灘,而現在則成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六年級英語上冊 Unit 2 School in Canada Lesson 11 Always do your homework教學設計 冀教版(三起)
- 九年級數學下冊 第二十七章 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四川研泰糧食儲備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一單元 第二節 生物的生活環境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2.2 青春萌動 教學設計
- 交接手續完善表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八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3 動能和動能定理教案
- 冀教版一年級下冊五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
- 2024四川國經揚華集團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崗市場化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等獎教案設計
- 2025年天津市河東區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河南省南陽市新未來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含解析)
- 《基于STM32的智能水質檢測系統的設計》9400字(論文)
- 2025年醫保政策考試:醫保患者權益保障知識競賽試題庫
- 2025年江蘇省期無錫市天一實驗校初三5月模擬英語試題含答案
- 公路養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
- 基礎染發培訓課件
- 2025年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民法專項練習卷:民法法條理解與應用題庫:婚姻家庭法
- 2025年4月自考00015英語二(13000英語專升本)押題及答案
- 重慶大渡口區公安分局輔警招聘考試真題2024
- 江蘇省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定額(2014)電子表格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