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文學_第1頁
數學與文學_第2頁
數學與文學_第3頁
數學與文學_第4頁
數學與文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學與文學 數學與文學 一數學入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是宋代邵雍描寫一路景物的詩,共 20個字,把 10 個數字全用上了。這首詩用數字反映遠近、村落、亭臺和花,通俗自然,膾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梅中都不見。 這是明代林和靖寫的一首雪梅詩,全詩用表示雪花片數的數量詞寫成。讀后就好像身臨雪境,飛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飛入梅林,就難分是雪花還是梅花。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這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思 想家王安石寫的一道麻雀詩。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員,飽食終日,貪污腐敗,反對變法,故把他們比作麻雀而諷刺之。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占一江秋。 這是清代紀曉嵐的十 “ 一 ” 詩。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一天在江上看見一條漁船蕩槳而來,就叫紀曉嵐以漁為題作詩一首,要求在詩中用上十個 “ 一 ” 字。紀曉嵐很快吟出一首,寫了景物,也寫了情態,自然貼切,富有韻味,難怪乾隆連說: “ 真是奇才! ” 一進二三堂,床鋪四五張, 煙燈六七盞,八九十枝槍。 清末年間,鴉片盛行,官署上下,幾乎無人不吸,大小衙門 ,幾乎變成煙館。有人仿邵雍寫了這首啟蒙詩以諷刺。 西漢時,司馬相如告別妻子卓文君,離開成都去長安求取功名,時隔五年,不寫家書,心有休妻之念。后來,他寫了一封難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后,拆開一看,只見寫著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萬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 。她立即回寫了一首如訴如泣的抒情詩: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撫彈,八行書無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叫丫環。萬語千言把郎怨,百無聊賴,十依闌干,九九重陽看孤雁,八月 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點燭祭祖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梳妝懶,三月桃花又被風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讀后深受感動,親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長安。從此,他一心做學問,終于成為一代文豪。 二數字入聯 明代書畫家徐文長,一天邀請幾位朋友蕩游西湖。結果一位朋友遲到,徐文長作一上聯,罰他對出下聯。 徐文長的上聯是: 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游客,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遲到友人的下聯是: 十年寒窗,進 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要中。 據說明朝中葉,江西九江有一船夫,見一位連中 “ 三元 ” 的狀元坐在他的船里,就道出一個上聯給這位狀元去對。這位狀元冥思苦想,還是對不出。以后也無人對出,成了絕對。時過幾百年,直到解放后的1959 年,佛山一工人用輪船裝運木料 “ 九里香 ” (一種名貴香樟木),觸發靈感,對出下聯。 船夫的上聯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尺風帆,下九江,還有十里。工人的下聯是: 十里運,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南陽諸葛武 候的祠堂里有一副對聯: 取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燈四十九盞,一心只為酬三顧。 平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變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副對聯不僅概述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而且用上了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各個數字和 “ 東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 ” 十個字,真是意義深遠,結構奇巧。 我國小說家、詩人郁達夫,某年秋天到杭州,約了一位同學游九溪十八澗,在一茶莊要了一壺茶,四碟糕點,兩碗藕粉,邊吃邊談。結帳時,莊主說: “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 。郁達夫笑著對莊主說,你在對 “ 三竺、六橋、九溪、十八澗 ” 的對子 嗎? 有 “ 吳中第一名勝 ” 之稱的江蘇省蘇州虎丘,有一個三笑亭,亭中有一副對聯: 橋橫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下面是民間流傳的一副對聯。它既是一副對聯,又是兩則拆字謎語,讀后細想,別有一番情趣。 涼雨灑人,東兩點西兩點;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解放前,有人作如下一副對聯: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橫批是:南北。 這副對聯和橫批,非常含蓄,含意深刻。上聯缺 “ 一 ” 一與衣諧音;下聯缺 “ 十 ” ,十與食諧音。對聯的意思是 “ 缺衣少食 ” ,橫批的意思是 “ 缺少東西 ” ,也是內涵極其豐富的 兩則謎語。 三妙題入聯 清乾隆五十年,朝廷為了表示國泰民安,把全國 65 歲以上的老人請到京城,為他們舉行一次盛大宴會。在宴會上,乾隆看見一位老壽星,年高 141 歲,非常高興,就以這 位壽星的歲數為題,說出上聯,并要紀曉嵐對出下聯: 乾隆帝的上聯是: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 紀曉嵐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上、下兩聯都是一道多步計算應用題,答案都是 141 歲。上聯的 “ 花甲 ” 是指 60 歲, “ 重開 ” 就是兩個 60 歲, “ 三七 ” 是 21 歲,就是602 73 141(歲)。下聯的 “ 古稀 ” 是指 70 歲, “ 雙慶 ” 就是兩個 70 歲,多 “ 一度春秋 ” 就是多 1歲,也就是 702 1 141(歲)。 又如下面一副對聯,也是兩道算題,并巧妙用上一、三、七、九、十各數,不嫌生拼硬湊。 尺蛇入穴,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鴨浮江,數數三雙多一只。 上聯是講蛇的長度,九寸加十分是一尺(舊制長度單位進率是 1 尺10 寸, 1 寸 10 分);下聯是講鴨的只數,三雙加一只是七只。 四詩歌趣題 1.百羊問題 明代大數學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統宗一書,有一道詩歌形式的數學應用題,叫百羊問題。 甲趕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隨其后, 戲問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說無差謬 , 所得這般一群湊,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來方湊,玄機奧妙誰猜透? 此題的意思是:一個牧羊人趕著一群羊去尋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個牽著一只羊的人從后面跟來,并問牧羊人 : “ 你的這群羊有 100 只嗎? ” 牧羊人說: “ 如果我再有這樣一群羊,加上這群羊的一半又 1/4 群,連同你這一只羊,就剛好滿 100 只。 ”誰能用巧妙的方法求出這群羊有多少只? 此題的解是: ( 100 1) ( 1 1 1/2 1/4) 36 只 2.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壺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 試問酒壺中,原有 多少酒? 這是一道民間算題。題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著酒壺邊喝邊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將壺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單位, 1 斗 10 升),這樣遇店見花各 3 次,把酒喝完。問壺中原來有酒多少? 此題用方程解。設壺中原來有酒 x 斗。得( 2x 1) 2 1 2 1 0,解得 x 7/8。 3.百饃百僧 明代大數學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統宗中有這樣一題: 一百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增; 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丁? 這題可用假設法求解。現假設大和尚 100 個,( 3100 100) ( 3 13 ) 75(人) 小和尚人數 100 75 25(人)大和尚人數 4.啞子買肉 這也是程大位算法統宗中的一道算題:啞子來買肉,難言錢數目,一斤少四十,九兩多十六。試問能算者,今與多少肉?此題題意用線段圖表示,就一目了然。附圖 {;圖 }; 由圖可以看出: 每兩肉價是:( 40 16) ( 16 9) 8(文)啞子帶的錢: 816 40 88(文)啞子能買到的肉: 888 11(兩)(注:舊制 1 斤16 兩) 5.及時梨果 元代數學家朱世杰于 1303 年編著的四元玉鑒中有這樣一道題目: 九百九十九文 錢,及時梨果買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個,七枚果子四文錢。 問:梨果多少價幾何? 此題的題意是:用 999 文錢買得梨和果共 1000 個,梨 11 文買 9 個,果 4 文買 7 個。問買梨、果各幾個,各付多少錢? 解 梨每個價: 119 12/9(文) 果每個價: 47 4/7(文) 果的個數: ( 12/91000 999) ( 12/9 4/7) 343(個)梨的個數: 1000 343 657(個)梨的總價: 12/9657 803(文) 果的總價: 4/7343 196(文) 6.隔壁分銀 只聞隔壁客分銀,不知人數不知銀, 四兩一份多四兩,半斤一份少半斤。 試問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銀? 此題是民間算題,用方程解比較方便。 設客人為 x 人。則得方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