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2011年僑務工作總結和2012年工作要點_第1頁
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2011年僑務工作總結和2012年工作要點_第2頁
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2011年僑務工作總結和2012年工作要點_第3頁
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2011年僑務工作總結和2012年工作要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 2011 年僑務工作總結和 2012 年工作要點 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 2011 年僑務工作總結和 2012 年工作要點內容簡介;為保證 2011 年“僑愛工程”項目全面竣工打下了基礎。為確保僑愛工程項目的進展,我辦以項目督察為抓手,認真抓好“僑愛工程”項目進展的督察督辦。一是會同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制訂實施了德陽市“僑愛工程”項目管理辦法 (試行 ),進一步加強了項目的竣工驗收、后續使用中監督管理的責任落實,使我市“僑愛工程”項目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 2011年僑務工作總結和 2012 年工 作要點由愛師范文整理詳見正文 2011 年是全市實施“一三五八”發展戰略初始之年,市外僑辦作為市政府組成機構,統領全市各級僑務工作部門,在省僑辦的指導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國僑辦僑務工作會議和省僑辦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國家大局和我市中心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僑務工作優勢,解放思想,統籌謀劃,把握西部大開發持續深入推進的重要機遇,圍繞中心抓發展,以僑為本抓服務,面向全球抓資源,努力拓展僑務工作渠道,豐富僑務工作內容,大力實施支持災后重建計劃和僑務惠民行動,為實現我市“兩個加快”和擴大對外交 流合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將 2011 年全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情暖僑,以服務激發僑界參與祖國建設的熱情。 一是認真做好春節慰問歸僑僑眷屬的工作。根據省僑辦關于下拔 2011 年元旦春節慰問幫扶困難歸僑僑眷經費的通知 (川僑發 2010 64 號 )文件要求,我辦高度重視,全市統一布署,各級僑務部門領導帶頭作表率,深入基層訪僑情,登門慰問,給他們送去新春問候,帶去黨 和政府的關懷,圓滿完成了 2011 春節慰問活動。全市各級僑務部門共慰問歸僑僑眷屬 144 戶,投入慰問金 39000元人民幣,下發慰問物品折合人民幣 7770元,慰問金和慰問物品合計 46770元人民幣;二是繼續做好歸僑僑眷關愛工程和萬僑助萬村活動的開展,積極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為持續抓好兩項工作開展,我辦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抓好“僑愛工程 萬僑助萬村”活動開展的通知(德府外僑 2011 22 號),指導基層開展好工作。同時,為積極爭取海內外僑胞、僑團和僑資企業參與到我市新農村建設中,改變農村貧困面貌,讓農村貧困人口受益,積極同我市僑資企業 東升農場進行洽談,努力促成廣漢市興隆鎮東禪寺村同其開展蔬菜種植業方面的合作,為該村農民增收努力創造條件;為加強基層陣 地建設,我辦向東禪寺村委捐贈辦公和會議座椅各一套,改善了該村基層組織硬件設施;此外積極扶助農村貧困人員,結合本辦 2011 年僑務“萬僑助萬村”活動的開展,在東禪寺村選定了一名有發展潛力,有一定勞動能力和技能,并有強烈致富愿望的養殖戶周良洪同志,進行重點扶持。并同東禪寺村黨支部、受助養殖戶簽定了三方扶助協議書,為該養殖戶提供了 10000 元人民幣無息貸款,用兩年時間幫助其發展生產,使我辦 2011 年僑務扶貧工作順利展開。同時,進一步發揮僑務工作優勢,爭取我市僑企采取靈活多樣的模式參與到我市的新農村建設中 ,在我市農村 產業調整、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增加農民收入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抓好了 2011 年“三僑生”的高考工作。 2011 年五月下發了相關通知,由于我市本年度沒有符合條件的“三僑生”高考這一實際情況,向省僑辦進行了匯報后,對明年參加高考的“三僑生”進行了摸底普查,為明年此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四是抓好了我市 “歸僑僑眷屬證”的辦理工作。在辦理僑眷屬證工作中,能夠嚴格按本辦對外承諾,做到依據政策,對照標準,嚴格按程序、時間辦理, 2011 年辦理僑眷屬證 2 本,沒有任何違規和誤時的事情出現。 二、繼續 抓好“僑愛工程”項目的實施。 目前在我市實施的 “僑愛工程”項目共有 24 個,為抓好項目建設的進展,確保建設質量,我辦按照我市“僑愛工程”相關管理辦法的要求,嚴格督察項目進展,采取每月對工程建設進展情況網上通報制度,嚴格把關,嚴格報批程序,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的落實。現 24 個項目中,已有 20 個項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4 個項目進入到了恢復重建施工階段,并即將竣工,為保證 2011 年“僑愛工程”項目全面竣工打下了基礎。為確保僑愛工程項目的進展,我辦以項目督察為抓手,認真抓好“僑愛工程”項目進展的督察督辦。一是會同市教 育局、市衛生局制訂實施了德陽市“僑愛工程”項目管理辦法 (試行 ),進一步加強了項目的竣工驗收、后續使用中監督管理的責任落實,使我市“僑愛工程”項目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確保了所有項目的合理利用,為我市公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高效服務,造福了一方群眾。二是對項目進度開展了全面的督辦檢查。在督察督辦中,市外僑辦堅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全年對僑愛工程項目共進行 14 次檢查督辦,對督察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要求項目承接單位進行整改。 2011 年 1 月份,針對旌陽區孝泉民族僑愛學校本部校區建設因拆遷原因遲遲未開工建設 的問題,我辦領導多次到現場督辦,并責成該項目協議簽署方 旌陽區政府切實履行職責,認真督促檢查,促進項目進展,確保“僑愛工程”項目能夠順利實施。通過督辦檢查,有效的促進了項目所在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促使項目很快得到恢復重建。在各方的積極努力下,該項目于 2011 年 5 月全面開工建設,并將于 2011 年 12 月竣工投入使用;三是堅持每月通報制度。每月 30 日前,將我市“僑愛工程”項目在市外僑辦內、外網上進行通報,全面客觀地反映工作開展情況,接受社會大眾的監督,收集群眾反饋意見,及時掌握工程項目建設的動態,確保“僑愛工程 ”項目的質量和進度。 三、突出國外僑務工作重點,拓展僑務工作渠道。 一是加強海外聯絡,結交僑胞朋友。 2011 年春節前,向海外僑胞、重點社團,以及在抗震救災期間給予我市無私援助的華人華僑發出賀卡和慰問信 682 封,給廣大的僑胞送去祖籍國和家鄉的問候,帶去溫暖;二是精心組織接待好海內外僑胞和上級領導到我市參觀考察活動。截止 2011 年 10 月 30 日,共接待 8 批 386 人次。每一次活動,我們都精心組織,科學安排,突出我市僑務特色,體現我市災后重建的特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立足僑務平臺,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積極推 介德陽,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市外僑辦立足僑務平臺,利用海外華人、華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歸屬感,突出德陽“三星堆文化”、“三國文化”、“孔子文化”等七大文化品牌,吸引海外僑界人士來我市觀光、旅游,探親訪友和開展交流合作。一是于 4 月 19 日和 8 月 17 日分別組織接待了由國務院僑辦文化司、四川省僑辦聯合主辦的 2011 年泰國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春令營活動一行 15 名泰國師生和德國華裔青少年夏令營一行 55 人到綿竹參觀,并同綿竹道行僑愛中學學校開展交流學習活動。華裔青少年在德陽活動期間,參觀了綿竹漢旺地震遺址和漢旺 新鎮建設新面貌,并同綿竹僑愛道行中學的師生開展了互動交流和觀摩教學活動,加深了中外國師生的了解,加深了中外師生之間的友誼;二是圓滿完成了“海外僑胞聚焦災后重建美好新四川”活動到德陽參觀考察的海外僑胞接待工作。 2011 年 5 月 11 日下午,參加此次活動的部分僑領、華人慈善機構代表以及海外華文媒體與一些中央媒體記者近 300 人在國僑辦國內司司長杜志濱、省僑辦主任周敏謙陪同下赴德陽災區考察參觀。來訪嘉賓和海外華文媒體記者深入到我市漢旺地震遺址、漢旺新鎮、綿竹僑愛道行中學參觀、采訪,深切地感受到了德陽災后重建取得的巨大 成果和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呈現出的新氣象、新面貌。法國歐洲時報副總編劉建表代海外華文媒體記者表示:他們在回去后,將客觀真實的報道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抗震救災工作。海外嘉賓對在德陽活動期間得到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并表示愿意發揮自身優勢,為架起德陽與海外各界朋友溝通的橋梁而努力發揮作用;三是積極做好外派教師工作。 2011 年,根據國僑辦通知,我市推薦的外派教師 廣漢中學劉臻老師,已被國僑辦批準派往印尼萬隆基督教三一華文學校任教,這是我市首次通過僑務渠道開展外派教師到國外任教,也為我市教師面向世界,提升教學水平,提供 了一個渠道。同時,結合 2011 年外派教師推薦工作,根據省僑辦關于推薦教師建立外派教師儲備庫的通知要求,我們及時向各縣 (市、區 )外僑辦下發了通知,要求會同市教育部門,對照標準,嚴格把關,做好今年外派教師推薦工作,下派年又向省僑辦推薦了 6 名教師迎接挑選參加在湖南師大舉辦的外派培訓;四是通過宣傳推介和積極爭取,使與省上業務部門對接促進重大項目落戶德陽的工作得以落實。截止 2011年 10 月 30 日已有五個項目在進行之。一是落戶廣漢的瑞升復合材料項目繼續追加投資 ;二是正大集團農企結合發展養豬業項目正在洽談之中 ;三是香 港中華煤氣集團全資子公司易高環保投資有限公司擬投資德陽新能源 CNG和 LNG項目也正在接洽之中 ;四是四川僑興實業有限公司擬在羅江投資 11000 萬元建設占地 80 畝的新型阻燃環保節能項目。 五、認真完成好日常僑政工作,為中心工作奠定基礎。 一是完成了“ 2010 年僑務大事記”的編寫工作;二是積極做好了僑務宣傳工作。截止 10 月30 日,向四川僑報投稿 15 篇;向省、市有關部門提供信息 30 條;下發四川僑報共十二期 840 份。三是向人大提供了四川省華僑投資權益保護條例修訂意見材料。 2011 年四川省擬對四川省華 僑投資權益保護條例做出修訂,并廣泛征求基層在實施過程中的意見。根據市人大安排,對條例在我市的實施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進行了梳理,并形成文字交流材料,向市人大進行了匯報,為省人大修訂條例提供參與。 六、以基層僑務為基石,加強對縣(市、區)和社區的指導,形成全市僑務工作一盤棋。 2011 年,我辦為夯實僑務工作基礎,加強了對縣(市、區)和僑務社區的指導力度,辦領導親自帶隊深入各縣(市、區)和僑務社區調研指導工作,全市 6 縣(市、區)僑務工作開展有序,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 6 縣(市、區)僑務部門利 用各傳統節日的有利時機采取多種方式廣泛開展加強同“三胞”親屬聯系活動,了解“三胞”親屬們的思想、工作、學習、生活和與海外親屬聯系走動情況,維護和鞏固了縣區僑務工作資源;二是指導縣區僑務部門利用當地的文化特色和僑務資源優勢,發揮僑愛工程品牌效應,積極開展對外宣傳活動。 2011年,我辦分別指導綿竹、羅江、廣漢等僑辦成功進行了“海外僑胞聚焦災后重建美好新四川”活動到德陽參觀考察的海外僑胞、新加坡天府會會長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總裁、國僑辦副主任任啟亮等來德陽縣區的訪問、項目合作交流、參觀等大型和重要活動的接待,推介了 各縣市區的文化特色,提高了我市的整體影響;三是抓住開展創新社會管理的有利時機,促進社區僑務工作的深入開展。 2011 年在僑務社區建設中,開展了以黨建促僑建活動,以基層黨的建設來促進僑務工作在基層的陣地建設。我市僑務社區試點西小區社區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把做好社區僑務工作作為社區改革發展的一件大事提到了工作日程,并納入社區三個文明建設規劃之中,強化了社區僑務工作站的功能,使之成為駐地歸僑、僑眷屬貼心娘家。 七、以學促干,加強僑務干部隊伍建設。 2011 年,全市各級僑務干部,不斷更新觀念,創新工作 思路,以學習促工作,認真學習,完善自我,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抓好了各項僑務工作的開展,做到了 “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要求,促進我市僑務工作的整體發展。市外僑辦在辦內著重培養了科室團結協作精神,協調配合的良好工作作風,保證了各級領導賦予的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四、 2012 年工作打算 1、做好“僑愛工程”項目的日常管理監督工作,抓好項目建成后管理使用的常態監督。建立好管理臺帳,加強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