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三十一).doc_第1頁
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三十一).doc_第2頁
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三十一).doc_第3頁
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三十一).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 /) 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 /) 一、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材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 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材料參考時限為 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 110分鐘。滿分 100分。 2.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跡的鉛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 2B鉛筆在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上填涂。 3.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指定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 4.待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后,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5.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 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二 .給定材料 1.“被”,是一種特殊社會狀態下生成的特殊短語。在 21世紀的中國,一系列具有同樣構成方法的新詞在互聯網上廣為流行。中國網民在“就業”“增長”“自殺”“殺人”“上樓”“自愿”“捐款”“開心”“委員”“全勤”“小康”“高速”“離婚”等以往不受“被”修飾的不及物動詞、形容詞、名詞或短語前加上“被”字,表達出沒有話語權的弱勢一方的無奈。由于網民的“創造”而使“被字句”在很多場合與其他詞語超 常搭配,從而彰顯出風趣與幽默。例如,號稱“世界上里程最長、速度最快、投資最大”的武廣高鐵,以其高票價使民眾“望車興嘆”,自我解嘲為“被高速”,還有油價“被提高”、四川景區“被拍照”、家電下鄉“被優惠”、富士康員工“被跳樓”,等等,諸如此類的“被字句”以委婉詼諧的語言表達了網友的關切和憂慮。 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網絡媒體語言分中心、商務印書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 2009”網絡征集年度字詞揭曉,“被”和“民生”分列國內字、詞的第一。這個流行于 2009 年的網絡熱字,表達了公眾對于公民權責名實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 /) 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 /) 相符的吁 求。的確如此,“被”字的“被”榮登榜首曲折地表明了公民權責意識的自我覺醒:凡事都要問一個“為什么”,思忖是否“被忽悠”。 2.據媒體報道,截至 2009年 7月 1日統計, 2009年已有 415萬高校畢業生落實去向,與去年同期相比就業人數增加 44萬人,大學生就業率達 68%。然而當這樣一種現象被披露于網上時,許多人又開始懷疑高校就業率的真實性了:有應屆大學畢業生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就業了,就業協議書上赫然是一個從沒聽說過的公司名稱和該公司的公章。由于“太興奮了”,因此發帖慶祝自己“被就業”。 A校 2009屆畢業生趙某某在論壇上發帖,稱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學校就與一家公司簽訂了就業協議書。隨著趙某某帖子的發表,“被就業”一詞迅速躥紅。 在統計就業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采取措施保證就業率早已不是新聞, 2006年安徽省教育廳就曾公開批評“一些高校采取扣押畢業證等方式,要求沒就業的學生提供就業協議書,結果逼得學生造假,甚至跑到學校附近的小店蓋個章冒充接收單位。”一些網友認為,“被就業”現象在全國各地院校普遍存在。“被就業”的大學生,他們在自己毫不知情、工作毫無著落的情況下“被就業”,正是學校方面弄虛作假、權力 失范的結果。如果高校的就業率統計中,能少一些水分,多一些實事求是的真誠,公眾還會擔憂這些“華而不實”的就業率,會影響到就業政策的制訂嗎? 網友發明的“被就業”一詞新鮮生猛,諷刺高校虛報就業率的行為,更因此衍生出“被”字語系,如職工“被全勤”,舉報人“被自殺”,交擇校費的家長“被自愿”,等等。由“被自殺”“被就業”等濫觴,到大量“被”的流行,如“被捐款”“被漲薪”“被幸福”每一個“被”,都讓我們對一起起關乎公眾訴求的公共事件記憶深刻。“被”字流行語不僅隱喻著公共訴求得不到完美呼應的現實語境,也反襯 出這個時代的顯著進步。因為,不是我們現在“被”得多了,而是我們越來越對“被”充滿了伸張的欲望。 3.因對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居民收入增長數據表示不解, 2009 年 7 月 29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 /) 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 /) 日,一位網友在 B 網站的博客上,發明了一個“被增長”的新詞。所謂“被增長”,也就是說實際沒有增長,但在統計數據中卻增長了,使我們都被統計數字“幸福”地籠罩著。這一感受得到了絕大多數人們的贊同,同時也得到了央行最新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的印證。一些政協委員表示,“被增長”雖然是對統計數據真實性的質疑,但其背后,卻是公眾對工資收入增長緩慢、國 民收入分配失衡的不滿。 2009 年 2 月,江蘇省對 C 市轄下各縣市的小康達標情況進行隨機電話民意調查。當地政府要求受訪群眾熟記事先統一下發的標準答案,如“家庭人均年收入”農村居民必須回答“ 8500 元”,城鎮居民必須回答“ 16500 元”;“是否參加社會保險或保障”必須回答“參加了”;“對住房、道路、居住環境是否滿足”必須回答“滿意”。于是,那些原本在小康達標水平之下的群眾,一夜之間就“被小康”了。小康本來有明確的指標,白紙黑字,糊弄不了人。但在“政績”的強大壓力下,官員沒有創造不了的奇跡。為了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 很多為官者都有著強烈的政績意識。當他們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