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學院論文開題報告樣本.doc_第1頁
宜春學院論文開題報告樣本.doc_第2頁
宜春學院論文開題報告樣本.doc_第3頁
宜春學院論文開題報告樣本.doc_第4頁
宜春學院論文開題報告樣本.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 錄論文任務書2論文開題報告11答辯資格審查表14論文原創申報書15論文16宜春學院成人教育畢業論文任務書題 目: 常用藥物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及預防 學 院: 宜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專 業: 藥 學 班 級: 級 學 號: 姓 名: 起訖日期: 2012.7.5-10.31 指導教師: 職稱: 教研室主任: 審核日期: 2011.7.2 說 明1. 畢業論文任務書由指導教師填寫,并經教研室審定,下達 到學生。2. 進度表分前、中、后三期由學生填寫,每期填寫后交指導教師簽署審查意見,并作為畢業論文工作檢查的主要依據。3. 學生根據指導教師下達的任務書獨立完成開題報告,3周內 提交給指導教師批閱。4. 本任務書在畢業設計完成后,與論文一起交指導教師,作為論文評閱和畢業論文答辯的主要檔案資料,是學士學位論文成績的主要內容之一。一、畢業論文的要求和內容1. 論文選題要具體、明確,應該與所學專業相關。2. 收集資料應豐富、翔實;引文資料應注明出處,嚴禁抄襲。3. 研究方法合理,材料或數據來源可靠,處理嚴密,能很好的說明研究課題。4. 論文的目的、意義闡述清楚,論點明確,論據充足,邏輯性強。文字簡煉,條理清楚,思路清晰,內容具體而充實,表述準確。5. 結論正確,能夠全面總結,歸納研究的最終結果,結論完整,準確鮮明。6. 論文內容要能正確反映社會和時代特征,具有理論價值或時間意義,有新穎性。7. 字數在4000個字以上。8. 論文格式應規范,按時完成論文。二、研究方案、目標1、研究方案: 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確定論文題;查閱有關參考資料;經驗累積、分析篩選、歸納、總結;制訂方案,撰寫論文; 2、目標:(由指導老師根據論文的內容填寫)例:通過對胃腸道不良反應藥物總結和分析,積極開展用藥監測,預防藥物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盡可能減輕患者病痛。三、閱讀書目清單由指導老師填寫撰寫該論文要求學生閱讀的書目 四、畢業論文進度計劃序號各階段工作內容起訖日期備 注1論文選題6月15日至7月4日2搜集相關資料7月5日至7月30日3撰寫開題報告和論文初稿8月1日至9月30日4修改論文、論文定稿10月10日至31日5678910五、主要參考資料1王玉芳,歐陽欽. 非甾體抗炎藥腸道損害J. 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2001,28(5).2余常紅,楊海晨,胡赤怡. 抗精神病藥引起腸梗阻回顧研究J.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0(4).3 張美祥,張惠明,賈愛瓊.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應J. 醫藥導報,2000(6).4 丁國華. 藥源性消化道出血J. 實用醫技雜志,1998,5(4):215.5 李小萍,郭青. 羅紅霉素、阿奇霉素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應J. 人民軍醫,1999(10).6 李曉翔. 琥乙紅霉素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J. 中級醫刊,1997(9).7 閆興占. 藥源性胃粘膜損傷J. 藥學實踐雜志,1997(1).8 劉克英,劉勇.地塞米松致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21例J. 醫藥導報,2000(3).9 殷立新,劉秀菊,李素民. 西咪替丁的不良反應J. 醫學綜述, 1998 (9).10 王維擴. 雙異丙吡胺的藥理與臨床應用進展J. 中國廠礦醫學,1998(3). 六、畢業設計進度表(本表由學生填寫,每期分別交指導教師簽署審查意見)前 期(7月5日至 8月15日)學生主要工作: 1、搜集閱讀有關資料。2、整理、分析所搜集到的資料,并進行歸納和分類。3、撰寫開題報告和論文寫作提綱。 指導教師審查意見:(由指導老師根據所審閱材料的情況寫)例:開題報告和論文提綱已閱,可按論文提綱著手撰寫論文。 2011年8月 14 日中 期(8月16日至9月30日)學生主要工作:1、修改開題報告;2、進一步搜集相關資料;2、撰寫論文初稿。論文的主要內容:1、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常用藥物;2、藥物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3、藥物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監測。指導教師審查意見:(由指導老師根據所審閱材料的情況寫)例:論文初稿已閱,第二部分的內容還需要充實。論文的格式不符合規范要求。2011年 9 月 30 日后 期(10月1日至 11月8日)學生主要工作:1、遵照指導老師意見對論文進行修改。2、按照學校下發的論文格式要求,對論文格式進行修改。3、打印論文紙質稿,準備電子文檔。指導教師審查意見:(由指導老師根據所審閱材料的情況寫)例:論文基本上可以定稿。請打印論文一式三份,并填好論文答辯資格審查表。準備答辯。2011年 11 月 2 日七、其他(學生提交)1開題報告1份 2論文1份(理科4000字以上,文科6000字以上) 指 導 教 師: 教研室負責人: 學生開始執行 任務書日期: 2012.7.5 學生姓名: 送交畢業設計日期: 2012.11.2 宜春學院成人教育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題 目: 常用藥物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及預防 學 院: 宜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專 業: 藥 學 班 級: 級 學 號: 姓 名: 指導教師: 審核日期: 2012.7.30 一、選題的依據及意義隨著藥物品種日漸增多,藥物致胃腸道的不良反應也日益突出,且可能因為并發癥而危及患者的生命,特別是NSAIDs引起的胃腸道損傷,AAD和PMC。人們對藥物致胃腸道疾病尚缺乏足夠的認識,常因漏診或誤診而延誤病情。因此,必須大力開展用藥監測,尤其要警惕在使用NSAIDs、抗精神病藥、抗菌藥、抗腫瘤藥、抗酸劑/H2受體阻滯劑、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等時的胃腸道副作用.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含文獻綜述)多藥物均有胃腸道毒性作用,因此隨著人們用藥種類多樣和劑量的增加,所致消化系統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亦不斷增加,約占20%40%。藥物不良反應可累及消化系統各部分,導致消化道運動、腺體分泌等功能障礙,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嚴重者危及人的生命。三、本課題研究內容常用藥物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病機制和病床特點的分析與研究。四、本課題研究方法綜述參考文獻對藥物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監測與綜合分析,預防藥物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五、 研究目標、主要特色及工作進度1、研究目標:開展用藥監測,預防常用藥物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2、主要特色:常用藥物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及預防。3、工作進度: (1)7月5日至7月30日 確定論文題目,收集相關資料,整理所收集到的資料,分析、提練觀點。(2)8月1日至9月30日 ,撰寫開題報告和論文初稿。(3)10月1日至10月31日 論文修改,定稿,做好論文答辯前的準備。六、參考文獻1王玉芳,歐陽欽. 非甾體抗炎藥腸道損害J. 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2001,28(5).2余常紅,楊海晨,胡赤怡. 抗精神病藥引起腸梗阻回顧研究J.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0(4).3 張美祥,張惠明,賈愛瓊.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應J. 醫藥導報,2000(6).4 丁國華. 藥源性消化道出血J. 實用醫技雜志,1998,5(4):215.5 李小萍,郭青. 羅紅霉素、阿奇霉素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應J. 人民軍醫,1999(10).6 李曉翔. 琥乙紅霉素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J. 中級醫刊,1997(9).7 閆興占. 藥源性胃粘膜損傷J. 藥學實踐雜志,1997(1).8 劉克英,劉勇.地塞米松致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21例J. 醫藥導報,2000(3).9 殷立新,劉秀菊,李素民. 西咪替丁的不良反應J. 醫學綜述, 1998 (9).10 王維擴. 雙異丙吡胺的藥理與臨床應用進展J. 中國廠礦醫學,1998(3). 宜 春 學 院 成 人 高 等 教 育2013 屆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資格審查表題 目常用藥物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及預防 學生姓名專業藥學班級學號檢查內容論文完成情況完成未完成/論文字數5200開題報告有無/外文資料翻譯有/無/字數/中、英文摘要有無/軟硬件驗收完成未完成/論文期間考勤情況有無曠課無 曠課累計數 0 學生自查說明1、完成任務書中布置的各項任務;2、按有關程序進行工作;3、論文撰寫過程中通過指導老師指導后,經多次修改,最后成文; 學生簽名: 2012 年 11 月5 日指導教師意見(說明是否可進行答辯及評定成績)論文觀點正確,結構合理,內容較充實,語句通順,符合畢業論文的規范格式要求。同意答辯。 注意:此評語應與所給成績相符。(參考畢業論文評分標準)成績;良好 指導教師簽名: 2012年 11月10日宜 春 學 院畢業設計(論文)原創性申明本人鄭重申明:所呈交的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包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表或撰寫的成果。對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識到本申明的法律責任,其后果由本人承擔。作者簽名:日期:2012年11月5日carried out immediately, until the transfer of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monitoring work to owner. (4) monitoring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security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is technology terms provides and supervision people indicates, established monito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y provides of format will all contract period origin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entry database, for monitoring information of daily finishing, and regularly integration, and according to owners need provides about original information and topic report; used has had similar engineering validation of method and theory on by integration of monitoring information timely for analysis, on engineering of work status and security made preliminary evaluation, And forecast trends in engineering to ensur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measured data. (5) completion refers to the transfer of all of the data of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the original, and receiving monitoring provide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owners. 10.4 security monitoring for safe monitoring of construction works smoothly, I Board will b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parts of19宜春學院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畢業設計(論文)常用藥物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及預防宜春學院成教 藥學 08級 指導教師:摘 要:為了解可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常用藥物,經檢索有關文獻資料,對各類藥物可能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病機制和臨床特點進行分析。結果藥物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病率較高,其并發癥可威脅人的生命。因此,應積極開展用藥監測,預防藥物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盡可能減輕患者病痛。關鍵詞:胃腸道不良反應;非甾體抗炎藥;抗菌藥;抗腫瘤藥 很多藥物均有胃腸道毒性作用,因此隨著人們用藥種類多樣和劑量的增加,所致消化系統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亦不斷增加,約占20%40%。藥物不良反應可累及消化系統各部分,導致消化道運動、腺體分泌等功能障礙,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嚴重者危及人的生命。因此,積極開展用藥監測,減少藥物所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常用藥物1.1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關節炎,小劑量可用于預防血栓形成,但常可引起不良反應,20%50%的消化性潰瘍是因服用NSAIDs所致1。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保泰松、對乙酰氨基酚、索米痛片、感冒通等常可致惡心、嘔吐、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潰瘍、穿孔,部分患者亦因此形成小腸狹窄和不完全梗阻。據報道2,健康受試者服用阿司匹林3gd-1,連用3個月,胃潰瘍發生率為23%。阿司匹林超劑量或長期用藥對胃粘膜有明顯刺激作用,可致原有潰瘍惡化或誘發胃潰瘍,尤其是老年患者用藥后,易導致胃腸粘膜糜爛、出血和潰瘍。王玉芳等3報道,健康人服用吲哚美辛150mgd-1,胃腸道出血量增加4倍,長期用藥可致胃腸道功能減退,甚至胃粘膜侵蝕變性、剝落,嚴重者可并發出血和穿孔。吡羅昔康2在治療劑量時可誘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可出現在療程中的任何時間,即使無消化道病史者亦能發生,發生率為1%左右。布洛芬常可致惡心、嘔吐,有時可引起胃腸道的隱性出血或大出血。保泰松為較強的胃腸刺激藥物,可使胃粘膜上皮細胞脫落增加,引起胃潰瘍或出血,還可致直腸炎。長期應用阿司匹林和對乙酰氨基酚合制的栓劑,可發生排便困難和慢性腸梗阻4。1.2抗精神病藥 氯氮平、氯丙嗪、氯普塞噸、奮乃靜、苯巴比妥、阿米替林、卡馬西平、多塞平、丙咪嗪等因抑制腸蠕動、減少腸液分泌和降低血鉀,常可誘發麻痹性腸梗阻,與抗膽堿藥物合用時癥狀尤重。對精神病患者多種藥物聯合應用或單一藥物大劑量使用時更易發生5。有患者表現為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病死率可達75%。王楚安6報道,6例患者使用氯丙嗪治療1528d,(平均18d),總劑量24005600mg(平均3200mg),平均日用量180mg,最大日用量400mg。使用后,發生麻痹性腸梗阻5例,胃無張力癥1例。Histosugi對5例抗精神病藥引發腸梗阻而死亡的病例進行分析,發現死亡的突發性及搶救無效是其突出的特點7。1.3抗菌藥 可引起抗菌藥相關性腹瀉(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因抗菌藥破壞了腸內菌群的自然生態平衡,生理性細菌明顯減少,而需氧性菌及兼性厭氧菌數量增加,引起繼發性腹瀉。按AAD的病情程度不同,可表現為單純腹瀉、結腸炎和假膜性結腸炎。假膜性結腸炎(PMC),是指病情嚴重,在結腸粘膜有偽膜形成的特殊類型, 主要因難辨梭狀芽孢桿菌(CD)大量繁殖而致病,如不及時給予合理治療,可導致并發癥,死亡率高達15%24%。抗菌藥物幾乎均可引起AAD,以林可霉素、阿奇霉素、氨芐西林多見8。近年以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頭孢菌素為主,可引發PMC。有報道PMC在女性中發病有增加,口服與腸外應用抗菌藥均可誘發。一女性患者,32歲,陰道應用林可霉素乳膏3d后發生水瀉,在大便內證實有CD,甚為少見9。張美祥等10報道,6例呼吸道感染患兒,口服阿莫西林2d后出現稀水樣糞便,泡沫較多,色黃或發綠,每日45次。停藥后23d,便次減少,大便成形。另據報道,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甲硝唑、伊曲康唑可致消化道出血。有報道應用羅紅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療下呼吸道感染204例,羅紅霉素組有兩例因嘔吐、消化不良而中途停藥,其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為3.1%,阿奇霉素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為1.3%9.5%。李曉翔報道一女患者,53歲,因清創而服用琥乙紅霉素0.75g后,出現上腹部持續性隱痛,惡心、上消化道出血,當日排出柏油樣便。1.4抗腫瘤藥 此類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為消化系統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黏膜炎、腹痛和腹瀉等。順鉑致嘔吐作用最強,當劑量50mg/m2時,嘔吐發生率90%;非順鉑類,如甲基芐肼、放線菌素D、六甲蜜胺、卡鉑、環磷酰胺、卡氮芥、阿霉素、柔紅霉素、阿糖胞苷和異環磷酰胺等,嘔吐發生率均30%;米托蒽醌、紫杉類、絲裂霉素、托泊替康、吉西他濱、依托泊苷(VP16)、替尼泊苷(VM26)等,嘔吐發生率為10%30%。化療時常用5-HT3受體拮抗劑,皮質激素等防治嘔吐。甲氨喋呤、6-巰基嘌呤、5-氟尿嘧啶等因干擾葉酸、嘧啶、及谷氨酰胺等物質的代謝,阻止DNA的合成,抑制細胞的增殖和上皮的修復,因而引起胃粘膜損傷,表現為上皮脫落、局部充血、粘膜紅腫伴淺表性糜爛或潰瘍等。王正燕14報道一男性患者,診斷為大細胞型惡性淋巴瘤,使用長春新堿等治療3個療程后,出現腹脹、無便、乏力,持續6d,同時伴有四肢麻木,右側中腹部隱痛,導致腸麻痹。1.5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 糖皮質激素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亢進,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腸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胃、十二指腸潰瘍,且往往是多發性的,并多伴有并發癥如出血、穿孔等。所引起的不良反應中,潑尼松占4.98%,氫化可的松占3.62%,地塞米松占1.81%。發生不良反應以314歲兒童為多見,占73.9% 15,16。據劉克英等報道17,統計該院12年來經手術證實的192例患者中,因地塞米松致胃、十二指腸穿孔者21例,其中用藥后1416d穿孔4例,1214d后6例,812d后3例,1周內8例,均已排除有其他胃粘膜損害因素存在。1.6抗酸劑/H2受體阻滯劑 氫氧化鋁可在新生兒胃內形成結石。氫氧化鋁和氫氧化鎂合用可使回腸末端狹窄部位形成糞石,有時可形成腸梗阻。殷立新等18對19891997年文獻報道的有關西咪替丁的不良反應337例進行統計分類,其中對消化系統的損害31例占9.2%,主要可損害肝功能,誘發胃癌、肝癌、十二指腸潰瘍。胃腸道手術和炎癥可能是危險因素。妊娠晚期應用H2受體拮抗劑,可使患囊性纖維化新生兒發生回腸胎糞沉積,引起腸梗阻。1.7中藥 雷公藤、斑蟊、云南白藥及藥酒均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蘇嘉珊19報道一女患者,因患類風濕關節炎,服用雷公藤,1個療程后出現胃痛、腹痛、腹瀉,繼續服用后導致嚴重胃痛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給予西咪替丁出血停止。利尿劑車錢草和容積性緩瀉劑番瀉葉大量服用后,可發生食管和十二指腸結石,車錢草可致回腸梗阻,糖尿病胃輕癱患者使用后可致糞石形成。有報道20,脈絡寧注射液靜滴出現腹痛腹瀉。地奧心血康可引起便秘。1.8其他 1.8.1 祛脂藥考來烯胺(消膽胺)、降膽寧可引起脂溶性維生素缺乏、消化不良、惡心、嘔吐、便秘、嚴重腹痛及糞石性腸梗阻。偶見胃腸出血或胃潰瘍、脂肪瀉等。不良反應多發生于服用大劑量及年齡60歲的患者,原便秘患者尤易發生。1.8.2 抗高血壓藥卡托普利可致消化性潰瘍,硝苯地平引起柏油便。腎上腺素能神經阻滯藥利血平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并可加重潰瘍和誘發胃腸道出血。應用噻嗪類利尿劑患者有20%可發生惡心及消化不良。呋噻米、依他尼酸靜脈大劑量應用時均可引起胃腸出血,尤其是與肝素并用時,可能增加胃腸出血的危險性。1.8.3 抗心律失常藥普萘洛爾可使5%10%的用藥者發生消化不良、便秘等反應。當體內缺鉀引起嚴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口服氯化鉀時,可有胃腸道刺激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被釋放的鉀腐蝕胃粘膜甚至可致空、回腸潰瘍,嚴重者可致穿孔及出血等并發癥。空腹、劑量較大及原有胃腸道疾病者更易發生。雙異丙吡胺21聯用金剛烷胺抗心律失常時,常出現便秘,腸梗阻甚至穿孔。1.8.4 雙胍類降糖藥可致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脂肪的吸收不良而產生腹瀉22。1.8.5 非嗎啡類強效鎮痛藥曲馬多可致惡心、劇烈嘔吐23,大便潛血,鏡檢發現淺表性胃炎合并出血。2藥物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 藥物致胃腸道不良反應通常與下列因素有關:使用藥物的劑量大,療程長。空腹用藥。伴有慢性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腸炎等。通過2項研究的資料分析,原有消化性潰瘍病史又服用NSAIDs的患者發生消化性潰瘍的危險比原無病史又未服NSAIDs者高1417倍,以65歲的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發病率為0.4%計算,存在這兩種危險因素的人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為6%7%24。老年人胃粘膜對藥物敏感,肝酶活性降低,藥物清除率降低,增加了對胃腸損害的不良反應。多種藥物聯合應用,如聯合應用NSAIDs則使出血危險性加倍25,糖皮質激素和NSAIDs合用,胃腸道疾病的危險性增加約2倍26。NSAIDs合用其他易致潰瘍的藥物,如抗凝血藥,以及幽門螺旋菌感染,身體健康狀況較差,吸煙酗酒等因素也會使NSAIDs致胃腸損傷的危險性增加。嚴重的基礎疾病、高齡患者、長期住院患者、胃腸道疾病的危險性較高。因藥物刺激大腸運動會導致腹瀉;滲透液進入結腸引起腹瀉;濫用輕瀉劑可引起慢性腹瀉;藥物引起腸內菌群改變,如抗菌藥引起的結腸性腹瀉27。3藥物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監測3.1正確掌握NSAIDs的適應證和劑量,療程不可過長選擇療效好和副作用小的NSAIDs,如萘丁美酮或依托度酸,并且要避免兩種或多種非甾體抗炎藥合用以及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對于老年人、吸煙、飲酒、有潰瘍病史或肝病史,接受過或正在接受皮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