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管理論文-2006年銀行投資價值分析.doc_第1頁
銀行管理論文-2006年銀行投資價值分析.doc_第2頁
銀行管理論文-2006年銀行投資價值分析.doc_第3頁
銀行管理論文-2006年銀行投資價值分析.doc_第4頁
銀行管理論文-2006年銀行投資價值分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銀行管理論文-2006年銀行投資價值分析1.2005年,國內金融機構存款增速略有減緩,貸款增速保持穩定。10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28.15萬億元,同比增長19%,比上月末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人民幣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3.68萬億元,同比增長18%,比上月末下降0.1個百分點。同期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19.12萬億元,同比增長13.8%,增幅與上月末持平。2.2005年貨幣市場利率有所下跌,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降,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上升。2005年第三季度,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1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81%,為基準利率(5.58%)的1.22倍,利率水平比上季降低0.54個百分點。商業銀行1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14%,為基準利率的1.1倍,利率水平比上季提高0.19個百分點。3.由于貸款規模擴大、包括因政策性剝離導致部分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下降,各類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均出現下降。在2005年前三季度,中國主要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同比下降4.67個百分點,達到8.7%,不良貸款余額同比下降5290.7億元,達到11707.3億元。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5.66個百分點,而股份商業銀行下降0.52個百分點。由于國內銀行仍有“謀求上市的企圖”,預計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貸款比率將會進一步下降,不過隨著不良貸款的剝離,降低不良貸款率的難度也在相對提高,不良貸款的下降速度將會減速。4.由于國內融資仍以間接融資為主,在宏觀經濟穩步發展的預期下,商業銀行貸款仍將穩步增長,預計今后一段時間貸款總額增速將至少達到1015,是商業銀行業績增長的基礎;其次,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迅速,將給銀行盈利帶來新的增長點,并且提高其業務收入的穩定性。在2006年,預計主要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增長率將穩定在18左右。上市銀行投資分析(一)背景分析1.隨著金融業的開放,并購潮流將風起云涌,提升銀行業整體水平。截至到2005年11月,19家境外金融機構入股了16家中資銀行,投資總額達165億美元。對國有銀行,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投資建行54.66億美元,蘇格蘭皇家銀行、瑞士銀行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行36.75億美元;對股份制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花旗銀行和匯豐銀行等投資交通、光大、民生、興業、浦發、深發以及籌建中的渤海銀行,投資額為26億美元;對城商行,加拿大豐業銀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荷蘭國際集團、德國投資與開發公司、國際金融公司等投資北京銀行、上海銀行以及西安市、濟南市、杭州市和南充市商業銀行,投資額為12億美元。不論從公司性質、資產規模、地區屬性哪一方面而言,銀行并購都呈現出多元化特征。雖然有投資比例限制,但對于國有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可以提高管理水平,為國有銀行的海外上市營造環境;對于外資合作方而言,不僅可以分享中國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中國銀行業所特有的網點優勢與客戶資源、高端金融產品的發展潛力,同時可以在二級市場上獲得回報豐厚的溢價。外資銀行大舉進入的同時,也將導致銀行業競爭加劇。外資銀行可以通過新設、參股、成立分支機構等手段加快進入國內金融市場,并且攜有混業經營、優秀治理、高水平的風險定價和管理、先進的產品開放和銷售等競爭優勢,對國內銀行的業務、客戶形成潛在威脅。2.融資需求促進股改,對價水平相應較高。證監會要求銀行的再融資必須等到股改完成后才能進行,與其他行業相比,銀行股股改的積極性較強。在民生銀行的股改方案中,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支付每10股送3股的實際對價水平,為接下來的銀行股改提供了示范。目前上市銀行的非流通股股東比較分散,在接下的股改中,方案可能更加趨向多樣化發展,例如搭配權證的發放等。如果浦發,華夏,招商都按照民生的對價方案10股送3股,那么股改后其PE和PB指標都會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下降,PE下降為12倍左右,PB下降為2倍左右,銀行股的投資價值將會更加顯現。投資人需要注意的是銀行股股改方案有不確定性因素,權證等金融創新品種的設立將對股價形成直接影響;同時,股改之后的再融資計劃,也將引起股價的大幅波動。3.稅制改革,其中營業稅的降低,對于銀行業是利好因素。中國銀行業的營業稅目前為5%,雖然從2001年以來,已經下降了3個百分點,但與國內其他服務性行業相比,營業稅稅率仍然是最高的。在所得稅上,中國銀行業也與外資銀行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按照目前的稅收政策,國內銀行需要全額上繳33%的所得稅,而外資行的稅率僅為15%,不平等的稅率使國內銀行在競爭中處于下風。最近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將降低營業稅,如果政策得到落實,那么對銀行業將是一個重大利好。預估,降低營業稅1個百分點,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增加46個百分點。因此,即使與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的限制將在2006年解除、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等措施對沖,稅改仍將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凈利潤增長提供動力。若再考慮后續的所得稅并軌,每降一個百分點使金融企業凈利潤增加1.493,假設金融企業所得稅并軌到25,將使金融企業的凈利潤增加近12。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營業稅的下調對于深發展的凈利潤提高最多,下降1個百分點可以提高凈利潤17%,這主要因為深發展的凈利潤率相對較低;而由于招行本身的凈利潤率高,營業稅下調對其凈利潤提升作用較小,僅為4%左右。4.利率市場化進程將會加快。2006年利率市場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一方面是深化匯改的需要。因為人民幣掉期業務的推出必然涉及利率,而利率掉期勢必需要一個更為市場化的結構,這種聯動的過程將會推動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另一方面,企業短期融資券及未來ABCP的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以及貨幣市場基金等產品的豐富,有利于形成多層次的市場利率結構,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入。上市銀行的資產結構中,債券配置的比例大約在15-20。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一方面將使得商業銀行在面臨傳統信用風險的基礎上,增加了利率風險,這對銀行的債券投資收益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銀行風險定價能力的價值更加凸現,并引發對銀行的貸款結構進行調整。5.分業經營的監管體制有所突破我國金融業目前仍然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金融制度,銀行、證券、保險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監管體系,不可直接從事交叉業務。但是隨著新的證券法的頒布,隨著創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業務的不斷涌現,銀行、證券、保險各業之間交叉和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目前廣泛推行的銀證通、投資連結型保險,以及銀行從事個人理財業務,設立基金公司和資產證券化等均是混業經營的典型實例。從分業走向混業是我國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銀行資產規模、網絡及客戶數量龐大,銀行在混業經營中的優勢非常明顯,這將有利于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的開拓,優化業務收入結構,降低銀行系統性風險。(二)上市銀行經營狀況分析1.財務數據目前國內股市萎靡不振,銀行在國內發行股票不僅給市場帶來巨大壓力,自身也無法籌集到充足的資本。隨著2006年股改的完成,預計銀行將會大規模上市和增發。隨著總股本的擴大,每股盈利將會被攤薄,從而有可能降低股票的價格。如果沒有進一步的融資,我們預計資本充足率將會持續下降,給銀行的業務發展帶來限制。在五家上市公司中,招商銀行資產規模最大,截至2005年三季度,其總資產達到6714.3億元,在全國排行第6位,僅次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交通銀行,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規模效應。民生與浦發次之,深發展的規模最小。華夏,招商,浦發,民生的不良貸款率基本上都保持著逐年遞減的趨勢,但是由于宏觀調控,不良貸款余額在200304年度增加較快,尤其是浦發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由48.98億元增加到76.17億元。以11月統計數據說明,11月份股份制銀行貸款的增速略有回升,其中上市銀行的貸款增長表現搶眼。11月份,股份制銀行月度環比增長0.87%,高于10月份的0.58%.從11月份的環比增長指標看,招商為3.61%、浦發為2.72%、民生為1.06%、華夏為2.58%、深發展為2.95%.從相對于年初的貸款增長指標看,民生的增長最為強勁,11月份貸款比年初增長29.60%;其次為招商銀行,比年初增長25.39%;深發展、華夏和浦發相對于年初的貸款增長分別為21.70%、19.13%和15.23%.11月份,股份制銀行存款環比增長2.76%,高于10月份的-0.91%.存款表現較好的是華夏、浦發、民生、光大和交行。招商存款環比增長僅為0.96%,存款主要來源于儲蓄存款,新增儲蓄存款占新增存款總額的87.30%;民生、浦發和華夏存款環比為3.41%、3.57%和6.86%,表現高于平均水平。從年初增長率看,民生依然在上市銀行中表現最好,存款相對于年初的增長率為22.44%,招商、浦發和華夏的增長率為18.77%、20.55%和13.95%.股份制銀行儲蓄存款的增長水平高于企業存款的增長,表現搶眼的是民生、中信、光大和浦發。其中民生儲蓄存款相對于年初的增長率為53.52%,在股份制銀行中表現最好。浦發、招商和華夏36.83%、22.29%和12.16%.民生和浦發儲蓄存款占存款總額的比重從年初的10.93%、11.88%分別提高為13.71%和13.48%,儲蓄存款占比的提高有利于這兩家銀行存款成本的降低。另外,華夏和浦發的關注類貸款占比較高,華夏為10.24%,浦發為5.46%,這表明在不良貸款的控制上,華夏和浦發承擔著比招商和民生更大的壓力,如果控制不好,不良貸款余額將會出現大幅度上升。2006年,經濟的減速趨勢比較明顯,企業盈利的壓力比較大,股份制銀行估計會受到一定沖擊,不良貸款率將略微上升。從費用率看,招商銀行的費用控制能力明顯差于其他上市銀行,費用率在2005年上半年為31.8%,規模效應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而民生銀行將費用率壓低到21.86%,是上市銀行中最低的,浦發與華夏的費用率相差不大,都在23%左右。上市銀行中,除了深發展,都顯示出很好的成長性,其中,民生與招商的成長性最強,在2004年,民生實現凈利潤增長率46.52%,招商為41,預計2005年,民生和招商凈利潤可增長35與27,繼續保持領先的優勢;浦發銀行雖然在2004年增長率相比略低,但是其經營風格穩健,高速增長背后的風險相對較低,預計2005年凈利潤增長29;而深發展依然是上市銀行中增長最緩慢的銀行,2004年負增長8.46%,預期05年增長8。從盈利能力看,以民生銀行的凈資產回報率最高,為17.86%,主要由于民生的不良包袱輕,需要提取的撥備相對較少,加上信貸政策靈活的優勢,使得盈利能力相對較強;招商銀行的凈資產回報率在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二,達到16.09%,這主要源于招行收入結構合理,管理水平較高;浦發的盈利能力為15.27%;華夏銀行的盈利能力一般,但比起問題中的深發展,仍然是要強出不少。除深發展外,各上市銀行的凈資產回報率在2004年出現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主要是由于上市銀行的股本擴張速度減緩,使得在凈利潤增長的前提下,凈資產回報率可以得到相應的提高。民生銀行的凈資產回報率始終保持增長,不過增速在逐漸放緩。目前各個上市銀行的凈資產回報率相對穩定,民生,招商,浦發都基本上在15左右。不過,銀行在2006年的再融資計劃,將給其凈資產回報率帶來較大的壓力。從流動性對比看,招商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最大,主要因為招商的短期存款和短期儲蓄存款占比相對較高,其期限錯配問題比較嚴重,如果發生擠兌現象,招商將面臨很大的風險(以目前的環境看,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所以招商積極發行金融債,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緩和錯配問題,提高資金確定性。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招商的資金成本比較低,盈利空間較大。在上市銀行中,浦發銀行的流動性相對最好,民生次之。與國際同業的估值比較,國內上市銀行已具備相對投資價值。2005年,交行與建行分別在6月與10月發行了H股,標志著中國銀行業走向國際。從PE來看,目前香港的平均PE為13.84倍,美國24家成份股銀行的平均PE為13.81倍;而國內5家上市銀行的平均PE已低于美國和香港。其中若含債轉股攤薄因素招行的PE為15.3倍,而浦發、民生、華夏假設股改對價10送3后,PE下降到11、10.7、10.2倍。從PB來看,目前香港的平均PB為2.21倍,美國24家銀行成份股的平均PB為2倍。而國內5家上市銀行的加權平均PB只有1.8倍,低于香港和美國的PB水平。國內股份銀行的權益回報比率已經接近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