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林學類論文-稻之道摘要:以“稻之道”為主題,采用隱喻的設計手法融合傳統與現代,弘揚以稻作文明為代表的湖湘文化,同時對新時期中國園林博覽會主題景觀園模式提出探討性建議。將第六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長沙展園分為湖湘傳統稻作文化區、袁隆平雜交水稻科技區和傳統現代滲透區,并根據分區的景觀功能要求進行了景點設計。關鍵詞:風景園林;園博會;景觀設計;稻;道Abstract:Thedesigndevelopthecultureofrice,byRoadofthericeforsubject,usingthemetaphoricaldesigntechniqueandfusingthetraditionandmoderntimes.DividestheChangshalandscapedesigninthe6thofInternationalgardenflowersexpositionintothetraditionalriceculturaldistrictofHuxiang,YuanLongpinghybridricescienceandtechnologyarea,andthetraditionalmoderninfiltrationarea.Ithasdesignedtheattractionaccordingtothefunctionoflandscape.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hture;ChinaInternationalgardenflowersexposition;Landscapeofdesign;rice;Road1引言稻,水稻,禾本科植物,人類主要糧食作物;中國農業文明的重要物質載體稻作文化。道,道路和發展歷程;道理道德,一種文化學術思想體系,一種精神與情操。稻之道,以水稻為物質載體的文化歷程與情操。1湖南及長沙自古至今稻作文化源遠流長,對中國和世界的農業發展做出的重要的貢獻。2005年湖南道縣玉蟾巖(稻種)遺址的發現,證明湖南是世界最早的稻作起源地之一;在中國(封建)農業社會時期,湖南素有“湖廣熟,天下足”、“魚米之鄉”的美稱,為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地,是中國傳統稻作文明的核心區。始于北宋晚期,繁榮至民國的長沙米市是中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是湖湘地區發達稻作文明的表現;2當代長沙人袁隆平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第二次綠色革命”發起者,成功解決了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危機問題。淵遠的湖湘稻作文明彰顯出優秀的湖湘精神。“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濟民”是湖湘文化重要的內容之一,是世代湖湘人刻守的座右銘。湖湘地區無論作為古代稻作起源地、傳統稻作文明核心區,還是當今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活工作地,這種開拓、發展、創新、奉獻的行為就是湖湘精神。特別是當代袁隆平院士,從雜交水稻到超級稻的研究,歷經40余年風里來雨里去的不懈探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現年逾古稀的袁隆平仍壯心不已,堅持“科學沒有止境,雜交水稻每進入一個新階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將把稻谷產量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3袁隆平是新時期閃耀世界舞臺的湖湘新星,袁隆平精神是湖湘文化的延續和發展。2景觀規劃設計采用“隱喻”的設計手法,以最具魚米之鄉特色的水稻作為第六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長沙展園景觀設計的切入點,講敘湖湘水稻和稻作文化的發展歷程,即水稻起源傳統稻作文明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道縣玉蟾巖(稻種)遺址、長沙米市、袁隆平雜交水稻等為題材,采用傳統融揉現代的園林藝術手法,營造鄉土特色鮮明的園博會長沙展園。2.1基址概況長沙展園位于廈門中國國際園藝博覽園江南園,江南園占地積約8.8ha,水網縱橫,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形成整個空間系統的骨架,風格各異的石橋飛跨溪上,水街兩側傳統建筑鱗次櫛比,再現江南水鄉特色和古鎮風韻。長沙展園地處江南園中部J-05地塊,面積約4000m2,四面環水,地勢平坦,具有較好的造園條件。2.2總體構思文化造園是在小范圍場地展示多場景內容的基本方法。文化即觀念形態、精神產品、生活方式,包括人們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價值觀念、道德標準、認知能力,以及從形式上看是物質的東西,但透過物質形式能反映人們觀念上的差異和變化的一切精神的物化產品4。因此,應將當地的文化通過濃縮、提煉和升華運用“摹寫”的方式再現于場地之中。長沙展園應秉承“和諧共存、傳承發展”的園博會主題,宏揚淵遠先進的湖湘人文歷史,與時俱進,力求造園理念與手法的創新,彰顯長沙鄉土特色和“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2.3景觀設計原則2.3.1整體性原則江南園通過江南水街將江南各省市展園有機串聯,長沙展園應做到與之很好的協調。首先,園林立意選題、布局形式等與江南園相切合,選取江南湖湘地區的鄉土題材,采用自然山水園林形式;局部區域的通過框景、漏景等園林藝術手法成功實現空間的相互滲透和形式的協調統一5。長沙園入口為兩主兩次。即東南部現代區兩園門與江南水街相連,為傳統的青瓦白墻圓形園門;兩次為西北和東北的兩次入口,將長沙園傳統區與外部相連,西北入口與稻種起源景點相對,開門見山點出主題。2.2.2文化性原則湖湘文化源遠流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孕育了不同的偉大歷史和杰出人物,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長沙展園作為展示湖湘的文化窗口,應結合造園需要選取其中精華代表片段作為題材。2.2.3創新性原則在有限的場地空間內,要成功展示豐富的景觀及文化意境,就要求在選材、立意、手法等方面有創新。首先選材應避免大而全,可選取某一方面或片段以作深入的挖掘和展示;在理念立意方面,應繼承古人的優秀傳統,同時與時俱進體現人文歷史的新發展;在手法方面,在成熟運用古典園林手法的同時,結合現代園林手法,以滿足現代游覽對園林空間要求。2.2.4鄉土化原則二十一世紀人類步入了“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和諧社會及節能社會是新一屆中國政府的重要執政理念之一。園林是健康生態人居環境的主要建設行業,而園博會作為園林科技成就的展示就更應體現和諧生態原則。首先應有生態理念,尊重自然,效法自然;其次要求造園材料鄉土環保,以鄉土樹種群落、鄉土建筑材料等為主,體現鄉土特色的同時,節約造園成本。2.4景觀分區根據景觀立意將園區劃分為:湖湘傳統稻作文化區、袁隆平雜交水稻科技區和傳統現代滲透區。根據景觀分區特色確立各區景點設計(見圖1、圖2)。2.4.1湖湘傳統稻作文化區位于場地西北部,地形地貌為該處挖河堆山而成的山地丘陵,以稻種起源、傳統稻作、長沙米市三大內容體現淵遠的湖湘傳統稻作文化。設計采用自然布局,主要景點有:稻種起源景點道縣玉蟾巖稻種遺址(見圖4)、圖騰石;傳統稻作景點山地梯田(見圖6)、魚塘、稻草垛、水車;長沙米市景點草潮米碼頭、潮宗街木牌坊、湖湘稻作文化展示館(傳統民居)、米斛桶。2.4.2袁隆平雜交水稻科技區位于場地東南部,為寓意洞庭平原的田園廣場式布局,以現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研究的雜交水稻科技及其對世界的貢獻為內容,展示現代水稻科技。設計采用現代廣場式布局,主要景點有:現代田園廣場、超級稻景觀試驗田(見圖5)、耕耘袁隆平抽象式主題小品、功勛璽(以石印章的形式含蓄的反映“世界糧食危機湖湘精神袁隆平新時期湖湘精神”)等。此外,廣場式布局既與該區現代格調相吻合,又作為長沙園主入口區便于人流集散。場地東南邊界的青瓦白墻式的傳統景墻形成的框景,使長沙園主題在江南園中得到有效的強化,形式也做到很好的統一。2.4.3傳統現代滲透區指位于場地東北-西南水系和東南-西北的木棧道,河流水系將傳統與現代兩區進行了空間的軟分割,木曲棧道則使兩區有機相聯系。位于木曲棧道上的二十四節氣景觀柱,內容均為二十四節氣農事活動,區別在于傳統區景觀柱為古樸的天然開鑿面方麻石柱,現代區景觀柱則為現代建筑材料所做。空間總體上做到了隔而不斷、聯而有分、虛實相接,形散而神不散。2.5游覽組織長沙園游覽組織為環狀線路,即主園門現代田園廣場(景觀超級稻試驗田、耕耘袁隆平抽象式主題小品、功勛璽)木曲棧道(傳統山地梯田、二十四節氣景觀柱)道縣玉蟾巖稻種遺址長沙米市景點(草潮米碼頭、潮宗街木牌坊、協豐糧棧、米斛桶、稻草垛等)現代田園廣場;或,次園門道縣玉蟾巖稻種遺址長沙米市景點(草潮米碼頭、潮宗街木牌坊、協豐糧棧、米斛桶、稻草垛等)現代田園廣場(景觀超級稻試驗田、耕耘袁隆平抽象式主題小品、功勛璽)主園門。2.6豎向設計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及長沙園主題意境,將長沙園豎向設計成“丘陵-水系-平原”式的園林地貌,頗具湖南地貌印象。整個場地呈西北高東南低的臺地,兩級地貌以水系梯田自然過度銜接,園內青山逶迤、碧水纏繞、屋舍儼然、香稻無垠。具體設計為:平原地貌指的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科技區,地形基本保持不變。場地以現代廣場式布局,方格鋪地結合方形景觀雜交水稻試驗田,平原廣場體現入口區的現代大方的氣質。山地丘陵地貌為湖湘傳統稻作文化區,以該處挖河堆成山地丘陵地貌,三座高度不一的土堆形成起伏連綿的氣勢,景點則布置與兩山之間的山澗臺地上,形成幽靜豐富的山地丘陵地貌園林景觀,切合該區園林主題氛圍。2.7植物景觀設計切合長沙園設計主題,選取樹型優美情意深長的長沙地區鄉土樹種(同時適宜廈門地區栽培),根據各園林景觀區的文化性及立地條件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在營造長沙園特色鮮明植物景觀的同時,進一步渲染和深化園林主題氛圍。傳統稻作文化區植物景觀:以長沙經典的植物景觀麓山紅葉為參照藍本,營造頗具“層林盡染”意境的典型植物景觀,渲染湖湘文化意境。主要配置樹種有:楓香、三角楓、欒樹、楊梅、杜英、山礬、羅漢松、紅楓、雞爪槭、南天竺、杜鵑、紅桎木等。此外,山地梯田景觀為四季輪作的傳統水稻。袁隆平雜交水稻科技區植物景觀:以現代樹林廣場式布局為主調,樹種采用銀杏,樹干通直,枝葉稀疏,秋葉金黃,豐富廣場景觀及空間。在青瓦白墻的園門處傳統式種植芭蕉、青皮竹,景觀實驗田則四季輪作現代雜交水稻(輪作周期與傳統梯田錯開,形成對比的植物景觀)。濕(水)生植物景觀:包括西北面邊界的濱水界面及傳統現代滲透區水系兩處濱水植物景觀。西北濱水界面碼頭、水車處種植稀疏的樹林,其余以較密實的水杉林形成相對封閉的長沙園界面,樹種還有楊梅、榔榆等;傳統-現代滲透區以較稀疏的垂柳、碧桃、含笑等樹種形成“桃紅柳綠”傳統植物景觀,同時達到空間虛分隔效果。此外,濱水區內局部自然種植豐富的草本濕生、水生植物,如荷花、菖蒲、鴛尾、千屈菜、蓼草、水燈芯、水竽、水蔥、香蒲、睡蓮等。3結語稻之道主題景觀園在方案形成之初,以理念新穎,手法特色而頗受同行贊許,遺憾的是由于多種原因沒有被采綱,不能付諸實施。本文中心意義在于對“園博會”表現形式的探討。筆者認為園林博覽會作為行業成就的最高展示,就應該對解決中國當前快速城市化所帶來的“生態危機”、“人地危機”6等緊迫社會問題起到拋磚引玉作用。稻之道主題園就是以富有鄉野情趣的水稻作為多種景觀形態,源于平凡卻演繹著背后偉大的故事,這便是目前中國園林所要關注的“尊重足下的文化平常人和普通人的文化,贊美野草之美那些被踐踏和被忽視的美。”7參考文獻:1玄松南.水稻田承載中華文明的人工濕地.森林與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蒙古語標準音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大學《工程師管理(全英文)》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國際象棋高級》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綜合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方法以及科研倫理簡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宿遷學院《新聞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然氣收費協議合同模板
- 外墻保溫協議合同協議
- 土地深松合同協議
- 院感試題100題及答案
- 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及治療課件
- 吹小號的天鵝試題及答案
- 數據庫開發 試題及答案
- GB/T 45434.3-2025中國標準時間第3部分:公報
- 2024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北京市消防條例解讀
- 農業合作社管理與運營模式試題及答案
- Unit 4 Clothes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2025年版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 710205 大數據技術應用
- 2025年河南省鄭州市九年級中考一模數學試題 (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