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實錄與評析_第1頁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實錄與評析_第2頁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實錄與評析_第3頁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實錄與評析_第4頁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實錄與評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實錄與評析您現在正在閱讀的“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實錄與評析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實錄與評析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四年級(下冊)第7677頁。教學目標1 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想、驗證等活動,認識3的倍數的特征,能夠正確地判斷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2 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動手實踐和觀察、分析、抽象、比較、歸納等能力。3 使學生在探索3的倍數的特征的過程中,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悟數學思維的嚴謹。教學過程一、 懸念激趣,啟迪猜想課件出示:南京市上元小學師生為支援西藏墨竹工卡縣的貧困學校,首次捐款5844元。讓學生分別判斷5844是不是2、5的倍數,并說明理由。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2、5的倍數看個位。師:如果將這些錢平均分給3所貧困學校,不計算能判斷每所學校得到的錢數是不是整元數嗎?生:我認為每所學校得到的錢數不是整元數,因為5844的個位是4,不是3的倍數。師:你猜想什么樣的數是3的倍數?生:我猜想個位上是3、6、9的數是3的倍數。師:同意他的猜想嗎?(同意)師:他的猜想對不對呢?我們來繼續研究。出示199的數表,讓學生找出3的倍數。師:思考一下這位同學的猜想是否正確?學生從不同角度舉例否定上面的猜想。師:那請同學們繼續觀察,3的倍數的個位可以是哪些數字?生:3的倍數的個位上可以是09中任何一個數字。師:要判斷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能不能只看個位?(不能)師:究竟什么樣的數才是3的倍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3的倍數的特征。(板書課題)評析:“3的倍數的特征”屬于數論的范疇,離學生的生活較遠,而2、5的倍數的特征是學生學習這一課的基礎。教師從學生的已有基礎出發,設計了捐款獻愛心的情境,把復習和導入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猜想,設置了“陷阱”;通過讓學生觀察100以內3的倍數,引導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否定了猜想,引發認知沖突,創設了探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產生過程,明確新課要解決的問題。二、 操作探索,驗證猜想1 提出猜想。課件出示四組卡片和活動要求。 3、4、8; 2、4、7; 1、8、9; 0、3、5。小組合作要求:讓學生先寫出能組成的三位數,并判斷每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再寫出自己的發現。(具體內容略)學生合作探索,教師巡視參與。師:誰來代表你們小組匯報研究的情況?生(第組):我們小組用卡片上的數字組成了6個不同的三位數,分別是:348、384、438、483、843、834,我們發現這6個三位數都是3的倍數。生2、生3、生4分別代表自己的小組發言。(略)師:你能把這四組卡片進行分類嗎?說明你分類的理由。生:我把、兩組分為一類,因為這兩組卡片上的數字組成的數都是3的倍數;把、兩組分為一類,因為這兩組卡片上的數字組成的數都不是3的倍數。師: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在用數字組數的過程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組織全班交流。(略)小結:在用數字組數的過程中,數字排列的順序變了;組成數的大小變了;組數用的卡片上的數字沒變;卡片上的數字和沒變。課件出示各組數字之和。師:在用數字組數的過程中,卡片上的數字的和為什么沒變?生:因為在用數字組數的過程中,組數用的卡片上的數字沒變,所組成的數的數字和也沒變。師:請同學們觀察各位上的數字和,你有什么發現嗎?到底什么樣的數才是3的倍數?你能大膽地進行猜想嗎?生:我的猜想是一個數的數字和是3的倍數的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板書略)評析:讓學生通過擺卡片組數,嘗試分類,發現某一組卡片上的數字組成的數要么都是3的倍數,要么都不是3的倍數,再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讓學生帶著疑問討論,理解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和的含義和算法,并對3的倍數的特征作進一步的猜想。2 舉例驗證。師:要想知道這個猜想對不對,可以怎么辦?生:可以舉例驗證。師:誰能任舉一例并說明具體的驗證方法?生:如4572這個數。我先把4572各位上的數字加起來,看數字之和是不是3的倍數,再看這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師生共同討論驗證,并引導學生體會驗證方法。(略)學生在小組內舉例驗證。匯報驗證結果(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形成共識,得出結論,總結出規律。評析:讓學生在初步發現規律之后,舉例驗證,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驗證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初步學會了舉例驗證的方法,而且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3 鞏固練習。(1) 下面哪些數是3的倍數?29 84 45 54 108 180 801 先出示29、84這兩個數,讓學生判斷。 出示45、54讓學生判斷,根據45是3的倍數,可以直接判斷54也是3的倍數。 同時出示108、180和801,引導學生先判斷108是不是3的倍數,再直接判斷180和801是不是3的倍數。(2) 不計算,你能很快說出哪幾題的結果有余數嗎?483 573 3423(3) 在下面每個數的里填上一個數字,使這個數是3的倍數。 4 35 12 12學生在4的中填出2、5、8后,師:請你們觀察填的3個數字,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嗎?生:它們依次相差3。第、題的過程同上。第題,學生練習后,師:為什么這題只有3種不同的答案?生:因為0不能做一個數的最高位。4 小結:今天學的是什么內容?3的倍數的數有什么特征?我們是怎么探索出這個規律的?師生共同總結探索過程。(略)評析:教師能深入鉆研教材,理解并貫徹教材中習題的編寫意圖,讓學生在學會運用的倍數的特征基礎上,提高解題的靈活性。在總結時師生共同回顧探索過程,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探索能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三、 深化理解,解決問題1 師:現在你能很快判斷5844這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了嗎?(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2 數學小故事。師:熊爸爸在狐貍辦的工廠干了3個月的活,月工資856元,這一天,熊爸爸到狐貍家里領工資。狐貍算得2468元,熊爸爸算得2568元。現在只知道有一個人算對了,你能很快判斷出是誰算對了嗎?生:我認為熊爸爸算對了,因為熊爸爸的工資應該是3的倍數,而狐貍算的錢數的數字之和是20,不是3的倍數。3 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能最先判斷出下列各數是不是3的倍數。 96963; 999 2 333;972631552019個9 2019個3(1) 出示第題。師:你能判斷這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嗎?生1:這個數是3的倍數,因為96963的數字之和是33,33是3的倍數,所以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生2:我不計算也能判斷這個數是3的倍數,因為這個數由9、6、3這三個數字組成,而9、6、3這三個數字都是3的倍數,所以我判斷這個數一定是3的倍數。(2) 出示第題。師:這么大的數怎么判斷呢?生:這個數不是3的倍數,我先把2019個9去掉,再把2019個3去掉,只看剩下的2,2不是3的倍數,所以這個數也不是3的倍數。師:真是好辦法,太有創意了,讓我們為他的精彩發言鼓掌。你能說一說其中的道理嗎?師生共同總結簡便的判斷方法。(略)(3) 出現第題,要求學生用簡便的方法判斷。評析:第1題和第2題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作用,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第3題是提高性練習,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挑戰性,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總評1 師生互動,自由對話,激發生命的活力。教師與學生是課堂生態系統中的兩個主體因素。教師是學生的知心朋友,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本節課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通過平等對話實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得課堂教學不只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而且是師生共同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實現了師生知識共享、情感交流、心靈溝通。2 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志趣。在教學中,教師努力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首先利用了學校捐款獻愛心的教學資源,創設了問題情境,在學生理解特征之后,又讓學生把該問題(每所學校得到的錢數到底是不是整元數)進行了解答,然后再通過判斷熊爸爸的工資問題,把數學和生活有機聯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作用和價值,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樹立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志趣。3 精心選題,發揮習題的探索性和趣味性。習題的設計力爭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體現基礎性、層次性、靈活性、生活性、趣味性。本節課教師設計了6道練習題。在鞏固練習部分,第(1)、(2)題是基本題;第(3)題是在每個數的里填上一個數字,使這個數是3的倍數。其中第題先讓學生填數,觀察、發現所填的3個數之間相差3的規律,第題讓學生運用這個規律填數,第、題讓學生直接確定有幾種答案。在解決問題部分,第2題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出示,第3題讓學生在快速判斷中感悟把3的倍數先去掉的判斷技巧。4 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學生猜想個位上是3、6、9的數是3的倍數的基礎上,出示100以內的數表,引導學生觀察發現3的倍數的個位可以是09中任何一個數字,要判斷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不能和判斷2、5的倍數一樣只看個位,打破了學生的認知平衡,提出到底什么樣的數才是3的倍數這一問題,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克服困難,解決了力所能及的問題,達到了新的平衡。整個過程彰顯了教師的教育智慧,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潛能。與當今“教師”一稱最接近的“老師”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時期。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于是看,宋元時期小學教師被稱為“老師”有案可稽。清代稱主考官也為“老師”,而一般學堂里的先生則稱為“教師”或“教習”。可見,“教師”一說是比較晚的事了。如今體會,“教師”的含義比之“老師”一說,具有資歷和學識程度上較低一些的差別。辛亥革命后,教師與其他官員一樣依法令任命,故又稱“教師”為“教員”。5 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索的過程,促進生命質量的提升。有生命力的課堂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開發學生潛能,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探究,在學習中學會學習,而且能讓師生不斷地改善自我、發展自我,促進師生生命質量的整體提升。要練說,得練聽。聽是說的前提,聽得準確,才有條件正確模仿,才能不斷地掌握高一級水平的語言。我在教學中,注意聽說結合,訓練幼兒聽的能力,課堂上,我特別重視教師的語言,我對幼兒說話,注意聲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揚有致,富有吸引力,這樣能引起幼兒的注意。當我發現有的幼兒不專心聽別人發言時,就隨時表揚那些靜聽的幼兒,或是讓他重復別人說過的內容,抓住教育時機,要求他們專心聽,用心記。平時我還通過各種趣味活動,培養幼兒邊聽邊記,邊聽邊想,邊聽邊說的能力,如聽詞對詞,聽詞句說意思,聽句子辯正誤,聽故事講述故事,聽謎語猜謎底,聽智力故事,動腦筋,出主意,聽兒歌上句,接兒歌下句等,這樣幼兒學得生動活潑,輕松愉快,既訓練了聽的能力,強化了記憶,又發展了思維,為說打下了基礎。本節課教師努力嘗試構建數學生態課堂。首先從學生認知的原生態出發,利用了捐款的情景,讓學生進行了第一次的猜想,又讓學生推翻了首次猜想,引發認知沖突。接著讓學生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