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C技術介紹(新).ppt_第1頁
EOC技術介紹(新).ppt_第2頁
EOC技術介紹(新).ppt_第3頁
EOC技術介紹(新).ppt_第4頁
EOC技術介紹(新).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EOC技術介紹,路通光電,2,概 述,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2010年至2012年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2013年至2015年,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 對于廣電網絡來說,要實現三網融合,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網絡的雙向化改造,而廣電網絡進行雙向化改造,目前有幾種技術可選,針對各有線網絡的特點,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網絡發展的雙向網改造技術就顯得非常關鍵。,3,CMTS +CM傳統HFC雙向網改造技術 EPON+EOC改造技術,現有主流的HFC雙向網改造技術,4,數據通信模型,所有EOC協議,都是在MAC層與物理

2、層上進行定義,5,什么是“EoC”,EoC “Ethernet over Coax”,也就是以太網信號在同軸電纜上的一種傳輸技術。,6,EoC分類,無源(基帶) 有源,7,無源EOC,8,無源EoC,9,無源EoC 采用的是將基帶的以太數據流信號直接混入或分離的技術,沒有經過調制,其實質就是一種基于同軸的以太局域網。其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無源器件的處理就可實現。它適合于集中分配型同軸網絡,不適合樹型,也不能過分支分配器。從改造情況看,無源EoC 改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局端數據信號必須到樓道;其次,EoC 下行通道不能有分支分配器,且不能有額外干擾源。這兩個條件,導致采用無源EoC 技術的廣電

3、雙向網絡改造成本非常大,無法適用于廣電的樹型拓撲網絡結構,除了利用電纜入戶外,等于重建網絡。另外,這一技術在技術上還有一定的缺陷,從實際的應用來看,還存在太多的問題,所以現在這一技術不推薦使用。,10,有源EoC 不同于無源EoC,它是采用頻分復用技術將預先調制的以太IP 數據信號與CATV信號混合在一起,然后通過同軸分配網傳輸至用戶端分離出CATV 信號和IP 數據信號,IP 數據信號進行解調還原成原始以太數據信號。有源EoC由于采取了一些適應CATV 網絡特性的處理技術,所以能克服無源EoC 的缺點,能適應樹型、星型以及混合型網狀網,能夠過分支分配器,具有傳輸距離遠,帶寬高,支持QoS,支

4、持集中網管等優點,能夠很好的滿足HFC 同軸分配網絡結構特點。,有源EoC,11,有源EOC,12,有源EOC技術種類,HomePNA WiFi 降頻 MoCA-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 HomePlug(BPL/AV) ECAN DOCSIS EOC,13,HomePNA over Coax,14,HomePNA HomePNA是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ance(家庭電話線網絡聯盟)的簡稱,該組織于1998年成立,致力于開發利用電話線架設局域網絡的技術,其創始會員包括Intel 、IBM 、HP、AMD、Lucent、B

5、roadcom及3Com等知名公司。,15,Home PNA技術可以利用家庭已有的電話線路,快速、方便、低成本地組建家庭內部局域網,利用家庭內部已經布設好的電話線和插座,不需要重新布設5類線,增加數據終端如同增加話機一樣方便。目前,該組織共發布了三個技術標準,1998年秋天發布HomePNA V1.0版本,傳輸速度為1.0Mbit/s,傳輸距離為150米;1999年9月發布V2.0版本,并可兼容V1.0版本,Home PNA2.0傳輸速度為10Mbit/s,傳輸距離為300米。,16,2003年所推出的3.0版規格(2005年成為世界標準ITU G.9954),將傳輸速率大幅提升到240Mbp

6、s。HomePNA 3.0提供了對視頻業務的支持,除了可以使用電話線為傳輸媒體外,也可使用同軸電纜,為HomePNA over Coax奠定了基礎。它可與大部份的家庭網絡設備,如Ethernet 、802.11 及IEEE1394等設備聯接使用。支持Synchronous 與Asynchronous 兩種媒體存取協議, 即SMAC 與AMAC。,17,HomePNA使用的頻譜,18,MAC層協定 HomePNA 3.0的MAC層協議為CSMA/CD, 為提供QoS服務,它采取八種不同優先等級(0 7,7代表最高優先等級)的幀傳送方式,由測量幀確認否有碰撞發生。 一個正常幀傳送時間須介于92.5

7、 us 3,122 us之間,因此,當傳送數據的工作站偵測到網絡上發生碰撞時,必須在70 us內停止傳送數據。換言之,當幀傳送時間小于92.5 us或大于3122 us,就表示網絡上有碰撞發生。若網絡上發生碰撞,則每部工作站(含先前未傳送數據的工作站) 必須執行分布公平優先級排隊DFPQ(Distributed Fair Priority Queuing)算法,以便決定由那一部工作站取得傳輸媒體的使用權。,19,名詞解釋CSMA/CD,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即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方法是一種爭用型的介質

8、訪問控制協議。原理比較簡單,技術上易實現,網絡中各工作站處于平等地位 ,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優先級控制。但在網絡負載增大時,發送時間增長,發送效率急劇下降。 CSMA/CD控制規程:控制規程的核心問題:解決在公共通道上以廣播方式傳送數據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主要是數據碰撞問題)控制過程包含四個處理內容:偵聽、發送、檢測、沖突處理,20,控制規程的核心問題:解決在公共通道上以廣播方式傳送數據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主要是數據碰撞問題)控制過程包含四個處理內容:偵聽、發送、檢測、沖突處理(1) 偵聽:通過專門的檢測機構,在站點準備發送前先偵聽一下總線上是否有數據正在傳送(線路是否忙)?若“忙”則進入后述的“

9、退避”處理程序,進而進一步反復進行偵聽工作。若“閑”,則一定算法原則(“X堅持”算法)決定如何發送。(2) 發送:當確定要發送后,通過發送機構,向總線發送數據。(3) 檢測:數據發送后,也可能發生數據碰撞。因此,要對數據邊發送,邊接收,以判斷是否沖突了。(4)沖突處理:當確認發生沖突后,進入沖突處理程序。,21,當網絡中HomePNA設備節點增加時,碰撞的幾率大大增加,數據傳輸的速率也大大降低。在試驗中發現,以一條電話線或同軸線上連接6臺以上的電腦時,電腦之間復制文件的速度會變得很慢了。因此HomePNA比較適合節點數較少的家庭聯網場合,如果用于點到多點的、數據流量要求較高的接入時,難免有點力

10、不從心。,22,HomePNA over Coax借用整個HomePNA協議,只是修改原HomePNA傳輸介質的耦合接口部分的設計。 由于同軸電纜的傳輸性能好于電話線,數據流量性能略好于HomePNA在電話線上傳輸的性能,主要取決于同軸電纜接入網絡的性能(包括分支和分配器)。因為最低端的頻點4MHz已經超過分支分配器的下限頻率5MHz。實際我們測試發現,一些劣質的分支分配器可能連在7MHz、或10MHz時其指標還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此時HomePNA over Coax的性能要打些折扣。,23,由于HomePNA over Coax是采用4-28 MHz頻段。當1點對多點通信時,也是要受到匯聚

11、噪聲的影響,再加上HomePNA的層采用的是技術,通迅方式又是半雙工方式,在接入用戶多時,容易產生沖突碰撞,所以實際網絡使用時性能比理論宣稱的要低很多。 HomePNA供應商是美國CooperGate,24,WiFi over Coax,25,WiFi over Coax,WiFi概述無線局域網技術是無線通信領域最有發展前景的技術之一。目前,WLAN技術已經日漸成熟,應用日趨廣泛。國內無線局域網市場將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內多家運營實體已紛紛看好無線局域網的市場機會,希望以此為契機躋身無線互聯服務市場。,26,WiFi over Coax,IEEE的802.11標準IEEE的802.11標準

12、由很多子集構成,它詳細定義了WLAN中從物理層到MAC層(媒體訪問控制)的通信協議,在業界有廣泛的影響。相關標準經歷了802.11b、802.11a和802.11g,802.11n標準。802.11n使用2.4GHz/5GHz兩種通用頻段,互通性高,被看好是新一代的WLAN標準。,27,WiFi over Coax,為了實現高帶寬、高質量的WLAN服務,使無線局域網達到以太網的性能水平,推出了802.11n標準。802.11n可以將WLAN的傳輸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高到150Mbps。這得益于將MIMO(多入多出)與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相結合而應

13、用的MIMO OFDM技術。,28,WiFi over Coax,WiFi over Coax采用變頻解決方案-將2.4GHz下變頻到1GHz左右的頻段。這雖然減小了電纜和無源分支分配器的損耗,但是帶來了新的問題標準化較差,不同廠家之間的設備不能互通;增加新的器件和設備,增加了成本,減低了可靠性;同時由于WIFI協議是針對無線網絡要求設計,所以協議開銷大,再加上其協議采用的是CSMA/CA方式,所以隨著用戶數的增加,碰撞機率也隨之增加,數據的實際吞吐量大大降低。,29,WiFi over Coax,結論 802.11g標準理論上最高數據傳輸速率可達到54Mbps,實際吞吐率也僅能達到最高傳輸速

14、率的一半甚至更低,約為20至26Mbps 。 802.11n物理層速率可達150Mbps, 但由于其MAC層效率較低,MAC層速率只能達到60Mbps70Mbps。 主要芯片提供商ATHEROS,30,MoCA,31,MoCA,MoCA概述MoCA是同軸電纜多媒體聯盟(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的縮寫,MoCA成立于2004年1月,創立者為Cisco、Comcast、EchoStar、Entropic、Motorola與Toshiba等。MoCA希望能夠以同軸電纜(Coax)來提供多媒體視頻信息傳遞的途徑;它們利用Entropic的技術(c-link)作為Mo

15、CA 1.0規范的依據。MoCA的成員認為,美國的家庭里同軸電纜的普及率高達70%,整個基礎設施十分完整,加上同軸電纜傳輸多媒體視頻資料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穩定,適合利用它來傳輸多媒體視頻資料。,32,MoCA,MoCA技術介紹MoCA 1.0規范的技術基礎是基于美國Entropic公司的c-link技術,該技術使用800MHz1500MHz頻段,可選2-38MHz。如果系統中將來考慮傳輸衛星直播信號,則MoCA可用信道大大減少!MoCA每個信道帶寬為50MHz,總共有15個頻道。每個信道可以支持一個NC(局端)設備,每個NC支持31個CPE(終端用戶)設備。,33,MoCA,MoCA系統的頻譜

16、圖,34,MoCA,MoCA采用OFDM調制和 TDMA/TDD(時分多址/時分雙工)技術,MAC部分的TDMA是采用軟件來實現的。每個載波最高可進行128QAM調制,每個信道理論上最大的物理數據速率為270Mbps和最大的有效數據速率為130Mbps。隨著鏈路損耗的加大或鏈路SNR的降低,依次降低為64QAM、32QAM、16QAM、8QAM、QPSK、BPSK調制方式,實際有效數據速率就會成倍降低。設備典型發送電平3dBm;接收電平范圍0 to -75dBm;典型時延:3ms。,35,MoCA,物理層采用先進的自適應星座圖多載波調制(ACMT Adaptive Constellation

17、Multitone )方式,即正交頻分調制(OFDM),子載波上的調制制式在BPSK、QPSK、16-256 QAM自動選擇,而且子載波頻率以25MHz步長捷變,故抗干擾能力極強。 MOCA頻道帶寬為50MHZ,分為256個子載波。數據由大量的窄帶調制的載波來攜帶,因此,子通道的頻率響應是非常平的 . 頻率范圍 875to 1525 MHz 動態范圍 70 dB 在每對節點之間創建調制簡表(modulation profile)的過程稱為調制簡表化(modulation profiling)。調制簡表在特定的時間特別適合對應的節點對。MOCA設備不斷地更新調制簡表,使其最適合特定的情況。 采用

18、預均衡(Pre-Equlization)和多音調制(multi-tone modulation),預均衡可以用于補償發射機中的線性和非線性失真,以獲得優 化發射信號質量。這樣一來,使用簡單的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RS)就可以得到視頻質量的BER(bit error rate) 。,36,MoCA,由于MoCA工作帶寬在高端,對于需要使用在級聯的場合,成本會大幅增加,效果會大大降低;在實際測試及使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MoCA在實際網絡中的使用效果還需等待驗證。 MOCA的芯片供應商是美國Entropic(熵通科技),37,HomePLUG over C

19、oax,38,HomePLUG over Coax,HomePLUG概述 電力線高速數據通信技術,簡稱PLC(Powerline Communication或PLT( Powerline Telecommunication) ,是一種利用中、低壓配電網作為通信介質,實現數據、話音、圖像等綜合業務傳輸的通信技術,不僅可以作為解決寬帶末端接入瓶頸的有效手段,而且可以為電力負荷監控、遠程抄表、配用電自動化、需求側管理、企業內部網絡、智能家庭以及數字化社區提供高速數據傳輸平臺。,39,HomePLUG over Coax,第一個HomePlug標準HomePlug 1.0在2001年1月得到批準,其理

20、論數據率最高為14Mbit/s,HomePlug 1.0 Turbo版于2004年推出,其最大理論數據率提高到85Mbit/s。2005年12月通過認證的HomePlug AV(AVAUDIO & Vidio)標準支持高達200Mbit/s的數據率,并支持所有多媒體業務和電信應用所需的QoS級別。為了確保QoS,采用了TDMA(時分多路訪問)與CSMA(帶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協議。,40,HomePLUG over Coax,HomePlug技術還能夠實現家庭與外網聯接,直接使用電力線路接入Internet,實施寬帶聯網的應用,此技術稱為 HomePlug BPL(BPLBroadb

21、and Power Line)。,41,HomePLUG over Coax,現階段廠家采用的標準主要有HomePlug AV和HomePlugBPL,芯片廠商分別是英特龍(INTELLON)和速比特(SPIDCOM)。,42,HomePLUG over Coax,HomePlug AV規范概覽HomePlug AV的目的是在家庭內部的電力線上構筑高質量、多路媒體流、面向娛樂的網絡,專門用來滿足家庭數字多媒體傳輸的需要。它采用先進的物理層和MAC層技術,提供200Mbps級的電力線網絡,用于傳輸視頻、音頻和數據。,43,HomePLUG over Coax,HomePlug AV頻譜特性圖,4

22、4,HomePlug AV的物理層使用OFDM調制方式,它是將待發送的信息碼元通過串并變換,降低速率,從而增大碼元周期,以削弱多徑干擾的影響。同時它使用循環前綴(CP)作為保護間隔,大大減少甚至消除了碼間干擾,并且保證了各信道間的正交性,從而大大減少了信道間干擾。當然,這樣做也付出了帶寬的代價,并帶來了能量損失:CP越長,能量損失就越大。OFDM中各個子載波頻譜有1/2重疊正交,這樣提高了OFDM調制方式的頻譜利用率。在接收端通過相關解調技術分離出各載波,同時消除碼間干擾的影響。,HomePLUG over Coax,45,HomePLUG over Coax,HomePlug AV去除無線電

23、愛好者使用的頻率后,在2-28MHz頻段使用917個子載波;功率譜密度可編程,以滿足不同國家的頻率管制;每個子載波可以單獨進行BPSK、QPSK、8QAM、16QAM、64QAM、256QAM和1024QAM 調制;采用Turbo FEC錯誤校驗;物理層線路速率達到200Mbps,凈荷為150Mbps,接近電力線信道的通信容量;前同步碼可被HomePlug 1.0設備檢測,從而實現兩者共存,但互操作是可選項。,46,HomePLUG over Coax,HomePlug AV的MAC層HomePlug AV設計了十分高效的MAC層,支持基于工頻周期同步機制的TDMA和CSMA。TDMA面向連接

24、,提供QoS保障,確保帶寬預留、高可靠性和嚴格的時延抖動控制。CSMA面向優先級,提供四級優先級。工頻周期同步機制確保良好的抗工頻周期同步噪聲的信道適應能力,如調光燈、充電器等產生的諧波。基于128位AES嚴格加密。中央協調者CCo(Central Coordinator)控制所在電力線網絡設備的活動,并協調同相鄰電力線網絡的共存,以支持電力線寬帶接入、多電力線網絡運行和隱藏節點服務。,47,HomePLUG over Coax,HomePlugAV over Coax HomePlugAV over Coax同樣是完整地借用HomePlugAV協議,只是修改前端耦合等電路設計來實現。Home

25、PlugAV over Coax使得原來HomePlug比較難以處理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如:電磁兼容等。同樣同軸電纜的傳輸性能要好于電力線,數據流量性能也會好于HomePlug在電力線上傳輸的性能。當然最終得性能主要取決于同軸電纜接入網絡的性能(包括分支和分配器)。因為最低端的頻點2MHz已經超過分支分配器的下限頻率5MHz。對于某一些劣質的分支分配器,此時HomePlugAV over Coax的性能比宣稱的指標要低。 AV的芯片供應商是美國Intellon,48,HomePLUG over Coax,速比特芯片組(BPL) 速比特BPL芯片組的MAC層數據接入方式完全采用TDMA方式,僅

26、留少量時間段采用CSMA方式,用于終端初始化時連接使用。從而降低了多用戶時產生碰撞的機率,保證較高的數據吞吐量。,49,HomePLUG over Coax,50,HomePLUG over Coax,在不同用戶數時網絡的吞吐量比較圖:,51,HomePLUG over Coax,從上圖可知,速比特芯片組由于采用TDMA接入方式,降低了多用戶時數據的碰撞機率,所以在用戶數發生變化時,它的總數據吞吐量基本保持不變,從而有效地保證了接入網的穩定性,這對于數據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芯片廠商在芯片設計和生產時過多地考慮成本因素,很多內部功能通過軟件實現,所以降低了實際產品的數據速率,并使得通訊時延

27、大大增加。 BPL的芯片供應商是法國SpidCom,52,ECAN,ECAN(Ethernet Over Caox Accesss Network 基于同軸電纜接入網的以太網)技術沒有簡單地采用CSMA機制,而是將 IEEE802.3ah的EPON MAC協議移植到了無源同軸電纜用戶分配網中,實現點對多點的以太到家的寬帶接入。,53,ECAN協議模型,54,ECAN的傳輸原理:MPCP,由CLT統一分配CNU的上行時隙,同時CNU周期性地上報上行需求,而CLT周期性告知CNU的上行時隙,CNU只能在屬于自已的上行時隙發上行數據. CLT保證在上行時段不發送任何下行數據。數據從CLT 到多個CN

28、U 以廣播式下行,每個數據幀的幀頭包含LLID,該標識表明本數據幀時給某個特定的CNU。數據幀到達CNU 時,CNU 根據LLID 判斷是否接收,55,ECAN物理層技術,信道帶寬:32-48MHz 調制方案:2/4VSB 符號率:6080MHz 最大物理層帶寬:160Mbps 信道編碼:RS,56,ECAN總結,ECAN采用了EPON的MAC層,成熟度較高,支持DBA。但由于ECAN是TDD雙工方式,DBA的效率如何有待觀察。再則ECAN采用了2/4VSB調制方式,在實際網絡使用中有什么問題有待觀察。所以其物理層性能,與其它技術相比,有較大差距。 ECAN的芯片供應商是美國OpuLAN,57

29、,DOCSIS EOC,58,EPON+DoCSIS EoC架構,DoCSIS EoC為FTTB的解決方案,一般應用于最后三百米接入 Central office的CMTS由OLT代理,與DoCSIS OSS/BSS軟件由OLT仿真實現,OSS/BBS不要發生任何變化,ODN改造成P2MP,ONU側出現一款特殊的ONU(CMC),內置微型CMTS,CM(兼容2.0,3.0)保留,保護投資 相同PON端口下CMC與其他ONU可以并行工作,因此可以支持多種業務場景,彼此之間不會干擾。,59,整體方案簡介,CM/STB HG,OLT,59,CMC,DML,Broadcom Proprietary &

30、 Confidential. 2009 Broad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1)OLT+CMC+CM形成DoCSIS寬帶接入解決方案 2)CMC 頻段可選支持IPQAM模式與DoCSIS接入模式,一款產品完成接入與DVB-C播放,最大限度減低網絡設備種類 3)兼容DoCSIS 3.0,頻譜擴展1000MHz,支持下行16個channel binding,60,EPON+DoCSIS EoC協議架構,61,DOCSIS EOC性能,全雙工優勢明顯 下行大字節凈荷流量達到759Mbps,小字節480M字節;上行大字節114Mbps,小字節55M 時

31、延穩定 下行小于1ms,上行小于48.5ms 同時連接CM數量有優勢 理論達511,目前實驗室實際測試過100臺同時在線 QOS有保證 CMC與CM之間基于SFID機制,對每條流進行動態配置,OLT,CMC通過VLAN映射,使得PON系統內保證優先級 支持組播 OLT支持L3,L2組播,CMC支持L2 IGMP Snooping,62,選擇EOC的關鍵點,1、所有EOC技術都是在MAC層與物理層上做文章,所以這兩層協議的優劣,直接影響到EOC產品的優劣。 2、對于MAC層,TDMA方式比CSMA方式要更好一點。 3、對于HFC接入網來說,物理層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網絡的穩定性,所以采用什么樣的

32、調制技術就顯得相當關鍵,從抗干擾性上來看,OFDM調制方式是一種比較好的調制技術。 4、信道編碼的好壞,同樣會影響到網絡的抗干擾性能。,63,2020/8/13,EoC技術應用注意事項,每戶內在一個二分配的兩個輸出口下安裝一臺EOC終端和一臺STB,EOC終端下連一臺STB,64,2020/8/13,EoC終端的RF輸出之間隔離度較高,在4050DB左右,所以終端對STB1不會有影響,是否對STB2和STB3有影響會取決于分配器和分支器的分支之間的隔離度大小,如果隔離度太小,EoC終端發出的低頻信號會導致機項盒調頻頭過載,電視受干擾。所以對于新布的機頂盒,建議采用內置高通濾波器的機頂盒,如果機頂盒沒有內置高通濾波器,建議在機頂盒的RF輸入口加高通濾波器, 帶外抑制可達40dB以上,這樣就可以避免EOC對有線電視信號的影響。,65,20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