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16663-1996 醇基液體燃料》這一標準主要規定了醇基液體燃料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要求。然而,您未提供與之相對比的另一個具體標準或版本,因此直接對比其變更內容較為困難。但可以一般性地說明,當一個國家標準如《GB 16663-1996》被更新時,常見的變更可能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技術要求的調整:新標準可能會根據科技進步和行業實踐,對醇基液體燃料的成分、純度、熱值等技術指標進行修訂,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安全環保要求。

  2. 試驗方法的改進: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新的標準可能會引入更精確、更快速的測試方法來測定燃料的各項性能指標,提升檢測效率和準確性。

  3. 安全環保標準的加強:考慮到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需求增加,更新的標準往往會提高對燃料在生產、使用過程中排放物的控制要求,以及增加對存儲和運輸安全的規定。

  4. 檢驗規則的完善:為了確保產品質量,新標準可能會加強對生產企業的質量控制要求,包括更嚴格的出廠檢驗、型式檢驗頻率和內容等。

  5. 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要求的細化:為減少誤用和提高物流安全性,新標準可能會對產品的標識信息、包裝材料、運輸條件及儲存環境提出更具體細致的要求。

由于沒有具體的對比對象,以上僅是基于標準更新通常會考慮的方向進行的一般性描述。如果您有特定的對比版本或想了解該標準在某一具體年份或版本后的變化,請提供詳細信息以便進行更準確的說明。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1996-12-19 頒布
  • 1997-07-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 16663-1996 醇基液體燃料_第1頁
GB 16663-1996 醇基液體燃料_第2頁
GB 16663-1996 醇基液體燃料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 16663-1996 醇基液體燃料-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GB16663一1996

前言

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下達的技監局標函(1994)020號文《關于發送"1994年制、修訂國家標準項目

計劃”的通知》第44項“合成液體燃料”,四川省能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中國能源研究會新型液體燃料

及燃具專業委員會共同組織專家起草本標準。

本標準是以四川省地方標準DB51/181-93((合成液體燃料》為基礎而制訂的;并收集了省內外幾

十家“醇基液體燃料”生產、經銷單位的資料;對所采用的試驗方法反復驗證;對四川省二十家生產及經

銷單位的該燃料作了全性能摸底試驗。

本國家標準應與行業標準《醇基液體燃料家用灶》配套使用。

本標準由國家技術監督局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四川省能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能源研究會新型液體燃料及燃具專業委員

會、成都聯民廚具廠。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鄒慰若、楊天宇、趙幼航、謝忠飪、王正富、張榕林、陳正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16663一1996

醇基液體燃料

Alcoholbaseliquidfuel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醇基液體燃料的要求、試驗方法、抽樣、標志、標簽、包裝等。

本標準適用于以醇類為主體配制成的醇基液體燃料(以下簡稱燃料)。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

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38-92工業甲醇

GB/T384-81石油產品熱值測定法

GB/T510-83石油產品凝點測定法

GB/T511-88石油產品和添加劑機械雜質測定法(重量法)

GB/T611-88化學試劑密度測定通用方法

GB/T5332-85可燃液體和氣體引燃溫度試驗方法

GB/T6986-86石油濁點測定法

GB/T9722-88化學試劑氣相色譜法通則

GB/T11131-89石油產品總硫含量測定法燈法

3要求

3.1姍料為均勻的透明液體,無惡臭。

3.2燃料的性能應符合表1要求:

表1

序號項目

指標

一級

二級

I

醉含量.%)

7070

2

密度(20'C),g/cm'毛

0.830.85

3

機械雜質,%<

0.020.05

4

凝點,℃<

一30一30

5

引姍溫度,℃>

200200

6

pH值

6^-8

6-8

7

50%餾出溫度,℃<

8080

國家技術監件局1996門2一19批準

1997一07一01實施

GB16663一1996

表1(完)

序號

指標

項目

總硫含量,%

低熱值,kJ/kg

穩定性(一20'C)

甲醛試驗

0.010

21000

二級

0.015

16750

V一>

10Ll

不分層

品紅不呈藍色

3:3燃料配方中不允許有下列行為:

-一所加烴類中的芳烴含量<40%;

加任何無機鹽、鹵代烴和硝基化合物。

4試驗方法

4.1外觀:目測法。

4.2醇含量(簡易法):取50mL燃料于100mL量簡中,加蒸餾水至100mL,攪拌靜止10min后,觀

察分層的油層休積應小于15mL,

4.3密度:按GB/T611測試。

4.4機械雜質:按GB/T511測試。

4.5凝點:按GB/T510測試。

4.5門試劑及材料

冷卻劑:工業乙醉和干冰;

試劑:無水乙醇。

4.5.2試驗步驟

在冰浴中注入工業乙醇至2/3深度,逐漸加入干冰并注意攪拌,不使乙醉外濺,調整冷卻劑的溫度

至試樣標準所規定的凝點一30℃之下7-8'C,一般控制在一35士3℃即可。

在千燥清潔的30mL試管中注人10mL試樣,用軟木塞將溫度計固定在試管中央,使水銀球距管

底8^-10mm,再用軟木塞將試管裝在套管中,使試管外壁與套管內壁四周距離相等,并在套管底部注

人無水乙醇數毫升。裝好的儀器垂直地固定在支架上,放至室溫.然后將這套儀器浸在冷卻荊中,試樣

部分要完全浸沒在冷卻劑內。當試樣溫度冷卻到一30℃時,將浸在冷卻劑中的儀器傾斜成450。保持傾

斜狀態5min,從冷卻劑中小心取出儀器,迅速用工業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儀器,并透過套管觀

察試管里面的液面是否有過移動的跡象。此時液面的位置如能移動,則試樣的凝點<一300C。

兩次平行試驗結果應一致。

4.6引嫩溫度

4.6.1試驗裝置及儀器校正,參照GB/T5332中4.1和4.2的規定。

4.6.2試驗步驟:

調節加熱爐的溫度,使燒瓶達到200*C,并保證其溫度均勻。試驗應在空氣中大氣壓下進行。

用試樣反復洗滌清潔的注射器,吸入10mL試樣,以均勻的速度盡快使試樣垂直注入試驗瓶的底

部中心,然后立即抽出注射器,整個操作要在2s內完成,注入時要避免沾濕瓶壁。在暗室里觀察試驗燒

瓶內是否發生自燃或出現清晰可見的火焰和爆炸的化學反應,如沒發生上述現象,到5min后停止試

驗,取出試驗燒瓶,瓶內應有液態試樣。則判定該試樣引燃溫度高于200'C.

進行兩次平行試驗,引燃溫度皆高于2000C,此測試項目判為合格。

4.7pH值:用廣譜pH試紙與標準色版比較。

4.85o/餾出溫度:取250mL蒸餾支管燒瓶,注入100mL樣品,按一般蒸餾方法接好溫度計及直形

GB16663一1996

冷凝管、尾接管,尾接管后置一量筒。冷水通過冷凝管的速度要快,燒瓶在水浴或電熱套中加熱。為防止

暴沸可加入少許碎瓷片或毛細管,緩緩燕餾,至量簡接得餾出物達50m1時記下餾出溫度

4.9總硫含量:按GB/T11131中的6.1直接燃燒法測試。

4.10低熱值:按GB/T384中第1章氧彈法測試。

4.11穩定性:按GB/T6986測試。

4.12甲醛試驗:用10mL吸管吸取10mL試樣,移入30mL試管中,加入1mL品紅一亞硫酸溶液,放

置10min,再加入2mL2:1硫酸溶液,溶液呈藍紫色不褪,即該試樣顯色,含有甲醛

品紅一亞硫酸溶液:稱取。.1g堿性品紅,溶于60mL80℃的熱蒸餾水中,冷卻后,加10mL10%亞

硫酸鈉溶液((1g亞硫酸鈉溶于10mL水中),加1mL濃鹽酸,充分攪拌,此時溶液呈微紅色。加水至

100mL,于棕色瓶中存放2h以上,呈無色后即能使用。若溶液仍有紅色,可加入少量活性炭,攪拌后立

即過濾,貯存于棕色瓶中.于暗處保存,溶液呈紅色時應棄去重新配制。

兩次平行試驗結果應一致。

5抽樣

5.1生產廠應由檢驗部門對嫩料按4.1-4.3,4.5-4.6,4.8,4.10-4.12九項試驗方法,作出廠檢驗

試驗合格后,簽發合格證,方可出廠。

5.2以一次投料配制為一批,每批檢驗的取樣不低于2L,

5.3采樣方法:大罐從上、中、下三個不同層次取樣檢驗;小罐或桶裝,可先搖均勻后再取。

5.4檢驗如有一項指標不合格,可取雙倍量復驗。

5.5在下述情況之一時,作例行檢驗:

—原料、配方或工藝作變動時;

—新產品鑒定時,

—產品停產后又恢復生產時;

—正常生產每年一次;

—國家檢驗機構執法需要時。

5.6例行檢驗取樣及結果評定按5.3和5.4的規定。

6標志、標簽、包裝

61燃料用鐵桶包裝,也可用運輸嫩車裝運。

6.2包裝桶外應有下列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