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1頁
2005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2頁
2005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3頁
2005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4頁
2005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2005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共7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是以下哪個朝代的百姓詛咒統治者的話?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孔子思想中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的是 ()①“仁者,愛人” ②貴賤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無類”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3.下列表述能正確反映六朝時期經濟發展特點的是 ()A.全國經濟重心南移 B.寺院經濟衰落C.城市中出現了柜坊 D.南北經濟趨向平衡4.下列政治制度中屬于遼代的是 ()A.猛安謀克制 B.“蕃漢分治” C.察舉制度 D.行省制度5.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是 ()A.《永樂大典》 B.《古今圖書集成》C.《天工開物》 D.《四庫全書》6.下列史實不屬于江南經濟發展現象的是 ()A.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修芍陂 B.隋唐時期成為糧食重要產地C.明中后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D.明清時期工商業市鎮蓬勃興起7.下列不平等條約中,其內容與今天的江蘇直接有關的是 ()①《南京條約》 ②《天津條約》 ③《馬關條約》 ④《辛丑條約》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8.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 ()A.反映了農民階級的要求與愿望 B.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C.具有資本主義性質 D.是太平天國的反帝革命綱領9.中國教育近代化起步于 ()A.鴉片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百日維新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10.下列選項中屬于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的原因是 ()①列強扶植袁世凱 ②袁世凱掌握清政府的實權③臨時政府對袁世凱沒有約束措施 ④革命營壘內部意見分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1.民國初期,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導致“短暫”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對民族工業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經濟的束縛C.一戰后西方列強卷土重來 D.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12.大革命雖然失敗了,但對其后中國革命的發展仍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與此結論不相符的是 ()A.直接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到來 B.宣傳了共產黨的革命綱領C.擴大了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 D.為革命的繼續發展提供了借鑒13.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后開辟的根據地是 ()A.鄂豫皖 B.豫皖蘇 C.豫陜鄂 D.晉冀豫14.1952年底我國已基本完成了土地革命,至此確立了 ()A.生產資料公有制 B.人民公社體制C.農民階級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5.下列史實的先后順序是 ()①“一五”計劃的完成 ②中國代表團出席萬隆會議③中共“八大”召開 ④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16.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 ()A.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路線 B.四項基本原則C.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D.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17.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所謂的“價格革命”。下列關于“價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金銀價值下隆,物價上漲 B.引起了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C.擴大了世界各地區間的交往 D.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8.十七、十八世紀,世界歷史發生了巨大轉折和變化,其表現不包括 ()A.英國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工場手工業B.法國大革命震撼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C.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D.歐洲思想領域出現了改造舊社會的政治構想19.被恩格斯譽為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的是 ()A.牛頓力學體系 B.元素周期律C.相對論 D.細胞學說20.二十世紀初的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不同于十九世紀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義,表現在()①民族資產階級掌握了領導權 ②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③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 ④斗爭遭到了殖民當局的鎮壓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21.下列關于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A.聯共(布)“十五大”提出總方針 B.優先發展輕工業C.與農業集體化同時展開 D.到1937年基本實現22.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 ()A.戶溝橋事變 B.蘇德戰爭爆發C.英法對德宣戰 D.日軍偷襲珍珠港23.下列關于二戰后東歐各國改革的表述,正確的是 ()A.波蘭是最早進行改革的國家 B.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自治制度C.匈牙利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方針 D.捷克斯洛伐克實施市場經濟體制24.下列有關當今國際形勢特點的概括,不正確的是 ()A.和平與發展是主流 B.地區性沖突有所增加C.世界形勢趨于緊張 D.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25.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航天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家是 ()A.蘇聯 B.美國 C.中國 D.英國第Ⅱ卷(非選擇題,共75分)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3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2分,共計37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鄭氏集團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議和,請求“照……高麗外國之例,稱臣奉貢”。康熙帝表示“臺灣不可與……高麗外國比”,拒絕鄭氏要求。——摘自《臺灣外紀》材料二痛哉!吾臺民,從此不得為大清國之民也!吾大清國皇帝何嘗棄吾臺民哉!有賊臣焉,大學士李鴻章也,刑部尚書孫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儀也。……又將關系七省門戶之臺灣,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臺灣,列祖列宗深仁厚澤不使一夫失所之臺灣,全輸之倭奴!——搞自《臺灣人民抗戰檄文》材料三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州、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搞自《開羅宣言》回答:①材料一中,康熙帝為什么認為臺灣不可與高麗相比?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為此,康熙帝對臺灣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這些措施的意義何在?(6分)②材料二臺灣人民發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達了臺灣人民怎樣的情感?(4分)③材料三《開羅宣言》中的內容說明了什么?(2分)④通過上述材料,你獲得怎樣的認識?(1分)27.(13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九一八事變到現在,國民黨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經完全為鐵的事實所粉碎,……中國共產黨號召福建的廣大工農勞苦群眾立刻自動的組織起來,……聯合革命的士兵群眾同進攻福建的蔣介石部隊與準備武裝干涉福建的日本與任何帝國主義力量決戰。——摘自《中共中央為福建事變告全國民眾書》(1933年12月5日)材料二(1)目前中國人民的主要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所以把日本帝國主義與蔣價石同等看待是錯誤的,“抗日反蔣”的口號,也是不適當的。(2)在日本帝國主義繼續進攻,全國民族革命運動繼續發展的條件下,國民黨中央軍全部或其大部有參加抗日的可能。我們的總方針應是逼蔣抗日。一方面繼續揭破他們的每一退讓、妥協,喪權辱國的言論與行動,另一方面要向他們提議與要求建立抗日的統一戰線,訂立抗日的協定。——摘自《中共中央關于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1936年9月1日)材料三西安問題和平解決,舉國慶幸,從此和平統一團結御侮之方針得以實現,實為國家民族之福。當此日寇猖狂,中華民族存亡千鈞一發之際,……如貴黨三中全會果能毅然決然確定此國策,則本黨為著表示團結御侮之誠意,愿給貴黨三中全會以如下之保證:(一)在全國范圍內停止推翻國民政府之武裝暴動方針;(二)工農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之指導;……(四)……堅決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共同綱領。——摘自《中共中央給中國國民黨三中全會電》(1937年2月10日)回答:①依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共產黨對蔣對日采取的方針及其原因。(4分)②依據材料二,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方針發生了什么變化,并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5分)③依據材料三,指出西安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又采取了什么新的方針。這一新方針的實施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3分)28.閱讀下列材科:材料一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經濟是一種“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義本性。因為人都是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從事商品生產與交換的,被一只“看不見的手”將生產的分工與商品的交換調節起來,使人們彼此滿足了需要,從而促進社會的利益。……他們要求讓“看不見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擾地存在,不要用人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發揮保衛國家的職能,并維持某些分共工程,其余的就該讓“看不見的手”去發揮作用——摘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材料二從30年代經濟危機之后,凱恩斯學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據了統治地位。這一學派……給資本主義經濟開的靈丹妙方是:當經濟出現蕭條時,通過擴大政府開支、減稅和降低銀行利率等辦法來刺激需求,促進生產繁榮;當出現通貨膨脹時,則以減少政府支出、增稅和提高利率等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的發展。這些辦法在相當時期內,收到了一定效果。——摘自王斯德《世界當代史參考資料》材料三里根當選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實行少政府(干預)、少開支、少征稅、少福利的政策,對美國經濟來一番“引人注目的改變”。——摘自王斯德《世界當代史參考資料》回答:①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1分)②與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張有何不同?指出美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最能體現這一變化的歷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內容。(6分)③材料三中,里根政府進行“引人注目的改變”的原因是什么?這一“改變”取得了哪些成效?既然里根政府實行“少開支”政策,為何美國還會出現財政赤字急劇上升的現象?三、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9題13分,第30題13分,第31題12分,共計38分。29.唐太宗說:“漢武窮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國,所就(成就)無幾。”他又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①就漢武帝對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評價是否符合歷史事實?請具體說明。(4分)②簡述唐太宗推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現,并指出唐太宗與漢武帝在處理民族關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處。(4分)③概括唐太過推行這一民族政策所產生的歷史影響。(4分)30.概括洋務派、維新派、新文化運動領袖們“向西方學習”的主要主張、社會實踐和各自特點,指出他們在目標追求上的共同之處,并分析這一追求過程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13分)31.由于國情不同,世界各國工業化的途徑是不盡相同的。回答:①指出16世紀以來的英國和19世紀中期以來的日本在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資本積累的主要來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不同作用。(7分)②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為例結合史實加以說明,并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5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1. A2.B3.D4.B5.D6.A7.B8.A9.B10.C11.C12.A13.A14.C15.D16.D17.C18.C19.D20.B21.D22.C23.B24.C25.A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7分。26.答案要點:(共13分)①因為臺灣是中國的領土;元朝時設澎湖巡檢司。措施:派兵收復臺灣,設立臺灣府。意義:加強了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聯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海防。②甲午戰爭中國戰敗,《馬關條約》割臺灣給日本。表達了臺灣民眾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對賣國賊的憤恨之情。③國際社會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應歸還中國。④認識: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7.答案要點:(共12分)①反蔣抗日。原因: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民族危機加深;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推行;中國共產黨黨內“左”傾錯誤占據統治地位。②從反蔣抗日到逼蔣抗日。原因:日本對華侵略進一步擴大,中日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中共黨內“左”傾錯誤得到糾正;全國救亡高潮掀起;國民黨中央軍全部或其大部有參加抗日的可能。③擁(聯)蔣抗日。影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或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28.答案要點:(共12分)①反映了國家不干預經濟的思想。(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②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羅斯福新政。內容:整頓財政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調整農業政策;推行“以工代賑”。③原因:里根政府認為,對經濟過度干預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答出“滯脹“亦可)成效:美國經濟開始復蘇;此后經濟持續增長。(答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下降亦可)原因:政府減稅;與蘇聯進行軍備競賽。三、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8分。29.答案要點:(共13分)①否(不符合)。漢武帝北擊匈奴,解除了邊患,有利于北方邊疆地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