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黃浦區格致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上海市黃浦區格致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上海市黃浦區格致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上海市黃浦區格致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上海市黃浦區格致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黃浦區格致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820-1939年間廣東沿海某鄉居民離鄉謀生情況統計表時期

鄉民遷出總人數

遷至他鄉種田人數

遷至城鎮做工或經營小商業人數

出國從事工商業人數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①百余年間,該鄉居民遷居方向由農村到城鎮、由國內到國外。②導致鄉民遷居謀生的原因是中國被打開國門,自然經濟解體。③導致鄉民職業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近代經濟的興起。④第四個時期出國謀生的人數激增,主要原因是國內社會長期動亂,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以上分析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以下條款引自世界近代民主化進程中四個不同的法律文獻,按制定時間先后排序為①未經國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為非法權力。②上述諸州以內所有作為奴隸的人現在和今后永遠獲得自由。③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④在權利方面,人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3.1902年的某一天,北京城一茶館里四位中國人在聊天。他們聊天的內容不符合史實的是:A.甲:“當年我曾經和康有為一起參加公車上書。”B.乙:“我和義和團一起在廊坊打過八國聯軍。”C.丙:“我家住在東交民巷,那里有洋人保護著."D.丁:“我讀過梁啟超草擬的京師大學堂章程。”4.雅典陪審法庭可以根據法律來否定公民大會通過的決議,因為決議雖然也是公民意志的體現,但由于它是為適應特定具體的情勢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準則,是可以取消的。這說明()A.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權力運行體現了法律至上原則C.城邦公民主導了民主政治D.陪審法庭已成為最高權力機關5.先秦時期的禮儀規定,“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士諸侯”。西漢建立后,中央政府規定,在地方郡國設立皇帝宗廟。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專制皇權加強B.君臣等級區分C.儒家禮制推廣D.小農經濟出現6.有歷史學家感慨:“為什么工業化浪潮不是在法國之后穿過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呢?是地中海太寬闊了嗎?果真如此,那么為什么又能橫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開花?”這主要說明A.海洋國家比大陸國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緣是一個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個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因素D.工業化進程主要發生于歐洲與美洲地區7.下圖是二戰時期創作的一幅漫畫,若為添加主題,較恰當的是A.今日共同戰斗,明日一起重建 B.兄弟情重,但要經得住困難考驗C.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兄弟不打不相識,家和不怕外人欺8.1924年2月,中共通過的決議指出:“本黨以后一切宣傳、出版、人民組織及其他實際運動,凡關于國民革命的,均應用國民黨名義,歸為國民黨的工作。”這一精神的貫徹A.限制了工農運動的發展 B.提升了中共在合作中的地位C.推動了土地革命的開展 D.適應了國民革命形勢的需要9.20世紀初,內閣成為英國憲政制度的核心。內閣將一些有可能發揮多種職能的不同權力結合在一起,使英國政府體系達到了統一。英國強化內閣制A.使內閣成為最高權力機關 B.破壞了議會至上的原則C.偏離了正常民主政治軌道 D.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10.中國古代的宰相制度終結于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設立內閣,奉旨辦事。雍正七年,因對西北用兵開始設立軍機處,漸漸取代了內閣。大學士成為了名譽職務,軍機大臣更有實權。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判斷A.內閣其實就是明代決策機構 B.軍機處是清代中央一級政府C.宰相制廢除后相權隨之消失 D.廢除宰相制后相權弱而未亡11.夏商周時代青銅器制作精美,代表著中國5000年的聲譽和藝術價值。如圖兩件著名青銅器物A.是擁有者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B.分別是商、周兩朝青銅器代表C.是當時手工業者的審美反映 D.青銅器己是當時日常生活用具1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英國婦女廣泛參與政治活動,“1641-1653年間,英國各階層婦女向議會發動了約14次請愿抗議活動,多次提到了對政治權利的要求”,這些活動A.以爭取普選權為目標 B.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C.實現了英國男女平權 D.促進了女性意識覺醒13.洪武三年,明太祖命士人戴四方平定巾;洪熙年間,明仁宗令士人著青衣;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詭異,顏色鮮麗,花樣多變,但屢遭政府禁止。這反映出明代A.經濟發展沖擊傳統觀念 B.社會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士大夫階層的逐步衰落 D.服飾生產受到官府壟斷14.在14世紀歐洲的鼠疫期間,“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顯得那樣蒼白無力,一種新的懷疑論開始興起……”人們需要找到新的教義來對這些苦難做出解釋.當時這種情況A.動搖了基督教的統治地位 B.促進了思想領域的變革C.推動了歐洲的信仰自由 D.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如圖中人物的主要事跡是A.制訂兩河流域最早的成文法典 B.在阿拉伯地區創建伊斯蘭教C.作為穆罕默德繼承者擴張阿拉伯帝國 D.率軍親征攻滅拜占庭帝國16.《通典》記載:漢武帝時“以(御史)中丞督司隸(校尉),司隸(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東漢初年,朝廷舉行朝會時,司隸校尉可以與尚書令和御史中丞專席獨坐。司隸校尉地位的變化說明A.中央監察機構更加完善B.專制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C.漢代官僚隊伍廉潔高效D.中央放松了對地方的監察17.1815—1860年英國手工織工人數變化表。這可以說明當時英國A.紡織行業漸趨衰落 B.階級矛盾不斷緩和C..機器生產日益增多 D.工人生活日趨困苦18.以下詞組可以用來概括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關節點,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A.五四起風雷遵義定決策盧溝燃烽火挺進大別山B.遵義定決策五四起風雷挺進大別山盧溝燃烽火C.五四起風雷盧溝燃烽火遵義定決策挺進大別山D.挺進大別山盧溝燃烽火遵義定決策五四起風雷19.蘇軾在書法上主張“意造”,注重“意”的表達和“神”的追求。在森嚴的唐法面前,蘇軾等義人書家,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創新精神,以唐人為階梯,避開唐法,另辟蹊徑,直追晉人意趣,發展其任情適性的一面,從而形成以蘇軾為首的“尚意”書風。據此可知,北宋書法()A.以行書為主流書法 B.在傳承中形成特色C.崇尚魏晉否定唐朝 D.深受陸王心學影響20.(09年四川卷)歷史學家羅榮渠指出:“英國發展的領先地位是在17、18兩個世紀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國之一“領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場的形成 B.壟斷組織的出現C.圈地運動的推進 D.民主制度的確立21.到(漢)武帝,令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語,徹底實行了,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作者認為這種做法A.違背了歷史潮流 B.確立了思想統一C.削弱了中央集權 D.有利于社會穩定22.宋朝以來的江南地區,城市里從事服務業、娛樂業的社會群體逐漸擴大。該地區一些城鎮拜財神的習俗也逐漸流行。這說明當時的江南地區A.社會風氣日漸墮落B.城鄉差距日益擴大C.已經成為經濟重心D.商品經濟不斷發展23.“西周通過□□,從外在社會規范到人的主觀情志實現全面控攝,以確保宗法等級秩序。”空格處應為A.封建親戚 B.制禮作樂 C.內外服制 D.以藩屏周24.1930年,美國率先將平均關稅率從40%調至47%。此舉遭到34個國家抗議,美國一千余名經濟學家也聯名反對,但當時美國總統仍執意實施。此舉A.促使美國經濟逐漸好轉 B.導致世界經濟加速惡化C.刺激歐洲各國走向聯合 D.致使美國總統權力擴張25.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通過宣言把斗爭矛頭指向反對任何形式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1989年第九次首腦會議,與會各國提出了開啟南北對話以改善發展中國家地位及加強南南合作等主張。這一變化表明A.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已經建立B.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得到加強C.第三世界國家調整了戰略目標D.南北通過對話解決矛盾和爭端26.“齊魯”二字一直作為山東的象征,2009年10月在山東省召開了第十一屆全運會。其宣傳口號有“和諧齊魯風,精彩全運情”;2010年上海世博會山東館以“齊魯青未了”作為展示主題。“齊魯”能代表山東,起源于中國古代哪一制度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27.下列圖片反映了近代以來的科技成就,其中屬于二戰及以后科學技術革命成果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8.《呂氏春秋》由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門客編撰而成,書中寫道:“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觸犯)之謂天子”。其提出的置君治國之道是A.君權神授 B.中央集權 C.無為而治 D.以人為本29.“新聞圖片”是“國家記憶”的重要形式。下列一組新聞圖片最貼切的主題為:A.破冰之旅 B.一國兩制 C.走出冷戰 D.改革開放30.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初十的日記中寫道:“英吉利豕突定海,沿海游弋。圣恩寬大,不欲遽彰天討。命大學士琦善往廣東查辦,乃逆夷性同犬羊,貪求無厭。”這說明A.英吉利人自大驕橫 B.曾國藩尚存“天朝上國”思想C.英吉利人十分貪婪 D.曾國藩對英吉利十分了解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張伯苓,私立南開系列學校創辦者,中國近代體育開拓者。幼年體弱,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后,對拳擊、擊劍、足球等西方體育項目均有系統學習,身體逐漸強壯。甲午戰爭中,作為一位實習軍官,目睹了中國海軍體質虛弱、萎靡不振的狀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后,他選擇脫離海軍,矢志以教育來改造國家。從1904年開辦私立中學敬業學堂起,便將諸多西方體育項目引進學校體育。他認為學校的中心任務是改造國人的道德、知識、體魄。“在德智體三育之中,我國人最差的是體育”,主張“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須先強身”“強我種族,體育為先”。1908年,前往倫敦第四屆奧運會的比賽現場,回國后,積極傳播奧運精神和理念。1924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正式成立,張伯苓任主要負責人。隨后,全國各地體育活動大量開展并開始形成規模,得到國際奧委會認可,推動中國運動員第一次獲得參奧資格。1949年,婉拒蔣介石赴臺邀請,選擇留守大陸。——摘鵝自《張伯苓全集》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張伯苓的體育思想并指出其重視體育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張伯等的體育實踐活動。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華民族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根基,但是古代中國卻未能較西歐之先進入近代民族國家時代,而是在外力侵逼下不得已步入此一歷程。材料一近代民族國家區別于絕對主權國家的一個特征就是國民主權或人民主權,實行的是立憲民主制度。從西歐國家形態的演進歷程來看,15世紀下半葉到17世紀上半葉,王權成為民族聚合的中心,民族的孕育與成長是與等級君主制或絕對君主制國家的成長與鞏固相一致的,絕對專制主義為民族國家和世俗建構與認同權力體系開辟了通道。絕對主義國家在完成政治一體化后,越來越不能滿足市民階級的要求,市民階級不僅要統一的市場和完整的主權,也要自由的社會和有保障的人權,絕對主義國家無法提供相應的合法化的法律制度框架,由此,把絕對主義國家改造成民族國家成為歷史的必然過程。一般認為,從17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70年代,英、法、德建立起第一批民族國家。——《社會科學戰線》2019年第3期材料二無論是封建化時期,還是絕對君主制時期,“家國”體制及其倫理規范一以貫之,成為古代中國一個重要的政治特征,也是政治統一性的重要體現。“家國”體制及其倫理規范的根本出發點是維護周天子及后來的專制君主的利益,為了應付“家…‘國”之間的內在矛盾,專制君主不斷吸取前朝教訓,強化中央集權,鞏固君主專制。在這種體制之下,人民依附于某一個具體的家族式或家庭式的政權,“家國”的政治倫理從根本上排除了契約精神,民主與自治也就難有生根發芽的土壤,限制國家權力保障公民權利的立憲主義觀念也就難以自發產生。這也就難怪當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時,競出現北京的老百姓作壁上觀,為侵華聯軍帶路,“熱心”建議聯軍從下水道進城又快又安全,甚至為侵華聯軍攻打紫禁城按扶登城云梯,這些在今天看來奇特的景象。——夏引業《中華民族構建與認同》(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西歐民族國家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民族國家觀念的特點,并分析中國古代民族國家觀念產生的影響。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晉商興起原因之一即“聚人和”。在用人方面,以家鄉子弟為主,眾多的商業會館出現即是重要體現。商業會館中采取聯合聯營、地緣聚合和業緣聚和等方式,體現了群體合作。從眾多晉商經營活動中我們看到,講誠信、重道義,對自己的合作伙伴誠意相待,對商業對象不欺詐,與同宗族商業伙伴既能同甘,也能共苦。他們認為,真正的商人從來不取無義之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哪怕生意做不成也不能做有損“義”的事情。縱觀明清多數成功的晉商,其都秉持了勤儉持家和求知務實的精神。晉商在行商及日常生活中往往以“士”為標尺,踐行儒家的道德理念,進而躋身“士”階層以光大門楣。——摘編自薛勇民《明清時期儒家倫理視域下的商業倫理初探》材料二16世紀馬丁?路德的改革給人們帶來一個新的概念“天職”,其意指上帝所希望個人完成在現世里所處地位賦予他的責任和義務。加爾文教派進一步認為要增加上帝的榮耀,以乞求上帝的恩寵唯一的辦法就是經受職業的考驗。勞動是上帝的旨意,而財富是上帝恩寵狀態的標志。教徒們通過辛勤勞動、節儉和摒棄享樂而增加財富,把獲得財富看作個人能力的證明。對牟利的約束被消除了,財富既能增加上帝的榮耀,也能完全實現自我。加爾文教徒們遵循著嚴謹的職業道德,十分關注現世的生活,不斷轉化為經濟沖動,取得事業成功。——摘編自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晉商商業倫理的內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方新教倫理與明清晉商商業倫理的不同之處,并分析其在近代早期西方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近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生需準確提取表格信息,從表中鄉民遷出人數、遷入區域、遷出后從事的行業等變化以及各時期的時間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判斷材料中的四點結論都正確,因此選擇A項。考點: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特點2、D【解析】

“未經國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為非法權力”出自1689年的《權利法案》,“上述諸州以內所有作為奴隸的人現在和今后永遠獲得自由”出自1862年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出自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在權利方面,人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出自1789年的《人權宣言》,按制定時間先后排序為①④③②,故答案為D項;其他三項排列錯誤,排除A、B、C項。3、C【解析】

根據1901年《辛丑條約》內容規定“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準中國人民居住,允許各國派兵保護”,C不符合史實,故答案為C;ABD均符合史實,排除。4、B【解析】

由材料信息“陪審法庭可以根據法律來否定公民大會通過的決議”可知,雅典陪審法庭對公民大會權力的制約,體現了法律至上的原則,故選B;由材料“決議雖然也是公民意志的體現,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準則,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不會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約的,排除A;仔細研讀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有法律準則的,并不是由公民主導的,排除C;雅典最高權力機構自始至終都是公民大會,排除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陪審法庭可以根據法律來否定公民大會通過的決議”,緊扣關鍵信息并聯系所學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分析解答。5、A【解析】在中國古代,祭祀活動與政治活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特別是政治權力還往往通過祭祀權力而體現出來,正因為如此,歷代的帝王都毫無例外地注重祭祀權力的擁有。與政治上的等級制度相應,祭祀上也是有一套等級的規定。與此相應,天子諸侯的宗廟都設在自己的都城之內,并親自奉祀。西漢建立之后,在祖先祭祀上因事制宜,很多方面都打破了先秦時期的成規,在地方郡國設立天子宗廟,就是與先秦不同的新特點。西漢皇帝宗廟的設置是為了適應皇權專制的需要而出現的,故A項正確;君臣等級的區分并不是始于西漢,夏商周時期的王權制度和分封制即是君臣等級的區分的開始,故B項錯誤;儒家禮制的推廣是始于漢武帝,而題干的時間從西漢就開始了在郡國設皇帝宗廟,與題干時間不符合,故C項錯誤;“小農經濟出現”是對題干的錯誤理解,故D項錯誤。6、C【解析】

略【詳解】工業化浪潮能影響到北美而無法影響距離更近的非洲,而北美的美國實行與歐洲同樣的資產階級代議制,這說明制度對工業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C項符合題意;ABD項均不符合題意主旨,排除。7、A【解析】

漫畫上英文是《大西洋憲章》的意思,蘇德戰爭爆發后,第二次世界大戰范圍擴大,美、英迫切需要進一步協調反法西斯的戰略,兩國首腦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的奧古斯塔號軍艦上舉行大西洋會議,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排除。8、D【解析】

材料顯示,國共合作形成后,中共將自己的主要工作定位為在國共合作中幫助國民黨發展其組織,擴大其影響.適應了國民革命運動,D項正確;以國民黨名義進行宣傳仍利于工農運動開展,但不利于中共地位提升,排除A、B;土地革命是在國民大革命失敗之后興起的,排除C。9、D【解析】

根據材料“內閣將一些有可能發揮多種職能的不同權力結合在一起,使英國政府體系達到了統一”可知,以首相為首的內閣掌握英國行政權,因此英國強化內閣制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D項正確;議會是英國最高權力機關,A項錯誤;英國強化內閣制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沒有破壞議會至上的原則,議會仍是權力中心,B項錯誤;20世紀初英國內閣權力的加強體現了英國代議制的發展,沒有偏離正常民主政治軌道,C項錯誤。10、D【解析】

相權與君權是矛盾里的統一體,二者共存亡,所以出現了宰相制度廢除后,又有了地位等同于宰相的內閣等機構。D正確;依據材料“奉旨辦事”來看,決策權掌握在皇帝手中,A排除;據所學可知,軍機處只能跪拜筆錄,實際上是皇帝的內廷機構,B排除;內閣、軍機處的存在證明相權只是遭到了削弱,沒有隨之消失,C排除。故選D。11、A【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均為禮器,代表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故A選項正確;二者均是商代青銅器代表,故B選項錯誤;二者體現的是貴族統治者的權力和地位,而不是手工業者的審美,故C選項錯誤;二者均是禮器,與祭祀有關,而不是日常生活用具,故D選項錯誤。12、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材料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英國婦女廣泛參與政治活動,提出了政治訴求,意識到社會平等和政治目標的重要性,表明此時女性意識的覺醒,故D項正確;爭取普選權為目標出現于工業革命后,排除A項;啟蒙運動興起于17世紀,排除B項;此時英國婦女并未取得與男性同等的民主權力,排除C項。故選D。13、A【解析】

明代中后期,在工商業發展的基礎上,士人的服飾冠冕日趨個性多元化,沖擊了原有“四方平定巾”“青衣”的規矩和觀念,故選A項;題干中只提及“士人”,無法體現“普遍”提高,排除B項;明代,士大夫階層仍借助科舉制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排除C項;材料只說明官府對士人著裝的要求,與服飾生產無關,排除D項。14、B【解析】

依據材料“14世紀”“人們需要找到新的教義來對這些苦難做出解釋”來看,天主教會的以神為中心的思想受到沖擊,新的思想應運而出,表明思想領域出現了變革。B正確;文藝復興動搖基督教的統治地位,A排除;材料未涉及信仰自由,C排除;16世紀初,馬丁·路德開始揭開宗教改革的序幕,D排除。故選B。15、D【解析】

穆罕默德二世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七代君主,率軍親征攻滅拜占庭帝國,故D正確;漢謨拉比制定兩河流域最早成文法典,排除A;默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排除B;默罕默德的繼承者擴張了阿拉伯帝國,不是穆罕默德二世,排除C。故選D。16、B【解析】材料中的“司隸校尉可以與尚書令和御史中丞專席獨坐”表明司隸校尉的地位不斷上升可與三公相抗衡,進一步說明了三公的權力在削弱,皇權在加強,故B項正確;監察機構的完善在材料沒有體現,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官僚隊伍廉潔高效,故排除C項;司隸校尉是中央的監察官員,故D項中的“對地方的監察”不符合題意,排除。17、C【解析】

材料顯示,這一時期英國手工織工人數急劇減少,結合材料時間1815—1860年可知,這與機器生產日益增多密切相關,C項正確;手工織工人數減少不能作為紡織行業衰落的表征,前者不能證明后者,排除A;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階級矛盾不斷上升,排除B;D與題無關,排除。18、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實,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35年召開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37年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性抗日戰爭的序幕,1947年劉鄧大軍挺近大別山,揭開了解放戰爭轉入戰略反攻的序幕。故答案是A。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紅軍不怕遠征難;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內戰烽火19、B【解析】

材料“以唐人為階梯,避開唐法,另辟蹊徑,直追晉人意趣,發展其任情適性的一面”體現的是蘇軾等書法家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上形成為了以蘇軾為首的“尚意”書風,B正確;材料無法得出行書是主流書法,A排除;材料并未否定唐朝,更多強調的是在唐朝的基礎上繼承和創新,C排除;材料未涉及心學和書法之間的關系,D排除。故選B。20、B【解析】

壟斷組織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果,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故B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排除ACD。21、D【解析】

據材料可知,其強調漢武帝的“推恩令”通過“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削弱了諸侯王的實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有利于社會穩定,D正確;材料是肯定“推恩令”的作用,A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涉及思想方面,B錯誤;漢武帝的“推恩令”通過“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削弱了諸侯王的實力,加強了中央集權,C錯誤。22、D【解析】

宋朝以來的江南地區,城市里從事服務業、娛樂業的社會群體逐漸擴大,拜財神的習俗流行,說明商品經濟發展,沖擊了傳統的抑商觀念,故D正確;拜財神的習俗流行,不是社會風氣墮落,排除A;材料信息沒有涉及農村經濟狀況,無法體現城鄉差距日益擴大,排除B;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江南地區成為經濟重心,排除C。23、B【解析】

西周通過“禮樂”制度,維護了宗法等級秩序,B正確;A體現的是分封制,A與材料無關;C是商朝的制度,C與材料無關;D反映的是分封制的作用,與材料無關,D錯誤。24、B【解析】

盡管受到34個國家抗議和美國千余名經濟學家反對,美國總統仍執意上調關稅率的做法,導致了世界經濟加速惡化,B項正確;1930年胡佛總統上調關稅稅率并未促使美國經濟逐漸好轉,也沒有導致美國總統權力擴張,AD兩項錯誤;1930年代歐洲各國并未走向聯合,C項錯誤。25、C【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不結盟運動反映了第三世界國際力量的崛起,從60年代到80年代,不結盟運動的宗旨由最初反對殖民主義到提出開啟南北對話及加強南南合作的主張,說明第三世界國家調整了戰略目標,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當今世界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尚未建立;B選項錯誤,材料主要體現的是不結盟運動宗旨的變化,并未體現多極化趨勢的加強;D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不結盟運動對開啟南北對話的提議,并未體現南北對話的結果。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26、A【解析】

齊、魯是西周時期分封制下的封國,故A正確;宗法制是維系分封制的制度,排除B;郡縣制是按照地域劃分的制度,排除C;行省制是元朝時期實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故選A。27、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①是核電站,圖②是電燈,圖③是原子彈,圖④是互聯網。其中屬于二戰及以后科學技術革命成果的是①③④,故C正確;圖②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故ABD錯誤。28、D【解析】

材料中“非以阿天子”意思是:不是為了讓天子謀私利。后面一句的意思是:最開始產生生命的是天;養育生命并讓它成長的是人。可以保養上天所產生的萬物而不觸犯它的為天子。材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故選D;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君權神授、中央集權、無為而治,排除ABC。29、A【解析】

圖一內容是1970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美國記者;圖二內容是1971年周恩人來接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圖三內容是1971周恩來會見美國基辛格;圖四內容是1972年毛澤東會見尼克松。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組圖片反映了70年代初中美關系的逐漸改善,屬于破冰之旅,故A項正確;B是20世紀80年代初,C是1991年蘇聯解體,D是1978年,均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30、B【解析】

從材料“圣恩寬大,不欲遽彰天討。命大學士琦善往廣東查辦,乃逆夷性同犬羊,貪求無厭”,曾國藩對清朝和英國人的稱謂來看,尚且存在著“天朝上國”思想。B正確;材料所述是曾國藩記敘的,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AC排除;依據所學可知,當時曾國藩尚未真正了解英國,D排除。故選B。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體育思想:三育并進體育為先;重視學校體育;國家發展與體育發展相聯系。原因:個人通過體有體質增強;甲午戰爭中的經歷;民族危機立志教育救國。(2)評價:推動了近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普及:促進了國民身體素質提高:推動了中國奧運的起步。【解析】

(1)體育思想:根據材料“在德智體三育之中,我國人最差的是體育”可歸納出三育并進體育為先;根據材料“強我種族,體育為先”可歸納出重視學校體育;根據材料“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須先強身”可歸納出國家發展與體育發展相聯系。原因:根據材料“對拳擊、擊劍、足球等西方體育項目均有系統學習,身體逐漸強壯”可歸納出個人通過體有體質增強;根據材料“目睹了中國海軍體質虛弱、萎靡不振的狀態”可歸納出甲午戰爭中的經歷;根據材料“矢志以教育來改造國家”可歸納出民族危機立志教育救國。(2)評價:結合張伯苓的體育思想及體育活動可知,關于評價可從推動近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普及、促進國民身體素質提高和推動中國奧運的起步等方面進行分析即可。32、(1)①封建王權的強化;②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市民階級的需要;③民主政治的發展;④宗教改革運動的推動;⑤近代西歐各國間的戰爭,激發了人民的民族意識。(2)特點:①封建大一統;②家國體制;③夷夏有別影響:積極:①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②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局限:①民族歧視和民族矛盾;②阻礙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③個人對國家的認同意識淡漠。【解析】

(1)原因:依據材料一中“王權成為民族聚合的中心”、“市民階級不僅要統一的市場和完整的主權,也要自由的社會和有保障的人權”等信息結合所學從封建王權的強化、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級的需要、民主政治的發展、宗教改革的推動、近代歐洲各國間戰爭的影響等方面分析近代西歐民族國家形成的原因。(2)特點:依據材料二中“‘家國’體制及其倫理規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