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名校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豫西名校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豫西名校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豫西名校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豫西名校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豫西名校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對于清代軍機處的設置,下列解釋正確的是A.國家統一的需要 B.政令統一的需要C.專制統治的需要 D.權力制約的需要2.從1988年到1991年,我國先后頒布了《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這表明我國A.基本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改變了以所有制性質為標準立法思路C.逐步開展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立法 D.經濟法律、法規已經形成完備的體系3.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出版的許多書籍有關于蘇聯民眾生活狀況的描述:“他們想知道更多攸關生活的問題,像是薪水與住家環境等”;“當我們回家時,卻沒有電可用,也沒有水”;“集體農莊農戶減少,人們失去了對土地的興趣”。這最能說明A.蘇聯的改革都沒有取得任何成效B.集體農莊推動了蘇聯的城市化進程C.蘇聯經濟的農輕重比例嚴重失調D.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為中國提供了借鑒4.據《漢書·黃霸傳》記載,公元前70年,黃霸被漢宣帝任命為揚州刺史(秩六百石),因治績卓著,三年之后便被破格提拔任穎川太守(秩比兩千石),并且車蓋威儀都作了榮耀的處置。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刺史制度中蘊含了激勵機制 B.刺史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C.漢朝官員的任免具有隨意性 D.漢代形成了完備的監察體系5.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確立之初,只有那些擁有一定地產的成年男性才有資格當選為議員。直到1969年,英國才規定凡是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論男女,都可以參加下院的選舉。導致英國選舉資格變化的原因有①社會經濟的進步②議會改革的推動③思想解放潮流的影響④工人運動的發展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據《宋史》記載;“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遼界災荒嚴重,不斷到宋境糴糧,雄州一次出官倉2萬石,賤價以糶。”此種貿易屬于()A.朝貢貿易 B.民間貿易 C.榷場貿易 D.對外貿易7.美國歷史學家平森認為,德國在某一時期,“從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國家,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為以工藝技巧、金融和工業組織以及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這一時期約指A.19世紀中期的30年 B.19世紀最后的30年C.20世紀最初的30年 D.20世紀最后的30年8.老子認為,民眾的貧窮、難治,社會秩序混亂,均是君主有為的結果。無論是刑罰,還是君主的令、言,均不符合無為政治理想,不符合道不干涉、不強制萬物自然發展的態度。這反映出A.君主集權已經確立 B.道家思想始終無法被統治者接受C.儒道思想相互融合 D.老子對春秋時期社會現實的批判9.康熙帝曾下旨“凡西洋傳教士不遵守利瑪竇遺規,一律驅逐出境”。圣旨中“利瑪竇遺規”的含義是A.入鄉隨俗,遵行中國禮儀 B.切磋學問,不得結交權貴C.立足邊緣地區,勿入京畿重地 D.研究天文歷算,不得涉獵儒學10.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為了令畫作更傳神,總共解剖和觀察了30多具人類尸體,以了解人體結構;畫家喬托則運用解剖、明暗和透視法等科學手段作畫。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探索精神A.掙脫了中世紀的愚昧迷信 B.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C.受到近代醫學發展的啟迪 D.體現了理性主義的啟蒙精神11.北宋中葉,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如宋仁宗在位期間人才濟濟,文官群體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出現“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這種現象A.激發士人的社會責任意識 B.加快了新貴族政治的形成C.促使崇文抑武政策的出現 D.導致書院講學的日臻發達12.20世紀60年代中期起,國家集中力量在貴州、云南、甘肅、青海等“三線”地區進行工業基礎建設,其布點與選址的原則是靠山、分散、隱蔽。“三線建設”戰略決策的主要背景是A.建立合理工業布局 B.應對外來安全威脅C.促進經濟均衡發展 D.延續左傾冒進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新中國建立后,董必武作為政務院副總理負責新中國的立法工作。他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和法的學說,結合我國法制建設的具體實際,提出許多獨創性的見解。1956年董老在黨的八大上向全黨提出“黨中央號召公安、檢察、法院和一切國家機關,都必須依法辦事”的號召。董老認為黨的政策與法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要防止把二者對立起來,只按照法律規范辦事而忽略黨為保證法律實施而制定的政策,因為法本質上是國家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黨的政策比法律更具有時代性、靈活性,且政策可以彌補法律的滯后性和原則性。他認為,培養全民的法律意識,對于健全人民民主制度,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必須對群眾加強法律的宣傳教育。董老在論述民主法制建設的問題時,強調了人民在法制建設當中的重要性。堅持人民主權、人民當家作主,是法制建設必須貫穿始終、堅持到底的重要原則。——摘編自陳澤平《論董必武法學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內在聯系》(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董必武法學思想的主要內涵。(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董必武法制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14.(20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共衛生就是組織社會共同努力,改善環境衛生條件,預防控制傳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養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醫療服務,達到預防疾病,促進人民身體健康的目的。材料一公共衛生最早是從英國開始的,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西歐社會“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的產物”。最初關注的是環境衛生和疫病預防,后來逐步擴展到多個領域,比如衛生行政、環境衛生、勞動衛生、醫療衛生、婦嬰衛生、衛生教育等,幾乎包羅了所有與民眾生命健康有關的問題。大體而言,廣義上的公共衛生行政事務包括了上水道、下水道、糞尿處理、道路清掃等環境衛生;醫療設施或對藥品進行管理的保健衛生;還包括對衛生的重要性和方法進行教育的衛生教育以及對各種衛生數據進行統計的衛生統計等。狹義的公共衛生則指公共衛生行政、環境衛生、衛生防疫及飲食品衛生等。19世紀前期,英國頒布了第一部《公共衛生法案》,來應對英國日益嚴重的環境衛生的困擾。從英國開始,公共衛生立法開始成為歐美國家和政府的一項重要事項。——摘編自王其林《中國近代公共衛生法制研究1905—1937》材料二清末新政中建立起衛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衛生法律體系,以1911年東北鼠疫治理為契機,以防疫為主的公共衛生開始從無到有、從地方性立法向國家性立法過渡。由于社會轉型以及政局動蕩的深層因素影響,民國初的中央和地方衛生行政機構并不穩定,曾幾度裁撤。即使如此,公共衛生法律的制定與實施仍卓有成效,不僅公共衛生立法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專業化、技術性規范日益成為公共衛生立法的重點。與清末相比,防疫、醫師登記、環境、飲食、飲水類等公共衛生法規都形成了體系,更重要的是基本勾畫出了民國公共衛生法律制度的概貌。——摘編自王其林《中國近代公共衛生法制研究1905—1937》(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歐美公共衛生的特點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清末、民國公共衛生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清代軍機處的設置是君主專制達頂峰的標志,故C項符合題意;ABD項都不符合題意,排除。2、C【解析】

依據材料并結合經濟體制改革可知,我國逐步實現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增強市場在經濟中的導向作用。材料中的法律體現了我國在立法上開展以市場導向。C正確;1992年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A錯誤;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經濟不會改變,B錯誤;材料只是體現了關于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立法,不能得出經濟法律、法規已經形成完備的體系的結論,D錯誤。故選C。3、D【解析】

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出版了許多關于蘇聯民眾生活狀況的書籍。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其目的是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借鑒,故D正確;“都沒有取得任何成效”說法過于絕對,故A錯誤;材料體現不出集體農莊的作用,故B錯誤;材料主旨不是強調蘇聯經濟的農輕重比例,故C錯誤。4、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揚州刺史黃霸因為政績突出而被破格提拔任穎川太守,說明刺史制度中蘊含了激勵機制,A正確;B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突出的是刺史的激勵機制,排除;C說法不符合史實,黃霸的升遷是因為政績突出,排除;D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故選A。5、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在17世紀后期嚴格限制公民權,到1969年真正實現普選,推動其民主化進程發展的原因主要有,社會經濟進步、議會改革推動、思想解放潮流影響和工人運動發展等,①②③④說法正確,D選項符合題意;議會改革和工人運動等體現了政府改革和階級斗爭對歷史的推動作用,社會經濟的發展則是英國民主進步的根本原因,忽略①②④的分析,都不符合題意,ABC三項錯誤。6、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遼邊境地區設置互市的市場,從事貿易,屬于榷場貿易,故C項正確,D項排除。A項,材料中指的是互市,沒有涉及朝貢的相關信息,故排除。B項,材料指的是官方之間的貿易,不屬于民間貿易,故排除。7、B【解析】

根據材料“德國在某一時期...從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國家,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為以工藝技巧、金融和工業組織以及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再結合所學,即可判斷出是工業革命時期,B選項符合題意;A選項時期德國還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排除;CD選項時期德國已經成為工業強國,排除。8、D【解析】

本題考查先秦諸子百家中老子的思想。由材料可知,老子主張君主無為而治,認為現實中“民眾的貧窮、難治,社會秩序混亂”等問題皆因君主有為導致,體現了對君主現實統治的不滿與批判,故D項正確;春秋時期尚未確立君主集權,故A項錯誤;西漢初期曾將道家“黃老之學”奉為治國思想,故B項錯誤;材料中并未體現儒道兩家思想的融合,故C項錯誤。9、A【解析】

利瑪竇遺規指的是遵行中國禮儀,故A正確;利瑪竇在明朝時期結交明朝的官僚,排除B;C不符合利瑪竇的實際,排除;D不符合史實,排除。10、B【解析】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為了令畫作更傳神,總共解剖和觀察了30多具人類尸體,以了解人體結構;畫家喬托則運用解剖、明暗和透視法等科學手段作畫”表明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探索精神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故B正確;選項A過于絕對,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掙脫中世紀的愚昧,故排除A;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的探索精神推動了醫學科學的發展,選項C因果關系倒置,故排除;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故排除D。11、A【解析】

材料反映北宋中期讀書人入仕取得崇高的政治地位,出現“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這必然促使士人的社會責任意識增強,故A項符合題意;隋唐時期科舉制結束貴族政治,強化官僚政治,宋代延續這一歷史趨勢,故B項不符合題意;崇文抑武政策是宋代初期既定國策,C不符合題意;書院講學產生于唐代,從宋初逐步走向發達,與材料所述的現象關系不大,故D項不符合題意。12、B【解析】

三線建設地點在西南西北地區,布點與選址的原則是靠山、分散、隱蔽,結合建設時間可知,這一時期中蘇關系惡化,建設主要是為了應對外來安全威脅,B正確;三線建設布點明顯不是從工業布局合理角度考量,排除A;三線建設布點與選址的原則是靠山、分散、隱蔽,不利于促進經濟均衡發展,排除C;這一戰略決策基于國際形勢判斷,不屬于冒進錯誤,與左傾無關,排除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內涵:明確“依法辦事”的思想;正確處理黨和法律關系;加強學習,提高法學理論素養;以民為本,堅持人民在法制建設中的重要性。(2)時代背景:舊中國法治基礎薄弱;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人民民主法制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為建立新時代民主法制的提供了重要條件。【解析】

(1)內涵:由材料“公安、檢察、法院和一切國家機關,都必須依法辦事”可歸納為明確“依法辦事”的思想;由材料“黨的政策與法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要防止把二者對立起來”可歸納為正確處理黨和法律關系;由材料“培養全民的法律意識”“加強法律的宣傳教育”可歸納為加強學習,提高法學理論素養;由材料“強調了人民在法制建設當中的重要性”可歸納為以民為本,堅持人民在法制建設中的重要性。(2)時代背景:結合材料中的時間及所學可知,其背景可從歷史和現實兩方面展開敘述。其歷史因素是因為舊中國法治基礎薄弱,它需要形成新時期的法制思想;其現實因素是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人民民主法制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礎,同時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也為新的法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14、(1)特點:最早從英國開始;關注領域廣泛,有廣義、狹義之分;有立法保障等。原因:工業革命開展;城市化興起;公共衛生問題突出;資產階級代議制形成;工人階級的斗爭;近代科技的進步。(2)背景:晚清及民國政府的努力;治理東北鼠疫等公共衛生事件的契機;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需要;借鑒西方公共衛生治理的經驗等。意義:建立衛生行政制度;初步形成衛生法律體系;培養了公共衛生相關人才;加速了近代社會轉型等。【解析】

(1)特點:根據材料“公共衛生最早是從英國開始的”可知,歐美公共衛生最早從英國開始;根據材料“最初關注的是環境衛生和疫病預防,后來逐步擴展到多個領域……幾乎包羅了所有與民眾生命健康有關的問題”可知,關注領域廣泛,有廣義、狹義之分;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