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禮嘉中學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禮嘉中學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禮嘉中學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禮嘉中學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禮嘉中學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禮嘉中學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詩句中反映古代選官制度的是()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 B.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C.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D.金多眾中為上客,夜夜算緡眠獨遲2.如圖是2009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在不同所有制組織的分布圖,從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非公有制企業在解決城鎮人員就業中重獻巨大B.我國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結構C.公有制企業是安置城鎮人員就業的主要渠道D.企業薪酬機制不一導致城鎮人員就業不公平3.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其基本職能包括:為成員方提供開展多邊貿易談判的場所和論壇;解決成員方之間的貿易爭端,避免貿易戰;強調成員方貿易政策的透明度,促進貿易管理體制的一體化。由此可知,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A.開啟了經濟全球化時代 B.意在保持成員國經濟同步繁榮C.實現了國際貿易平等化 D.旨在追求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4.如表是清朝中期刑部檔案中農村雇工案件年代案件總數長工案件短工案件雍正1721—1740401921乾隆1741—1760813744乾隆1761—1780934350乾隆1781慶1801—1820283107176如表可以說明清朝中期A.社會腐敗逐漸嚴重 B.階級矛盾十分尖銳C.刑事犯罪特別猖獗 D.農村雇工日益增加5.在下列機構中,其長官行使的職能與秦朝丞相最相近的是A.唐之中書省 B.元之中書省 C.明之內閣 D.清之軍機處6.從1988年到1991年,我國先后頒布了《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這表明我國A.基本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改變了以所有制性質為標準立法思路C.逐步開展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立法 D.經濟法律、法規已經形成完備的體系7.1980年《人民日報》發表元旦社論《迎接大有作為的年代》,認為"80年代是光明的,充滿希望的"。下列選項中,能夠印證這一觀點的是①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②中國迎來第三次建交高潮③中共中央發出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的文件④中國進入國際衛星發射市場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8.“中國憑借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制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在1800年以前,歐洲肯定不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按這一觀點,18世紀末世界貿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北京B.上海C.廣州D.長安9.下表是我國古代某地的居民職業結構表。該表格說明了職業自耕農和地主佃農手工工場主和雇工商人占總人口比重24%36%30%10%A.小農經濟開始瓦解 B.官營手工業退居次要地位C.手工業生產領域出現了新的經濟形態 D.商品經濟發展緩慢10.如圖以上漫畫表明,作者A.反對國民政府的內戰政策 B.批評了國民黨消極抗戰C.主張推翻國民黨腐朽統治 D.要求整肅吏治堅持抗戰11.有人認為,中國古代的文官不僅是管理系統中的工具,而且是一個有意識形態的群體。這里的“意識形態”最早可以追溯到A.春秋B.戰國C.秦朝D.西漢12.與四大發明促進了歐洲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一樣,儒家思想也曾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他們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躬行有教無類的教育觀 B.主張漸進改良的歷史觀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觀 D.強調貴賤有序的階級觀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金圓券在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以總統命令發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規定自即日起以金圓券為本位幣,發行總限額為二十億元限期收兌已發行之法幣、東北流通券;限期收兌人民所有黃金、白銀、銀幣及外國幣券等。發行金圓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價上漲,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癱瘓。10月1日,國民政府被迫宣布放棄限價政策,準許人民持有金銀外幣,并提高與金圓券的兌換率。限價政策一取消,物價再度猛漲,金圓券急劇貶值。至1949年6月,金圓券發行總額競達一百三十余萬億元,超過原定發行總限額的六萬五千倍。金圓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廢紙,國民政府財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潰。——摘編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金圓券》(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國民政府金圓券改革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述國民政府金圓券改革的影響。14.(20分)材料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攝政王多爾袞病死于喀剌城。順治帝福臨于順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二日親政。此后,順治在波瀾起伏、紛繁駁雜的十年親政中,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順治親政后,采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削奪大臣的權勢,實施集權制。在任用朝廷官員方面,順治改變了多爾袞時期對漢官猜疑、壓制的態度,非常注意籠絡與依靠漢族官員,啟用了很多有才能的漢人為官。同時大刀闊斧地整頓了吏治。此外,順治又命兵部整頓驛政,以保障驛路暢通;實行恤刑條例,安定民心;始行武舉殿試,為朝廷選拔文武全才;制訂行軍律例,以整頓軍紀;等等。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制訂與推行,充分體現出順治的政治才干,使他成為清朝開國時期一位刻意求治、很有作為的年輕皇帝。順治十年(1653年)四月二十二日,順治帝正式冊封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承認了達賴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摘編自彭鐘麟《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順治帝改革的措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順治帝改革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略【詳解】根據所學內容可知,A反映的是科舉制,故選A;BCD項與選官制度無關,排除。2、A【解析】

就圖表“2009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在不同所有制組織的分布圖”信息可知,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在國有單位就業所占20.65%,集體單位占1.99%,其余比例都是分布在非公有制企業,這說明非公有制企業在解決城鎮人員就業中重獻巨大,A正確;材料強調的是“2009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在不同所有制組織的分布”,而不是我國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結構,B不是材料主旨;C與材料不符;D與材料無關。3、D【解析】

世界貿易組織旨在促進“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統一“貿易管理體制”,這體現了對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追求,故選D項;經濟全球化在世界貿易組織建立前既已出現,排除A項;“同步繁榮”不符合世界經濟的現實狀況,排除B項;20世紀90年代中期,公正合理的國際貿易新秩序尚未完全確立,不可能實現國際貿易平等化,排除C項。4、D【解析】

據材料數據可知,雍正年間到嘉慶年間,農村雇工案件數量增多,說明這時期農村雇工日益增加,D項正確;農村雇工案件的增多與社會腐敗和階級矛盾尖銳無關,A、B項錯誤;材料體現的農村雇工案件以民事糾紛為主,而不是刑事犯罪,C項錯誤。5、B【解析】

秦朝的丞相上承天子,統率百官助理朝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元朝的中書省長官總攬朝政,權力較大,與秦朝的丞相相似,故選B;唐朝的門下省,只有政令的審核權,權力較小,排除A;明之內閣、清之軍機處都不是法定的中央機構,其長官不能與丞相相提并論,排除C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其長官行使的職能與秦朝丞相最相近”,聯系元朝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6、C【解析】

依據材料并結合經濟體制改革可知,我國逐步實現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增強市場在經濟中的導向作用。材料中的法律體現了我國在立法上開展以市場導向。C正確;1992年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A錯誤;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經濟不會改變,B錯誤;材料只是體現了關于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立法,不能得出經濟法律、法規已經形成完備的體系的結論,D錯誤。故選C。7、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1981年鄧小平在北京會見港臺知名人士時,首次公開提出解決、香港問題的“一國兩制”構想;1980年9月,中共中央發出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文件,故①③正確,B項符合題意;20世紀70年代中國迎來第三次建交高潮;1990然后中國進入國際衛星發射市場,故②④錯誤,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8、C【解析】

根據所學,鴉片戰爭前夕,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許廣州一口通商,因此廣州此時的對外貿易量最大,故C項正確;排除ABD三項。9、C【解析】

從表格中的“手工工場主和雇工”占總人口的比重30%可以看出,當時出現雇傭與被雇傭關系,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故答案為C項;我國歷史上小農經濟開始瓦解是在鴉片戰爭后,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手工業的類型,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商品經濟的發展狀況,排除D項。10、D【解析】

圖片反映了要磨去的是貪污、營私,依據圖片時間“1944”年可知,此時處于抗戰時期,國民黨作為抗戰的組成部分,作者主張要求整頓吏治為抗戰做出積極的貢獻。D正確;此時處于抗日戰爭時期,內戰尚未發生,A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要求對吏治進行整頓,不能看出國民黨的抗戰狀態,B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要求國民黨進行整頓,并未體現要推翻國民黨的統治,C錯誤。故選D。11、D【解析】春秋時期,社會動亂,儒家道家誕生,但沒有統一的意識形態,故A項錯誤;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也沒有統一的意識形態,故B項錯誤;秦朝時期選官制度主要是軍功爵制,未形成文官體系,故C項錯誤;西漢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新儒學成為文官體系的統一的意識形態,故D項正確。點睛:解答本題很容易誤選A選項。因為很多同學會認為董仲舒的主張最開始的源頭應該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思想。但是我們要認識到,材料中強調“一個有意識形態的群體”,且董仲舒的觀點是“新儒學”,由此就可以得出這一選項。12、C【解析】聯系學知識可知儒家思想非常注重對人自身素質的培養,要讓人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君子,這與人文精神是一致的,通過材料中“儒家思想也曾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可見作者強調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對改造社會的作用,即反對封建專制的作用,故C正確;有教無類的教育觀與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無關,排除A;啟蒙思想家主要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的政治觀,并非歷史觀,排除B;啟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反對等級制度,D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背景:1948年國民黨內戰失利,法幣嚴重貶值,物價飛漲,金融投機盛行,國統區經濟崩潰。(2)影響:金圓券快速貶值,造成惡性通脹,商品流通癱瘓,整個社會經濟陷入混亂,民族工商業陷入絕境;四大家族借此搜刮了大量的民間財富,國民黨失去了國內民心,民眾反抗此起彼伏,加速了國民政府在大陸統治的崩潰。【解析】

(1)背景:結合材料中的金圓券發行的時代背景可知,這主要和當時國民黨內戰失利,國統區經濟崩潰有關。(2)影響:根據材料“發行金圓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價上漲,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癱瘓”、“限價政策一取消,物價再度猛漲,金圓券急劇貶值”、“國民政府財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潰”和所學可知,關于金圓券改革的影響可從社會經濟秩序混亂、打擊民族工業發展和加速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等方面進行分析即可。14、(1)措施削弱權臣,實行集權制:重用有才能的漢族官員:整頓吏治;整頓驛政;實行恤刑條例;推行武舉殿試;整頓軍紀;冊封五世達賴等。(2)影響:加強了中央集權緩和了階級矛盾,鞏固了統治;提高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