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內江市隆昌三中學2025年初三下期終教學質量監控測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積累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墨子認為真正厲害的人,可以駕馭比自己更強大的人。B.紛揚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著藍色羽絨衣,在結冰的湖面擲下一串雪團般四處進濺的清脆笑聲。C.誦讀經典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提升學生修養,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D.他悟性極高,無論多么深奧晦澀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實質。2.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在中美經濟貿易談判中,美方代表總是沒有明確態度,他們的真實意圖難以捉摸。B.這里風景宜人,河流清澈見底,山峰奇形怪狀,真是別具匠心啊!C.她隨手把一顆石子扔進湖里,一圈圈漣漪在平靜的湖面蕩漾開去。D.西方文化有西方的價值取向,中國文化有中國的特定思維,兩者不能相提并論,應相互包容和尊重。3.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青春,就應該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氣單薄,藉著風力也要吹向遠方。這樣,你才會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才會看見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墻。飛翔,會讓你見識到你未曾見過的東西[]會讓你的人生半徑像水一樣蔓延到更寬更遠。A.“青春”是形容詞,“才”是副詞,“力氣單薄”是偏正短語。B.“即使力氣單薄,藉著風力也要吹向遠方。”這個句子是遞進關系復句。C.文中[]處應用的標點符號是句號。D.畫線句子有語病,修改方法之一是:在“更寬更遠”后添加“的地方”。4.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各醫療機構要做到:全面強化醫療服務質量,努力構建和諧醫患,全力保障醫務人員安全。B.投資環境的好壞,服務質量的優劣,人員素質的高低,都是地區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C.種子,如果害怕凋謝,那它永遠不能開放;鮮花,如果害怕埋沒,那它永遠不能發芽。D.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5.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⑴_________________?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⑵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⑶《木蘭詩》中最能形象地表現戰地艱苦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子曰:“飯疏食,飲水,___________,樂亦在其中矣。”(《<論語>十二章》)⑸請把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默寫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6.閱讀下面選段,完成相應內容。父女兩個告道:“若是能彀回鄉去時,便是重生父母,再長爺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鄭大官人須著落他要錢。”魯達道:“這個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邊摸出五兩來銀子,放在桌上,看著史進道:“灑家今日不曾多帶得些出來;你有銀子,借些與俺,灑家明日便送還你。”史進道:“值甚么,要哥哥還。”去包裹里取出一錠十兩銀子放在桌上。魯達看著李忠道:“你也借些出來與灑家。”李忠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魯達看了,見少,便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魯達只把這十五兩銀子與了金者,分付道:“你父女兩個將去做盤纏,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來發付你兩個起身,看那個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兒拜謝去了。魯達把這兩銀子丟還了李忠。為救金氏父女,魯達、史進和李忠都掏了銀子。魯達是五兩,史進是十兩,李忠是二兩。圍繞誰最為慷慨的問題,小智、曉慧和李敏發生了爭議,請你結合語段和人物的生平經歷,補全理由,完成下面對話。小智:我認為魯達最是慷慨大方_______。曉慧:魯達慷慨,史進又何嘗不大方?_______。李敏:魯達擔任提轄,好歹是個公務員,薪水不差;史進雖然掏了十兩銀子,但史進是個富二代,家底殷實,十兩銀子也就是拔根牛毛。若論慷慨,我還是最為欣賞李忠,_______。小智:這么說來,這三位俱是扶危濟困,救民于水火的好漢。曉慧、李敏:對,對,通過討論,我們都受益良多。二、閱讀7.文言文閱讀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樹林陰翳(__________)游人去(__________)樂其樂也(___________)念無與為樂者(__________)蓋竹柏影也(__________)2.翻譯下列句子。⑴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⑵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3.(甲)段寫太守日暮醉歸這一段有描寫、敘事、更融入了________和______兩種表達方式,表現出全文主旨。4.(甲)(乙)兩文都是作者在被貶期間所寫,請比較其在思想感情上異同。8.文言文閱讀東坡食湯餅①呂周輔言:東坡先生與黃門公②南遷③相遇于梧、藤間④。道旁有鬻⑤湯餅者,共買食之。惡⑥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⑦,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⑧而已。”(注)①湯餅:面條。②黃門公:即蘇軾弟蘇轍。③南遷:貶謫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間:紹圣四年蘇軾貶海南,蘇轍貶雷州,南行途中兩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間。⑤鬻:賣。⑥惡(cū):通“粗”。⑦九三郎:蘇軾對弟弟的稱呼。⑧飲酒但飲濕:只管飲酒,莫管它的味道。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惡不可食(____________)(2)徐謂黃門曰(____________)(3)爾尚欲咀嚼耶(____________)(4)秦少游聞之(____________)2.找出與例句中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例句:秦少游聞之A.無絲竹之亂耳B.水陸草木之花C.環而攻之而不勝D.輟耕之壟上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4.從蘇東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房琯布衣時與甫善,時琯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帝許之。其年十月,琯兵敗于陳濤斜。明年春,琯罷相。甫上書言琯有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琯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時關畿①亂離,谷食踴貴②,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采梠,兒女餓殍③者數人。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成都,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嘗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雖急暴,不以為忤④。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乃游東蜀依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陽。浦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陽時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業,自耒陽遷甫之柩,歸葬于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①畿(jī):古代稱靠近國都的地方。②踴貴:物價上漲。③餓殍(èpiǎo):餓死的人。④忤(wǔ):逆,不順從。1.解釋下列加點字。帝許之(________)嘗憑醉登武之床(________)嚴挺之乃有此兒(________)乃溯沿湘流(________)2.用“/”給文中劃線句斷句。(限斷三處)永泰二年淡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陽時年五十九。3.請選出與文章內容相符合的一項()A.房琯和和嚴武是杜甫的朋友,但杜甫對他們倆的態度卻極不相同。房琯落難他伸出援手,嚴武幫助他,卻遭他無禮對待。B.杜甫被肅宗貶出朝廷后,先后依靠嚴武和高適生活,高適死后他的生活越發困窘,到了十天沒有吃飽的地步。C.杜甫在舉家躲避戰亂期間,也不忘在湘江、衡山一帶游玩,可見他性情的樂觀豁達。D.杜甫過世后,他兒子把他的靈柩從耒陽遷回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下葬。4.《舊唐書》是歷史傳記,其語言特點是“寓褒貶敘事中”。請就選文舉例探究歷史傳記的這一特色。10.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題。年年歲歲柿柿紅①立冬那天,收到了老媽寄來的一大箱子柿餅。②迫不及待地開箱,拿了幾個出來。還是小時候吃過的那樣,個頭不大,初生雞蛋般大小,外衣裹了一層像面粉一樣的白霜,那是果糖的結晶體。咬了一口,深紅色的果肉甘如飴糖,但又甜而不膩。雖然知道此物性寒不能多吃,但還是忍不住一口氣消滅了五六個。③我知道,這一箱柿餅的運費遠遠高出了柿餅本身的價格,只是因為我們喜歡,老媽便不計成本地寄。其實,不計成本的又何止是運費?這一箱子柿餅可都是將近七甸的老爹老娘從溝溝崖崖的老柿子樹上一個一個采摘來的。吃著老媽親手制的甘涼適口的柿餅,我仿佛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鄉。④我的家鄉產柿子,溝溝坎坎、田邊地頭、村口村尾隨處可見柿子樹。柿子樹是一種外表憨厚的樹,它的樹干絕不像白楊樹那樣高大挺拔,而是矮而粗,大多不到兩米處就開始分杈,杈枝同樣粗壯,并且彎彎曲曲的,遮蔽出一大片陰涼。樹干被黑黢黢的樹皮包裹著,樹皮粗糙皸裂,就像故鄉貧瘠而蒼涼的土地。⑤柿子樹的低調質樸,還體現在柿子花上。柿樹從不和桃李爭艷,從初春到暮春,它只是從嫩綠走向深綠,沒有一絲驚艷的色彩。初夏柿子樹開始冒花骨朵了,米黃色的花骨朵如豆子般大小,被四片嫩綠色的花等包圍著,就像綠色的裙裾托著一個酣睡的寶寶。柿子花是要經過日子的滋養,才會在枝頭慢慢綻放的。盛開的花朵如四方形的倒鐘懸掛在虬勁的枝頭,淡黃色的花瓣溫潤如玉,中間盛著瓊漿,吸引著蜂蝶。柿子花的香味也是淡淡的,似有若無。花落之后,枝頭就結滿了果子,青澀的柿子果從小到大就一直隱藏在綠葉之間,安然度過一個完整的夏天,不炫耀,不蠱惑。總之,它是不愿意惹人注意的。⑥三個多月的默默孕育,等到秋風乍起的九月,柿子開始由青轉黃。再過一個月,等漫山遍野秋葉翻紅的時候,柿子樹便迎來了它一生中最奢華的時光。柿紅霜葉疏,黃色、紅色、斑斕色的柿葉開始在秋風中飄落,光禿禿的枝頭上掛滿了黃黃的硬柿和紅紅的軟柿。站在村子的山嶺上望過去,長空如碧,寒山肅遠,秋草斑駁,枯枝如墨,如果這是一幅畫的底色,點綴其上的是星星點點的紅柿子。紅果綴滿了虬勁黝黑的枝頭,用朱砂的艷和蜜汁的甜蠱惑著各類的鳥雀。⑦野鳥相呼柿子紅,再不采摘,柿子要被野鳥吃完了。家家戶戶開始挎著荊條籃筐,扛著長長的舀子去摘柿子了。矮一點的,站在地上,攀著枝條,便可摘下。高處的只能舉起長長的舀子,讓頂端的鐵鉤鉤住緊連著果蒂的樹枝,往前一推或者向后一拉,柿子便落到布袋里。摘幾個還覺得挺好玩的,但一樹的柿子一個一個這樣鉤取,實在不是一個輕松的活。用七八米長的木棍做成的舀子,越舉越重,手臂越來越沉。一直仰頭尋果,脖子越來越僵,汗水成澀了雙眼,腦袋時時眩暈。好不容易摘完了,樹下小山一樣的柿子,還要沿著羊腸小道一筐筐背回家,每一趟運輸都是對體力和意志力的考驗。⑧柿子運回家,我們兄弟幾個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媽媽還要坐在院子里給柿子削皮,制作柿餅。在秋月的朗照下,媽媽坐在小板凳上,先把柿子蒂削平,把有蒂的那一面插在鏇柿車的三尖又上,左手拿著柿餅刀貼著柿子,右手搖動搖柄,一長串的柿子皮便流瀉而下。在秋夜蟋蟀鳴聲的陪伴下,媽媽像不知疲倦的紡車,吱吱呀呀地轉個不修,一籮筐一籮筐削了皮的柿子反射著月亮銀白的光,照亮了媽媽辛苦勞作的夜。第二天,我們醒來,發現削好皮的柿子已經放在平房頂上高梁稈做的蓬簾上暴曬了。經過暴曬、捂汗、吹風、出霜,軟化、糖化,最后便制成了甘如飴糖的柿餅。⑨今天是除夕,空曠的城市里沒有鞭炮聲,人們都在等待晚上的年夜飯。白天無事,我在書房里翻著詩集,翻到了這樣的句子:“露脆秋梨白,霜合柿子鮮”、“秋林黃葉晚霜嚴,熟蒂甘香味獨兼”,就著媽媽寄來的甜美柿餅,把這些詩句一起咽了下去,腦海里浮現出林紅柿繁的畫面……年年歲歲柿柿紅,多甜美的柿子。(選自《羊城晚報》2019年03月05日)1.為了讓我吃上喜歡的柿餅,媽媽除了給我寄柿餅,還做了哪些工作?2.請賞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等漫山遍野秋葉翻紅的時候,柿子樹便迎來了它一生中最奢華的時光。3.請對文中畫線句進行簡要賞析。在秋夜蠕蟬鳴聲的陪伴下,媽媽像不知疲倦的紡車,吱吱呀呀地轉個不停。一籮筐一籮筐削了皮的柿子反射著月亮銀白的光,照亮了媽媽辛苦勞作的夜。4.請分析尾段的作用。11.閱讀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題中國知識分子的天下情懷樓宇烈①中國文人的志向有各種不同的表達形式,例如,張載的四句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就是文人的志向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是文人的一種志向。
②《大學》提出了三綱八目,強調了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要求知識分子不要孤立,不要墨守陳規,要跟大眾打成一片,要棄舊圖新、去惡從善。“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這三個綱領是人應該達到的目標。“明明德”就是把美好的、光明的、能夠照耀天下的品德發揚出來,“親民”也可以解釋為新民或近民,不管哪種解釋,都是文人的一種志向。知識分子不是孤立的,不是不變的,是在永遠前進的,是要跟大眾打成一片的。然后是要達到“至善”,這是人生最高的理想追求。
③《大學》還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八條目”的中心環節是修身。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內圣的功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王的功夫。中國知識分子不能僅僅提升自己的修養,對外體現在哪里呢?就體現在“齊家、治國、平天下”上,把家齊好,把國治好,把天下平了,這才說明文人的修養有用。“八條目”是一個內圣外王的功夫,目的是達到前面的“三綱領”,這也可以說是文人的一種志向。
④中國文人常有的一種憂患意識,總是看到社會方方面面和人類本性中惡劣的方面、不完美之處,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造社會,這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天下情懷。1.第①段運用了哪一種論證方法?有何作用?2.請概述第③段的論證思路。3.請概括本文的主要觀點。三、應用12.綜合性學習。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黃海中學九(1)班決定開展“會詩詞·詠經典·信中國”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參與。(會詩詞)在班級舉行的賽詩會上,甲乙兩位同學分別朗誦了一首詞。請你結合學過的古詩詞知識,為這兩首詞選擇正確的詞牌名,將序號填在橫線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甲)遠遠游蜂不記家,數行新柳自啼鴉,尋思舊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畫卷,燕歸無語傍人斜,晚風吹落小瓶花。(乙)A.卜算子B.浣溪沙C.如夢令D.相見歡甲:乙:(詠經典)《經典詠流傳》用現代的唱法和曲調來演繹傳統經典,將詩詞文化與電視媒介有機結合,兼顧詩詞文化的意境悠遠和表現形式的通俗易懂。經典傳唱人結合自身的音樂風格,將經典詩詞轉化為優美的歌曲,以現代人更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學習詩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受到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有同學根據上面材料擬寫了一副對聯的上聯,請你寫出下聯:上聯:變形式演繹經典下聯:(信中國)央視《信·中國》節目曾播放茅臺酒廠首席釀造師嚴剛寫給孫兒們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孫兒們“做人如做酒”……其間,主持人朱軍講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來總理總結日內瓦會議中國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兩臺”:一是國酒茅臺,一是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請根據這則材料寫出我們對傳統文化應持有的態度。(不少于兩點)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1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我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融入生活,享受生活,我們也會擁有豐富多彩的體驗,或快樂、愜意、溫暖、幸福、期待、激動、興奮……或傷心、痛苦、失望、委屈、哀愁、懊惱、迷惘……但每一次的體驗,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收獲——收獲心靈的蛻變、生活的哲理、親情的無私、友情的可貴……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切身體驗,以“那次體驗,那份收獲”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要突出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能出現真實的地名、班級名和人名;④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參考答案一、積累1、D【解析】
A.駕馭:意思是驅使車馬行進;使服從自己的意志而行動,掌控。使用恰當;B.依稀:指仿佛,粗略、不清楚的樣子。使用恰當;C.不容置疑:意思是不允許有什么懷疑,表示論證嚴密,無可懷疑。使用恰當;D.浮光掠影:比喻觀察不細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飄忽不定,難以捉摸。與語境不符。使用不恰當。故選D。要結合積累的詞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詞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詞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2、B【解析】試題分析:別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使用語境錯誤。3、D【解析】
A項,“青春”是名詞,“力氣單薄”是主謂短語;B項,這個句子是假設關系復句;C項,應該用“逗號”。4、D【解析】
A項,搭配不當,“強化”改為“提升”,缺少賓語,在“醫患”后加上“關系”;B項,前后不一致,在“經濟”后面加上“能否”;C項,語序不當,將“種子”和“鮮花”交換位置。辨析或修改病句時,如果句子比較長,就要分析句子的結構,再判斷其存在的問題。常見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如果遇到難以確定的選項,可以按病句類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過劃分句子的結構來發現病因。5、(1)日暮鄉關何處是(2)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3)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4)曲肱而枕之(5)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名句默寫。需要注意“曾”、“眥”、“柝”、“肱”、“燕脂”的書寫,理解型默寫(3)注意抓關鍵詞“戰地艱苦”。6、①面對素不相識落難的金氏父女,他第一個掏錢,覺得銀子不夠,又主動開口借錢,承諾明日便還。②魯達一提出借錢,史進即刻掏出十兩銀子,并且聲明在先,十兩銀子不算什么,不用魯達歸還。③李忠只是街頭賣膏藥的小販,經濟拮據,只能維持生計。他被魯達攪了生意,非但沒有責怪,而是盡己所能,掏出二兩銀子,這二兩銀子更是彌足珍貴。【解析】
答此題首先要讀懂上下文的情節內容,進而把握文章的中心,這樣才能確保答案的準確無誤。如(1)小智可有以下分析:他慷慨大方,重義輕財。比如他請史進,贈金老。一聽說金老父女的苦情,把自己身邊帶來的五兩銀子全放在桌上,還向史進、李忠借錢來幫助他逃生。當李忠不爽利只摸出來二兩銀子時,便將這銀子丟還了他。(2)曉慧的語言內容,可分析:“值甚么,要哥哥還”語言描寫,“去包裹里取出一錠十兩銀子放在桌上”動作描寫。(3)李敏的回答可分析原著中的一些情節:李忠是個生意人,早年靠給人上武術補習班賺點學費,最后落難到街頭賣藝為幌子,以此來吸引人群圍觀,然后順便買點跌打膏藥之類的東西維持生活。所以說李忠也不容易,能掏出二兩銀子,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二、閱讀7、1.翳:遮蓋;去:離開樂:以…為快樂念:考慮、想到蓋:大概是2.⑴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⑵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清閑的人罷了。3.抒情;議論4.示例:相同:面對貶謫不沉淪,在大自然中尋找精神寄托,表現出曠達情懷。不同:蘇軾情感復雜,既有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又有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歐陽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寬和仁愛之心“與民同樂”。【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多古今異義詞,如“去”:離開。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而“翳”作為生僻詞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關鍵。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但”:只是。“耳”:罷了。還有“述以文者”介賓短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的翻譯;“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判斷句的翻譯。3.考查表達方式的類型。《醉》文表述主題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與民同樂”的濟民之情隱含在描寫敘述之中,沒有一語道破,而是在醉中寫樂,在樂中寫醉,如“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即為借景抒情之句;而“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為議論。4.比較兩文在思想感情上異同。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如相同點可從面對貶謫走進自然陶冶情操,這是曠達情懷的體現。不同之處:蘇軾文章中有被貶的感慨、賞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閑,而歐陽修有通過寄情山水來排遣謫居的苦悶情懷并抒發了與民同樂的思想。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一)譯文: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二)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閑的人罷了。8、1.(1)吃(2)告訴、對……說(3)還(4)聽說、聽見2.C3.黃門公(蘇轍)放下筷子嘆氣,而(這時)蘇東坡已經吃完了(面條)。4.豁達(樂觀、灑脫)【解析】1.試題分析:“食”是文言文中的多音多義字,在此應解釋為動詞用法,即“吃”。其余三個都很典型,容易解答。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的意思的能力。點評:做課外文言文的詞語解釋題,一定要牢記課外考查看課內的原則。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課內找到這此詞的影子,這樣詞語就不難解釋了。但是平時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的常規用法是必須知道的。2.試題分析:題干中的“之”為代詞。四個選項中只有C中的“之”與其同義。A中的該字是主謂之間,不譯。B中該字是助詞,“的”。D中該字是動詞,“到”。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的掌握和辨析能力。點評:平時學習中,對于文言虛詞要多加比較,知道它有幾個意思,并分別舉出例句,積累下來。遇到多義的文言虛詞后一定要加以聯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該詞是什么意思,這樣熟能生巧。考試時再遇到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區別開了。3.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盡”,應該解釋為動詞即“吃完”,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4.試題分析:“南遷”一詞點明了蘇軾當時的處境,“惡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大笑而起”等體現了他的樂觀、豁達。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點評:分析一個人的形象時,一定要根據文章內容、人物的言行舉止、側面描寫、別人的評價及議論抒情的語句來整體感知的。概括時要做到突出重點、用詞準確。9、1.(1)同意(2)曾經(3)竟然(4)逆流而上2.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陽/時年五十九。3.A4.本文作為杜甫的人物傳記,對杜甫的品行幾乎沒有評價,只是很客觀地敘述他的事情,但讀者可以自己揣摩杜甫的形象。譬如杜甫的好朋友房琯被罷相時,文中只寫到“甫上書言琯有才,不宜罷免”,杜甫也因這次上書,“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我們可以在這樣的敘事中,充分體會到杜甫重義氣,勇敢進諫的品質,作者的贊譽之情明顯融入其中。【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注意古今異義詞,“許”:同意。嘗:曾經。2.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根據文意: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個晚上就死在了耒陽,當時年紀只有五十九歲。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陽/時年五十九。3.B錯誤,嚴武去世,杜甫就沒有依靠的人了。C“樂觀豁達”錯誤。C錯誤,宗武的兒子嗣業,從耒陽遷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師縣西北首陽山前。4.客觀敘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場和傾向,只是不顯露出來而已。通過歷史事件的展開,通過不同人物在其歷史活動中的對比,實際也體現了敘述者的感情傾向。這就是前人所說的“寓褒貶于敘事之中”。《杜甫傳》的敘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稱的客觀敘述。司馬遷作為敘述者,幾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如文中“甫上書言琯有才,不宜罷免。”杜甫上奏說房管還是有才干的,不應該被罷免。杜甫也因此外任華州司功參軍。表現杜甫重義氣,勇敢進諫的品質,贊譽融與敘事之中。房琯在做平民時就和杜甫很友好,這時房琯擔任宰相,向肅宗請求親自率領軍隊討伐叛賊,皇帝準許他。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軍隊在陳濤斜被打敗。第二年春,房琯被罷去宰相一職。杜甫上奏說房琯還是有才干的,不應該被罷免。肅宗發怒,貶房琯當刺史,杜甫也外任華州司功參軍。當時京城地區動亂流離,糧食一下子變得很貴,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縣,自己背柴火采集野菜,餓死的兒女有好幾個。過了好久,被召回補任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守成都,奏明皇上讓杜甫擔任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并賜給他緋魚袋。嚴武與杜甫是世交,對杜甫的待遇十分豐厚。但杜甫性格狹窄浮躁,沒什么氣量,憑著恩情放縱不羈。曾經趁酒醉登上嚴武的坐榻,瞪著眼睛看著嚴武曰:“你父親嚴挺之居然有你這樣的兒子!”嚴武雖然也是急躁暴戾,卻也不認為他忤逆。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種竹子,枕靠著長江建造房屋,盡情喝酒,長嘯詠唱,和一些田地里的粗野傖夫一起親昵地游逛,沒什么拘束檢點。嚴武拜訪他,他有時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這樣傲慢胡亂。永泰元年夏,嚴武去世,杜甫就沒有依靠的人了。就游歷東蜀去依附高適。到了之后,適卻去世了。這一年,蜀中很亂。杜甫就帶著他的家人到荊、楚地區躲避戰亂,乘著扁舟下三峽,但是還沒靠岸而江陵就動亂,于是溯流而上沿著湘江漂泊,游歷衡山,寄居在耒陽。杜甫曾游覽耒陽的岳廟,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個晚上就死在了耒陽,當時年紀只有五十九歲。杜甫的兒子宗武,流落在湖、湘往世。元和年間,宗武的兒子嗣業,從耒陽遷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師縣西北首陽山前。10、1.摘柿子,削柿子皮,曬制柿餅。2.最奢華,指奢侈豪華,夸張地贊美低調質樸的柿子樹,在秋天色彩絢麗,碩果累累,用艷麗和甜蜜點綴美麗的秋色。3.答案示例一: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寫夜晚的靜謐,母親勞作的辛苦和母親勞動成的碩果,表達了我的母親的喜愛和敬佩之情。答案示例二:運用比喻和反復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母親勞作的辛苦和勞動的碩果,表達了我對母親的喜愛和敬佩之情。4.引用古詩句印證柿餅的味道甜美,抒發了長久以來對柿餅甜蜜味道的喜愛,對母親的感謝之情,對家鄉美好生活的依戀,點明主旨,升華感情,增加了文學內涵。照應題目(開頭),使文章結構嚴謹。【解析】1.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的內容梳理和概括。閱讀文本,理清故事情節,根據題目要求篩選相關的詞句概括作答。文章第7段敘寫媽媽采摘柿子;第8段敘寫媽媽削柿子皮和曬制柿餅。據此概括作答。2.試題分析:考查對詞語的賞析。對于詞語的賞析,要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題格式是:先解釋詞語的意思,再結合語句分析表達的內容,最后寫其表達效果。注意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語句“等漫山遍野秋葉翻紅的時候,柿子樹便迎來了它一生中最奢華的時光”中的“最奢華”原指奢侈豪華,這里是指柿子樹上累累的果實。作者用這詞語,贊美低調質樸的柿子樹,在秋天色彩絢麗,碩果累累,表達了作者看到這一豐收的景象后的和贊美之情。3.試題分析: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品味語言表達藝術。賞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辭,或是表達方式,或是遣詞造句,或表現手法,表現的情境等。賞析時,要結合具體語境靈活作答。通常解題思路是:先寫出句子的特點,然后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最后寫出表達效果。語句“在秋夜蠕蟬鳴聲的陪伴下,媽媽像不知疲倦的紡車,吱吱呀呀地轉個不停。一籮筐一籮筐削了皮的柿子反射著月亮銀白的光,照亮了媽媽辛苦勞作的夜”,從修辭角度看,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媽媽”喻為“紡車”,同時語句還運用了“一籮筐一籮筐”反復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母親勞作的不辭辛苦和勞動的碩果,表達了我對母親的喜愛和敬佩之情。從描寫角度看,語句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寫安靜夜晚下的母親勞作的辛苦,表達了我的母親的喜愛和贊美之情。4.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作答要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進行分析。結尾部分的文字一般來說,結構上有總結、照應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結構嚴謹。內容上有突出主旨,抒發情感的作用。如果是特殊的結尾形式,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能引發讀者的想象或思考。文章的最后語段,內容上,引用古詩句敘寫柿餅的味道甜美,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感謝之情,對家鄉美好生活的依戀,點明了文章的主旨。結構上,用“年年歲歲柿柿紅,多甜美的柿子”與文章的標題和開頭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同時,詩詞的引用,增加了文學色彩,使文章更富有講情畫意。據此理解作答。11、1.舉例論證,舉張載的四句教和范仲淹關于憂樂的名句,有力地論證了中國文人的志向有各種不同的表達形式。2.首先引用《大學》里對八條目的論述,提出八條目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這一觀點,然后從內圣和外王兩個方面論述這一點,最后得出結論:八條目是文人的志向。3.中國文人的志向是修身治國平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改造社會。(中國文人的志向是內圣外王和通過自己的努力改造社會)【解析】1.此題考查學生辨別論證方法及分析其作用的能力。議論文的論證方法以及作用是議論文常考的題型。解答此類題型,先掌握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方法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及其作用,再結合句子所寫內容與中心論點或者文段的分論點的關系來答題。第①段“例如,張載的四句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就是文人的志向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是文人的一種志向。”舉張載的四句教和范仲淹關于憂樂的名句,這是舉例論證,再結合文段首句“中國文人的志向有各種不同的表達形式”分析即可。2.此題考查學生對文段的論證思路的分析能力。分析文段的論證思路需抓住與文章結構有關的符號或關鍵詞,還要加上一些顯示議論文特征的詞語來概括。答題格式為:首先運用了什么論據或提出了什么分論點,然后再用什么論據論證論點,最后再次論證論點(補充論點)或得出什么結論。本文第③段首先引用《大學》里對八條目的論述,提出觀點: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然后從內圣和外王兩個方面論述這一點,最后得出結論:“八條目”是一個內圣外王的功夫,目的是達到前面的“三綱領”,這也可以說是文人的一種志向。3.此題考查學生概括論點的能力。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論點應滿足三點:作者的觀點、明確的判斷、完整的句子。議論文的論點位置有三處:題目、開頭、結尾,論點的出現在文中往往有標志性詞語,如:“可見”“所以”“總之”“我覺得”“我認為”等。有些還需要根據文章內容去概括。仔細閱讀文章,結合第③段““八條目”是一個內圣外王的功夫,目的是達到前面的“三綱領”,這也可以說是文人的一種志向。”的論述,和第④段“中國文人常有的一種憂患意識,總是看到社會方方面面和人類本性中惡劣的方面、不完美之處,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造社會,這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天下情懷”可概括出中心論點:中國文人的志向是內圣外王和通過自己的努力改造社會。三、應用12、【會詩詞】CB【詠經典】詠詩詞弘揚傳統【信中國】①讓后輩傳承中國傳統文化;②在海內外弘揚傳統文化。【解析】試題分析:(1)【會詩詞】本題考查文學常識。題目中給出的四個詞牌,課本中都出現過,作答時,可根據課文中學過的“詞”格式來判斷這兩首詞用的是什么詞牌。第一首應是如夢令;第二首應是浣溪沙。(2)【詠經典】本題考查擬寫對聯。對聯分上下兩聯,這兩聯字數相同,語義相關,相對應的詞語詞性一致。“變形式”可對“詠詩詞”,“演繹經典”可對“弘揚傳統”。答案不唯一。(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藏拉薩中學2024-2025學年5月高考化學試題模練習(一)含解析
- 遼寧省葫蘆島市六校聯考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檢測試題物理試題含解析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Python程序設計語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作物栽培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數據結構與算法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醫學院《白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股權轉讓居間協議書補充協議書
- 集資房屋買賣協議書
- 專科生答辯秘籍
- 物業服務合作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客運駕駛員的安全操作標準和規范
- 《民俗旅游學》教案-第九章 歲時節日民俗與旅游
- 大型機械設備塔式起重機安全培訓課件
- ISO-26262-道路車輛-功能安全-2018
- 軟件質量證明書
- 2023年廣東深圳光明區科技創新局招聘一般專干高頻筆試、歷年難易點考題(共500題含答案解析)模擬試卷
- 合伙型私募基金清算報告(模板)
- 2023年高考英語(新高考I卷)講評課件
- 高考標準化考場建設方案詳細
- 《爬山虎的腳》說課稿
- 2023年重慶市高考化學試卷(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