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訓08期末選填(含創新信息題)壓軸題(5.1-6.1)一、單選題1.溫度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相等熱量后,甲的溫度高于乙的溫度。關于兩種液體的質量m甲、m乙及比熱容c甲、c乙,下列關系式中可能成立的是()A.m甲>m乙,c甲>c乙 B.m甲=m乙,c甲>c乙C.m甲>m乙,c甲=c乙 D.m甲>m乙,c甲<c乙【答案】D【解析】溫度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相等熱量后,甲的溫度高于乙的溫度。即甲升高的溫度大于乙升高的溫度,即根據得,甲升高的溫度乙升高的溫度所以故ABC不符合題意;故D符合題意。故選D。2.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對a、b兩液體加熱(如圖甲),根據測得數據分別描繪出這兩液體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在相同的時間內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不計液體熱量散失,分別用ma、mb、ca、cb,表示a、b兩液體的質量和比熱容,則結合圖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若ma=mb,則ca>cb B.若ma=mb,則ca<cbC.若ca=cb,則ma=mb D.若ca=cb,則ma<mb【答案】D【解析】AB.若ma=mb,由圖象乙知道,加熱時間相同時,即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液體a比液體b溫度上升得多,由知道,ca<cb,故AB錯誤;CD.若ca=cb,由圖象乙知道,加熱時間相同時,即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液體a比液體b溫度上升得多,由知道,ma<mb,故C錯誤,D正確。故選D。3.為了探究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低溫物體溫度變化的特點,小明做了如下實驗,將盛有30℃冷水的小燒杯放入盛有70℃熱水的大燒杯中,分別用溫度傳感器測量兩杯水的溫度變化情況,繪制成如圖所示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熱水和冷水到達同一溫度的時間是不同的 B.熱水溫度下降速度比冷水溫度升高速度慢C.熱水放出的熱量小于冷水吸收的熱量 D.熱水的質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質量【答案】D【解析】A.由圖可知,400s左右時,熱水和冷水到達同一溫度40℃,所以熱水和冷水到達同一溫度的時間是相同的,故A錯誤;B.400s內,熱水溫度由70℃下降到40℃,下降30℃;冷水30℃上升到40℃,上升10℃,熱水溫度下降比冷水溫度升高得快,故B錯誤;C.實驗中不可避免有熱量損失,所以熱水放出熱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熱量,故C錯誤;D.熱水降低的溫度冷水升高的溫度由公式可知,Q、c相同時,m與Δt成反比,Δt越大m越小,如果不存在熱損失,熱水的質量小于冷水的質量,如果熱損失比較少,會導致熱水質量只變大一點點,那熱水質量還是小于冷水質量,如果熱損失很多會導致熱水質量變得更大,就有可能大于冷水的質量,當然也可能剛好等于冷水的質量,故D正確。故選D。4.甲、乙兩個相同的杯子中盛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另有A、B兩個金屬球,其質量和初溫也都相同,且都比水的溫度高。現將A、B兩球分別浸沒在甲、乙兩杯水中,水無溢出,熱平衡后甲杯水溫升高了,乙杯水溫升高了,不計熱量損失,則()A.A球比熱容大于B球比熱容 B.A球比熱容小于B球比熱容C.A球降低的溫度更大些 D.A球放出的熱量更少些【答案】A【解析】D.甲、乙兩個杯子中水的質量m相同,兩球放入水中后,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甲杯的水溫升高15C,乙杯中水溫升高8°C,即△t甲>△t乙,水的比熱c相同,不計熱量損失,由Q=cm△t可知△Q甲吸△Q乙吸,因為△Q甲吸=△QA放,△Q乙吸=△QB放,所以△QA放>△QB放,即A球放出的熱量更多,故D錯誤;C.甲、乙水的初溫相同,△t甲>△t乙,則t甲>t乙,所以tA>tB,球的初溫t初相同,所以t初-tA<t初-tB即B球降低的溫度更大些,故C錯誤;AB.質量相同、初溫t初相同的兩球A和B,對于A有△QA放=cAmA(t初-tA)對于B有△QB放=cBmB(tB-t初)因為△QA放>△QB放,則有cAmA(t初-tA)cBmB(t-tB)又已知mA=mB,故cA>cB,故A正確,B錯誤。故選A。5.甲、乙兩種材料不同的金屬塊,它們的質量相等,同時投入沸水中充分加熱,先把甲金屬塊從沸水中取出投入一杯冷水中,熱平衡后,水的溫度升高了t,取出甲金屬塊(不計水的質量變化),再把乙金屬塊由沸水投入該杯水中,熱平衡后又使水溫升高了t,則兩金屬塊的比熱容關系是()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c乙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先后將甲乙兩金屬塊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溫度相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不計熱量損失,甲乙兩金屬塊放出的熱量相同,由題知,甲金屬塊溫度比乙多降低了t,根據,質量相同的甲乙兩金屬塊,放出相同的熱量,降低的溫度多的甲金屬塊,比熱容小,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6.甲乙兩支溫度計同時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分別是2℃和-3C,如果將兩支溫度計放入25℃的水中,示數恰好均為25℃,則當把甲乙兩支溫度計同時放入同一杯熱水中時甲溫度計示數為60℃時,乙溫度計的示數及相比于甲溫度計的測量誤差情況分別是(
)A.65.6℃,誤差大 B.64.6℃,誤差小 C.63℃,誤差小 D.67.6℃,誤差大【答案】D【解析】由題意可知,甲的23個單位代表25攝氏度,乙的28個單位代表25攝氏度,所以乙的誤差大.當甲為60℃時,實際溫度為:25+(60-25)×=63.04(℃),所以乙的示數應該為:25+(63.04-25)×=67.6(℃).故D符合題意.7.一只自制溫度計有81根均勻刻線,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銀柱下降到第11根刻線,當把它插入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時,水銀柱升高到第61根刻線.現選用攝氏溫標,這個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A.﹣5℃~110℃ B.﹣18℃~138℃ C.﹣20℃~140℃ D.﹣22℃~142℃【答案】C【解析】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為100,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則該溫度計每一格表示的溫度為由于該溫度計第11根刻線下面有10根刻線,故則該溫度計最下面的刻度對應的溫度是第61根刻線上面還有20根線,即最上面的刻度對應的溫度是所以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20℃~140℃選C。8.小明同學閱讀了下表后,歸納了一些結論,其中正確的是()0℃,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kg/m3)煤油0.8×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冰0.9×103水1.0×103鋁2.7×103水銀13.6×103銅8.9×103A.同種物質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質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體物質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物質的密度大D.相同質量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體積較小【答案】D【解析】A.水和冰屬于同一種物質,但密度不同,故A錯誤;B.酒精和煤油不是同一種物質,但密度相等,故B錯誤;C.水銀是液體,但它的密度比銅和鋁的密度都大,故C錯誤;D.實心銅塊和鋁塊,已知質量相同,鋁塊密度小于銅塊密度,根據公式可知銅塊體積小于鋁塊體積,故D正確。故選D。9.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圓柱體A、B高度相等,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若在兩物體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質量相等,則剩余部分的厚度、及切去部分質量與的關系是()A.若,則可能大于 B.若,則一定大于C.若,則可能大于 D.若,則一定大于【答案】D【解析】AB.根據當剩余質量一樣時,若則切去部分仍然適用公式因為高度相同,則切除部分的高度切去部分的質量所以一定小于,故AB不符合題意;CD.根據當剩余質量一樣時,若則因為高度相同,切除部分的高度切去部分的質量則一定大于,故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0.如圖所示,實心均勻正方體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質量相等。現從兩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們剩余部分的體積相等,則剩余部分的甲、乙的重力和的大小關系是()A.一定小于 B.一定大于C.可能小于 D.可能大于【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甲、乙正方體的體積關系為,又知兩者的質量相等,由可知,甲、乙正方體的密度關系為現從兩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們剩余部分的體積相等,且,由可知,剩余部分的質量關系為由可知,剩余部分的重力關系為故選A。11.一容器裝滿水后,容器和水總質量為m1,若在容器內放一質量為m的小金屬塊A后再加滿水,總質量為m2;若在容器內放一質量為m的小金屬塊A和一質量為m的小金屬塊B后再加滿水,總質量m3,則金屬塊A和金屬塊B的密度之比為()A.(m3-m1)∶(m2-m1) B.(m2-m1)∶(m3-m1)C.(m2+m-m3)∶(m1+m-m2) D.(m1+m-m2)∶(m1+m-m3)【答案】C【解析】設容器的質量為m0,則容器的體積為若在容器內放一質量為m的小金屬塊A后再加滿水,總質量為m2,則水的體積為則金屬A的體積為則金屬A的密度為若在容器內放一質量為m的小金屬塊A和一質量為m的小金屬塊B后再加滿水,總質量m3,則水的質量為則水的體積為則A和B的總體積為則B的體積為則B的密度為則A與B的密度之比為故選C。12.小玲在河邊撿到一塊會吸水的小石塊(吸水后體積不變),回到家她想測一下小石塊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為,再把它放到一個容積為V的空容器中,然后緩慢地往容器中加水(已知水的密度為),直到水面剛好到達容器口,加入水的質量為。現將小石塊從水中取出并將表面的水擦干,測出石塊增加的質量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小石塊所吸水的質量為B.小石塊吸水的體積為C.小石塊的體積為D.小石的密度為【答案】BC【解析】A.小石塊從水中取出并將表面的水擦干,測出石塊增加的質量為m3,所以小石塊所吸水的質量為m3,故A錯誤;B.由公式可知,小石塊吸水的體積為故B正確;C.容器內加滿水后,小石塊外圍的水的質量為,這部分水的體積為,石塊吸水后體積不變,所以石塊的體積為化簡得到小石塊的體積為故C正確;D.小石塊的密度為故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13.質量和溫度都相等的甲、乙兩金屬球,先把甲球投入水中,熱傳遞結束后水溫升高了15℃,取出甲后,又把乙投入這杯水中,熱傳遞結束后水溫又升高了15℃,則甲球放出的熱量_____乙球放出的熱量(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因此可斷定_____球的比熱容較大.(不計熱損失)【答案】等于乙【解析】[1]根據熱量的計算公式,對于兩次熱傳導過程,水的比熱容一樣,質量一樣,升高相同溫度,那么兩次過程水吸收的熱量相等,不計熱損失,那么甲球放出的熱量等于乙球放出的熱量;[2]由題意可以知道,第一次熱傳導之后,甲球的溫度和水一樣,都是,第二次熱傳導之后,乙球的溫度和水一樣,都是,但是第二次水的溫度肯定高于第一次水的溫度,即,根據熱量的計算公式,一樣,一樣,一樣,,那么,乙球的比熱容較大.14.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性質制成的。有一支刻有100個均勻小格的溫度計沒有標記溫度,若將此溫度計置于0℃水中,測溫液體液面下降到第10格,若將此溫度計置于100℃水中,測溫液體液面上升到第90格,則此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______;如果插入80℃的水中,則測溫液體液面將會處于第______格。【答案】熱脹冷縮-12.5℃至112.5℃74【解析】[1]當溫度變化時,物質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2][3]由題目可知,置于0℃水中,測溫液體液面在第10格,置于100℃水中,測溫液體液面在第90格,故溫度變化100℃對應變化的格數為80格,則每一格表示的溫度為而在0℃以下還有10格,該溫度計最小測量值為﹣1.25℃/格×10格=﹣12.5℃在100℃以上,還有10格,該溫度計最大的測量值為100℃+1.25℃/格×10格=112.5℃故,綜合可知測量范圍為﹣12.5℃至112.5℃;如果插入80℃的液體中,則液面所處格數為15.我國科學家研發的固體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萬米深海探測,為深潛器提供浮力,技術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固體浮力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徑很小的空心玻璃球)。若用質量為120g,密度為2.4g/cm3的玻璃制成“微球”后和粘合劑黏合制成一塊固體浮力材料,其內部結構的放大示意圖如圖所示粘合劑的密度為1.2g/cm3,粘合劑體積占固體浮力材料總體積的20%,制成后的固體浮力材料密度為0.48g/cm3,這塊固體浮力材料中粘合劑的質量為______g,這塊固體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體積為______cm3。【答案】120350【解析】[1]設固體浮力材料的體積為V,由粘合劑體積占固體浮力材料總體積的20%可知,粘合劑的體積為0.2V,因固體浮力材料的質量等于玻璃的質量加上粘合劑的質量,即為所以,由可得即解得。則粘合劑的質量為[2]玻璃球中玻璃的體積為則這塊固體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6.酒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之外還有極少量的微量元素。目前中國使用酒液的度數表示法稱為標準酒度,是指在溫度為20℃的條件下,每100毫升(mL)酒液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數。酒廠為得到相應的酒度,當酒液蒸餾出來后,需組織專業的勾兌師進行勾兌。勾兌一方面可以調整酒的度數,另一方面還可保障酒的品質。現有60度和20度的酒液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忽略不計(已知酒精=0.8×103kg/m3,水=1.0×103kg/m3,1L=1000mL;不考慮酒液混合后體積減少),則100毫升的20度酒液中所含酒精體積是___________mL,20度酒液的平均密度是___________g/cm3,如果用60度和20度這兩種酒液進行勾兌,獲得1000毫升52度的酒液,則所用60度酒液的質量是___________kg。【答案】200.960.704【解析】[1]由題意知,20度酒液指的是100mL酒液中所含酒精的體積為20mL。[2]100mL20度酒液中,水的體積V水=100mL-20mL=80mL=80cm3則水的質量m水=ρ水V水=1g/cm3×80cm3=80g酒精的質量m酒=ρ酒精V酒=0.8g/cm3×20cm3=16g100mL20度酒液的質量m=m水+m酒=80g+16g=96g此酒液的密度[3]設勾兌1000mL52度的酒精,需要60度酒液的體積為V酒液,則需要20度酒液的體積為1000mL-V酒液據題意可得,該酒液中酒精的體積解得,60度酒液的體積V酒液=800mL=800cm3在800mL60度的酒液中,酒精的體積V60酒=800cm3×=480cm3此酒液中水的體積V60水=V酒液-V60酒=800cm3-480cm3=320cm3水的質量m60水=ρ水V60水=1g/cm3×320cm3=320g酒精的質量m60酒=ρ酒精V60酒=0.8g/cm3×480cm3=384g所用60度酒液的質量m'=m60水+m60酒=320g+384g=704g=0.704kg17.現有甲、乙兩種物質,甲物質的質量為m甲、體積為V甲,密度為ρ甲=5g/cm3;乙物質的質量為m乙、體積為V乙,密度為ρ乙=2g/cm3,現將甲、乙兩種物質完全混合,且混合前、后總體積不變,混合后物質的密度為ρ混=3g/cm3。則甲、乙兩種物質的體積之比V甲:V乙=________。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之比m甲:m乙=________。【答案】1:25:4【解析】[1][2]甲、乙兩種物質混合后的總質量為由可得,甲、乙兩種物質混合后的總質量可以表示為甲、乙兩種物質混合后的總體積為混合后物質的密度為解得18.一塊質量是900g的冰,其體積是_______cm3,當這塊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質量是_______kg,水的體積是_______cm3,圖甲是水在0~20℃范圍內密度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分析圖甲可知,水在4℃時密度最_______;圖乙是某小區內湖水的溫度分布示意圖(t1~t5表示對應區域的溫度),則水域內最高溫度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ρ冰=0.9×103kg/m3)【答案】10000.9900大t5【解析】[1]由題意可知,冰的質量為m冰=900g,故由可得,冰的體積為[2]物質的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質的狀態無關,故冰熔化成水后,其質量不變,仍為900g,即0.9kg。[3]由可得,水的體積為[4]由圖甲中可知,水在4℃時密度最大。[5]因為水的凝固點是0℃,當湖面結冰時,冰接觸的湖水溫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也為0℃,越往下水的溫度越高,故由圖甲可知,水域內的最高溫度是t5時刻。19.溫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某物理興趣小組記錄了我們生活的城市在一段時間內的天氣晴雨情況和氣溫,如下表所示。日期(5月*日)23242526272829天氣(晴或雨)陣雨晴大雨中雨晴晴晴最高氣溫(℃)22312623292928最低氣溫(℃)20212219192221①由上表數據可以發現:在短期內上海市晴天較雨天最高氣溫______(選填“高”或“低”),上海市處于______天時(選填“晴”或“雨”),氣溫差較小;②請根據表格中的信息并結合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分析并解釋“不同天氣情況下氣溫差不同”可能的原因。______。【答案】高雨見解析【解析】①[1]由表格數據知,晴天的最高氣溫為31℃,而雨天的最高氣溫為26℃,所以短期內上海市晴天較雨天最高氣溫高。[2]上海市晴天的溫差約為9℃,雨天的溫差約為4℃,所以雨天氣溫差較小。②[3]由以上分析知,晴、雨天氣溫差不同,原因是雨天時地表附近有大量水汽,而水的比熱容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溫度變化較小,那么雨天的氣溫差會較小。20.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所用的感溫液體可以是水銀、酒精或煤油等。但小嘉同學心存疑問:為什么不用最常見的水作溫度計內的感溫液體呢?他借助網絡查閱到水、水銀和酒精三種物質的體積溫度圖線如圖所示。請根據圖線回答:(1)分析水的體積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可知水不適宜作溫度計內感溫液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南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陸,最低溫度可達。若作為南極科考站溫度計的感溫液體,在以上三種物質中,__________物質較為合適;(3)若選用相同體積的水銀和酒精分別制成溫度計甲、乙,且溫度每升高,感溫液體上升的高度相同,則__________(選填“甲”或“乙”)溫度計細玻璃管的內徑稍大。【答案】見解析酒精乙【解析】(1)[1]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由圖(a)可知,溫度在0~4℃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體積變小,溫度在4~12℃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體積變大,如果物體溫度在0~4℃范圍內,水受熱體積變小,不能作溫度計內感溫液體。(2)[2]由圖(b)(c)可知,水銀的測量范圍是-39~357℃,酒精的測量范圍是-117~78℃,南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陸,最低溫度可達,水的凝固點是0℃,所以用酒精作為感溫液體合適,如果選擇水和水銀會凝固,故不能用水和水銀作為感溫液體。(3)[3]水銀體積隨溫度的變化率酒精體積隨溫度的變化率所以k1<k2感溫液體上升的高度相同,甲的體積變化量小于乙的體積變化量,由于水銀和酒精的體積相同,所以由V=Sh可知可知乙的內徑較大。21.小南根據“宏觀世界中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的知識,類比得出:微觀世界中組成物體的分子具有分子動能。①請寫出小南類比得出分子具有分子動能的依據是:______;②類比宏觀世界中物體的動能有大小,微觀世界中的分子動能也有大小;(a)如圖表示不同時刻某物體內部分子運動情況(箭頭越長代表分子運動越快),______圖的分子動能較大(選填“A”或“B”);(b)如果要衡量某一物體中所有分子動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觀世界中的物理量______來反映。【答案】分子具有質量且分子在運動B溫度【解析】①[1]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和速度有關,類似的,分子也具有一定的質量且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所以分子也具有動能。②[2]在質量相同時,分子速度越大,分子動能越大。由圖可知,圖B中分子速度大于圖A中分子速度,所以圖B中分子動能較大。[3]由圖可知,A圖中溫度較低,分子運動的慢,動能較小;B圖中溫度較高,分子運動的快,動能較大,所以在質量不變時,可以用溫度衡量某一物體中所有分子動能的大小。22.水在0°C-4°C之間具有反膨脹特性——“熱縮冷脹”。4°C時,水的密度最大(1.0g/cm3),當降到0°C繼續放熱時,結成冰的體積比4°C時水的體積要大10%左右。溫度再降低,冰的體積幾乎不再變化。當從4°C吸熱升溫時,它的體積也要增大一點。新鮮豆腐的內部有無數的小孔,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連通,這些小孔里面都充滿了水分。當豆腐的溫度降到0°C以下繼續放熱時,里面的水結成冰,原來的小孔便被冰撐大了。等到冰化成水從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數不清的海綿狀孔洞,這就是凍豆腐的形成過程,凍豆腐里的海綿狀組織能充分吸收湯汁的美味。豆腐經過冷凍,能產生一種酸性物質,這種酸性物質能破壞人體的脂肪,如能經常吃凍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體內積蓄的脂肪不斷減少。(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A.經常吃凍豆腐有利于減肥B.新鮮豆腐的內部無數的小孔里充滿了液態的水C.將空瓶子在4°C時裝滿水,擰緊瓶蓋后存放在冰箱里最安全,沒有脹破的危險D.凍豆腐里的海綿狀組織可以吸收湯汁的美味(2)將新鮮豆腐切成方塊進行冷凍后,取出來觀察其形狀,與下面最相符的是______;A.
B.C.D.【答案】CC【解析】(1)[1]A.豆腐經過冷凍,能產生一種酸性物質,這種酸性物質能破壞人體的脂肪,有利于脂肪排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新鮮豆腐的內部有無數的小孔,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連通,這些小孔里面都充滿了水分,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水凝固成冰后,體積會增大,將空瓶子在4°C時裝滿水,擰緊瓶蓋后存放在冰箱里有脹破的危險,故C錯誤,符合題意;D.將凍好的豆腐取出后,里面的冰化成水從豆腐里跑掉,就留下了數不清的海綿狀孔洞,這些孔洞可以吸收湯汁,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2)[2]將新鮮豆腐放入冰箱冷凍后,豆腐內的水會凝固成冰而體積變大,方塊豆腐的外表會發生膨脹變大,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3.閱讀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在出版行業,通常用“克重”來表示紙張的厚薄。例如,有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實際上,這種表示紙張厚薄的方法與密度的知識是相關的:由于紙張的厚薄是均勻的,所以我們無需測算其單位體積的質量,只需知道它單位面積的質量即可。單位面積的質量又叫做物質的“面密度”。國家標準規定以、、、、等標記來表示紙張幅面規格。其中紙張尺寸是,紙張尺寸是。同樣,對粗細均勻的線形材料,我們也常常只考慮其單位長度的質量,單位長度的質量又叫做物質的“線密度”。(1)有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其“面密度”記作__;
(2)家庭電線正常使用截面積為和的銅導線,下面關于它們的密度和“線密度”說法正確的是__;它們的密度和“線密度”都不相同它們的密度不相同,“線密度”相同它們的密度相同,“線密度”不相同它們的密度和“線密度”都相同(3)國家標準規定以、、、、等標記來表示紙張幅面規格。其中紙張尺寸是,紙張尺寸是。同樣材質做成的等厚紙張的“面密度”__的“面密度”;大于
等于
小于
無法判斷(4)某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如果要計算其密度,還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5)有一捆長的鐵絲,重,則該鐵絲的線密度為__。(已知)【答案】DCB每張紙的厚度15.8【解析】解:(1)紙張克重為,表示單位面積紙的質量為,即其“面密度”記作,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2)家庭電線正常使用截面積為和的銅導線,導線的材料相同,它們的密度相同,因為它們的橫截面積不同,單位長度銅導線的體積不同,所以,由可知,單位長度的質量不同,即它們的線密度不同,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3)同樣材質做成等厚紙張的密度相同,由可知單位面積紙的體積相同,由可知,單位面積紙的質量相等,即同種材質做成的等厚紙張的面密度相等,則的“面密度”等于的“面密度”,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4)某圖書所用紙張克重為,表示這種紙的質量為,由可知,要計算其密度應知道每張紙的厚度。(5)鐵絲的質量為,該鐵絲的線密度為24.小明同學在喝某罐裝飲料時,發現其貯存條件:“禁止加熱或0℃以下冷凍。”于是想用所學過的知識解釋這個問題,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后知道,密度作為物質的一種特性,取決于物質的溫度、壓強、狀態等因素,跟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物體(包括固體、液體和氣體)一般情況下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物體的溫度升高時,會發生熱膨脹,體積增大,但其質量不變,從而使物體的密度減小。反之,當物體的溫度降低時,其密度增大。物體狀態變化時,質量不變,但體積通常要發生變化。從而也會引起密度變化。如:冰熔化成水,體積減小,密度增大。同時也發現水有一種奇特的反膨脹現象,并找到水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1)請根據圖,水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規律:_____;(2)請根據以上材料解釋為什么罐裝飲料“禁止加熱或0℃以下冷凍。”_____。【答案】隨溫度的升高,水的體積先變小后變大見解析【解析】(1)[1]由圖可知,隨溫度的升高,水的體積先變小后變大。(2)[2]若加熱罐裝飲料,飲料內的氣體受熱膨脹,氣體壓強增大,則飲料罐容易發生爆炸,所以禁止加熱罐裝飲料;在0℃以下冷凍時,水結冰,質量不變,密度變小,體積增大,同時罐內氣體壓強增大,飲料罐容易發生爆炸,所以禁止在0℃以下冷凍罐裝飲料。25.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再次引發了中學生的科研熱情。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制作“孔明燈”,他們將一個薄塑料袋開口向下,并在開口端安裝一個很輕的框架,框架上固定一些燃料,燃料點燃后,當燈籠內的空氣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燈籠就能騰空而起,如圖所示。該“孔明燈”的體積大約為0.02米3,總質量約為6克,環境氣溫為20℃。下表給出了空氣密度與溫度的對應關系及相應溫度下“孔明燈”內空氣重力的大小。請依據表中的相關數據回答問題:溫度(℃)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密度(千克/米3)1.291.251.211.171.141.111.071.041.021.000.97重力(牛)0.2530.2450.2370.2290.2230.2180.2100.2040.2000.1960.190(1)在環境氣溫下,空氣的密度為____________千克/米3。(2)空氣密度隨溫度的變化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燈內空氣的溫度至少要達到____________℃,孔明燈才能起飛(忽略燃料質量的變化)。【答案】1.29空氣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110【解析】(1)[1]在環境氣溫下,氣體溫度為20℃,此時的空氣密度為1.29千克/米3;(2)[2]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空氣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3)[3]孔明燈起飛時:;當燈浮起時:;即:;解得熱空氣的質量是;熱空氣的密度是:;由表可知,燈內空氣的溫度至少要達到1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洋油氣開采中的深海鉆探技術考核試卷
- 電商客服職業素養小課堂
- 靜脈留置針的應用與維護 2
- 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宜昌市虎亭區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新疆第一師阿拉爾市2025屆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解析
- 遼寧省昌圖縣2025年初三下學期開學收心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豫章師范學院《高等代數與幾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喀什大學《計算機組成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束管監測管理制度管理辦法及崗位責任制
- 裸子植物課件
- 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升本(語文)科目考試題庫(含歷年重點題)
- 后勤管理安全生產培訓內容122頁PPT課件
- 直銷人必備—目標與計劃
- 等離子體光譜診斷實驗報告
- COMMERCIAL INVOICE 商業發票
- 永磁吸盤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項
- 哈薩克斯坦2050戰略總統國情咨文(中文版)
- 接待手冊(范本)
- 還款證明(四種格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