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茶樹菇菌種鑒定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1頁
DB36T-茶樹菇菌種鑒定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2頁
DB36T-茶樹菇菌種鑒定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3頁
DB36T-茶樹菇菌種鑒定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4頁
DB36T-茶樹菇菌種鑒定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ADDINCNKISM.UserStyle“茶樹菇菌種鑒定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編制說明一、編制本標準的目的、意義茶樹菇[Agrocybeaegerita]屬于風味獨特、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極高的菌類。茶樹菇是江西的地方特色品種,江西是全國茶樹菇生產大省、優勢產區,其中黎川縣和廣昌縣,2007年、2008年連續二年全縣培植茶樹菇筒1.0億筒以上,生產干菇約530萬斤,年總產值2.8億元以上。如今,茶樹菇產業在我省很多地區已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優勢產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江西處在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森林資源豐富,是我國生物多樣性集中分布區域之一,孕育了豐富的茶樹菇種質資源,并在全國率先馴化成功,并實現產業化,其中廣昌茶樹菇地方特色品種享譽國內外,甚至盛極一時。目前茶樹菇種植方面同種異名、同名異種現象較普遍,不僅影響實際生產中的菌種管理,還給種性鑒定、良種選育等科研及產業體系建立帶來巨大阻礙。因此,對茶樹菇種質資源進行鑒定和遺傳多樣性分析,有助于加強其菌種管理和新品種權保護,指導優良菌株選育中的親本選配,對促進整個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擔子菌體細胞的非親和性是擔子菌在雙核菌絲階段發生的認識自我和排斥異己的過程,是保持群體遺傳多樣性的重要反映。體細胞的非親和性往往導致菌絲體間出現明顯的分界線即對峙性反應,包括色素形成、致密的菌絲隆起、菌絲稀疏區域等,是體細胞非親和性的具體體現。對峙性反應是確定體細胞不親和性最簡便的方法,廣泛應用于食用菌菌株的初步鑒定和分類。同工酶是催化相同反應而結構和理化性質不同的一類酶,同工酶分析是從蛋白質水平上研究生物群體遺傳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對酯酶同工酶酶譜的相似性系數進行聚類分析已廣泛用于研究食用菌菌株的親緣關系和遺傳分化,也用于選擇雜交親本、預測雜交優勢和鑒定雜交菌株的研究。內部簡單重復序列(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ISSR)分子標記是一種簡單高效的技術,具有引物設計簡單、所用DNA少、高度多態性及高度可重復性等優點。ISSR分子標記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食用菌的遺傳多樣性分析、物種分類與系統學、指紋圖譜構建、種質資源鑒定,遺傳穩定性等研究中。目前,關于采用對峙培養法、酯酶同工酶法和ISSR法對茶樹菇菌種鑒定的標準適用范圍受區域限制,且我省茶樹菇菌種鑒定技術規程尚屬空白,通用性差,不同省市對同一技術要求差異較大,適用性很差,非常不利于我省茶樹菇產業用種及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和優勢的充分發揮。基于以上茶樹菇產業生產的突出優勢和產業用種的標準現狀,我們認為制定和頒布實施適宜我省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及生產方式下的“茶樹菇菌種鑒定技術規程”對加快我省茶樹菇種質資源鑒定、合理利用、優良菌株遺傳育種及茶樹菇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高茶樹菇生產效益,促進茶樹菇產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二、標準編制情況(一)基本情況標準起草單位為江西省農科院農業應用微生物研究所和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標準編制成員由王洪秀、魏云輝、龔正、胡佳、馮艷、孫鵬、陳緒濤、袁夢涵等8人組成,編制小組成員均來自食用菌技術人員,承擔過相關的科技攻關和示范推廣項目,有著較強的相關專業技術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王洪秀為標準起草負責人,來自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應用微生物研究所,主要負責標準的統籌、編寫提綱,確定標準內容、技術路線、技術要求及技術制標等工作。魏云輝、龔正、胡佳、馮艷、孫鵬、陳緒濤、袁夢涵等人主要負責文獻資料的查閱、收集和分析,調研國內標準情況、產業用種和生產技術情況,起草標準初稿等工作。本標準自2021年10月開始起草,2021年12月形成初稿,預計2022年6月形成專家修改稿,2022年9月形成送審稿。(二)茶樹菇菌種鑒定技術規程技術的確立為了做好本標準的起草工作,編寫小組在省內茶樹菇生產的企業、合作社和生產大戶等20多個業主和技術人員進行實地調研,為茶樹菇產業用種等各環節的生產技術要求和技術指標的確立提供了詳實的資料。編制小組通過反復的認真討論,確定了本規程編寫提綱、規程內容、技術要求和指標。明確了標準的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確立了茶樹菇菌種鑒定的技術原理、試劑和材料、儀器設備、樣品、試驗步驟、試驗數據處理等環節的技術要求。(三)主要依據和部分條款說明本標準內容共分三大技術部分,每部分共分9章,包括:標準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與定義、技術原理、試劑和材料、儀器設備、樣品、試驗步驟、試驗數據。1、范圍本章中在適用性和實用性原則下,根據地方氣候條件和技術特點,規定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本章中在安全性和環保原則下,三大技術部分各引用了相關1個標準,引用的標準基本覆蓋了與菌種鑒定過程中相關技術要求。3、術語和定義本章中在兼容性原則下,三大技術部分分別規定了NY/T1845、NY/T1097和NY/T1730中確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保證了標準結構和形式的準確性。4、技術原理本章對涉及的三大技術部分的技術原理做了明確要求和規范,確保鑒定技術的適用性和可行性。5、試劑和材料本章對涉及的三大技術部分所用的試劑和材料做了明確要求和規范,確保所用試劑和材料的適用性和可行性。6、儀器設備本章對涉及的三大技術部分所用的儀器設備做了明確要求和規范,確保所用儀器設備的適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7、樣品本章對涉及的三大技術部分所用的樣品、樣品制備和樣品檢測等做了明確要求和規范,確保所用樣品的適用性和可行性。8、試驗步驟本章對涉及的三大技術部分的試驗步驟進行了詳細說明和規范,力求各個步驟的技術要求做到科學性、規范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9、試驗數據本章對涉及的三大技術部分的試驗數據的處理和判定分析進行了詳細說明和規范,力求試驗數據的處理和判定分析要求做到科學性、規范性和準確性。三、標準的編制原則本標準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來自大量的試驗論證和生產實踐,在標準的技術內容上力求完整統一,確保標準內容覆蓋整個茶樹菇產業用種及菌種鑒定流程,力求標準內容簡單明了、適用、實用,同時,標準內容和技術要求嚴格遵守我國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的要求,注意與相關法律、法規、文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