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廣東省廣州市三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語文期末聯考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材料一: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小徐村西,齊國故城小城西門的外建筑基址群,近日正式被確認為稷下學宮遺址。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的高等學府,東周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盛景就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關于稷下學宮的位置,多部歷史文獻都指向齊故城西門外,不過沒有言明究競是在齊故城大城西門外還是小城西門外。另有說法認為,稷下學宮在小城南門外,或稷山之下。但中國歷史上所辦官學,都附屬于政治中心,往往處于國家中樞的西側,因此稷下學宮不會建在荒郊的稷山下,只會處于齊故城附近。而通過考古勘探和發掘,除了齊故城小城西門外這處建筑基址群,其余文獻言及的地方,均已排除。稷下學宮位置示意圖考古發現,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筑基址群緊貼小城而筑,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護在內,可見兩者是一體規劃、一體建設的。(如圖所示)田氏代齊后,把宮城從大城內遷到小城,同時決定興建黎下學宮。如此,既把官學置于肘腋之處,便于利用和控制;也將之與中樞相隔,內外判然有別。從這樣的設置中可以看到,田氏代齊遷都與建設稷下學宮并舉,爭霸天下的雄心昭然若揭。(摘編自蔣肖斌《稷下學宮遺址確認,那是中國“最早的大學”》)材料二:為什么是在稷下學宮發生了百家爭鳴?除了稷下學宮為學者們提供了優厚的待遇,還和當時的歷史條件、學術思想發展的狀況密切相關。先泰時期是中國思想文化史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學術思想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春秋后期到戰國前期,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創時期,其標志就是先后出現了老子、孔子和墨子這三位偉大的思想家以及他們創立的學派:道家、儒家和墨家。第二個階段是戰國中期到戰國末期,這是一個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以百家爭鳴為主要標志。這兩個階段是前后銜接的,沒有中斷過。如果更加具體、細致地考察,就會發現學術思想在先秦時期并非勻速發展,而是越到后期發展越快。在前一階段,學派數目還不多,主要是儒、道、墨三家,而且都處于各自獨立發展的階段,彼此之間交流較少。到了第二個階段,百家爭鳴才真正展開,并迅速達到了高潮。前一階段學術思想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交流條件。首先是交通不便,列國之間都是山川阻隔,以古代的交通條件,即便坐車也要很久才能到另外一個國家。更亞要的是,學者們分散而居,彼此隔絕。學術思想的繁榮和發展離不開各種思想之間的交流和相互影響、促進。戰國中期以前,一直缺少一個固定的場所,以便學術思想的交流、爭辯。齊桓公田午創立稷下學宮,使情況發生了根本改變,這個平臺極大地方便了學者們交流,一百多年間容納了當時幾乎所有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為古代學術思想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因此,進入稷下學宮時期,嚴格意義的百家爭嗚才真正開始,可以說,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百家爭鳴主要就是在稷下學宮中進行的。(摘編自朱子鈺等《沒有稷下學宮,就沒有“百家爭鳴”》)材料三:稷下學宮歷經150余年,與古希臘的雅典學園幾乎同時出現,堪稱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大學堂”之一,在中華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稷下學宮所處的時代背景廣闊而復雜,發展歷程艱難曲折,所涉史實多、容量大,取舍難度也非常大,此前缺少地下文物和文獻資料的支撐。將這一重要的歷史題材制作成一部高品質的紀錄片,十分考驗創作者。《戰國大學堂之稷下學宮》以5集的體量探尋稷下之學,通過多種視聽語言較好實現了古今對話,展現出歷史文化的廣度、深度和高度。創作者將思想的定力,轉化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覺和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自信。紀錄片在娓娓敘事中生動再現歷史、還原場景,將兩千多年前稷下學宮的漫長歷史與豐富內涵展示出來,讓人們在真實、具體、美好的體驗中,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該片以稷下學宮發展史及影響軌跡為主線并貫穿始終,重大事件標注公元紀年,以增強歷史感和清晰度。時間上,由戰國時期延展到漢武帝時期;空間上,由齊都臨淄而至秦漢都城,真實展現了稷下學宮如文化大樹一般的巍峨雄姿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同時,圍繞重點人物講故事,通過具體鮮活的歷史人物故事,最大限度展示歷史場景,還原稷下之學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內涵,以人物之間的師承關系和相互影響來串按史實、豐富主線,使所有人物和故事緊緊圍繞極下學宮展開,鮮活生動、引人入勝。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也是該片的追求。專家講解和經典文獻的闡釋,貫穿在重要歷史節點和歷史人物命運的轉折處,觀眾可跟隨專家的講述,加深對稷下學宮歷史及其深層次文化肌理的認知。該片還以點睛之筆,將一些與稷下學宮相關的成語典故,如“一鳴驚人”“門庭若市”“孫龐斗智”“濫竽充數”等,融入故事中,既突顯主題,又增強了可看性。這些精心的構思和豐富的呈現穿插交織,較好地實現了歷史題材的創造性轉化,讓觀眾獲得酣暢淋漓的視聽感受。(摘編自王志民《用影像展現稷下學宮的歷史內涵》)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田氏代齊后,將稷下學雷內遷至小城肘版處,這種做法便于田氏加強對官學的利用和管控。B.先秦學術思想的發展是一個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在戰國中后期以百家爭鳴為標志達到高潮。C.稷下學宮的創立改變了列國之間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狀況;為古代學術思想的繁榮創造了條件。D.稷下學宮中學者們的爭鳴方式,與《人應當堅持正義》所體現的古希臘的問答,辯論傳統相似。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將稷下學宮稱為中國“最早的大學”,在還原其考古勘探和發掘過程時輔以圖片說明,較材料二、三更加直觀。B.材料二開篇點題,以設問方式引出話題,認為若沒有齊桓公田午創立的稷下學宮,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百家爭鳴就可能不會出現。C.材料三認為《戰國大學堂之稷下學宮》的創作者克服了主客觀方面的困難,為歷史紀錄片高質量影視再現開拓了創新路徑。D.三則材料以稷下學宮為中心話題,分別介紹了稷下學宮的遺址所在、學術意義和影視呈現,它們、之間在邏輯上是遞進關系。3.下列選項,有助于確認“稷下學宮遺址”實際位置的一項是()A.西漢劉向《別錄》記載:“齊有稷門,齊城門也。談說之士期會于其下。”B.東漢徐干《中論》有云:“昔齊桓公立稷下之宮,設大夫之號,招致賢人而尊寵之。”C.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時序》嘆曰:“故稷下扇其清風,蘭陵郁其茂俗。”D.北宋司馬光在《稷下賦》寫到:“高門橫閉,夏屋長檐,樽密明潔,幾杖清嚴。”4.一部紀錄片如何才能做到對復雜而龐大的歷史題材進行創造性轉化!請結合材料三簡要說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孟子》記載孟子與告子二人曾在稷下學宮圍繞“人的本性”多次論辯。請根據材料二相關內容對這一現象加以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犯倔陸濤聲他原是教師進修學校高級講師,也是雜文家,年已古稀,依舊寫作。他脾氣有點倔,這回遇上了一點麻煩,又發倔勁。是為一件小事:即主臥室門鎖故障,內把手掉下來了。他自動手裝上用螺絲刀把它擰緊,可是依舊會掉。老伴很急,催著他去找工匠來修,因為前年他家失竊過一次,正就是他主臥室柜里,被偷走三千元現金、四件金首飾和一只翡翠玉鐲,好在后來公安部門破了案,大部分追回了。無論老伴還是他自己,從此謹慎小心了許多,每天晚上,不光是大門上的鎖上保險,臥室門上的鎖也必把保險擰上,才能安心睡覺。小區附近沒有專門修鎖的店,在離他家約一公里處找到一家五金店,兼賣鎖,店主頭有些禿頂。他問店主能不能修鎖,店主說會,跟著來家里一看,卻說壞得該報廢了,得買新的,他店里有,買他家鎖,他負責換裝。其實鎖才換了兩年,不算舊,他真想另找個專業修鎖的來看看。可是老伴怕拖誤而來不及當天修好,說還是干脆換新的吧。店主推薦了一款好的,一百八十元。有點超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只好心一橫買了。店主來給換裝了。沒想到,新鎖第二天就發生故障——鑰匙轉不動。這讓他心里直犯毛,只好趕到店里去叫禿頂店主來修。店主卻說今天有事忙,明天上午去。這一夜臥室門不能鎖,只能勉強關上。他和老伴都睡得不踏實。第二天從上午一直盼到傍晚都沒有來。傍晚他再去找店主,店主又說今天太晚了,明天上午一定去。得又一夜房門不能鎖,晚上又只能像昨夜一樣隨手把臥室門推上,心又懸了一宵。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身,那鎖竟鎖死,房門怎么也打不開,他與老伴無法出臥室,急得團團轉。于是給兒子打了電話,兒子找了個做鉗工的朋友趕來。可是,大門防盜鎖上了保險,即使有鑰匙也不能打開。好在住的是一樓,鉗工從臥室窗戶爬了進來,卻因鑰匙插在房門外的鎖孔里掛著,必須到臥室外開,也出不去。門上有個氣窗,因受層高限制,銀了塊固定玻璃,不能開與關,鉗工不得不把玻璃拆下,“氣窗”口子高不到三十厘米高,爬過去真是艱難啊……鉗工查出了故障的原因,是店主把鎖心裝反了。原來店主連裝新鎖都外行,說明修鎖更一竅不通,卻只想賺錢糊弄顧客。請來救急的若不是兒子的朋友,而是請工匠,會愿意從“氣窗”硬擠爬過去嗎?即使肯,又該付出多少費用?如采他住的是三層以上,那麻煩就大了。鉗工又查看了原先換下的鎖,說其實并沒有壞,只是有顆小螺絲滑牙。被店主欺騙買新的,多費了一百八十元,連趕了三四趟來回十來公里路,還被鎖在房里,多冤啊。他怨憤得胸口直發脹,一口氣咽不下,決定去找區消費者協會維權,便請鉗工把新鎖拆下,重找個小螺絲把舊鎖裝上。早飯后他要趕到區消協,乘公交得八站路,轉兩回車。老伴勸阻他說:“鎖已經弄好,就算了吧,趕那么遠的路,還得費口舌,這么大年紀了,不賺煩心不賺累嗎?去找店主把新鎖退了就算了。”他說:“走了這么多趟路,兒子請了人家鉗工還得對人家有交代,費這大勁,兩夜提心吊膽,還遭受了這么多麻煩,可不能讓店家這種欺騙行為合理化;再說,這種賴皮店主,未必肯收回新鎖退還錢。”其實他正在趕編一本將要送出版社的雜文集書稿,時間寶音著呢.可是他不管,一咬牙,還是堅持去了。區消協接待他的是姓周的秘書長,女的,四十多歲,隨即給店主打電話,叫過來協商處理。店主來了。他提出,一是退回新鎖,退還一百八十元;二是給他造成麻煩和精神負擔,還有交通費,還浪費了他寫作時間,得象征性賠償三十元;三是請了鉗工來爬窗開鎖、糾錯,得賠工錢五十元。消協認為他的要求合理,動員店主履行。店主卻一條都不肯答應,還推說店里有急事離開了。隔了一天,消協召集雙方進行第二次調解,店主又借口有事沒到場。他問周秘書長怎么辦?周秘書長說我們只能調解,你可以打市長熱線投訴,給唐王加加壓。他就打了市長熱線。第二天上午十點多,他接到了周秘書長的電話,說市長熱線又把這事交給消協辦理。消協警告了店主,如果再不改正,就要把這次不誠信經營行為錄入監管系統,到互聯網上公示曝光;店主終于答應主動上門解決。他接完電話不到半小時,禿頂店主果然上門來了,送來一百八十元鎖錢加三十元賠償和五十元鉗工工錢。可是,他并不滿意,認為店主還應該受到處罰,下午又要去消協。老伴說:“人家改正了你干嗎還要去找人家麻煩?”他回老伴:“你不懂。”老伴沒好氣地說:“又犯倔!”他趕到消協。周秘書長也跟他老伴觀點一樣,說:“老先生你的要求都滿足了,你的權益得到維護了,怎么還不完呀?”他說:“我個人的權益得到維護了,該謝謝市長熱線謝謝消協。不過,我請他修鎖,他就跟著上我家,還說鎖壞得不能修了,說明他已涉及修鎖業務,按理修鎖之類要有公安部門備案,你們還得查查他是否有合法手續?如果沒有,是否違法違規?要不要處罰?對顧客是不是欺騙,又該不該懲戒?”周秘書長兩眼睜大發怔地看看他,那眼神也似在說:你老先生有點倔。他又接著說:“維權不應只是為我個人權益不受侵犯,更應為杜絕今后侵權行為發生,為法規的權威、整個消費環境改善盡一份力,讓別人也少受損失少遭麻煩。這也是為你們維權部門樹立權威出力。不是嗎?”周秘書長終于敬佩地說,“老先生您說得對,覺悟真高,謝謝!我會按程序上報給我們分局的,也會督促分局對賣鎖店進行檢查,并且通報公安部門。”他離開消協回到家,對老伴說,過幾天如果消協不給他反饋,他還要去。老伴沒好氣地說:“你這么發倔勁,趕西趕東費了這么多時間和精力編雜文書稿都耽誤了,值嗎?"他反問她:“那你說說,我寫雜文又是為了什么呀!”(選自.《喜劇世界》,2021年第8期,有刪改)6.關于小說中有關周秘書長的片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面對“他”的維權,周秘書長先是給店主打電話,后又建議“他”打市長熱線,說明周秘書長有嚴重的推諉心理。B.周秘書長認為“他”在權益維護之后就不要再繼續追究了,說明她的思想意識還沒有上升到維護法規威嚴的高度。C.周秘書長從“兩眼睜大發怔地看看他”到“終于敬佩”,說明她的思想已經有了較大的轉變,認可了“他”的觀點。D.周秘書長最初稱“他”為“你”,最后稱呼“您”,這不僅僅是出于禮貌,更是從思想意識層面認可“他”的標志。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用樸實的語調將一件件小事如行云流水般娓娓道來,但小事中又隱含著諸多社會問題。B.小說中的“他”的老伴雖是次要人物,但也性格鮮明,在一定程度上反襯出“他”的倔脾氣。C.“店主給換裝了”獨立成段,意在突出換鎖之迅速,同時也與后文的“故障”形成鮮明對比。D.小說很有現實針對性,意在提醒各級消費者協會要強化監督管理職能,切實維護消費者的權益。8.小說三次提及“他”寫雜文的相關經歷,你認為有什么作用?(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楊曉敏在《以豐富閱歷寫世道人心——陸濤聲小小說簡論》一文中認為陸濤聲的小說“始終秉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從認知生活的角度來反映當代人的精神世界,力求作品有穿透事物本質的力量”。請根據本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詩文閱讀(共4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臣聞為國之基,必資于德禮;君子所保,惟在于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德禮形則遠人斯格①。然則德禮誠信,國之大綱,在于父子、君臣,不可斯須而廢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又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誠在令外。”然則言而不行,言不信也;令而不從,令無誠也。不信之言,無誠之令,為上則敗國,為下則危身,雖在顛沛之中,君子所不為也。自王道休明,十有余載,威加海外,萬國來廷,倉廩日積,土地日廣。然而道德未益厚,仁義未益博者,何哉?由乎待下之情未盡于誠信,雖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終之美故也。其所由來者漸,非一朝一夕之故。昔貞觀之始,聞善若驚,暨五六年間,猶悅以從諫。自茲厥后,漸惡直言,雖或勉強,時有所容,非復曩時之豁如也。且君子小人,貌同心異。君子掩人之惡,揚人之善、臨難無茍免,殺身以成仁。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唯利之所在,危人以自安。今將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訪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則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輕而狎。狎則言無不盡,疏則情或不通。是譽毀在于小人,刑罰加于君子,實興喪所在,亦安危所系,可不慎哉?夫中智之人,豈無小慧?然才非經國,慮不及遠,雖竭力盡誠,猶未免于傾敗。況內懷奸利.承顏順旨者,其為患禍,不亦深乎?故孔子曰:“君子或有不仁者焉,未見小人而仁者。”然則君子不能無小惡,惡不積,無妨于正道;小人或時有小善,善不積,不足以立忠。今謂之善人矣,復慮其有不信,何異夫立直木而疑其影之不直乎?雖竭精神,勞思慮,其不可亦已明矣。(《舊唐書·魏征傳》)【注】①格:來,至。意謂信服,歸順。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今將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訪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則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輕而狎B.今將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訪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則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輕而狎C.今將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訪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則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輕而狎D.今將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訪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則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輕而狎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令,上級對下級發出指示,如“令而不從”;或者指古代官名,如“令尹”之令。B.王道,本指讓百姓有恒產、受教化、知孝悌的統治之道,文中是執行王道的意思。C.君子,原指位高的人,后通常指德行修養高的人,儒家以君子之道作為行為規范。D.刑罰,刑是用刑,如肉刑、死刑,罰指以錢贖罪。“刑于寡妻”之“刑”即為此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認為德禮、誠信是國家的大綱,德禮是國家之本,誠信是君子之本,誠信立則臣無二心,德禮形成則遠人歸順。B.魏征奉勸君主要遠離小人,因為小人內心藏奸,善于迎合奉承,不講仁義;要任用善人,信任他們,不能敬而遠之。C.孔子認為一國之君要以禮對待臣子,臣示便會以忠侍奉國君反之,如果百姓不信任國君,那么國家就無法存立。D.國君要正確對待君子與小人,一方面,君子和小人貌同而心異;另一方面,小人愛做不義之事,易害他人。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①君子掩人之惡,揚人之善,臨難無茍免,殺身以成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君子或有不仁者焉,未見小人而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加點字詞的活用現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共其乏困②蠶食諸侯③不霽何虹④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⑤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⑥稱心快意⑦朝秦楚⑧如會同,端章甫⑨為肥甘不足于口與⑩良庖歲更刀A.①⑨②⑧③⑩④⑤⑥⑦ B.①⑧②⑩③⑨④⑤⑥⑦C.①⑨②⑩③⑧④⑥⑤⑦ D.①③②③⑨⑩④⑥⑤⑦15.下列選項中均為同一種句式的選項是()A.百姓樂用今君實所以見教者若屬皆且為所虜B.民以殷盛揉以尖草以吾一日長乎爾C.斯以伐根以求木長也是寡人治國也夫子之謂也D.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莫之能御也沛公安在16.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詞不是都為古今異義的一項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依乎天理B.沛公居山東時為之躊躇滿志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C.而聽細說故略上報可憐焦土D.刺客不行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春日耕者蘇轍陽氣先從土脈知,老農夜起飼牛饑。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曉餉遲。婦子同來相嫵媚,烏鳶飛下巧追隨。紛紜政令曾何補,要取終年風雨時。【注】①曉餉:指送早飯到田間。②政令:指當時王安石變法所頒布的各種法令。17.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聯中寫道,從開凍變松的土壤中感覺到萬物生長之氣,老農夜間起來喂養饑餓的耕牛。B.頷聯中“一尺”帶有夸張意味,意在強調春日雨水充足,正是耕種的大好時機。C.頸聯寫妻子和孩子前來田中探望和取悅老農,直按展現了農家春耕的緊張忙碌。D.第六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格,描繪了烏鴉和老鷹飛上飛下、相互追隨的畫面,渲染了溫馨和歡快的氛圍,并為后面的議論做了鋪墊。18.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句和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句,以比喻手法分別表現了江水和湖水之美。(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以“,”兩句突出秦朝統治者“愛紛奢”的表現,照應了前文的“朝歌夜弦”之語。(3)《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議唐太宗要始終謹慎行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的句子是“,。”(4)蘇洵《六國論》中六國和秦國都是平起平坐的諸侯,實力比不上秦國,但“”借此勸說北宋統治者“。”三、語言文字運用(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魏晉時期特殊的社會歷史環境,形成了中國文化的超遠之風,造就了魏晉獨特的名士風度。其主流價值取向就是,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現實的物質欲求,以個體的自由灑脫取代社會意志的規矩樊籠,以士人的道統良知取代皇權的勢統控馭,以審美的人生態度取代現實功利的人生態度。(),其參照和借鑒價值還是____的。何晏王弼,言談稱奇;王謝大族,____;劉伶輕狂、阮籍醉酒,竹林名士放誕不拘;顧愷之寫照傳神,謝道韞巧對詩句,東晉名士大展才藝……這些____的魏晉人物故事,歷代為人們青睞,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本就____。在今天,我們的生活環境與魏晉時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然而人們對魏晉風流向往的風湖和力度有增無減。這恰恰說明,我們在心靈深處與魏晉風流有共鳴。20.依次填入以下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不言而喻臣門如市膾炙人口習以為常 B.不言而喻簪纓不絕膾炙人口不足為奇C.不在話下簪纓不絕喜聞樂見習以為常 D.不在話下臣門如市喜聞樂見不足為奇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這些特征固然不應是人們所需全盤吸收和繼承的品質,但它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亮點,中國古代士人曾經有過的驕傲B.它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亮點,中國古代士人曾經有過的驕傲,雖說不是人們所需全盤吸收和繼承的品質C.這些特征固然不應是人們所需全盤吸收和繼承的品質,但它作為中國古代士人曾經有過的驕傲,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亮點D.它作為中國古代士人曾經有過的驕傲,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亮點,雖說不是人們所需全盤吸收和繼承的品質22.閱讀下面內容,聯系你讀到的《紅樓夢》前五回的內容,回答問題。在《紅樓夢》第三回“寶黛初見”的情節中,寶玉聽黛玉說沒有通靈寶玉,登時發作,“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此情節不大符合一般人的初次見面禮儀,我們把情節改為“寶玉聽了,連忙從脖子上取下玉來,送給黛玉”。這一改寫合不合適?請比較“摔玉”與“送玉”兩個情節的表達效果之不同,說說你的理由。(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配角綜合征”反映的是一種不喜歡向前闖、甘當團隊配角的心理。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2000人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48.4%的受訪者有“配角綜合征”。同時,50.4%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配角綜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訪者坦言非常多。有人認為我們處于新時代,應當“爭當主角”;有人認為“甘當配角”也是工作、生活中的一種正常選擇。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以“配角·主角”為主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D3.A4.①孟子和告子在稷下學宮圍繞同一話題多次論辯,這是戰國中期百家爭鳴的一個縮影;
②稷下學宮的創立,為古代學者們提供了一個固定的場所,為百家爭鳴的出現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孟子和告子的學術論辯就是這一條件的產物。5.①要解決表現對象內容復雜、資料不足等難題;
②通過多種視聽語言實現古今對話,展現歷史文化的廣度、深度和高度;
③將創作者的思想定力,轉化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覺和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自信;
④要在娓娓敘事中生動再現歷史,還原場景;
⑤通過專家講解和經典文獻的闡釋,深度表現歷史和深層次的文化肌理;
⑥融入相關的成語典故,突顯主題,增強可看性。
【解析】【點評】⑴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瀏覽選項,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題考查根據原文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做這類題往往需要對原文進行“推斷和想象”,所以選項的內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簡單重復,而是在原句的基礎上,加上了命題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做到對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題時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關區域,進而進行比較、分析、推斷;其次,要清楚選項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礎上進行的合理推斷,絕不是憑空進行的,所以找到原來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篩選信息、推敲選項;將選項和原文信息進行比較時,掌握一些常見的設錯方式很有必要,從而使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
⑶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先根據題干要求,分析材料“稷下學宮遺址”實際位置如何確定,再逐項分析,判斷能否支撐選項。
⑷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解答本題,先從材料二篩選出相關觀點,再結合題干要求,用篩選出的觀點簡要分析。
⑸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內容要點能力。篩選整合信息題的解題基本思路①根據題目的要求把握篩選的標準;②按照篩選標準,確認信息材料的檢索區間;③把主要信息進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時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語句進行串連形成一個完整的意思。1.A.“將稷下學宮內遷至小城肘腋之處”錯,張冠李戴。應該是將宮城從大城內遷至小城,同時在小城西門外,緊貼小城興建稷下學宮。B.“波浪式前進的過程”錯,曲解文意。波浪式前進側重發展道路的曲折性,文中強調的是“非勻速性”。
C.“改變了列國之間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狀況”錯,曲解文意。稷下學宮的創立提供了固定的場所,以便學術思想的交流,但“列國之間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狀況”并未發生改變。
故答案為:D。2.D.三則材料“在邏輯上是遞進關系”錯,材料一側重稷下學宮遺址的確認,材料二闡明稷下學宮在“百家爭鳴”歷史事件中的作用,材料三關注稷下學宮的影視呈現,三則材料是從不同維度對“稷下學宮”這一中心話題加以介紹的,在邏輯上是并列關系。故答案為:D。3.A.“齊有稷門,齊城門也。談說之士期會于其下”是地理位置的描寫。雖不具體,但為后來“稷下學宮遺址”具體位置的記載提供了佐證。B.側重于記錄齊桓公創建稷下學宮、優待稷下先生的事實;
C.側重稱贊齊國的稷下學宮促進優良的風氣的形成;
D.側重對稷下學宮建筑的描述,體現其建筑規格較高。
故答案為:A。4.由“學術思想在先秦時期并非勻速發展,而是越到后期發展越快……到了第二個階段,百家爭鳴才真正展開,并迅速達到了高潮”“孟子與告子二人曾在稷下學宮圍繞‘人的本性’多次論辯”分析可知,孟子和告子在稷下學宮圍繞同一話題多次論辯,這是戰國中期百家爭鳴的一個縮影;由“戰國中期以前,一直缺少一個固定的場所,以便學術思想的交流、爭辯。齊桓公田午創立稷下學宮,使情況發生了根本改變,這個平臺極大地方便了學者們交流,一百多年間容納了當時幾乎所有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為古代學術思想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進入稷下學宮時期,嚴格意義的百家爭鳴才真正開始,可以說,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百家爭鳴主要就是在稷下學宮中進行的”分析可知,稷下學宮的創立,為古代學者們提供了一個固定的場所,為百家爭鳴的出現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孟子和告子的學術論辯就是這一條件的產物。5.由“稷下學宮所處的時代背景廣闊而復雜,發展歷程艱難曲折,所涉史實多、容量大,取舍難度也非常大,此前缺少地下文物和文獻資料的支撐。將這一重要的歷史題材制作成一部高品質的紀錄片,十分考驗創作者”分析可知,要解決表現對象內容復雜、資料不足等難題;由“《戰國大學堂之稷下學宮》以5集的體量探尋稷下之學,通過多種視聽語言較好實現了古今對話,展現出歷史文化的廣度、深度和高度”分析可知,通過多種視聽語言實現古今對話,展現歷史文化的廣度、深度和高度;
由“創作者將思想的定力,轉化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覺和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自信”分析可知,將創作者的思想定力,轉化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覺和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自信;
由“紀錄片在娓娓敘事中生動再現歷史、還原場景,將兩千多年前稷下學宮的漫長歷史與豐富內涵展示出來,讓人們在真實、具體、美好的體驗中,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分析可知,要在娓娓敘事中生動再現歷史、還原場景;
由“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也是該片的追求。專家講解和經典文獻的闡釋,貫穿在重要歷史節點和歷史人物命運的轉折處,觀眾可跟隨專家的講述,加深對程下學宮歷史及其深層次文化肌理的認知”分析可知,通過專家講解和經典文獻的闡釋,深度表現歷史和深層次的文化肌理;
由“該片還以點睛之筆,將一些與稷下學宮相關的成語典故,如‘一鳴驚人’‘門庭若市’‘孫龐斗智’‘濫竽充數’等,融入故事中,既突顯主題,又增強了可看性”分析可知,融入相關的成語典故,突顯主題,增強可看性。【答案】6.D7.A8.①小說開頭寫“他”是雜文家,點出了“他”的身份。
②小說中間寫“他”在趕編雜文集的繁忙時間里,還抽出時間去維護個人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意在突出“犯倔”背后的精神品質。
③小說結尾點出“寫雜文”和維權的相似性,都是在指出社會問題,維護法律法規的尊嚴,維護公平正義,是對主題的升華。9.①小說取材于生活,能夠反映現實問題。這篇小說反映出來的商家以次充好、不講誠信的現象,通過“他”老伴、周秘書長等人反映出來的對維護權益和社會正義不到位的現象,都是社會上真實存在的現象和意識。
②小說反映出社會不同層面人的精神狀態。普通百姓“嫌麻煩”“圖省事”的心理助長了商家的歪風邪氣;普通官員雖然能夠盡心盡責為百姓解決問題,但也會有“息事寧人”的心態。
③小說有一定穿透事物本質的力量。這篇小說講述的事情雖小,但對社會問題的理解沒有停留在個人層面,而是上升到公平正義的高度。【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章思想內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學生首先應對文本的整體內容有所把握;然后結合題目回到文中對具體語句進行具體分析。答題的關鍵是審讀題干,把握命題意圖,找出題干所在的具體語段及語句;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分析,尋找細微的差別,得出正確結論。
(2)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的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賞析,表現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題干的選擇要求,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相關情節作用的能力。答題時一般從內容、結構和藝術效果等角度分析。內容上一般為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等;結構上一般為為后面情節發展做鋪墊或埋下伏筆,線索或推動情節發展,照應前文或標題,和文中的某情節形成對比等;效果上一般為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出乎意料卻在情理之中,情節陡轉,產生戲劇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讀懂文本,理解人物、情節、主旨,再根據題干要求分別分析,“從認知生活的角度”分析取材,“反映當代人的精神世界”分析人物形象,“作品有穿透事物本質的力量”分析主旨。6.D.“意在提醒各級消費者協會要強化監督管理職能,切實維護消費者的權益”錯誤,小說意在主張每個人都應該全力維護個人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故答案為:D。7.A.“說明周秘書長有嚴重的推諉心理”錯誤,結合“隨即給店主打電話,叫過來協商處理”“動員店主履行”“周秘書長說我們只能調解,你可以打市長熱線投訴,給店主加加壓”等內容可知,周秘書長是按照原則辦事,并積極幫助想辦法,最后問題得到解決。可知選項曲解文意。故答案為:A。8.“他原是教師進修學校高級講師,也是雜文家,年已古稀,依舊寫作”,小說開頭寫“他”是雜文家,點出了“他”作為主人公的身份。“其實他正在趕編一本將要送出版社的雜文集書稿,時間寶貴著呢,可是他不管,一咬牙,還是堅持去”,小說中間寫“他”在趕編雜文集的繁忙時間里,還抽出時間去找消協,要維護個人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意在突出“犯倔”背后的精神品質。
“老伴沒好氣地說:‘你這么發倔勁,趕西趕東費了這么多時間和精力,編雜文書稿都耽誤了,值嗎?’”“他反問她:‘那你說說,我寫雜文又是為了什么呀’”,小說結尾點出“寫雜文”和維權的相似性,都是在指出社會問題,維護法律法規的尊嚴,維護公平正義,是對主題的升華。9.從內容看,這篇小說寫曾是高級講師,也是雜文家的主人公,因修門鎖被商家欺詐,從而反映出來商家以次充好、不講誠信的現象。“老伴勸阻他說:‘鎖已經弄好,就算了吧……去找店主把新鎖退了就算了’”“周秘書長也跟他老伴觀點一樣,說:‘老先生你的要求都滿足了,你的權益得到維護了,怎么還不完呀’”,通過“他”老伴、周秘書長等人反映出來的對維護權益和社會正義不到位的現象,都是社會上真實存在的現象和意識。小說取材于生活,能夠反映現實問題。“老伴說:‘人家改正了你干嗎還要去找人家麻煩?’”“周秘書長兩眼睜大發怔地看看他,那眼神也似在說:你老先生有點倔”,普通百姓“嫌麻煩”“圖省事”的心理助長了商家的歪風邪氣;普通官員雖然能夠盡心盡責為百姓解決問題,但也會有“息事寧人”的心態。小說反映出社會不同層面人的精神狀態。
這篇小說講述的事情很小,就是因換鎖維權的問題。結合“維權不應只是為我個人權益不受侵犯,更應為杜絕今后侵權行為發生,為法規的權威、整個消費環境改善盡一份力,讓別人也少受損失少遭麻煩。這也是為你們維權部門樹立權威出力”可知,小說對社會問題的理解沒有停留在個人層面,而是上升到公平正義的高度。小說有一定穿透事物本質的力量。【答案】10.A11.D12.B13.(1)君子掩飾別人的缺點,褒揚別人的優點,面臨危難不茍且偷生,犧牲生命來成全仁義。
(2)君子有不仁義的時候,沒有見過講仁義的小人。或翻譯為“君子之中也許有不仁的人吧,沒有見過小人之中有仁人”,也可。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能力,還要在整體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關鍵點:人名、地名、官職名、年號、語氣詞、動賓搭配、句式整齊等。要根據語意做題,可用排除法。
(2)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和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關于實詞,本題考查的是一詞多義,平時的學習中應對重要的文言實詞多加積累,做題時結合句子進行判斷即可。關于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
(3)本題考查篩選并概括文中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干要求,然后依據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將選項與原文進行比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與原文不符合之處。
(4)本題考查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按照翻譯六字訣換、調、補、刪、留、變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實。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
【附參考譯文】
我聽說治理國家的根本,必須得靠德行和禮節;君子所要確保的,只在于誠信。誠信確立了,那么臣下就沒有二心;德行和禮儀形成了,那么遠方的人便來歸順。因此德禮、誠信是國家的大綱,(核心)就在于父子、君臣之道,這不能片刻廢棄。所以孔子說:“君主以禮待臣,臣便以忠事君。”又說:“自古都有死,百姓不信任則國家不能存立。”文子說:“與民同愛而言能取信,是因在言之前已樹立信了;與民同利而法令就能推行,是因為在法令之外已見其誠了。”然而說了不做,這是言而無信;頒布了法令而不執行,這是法令沒有誠意。無信之言語,不誠之法令,對上可以使國家敗亡,對下可能使自己身敗名裂,即使在社會動蕩時期,君子也不做這種事。
自王道清明以來,已十幾年了,國威震撼海外,萬國前來朝拜,國庫日益充足,土地日益廣大。然而道德未見日益加厚,仁義也未曾日益廣博,為什么呢?是因為對待臣下沒有完全做到誠信,雖然有良好開端的勤謹,卻不見有堅持到底的美譽。它的形成是逐漸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過去在貞觀初年,聽到善的言語很驚喜,五六年間,還樂意接受勸諫。自那以后,逐漸厭惡直言規諫,雖然有時勉強接受,時常也有容納,但不再像過去那樣豁達寬宏了。況且君子和小人,外貌相同而內心相異。君子掩飾別人的缺點,褒揚別人的優點,面臨危難不茍且偷生,犧牲生命來成全仁義。小人不因為不仁而感到恥辱,不因為不義而感到畏懼,惟利是圖,危害他人以求取自安。
現在想求得國家安定,一定要把朝政委任給君子;而國事的得與失,有時可向小人咨詢。對待君子,尊敬卻很疏遠;對待小人,輕視卻又親近。狎昵就有說不完的話,疏遠則感情難以溝通。這樣褒貶就會決定于小人,刑罰施加于君子,這的確是國家興衰的關鍵所在,也與社稷存亡緊密相連,能不慎重嗎?中等才智的人,難道會沒有一點聰明?(有),然而他們的才華不能夠治理國家,不能深謀遠慮,雖然竭盡力量和忠誠,還是不能避免國家滅亡的結局。何況那些內心懷有奸邪私利、迎合奉承的人,他們帶來的禍患,不是更深更重嗎?所以孔子說:“君子有不仁義的時候,沒有見過講仁義的小人。”但是君子不可能沒有小過錯,只要過錯不積累,無妨行正道;小人有時也做一點善事,但為善不持久,不足以立忠正。如今稱他們為善人,卻還擔心他們不誠信,這與立直木而懷疑它的影子不直有什么不同呢?即使竭盡心力、勞費思慮,那事情得不到好結果已經很明顯了。10.句意:現在想求得國家安定,一定要把朝政委任給君子;而國事的得與失,有時可向小人咨詢。對待君子,尊敬卻很疏遠;對待小人,輕視卻又親近。“致治”是“求”的賓語,即追求天下太平,所以應在“致治”后斷開,從而排除CD;
“待君子也”與“遇小人也”“則敬而疏”與“必輕而狎”是對稱結構,而且“也”是停頓的標志,故其前后宜斷開,排除B。
故答案為:A。11.D.“‘刑于寡妻’之‘刑’即為此意”錯誤。“刑于寡妻”之“刑”,同“型”,是“作榜樣”的意思,而不是“用刑”的意思。句意:刑罰施加于君子。/給自己的妻子作榜樣。故答案為:D。12.B.“魏征奉勸君主要遠離小人”錯誤。依據原文“事有得失或訪之于小人”可知,文中說國事的得與失,有時可向小人咨詢,并非“遠離小人”。故答案為:B。13.得分點:
(1)“掩”,掩飾;“善”,優點;“茍免”,茍且偷生;“殺身”,犧牲自我;“以”,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2)“或”,或許、有時;“仁”,講仁義;“小人而仁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仁者小人”,講仁義的小人。14.【答案】C【解析】【分析】①“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缺少的東西。句意: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
②“蠶”,名詞作狀語,像蠶一樣。句意:像蠶食桑葉一般,侵蝕著諸侯的土地。
③“虹”,名詞作動詞,出現彩虹。句意:不是雨過天晴,為什么出現彩虹。
④“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安定。句意: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
⑤“止”,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停止。句意:交叉持戟的守衛想要阻止他不讓他進。
⑥“快”,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樂。句意:遇事如意,心情舒暢。
⑦“朝”,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句意:使秦國楚國來朝拜。
⑧“章甫”,名詞作動詞,戴著禮帽。句意:或者是諸侯會盟及朝見天子的時候,我愿意穿戴好禮服禮帽。
⑨“肥甘”,形容詞活用為名詞,肥美甘甜的食物。句意:是因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夠吃呢?
⑩“歲”,名詞作狀語,每年。句意:好的廚師每年換一把刀。
①⑨形容詞活用為名詞,②⑩名詞作狀語,③⑧名詞作動詞,④⑥形容詞的使動用法,⑤⑦動詞的使動用法。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詞類活用包括名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用作名詞,名詞作狀語,使動和意動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15.【答案】D【解析】【分析】A.“百姓樂用”,被動句。句意:百姓樂于為國效力。
“今君實所以見教者”,賓語前置句。“見教”即“教見”“見”用在動詞前代稱“自己”。句意:現在君實您用來指教我的。
“若屬皆且為所虜”,被動句。“為……所”表被動。句意:你們都將被他俘虜。
B.“民以殷盛”,省略句。補充省略成分為“民以(之)殷盛”。句意:百姓因此而殷實。
“掭以尖草”,狀語后置句。介詞短語“以尖草”修飾謂語“掭”,后置了。現代漢語語序為“以尖草掭”。句意:用細草輕輕撥動。
“以吾一日長乎爾”,狀語后置句。介詞短語“乎爾”修飾謂語“長”,后置了。現代漢語語序為“以吾一日乎爾長”。句意:因為我比你們年長一些。
“毋吾以也”,賓語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詞“吾”作介詞“以”的賓語,前置了。現代漢語語序為“毋以吾也”。句意:不要因為我。
C.“斯亦伐根以求木長也”,判斷句。“也”表判斷。句意:這也就像砍斷樹根來要求樹木長得茂盛。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表判斷。句意:這是我的過錯。
“夫子之謂也”,賓語前置句。“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謂”作謂語,“夫子”作賓語,前置了,現代漢語語序為“謂夫子也”。句意:說的就是先生您啊。
D.“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賓語前置句。疑問句中,代詞“何”作介詞“以”的賓語,前置了,“何為”應為“為何”。句意:那么眾人為什么不對我大吵大鬧呢?
“莫之能御”,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之”作謂語“能御”的賓語,前置了,現代正常語序為“莫能御之”。句意:沒有人能抵御他。
“沛公安在”,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安”作謂語“在”的賓語,前置了,現代漢語語序為“沛公在安”。句意:沛公在哪里?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掌握有別于現代漢語的常見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階段主要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裝(變式)句、省略句。在平時學習和復習中要注意積累典型例子,總結并掌握各種特殊文言句式的特點。16.【答案】B【解析】【分析】A.以及,古義:雙音復合詞,并且推廣到;今義:表并列的連詞。句意: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人家的長輩。
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特殊的,十分,極。句意:是(為了)防備其它的盜賊進入和意外的變故(發生)。
天理,古義:牛的自然結構。今義:天然的道理。句意:順著牛體天然的結構。
B.加點詞不都為古今異義。
山東,崤山以東;古義:今義:指山東省。句意:沛公在崤山以東地區的時候。
躊躇滿志,古今義相同,形容非常得意,心滿意足。句意:為此悠然自得,心滿意足。
故事,古義:舊事、先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有連貫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主題的情節。句意:卻自取下策反而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
C.細說,古義:小人的讒言;今義:詳細地講述。句意: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
上報,古義:寫回信;今義:向上級匯報。句意:所以(我)只是簡單地給您寫了封回信。
可憐,古義:可惜;今義:憐憫。句意:可惜(華麗的阿房宮)化為了一片焦土。
D.不行,古義:不去行刺;今義: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句意:燕國的刺客不去秦國行刺。
行路,古義:形同陌路;今義:走路。句意:傲視別人,至親骨肉也會成為不相干的路人。
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成年男子的配偶,句意:不推廣恩德連妻子兒女都安撫不了。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古今異義現象的理解能力。古今詞義的差別,因其演變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幾種:1.詞義擴大。2.詞義縮小。3.詞義轉移。4.感情色彩變化。5.名稱說法改變。6.詞義弱化。7.詞義強化。8.古褒今貶。9.古貶今褒。解答此類題型,要注重課堂知識的積累,同時也要根據句子中的關鍵信息推斷出合理的古今異義詞。【答案】17.C18.①對農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勞作的贊美;②為農家溫馨與和睦生活感到高興;③對王安石變法后政令繁多無用的嘲諷(批判、否定)。【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的綜合鑒賞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題材、結構、情感的鑒賞。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后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對于詩歌情感的賞析,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17.C.“直接表現農家耕作的繁忙”錯誤,妻子和孩子前來田中探望和取悅老農,從側面表現農家耕作的繁忙。故答案為:C。18.全篇通過描繪農者在春耕時分的一片忙碌之景,在寫勞動者的同時也用適當的筆調渲染了春日的景色。首聯“陽氣先從土脈知”,寫從開動變松的土壤中感覺到萬物生長之氣;“老農夜起飼牛饑”,寫老農夜間起來喂養饑餓的耕牛,為農耕做準備。頷聯“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曉餉遲”,寫春雨充足,正是耕種的好時機;天已大亮,忙于耕種的農民連送來的早飯都顧不上吃。這兩聯描寫春耕的忙碌,贊美農民的辛勤勞作。
頸聯中“婦子同來相嫵媚”,寫婦女和小孩子前來送飯,相互親愛、取悅;“烏鳶飛下巧追隨”,寫烏鴉等鳥兒飛上飛下巧妙相隨,覓食米飯和谷種。家庭和睦,景色優美,描繪了一幅和諧農家生活的圖景。
尾聯“紛紜政令曾何補,要取終年風雨時”,紛紜多樣的政令是無補于農事的,還是要靠全年風雨適時才行。“紛紜政令曾何補”直接指出政令繁多于農事無益,農民和農事需要的還是風調雨順,批判了政令繁多的現狀。19.【答案】(1)千里澄江似練;玉鑒瓊田三萬頃(2)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3)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4)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點字的寫法,“澄”“鑒”“瓊”“嘔”“啞”“懈”“怠”“壅”“納”“賂”“哉”。故答案為:(1)千里澄江似練;玉鑒瓊田三萬頃
(2)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3)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4)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誦,分為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理解性默寫。寫錯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答案】20.B21.A【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語的意思,再結合語境辨析正誤。
(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也考查選用句式的能力,題型是語句復位題。做題時要從話題是否統一、句間邏輯關系是否合理、語言風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適等角度綜合考慮。20.第一空,“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不在話下”,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屬當然,用不著說。此處語境是指其參照和借鑒價值還是很明確的,不用說就可以明白,應該用“不言而喻”。第二空,“臣門如市”,形容權貴之家賓客如云,多用來指巴結奉承者很多。“簪纓不絕”,世代為高官顯宦,沒有斷絕。此處語境是指王謝大族世代為高官顯宦,應該用“簪纓不絕”。
第三空,“膾炙人口”,美味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人們都稱贊。“喜聞樂見”,喜歡聽,樂意看。此處語境是指魏晉人物故事,歷代為人們青睞,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是受人稱贊的,應該用“膾炙人口”。
第四空,“習以為常”,常常如此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道排洪施工方案
- 門系統配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瀝青路面養護車戰略市場規劃報告
- 空中加油系統戰略市場規劃報告
- 水環式真空泵產品介紹
- 新改擴建工程的EHS培訓教程
- 《就業指導之室內設計領域》課件
- 煤礦技能培訓-礦井通風技術
- 機械安全查核與控制手冊
- 2025年度北京雇傭勞動合同電子版模板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
- 一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在網上交流信息教學設計 清華版
- 廣西《疼痛綜合評估規范》(材料)
- 廣東省2024-2025學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政治試卷及答案(二)高三試卷(佛山二模)
- 11.1 杠桿 課件 2024-2025學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
- 搶救工作制度課件
- LOGO更換普通夾板作業課件
- 2025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班會課件
- 美容師考試與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及試題答案
- 婦產科課件-早產臨床防治指南(2024)解讀
- 2024年無錫市錫山環保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