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
古詩詞積累
(七年級下
課外)之一《竹里館》《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晚春》竹里館①
[唐]王維獨坐幽篁②里,彈琴復長嘯③。深林④人不知,明月來相照⑤。【注釋】①這首詩寫于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wǎng)川時期。竹里館,是輞川別墅二十景之一,應當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②幽篁:幽深的竹林。③長嘯:撮口而呼,這里指吟詠、歌唱。④深林:這里指“幽篁”。⑤相照: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獨坐幽篁,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來相映照。【譯文】獨自閑坐在幽靜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蔼殹笔恰蔼氉浴钡囊馑?,詩人獨自坐在幽靜的竹林里,時而彈琴,時而長嘯,體現了作者的與眾不同,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愉悅的心境?!坝捏颉薄吧盍帧薄懊髟隆边@些景物描繪出一幅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靜、寂圖景,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咀髡吆喗椤客蹙S(約701—761),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治所在近山西永濟西)人,祖籍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唐代詩人、畫家。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外號“詩佛”。其詩與孟浩然齊名,合稱“王孟”。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贝嬖?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緦懽鞅尘啊俊吨窭镳^》作于王維晚年隱居長安東南藍田縣輞川時期。王維一生仕途坎坷,早年也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后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加之他早年就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四十歲以后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币蚨3*氉宰谟纳畹闹窳种?,彈著古琴以抒寧靜、淡泊的情懷?!救娭髦肌看嗽妼懮搅钟木忧槿?,屬閑情偶寄,全詩雖只有二十字,但有景有情,有聲有色,遣詞造句,簡樸清麗,描寫了清幽寧靜的美景,高雅絕俗的雅趣,抒發了詩人寧靜、淡泊的情懷。1.《竹里館》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竹里館》中表現詩人高雅的日常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詩人選擇“獨坐”“人不知”的隱居生活,卻不覺得孤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2、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理解性默寫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詩人晚年隱居時創作的一首五絕。一個“獨”字貫穿全詩,刻畫了一個高潔脫俗的隱者形象。B.全詩用字造句、寫景寫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來,就寫出了清幽的氛圍與淡泊的心態,達到“詩中有畫”的高超境界。C.“明月來相照”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D.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中彈奏、舒嘯之狀,表達了詩人因仕途坎坷而內心落寞無限惆悵之情?!窘馕觥緿
詩中沒有表達詩人因仕途坎坷而內心落寞、無限惆悵之情。對詩歌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誤。D理解與賞析2.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五絕,表現了詩人在朝做官時閑適的生活情趣。B.詩中寫人物活動,只用“獨坐”、“彈琴”、“長嘯”,便使內心的淡定與自然的幽靜融合在一起。C.“明月來相照”一句,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D.全詩以琴嘯的聲音,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解析】A
項有誤。這首詩寫隱者的閑適生活以及情趣,遣詞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A理解與賞析3.下列詩句中,和本詩表達的情感截然不同一項是()A.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B.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C.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D.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解析】C錯誤,此句出自《木蘭詩》,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斗生活的一個畫面: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刁斗的打更聲,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C理解與賞析4.有人評價這首詩具有“以聲寫靜、以動襯靜”的藝術特色,你贊同這個觀點嗎?請簡述理由。
示例:贊同。
①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彈琴”“長嘯”,這是以聲響托出靜境,即“以聲寫靜”;
②以動態的景物“彈琴”“長嘯”來渲染、反襯靜態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更寧靜的環境,即“以動襯靜”。5.詩人選擇“獨坐”“人不知”的隱居生活,為什么卻不覺得孤獨?6.請談談全詩的寫作特點。參考: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有他陪伴,向他傾述,所以就不覺得孤獨。
參考:用字造語、寫景寫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來,就寫出了清幽的氛圍與淡泊的心態,達到“詩中有畫”的高超境界。理解與賞析7.請簡要分析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體現詩人思想感情的詞語有哪些?
參考:詩歌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詩的前兩句寫詩人活動環境的清幽和詩人情趣之雅趣;后兩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明月人格化,將它當知己,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澄凈,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境。
相關詞語:坐、彈琴、長嘯。理解與賞析【知識卡片】體會詩詞情感的方法:①結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窺測詩詞的情感;②分析詩眼,透視詩詞的情感;③解讀意象,挖掘詩詞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尋詩詞的情感。這首詩描繪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靜,詩人獨自在竹林里彈琴、長嘯,體現出詩人高雅閑適、超凡脫俗的性情,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誰家玉笛①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②。此夜曲中聞折柳③,何人不起故園④情?!咀⑨尅竣儆竦眩旱炎拥拿婪Q。②洛城:即洛陽。③折柳:指《折楊柳》,漢代樂府曲名,內容多敘離別之情。④故園:故鄉,家鄉。
【譯文】這是從誰家飄出的悠揚笛聲呢?它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途又孤牭健墩蹢盍返那?,誰又能不生出懷念故鄉的愁情?①“暗”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特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一種難于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②“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③“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④“飛”一詞巧妙地把被人吹出來的笛聲這一客體變成了自己到處飛揚的主體,仿佛笛聲也知道人的心思,所以專門飛向那些旅居異鄉的人的耳中,勾起他們的離愁別緒。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吧ⅰ笔蔷鶆颉⒈椴肌_\用夸張手法。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滿”字從“散”字引申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襯托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心切。用典:“柳”諧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的笛聲引起的??梢姡罢哿笔侨姷年P鍵?!咀髡吆喗椤坷畎祝?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緦懽鞅尘啊窟@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陽)時所作。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時稱東都。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里,因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故園情,作此詩。【全詩主旨】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夸張,感情直率真摯又有余蘊,令人回味無窮。1.《春夜洛城聞笛》中寫詩人聽到《折楊柳》曲調,不覺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夜洛城聞笛》中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夜洛城聞笛》中詩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時許多聞聽笛聲的游子,又有誰能不被喚起濃濃的思鄉情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形容笛聲悠揚、深遠、飄忽不定情狀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2.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3.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4.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理解性默寫1.《春夜洛城聞笛》,詩句賞析,不正確的是(
)A.詩中“折柳”是指一種代表風俗的行為,是作者借柳枝表達思鄉以及依依不舍之情。B.“暗”有斷續、隱約的含義,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多聽眾,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C.“滿”字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后的孤寂心情。D.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解析】A,“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A理解與賞析2.下面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古人離別常折柳相贈,表達依依不舍之意。漢樂府古曲《折楊柳》抒發的也正是旅人傷別之情。B.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夜”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C.“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擬人,在詩人的想象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聽到了。D.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全在于描寫音樂之美,笛聲之婉轉。【解析】A.正確。B.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不是扣“夜”字。C.“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夸張,運用的不是擬人。D.全詩是借笛聲來抒發思鄉之情。故D項“它的意義全在于描寫音樂之美,笛聲之婉轉”的理解是錯誤的。A理解與賞析3.下列對這首詩理解與賞析,錯誤的一項是()A.第一句中“暗”有斷續、隱約之意。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B.“散入東風滿洛城”一句運用的藝術手法是夸張。它的表達效果是:極力渲染夜的靜謐、笛聲的悠揚動聽。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后的孤寂心情。C.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詩中”聞折柳”就是詩人在夜曲中聽到了折斷柳枝的聲音,寓有惜別懷遠之意。D.“此夜\曲中\聞\折柳”。這句詩的朗讀節奏是正確的?!窘馕觥緾
對這首詩理解與賞析錯誤。“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在這樣的夜里,聽到有人用笛吹奏著《折楊柳》的曲子,那充滿傷感、思念的聲音,又有誰聽了不會油然興起懷鄉之情呢?所以“聞折柳”不是詩人在夜曲中聽到了折斷柳枝的聲音。C理解與賞析1.朗讀前兩句,你認為最應該重讀的是哪一個詞,為什么?2.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的妙處。試賞析詩中“暗”和“滿”的表達效果。示例1:我認為最該重讀的是“暗”字。“暗”字,隱隱約約,斷斷續續的意思,曲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城的每一個角落,更體現出作者感觸之深,鄉思之切。示例2:我認為最該重讀的是“滿”字。一個“滿”字,遍布的意思,這是作者主觀感覺的夸張,體現出作者感觸之深,鄉思之切?!鞍怠庇袛嗬m、隱約的含義,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多聽眾,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滿”字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后的孤寂心情。理解與賞析(甲)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中秋聞笛[宋]朱淑真誰家橫笛弄輕清,喚起離人枕上情。自是斷腸聽不得,非干吹出斷腸聲。對比閱讀1.兩首詩前兩句都寫笛聲,李詩寫出笛聲“__________”的特點,朱詩寫出笛聲“__________”的特點。2.兩首詩都抒發了因笛聲產生的情感,內涵卻不同,請作分析。
李詩主要是通過《折柳曲》引發了思鄉之情,而折柳曲本身就是與思鄉相關的內容,詩人觸景生情。
朱詩則不同,是因為詩人本身就憂愁,孤獨,恰逢中秋這個合家團聚的節日,聽著外面熱鬧的笛聲,更反襯出作者的哀怨。李詩:清越/穿透力強/悠揚/裊繞/隱約/不真切朱詩:輕柔、清脆逢入京使①
[唐]岑參故園②東望路漫漫③,雙袖龍鐘④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⑤君傳語⑥報平安?!咀⑨尅竣偃刖┦梗哼M京的使者。②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③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④龍鐘:涕淚淋漓的樣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鐘。”這里是沾濕的意思。⑤憑:托,煩,請。⑥傳語:捎口信。
【譯文】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滿面淚水沾濕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馬上匆匆相逢,想要寫封信卻沒有紙和筆,煩勞您給我的家人捎個口信報個平安。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自己的家園,“東望”點明家園的位置,也說明自己在走馬西行。“路漫漫”三字,給人以茫茫然的感覺,說明離家之遠。詩人辭家遠征,回首望故鄉,自覺長路漫漫,平沙莽莽,離家已越來越遠,思念自然越來越強烈??鋸埖氖址ā!褒堢姟毙稳萘鳒I的樣子,這里是沾濕的意思。它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親人無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淚的神態?!胺辍弊贮c出了題目。這兩句是寫遇到入京使者時欲捎書回家報平安又苦于沒有紙筆的情形,完全是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氣,寫得十分傳神。他一方面有對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咀髡吆喗椤酷瘏ⅲs715—770),唐代邊塞詩人,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曾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代表詩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后人多并稱“高岑”?!緦懽鞅尘啊刻铺鞂毎溯d(749),岑參赴任安西節度使幕府書記,這首詩寫于赴任途中。此時詩人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陽關,奔赴安西。岑參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不免有些感傷,同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安慰家人,報個平安。此詩就描寫了這一情景?!緦懽魇址ā窟@首詩不假雕琢,脫口而成,感情真摯,在平易中顯出豐富的詩韻,深入人心,膾炙人口。【全詩主旨】詩歌抓住詩人在遠赴邊塞的途中,偶遇前往長安的使者,思鄉之情奔涌而出,淚雨滂沱,托人“傳語”的生活片段,表現了詩人欲建功立業、樂觀豁達的豪邁胸襟,抒寫了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雜情感。1.《逢入京使》中詩人借故人捎口信表達對家鄉親人無限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逢入京使》中表達作者樂觀豁達的胸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詩中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寫的是眼前的實際感受,表現思念親人之情,也為下文寫捎書回家“報平安”作鋪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詩中寫詩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并充滿了濃郁邊塞生活氣息的兩句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2.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3.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4.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理解性默寫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句是寫眼前的實景?!肮蕡@”指的是在長安自己的家。“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B.第二句帶有夸張的意味,是強調自己思憶親人的激情,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書的微意了。C.第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氣。意思是:走馬相逢,沒有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就請你給我捎個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D.這首詩語言優美華麗,充滿了濃郁的邊塞生活氣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窘馕觥緿全詩語言平實,自然而又含蓄凝煉。
D理解與賞析2.對詩歌《逢入京使》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B.“憑君傳語報平安”表達了詩人掛念親人而又無可寄托,擔心親人掛念自己的復雜心理。C.展開聯想與想象,詩歌描繪了離開長安日久,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人又思念起家鄉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淚水很快就沾濕了雙袖的情景。D.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僅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就將生活中充滿的濃郁邊塞生活氣息,用樸素的語言真摯的表現出來。【解析】D運用了夸張的修辭。D理解與賞析3.《逢入京使》中,關于“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一句,不正確的理解是()A.詩中“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達了思家的深情。這“傳語”二字,寄托了詩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卻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B.行者匆匆的口氣。走馬相逢,沒有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就請你給我捎個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C.詩寫作者歸家途中邂逅京使,雖然不久后將會見到家人,但是思鄉心切,于是托京使捎帶口信回家的情境。D.這句詩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把許多人心頭所想、口里要說的話,真摯而又不需要添加任何修飾的表現出來,使得詩歌更具表現意義?!窘馕觥緾、錯誤之處是:“不久后將會見到家人”。C理解與賞析1.一二句“龍鐘”“淚不干”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樣理解的?2.請從詩句的內容或表達技巧方面賞析詩句“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不矛盾?!榜R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達了思家的深情。這“傳語”二字,寄托了詩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卻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理解與賞析詩人不說旅途艱辛,不說回家無期,萬千思念盡在一聲“傳語”中。抓住一閃而過的生活片段,抒寫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雜情感。出語自然而又含蓄凝練。(甲)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乙)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對比閱讀1.(甲)(乙)兩詩都寫到“故園”,試分析所蘊含情感的異同。相同點:都流露作者的思鄉之情。不同點:【甲】詩由己及人,想到此時聽聞笛聲的游子都會引發濃濃思鄉之情;【乙】詩抒寫報國與親情難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雜情感。晚
春
[唐]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①,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②榆莢③無才思④,惟解漫天作雪飛。【注釋】①不久歸:將結束。②楊花:指柳絮③榆莢:亦稱榆錢。榆樹的果實。④才思:才氣、才情。
【譯文】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競相爭妍斗艷。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岸贰白诌\用擬人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花草樹木競相開花、爭妍斗艷的美麗景象。修辭:擬人?!爸骸睉怀銎湎㈧`通的特點,“斗芳菲”應突出其互相比賽的特點,“惟解”應突出其誠實可愛的特點。運用擬人、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雪花一般隨風飄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達了要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態度。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咀髡吆喗椤宽n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孟州)人,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緦懽鞅尘啊看嗽娛恰队纬悄鲜住方M詩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時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詩估計是作者在晚春時候游城南時所見后感悟而作,同時又是作者年齡已進入“晚春”時期,正好又是在官場上不得志的時候?!緦懽魇址ā窟@首詩平中翻新,頗富奇趣,在于其擬人化手法的奇妙運用,糅人與花于一體。“草木”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象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讀者大可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毫無羈絆的大膽想象,使人思之無窮,味之不盡?!救娭髦肌窟@首詩運用擬人的手法,詩人通過花草樹木的角度抒寫了對春天的留戀之情,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懷。1.詩中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花草樹木競相開放、爭妍斗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過擬人的修辭寫就連那本來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雪花一般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行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暮春時節,花木仿佛知曉春將逝去,所以特別珍惜春光爭芳斗艷,盡情舒展生命本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詩中表面揶揄“楊花榆莢”無才思,實則是對他們更深層次的贊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詩中蘊含哲理的句子是)一個人“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2.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3.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4.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5.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理解性默寫1.《晚春》是韓愈詩中頗富情趣的小品,人們對詩意的理解諸說不一。請分析第三、四句中“楊花榆莢”的形象,談談你的看法。A.勸勉說:勸人珍惜光陰,抓緊時間多讀書,以免像“楊花榆莢”那樣白首無成。B.挪揄說:故意嘲弄“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纖維板行業的國內外標準對比研究考核試卷
- 畜牧良種繁殖保險制度與風險管理考核試卷
- 時間的初一語文作文
- 玉米加工與糧食產后減損技術考核試卷
- 空中交通管制員視覺識別能力考核試卷
- 突發事件預防與應對策略考核試卷
- 站內公共服務設施完善與人性化設計實踐成果考核試卷
- 紡織品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與創新考核試卷
- 小學100以內退位減法練習題(500條)
- 蘇州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可視化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
- 定向鉆出入土點平面布置圖(可編輯)
- ANSYS導出柔性體MNF文件入ADAMS的詳細步驟
- (完整版)200210號文-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年修訂本)本月修正2023簡版
- 《駱駝祥子》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 光學零件制造工藝
- 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新高考卷文學類閱讀真題《建水記》《大師》講評
-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一單元堅持憲法至上思維導圖人教部編版
- 中考冠詞專項訓練100題 (帶答案)
- 幼兒心理學(陳幗眉)期中考試試卷含答案
- 電力現貨市場基礎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