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05團體標準T/CACM1078—2018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T/CACM1078—2018本規范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規范代替ZYYXH/T158—2010《中醫保健技術操作規范保健拔罐》,與ZYYXH/T158—2010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刪除了先前版本的技術內容:保健拔罐常用處方和中藥液處方(見ZYYXH/T158—2010附錄B);保健拔罐的留罐時間、拔罐間隔與施術周期(見ZYYXH/T158—2010附錄C);—增加了新的技術內容:拔罐的正常反應(見4.3.1);不同體質人群拔罐操作方法(見附錄B);拔罐療法治未病推薦方案(見附錄C);—修改了先前版本中的技術內容:范圍(見1);規范性引用文件(見2);術語和定義(見3);施術前準備(見4.1);施術后處理(見4.3);注意事項(見5);禁忌(見6);常用罐的種類(見附錄A)。本規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提出并歸口。本規范主要起草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本規范參與起草單位: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河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慶市中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濟南市中醫醫院、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本規范主要起草人:王麟鵬、孟向文、張濤、李彬、劉存志、孫敬青、郭靜、曲正陽。本標準參與起草人:周煒、海英、馮樹軍、金亞蓓、白妍、付勇、章薇、袁軍、王竹行、王軍。本標準專家組成員:郭義、陳澤林、趙雪、李桂蘭、翟偉、王金貴、郭永明、王紅、孟向文、潘興芳、史麗萍、湯毅、房緯、高希言、譚亞芹、吳煥淦、楊華元、楊永清、東貴榮、賈春生、陳躍來、劉堂義、方劍喬、楊駿、高樹中、齊瑞、吳強、石現、孫建華、倪光夏、何麗云、王頻、車戩、陳以國、裴景春。T/CACM1078—2018本規范是我國用于指導和規范中醫拔罐療法在治未病應用中操作的規范性文件。編寫和頒布本規范的目的在于為目前各級各類醫院及醫療保健機構提供拔罐療法治未病技術臨床操作的規范,指導相關醫師及保健人員正確使用中醫拔罐療法防治疾病,使中醫拔罐療法應用更加規范化、更具安全性,從而使之更好地為廣大民眾的健康服務。本規范是根據中醫拔罐療法的臨床優勢,在已發布的ZYYXH/T158—2010《中醫保健技術操作規范保健拔罐》的基礎上,針對特定臨床情況,參照古代文獻、名醫經驗以及現代最佳臨床研究證據,結合受術者價值觀和意愿,系統研制的幫助臨床醫生和受術者做出恰當選擇的指導性意見。本規范制定的總體思路是:在中醫拔罐療法治未病實踐與臨床研究的基礎上,遵循循證醫學的理念與方法,將國際公認的證據質量評價與推薦方案分級的規范,和古代文獻證據、名老中醫專家臨床證據相結合,形成標準草案,并將臨床研究證據與大范圍專家共識性意見相結合,制定出能確保拔罐療法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能夠有效指導臨床實踐的指導性意見。本規范推薦方案的證據等級主要采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推薦的GRADE(Gradingofrec-統,其中推薦等級分為強推薦與弱推薦兩級。強推薦的方案是估計變化可能性較小、個性化程度低的方案,而弱推薦方案則是估計變化可能性較大、個性化程度高、受術者價值觀差異大的方案。對于缺乏隨機對照臨床研究證據或缺乏文獻支持的疾病預防推薦方案,采用2001年國際感染論壇(ISF)提出的Delphi分級標準。本規范推薦方案僅將目前獲取到的最新證據以附錄形式列在操作規范后面,供本規范使用者參考。T/CACM1078—2018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拔罐本規范規定了中醫拔罐療法的術語和定義、操作步驟與要求、注意事項與禁忌。本規范適用于對各級各類醫院及醫療保健機構進行拔罐療法治未病操作的規范管理,指導相關醫師及技師正確使用中醫拔罐療法防治疾病。個人自行進行拔罐療法防治疾病,也可以此作為參考。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范的引用而成為本規范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范。GB/T12346臉穴名稱與定位GB15981—1995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標準GB/T21709.5—2008針灸技術操作規范第5部分:拔罐GB/T30232—2013針灸學通用術語WS310.2—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ZYYXH/T157—2009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范。用玻璃、塑料、竹子、陶瓷、橡膠等制成的圓筒型扣吸器具,拔罐的主要工具。用排除杯、筒或罐內空氣,以產生負壓,使其吸附于體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散結、退熱、祛風、散寒、除濕、拔毒等作用。利用點火燃燒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的拔罐療法。利用空氣熱膨脹原理,通過蒸汽、水煮等方法造成罐內負壓的拔罐療法。用特制的罐,利用罐底的橡皮活塞接通吸引器,抽去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吸附于皮膚上的拔罐方法。針刺留針時,在針刺部位配合拔罐的方法。4操作步驟與要求根據操作部位、操作方法的不同選擇相應的罐具。將罐具對準光源以確定罐體完整無裂痕,用手觸摸以確定罐口內外光滑無毛糙。對罐具消毒,罐的內壁應擦拭干凈。常用罐的種類參見附錄A。應根據治未病目的選取適當的操作部位。常用部位為具有保健及防治疾病作用的相關臉穴以及肌肉豐厚處。治未病時常用部位及相應方法參見附錄C。應選擇受術者舒適且能持久保持的、施術者便于操作的體位。應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并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施術者應注意觀察受術者狀態,如有緊張、恐懼、焦慮或肌肉緊張等情況出現,應做心理減壓輔導,嚴重者應及時終止操作。應保持環境清潔衛生,避免污染,環境溫度應保持26℃左右。對不同材質、用途的罐具可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消毒效果評價按GB15981—1995的規定。a)玻璃罐具及塑料罐具用75%乙醇棉球反復擦拭消毒,或用濃度2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至少30分鐘后進行清洗,消毒液應每日更換一次。b)竹制罐具可用煮沸消毒,或用75%乙醇棉球反復擦拭消毒。c)對于有血液、膿液污染的罐具應專罐專用,并用濃度20g/L的戊二醛浸泡消毒45分鐘,或用濃度5.5g/L的鄰苯二甲醛消毒液浸泡消毒12分鐘。一般拔罐的部位不需要消毒,應保持施術部位皮膚清潔。應用針罐法、刺絡放血法時使用75%乙醇或0.5%~1%碘伏棉球在施術部位消毒。施術者雙手可用肥皂水清洗干凈,應用針罐法、刺絡拔罐法時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用一手持夾住95%乙醇棉球的夾持器(如鑷子、止血鉗、持針器等),另一手握住罐體,罐口朝下,將棉球點燃后立即伸入罐內(以罐口與罐底的外1/3與內2/3處為宜),快速搖晃旋轉1~3圈隨即退出,速將罐扣于應拔部位。注:點火前應檢查棉球的乙醇吸附量,以乙醇不滴落為度。將易燃軟質紙片(卷)點燃后投入罐內,迅速將罐扣于應拔部位。注:此過程應特別注意防止燙傷。將直徑1~2cm的95%乙醇棉片緊貼于罐內壁適當位置(遠離罐口,一般以中部為宜),點燃棉片后迅速將罐扣于應拔部位。T/CACM1078—2018將竹罐放入水中或藥液中煮沸2~3分鐘,然后用鑷子將罐倒置(罐口朝下)快速夾起,迅速用多層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以吸去罐內的水液或藥液,降低罐口溫度,但保持罐內熱氣,趁熱快速將罐扣于應拔部位,然后輕按罐具30秒左右,令其吸牢。將水或藥液(液體水平面勿超過壺嘴)在小水壺內煮沸,至水蒸氣從壺嘴或套于壺嘴的皮管內大量噴出時,將壺嘴或皮管插入罐內2~3分鐘后取出,速將罐扣于應拔部位。先將抽氣罐緊扣在施術部位,用抽氣筒將罐內的部分空氣抽出,使其吸拔于皮膚上。如拔擠氣罐、電磁罐、遠紅外罐、藥物多功能罐等,可根據其說明書操作。用閃火法將玻璃罐吸拔于應拔部位,隨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復吸拔至局部皮膚潮紅,或罐體底部發熱為度。注1:閃罐頻率一般為10~30次/分鐘,閃罐持續操作時間一般為3~10分鐘,動作要迅速而準確,必要時也可在閃罐后留罐。注2:若罐體和(或)罐底已發熱,應更換玻璃罐以防止燙傷。將吸拔在皮膚上的罐具留置一定時間,使局部皮膚潮紅,甚或皮下瘀血呈紫黑色后再將罐具取下。先于施罐部位涂抹適量潤滑劑(如走罐油、刮痧油、凡士林、醫用甘油、液體石蠟、潤膚霜等),也可用溫水或保健中藥液,或將罐口涂上油劑,待用罐具吸拔后,單手或雙手握住罐體,略用力將罐具沿著一定路線或部位反復推拉。注:以走罐部位皮膚潮紅或紫紅為度,推罐時應用力均勻,保持罐壓以防止罐具漏氣脫落。沿某一經脈或某一經筋的體表位置順序成行排列吸拔多個罐具。待用罐具吸拔后,雙手交疊握住罐體上部向下按壓,同時做小幅度回旋揉動,帶動罐下皮膚一起回旋運動,持續操作時間一般為1分鐘,稍作停留后可繼續按揉,反復操作3~5次。在毫針針刺留針時,以針為中心拔罐,留置后起罐、起針。在出針后,立即于該部位拔罐,留置后起罐,起罐后再用消毒干棉球將拔罐處擦凈。用刺血工具(如三棱針、皮膚針等)刺絡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罐。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凈血跡,刺絡部位用無菌敷料或創可貼貼護。注:三棱針的技術操作規范見GB/T21709.4的規定,皮膚針的技術操作規范見GB/T21809.7的規定。T/CACM1078—2018一手握住罐體腰底部稍傾斜,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壓罐口邊緣的皮膚,使罐口與皮膚之間產生空隙,空氣進入罐內,即可將罐取下。提起抽氣罐上方的塞帽使空氣注入罐內,罐具即可脫落。也可按一般起罐方法起罐。為防止罐內有殘留水(藥)液漏出,若吸拔部位呈水平面,應先將拔罐部位適當傾斜后再起罐,并在低于罐口處放置適量干棉球后,再用一般方法起罐。在拔罐處若出現點片狀紫紅色瘀點、瘀斑,或兼微熱痛感,或局部發紅,或微覺瘙癢,片刻或3~5天后消失,恢復正常皮色,皆是拔罐的正常反應,不應搔抓,一般可不予特殊處理。4.3.2.1起罐后應用消毒棉球輕輕拭去拔罐部位罐斑上的4.3.2.2起罐后如果出現小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較大,可在局部常規消毒后,用一次性消毒針從泡底刺破放出泡液,或用一次性注射器從泡底刺入并抽吸泡液,再用無菌敷料覆蓋。4.3.2.4若皮膚破損,應常規消毒,并用無菌敷料覆蓋。若用拔罐治療瘡癰,起罐后應用消毒棉球拭凈膿血,并常規處理瘡口,用無菌敷料覆蓋。4.3.2.5處置妥當后,囑受術者休息5~15分鐘后再離開治療室,囑其隔1~3天后再做治療,具體治療間隔時間視受術者體質與皮膚反應而定。5.1拔罐部位宜充分暴露,施術過程應注意保暖。若毛發較多影響操作,在征得受術者同意后,可剃去拔罐部位毛發。5.2面部、雙肩、咽區、前胸區等易暴露部位,須向受術者說明可能會留下罐斑,在征得其同意后方可拔罐,并注意留罐時間不宜過長。5.3受術者體位應舒適且可持久保持,局部宜舒展、松弛,勿移動體位,以防罐具脫落。5.4留針拔罐,選擇罐具宜大,毫針針柄宜短,針刺不宜過深,以免吸拔時罐具碰觸針柄而造成損傷。5.5年老者、兒童、體質虛弱及初次接受拔罐者,拔罐數量宜少,留罐時間宜短。妊娠婦女及嬰幼兒慎用拔罐療法。5.6起罐操作時不應硬拉或旋轉罐具,否則會引起疼痛,甚至損傷皮膚。5.7拔罐手法要熟練,動作要輕、快、穩、準。用于燃火的乙醇棉球,不應吸含乙醇過多,以免拔罐時滴落到受術者皮膚上而造成燒燙傷。若不慎出現燒燙傷,按外科燒燙傷常規處理。5.8燃火伸入罐內的位置,以罐口與罐底的外1/3與內2/3處為宜。5.9拔罐過程中如果出現拔罐局部疼痛難忍,宜減壓放氣,或立即起罐。5.10拔罐過程中若出現頭暈、胸悶、惡心欲嘔,肢體乏力,冷汗淋漓,甚至一過性意識喪失等暈罐現象,處理方法是立即起罐,使受術者呈頭低腳高臥位,必要時可飲用溫開水或溫糖水,或掐按人中穴等急救穴位。密切注意血壓、心率、呼吸、血糖等生命體征變化,嚴重時按暈厥處理,對癥采取急救措施。T/CACM1078—20185.11留罐時間可根據年齡、病情、體質等情況而定,一般留罐時間為5~15分鐘。肌膚反應明顯者、皮膚薄弱者、糖尿病受術者及老人與兒童留罐時間不宜過長。5.12治療間隔時間按受術者局部皮膚反應和體質情況決定,同一部位拔罐一般隔1~3天一次,一般每周治療2~3次;以拔罐7~10次為一個施術周期;兩個施術周期之間應間隔3~5天(或等罐斑痕跡消失)。5.14針對不同體質人群拔罐操作方法,見附錄B。5.15針對防治不同疾病或養生保健采取相應的拔罐推薦方案,見附錄C。6.2皮膚高度過敏者、接觸性傳染病以及皮膚腫瘤(腫塊)部位、皮膚潰爛部位禁用。6.3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凝血功能異常疾病禁用。6.4心尖區、體表動脈搏動處及靜脈曲張處禁用。6.5精神分裂癥、抽搐、高度緊張及不合作者不宜。6.6急性外傷性骨折部位,中度和重度水腫部位禁用。6.7癟病、疝氣處及活動性肺結核禁用。6.9佩戴心臟起搏器等精密金屬植入物的受術者,禁用電罐、磁罐。T/CACM1078—2018附錄A(資料性附錄)常用罐的種類由玻璃加工制成。其形如球狀,下端開口,口小肚大,口邊微厚而略向外翻而平滑,常用于火罐法。用塑料或以塑料為主的原料制成,形如圓筒狀,有透明和不透明兩種,多用于抽氣罐法。用堅固的細毛竹制成,一端留節為底、一端為罐口,中間略粗,形同腰鼓,多用于水罐法。由陶土燒制而成,罐的兩端較小,中間外展,形同腰鼓,常用于火罐法。以橡膠為原料制作而成,常見的有扁圓筒形,中間略粗,多用于擠氣罐法。A.2按排氣方法分類用一種特制的罐具和一個抽氣裝置構成。分為連體式和分體式兩種。用橡皮排氣球連接罐具而成。分成簡裝式(排氣球與罐具制成一體,不可拆開)、精裝式(罐具與排氣球可以拆開,可根據需要臨時選用適當的罐具)、組合式(排氣球只在排氣時連接罐具,罐具拔住之后,可以隨時取下排氣球,并可裝在其他罐具上繼續應用)。通過電動抽氣吸附,經穴電動拔罐治療儀屬此種。常見的有組合式和組裝式兩種。組合式是由玻璃喇叭筒的細頭端套一橡皮球囊構成;組裝式是裝有開關的橡皮囊和橡皮管與玻璃或透明塑料罐連接而成。外形和玻璃罐大致相同,成橢圓球形;在罐頂部兩側設有圓柱形的兩個孔,一為注入孔,一為排氣孔。在傳統火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集負壓、溫熱、磁療、電針等療法為一體的拔罐器具。負壓、溫度均可通過電流來控制,而且還可以連接測壓儀器,隨時觀測負壓情況。磁療與罐療相結合的一種拔罐用器具。用優質塑料制成罐筒,形狀為圓形,一面開口,另一部分為抽氣裝置,使用時連接罐筒。罐內凹斗放入藥液或藥末、藥片,將拔罐治療原理與藥物透皮吸收作用等相結合。T/CACM1078—2018真空罐結合稀土元素制成的發熱體進行拔罐。由罐具配用其他治療儀而成。T/CACM1078—2018附錄B(資料性附錄)不同體質人群拔罐操作方法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征。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性格隨和開朗。平素患病較少。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參照拔罐施術方法操作,無特殊注意事項。B.2氣虛質(B型)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征。肌肉松軟不實。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性格內向,不喜冒險。易患感冒、臟器下垂等病;病后康復緩慢。B.2.6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邪。參照拔罐施術方法操作,以閃罐法為主,可配合留罐,不宜走罐,拔罐強度宜輕,留罐時間宜短,5~7天一次。施術過程注意保暖,秋冬季節尤甚。施術后皮膚可能出現水泡,夏季及梅雨季節尤其明顯,注意施術后處理。B.3陽虛質(C型)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征。T/CACM1078—2018肌肉松軟不實。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性格多沉靜、內向。易患痰飲、腫脹、泄瀉等病;感邪易從寒化。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參照拔罐施術方法操作,閃罐法為主,可配合留罐,不宜走罐,拔罐強度宜輕,留罐時間宜短,5~7天一次。施術過程注意保暖,秋冬季節尤甚。施術后皮膚可能出現水泡,夏季、梅雨季節尤甚,注意施術后處理。B.4陰虛質(D型)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征。體形偏瘦。手足心熱,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從熱化。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參照拔罐施術方法操作,閃罐法為主,不宜留罐及走罐,閃罐強度宜輕,5~7天一次。B.5痰濕質(E型)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征。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膩,苔膩,脈滑。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于忍耐。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B.5.6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T/CACM1078—2018參照拔罐施術方法操作,可于背部膀胱經走罐,于相關背俞穴留罐,拔罐強度宜重,留罐時間5~10分鐘,3~5天一次。施術后皮膚可能出現水泡,夏季、梅雨季節尤甚,注意施術后處理。B.6濕熱質(F型)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容易心煩急躁。易患瘡癤、黃疸、熱淋等病。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濕重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參照拔罐施術方法操作,刺絡拔罐為主,也可進行留罐及走罐,拔罐強度適中,留罐時間5~10分鐘,3~5天一次。施術后皮膚可能出現水泡,夏季、梅雨季節及初秋尤甚,注意施術后處理。B.7血瘀質(G型)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征。胖瘦均見。膚色晦暗,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脈澀。易煩,健忘。易患癱痕及痛證、血證等。不耐受寒邪。參照拔罐施術方法操作,以刺絡拔罐為主,也可進行留罐及走罐,拔罐強度宜重,留罐時間5~15分鐘,2~3天一次。施術過程注意保暖,秋冬季節尤甚。B.8氣郁質(H型)氣機郁滯,以神情抑郁、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瘦者為多。T/CACM1078—2018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煩悶不樂,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性格內向不穩定、敏感多慮。易患臟躁、梅核氣、百合病及郁證等。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閃罐或刺絡拔罐為主,強度宜輕,可配合留罐,留罐時間5~10分鐘,3~5天一次。施術過程注意保暖,秋冬季節尤甚。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征。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形態特征;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傳性疾病者具有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征。隨稟質不同情況各異。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癥及藥物過敏等;遺傳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傳疾病如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和語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解顱、胎驚、胎癇等。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對易致敏季節適應力差,易引發宿疾。以閃罐法為主,不宜走罐、留罐,閃罐強度宜輕,5~7天一次。施術過程注意保暖,秋冬季節尤甚。施術后皮膚可能出現水泡,夏季及梅雨季節尤其明顯,注意施術后處理。有生理缺陷者,不宜拔罐。T/CACM1078—2018附錄C(資料性附錄)拔罐療法治未病推薦方案C.1預防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坐位或臥位,充分暴露肩背部皮膚。采用閃火法,取肩貞、肩髁、肩膠、天宗等穴,進行閃罐法、走罐法及留罐法操作;留罐時間5~10分鐘,以皮膚潮紅或紫紅為度。治療后用熱毛巾擦干背部,協助受術者穿好衣服。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腦卒中早期可應用拔罐療法預防肩手綜合征。可根據病情適當延長留罐時間。[GRADE1C]解釋:本規范小組共納入相關現代文獻1篇,經綜合分析,形成證據體發現,局部拔罐可降低腦卒中受術者肩手綜合征患病率。證據體質量等級經GRADE評價后,因其納入文獻設計質量不高,最終證據體質量等級為低。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文獻證據及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C.2預防慢性疲勞綜合征操作方法:受術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背部皮膚。采用閃火法,進行閃罐法、走罐法及留罐法操作。閃罐:在背部兩側膀胱經大桿至關元俞、督脈大椎至長強分別閃罐3個來回。走罐:涂少量潤滑油于受術者背部,沿督脈及膀胱經走向推罐3個來回,在背部兩側分別揉罐3次,再次沿督脈及膀胱經走罐1次。留罐:走罐后,沿受術者雙側膀胱經留罐,留罐時間5~10分鐘。治療后用熱毛巾擦干背部,協助受術者穿好衣服。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意見:拔罐預防慢性疲勞綜合征推薦以閃罐、走罐、留罐聯合應用。[GRADE1D]解釋:本規范小組共納入相關現代文獻3篇,經綜合分析,形成證據體發現,背部拔罐可降低疲勞評定量表總分(FAI)、疲勞量表總分(FS—14)。證據體質量等級經GRADE評價后,因其納入文獻設計質量、精確性不高,最終證據體質量等級為極低。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文獻證據及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C.3預防亞健康狀態操作方法:受術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背部至腰骶部皮膚。采用閃火法,進行走罐法及揉罐法操作。以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左右第1、2側線共5條縱線為走罐部位。先在背部、腰骶部涂上一層潤滑油,再用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吸住皮膚,待罐吸緊后,以手推罐,沿5條循行線上下反復走罐,再分別于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等部位各揉罐0.5~1分鐘。若受術者局部有酸、麻、脹痛或刺痛的異常感覺出現,也應于這些部位各揉罐0.5分鐘。當皮膚出現潮紅或紫紅色時則走罐結束。治療后用熱毛巾擦干背部,協助受術者穿好衣服。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T/CACM1078—2018推薦方案:拔罐預防亞健康狀態以背部督脈、膀胱經走罐為主,同時可配合局部經絡辨證取穴。無法實施走罐者,可參考留罐法。[GRADE1D]解釋:本規范小組共納入相關現代文獻3篇,經綜合分析,形成證據體發現,背部走罐可提高亞健康狀態的預防率。證據體質量等級經GRADE評價后,因其納入文獻設計質量、精確性不高,最終證據體質量等級為極低。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文獻證據及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C.4提高免疫功能操作方法:受術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背部皮膚。采用閃火法,取雙側肺俞、脾俞、腎俞等穴,進行閃罐法及排罐法操作。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伴有呼吸系統疾病者,可參照本法操作。[GRADE1C]解釋:本規范小組共納入相關現代文獻1篇,經綜合分析,形成證據體發現,背部拔罐可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受術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和CD3、CD4、CD8水平。證據體質量等級經GRADE評價后,因其納入文獻設計質量、精確性不高,最終證據體質量等級為低。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文獻證據及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C.5預防慢性疼痛發作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肢體(頸肩,腰背,四肢)常見反復疼痛部位取阿是穴;臟腑疼痛取其相應背俞穴。可采用留罐法操作,留罐時間一般為5~10分鐘。若疼痛部位面積較廣,可采用排罐法或走罐法操作,留罐時間5~10分鐘。治療后用熱毛巾擦干走罐部位皮膚,協助受術者穿好衣服。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慢性疼痛反復發作,尤其是肢體部位疼痛,采用此方法進行預防性治療。[Delphi1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采用閃火法,取大椎、肺俞、足三里等穴,進行閃罐法及留罐法操作。閃罐頻率10~30次/分鐘,操作3~5分鐘;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本方法對感冒有較好預防效果。[Delphi1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C.7預防功能性消化不良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進行T/CACM1078—2018留罐法操作。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功能性消化不良反復發作者,可應用此方法預防癥狀復發。[Delphi1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采用閃火法,取中脘、足三里、心俞、脾俞、肝俞、膽俞、腎俞等穴,進行閃罐法及留罐法操作。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各種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礙間斷發作者,可應用此方法達到預防效果。[Delphi1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采用閃火法,取天樞、中脘、足三里、豐隆、三陰交等穴及肥胖部位。肥胖部位可進行閃罐法操作,頻率10~30次/分鐘,操作3~5分鐘;余穴可進行留罐法及刺絡拔罐法操作,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痰濕、血瘀體質者可應用此方法預防肥胖。[Delphi1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坐位或俯臥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取雙側頸夾脊穴、大桿穴等穴,進行走罐法操作,于頸夾脊穴至大桿穴之間由上至下走罐,直至皮膚紅紫或出現紫紅色斑點為度。治療后用熱毛巾擦干走罐部位皮膚,協助受術者穿好衣服。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頸型頸椎病患者可依據此方法預防頸椎病發作。[Delphi1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取神闕、肺俞、肝俞、脾俞等穴,選擇中號或大號玻璃火罐用閃火法在神闕穴進行閃罐法操作,閃罐5~10次,頻率20次/分鐘。梅花針叩刺肺俞、肝俞、脾俞,以使局部皮膚潮紅、微滲血為度,選擇中號或大號玻璃火罐用閃火罐法在刺絡部位進行留罐,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T/CACM1078—2018推薦建議:慢性蕁麻疹間歇期患者,可用此方法預防或延長發作周期。[Delphi1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文獻證據及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發斑部位取穴:額部取陽白,鼻部取印堂,顴部取顴膠、四白,頰部取頰車,加天樞、足三里、肺俞、脾俞、肝俞、膈俞等穴。面部可用小號火罐進行閃罐法操作10~20次,或用小號抽氣罐留罐5分鐘。其余諸穴可采用閃罐法結合留罐法,閃罐頻率10~30次/分鐘,操作3~5分鐘,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黃褐斑初發者,可應用此方法預防病情進展。[Delphi2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弱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取河車路(始于大椎穴,止于長強穴),以及大椎穴至長強穴為長度的脊柱兩旁的3條線,即脊柱棘突連線旁開5分的第1條線,脊柱旁開1.5寸的第2條線,脊柱旁開3寸的第3條線。采用走罐法操作,每條線走罐3~5次,背部微微發紅為度。治療后用熱毛巾擦干背部,協助受術者穿好衣服。療程:每周3~4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有功能性便秘既往病史者,可應用此方法預防便秘發作。[Delphi2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弱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C.14預防腸易激綜合征復發操作方法:受術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沿后背膀胱經從大桿至關元俞進行走罐法操作。走罐3~5次后在大腸俞進行留罐法操作。留罐時間5~10分鐘。治療后用熱毛巾擦干背部,協助受術者穿好衣服。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可應用此方法預防發作。[Delphi2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弱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C.15預防腰椎間盤突出伴神經根癥狀復發操作方法:受術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用梅花針叩刺下腰部阿是穴,至皮膚微出血,再進行留罐法操作;配合病變部位所對應的夾脊穴、腎俞、大腸俞、次膠、環跳等穴進行留罐法或刺絡拔罐法操作。留罐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有腰椎間盤突出伴神經根癥狀的既往史者可應用此方法預防癥狀復發。[Delphi1IV]T/CACM1078—2018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取神闕、風門、肺俞、大椎等穴,神闕穴采用閃罐法5~10次,頻率20次/分鐘。余穴閃罐后進行留罐法或刺絡拔罐法操作。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變應性鼻炎患者在發作季節前可應用此方法預防鼻炎發作。[Delphi1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用梅花針輕叩大椎、兩側定喘、風門、肺俞、肩井、風池、大桿、心俞、脾俞、腎俞、大腸俞等穴,至局部皮膚略見潮紅,但無出血,用排罐法在叩擊穴位處留罐,也可采用刺絡拔罐法。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4周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推薦建議:哮喘患者可應用此方法預防發作。[Delphi1IV]解釋: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受術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本推薦方案出自專家共識,請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酌情使用。操作方法:受術者取合適體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皮膚。取血海、中極、關元、歸來、肝俞、腎俞、膈俞、十七椎等穴,采用留罐法或刺絡拔罐法操作。留罐時間5~10分鐘。療程:每周2~3次,月經期間暫停治療,每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推薦建議:原發性痛經患者,于月經前應用此方法,可預防痛經。[Delphi1IV]解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的行動計劃
- 推動餐飲消費增長的多元策略與實踐路徑
- 市政管網修復項目全面評估與實施方案
- 《十幾減 5、4、3、2》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 大數的認識綜合與測試教案及反思
- 寵物保健品行業發展動態與市場前景深度解析
- 制作課件專業知識薄弱
- 2024年山東高考化學試卷知識點分布
-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上冊(五線譜)第6單元《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教學設計
- Unit 2 Food and Health-Lesson 1 Lunchtime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勞務派遣服務質量保障體系
- 電焊機操作培訓課件
- 篩分機操作規程培訓
- 建行企業文化理念 服務理念
- 電氣設備安全操作培訓
- 2016-2023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31情緒管理ABC理論
- 2024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區域發展戰略教學課件
- 如何建立與客戶的信任關系
- 《建筑工程概算》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