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暑假自學課05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1、了解甲午戰爭的起因;熟練掌握《馬關條約》的內容。明確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和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2、認識到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要實施對外擴張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寶貴、鄧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強暴、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清朝腐敗無能是中國一次次被動挨打的主要原因。3、學會通過《甲午戰爭示意圖》掌握甲午戰爭中的重要戰役和英雄事跡,培養識圖能力。通過分析三國干涉還遼和門戶開放的內容理解其實質,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歷史史實的能力。一、甲午中日戰爭1、導火索: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2、時間:1894--1895年★★★3、過程:(1)1894年9月,平壤丟失,左寶貴犧牲?!铩铩铩?2)1895年9月,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海面激戰,史稱“黃海海戰”,鄧世昌殉國(“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功足壯海軍威?!?。★★★★★(3)日軍擊敗徐邦道占領旅順后,發動了旅順大屠殺。★★★(4)1895年,威海衛被圍,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部下投降,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铩铩?北洋軍隊的全軍覆滅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4、結果:簽訂了《馬關條約》(1)核心內容:①割地: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②賠款:2億兩白銀;★★★③通商: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經濟侵略方式發生變化:由商品輸出變為資本輸出)(2)影響:使外國侵略勢力進-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覺醒。★★★★★5、瓜分中國的狂潮1、俄國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向中國索取3000萬兩白銀“贖遼費”。★★★此后,列強掀起了①爭奪利權:②強租海港:③瓜分“勢力范圍”★的瓜分中國的狂潮?!铩铩?、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貿易機會均等)?!铩铩铩伴T戶開放”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铩锟键c一: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經過例1.下表所示是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東北某些民眾的抗日言論和抗日事跡。這從側面反映出當時()A.民眾是抗擊日本侵略的主力B.東北人民對清政府的擁護C.抗日活動沉重打擊了侵略者D.國人誓死不屈的愛國精神[知識點]甲午戰爭的背景、經過[答案]D[詳解]從所給的材料可以看出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民眾的抗日言論和事跡中,人民自己出資,遼陽等地民眾自主團結抗日,金州閻世開的誓死如歸,不愿屈服的精神,可以看出國人為反抗日本誓死不屈的愛國精神,D項正確;從所給的材料能反映人民為抗日出錢、出力以及視死如歸的精神,無法得出民眾是抗擊日本侵略的主力,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民眾的對日態度和做法,體現不出東北人民對清政府的擁護,排除B項;材料只是反映了民眾的抗日活動,沒有體現抗日的結果,排除C項。故選D項??键c二:馬關條約、瓜分狂潮例2.1894年6月中旬,朝鮮內部局勢趨穩,清政府建議中、日兩國軍隊同時撒出朝鮮,日本拒絕,并在內閣會議上通過所謂“日中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方案”。后來據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回憶說:“我假借這個好題目,或能調和已經一度惡化的中日兩國關系,萬一不能調和,則毋寧索性借此時機促其破裂?!鄙鲜霾牧现饕从沉?)A.清朝軍隊退出朝鮮B.中日關系開始破裂C.朝鮮已淪為殖民地D.日本蓄意挑起戰端[知識點]甲午戰爭的背景、經過[答案]D[詳解]從“我假借這個好題目,或能調和已經一度惡化的中日兩國關系,萬一不能調和,則毋寧索性借此時機促其破裂?!笨芍诔r內部局勢趨于穩定時,日本拒絕了清政府提出的中日軍隊同時撤出朝鮮的建議,并假借名目,蓄意挑起戰端,D項正確;朝鮮局勢趨于穩定后,清政府建議中日兩國軍隊同時撤出朝鮮,遭到日本拒絕,因此,“清朝軍隊退出朝鮮”,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內容,排除A項;“中日關系開始破裂的說法與題干“或能調和已經一度惡化的中日兩國關系”不符,排除B項;題干材料中并沒有相關內容能反映朝鮮已經淪為殖民地,排除C項。故選D項。1.(2022,云南)甲午中日戰爭中,導致清軍北洋艦隊全軍覆滅的戰役是()A.威海衛戰役B.黃海海戰C.平壤戰役D.旅順戰役[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午海戰中的威海衛戰役,導致清軍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甲午中日戰爭結束,故A項正確;甲午戰爭中的黃海海戰,北洋艦隊致遠管帶鄧世昌率領全部將士在黃海大戰中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在戰斗中,鄧世昌與二百名戰:土壯烈犧牲,排除B項;平壤戰役發生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是在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之前,排除C項;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旅順戰役,導致旅順失陷,日本人制造了旅順大屠殺,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甲午戰爭中,威海衛戰役導致清軍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宣告洋務運動破產。本題主要考查威海衛戰役的影響,注意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2.(2022,通遼)中日《馬關條約》規定: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這一條款的實施()A.破壞了中國的關稅主權B.有利于列強對中國資本輸出C.加重了清政府的財政危機D.阻止了其他列強在中國開設工廠[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答案]B[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規定,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這個條款表明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B符合題意;《南京條約》就已經破壞了中國的關稅主權,排除A;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與加重了清政府的財政危機無關,排除C;“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并不能阻止了其他列強在中國開設工廠,相反其余列強也同樣獲得了此項權利,排除D.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馬關條約》的內容以及影響,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3.“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空前的勝利,它把中國歷史劃開了兩個時代,在今天以前,是我們屈辱悲苦的黑暗時代,自今天起,將是我們富強康樂自由平等的光明時代。……中國五十年級東北十四年的大恥,今日得以昭雪?!蔽闹小翱涨暗膭倮?、“中國五十年”及“東北十四年的大恥”分別是指()A.南京解放、《南京條約》、九一八事變B.南京解放、《辛丑條約》、七七事變C.抗戰勝利、《馬關條約》、九一八事變D.抗戰勝利、《馬關條約》、七七事變[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九一八事變[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材料“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空前的勝利”是指抗戰勝利,結合所學可知,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根據材料“中國五十年及東北十四年的大恥”結合所學可知,抗日戰爭勝利是在1945年,50年前是1895年,14年前是1931年,因此中國五十年的大恥是指《馬關條約》,東北十四年的大恥是指九-八事變,C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南京解放是1949,打敗國民黨統治,是內部矛盾,與“中華民族歷史上空前的勝利“不符,排除AB項;七七事變是在北京爆發的,不是“東北”,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扎實掌握抗戰期間的重要歷史事件及影響。4.(2022,濱州)下側《時局圖》是中國近代時事漫畫的杰作。出現圖中時局的國內外背景是()A.《南京條約》的簽訂和日本明治維新B.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美國內戰C.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D.《馬關條約》的簽訂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答案]D[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時局圖》把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后)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豆剖的嚴重危機,及時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們面前,起到了警示鐘的作用。漫畫中熊代表俄羅斯,犬代表英國,蛤蟆代表法國,鷹(即鵜)代表美國,太陽代表日本,香腸代表德國。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國已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的歷史現實。它創作的背景是《馬關條約》的簽訂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D符合題意;期三項與《時局圖》創作背景時間不符,ABC不符合題意;[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列強瓜分中國時的社會背景,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1.在歷史學習中,要正確區分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馬關條約》的簽訂,達到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領土的野心。B.德國強租膠州灣,將山東劃為“勢力范圍”C.英國強租九龍、威海衛,將長江流域劃為"勢力范圍”D.美國向英、俄等國提出“門戶開放”的照會,得到各國同意[知識點]馬關條約、瓜分狂潮[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而《馬關條約》的簽訂,達到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領土的野心顯示出了《馬關條約》的產生的影響,所以屬于歷史解釋,A項正確;德國強租膠州灣,將山東劃為“勢力范圍”屬于歷史事實,排除B項;英國強租九龍、威海衛,將長江流域劃為“勢力范圍”屬于歷史事實,排除C項;美國向英、俄等國提出門戶開放"的照會,得到各國同意屬于歷史事實,排除D項。故選A項。2.1895年,文章《救亡決論》里提出了“救亡”一詞。金沖及教授在《中外日報》中也指出:“我們在以前還講什么自強、求富,現在別再講那些門面話了,倒不如直截了當地講救亡?!辈牧现饕从沉?)A.清政府的腐朽統治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中國軍民頑強抵抗D.甲午中日戰爭使民族意識逐漸增強.[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及影響[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895年”、“我們在以前還講什么自強,求富,現在別講那些門面話了,倒不如直截了當地講救亡”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中國人民族意識開始逐漸增強,導致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掀起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圖存運動,故D符合題意;材料內容描述說明的是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開始掀起了救亡圖存運動,材料并未直接描述和體現清王朝的統治狀況,故A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爆發于1911年,與材料內容時間不符,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內容描述說明的是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開始掀起了救亡圖存運動,與頑強抵抗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于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馬關條約》。它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3.近代以來,臺灣與大陸的關系經歷了分離到統一再到分離的過程,這一過程與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關()①《馬關條約》簽訂②中華民國建立③抗日戰爭勝利④渡江戰役勝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抗日戰爭的勝利,放戰爭勝利的原因[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臺灣和祖國大陸分離,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臺灣回歸祖國懷抱,1945年渡江戰役的勝利,國民黨敗退臺灣,就造成了現在與祖國大陸的分離,②中華民國建立與臺海關系無關,排除含有②項的AB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馬關條約》、抗日戰爭勝利、解放戰爭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4.“再現歷史場景,弘揚民族精神”是歷史影視劇的主題,若要再現民族英雄鄧世昌率領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悲壯場景,應該選擇的素材是()A.黃海戰役B.平壤戰役C.威海衛戰D.遼東戰役[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材料關鍵信息“民族英雄鄧世昌率領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海面也展開激戰。北洋艦隊將士在戰斗中奮勇殺敵,重創日艦。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在艦身嚴重受損、彈藥將盡之際,下令開足驢,沖向日艦吉野號,準備與敵人同歸于盡,不幸被敵人炮彈擊中,200余名將士壯烈殉國。此次海戰,北洋艦隊損失較大,但主力尚存??上鸷罄铠櫿旅钆炾牰氵M威海衛軍港,不許出海迎敵,日軍趁機奪取了制海權。A選項正確;平壤戰役中犧牲的民族英雄是左寶貴,B選項錯誤;威海衛戰役中犧牲的是丁汝昌,C選項錯誤;遼東戰役中犧牲的是徐邦道,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相關史實。需要理解材料并重點掌握黃海海戰的相關知識點。5.“……條約簽訂之日是臺灣遭日本侵占統治的悲情歲月的開始,也是臺灣人民堅決奮起,對日本軍國主義進行不間斷抗爭的開始。”下列內容與材料中的“條約”有關的是()①割讓臺灣②)開放沙市、重慶等地③鐵路要線允許列強駐軍④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條約簽訂之日是臺灣遭日本侵占統治悲情歲月的開始”,由此可以判斷,這是甲午戰爭后簽訂的《馬關條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內容,割讓臺灣島給日本,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選項①②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而選項③鐵路要線允許列強駐軍是《辛丑條約》內容,可排除,因此只有選項①②④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屬于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只要學生熟練掌握教材知識,即可回答好本題,難度較小。6.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能體現這種民族精神的是()①林則徐②道光③左宗棠④鄧世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知識點]左宗棠收復新疆,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林則徐禁煙運動[答案]C[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了民族尊嚴;左宗棠收復新疆,打擊了俄國的侵略氣焰;鄧世昌在甲午戰爭中,與敵艦同歸于盡,展現了中國人民反抗的決心和勇氣;①③④正確,C符合題意;道光帝是清朝的皇帝,與題干內容無關,②不符合題意,排除ABD;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的反抗英雄。難度適中,理解材料,掌握中國近代的民族英雄即可作答。7.2015年,“丹東一號”清代沉船水下考古調查項目入選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水下考古發現大量遺物,證明這艘沉船是在黃海海戰中沉沒的北洋水師致遠艦。在這次海戰中犧牲的“致遠”艦管帶是()A.丁汝昌B.林永升C.鄧世昌D.左寶貴[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答案]C[解析][分析]據“黃海海戰”“致遠艦”可知,在這次海戰中犧牲的“致遠”艦管帶是鄧世昌,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主要戰役有平壤戰役、黃海海戰、大連旅順之戰、威海衛戰役等。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沖撞日艦,幸壯烈殉國。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勇于斗爭、不怕犧牲的民族氣節和斗爭精神,C項正確;丁汝昌北洋水師提督,排除A項;林永升北洋水師將領,排除B項;左寶貴在中日甲午戰爭平壤戰役犧牲,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內容和影響。8.漫畫針砭時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歷史真相。如圖是1895年英國諷刺雜志“PUNCH"刊登的一幅名為《“巨人”中國與“殺手”日本》漫畫。下列選項與此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直接相關的是()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答案]C[解析][分析]由“1895年,《‘巨人’中國與‘殺手’日本》”結合所學,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可知,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是《馬關條約》。C項符合題意;A項是在1842年簽訂,排除;B項是在1860年簽訂,排除;D項是在1901年簽訂,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馬關條約》的相關史實。9.某同學梳理了近代一場戰爭的過程:平壤戰役→黃海海戰→遼東半島戰役→威海衛戰役,由此判斷這場戰爭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答案]C[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平壤戰役、黃海海戰、遼東半島戰役、威海衛戰役是甲午中日戰爭期間的四大戰役,左寶貴在平壤戰役壯烈犧牲,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遼東半島戰役,日軍制造了旅順大屠殺,威海衛戰役,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滅,C符合題意;其它項與材料無關,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甲午中日戰爭,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10.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指出:甲午戰敗“成中國之巨禍”,中國的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也因此而開始。這是近代百年的一個歷史轉機。對上述材料中關于甲午戰敗影響論述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給中華民族帶來嚴重的民族危機B.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甲午戰敗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統治D.甲午戰敗刺激了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及影響[答案]C[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史上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的戰敗,簽訂《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給中華民族帶來嚴重的民族危機,刺激了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皯饠≡从谇逭母嘟y治”屬于戰爭戰敗的原因,不是影響,C符合題意;其它項與材料無關,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甲午中日戰爭,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材料分析題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各國在華強租海灣和劃分“勢力范圍”情況表(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所反映出的現象因為哪個條約的簽訂?(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個觀點,結合材料和所學的中國近代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知識點]馬關條約、瓜分狂潮[答案](1)《馬關條約》。(2)示例一:觀點: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加劇了中國的民族危機。論述: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其危害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紛紛在華設廠,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時也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列強紛紛強租海港和劃分勢力范圍,使中國進一步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中華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結論: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和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使清朝腐朽不堪的本質徹底暴露,也喚醒了空前的民族意識。觀點E,馬關條約的簽訂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詳解](1)根據材料“各國在華強租海灣和劃分勢力范圍情況表”,結合所學可知,《馬關條約》簽訂,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紛紛劃分勢力范圍。(2)根據上述材料,甲午戰敗后,《馬關條約》簽訂,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紛紛劃分勢力范圍,表明甲午戰敗后民族危機加強。因此觀點是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加劇了中國的民族危機。第二步進行論述,重點闡述《馬關條約》簽訂的內容、危害以及引發的后果,論述: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其危害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紛紛在華設廠,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時也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列強紛紛強租海港和劃分勢力范圍,使中國進一步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中華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最后結論進行升華,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和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使清朝腐朽不堪的本質徹底暴露,也喚醒了空前的民族意識。1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894年9月17日北洋艦隊將領丁汝昌率艦隊護送運兵船返航時,在黃海大東溝海面突遏日本艦隊襲擊,丁汝昌下令應戰。中國“致遠”號、“經遠”號在管帶鄧世昌、林永升指揮下,奮勇作戰,并以受傷之艦撞擊敵主力艦“吉野”號,直至戰艦沉沒。此役激戰五小時,參戰軍艦各十二艘。日本艦隊五艘遭重創,死傷六百余人,中國艦隊損失六艘,死傷千余人。材料二:中國的確把一支軍隊送上了戰場,但我們要對比的是一支用釘耙(松土的一種農具)武裝起來的軍隊和一支拿來福槍上陣的軍隊,這也正是當前中國國民與日本國民之間的真實反差。——1894年7月17日英國(泰晤士報)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謀雜派以及中圖內地沾及寄存棧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至應享優例豁除,亦莫不相同。材料四:據統計,日本通過甲午戰爭所得的賠款及財物,總計約合庫白銀3.6億兩,折合日幣5.1億元。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其數目是日本實際軍營支出的3.4倍,也是日本當時全國年度財政總收入的6.4倍,1894到1904年,日本公司數從2844家增加到8895家。賠款中80%投入到工業建設和購置軍備,特別是重工業。材料五:在甲午戰爭以后,德國人便利用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山東被殺害的事件,占領了膠州灣,并迫使中國政府將其出租給德國,租期99年。沙俄迫使中國簽約,攫取了租借旅順與大連23年的權利,同時獲取權利從中東鐵路(千線)修建一條南禹鐵路抵達這兩個港口。英國不甘落后于德、俄兩圖,租借了威海衛,為期25年:租借了展拓的九龍新界,為期99年;此外它還從清政府取得不將長江流域讓與他國的保證,使這一地區成為英國的勢力范圍。日本得到了不將福建割讓與其他國家的同樣保證。法國以99年為期租借了廣州灣,并在云南與兩廣地區建立了它的勢力范圍。——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材料一講述的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哪次戰役?(2)根據材料二回答,對中國軍隊的慘敗,西方的看法是什么?(3)結合所學,材料三的內容反映出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根據材料四,回答甲午戰爭對日本的影響是什么?(5)根據材料五,甲午戰爭后列強侵略中國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知識點]甲午戰爭的背景、經過馬關條約、瓜分狂潮[答案](1)黃海海戰。(2)中國武器落后。(3)由商品輸出轉變為資本輸出。(4)促進日本經濟(工業)發展。(5)租借土地。[詳解](1)由材料一“1894年9月17日北洋艦隊將領了汝昌率艦隊護送運兵船返航時,在黃海大東溝海面突透日本艦隊襲擊,丁汝昌下令應戰。中國“致遠”號,“經遠號在管帶鄧世昌、林永升指揮下,奮勇作戰,并以受傷之規撞擊敵主力艦“吉野”號,直至戰艦沉沒。此役激戰五小時,參戰軍艦各十二艘。日本艦隊五艘遭重創,死傷六百余人,中國艦隊損失六艘,死傷千人?!辈⒔Y合所學可知,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海面展開激戰。北洋艦隊將士在戰斗中奮勇殺敵,重創日艦。致遠艦管代鄧世昌在艦身嚴重受損、彈藥將盡之際,下令開足馬力,沖向日艦“吉野號",準備與敵人同歸于盡,不幸被敵人炮彈擊中,200余名將士壯烈殉國。此次海戰,北洋艦隊損失較大,但主力尚存。由材料二“中國的確把-支軍隊送上了戰場,但我們要對比的是一支用釘把(松土的一種農具)武裝起來的軍隊和一支拿來福槍上陣的軍隊,這也正是當前中國國民與日本國民之間的真實反差,可知,西方認為中國武器落后是導致軍隊慘敗的主要原因。由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以及中國內地沾及寄存棧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體辦理;至應享優例豁除,亦莫不相同?!安⒔Y合所學,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輔變為以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4)由材料四,并結合所學可知,中日甲午戰爭,對于近現代日本的發展具有關鍵轉折性的影響。日本的軍事實力在大量賠款和貸款的支持下大踏步發展。同時,由于戰爭勝利,軍部在政壇的影響越來越大,日本開始軍政府化。從經濟上說,由于日本原來的市場狹小,到甲午戰爭之前,國內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狀態,甲午戰爭的勝利帶來了大量資金,同時開辟的口岸打開了龐大的中國市場,使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大發展,促進日本經濟的發展。(5)由材料五“占領了膠州灣,并迫使中國政府將其出租給德國,租期99年。沙俄迫使中國簽約,攫取了租借旅順與大連23年的權利。同時獲取權利從中東鐵路(干線)修建一條南禹鐵路抵達這兩個港口。英國不甘落后于德。俄兩國,極借了威海衛,為期25年;租借了展掘的九龍新界,為期99年;此外它還從清政府取得不將長江流域讓與他國的保證,使這一地區成為英國的勢力范圍。日本得到了不將福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微生物檢驗技師考試資格評估試題及答案
- 玻璃行業國際標準與認證流程考核試卷
- 畜牧業品牌推廣與市場渠道建設考核試卷
- 潛水裝備材料科學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復習建議試題及答案
- 老舊溫室復耕方案范本
- 2025年金屬非金屬礦山提升機操作證考試題及答案
- 石膏在隔音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疾病預防控制與醫療廢棄物處理規范考核試卷
- 云母制品在農業領域的創新應用考核試卷
- 2025年杭州市高三英語4月二模質檢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養老院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結項鑒定審批書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件
- 2025年03月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北京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公開招聘8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預防觸電知識培訓
- 中藥煎藥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 國開2025年《會計政策判斷與選擇》形考任務1-9答案
- 京瓷哲學學習與應用課件
- 2025年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新版
-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2課時)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