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文化常識專題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文學文化常識專題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文學文化常識專題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文學文化常識專題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文學文化常識專題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學文化常識統編教材八年級下冊專題復習一、考點分析文學常識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但考查的重點是與重要文學作品有關的內容,一般出自課下注釋,多考查時代國別、風格流派、地位評價、文章體裁、題材人物、作家作品、字號稱呼、文體特點等。注意課下注釋,弄清楚一些常見作家的作品、風格流派、寫作特點等。要時時關注相關的文化常識專有名詞,通過查字典、找資料等方式識記這些文化常識的具體內容,并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識內容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加以整理。復習備考文學常識要做到——二、復習策略1.加強對重點篇目有關作者、寫作背景、篇目名稱、主要內容概括、主題思想等相關知識的梳理;2.利用時間、國別、體裁等穿針引線加強識記。3.抓住典型的文學樣式、文學體裁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等常識展開復習。三、文學文化常識梳理(一)教材中的特殊文體1.信天游信天游,也叫“順天游”,是流行于陜北的一種民歌。其形式通常為兩行一節,上下句押韻,一節一韻,詩行錯落有致,節奏自由。有的一節表達一個簡單獨立的意思,有的幾節構成一組,表達比較復雜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來抒情,亦可敘事;多運用比興手法,貼切、自然,增強了詩的音樂性;聯想豐富,感情深切。2.散文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又指結構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貫穿全文的線索。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情感體驗。3.說明文(1)說明文概念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實用性文體。它通過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性質、種類、關系等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等能有科學的認識。(2)說明文分類按說明對象分: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按語言風格分:平實說明文、生動說明文按說明特點分:自然科學說明文、社會科學說明文事物說明文:介紹事物的形態、構造、類別、特點、功能等。說明對象往往是具體的事物,解答的是“是什么”的問題。比如《蘇州園林》事理說明文:解釋事物的含義、原理、關系、演變等。對象往往是抽象的事理,解答的是“為什么”的問題。說明對象說明對象的特征對說明對象的特征進行具體說明說明文學習的流程與方法——說明文六個知識點的整合說明文的分類說明的順序說明的方法說明文的結構說明文的語言①②③④⑤⑥4.科普作品科普作品,又稱“科普著作”“科學小品”,它是一種以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作品所述內容具有一定的學科專業性和一定的娛樂性、普及性、可讀性和通俗性。這類作品在陳述專業科學知識時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嚴謹性,允許適當地虛構作品情節、人物、環境等等,以增強可讀性。5.“記”記,一種不定體,作者對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事物有所感受,寫出來都可以叫記。一類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一類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生發出情理,卒章顯志。敘事:《桃花源記》;說明:《核舟記》;寫景:《小石潭記》;言志:《岳陽樓記》。

演講詞也叫演說詞,是指在公眾場合就某一問題或某一事件等公開發表自己見解的講話文稿。

它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可以用來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表達主張、見解等。演講詞是以“寫”來體現“說”的藝術的,因此,與其他文體相比,演講詞具有鮮明性、鼓動性、針對性和啟發性等特點,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等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情感上產生共鳴。6.演講詞常見的演講結構一:黃金圈結構常見的演講結構二:總分總結構常見的演講結構三:金字塔結構

游記,是散文的一種,指記述游覽經歷的文章。游記以敘述為主兼用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具有形式靈活、文情并茂的特點。它的選材內容非常廣泛,凡舉山川景物、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社會生活,無不可以成為游記的題材。

游記包括三個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蹤)、所見(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風貌)、所感(作者由所見所聞而引發的所思所想)。所至是骨骼;所見是血肉;所感是靈魂。無骨不立,無肉不豐,無魂不活。因此,三個要素缺一不可,構成一個完整的格局。7.游記8.說“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說”的語言通常簡潔明了,寓意深刻,說理透徹。通常采用以小見大的方法,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講究文采,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近。如《愛蓮說》《馬說》等。9.歌行體歌,即能唱的詩。歌行體古詩是古代詩歌體裁之一,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種古詩,講究押韻,朗朗上口,體現“歌”的特點;句子長短相間,頓挫相諧,有“行”的動感。篇幅可短可長,聲律、韻腳較自由,句式靈活多七言。如白居易的《長恨歌》,杜甫的《兵車行》。10.新樂府:指不沿用舊樂府標題而另立新題,且不同于舊樂府可以配樂歌唱的一類樂府詩。始創于初唐,至李白、杜甫有較大發展,杜甫的《兵車行》、《麗人行》等均屬此類。中唐白居易、元稹倡導新樂府運動,確定了新樂府的名稱。白居易所作《新樂府》五十首,多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其形式采用樂府歌行體,以七言為主,交錯運用五言、三言等句式,節奏多變。1.下列文學或文化常識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大雁歸來》一文選自《沙鄉年鑒》,作者利奧波德,美國生態學家,“土地倫理”就是他提出來的。《大雁歸來》是一篇事物說明文。B.《回延安》一詩用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信天游這種形式最大的特點是曲調淳樸、高亢、悠長;三句一節;地方色彩,即物起興。.C“記”是一種古代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作者的感情和主張,如《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核舟記》。D.白居易創作的“舊樂府詩”,要求詩歌的形式與內容統一,表達直切順暢,讓人容易接受。達標檢測【答案】C【解析】A.《大雁歸來》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選項錯誤;B.信天游兩行一節;極富地方色彩,選項錯誤;C.白居易創作的是“新樂府詩”。2.下列對相關文體知識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A.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時間順序多用于介紹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制作工序等:空間順序常用于介紹建筑物或物品;而邏輯順序則常用于介紹事理。B.“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性文體,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長,跟現代的雜文頗為相似,如《愛蓮說》《馬說》等。C.律詩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頸聯,第三聯為頷聯,第四聯為尾聯。D.演講稿的語言可以有不同的風格,或莊重嚴肅,或輕松活潑,但應盡可能口語化、大眾化。C3.下列文學或文化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邏輯順序是介紹事理時通常采用的順序,如《恐龍無處不有》,用在南極發現恐龍這一事實佐證“板塊構造”理論,就采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順序。B.《大自然的語言》和《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均運用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前文闡述物候、物候學與農業生產的關系,后文闡述不同學科之間的緊密相連。C.不同的演講者有屬于自己不同的風格。顧拜旦的《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用詩歌般的語言闡述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丁肇中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語言幽默風趣,深受聽眾歡迎,并頻頻獲得觀眾笑聲。D.游記是一種內容豐富、形式自由的文體。《一滴水經過麗江》采用第一人稱和擬人的手法,從一滴水這個獨特的視角,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集歷史、人文、地理等于一體的美麗畫卷;《壺口瀑布》作者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立足點是“河心”,先寫水,后寫石,視角反復轉換。【答案】C【解析】C.有誤,應該是:王選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風趣幽默,深受聽眾歡迎,并頻頻獲得觀眾笑聲;丁肇中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準確嚴謹。01社戲1.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魯迅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2.社戲是中國農村舉行迎神賽會或歲時節慶時所演的戲,在江南尤為盛行。“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戲”。簡單地說,凡一村或幾村合伙出錢,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戲便是“社戲”。3.戲曲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4.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二)教材中的《文學文化常識》逐課梳理02回延安1.《回延安》選自《賀敬之詩選》。作者賀敬之,現代著名革命詩人、劇作家。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聲歌唱》《雷鋒之歌》等。出版有詩集《放歌集》《并沒有冬天》《朝陽花開》等。1945年,他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2.《回延安》采用陜北“信天游”的格式。信天游,也叫“順天游”,流行于陜北的一種民歌,章法上:兩句一節,節數不定。韻律上:節內押韻。語言上:七言為基本句式,可長可短,靈活自由。藝術上:多用比興手法。往往是上句旨在比興,下句道出本意。03安塞腰鼓1.劉成章,當代詩人、散文家。散文集《羊想云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2.安塞腰鼓是陜北的漢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04燈籠《燈籠》選自《吳伯簫散文選》,作者吳伯簫,原名熙成,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其作品主要收在《羽書》《煙塵集》《忘年》等文集中。05大自然的語言1.竺可楨,字藕舫,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他一生在氣候變遷、物候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都很高,是中國物候學的創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學》(合著)、《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等。2.課文《大自然的語言》根據《科學大眾》1963年第一期《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改寫。3.農諺: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中長期生產實踐里總結出來的經驗。0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阿西莫夫,美國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圣經”。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云終身成就大師獎。他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被稱為“現代機器人學的基石”。07大雁歸來作者:奧爾多·利奧波德,美國作家,生態學家,土地倫理學家,被譽為“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生態倫理之父”。《大雁歸來》收錄于《沙鄉年鑒》,該書記錄了作者對自然界中各種生命之間彼此折射輝映的親知和體悟。文筆優美,思想深邃,被譽為“綠色圣經”。08時間的腳印作者:陶世龍,科普作家。參與主編了《科普創作》《科技寫作》《科普創作概論》等。09桃花源記1.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詩人,號“五柳先生”,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其詩多描繪田園風光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2.記:古代的一種散文體裁,可分為碑記、游記、雜記、傳記。游記,用來記敘旅途見聞和某地政治生活、社會面貌、風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勝古跡等。3.年齡稱謂:黃發垂髫:黃發,舊說是長壽的特征,用來指老人。垂髫,三四歲至七八歲的兒童,泛指幼年。拓展:(1)襁褓(qiǎnɡbǎo):未滿周歲的嬰兒。(2)孩提:二至三歲的兒童。(3)始齔:剛剛換牙,指七八歲。例: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八上23課《愚公移山》)(4)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泛指童年。(5)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09桃花源記(6)及笄:女子十五歲。(7)束發:男子十五歲,泛指青少年。(8)舞象:舞象之年是一個漢語成語,是古代男子15歲-20歲時期的稱謂,是成童的代名詞。(9)冠、加冠、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發戴帽)儀式,表示已經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例:①丈夫之冠也。(八上22課《富貴不能淫》)②既加冠。(九下11課《送東陽馬生序》)(10)而立之年:三十歲。例:三十而立。(七上11課《〈論語〉十二章》)(11)不惑之年:四十歲。例:四十而不惑。(七上11課《〈論語〉十二章》)(12)知命、知天命:五十歲。例:五十而知天命。(七上11課《〈論語〉十二章》)(13)花甲、耳順之年:六十歲。例:六十而耳順。(七上11課《〈論語〉十二章》)(14)古稀:七十歲。(15)耄耋(màodié):八九十歲,指高壽,老年。例:今雖耄老,未有所成。(九下11課《送東陽馬生序》)(16)期頤(qīyí):一百歲。10小石潭記1.選自《柳河東集》,原題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永州八記”是其被貶后借山水游記抒寫胸中抑郁的八篇游記的合稱。2.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人稱之為“柳河東”“河東先生”。3.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11核舟記1.《核舟記》選自清朝人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學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2.關于蘇軾游赤壁: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誣以詩誹謗朝廷,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官職。蘇軾到任后,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磯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等著名作品,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12《詩經》二首1.《詩經》:先秦時叫作《詩》或《詩三百》,到了漢代被奉為經典,尊稱為《詩經》,列為“五經”之一(“五經”指的是《詩》《書》《易》《禮》《春秋》,這五部書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獻,也是我國古代儒家的主要經典。)。《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分為風、雅、頌三類。“風”又叫“國風”,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雅”是正統的宮廷樂歌,用于宴會的典禮;“頌”是祭祀樂歌,用于宮廷宗廟祭祀。《詩經》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使用賦、比、興的手法。風、雅、頌、賦、比、興合成“六義”,是古人對《詩經》藝術經驗的總結。2.《關雎》選自《詩經·周南》,《蒹葭》選自《詩經·秦風》13最后一次講演1.聞一多,本名聞家驊,字友三,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七子之歌》。代表作品有《紅燭》《死水》《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作品主要收錄在《聞一多全集》中。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2.演講詞:也叫演說詞,常在各種大型的群眾集會或較為隆重的場合使用,而且講話人所講的都是些較為重大的問題或是講話人就某個專門問題進行的論述。演講詞具有宣傳、鼓動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演講詞有三種類型:①敘事型、②說理型、③抒情型。其特點主要有:①針對性、②鮮明性、③條理性。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選自《瞭望》,有改動。是作者1919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情系中華”大會上發表的演講。作者:丁肇中,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1.選自《在北大聽講座(第1輯):思想的聲音》。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學的演講。原題為《我一生中的八個重要抉擇》,這里節選的主要是第六個抉擇的部分。有改動。2.王選(1937—2006),江蘇無錫人,生于上海,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被譽為“當代畢昇”。2002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他領導研制成功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我國新聞出版業普及推廣中文計算機排版做出了重大貢獻。16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1.皮埃爾·德·顧拜旦,法國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創始人,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1928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有著名詩作《體育頌》。本文是他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大會上發表的演講。2.關于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運動是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指導下,以體育運動和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慶典——奧運會為主要活動內容,促進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道德全面發展,溝通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奧林匹克精神,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社會運動。奧林匹克運動會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征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格言、會徽、獎牌、吉祥物等,這些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形象地體現了奧林匹克理想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內涵。奧林匹克五環標志,它由5個奧林匹克環套接組成,有藍、黑、紅、黃、綠5種顏色。五環的含義是象征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見。17壺口瀑布1.《壺口瀑布》選自《梁衡文集》,作者梁衡,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曾榮獲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眾多獎項。代表作品有《沒有新聞的角落——一個記者的內心獨白》《新聞綠葉的脈絡》《新聞原理的思考》等。2.游記,是對旅行進行記錄的一種文體,現在也多指記錄游覽經歷的文章。游記三要素:所至,所見,所感。18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選自《藏北游歷》,作者馬麗華,女作家。一級作家、編審。著有長篇報告文學《青藏蒼茫——青藏高原科學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終極風景》《西藏之旅》《走過西藏》等。被譽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19登勃朗峰《登勃朗峰》選自《遠處的青山》。作者馬克·吐溫,美國作家、幽默大師,19世紀后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之一。代表作品有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百萬英鎊》等。20一滴水經過麗江《一滴水經過麗江》作者是阿來,藏族,當代著名作家,2000年,年僅41歲的阿來憑借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成為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代表作品有《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等。2016年10月,他憑借作品《蘑菇圈》獲得第四屆郁達夫小說中篇小說獎。21《莊子》二則1.《<莊子>二則》選擇《莊子集釋》,莊子,名周,宋國蒙人,戰國時期哲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老莊”。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其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2.《莊子》亦稱《南華經》,是莊子及其后學的著作,道家經典之一,現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3.《北冥有魚》就選自《莊子》的《逍遙游》。《逍遙游》是《莊子》中的第一篇,在全書中占有特殊地位。22《禮記》二則1.《<禮記>二則》選自《禮記正義》,《禮記》,又名《小戴禮記》,是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學家戴圣編纂的。《禮記》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禮儀,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禮記>二則》中《雖有嘉肴》運用“類比”的方法,論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大道之行也》則運用了“對舉”的手法,闡明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天下為公”的愿望。2.漢代開始,把《詩》《書》《易》《禮》《春秋》稱為“五經”。唐代把《周禮》《禮記》《儀禮》《公羊傳》《穀梁傳》《左傳》與《詩》《書》《易》稱為“九經”。唐文宗刻石經,將《孝經》《論語》《爾雅》列入經部,宋代又將《孟子》列入,這十三部儒家經典,稱為“十三經”。23馬說1.《馬說》選自《韓昌黎文集校注》,這是作者《雜說》四篇中的第四篇。2.韓愈:字退之,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詩與孟郊齊名,并稱“韓孟”。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2.說:古代一種議論性的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跟現代雜文相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3.伯樂:本名孫陽,字伯樂,春秋時秦國人,擅長相馬。4.古代度量單位: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一百二十斤為一石。斛:容量單位,五斗為一斛。鈞: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錙、銖: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如:錙銖必較: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跬:長度單位,半步為跬。(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仞: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為一仞。(太行王屋二山,高萬仞)舍:長度單位,古代行軍時以三十里為一舍。(退避三舍:主動退讓九十里)尋: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飛來山上千尋塔)24唐詩三首1.《唐詩三首》中《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選自《杜詩詳注》。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后世稱之為“杜工部”,其詩風沉郁頓挫,他的很多詩篇都反映了“安史之亂”后唐朝由盛及衰的歷史面貌,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人被稱為“詩圣”。與李白合稱“李杜”。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2.《賣炭翁》選自《白居易集》,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唐代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1.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戰國時期的詩歌305篇,這些詩歌按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B.莊子是戰國時期哲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一書是莊子及其后學的著作,特色是善于運用寓言故事說理,想想雄奇瑰麗。C.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記》作于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期間,這一時期他所寫的山水游記統稱“永州八記”。D.“世外桃源”“不為五斗米折腰”等,表現了陶淵明遠離社會黑暗、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答案】A【解析】《詩經》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達標檢測2.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賣炭翁》是白居易創作的組詩《新樂府》中的一首。所謂“新樂府”,是相對古樂府而言的,就是以自創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B.《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期,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根據目睹的現實寫的“三吏三別”組詩中的一首。C.《莊子》一書是莊子及其后學的著作,現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哲學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D.韓愈,字退之,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C【解析】C.莊子,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3.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其筆下的《桃花源記》所描繪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會。B.《詩經》又稱《詩三百》,為“五經”之一。它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C.《賣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劉禹錫并稱“劉白”。D.《小石潭記》的作者柳宗元,又稱柳河東、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答案】B【解析】B.“是我國詩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有誤。改為: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4.下列對相關文本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惠施肯定自己能知道魚之樂,莊周則否定了惠施的說法,兩人在辯論中反映出來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談,令人拍案叫絕。B.《雖有嘉肴》體現了儒家思想的一大特點:非常重視實踐,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于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好的。C.《大道之行也》寄托著儒家崇高的社會理想:和平安定;人人都能受到社會關愛,安居樂業,且各盡所能。D.《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者推己及人,詩人寧愿“吾廬獨破”,也要得到“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表現了詩人心系百姓憂國憂民的情懷。【答案】A【解析】A.對課文情節理解有誤,應是莊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魚之樂,惠施則否定了莊周的說法。5.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最后一次講演》選自《聞一多全集》,作者聞一多,湖北浠水人,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有詩集《紅燭》《女神》等。B.《北冥有魚》節選自《莊子》內篇中的《逍遙游》。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哲學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C.《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相傳是西漢經學家戴圣編纂,所以又名《小戴禮記》。D.白居易的《石壕吏》一詩運用對比手法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控訴,對民生疾苦的關懷。【答案】C【解析】A.聞一多的代表作有詩集《紅燭》,《女神》是郭沫若的詩集;B.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D.《石壕吏》的作者是杜甫;故選C。6.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文化知識的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A.每到夏季,我們都要依次經歷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處暑六個節氣。B.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龍舟節、五月節,傳統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等。C.古人稱自己或家人時往往會用謙遜的態度,如“鄙人”“拙荊”;稱呼對方的家人時為了表示尊重,往往會使用尊稱,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